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功的意念运用

合集下载

怎样练习捧气贯顶法

怎样练习捧气贯顶法

怎样练习捧气贯顶法怎样练习捧气贯顶法——根据刘战魁老师2006年3月28日的讲课录音整理现在我们今天讲一讲,关于练习捧气贯顶法的这个方法,属于拨乱反正的一个内容。

以前咱们练了很多年,练了十几年二十年捧气贯顶法了。

有的人练功练得早,1985年就练捧气贯顶法了,一般来说是1989年以后练的,到现在也是快20年了,捧气贯顶法不会练,练起来没有成果。

后来老师讲了一个9宫13门,但是大家练了以后,也是没有什么收获。

十几年来不舍得捧气贯顶法,但是一个也没有真正因捧气贯顶法而真正练出成就的,没有。

所以说这个东西,关键是练的方法问题,以及对这个功法的理解问题。

捧气贯顶法就是一个关于升降开合聚散化这一个生命规律的内容的总括,把这些都包含在里边了。

所以说,对这个功法的理解,其实非常简单。

一般来说,分三个层面:刚开始学习的一个层面,就是学会做捧气贯顶法,怎么样才能叫学会了捧气贯顶法?不仅自己会喊口令词,形体动作基本上会做,大致符合这个形体动作的要求;然后还有一个做快和做慢的动作的要求,把这个过程完成了,那就叫捧气贯顶法的熟练阶段已经过了。

有的人说啊,我练功,我练了几天就会了。

那个是,你掌握了这个动作路线,并没有真正练会捧气贯顶法,关于捧气贯顶法练功方法的入门你还没有进入。

其实,练捧气贯顶法非常简单,在入门的阶段,既可以一个小时练五遍,又可以一个小时练一遍。

这样,我们简单说就叫练习捧气贯顶法入门。

说,入门有什么标志?对气感有要求吗?没有。

练捧气贯顶法有的人有气感,有的人没有气感,有气感的人可以起变化,没气感的人还是会起变化,身体上。

所以说,对气机的认可,这个是无所谓的。

光是从捧气贯顶法这样子开合,对经络的抻拉、导引,它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发生变化。

而且在一开一合的过程当中,我们平时练的速度,它不能使我们真正长功。

当我们熟悉了捧气贯顶法以后,就要进入第二步。

第二个部分的内容的要求,以前老师讲课里边也有,但是大家没有认真去做,现在咱们来讲,就把它规范化。

捧功的意念运用

捧功的意念运用

怎样练好捧气贯顶法(根据庞老师讲课)(庞老师说捧气贯顶法如果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如果意念做到位了是很高的意境)捧气贯顶法是练外混元的,属于智能功的第一步的范畴。

它主要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引导的配合,引动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畅通人体内的混元气和大自然的混元气相交换的通道。

练好了可以增加人体混元气,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怎样练好捧顶法,思想上首先要明确捧气贯顶法是练外混元的,自身的气必须和大自然的气结合为一体。

当你要练功,往那一站,就要有这个意念。

练功前默念的几句口诀,头句就是“顶天立地,形松意充”。

所谓顶天立地就是站在那里意念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如果不会用意念这样想,就可以想头顶有一股气往外冒,头皮没有了,头和天连上了,地气和脚气连上了,所谓形松意充就是形体放松,意念充实全身,并且把身体充实到天边去。

有了这两句话的意念,就仿佛天底下只有我一个,周围什么都没有,我在天地之间,伸手可以触天摸地,整个空间被我占有。

这就是古人说的心包天地。

它是最好的练功意境。

有了这个意境,身体就最容易放松,身体放松得越好,体内的气就越容易出来,外边的气越容易进去。

把自己和大自然相结合是练捧气贯顶法思想上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其次要想着自己周围有很多气,自己在气中间做动作,把气假想得越浓越好,就好象在游泳池或者在大澡盆里,身体四肢一动,水有很大阻力那种感觉。

要多去体会,动作做慢些,等到手真正能摸到气了,真正感觉到气的阻力,收气的功能也就强了。

练功时可以想象自己在高山之顶,下边云气飘飘流动,一伸手就能摸到,有了这种意境就神与气合了。

这个气不是丹田之气,而是周围大自然之气。

有人说内气外放把丹田的气放掉了,这是错误的理解。

我们外放的内气不丹田之气,而是体内外混元气。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内气外放和外气内收,不练功的人也不断通过气机的开合与外界进行气的交换。

