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优质课一等奖 课件)
合集下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公开课获奖课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24/9/19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2、领会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
特点;(重点) 3、体会诗歌中“杨花”、“子规”的深意,初步了解
意象的含义和作用。(难点)
2024/9/19
从此诗的标题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2024/9/19
1.(全诗四句)绝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唐]李白 七言绝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全诗八句)律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 注:一言为一字,一 大意,疑难之处,可小组合作疏
句诗五个字,即五言。通诗意。
2024/9/19
全诗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里可看出来?
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关怀,以及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 情。还含蓄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不平。
体悟情感方法: ①从关键词语中领会诗人传达出的情感。 ②结合背景。
2024/9/1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构思巧妙,很能打 动人心,请你结合这句话的含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的 妙处。 赏析:
2024/9/19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练背诵诗歌。 2.准确地认真默写诗歌:同桌互改,错误的词语连 同诗句订正五遍。 3.结合今天所学预习《天净沙·秋思》:①找出诗 中意象;②尝试分析意象的特点及作用;③尝试 找主旨句,揣摩诗人的情感(写在练习本上)。
2024/9/19
感谢观看
2024/9/19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龙标:唐代县名,今湖南黔(qián)阳,地方偏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2024/9/19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2、领会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
特点;(重点) 3、体会诗歌中“杨花”、“子规”的深意,初步了解
意象的含义和作用。(难点)
2024/9/19
从此诗的标题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2024/9/19
1.(全诗四句)绝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唐]李白 七言绝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全诗八句)律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 注:一言为一字,一 大意,疑难之处,可小组合作疏
句诗五个字,即五言。通诗意。
2024/9/19
全诗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里可看出来?
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关怀,以及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 情。还含蓄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不平。
体悟情感方法: ①从关键词语中领会诗人传达出的情感。 ②结合背景。
2024/9/1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构思巧妙,很能打 动人心,请你结合这句话的含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的 妙处。 赏析:
2024/9/19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练背诵诗歌。 2.准确地认真默写诗歌:同桌互改,错误的词语连 同诗句订正五遍。 3.结合今天所学预习《天净沙·秋思》:①找出诗 中意象;②尝试分析意象的特点及作用;③尝试 找主旨句,揣摩诗人的情感(写在练习本上)。
2024/9/19
感谢观看
2024/9/19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龙标:唐代县名,今湖南黔(qián)阳,地方偏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ppt课件

写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 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 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 首诗。
二.自主: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biǎnzhé](封
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3)龙标:今黔qián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
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吧, 伴随着风儿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探究1: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古称五溪)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点明时令,这样的“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 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 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 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 渲染了凄凉哀婉的气氛。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 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莲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被贬龙标(黔阳)。
三、合作1:朗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合作2:翻译。
杨花落尽的时候,子规鸟在不停地悲啼, 听说您被贬到龙标, 一路上要经过五溪让我把
探究2: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 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月抒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的同情、关切、思念,也有 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 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 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 首诗。
二.自主: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biǎnzhé](封
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3)龙标:今黔qián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
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吧, 伴随着风儿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探究1: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古称五溪)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点明时令,这样的“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 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 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 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 渲染了凄凉哀婉的气氛。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 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莲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被贬龙标(黔阳)。
三、合作1:朗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合作2:翻译。
杨花落尽的时候,子规鸟在不停地悲啼, 听说您被贬到龙标, 一路上要经过五溪让我把
探究2: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 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月抒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的同情、关切、思念,也有 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质教学课件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诗圣——( 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
诗佛——( 王维 )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 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 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 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诗鬼——( 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 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春末夏初“暮春”)之时,我听说您 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 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
诗
抒发感愤,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
歌
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
主
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
题
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
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
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
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回顾总结】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印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蜀道难》《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诗圣——( 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
诗佛——( 王维 )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 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 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 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诗鬼——( 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 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春末夏初“暮春”)之时,我听说您 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 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
诗
抒发感愤,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
歌
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
主
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
题
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
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
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
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回顾总结】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印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蜀道难》《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再见
第一单 第4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情境导入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 名诗人。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 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 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寄给远方的友人。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诞生 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 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 特别善于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 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情与李白的傲岸不羁 有着类似之处。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 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 贬谪远方的王昌龄,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
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研读课文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 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 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 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李白当时在东南, 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
整体感知
1.查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 节奏。
研读课文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呢?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精美获奖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品诗欣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 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 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 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 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 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 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 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诗文 欣赏
练习
(1)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 间? 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 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夫妻团聚的北方 (长安)。
富安中学刘瑛
诗人为什么重复“巴山夜雨”?
突出思亲念归,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 在和将来,自己和妻子,巴蜀和北方(长安) 联结起来。
.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 什么不同?.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 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 限思念。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 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 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 织一起,时空变换。“巴山夜雨”首末重复 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 “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 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 “空”比“错”恰切。“错”字只表明 “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 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 “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 感更强。
相关练习
• 1.诗中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人的心情
诗歌欣赏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 的忧愤之情
诗歌欣赏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 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 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 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 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 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 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 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 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 演亡国的悲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课件

