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讲新闻传播法规的发展历史解析
清末民初时期新闻法历史发展概述

清末民初时期新闻法历史发展概述作者:黄诗娴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清末民初时期的新闻法发展历史对如今的新闻法制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梳理旧中国新闻法的发展过程,对未来的新闻法制订提供借鉴之处。
文章采用了文献整理和质性研究的方式,以期梳理出新闻法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角色。
关键词:清末民初;新闻法;历史发展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群居时代。
历史上,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往往对百姓传播新闻轶事的行为管制非常严格,甚少制订专门针对这种传播活动的法律法规。
直到近代才开始出现一些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这与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史上关键的转折时期,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政坛斗争纷繁复杂,社会动荡不安,时局变幻莫测,一大批媒体和报人在这样的时局中被催生出来,新闻事业非常活跃。
本文关于新闻法的研究也以此为界限。
这一时间段的新闻法的历史发展研究如今已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些成就。
新闻史的奠基之作、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已经对这一时期新闻法的相关内容做了概括介绍。
方汉奇先生对于该时期的研究,是目前新闻传播史界较权威和深入的研究,基本成为当前中国新闻史教材和各种通史对该时期新闻法表述的蓝本。
但是旧中国时期新闻传播法的研究也存在不足。
首先,研究的整体性不足。
目前关于该时期新闻法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大部分都是以研究该时期某一法规条例为主,没有系统性的研究。
因此,本文将对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新闻法发展进行梳理。
一、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办报的呼声,但是这一时期清政府仍然在顽固执行“言禁”“报禁”政策。
康有为等有志之士在1895年5月2日进行了“公车上书”,提出了“纵民开设报馆”。
在上书光绪帝的期间,康有为也亲力亲为筹备办报事宜,筹集资金创办了《强学报》《万国公报》,这两份报纸虽然不久就被禁止出版,但清政府已经部分采纳了广建报馆的建议。
新闻传播法的概念及渊源课件

2023
PART 05
新闻传播法的案例分析
REPORTING
国际新闻传播法案例
案例一
BBC诽谤案
案例二
纽约时报诉沙特政府诽谤案
案例三
谷歌过滤搜索结果案
各国新闻传播法案例
案例一
中国中央电视台名誉侵权案
02 03
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学习和研究新闻 传播法可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科交叉和融 合。
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学习和研究新闻传播法可以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通过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同时, 还可以为公民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可靠的新闻信息,增 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
规范新闻传播行为
新闻传播法通过规定新闻传播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保障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有序进行,防止了新闻侵权、虚假新闻等不 良行为。
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传播法通过规范新闻传播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新闻传播法还通过宣 传国家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等,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
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未来发展展望
案例二
美国纽约时报诽谤案
案例三
法国查封色情网站案
新闻传播法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一
BBC诽谤案解析
案例二
纽约时报诉沙特政府诽谤案解析
案例三
谷歌过滤搜索结果案解析
2023
PART 06
结论与展望
REPORTING
新闻传播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保障新闻自由
新闻传播法是保障新闻自由的重要法律,它规定了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评论等自由权利,保障了新闻从业人员的 合法权益。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PPT课件

广播电 视事业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地方人民广播电 台实行军事管制,一律停止编辑和播送地 方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的节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革 命委员会以后,地方电台陆续恢复了少量 的自办节目,但是基本没有地方特色,同 中央台的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基绝对保持一 致。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期以来 形成的庄重,朴实,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被破坏。 这一时期,广播事业第一次停步不前,跌入谷底, 但广播事业也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发展。中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一步扩大。农村有线广播的 得到较大发展。
报刊数与报刊发行量逐年增加,全国邮发报纸总数1957 年为1325种、1958年为1776种。报刊品种开始增多,报 业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党报系统增添了《红旗》杂志 等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理论机关刊物、党的县委机关报等 新品种,晚报、体育报、企业报、农民报、摄影报等各类 报刊大批问世。广播事业的发展,表现在一大批中等城市 的人民广播电台的创建。
据统计,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出版 的新闻学著作只有43种。重要的新闻专业刊 物《新闻业务》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就被迫 停刊,一些新闻团体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 协会也被迫精停止活动。
18
小报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各种“红卫兵” 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涌现出 一大批“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报
此外,《新民报》老报人赵超构总结其在社会主义时期 办晚报的经验,提出了包括“短、广、软”方针在内的有 关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市民报的观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系主任王中在其撰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中提出了党 报的两重性、社会需要、读者需要、按经济区域办报等 新观点。
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01 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8
三、新闻传播法制
1、 新闻传播法制: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 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 关制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 的总和。
2、 新闻传播法制的类型: (1)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
新闻传播法概论
1
一、新闻传播法规
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 狭义: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 定的以“新闻法”为名称的专门性的法律。 广义:指现有法律体系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 动的法律文件条款。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 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依据其违反的法律的不同,可以 分为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和新闻传 播民事违法行为两大类。
21
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新闻传播犯罪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 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严重危害社会的 行为。
认定刑事违法行为的基本依据是现行《刑法》第13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 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 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 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 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
(2)有关新闻传播法衍 生的一个问题:
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 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 动的专门法律?即:要不要 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闻法》?