体内的气出去的多,通道就会扩大,进来的气才能多,如果不愿用手内气外放,放出去的少关窍没打开,收进来的气也就不会增多了。

以捧气贯顶法为例,体会意识的集中专一

以捧气贯顶法为例,体会意识的集中专一

以捧气贯顶法为例,体会意识的集中专一意念集中、专一,是气功运用意识的根本。

看看,你能达到哪个层面?一则公案里讲:三岁孩童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这话让人心中一凛,知道的未必行到,行到的未必达到。

尤其很多人练功多年,虽满腹经纶,又身体力行了多少呢?如果现在还不得心安神静,功用又在什么地方?故伊川曰:“大凡学问,闻之知之,皆不为得。

得者,须默识心通。

学者欲有所得,须是笃。

诚意烛理上知,则颖悟自别,其次,须以义理涵养而得之。

”最近在QQ课堂,刘朝阳老师也在反复讲这个问题:不是你听了道理了,知道道理了,就叫得。

怎么才叫得?得者需默识心通,你得根据道理去做,你做了,里边有体会了,那个叫做得。

如果你能够很好的集中专一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身体的各种不健康就会消除,练功水平就会提升。

刘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得非常详细,讲完之后还要带功——带领大家一点一滴切身体会,如何是无形无相、空空荡荡。

如何去体会似守非守,若有若无。

有兴趣的功友,欢迎来QQ课堂。

今天学习老师的教授:以捧气贯顶法的收、推动作说明之。

譬如练捧气贯顶法,没练功之前脑子很乱,开始练功时先体会八句口诀,让你从不练功状态转入到练功状态,最后“周身融融,开始练功”,变成一个念头了。

接着“按地拉气,推、拉……”集中到一个念头上,就是一个推拉了。

这就从常态集中成一个念头往下练功了。

另外,有“推”的概念,同时还要体会身体里面,体察思维、运动思维结合到一起,意念和形体、运动分不开了。

集中、专一有这么个反复的过程。

当真正能结合到一块了,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发生变化了。

现在同学们还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些。

练着练着功:“推、拉,推、拉……”意念就不注意这个推拉了,跑了。

同学们练捧气贯顶法,应注意什么呢?一开始应该注意手,注意手与外面接触的地方,想虚空。

但等练熟了,就不能认为捧气贯顶法就是一个简单的外混元。

捧气贯顶法是可以直入上乘,可以直接通透全身的!你现在通透不了,但这个概念你不能没有。

练捧气贯顶法心得

练捧气贯顶法心得

练捧气贯顶法心得
捧气贯顶法功效神奇,笔者深有所感。

练功三月余,困挠我多年的神经衰弱和神经性皮炎症状全消,且体质增强、精力充沛。

于是更加勤修苦练。

笔者练功地点固定在野外空旷处,天气晴好,其境界挺不错,但风雨天则无法继续练下去。

而居室拥塞,臂不可展,无从练起,但又不愿因此免去每日的“必修课”,故常为此而苦恼。

一日,忽心念一动,闭目意想捧气贯项法的每一个动作,没想到很快就感到身心已然投入。

意练完毕,浑身血脉和畅,气感很强,俨然真的练了一遍捧气贯项法。

捧气贯顶法练外混元,特点是意与气合,以意引气,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的配合引动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从而畅通人与大自然混元气的联系。

这其中意识的锻炼很重要,意识专一了,带动气的力量就强。

捧气贯顶法的意练恰恰是纯粹性地靠意念完成,把姿势舍去了,实际上这就等于更加强化了意识的锻炼。

当然,如果有一定的功底,动作做的比较准确和娴熟,意练的效果会更好。

在意练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不仅采气效果相当不错,而且更易达到意气相随、意到气到的效果。

因为意练没有实际动作,揉推时意念一动手便推至天边,往回一收便回到体内,不象实际练功那样存在一个揉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束缚着练功者(尤其是初练者)的意识,从而使得混元气的进出途径受了限制。