音韵、格律特点
音韵
诗歌的音韵和谐,运用押韵、平仄等手法,使得诗歌在朗读 时具有音乐美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格律
诗歌遵循一定的格律规范,如每句的字数、平仄安排等,使 得诗歌在形式上整齐划一,具有建筑美感。同时,格律的运 用也有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
04
CATALOGUE
知识拓展:唐代其他送别诗比较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翻译及注释
要点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佳作。…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要点二
译文为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 ,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 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3. 语言优美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运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探讨
• 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关切: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 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 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 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 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 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 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1. 情景交融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 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 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优秀课件

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 淡,实际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 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 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后两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够寄“愁心” 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笔势灵动。
导
意每首诗歌表达感情的不同。
②律诗、绝句、散曲的体裁不同,要在把握全诗主旨的
基础上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
③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
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编织出一种朦胧的意 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 怅和对友人的同情。
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暗含离
别之痛,借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
文言知识积累
名
句
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累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关键词:豪言壮志
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
思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初读感知
读
法 指 ①本课四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各不相同,在朗读时,要注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简 介
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 行 路 难 》《 蜀 道 难 》《 将 进 酒 》
后两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够寄“愁心” 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笔势灵动。
导
意每首诗歌表达感情的不同。
②律诗、绝句、散曲的体裁不同,要在把握全诗主旨的
基础上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
③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
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编织出一种朦胧的意 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 怅和对友人的同情。
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暗含离
别之痛,借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
文言知识积累
名
句
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累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关键词:豪言壮志
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
思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初读感知
读
法 指 ①本课四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各不相同,在朗读时,要注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简 介
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 行 路 难 》《 蜀 道 难 》《 将 进 酒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朗读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5 整体感知
(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2)大意
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 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 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 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 夜郎以西!
6 小组讨论
(1)首句以描写 “杨花”“子规”两样景 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了什么修辞?抒发了什么情感?
子归的故事
“子规啼”有“子规啼血”的典故。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 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 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 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 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 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 历。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 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 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 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 月亮人格化,让明月捎去对朋友的牵挂,表现了 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 同情、担忧和关切之情。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担忧, 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之情。 (情感)
2 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 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 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 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 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 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 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 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 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读诗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 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 坦陈心志的告白。
爱国诗:忧国忧民、保家卫国、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 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等。 生活杂感
二看:从诗词作者看诗词中的情感
曹操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渴望建 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陆游 爱国诗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
过五溪
4.诗中哪一个词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看:从诗词意象看诗词中的情感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明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杜鹃(子规):凄凉悲伤。(杨花落尽子规啼) ……
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考点探寻
1、诗歌感情 2、品味词语 3、赏析诗句 4、描绘画面
中考考点——理解内容情感
解答此类题目有什么技巧?
理解内容情感
一看:从诗词类别看诗词中的情感
行旅诗:思乡念亲、游子漂泊异乡的孤独凄凉悲苦、羁旅愁 思等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 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一读题目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 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 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 诗。
听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并 用“/”划分诗句 的节奏。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 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 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 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 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 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 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点明了什么季节? 杨花 子规 明月 暮春
2.可写之景颇多,为何开头选取“杨花”、 “子规”?
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 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 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3.你从哪些字词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 远?
王昌龄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和
送别诗,其诗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 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 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送别诗 不重伤离重慰别,格调高昂爽朗大气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 中进士。在京城长安做官,天宝年间他被 贬到龙标做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古诗词学习法
三看: 1.看作者 2.看类别 3.看意象
三读: 一读题目 二读注释 三读诗文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与杜甫齐 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 著有《李太白全集》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 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 惊惜。“过五溪”,见迁谪 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 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 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 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 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 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 法。
[唐]李白
杨杨花花/落落尽尽/子子规规啼/啼,, 闻闻道道/龙龙标标/过过五/五溪溪。。 我我寄寄/愁愁心心/与与明/明月月,, 随随君君/直直到到/夜夜郎郎西/西!。
二读注释
根据注释,理 解诗歌大意,体会 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 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 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 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 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 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