3
主张一:保障新闻自由权 利、规定新闻从业人员的 权利与义务。 反问:谁的权利?
13讲:新闻传播法规的发展历史解析

1766年,《新闻出版自由法》;1949年,《出版自由 法》;1991年,《表达自由法》。
《出版自由法》、《表达自由法》、《政府宪章》、 《王位继承法》一起共同组成了瑞典宪法。
世界上独一无二地将规范和保障三大自由即出版自由、 表达自由、信息自由的制度纳入宪法的国家,是从宪 法上最系统、全面、详尽地保障出版自由、表达自由、 信息自由的国家。
(二)美国
美国传媒法的开端:1662年,马萨诸塞殖民会议通过了 第一个限制新闻出版的正式法案《马赛诸塞自由法规》, 规定出版物必须经过审批,获得许可证后才能出版,标 志着美国传媒法的开端。
宪法第一修正案被誉为表达自由保护的典范
托马斯·杰斐逊观点:自由报刊应该成为对行政、 立法、司法三权起到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
1908年3月的《大清报律》是近代较为自由的一个报 刊出版条理。
报律规定,凡是年满20岁的正常人,都可以成立媒体, 只要在发行前20天向衙门申报即可。除了少数几条法 律限制报道内容外,官府对报刊内容几乎没有限制。 即便从业者违反了报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流配充军 甚至砍脑袋了,大不了就是罚款,最重的惩罚也就是 查封报馆。
1789年,《人权宣言》关于表达自由的条款,被写 入《世界人权宣言》,为丰富世界法律文化的宝库 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1949年颁布法律,禁止向18岁 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性读物,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保 护青少年免遭淫秽物毒害的法律
编外篇:
瑞典:
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 公开制度的国家。
参考文章与延伸阅读
• 中国新闻立法的进展和难点 • 因事成制:关于中国新闻法制建设的思考 • 马勇:重新认识《大清报律》—— 1908年的新闻管 理方法 • 张程:《大清报律》保证革命党言论自由
中国新闻史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史考研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新闻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中国新闻史的定义与特征中国新闻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新闻发展的历史,包括新闻传播、新闻制度、新闻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新闻史的特征是悠久、丰富、多元。
2. 中国新闻史的发展阶段中国新闻史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新闻、近现代新闻和当代新闻三个阶段。
古代新闻以官方新闻和民间新闻为主,近现代新闻以西方传媒的引入和中国新闻现代化的为主,当代新闻以传媒市场化和多元化为主。
3. 中国新闻史的基本特征中国新闻史的基本特征包括载体多元、内容丰富、传播方式多样、制度多元等。
4. 中国新闻史的主要传播载体中国新闻史的主要传播载体包括文字、口头、画图、雕刻、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5. 中国新闻史的主要制度形式中国新闻史的主要制度形式包括皇家旨意、官方新闻、宣传机构、新闻组织、新闻自由、新闻监管等。
第二章中国新闻史的古代新闻时期1. 中国古代新闻的文字记载古代新闻的文字记载包括《春秋》、《战国策》、《国语》、《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等史书。
2. 中国古代新闻的传播方式古代新闻的传播方式包括文字、口头、书信、壁画、石刻等。
3. 中国古代新闻的宣传机构古代新闻的宣传机构包括史官、书吏、佐史官、宣传使等。
4. 中国古代新闻的主要内容古代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新闻。
第三章中国新闻史的近现代新闻时期1. 中国近现代新闻的传入与发展近现代中国的新闻传入主要包括西方传媒、新闻学理论、新闻制度等,进而促进了中国新闻的现代化。
2. 中国近现代新闻的主要传播工具近现代中国的主要传播工具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3. 中国近现代新闻的主要刊物近现代中国的主要新闻刊物包括《申报》、《京报》、《新民报》、《大公报》、《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
4. 中国近现代新闻的主要新闻机构近现代中国的主要新闻机构包括官方机构、民间机构、外国机构等。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doc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年以前的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731-公元741)981年)999年),最晚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是一项公开的社会行业了天启这一段时间,估计仍是手抄和雕版印刷两种方式并存,崇祯末年才出现了伙伴印刷的报纸中国古代、《天变邸钞》、《急选报》(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原件)1580)就已经有民办雕印的报纸了1200多年的历史,小报有近千年的历史,民间报房出的邸钞、京报有近四百年的历史1823.7 巴达维亚麦都思1828 马六甲纪德散张编印1827-1828 澳门罗中英对照1833.8.1 广州郭士立1834.1《新闻纸略论》1838.10 广州麦都思1822.9.12 周刊境内第一家外文报纸1828 澳门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11.8 马地臣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1831月刊1835.9.12林则徐的“澳门新闻纸”译于此1831.7.28 伍德1835.5裨治文(在华外报)香港第一份外文报纸)1843、《中国邮报》)1845.2.20 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香港最早的英文报纸麦都思1855《布告篇》香港最早的中文铅印刊物1857.11.3 孜剌报馆1864-1865改为《香港中外新报》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1871.3.18 德臣报馆.