笔者形练加意练,气感较强,功力提高很快,已可发气治病。

捧气贯顶法的意练有其一定的优点,但应该明白它是建立在形练的基础一的,一定不要忽略了实际的练功。

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练好捧气贯顶法的关键是要抓住“开合”与“贯气”(四)

练好捧气贯顶法的关键是要抓住“开合”与“贯气”(四)

练好捧气贯顶法的关键是要抓住“开合”与“贯气”(四)四、生活中的开合模式升降开合是宇宙万事万物共同的基本运动规律,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人和大自然都在进行着升降开合的气机变化。

智能气功抓住升降开合这个人和大自然相同且亦相通的最基本的规律来练功,就抓住了人的生命运动的根本。

在与大自然通过开合进行气机交换的同时,逐层向体内渗透,使人体发生变化,增强着人体的通透度,使人体从开始的普通的生命活动,到练功的生命状态,一直到超常的高级阶段生命状态。

智能功的捧法,正是从一开始就抓住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开合聚散来练功的,从而体现出智能功练功的过程短、效果好的超常的优越性。

抓住开合,不是一个单纯的练功方法,而是通向高层次的根本大法,切不可以狭小的眼光来看待它。

要从总体的战略的高度看待开合,它是练功的快捷方式,当然它是必须以刻苦练功为前提的。

何为刻苦练功呢?先要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来练功,进而到定时定点,雷打不动、风雨无阻的练功,再把练功演变成生活中的良性习惯,生活中的第一享受,自觉的练功,此方能算是做到了初步的“刻苦”——“形之刻苦”;在练功中,不断地清理、改变自己性格、修正情欲上的喜恶,抛离各种不良的爱好、不良的性格、不良的情欲,逐渐做到在生活中,面对万事万物保持心平气和,充满中和之气,方可称做到了第二步“刻苦”——“气之刻苦”;在练功中,把“小我”的束缚逐渐解脱,把“小我”熔入“大我”之中,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做到一言一行都是为了“大我”,为公,此乃称之第三步的“刻苦”——“意之刻苦”。

练功者必须逐渐做到“形之刻苦”、“气之刻苦”、“意之刻苦”三者并行修练,才算真正的刻苦练功了。

古语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刻苦练功最重要的就是刻苦改变这个“本性”,向好的方向改变。

因此,练捧法时,单单加长练功的时间,单单在练功时注意练开合,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形气意的开合,只是我们没有主动运用意识去抓住练习。

怎样练好捧气贯顶法录音

怎样练好捧气贯顶法录音

怎样练好捧气xx顶法今天我们讲一讲捧气贯顶法。

因为这一段同学们把捧气贯顶法学完了,老师们把动作要领啦,练功的意念啦,基本上都讲啦。

今天再给同学们把捧气贯顶法整体地讲一讲。

今天主要讲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呢,把捧气贯顶法作一个简单的全面介绍,第二部分内容呢讲怎么样练好捧气贯顶法,就讲这么两大部分内容。

关于功法的具体的着重性,动作要领啦,姿势要求啦,由于平时老师都讲过了,今天在这就不把它作为重点啦,只是结合着怎么样练捧气贯顶法一般地说一说。

现在先讲第一部分,捧气xx顶法概况介绍。

这里边第一个题,先讲一讲捧气贯顶法这个功法的名称怎么理解。

捧气贯顶法是咱们智能气功的第一步功法,为什么叫做捧气贯顶,这个名词呢就把捧气贯顶法这一套功法它最核心的内容集中地表现出来了。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就说明捧气贯顶这四个字它能够全面地标志捧气贯顶法这一功法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说一说捧气贯顶法它中心内容是什么啦。

捧气贯顶法虽然分了五节,当然也可以说,或者说六节,但是它的最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捧气。

