《图形分类》说课稿

《图形分类》说课稿
《图形分类》说课稿

《图形分类》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图形分类》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教材的教学是建立在之前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在教材中安排了实践活动,“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举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事例,接着又设计活动“拉一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比四边形好以及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说学情

目前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这些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并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对分类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目标:

1.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经历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情感。

3.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间的关系,会对图形进行有规律的分类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还将借助多媒体教具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具学具

为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突破

重难点,教师在课前认真准备了如下教具,并要求学生也准备相应的学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各类平面图形若干

学具准备:各类平面图形若干

四、说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学会”,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也就是达到最终目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谈话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力争体现如下的教学理论:

1、主客体发展统一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有目的地运用交谈和启发引导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实践操作、归纳、尝试等活动形式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五、说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只有目标和教具还不行,关键还是得有可行有效的教学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着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按课程标准来上课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修改和重组了教材,通过利用故事一条线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努力贯彻“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数学学习的愉快和乐趣,力争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亲身经历和体验了知识获得的过程。为此,本人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准备口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我说“今天我在来学校的路上遇到了几个老朋友,他们说有好长一段时间没与我们的同学见面了,挺想咱们的。所以硬是哀求我带它们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这堂课。我那会就说了,我们的同学可能早把你们给忘记了,还是我回去跟他们

打完招呼后,你们再来吧!可这群老朋友就是不听劝,它们坚信我们的同学肯定没把它们给忘记掉。瞧,这会它们在一边等着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带来的老朋友是谁。设计这个环节,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内驱力,又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为下面的教学聚集动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课

课件依次出示这一群老朋友(教材P22说一说中的各种图形),然后引导学生:

1.说一说“这些老朋友的名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还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

2.小组合作,帮帮老朋友

在这一环节里,我通过与学生谈话来呈现问题,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师:知道这群老朋友为什么这么急着要与我们的同学见面吗?原来啊,它们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发生了争执,想来请我们的同学帮忙解决。同学们,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帮帮他们啊?

师:他们遇到的问题是,它们图形王国的成员越来越多了,所以它们想分家,但它们的国王说了,要分就得有规律的分,否则不让分。其实大多数的图形朋友还是分得比较合理的,它们都符合了国王的要求。但还有这么三家被国王给制止了,说它们还没有按规律去分清。课件呈现有问题的家庭:

第一家:长方行、正方形、菱形和正方体

第二家: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和圆

第三家: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师:现在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一下,比比哪个小组帮忙解决的问题最多。

3.小结,导出课题

在这里师生共同概括出图形分类的几种标准: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来分,按图形是否由线段组成来分,按组成图形的线段条数来分;并趁势导出课题“图形分类”。

4.统筹安排,我来分

即练习,让学生对教材所给的P22的所有图形按教材的设计来进行分类。

在这里,教师把对图形分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思考分类的标准,由此引出新知识,将数学教学融入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对所给的图形进行有效的分类。这样设计,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和分类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学习,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到其中的无限乐趣。

(三)实践活动,拓展新课

在这里教师说“其实图形王国里成员间还是相对和睦的,分家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当然了,偶尔一两个小鬼捣乱也是有的。就在今天来的这群朋友里,也有两个调皮鬼,(平行四边行和三角形),它们曾经为争论谁的本事大发生过争执,并进行了这样的比赛过——”,通过以上设计来导出下面的两个数学活动:

1、第一回合“比比谁在生活中小朋友身边出现的次数多”

出示教材P23.1中的图片,解说完后再让学生猜猜谁会赢,自己赞同哪一方,并帮忙举出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情况。最后,教师再帮忙总结说“其实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存在现象都很多,是比不出个胜负的,所以第一回合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

2、第二回合“比比谁的稳定性较好”

先出示P23.2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并让学生猜一猜按图片中的动作实施后,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再让同桌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模仿图片中的情景,验证自己的猜测,并总结规律“三角形的稳定性比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好”。

3、拓展应用

(1)谁能说说图的意思(教材21页第2题)。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2)欣赏图片: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聪明的建筑师们不仅利用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建筑,同时又利用他们的特性设计出了不可思议的雄伟建筑。它们中有的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是依然完好无损保持了原样。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欣赏这些有名的建筑图片,去感受图形带来的魅力。

(3)课外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运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加固摇晃的椅子。

(四)全课小结,结束新课

师:为了感谢我们班同学的热心帮忙,图形朋友们也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课件呈现图片)

第一份礼物,用图形拼成的各种美丽的图案

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同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们共有的特征和联系。

第二份礼物,各种美丽建筑中的图形

通过欣赏生活建筑中的图形,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在这一环节里,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间接地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加深印象,内化知识结构。同时将图形与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五)、课堂练习,效果检测课本第21页第1、3题.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着重体现图形分类的三种依据,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图形的特征和分类的标准。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

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平行四边形不稳定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七、说预期效果

如果能按照设计思路顺利完成各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目标问题不大。这些图形对学生并不陌生,类别特征也较鲜明,学生分类应该问题不大。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会很快体验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大量的应用实例也会极大地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是对学生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学过的知识成为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体系。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分法。只要学生能说出依据,我觉得都应该给予肯定。因此,在让学生分组活动时,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分法,我觉得还是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自主的理念。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本课时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补充生活中应用图形特性的图片,比较有效。

由于城区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分类时出现了很多种分法,教师的预见性不够,既要让学生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这点处理的不够到位。《图形分类》教材容量较少,加上巩固练习设计又较少,导致时间分配不是很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