溪安门上海第一份英文报刊字林洋行)1864.7.1 综合性日报90年代三足鼎立1874.9.5改名为《万国公报》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在华外报)上海最早的中文商报日报美查1882.8.10更名而来副刊之第一《消闲报》最早的中文晚报《夜报》与南方的《万国公报》一同成为当时在华外人主办的最有影响的政论性报刊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金山日新录》1854.4.22 旧金山《东涯新录》1855.1.4 美国教会报纸《沙架免度新录》1856.12 萨克拉门托司徒源(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报)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报刊的初步展国人自办美《华美新报》1883 纽约第一家华文报纸国《檀山新报》1883.3.16 “隆记报”《叻报》1881.12.10 叶季允南洋第一报中报业的新(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出现最早、大发展北京强学会机关报冲破封建加寿命最长的华文日报)言禁坡《星报》1890 林衡南《日新报》1899 林文庆《天南新报》1898.5.26 邱菽园(维新派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一份机关报和在海外的重要舆论阵地)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时期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事业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1906.9-1911.10.10)《中国女报》1907.1 秋瑾. 《楚报》1905 武汉最早的革命报纸《神州日报》1907.4.2 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日报武汉《商务报》1909.10.8上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大江报》1911.1.3《亡中国者和平也》1911.7.17 何海鸣海《民呼日报》1909.5.15 《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1911.7.26 黄侃《民呼日报》1909.10.3 “竖三民”报《伊犁白话报》新疆我国最早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民立报》1910.10.11 中兴通讯社1904.1.17 骆侠挺广州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通讯社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2.1.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民权报》戴季陶、何海鸣言论激烈“共和党-进步党”报系《中华民国》1912.7 “用户共和,防止专制复活”“同盟会-国民党”报系“横三民”报《国民新闻》1912.7.20 “用户共和政体”新闻事业在逆境中发展民国初1912年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年的新“葵丑报灾”1913年闻事业《电信条例》1915.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事业的发律东京通讯社1914. 邵飘萍东京新闻编译社1916.8 邵飘萍北京《京报》1918.10 邵飘萍北京大型日报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申报》《新闻报》1915.9.15马义引入中国李大钊上海毛泽东周恩来三次论战闻事业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机构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建党)广州瞿秋白上海团中央机关报团中央机关报恽、萧、李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工人报刊国民党一大)毛泽东——“为了革命”办报大革命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闻事业1924.2.1 巴黎周恩来瞿秋白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日报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工人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家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成舍我成舍我《世界话报》1925.10.1 北京成舍我大报动向《大公报》1926.9.1 新记公司接办复刊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办报方针中国共产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1920.11.2党成立和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1.23 奥斯邦(美)—最早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革命时开洛公司广播电台1924.5 上海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中国广播事业诞生期的新闻哈尔滨广播电台1926.10.1 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事业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1927.3.18 我国自办民营最早的一座广播电台国闻通讯社1921.9 上海胡政之通讯事业申时电讯社1928 《申报》加《时事新报》上海1927年4.12和7.15 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统区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的斗争. 《布尔塞维克》1927.10.24 上海瞿秋白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红旗》周刊1928.11.20南京. 《上海报》1929.4.12 上海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1931.11.7—1934.9). 