把气捧起来,然后往身体里边贯。

贯嘛,首先是从顶往里边贯。

因为头顶是我们神的所在之地,一身的根本。

所以要贯气首先必须往头顶里边贯气。

这么一讲呢,捧气贯顶就非常简单了,但是它又非常不简单。

因为这个捧气贯顶法呀,它是集中了传统功法当中的采气和贯顶,这两种功法的最最精华的内容。

古人对于采气呢,基本上有这么三大类型。

一大类型,过去叫采人的气,叫偷人的气,采阴补阳采气等等。

象这些东西现在我们认为是不可取的。

第二部分就属于采自然界、花草树木、山河湖海、日月星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气。

象这些功法呢,也应该说很不错了。

第三大类型就是采自然虚空之气,也叫虚无一气,也可以说是叫做先天一气。

象采这个气,过去很多功法呢,不了解。

在过去所谓上乘功法,非常高级的功法都是采取这种虚空之气。

比如青城派的有著作,叫做青城丈人,他就讲过采补之道并非方中采补之道,也不是男女采补之道,而是采取虚无之气,虚空之气,也叫虚空先天一气。

5-捧气贯身法的意念活动

5-捧气贯身法的意念活动

捧气贯身法的意念活动:阎立海(山东淄博255200)内容提要:对功法中每一个动作对应的意念活动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所练之气为中医科学所讲的气及由它组成了体内能场、人体能场和大自然能场。

通过反复开、合、导引,可以使体内经络运行通畅,同时,又突出强调了意识转换能力的锻炼,使大脑更加聪慧。

欢迎练功同道对本文提供宝贵意见并参与讨论。

关键词:气功混化能场态物质模模糊糊组场意识转换一、综述:“捧气贯顶法”是庞明老师编创的“智能气功”的第一步功,捧气贯顶是捧气后主要贯入头顶部的上丹田,因为之前的功法动作已经分别贯了下丹田和中丹田。

庞明老师说过:“如果捧气后贯入全身,就称为捧气贯身”。

“捧气贯身法”的形体动作很简单,很易学也很易做到标准,但捧气贯身法的意念活动却不易学也不易做到标准,一套15分钟的功法上百个动作相应的意念活动,能够配合形体动作准确的进行“意识转换”则更难。

所以要练好捧气贯身法首先需要明理,“悟后方修道”。

同时需要长期坚持练功,三天打鱼,两日晒网不行。

每次练功,根据时间无论安排练哪几步功法,都应该首先练捧气贯身法。

1、捧气贯身法是练中医科学所讲的“气”这种物质的功法: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医科学所讲的气呢?我们知道,现代科学所讲的气是指“质量、能量、信息均呈显在状态的固体、液体、气体中的气体这种物质”,这种气具备质量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液体、固体等存在状态。

而中医科学所讲的气则是指“能量、信息呈显在状态,质量呈隐伏状态的能场物质中的混化能场态物质”。

能场物质包括:1-1、基础能场态物质:基础能场态物质又分为:1-1-1、“负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一个个负电荷的电子。

1-1-2、“中性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一个个不带负电荷也不带正电荷的光子。

1-1-3、“正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一个个质子所带的正电荷。

1-2、另外,能场物质中还包括混化能场态物质,它由正、负电荷在形成各种原子、分子、各种化合物时的各种化学反应中混化等途径而生成。

庞老师说,在练捧气贯顶法

庞老师说,在练捧气贯顶法

庞老师说,在练捧气贯顶法庞老师说,在练捧气贯顶法时,只管意念别去管气,也别去想自己有病,意念想虚空,再想自己的体内也是虚空,别去想气是怎么进来的,就想里面空了就可以,把自己忘掉,把病忘掉,对自己难受的部位就想里面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这是练捧气贯顶法治病的根本,效果明显,意识要会用。

捧功是老师汲取了佛家的空,道家的气,和太极拳的理法,让人有法可以,有形可做,如果没有动作结合,只是让你想空想无,绝大部分人很难做到。

佛家的心经里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物质世界,有形的物质世界和无形的虚空没有什么不同,物质世界就是空,空是物质世界的起源,也就是说物质是由最原始的空产生的,这相当于道家的道,类似混元气,或者老师说的第三层物质,无质量能量信息,但是是确实存在的物质。

道家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物就是第三层物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个无就是物质,第三层物质。

我们知道道理后就要在平时想我就是虚空,虚空就是我,意识时刻与虚空结合。

整个宇宙虚空就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虚空,虚空与自己肉体没有分别,一开始就这样想,或者你哪里有病你就想哪里是空的,是虚空,里面空空荡荡的哪里有病的,也别想气,别去想病,就想那里是空的就可以,你想里面空了,那气就进去了,别管它是怎么进去的,老师说只管意念别管气,更不能想你那有病,它疼你就想疼的里面是空的,为什么会疼呢?气郁结不通了血郁结则疼,你想疼的部位空空荡荡的,空了自然通了,气自然进去了,这是通过意识治病的根本原因,想就起作用!庄子里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意思是什么是气呢?气就是虚,就是虚空,你里面空了,那个气就进来了。