《红旗日报》1931.3.9 上海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1931.11.7 瑞金闻事业《红旗周报》1931.3.9 上海《红色中华》报1931.12.11 瑞金史量才. 《斗争》1932.1.21 上海《青年实话》1931.7.1 江西永丰《红星报》1931.11.7 瑞金邹革命文化运动沪杜重远. 创造社(1928—1929)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大众生活》1935.11.26上海邹太阳社(1928—1930)《红色中华》陕北版1935.11.25 瓦窑堡《生活日报》1936.6.7香港邹鲁迅支持的社团刊物:《朝花》《未名》十年内《生活星期刊》1936.8.23上海邹《奔流》《语丝》《萌芽月刊》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抗日救亡战时期《中国的西北角》1936.8 范长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0.3.2 上海《红色中华》《新中华报》1937.1.29 延安的新闻《红星照耀中国》1937.10 斯诺中国新闻研究会1931.10.23 “红中社”新华通讯社1937.1 延安事业“左翼记联”)1932.3.20 《解放》1937.4.24 延安.《救国报》1935.5.15 巴黎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939-1940)国统区的新闻事业.沦陷区的新闻事业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上海“孤岛”延安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郭沫若(1937.11.12—1941.12.8)新华通讯社1937.1 延安邹《译报》1937.12.9 上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12.30 . 夏衍1937.11.8(“青记”):上海. 《全面抗战》1937.12.16 邹《华美晚报》延安汉《群众》周刊1937.12.11 中共《大美晚报》口《新华日报》1938.1.11 .《每日译报》1938.1.21国际新闻社1938.9(“国新社”)范长江《文汇报》1938.1.25《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1938.6 宋庆龄严宝礼香《星岛日报》1938.8.1 胡文虎.《申报》港《华商报》晚刊1941.4.8 .《新闻报》1942.4.1 《大众生活》周刊1941.5.17 邹《光明报》1941.9.18重庆“重庆各报联合版”1939.5.6澳门《救灾特刊》1937.9东南亚《南洋商报》1940.12.1 胡愈之、陈嘉庚《星洲日报》郁达夫、胡文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统区的新闻斗争解放区的新闻事业的发展《联合日报》《晋察冀日报》1945.9.12《联合晚报》《人民日报》1946.5.15 邯郸《救亡日报》《建国日报》1945.10.10 《抗战日报》《晋绥日报》上《文萃》周刊1945.10.9 《人民日报》1948.6.15 迁平山海《消息》半周刊1946.4.7 (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群众》周刊1946.6.3 迁回上海《人民日报》1949.3.15 迁北平(中共中央机关报)中联广播电台1946.3 .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9.27人民解《文汇报》1945.8.18放战争《新民报晚刊》1946.5.1时期的《解放报》1946.2.22 北平新闻事香《正报》1945.11.13 中共业港《华商报》1946.1.4 复刊“拒检运动”1945年8、9月间重庆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新闻事业的收缩第二条战线《中国学生导报》重庆中的进步学《学生报上海生报刊北平时期事业事业事业(4)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研究复旦王中《新闻学原理大纲》(5)关于中国报纸的传统问题5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过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主要背景57年整风运动、反右斗争扩大化58年“大跃进”在曲折中发展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运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与在摸索中前进60年到61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政治经济的息息相关60年到62年三年困难时期63年到66年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爆发全面建社会主经济事业的发展与调整(总述:57—60)义时期的新闻报纸与期刊.新华社广播与电视新闻摄影与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事业《新民晚报》1958.4 北京电视台1958.5.1 .新闻纪录片北广1959.9 建立《天津晚报》1960 . (央视前身)《雨越大干劲越足》《中国现代报刊史讲义》1959 人大《羊城晚报》1957.10.1 广州. 《简明新闻》1959.11.2 1958.9 陈.勃《北京晚报》1958.3.15 北京. 沈力《团结报》1957.8.1 .《体育报》1958.9.1 .《科学报》1959.1.1 .《红旗》杂志1958.6.1 北京.60年以前,57—60)整风运动中的新闻事业.“大跃进”与新闻宣传全面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1957.3 北京高标准、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设社会主义时60年代初期新闻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教训(60—66)期的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0—1961年闻事业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燕山夜话》—《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邓拓“马南邨”《三家村札记》—《前线》半月刊邓拓、吴晗、廖沫沙“吴南星”《长短录》—《人民日报》夏衍、吴晗、孟超、廖沫沙、唐弢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报纸与期刊小报(1966年夏—1968年秋)广播电视及其它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文革时《人民日报》种类彩色电视北京试播1973.5.1期的新《解放军报》产生及消失的原因上海试播1973.8.1闻传播《红旗》杂志导致的问题北京、上海、天津彩色电视试播1973.10.1事业文革时期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特点宣传伎俩、经验教训年,国家重要领导人相继去世,10月“四人帮”垮台10年,终于一日。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在我国近代历史中,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嘉庆至光绪年间的新闻萌芽阶段、民国时期的新闻兴起阶段以及新我国成立后的新闻蓬勃发展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新闻萌芽阶段(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清朝嘉庆至光绪年间,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一些传播文字信息的新型机构,如“上海申报”,但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窄,报刊发行数量有限。
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新闻机构受到政府的广泛监管,新闻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使得新闻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萌芽、传播范围有限、受政府监管。
二、新闻兴起阶段(民国时期)随着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报刊机构和新闻传媒,如《申报》、《新闻报》等,新闻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新闻内容更加多元化。
与此新闻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新闻工作者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化团体,新闻职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受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新闻媒体在这一时期仍然受到一定的政治干预和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兴起、传播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受政治干预。
三、新闻蓬勃发展阶段(新我国成立后)新我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闻传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与此新闻媒体开始逐渐摆脱政府的严格控制,新闻工作者有了更大程度的和报道空间,新闻业的职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新闻科技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传播范围广泛、、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支持充足。
从这三个历史阶段来看,我国新闻事业从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到兴起阶段,最终走向蓬勃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代中国传媒法
(1949至今)
(1)发展阶段
• 新型传媒法制的创立(1949-1956 • 中国传媒法制的严重破坏(1957-1976) • 中国传媒法制的发展(1978年至今)
(2)中国当代传媒法发展的特点
➢ 总的来看,这一阶段重新获得发展,在《宪法》中规 定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权利;批评和建议 的权利;确立了“广播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媒介体制,借鉴了西方著作权法,国家着手制定新 闻法,三个新闻法文稿都贯彻了新闻自由的原则,以 宪法为核心的传媒法律体系初步建立,人民信息劣势 地位进一步得到改善,加快了追赶世界传媒法制现代 化的步伐。
世界上独一无二地将规范和保障三大自由即出版自由、 表达自由、信息自由的制度纳入宪法的国家,是从宪 法上最系统、全面、详尽地保障出版自由、表达自由、 信息自由的国家。
三、传媒法在我国的发展
➢1、现代中国传媒法 (1908-1949)
(1)、宪法
A.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成为 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上的法律文件, 标志着中国现代传媒法产生。其中“臣民权利义务” 内容中规定:在法律范围内,臣民所有言论、著作、 出版、集会、结社等事,准其自由。
特许制。
1641年,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皇家出版法庭被撤销,标 志着英国传统传媒法的终结,资产阶级传媒法时代的开 始。
1649年的“约翰·李尔本叛国案”,使得“批评
政
府无罪”原则在世界上的首次确立。
1710年颁布的《版权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版权法。
179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福克斯诽谤法》使诽谤法的 认定有法可依。这标志着新闻自由体制在英国的确立。
(二)美国
美国传媒法的开端:1662年,马萨诸塞殖民会议通过了 第一个限制新闻出版的正式法案《马赛诸塞自由法规》, 规定出版物必须经过审批,获得许可证后才能出版,标 志着美国传媒法的开端。
宪法第一修正案被誉为表达自由保护的典范
托马斯·杰斐逊观点:自由报刊应该成为对行政、 立法、司法三权起到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
英美法系:习 惯、判例等占 据重要地位。
一、英美法系的媒介法
(一)英国
英国传统传媒法起源于1215年的《大宪章》,建立了 特许出版制度、保证金制度、出版业审查制度。
思考:你知道英国历史上最严格的出版审查的法令是 什么吗?