所以对于想治病的功友要抓住捧功的根本,只练好捧功就可以治疗好病。

练捧功到一定阶段就能体察到身体里面真是空空荡荡的,头脑里面也是空的,这时只要体察就可以了。

最后还要练意识上的空,做到心空,心里没有一丝念头,也就是老师说的一念不起!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练好捧气贯顶法(根据庞老师讲课)(庞老师说捧气贯顶法如果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如果意念做到位了是很高的意境)捧气贯顶法是练外混元的,属于智能功的第一步的范畴。

它主要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引导的配合,引动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畅通人体内的混元气和大自然的混元气相交换的通道。

练好了可以增加人体混元气,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怎样练好捧顶法,思想上首先要明确捧气贯顶法是练外混元的,自身的气必须和大自然的气结合为一体。

当你要练功,往那一站,就要有这个意念。

练功前默念的几句口诀,头句就是“顶天立地,形松意充”。

所谓顶天立地就是站在那里意念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如果不会用意念这样想,就可以想头顶有一股气往外冒,头皮没有了,头和天连上了,地气和脚气连上了,所谓形松意充就是形体放松,意念充实全身,并且把身体充实到天边去。

有了这两句话的意念,就仿佛天底下只有我一个,周围什么都没有,我在天地之间,伸手可以触天摸地,整个空间被我占有。

这就是古人说的心包天地。

它是最好的练功意境。

有了这个意境,身体就最容易放松,身体放松得越好,体内的气就越容易出来,外边的气越容易进去。

把自己和大自然相结合是练捧气贯顶法思想上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其次要想着自己周围有很多气,自己在气中间做动作,把气假想得越浓越好,就好象在游泳池或者在大澡盆里,身体四肢一动,水有很大阻力那种感觉。

要多去体会,动作做慢些,等到手真正能摸到气了,真正感觉到气的阻力,收气的功能也就强了。

练功时可以想象自己在高山之顶,下边云气飘飘流动,一伸手就能摸到,有了这种意境就神与气合了。

这个气不是丹田之气,而是周围大自然之气。

有人说内气外放把丹田的气放掉了,这是错误的理解。

我们外放的内气不丹田之气,而是体内外混元气。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内气外放和外气内收,不练功的人也不断通过气机的开合与外界进行气的交换。

体内的气出去的多,通道就会扩大,进来的气才能多,如果不愿用手内气外放,放出去的少关窍没打开,收进来的气也就不会增多了。

我们在做推揉动作与大自然进行气的交换时要有这样一个总的概念:就是用意念的出入去带动气的出入。

只管意念不去管气。

做推的动作意想推向天边时,不要想自己的气怎样流向天边,不要想把气推到天边。

你意念已经是顶天立地伸手能摸到天,手一推,意想天边,气自然就出去,离开了你就是天,手往回一收就会自己去动,不要去管气,这是以意引气。

练功开始时要调整身形,做到周身中正身体平衡,把身体重心要平放在双脚上,并在大脚姆趾趾跟处加一点意念,这样身体就比较适度了。

然后松静站立,目视前方,目光回收,目光回收后要留一线光,不要全闭死,全闭死回收的气就少了。

预备式。

做翘掌动作是先掌心向后,再用小指带动手掌向外划四分之一的园,把手一拧,手掌就翘起来了。

手掌转运的时候,小臂、大臂都要跟着转。

接着拉地气做三个拉推时,整个手臂都要放松,坐腕,肘尖微下垂,手臂不完全伸直。

以手动带臂动。

意念想着手在地下拉地气。

三个推位做完后松腕、转掌、手往起抬,这三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手往起抬时意念从地下拿起一个球,并把地气拉起来。