1586年,伊丽莎白 女王颁布的“星法 院法令”(15861640年),核心是
1908年3月的《大清报律》是近代较为自由的一个报 刊出版条理。
报律规定,凡是年满20岁的正常人,都可以成立媒体, 只要在发行前20天向衙门申报即可。除了少数几条法 律限制报道内容外,官府对报刊内容几乎没有限制。 即便从业者违反了报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流配充军 甚至砍脑袋了,大不了就是罚款,最重的惩罚也就是 查封报馆。
参考文章与延伸阅读
• 中国新闻立法的进展和难点 • 因事成制:关于中国新闻法制建设的思考 • 马勇:重新认识《大清报律》—— 1908年的新闻管
理方法 • 张程:《大清报律》保证革命党言论自由
(一)法国
产生于18世纪,通过宪法、专门法对表达自由、版权进 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对报纸、电台的垄断进行了禁止, 成为成文法系国家保护言论自由的样板。
思考: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是什么吗?
《塞尔新闻法》1819年波旁 王朝复辟期间颁布。规定废 除出版预审制、保证金制和
印花税制。
1789年,《人权宣言》关于表达自由的条款,被写 入《世界人权宣言》,为丰富世界法律文化的宝库 做出了巨大贡献。
1840年颁布议会文件法案,对进入议会采访的 记者给予方便和保护,是世界上最早的立法公 开、保护记者采访的法律。
1908年颁布地方行政法案,规定地方长官召开 的行政性会议允许记者旁听和发布新闻,是世 界上最早的行政公开、保护记者采访的法律。
• 1953年,英国政府推动下,新闻评议会成立,主要 职责是受理外界对新闻业的控告和申诉。
第八章 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
——世界新闻传播法简介
考考你
• 1.中国第一部新闻法是什么? • 2.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是什么吗? • 3.英国历史上最严格的出版审查的法令是什么吗? • 4.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国
家是哪个?
世界新闻传播法类型
世界媒介法 类型
大陆法系:实行 制定法或成文法 .法国、日本等 。
1903年,纽约州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明确保护隐 私权的法律。
1920年“芝加哥政府诉《芝加哥论坛报》”,确立 了新闻界批评政府的“绝对权利”原则。
特点:以宪法为核心的成文法和判例法相结合的完 整体系,对公民表达自由保障最彻底、在隐私权的 保护上最早最得力、在政府信息公开法上最完善。
二、大陆法系的媒介法
(2)、专门法
1908年,清政府颁布《大清报律》,被新闻界称为中国第一部新闻法。 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
作、刊行及结社之自由”。 1914年,袁世凯政府公布《报纸条例》和《出版法》。 1930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出版法》。 193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检查新闻办法大纲》。 1935年,国民党政府通过修正《出版法》。 1939年,国民党政府成立战时新闻检查局,颁布《战时新闻违检惩罚办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1949年颁布法律,禁止向18岁 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性读物,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保 护青少年免遭淫秽物毒害的法律
编外篇:
➢瑞典:
Hale Waihona Puke 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 公开制度的国家。
1766年,《新闻出版自由法》;1949年,《出版自由 法》;1991年,《表达自由法》。
《出版自由法》、《表达自由法》、《政府宪章》、 《王位继承法》一起共同组成了瑞典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