手抬至与肝脏平时,中指回收照肚脐,意念把地气收到脐内丹田里,然后转阴掌,手与脐高。

双手外展时意念摁着地走,手的高度不变。

外翻,回照命门,意念要从天边收回,如果肘不微翻则气扣不住,回照命门时手的位置,不要在命门之下。

回照命门之后小臂上提从腋下贯气往大包穴,大包穴在体侧六、七肋骨之间,用中指点按,不要贯低了。

接着手向前伸出,这时手带气如托物,伸直后与肩平,用中指指尖带动掌臂微微回收照印堂,回照得慢印堂就会有胀感,然后转手掌斜向上,从臂根到臂肋沿天边向外撑(不是十指相对外撑),外撑力点在肘和臂外侧。

撑至双臂将成一字转阴掌,再用小指带动转掌心向上,转掌向上时要划一个小园,划园时小指经下方顺势向上翻,手掌不要下垂。

手往上翻时意念在天边翻,手一拧把地气在天边绞起来,翻到天上去,手托着气到天上,主样气感就比较大,两臂都会涨起来了。

手向上划弧时气被挤,就从中间落下来了,这时头部会有感觉,手在头顶上方相合后往下一落,气全部贯入头顶。

并随着手下落至胸前,气要从头颅之中下降至胸部。

第一节前起侧捧气。

预备式之后指掌前伸,是用手指带动出去的,意念放在手上,伸直以后指掌分开,要逐个手指分开,从掌根到五指、四指、三指,依次分开后立掌,姆指和食指中间形成一个三角。

然后再分食指,最后分大姆指时动作要慢,分时姆指尖象有吸力,有撕拉的感觉,手拉至与肩等宽再进行揉推。

推揉动作是先收后推,收时是用肩膀带动,肩膀动作是从腰部发力,用腰带动,在腰的带动下,肩膀回收从上到后到下再到前,划一个圈,带动手的揉推,往回收时手不能低于肩,并手指不能低于手掌而是微微上翘。

膀带动手往前推时要坐腕,一推意念就到天边,一收意念回到体内。

三个推揉后是三个平拉,平拉时掌心要往外撑,指尖要往回翘。

拉开后往回合时,手要先放松往回一收再回来,往回一收是在改变方向时为使气机不断的一个换气动作。

从合到开时也是一样。

动作要慢,要体会到手到天边后在那里粘住了,推揉和平拉都要有这种感觉。

三个平拉以后手沿天边外展,到身体两侧又是三个推揉,仍然是用肩带动。

推出时要坐腕,收回时要含掌。

做推揉动作时臂膀后退的幅度不要大,好象天边有一个有弹性的大球,手掌在这个大球上推揉,动作太大球就掉了,向前推揉和两侧推揉都如此。

然后是立拉气,手臂要放松,用指尖位,不要用臂拉,否则会感到沉重而劳倦。

三个立拉完了后松腕,转掌都是意念在天边进行,一边松腕一边转掌。

转的时候意念把天地交合处的气绞起来。

手往上起的时候意念把千万不要松开,要想着把那股气带着起来,在天上托着,在手上扣着,这时手会感到麻涨。

手往上抬起时已经向头顶贯气了。

身体好象一个大花瓶,气呼呼地朝瓶口里贯。

手在头上方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是贯气,手在头上方下落也是贯气。

手在体前下落是要把贯进体内的气捋顺,意念手是在体内,就象梳头那样,挠着往下走的。

下导至肚脐点按,把手上的气送进去,意念要点深,似手点到命门。

手沿着带脉往后走时不能随随便便,要意念很浓厚,似手要把带脉动通开、拉开。

点命门也要深,似手点到肚脐。

手从体后往下走时是导引着走的,意念手摁到骨头里边走,然后手沿着脚外侧到足面,做三个揉按。

下按时重心向前,两腿不要分开,臂放有两腿侧。

三个揉按之后拔地中气,意念把地气抠起来,双手象捧住一个气球,气球往两手一分,手从腿内侧沿足三阴经上导,到肚脐点按,意念要深入脐内,把气送进去。

最后分手还原。

做完第一节要稍停一停,安静手下,让丹田里的气运动运动,然后再做一下节。

第二式侧起前捧气。

两臂侧起时,手要拉着地气,两肘外撑着起,一直到天边。

立掌,指尖一翘,就把拉起的地气顺臂的阴经送归体内,然后三个推揉,三个平拉气。

动作要领与意念与前同。

平拉气后向体前合拢时千万不要用力气,把腕子坐好后以后掌心往外一挺,意念想往前合,胳臂就会呼地自己过来了,撑不好它不过来,然后再推揉立拉。

三个立拉后松腕转掌意念还是在天边,边松边转,转的时候把天边那个球(那个球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上边)从地下拿起来举着往上走,到头顶贯气。

要注意,侧捧气是从两边拉起,左右对应,前捧气是从前边拉起,这时意念再后边也有两条手臂和前边一样往起捧气,挤到头顶,前后碰上再往头顶贯气。

前后一对应,气感才更大。

贯气后手下落至印堂,点按印堂时意念一定要进去,光比划一下不行。

最少要进去一半,到百会下方,印堂与玉枕连线的交点处才行。

按印堂时想玉枕按玉枕时想印堂,气才能贯通,作用就强了。

点按玉枕后向下导引时手要尽量往下走,下至不能再下时,再从体后经人丁前从腋下到体后。

经腋下去体合时两虎口挨着肩,到体后掌心向着背尽量往上提,意念与手往下走时,所停之处的气接上。

然后往下导引至命门点按,中指要认真沿带脉慢慢向前绕至肚脐点按,再从脐沿腿内侧下导。

下导时手沿皮肤下走,意念是手摁到骨头里边走。

揉按三次之后拨地气时,与第一节稍有不同,拨起地气后两手不是往里合了再分开,而是拨起来就分开经足外侧到足跟,而后沿腿后面往上导引,至命门点按,再沿带脉至肚脐点按。

分手还原之后也要停一停,安静一下。

第三式侧前起捧气。

双手与下前方各45度角上起,虎口向上,意念手从地底往起拉,象端着一个大盆拉着地走,待手拉平时意念就到了天边,手一转,向上捧着沿天穹走,到上方把天上气收起来向头顶贯气。

同样要注意当两手在45度角沿天边起时,意念在背后相对应的部位也有两只手臂同时上起,至头顶上方会合,一齐向头顶贯气,也就是四条线往起捧气。

第一节前起侧捧气和第二节侧起捧气侧起前捧气是从前后左右捧气,是四正;第三节侧前起捧气是从四个角捧气,是四隅。

四面八方都有了,都在天顶交合向头顶贯气。

接着,两手沿两耳侧落到胸前做回气动作。

回气时要用腰转。

手坐腕向前推出后待似直非直时就开始转,推完再转就易僵硬。

手由前向侧划弧拢气转到约90度时掐诀,身体以腰为轴向侧转到90度时便慢慢转回来,掐诀的手继续向后顺势完成向侧后方划四分之一园的捞气动作后,随着身体转正,手转到体后成180度,再顺势从肩上一绕,摸回来就到了气户,点按贯气。

然后松开掐诀的手转成莲花掌,合十,就准备收式了。

到此为止,三节功的三个贯气法贯了三个丹田。

第一个贯气法前起侧捧气贯下丹田,第二个贯气法侧起前捧气贯上丹田,也照顾了下丹田;第三贯气法侧前起捧气贯中丹田,两手点气户后在胸前交叉,两是在收着气的,在胸前交叉处气最多,正好集中在膻中穴中丹田处。

这三个捧气贯顶收了天气、地气,再加上人的混元气,把三气就合上了,三个丹田也贯满了气,在贯气时要有气贯丹田的概念。

经常这样练,功力就出来了。

收式。

收式一开始,接上式两手合十于胸前之后,掌根和手指要微微地转动两三个小圈,转一个也行,目的是把精气神三者连成一体。

然后就准备收功。

收功又是收天地气,其实收的是场。

两手上举时要尽量上拨,下额要回收。

上拨后掌分开,由两侧下落,把天气和场收回来。

在手落到将与肩平时就要转掌,边落边转边向里合手托气回到体前,中指回照印堂。

接着两手托气回抽,做好这个动作的关键是要落肘。

回抽到大包穴时中指点按或划一个小圈把气送进去。

然后两手向后伸出,托着气向两侧外展,高与命门齐,展到不能展时用小指带动拧腕转肘,手连肩一起转成掌心相对,要边转边向前走,不要把转、拧和向前走做成两个孤立的动作。

最后是双手到体前重叠于肚脐上。

如果不再继续练功,一定要静呆一会养气以便把收回的气在周身运行一下。

养气就是收获的时候,(不重视养气就如同只种不收。

这点很重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