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林:天赋异禀的音乐骄子 冰火交融的双重性格
庾澄庆为什么叫哈林

庾澄庆为什么叫哈林
庾澄庆,1961年7月28日出生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中国台湾男歌手、音乐人、主持人、演员。
2012年至2015年,庾澄庆三度度担任《中国好声音》导师,带领出吴莫愁、金润吉等学员。
2014年1月,庾澄庆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韩国演员李敏镐合唱歌曲《情非得已》。
2014年4月起,担任中央一套播出的综艺节目《嗨!2014》的主持人。
他有个外号叫“哈林”。
那为什么他也叫哈林呢?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
哈林是他的英文名字:Harlem,他以前是优客哈林组合的一员,优客是李林,他是哈林。
庾澄庆(Harlem Yu),中国台湾著名男歌手、主持人。
曾多次主持台湾综艺节目。
1986年推出首张专辑《伤心歌手》便大破十万张销量,成为畅销歌手,经多年的努力,使得他在音乐演唱、作曲、编曲、制作及演奏上的功力得到公认,由于拥有全能的音乐才华,曾五度入围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后以专辑《海啸》拿下第十三届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也是第一位荣登「Unplugged」的歌手。
同时还创造出台湾音乐史上第一个虚拟偶像“哈宝宝”。
庾澄庆由于创作曲风广泛、精通多样乐器、舞台魅力十足,故得“音乐顽童”之美誉。
2000年与爱情长跑13年的台湾才女伊能静结婚,两人于2009年3月离婚,其目前单身。
2012年担任热门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导师,并带领学员吴莫愁获得年度总决赛亚军,2013年继续加盟该节目并担任导师(与那英、汪峰、张惠妹)。
蒙古歌手哈琳的歌曲

蒙古歌手哈琳的歌曲一、哈琳的音乐风格蒙古歌手哈琳因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备受关注。
以下是她的几个主要音乐风格:1. 蒙古传统音乐哈琳擅长传统蒙古音乐,她的歌曲常常融合了传统的音乐元素,如马头琴和呼麦等。
这些古老的乐器和独特的喉音技巧使得她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 新式蒙古流行音乐除了传统音乐,哈琳还尝试了新式蒙古流行音乐的创作。
这种音乐风格融合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如电子音效和摇滚的节奏,为传统蒙古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跨界合作哈琳不仅在蒙古国内备受赞誉,还与许多国际乐手展开了合作。
她曾与西方音乐人合作录制歌曲,将蒙古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跨界音乐作品。
二、哈琳的代表作品以下是几首哈琳的代表作品:1. 《飞天马》这首歌曲融合了蒙古传统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旋律悠扬动听。
哈琳在歌曲中展现了她独特的喉音技巧,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之中。
2. 《嘘,不要叫》这首歌曲展现了哈琳极富感染力的演唱风格。
她的嗓音充满磁性,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共鸣。
3. 《河流之歌》这首歌曲是哈琳与国际知名音乐人合作的作品。
歌曲中融合了蒙古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充分展示了哈琳的音乐才华和跨界合作的魅力。
三、哈琳的音乐影响哈琳以她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影响了很多人。
以下是她的音乐所产生的影响:1. 民族文化传承哈琳的音乐使得蒙古传统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她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结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这一传统音乐进行学习和传承。
2. 国际音乐交流哈琳与国际乐手的合作促进了蒙古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蒙古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增进了各国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
3. 文化认同与自豪感哈琳的音乐代表了蒙古民族的文化与传统。
她的成功使得更多的蒙古人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并加深了他们对自身族群认同的意识。
四、结语哈琳通过她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蒙古歌手。
关于哈林

凯斯·哈林:饶有童趣的地铁之子(组图)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代艺术,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而另一条是涂鸦艺术,这一点大家可能会有些惊讶,毕竟正统的美术史中都很少有详细系统的阐述。
之前,曾写过一篇名为《用涂鸦寄寓坎坷》的文章,是介绍涂鸦大师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的,他就是当时涂鸦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其并驾齐驱的,就是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而且两人还是好朋友。
其实,凯斯·哈林,与涂鸦艺术的联系比巴斯奎特要更为紧密。
真正的大众艺术在当时的涂鸦艺术运动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产生了许多的大师,如肯尼·沙夫(Kenny Scharf)、李·奎诺尼斯(Lee Quinones)、布里克(Blek le Rat)等。
涂鸦艺术在当时可谓声势浩大。
1972年,一群涂鸦艺术家在美国成立涂鸦艺术家联盟之后,涂鸦艺术成为合法的艺术,也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
我们说,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关注大众文化,是反映大众流行文化的艺术。
其实,他所代表的其实是精英阶层。
安迪·沃霍尔本人可以说是艺术的权贵阶层,他用一种俯视的角度来观察大众流行文化。
而涂鸦艺术则是真正的大众艺术,他的这些艺术家们大多都来自于民间草根。
还是那句老话,艺术家总是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凯斯·哈林与巴斯奎特更是如此。
或许是因为这一对老朋友对彼此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到了他们的命格之中。
两人都在二十出头就已经声名鹊起,成为了艺术界的明星。
这样的年龄,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还在艺术语言的探索之路上彷徨着。
两人的成功,所得到的不仅是大众的认可,而且得到了权贵精英阶层的青睐,连挑剔的批评家都很喜欢他们。
两人与安迪·沃霍尔都相交至深。
在哈林初出茅庐之时,沃霍尔就表达了对这位年轻艺术家的敬意。
相信,这一定让当时的哈林极为兴奋,惊呼不已。
Keith Haring

Keith Haring80年代初,美国纽约地铁的广告黑板上开始出现一种怪异的速成粉笔画,人们不能用确切的概念称谓它,有人鄙弃地把它叫做“涂鸭”。
其先这种涂鸭作品(以后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史家把它们定义为:涂鸭艺术)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只是让治安警察感到麻烦。
这个涂鸭的人非常警觉,他总是在治安警察或公共管理人员瞬间不在的时候,大笔一挥,一蹴而就一副涂鸭杰作。
治安警察也感觉到这个污染人文环境的“贼”有一种特殊的警觉,欲图逮住他。
可是这个比贼更警觉的人几乎每次都能顺利逃脱,他总是在警察稍一懈怠的时候,出现兴风作浪。
据说警察还是逮到过一次这个人,但对这个戴着眼镜,身材矮小温和的艺术表达癖患者也莫可奈何,只能苦笑,把他赶出自己的治安管段。
这个人便更广泛地活动起来,除了在纽约、芝加哥、曼哈顿等地外,还远行国外,在比萨、悉尼、柏林、大西洋城、巴塞罗那等处的学校、医院、教堂、废弃建筑物上大肆涂鸭,有时他就直接站在垃圾、小便污泥中作画。
他的这种执着和疯劲,使他的涂鸭画名声雀起,很多人和媒体开始关注他的这种艺术,他的社会影响力大过了许多专业画家、影星、歌星等。
他的名字叫哈林,凯思•哈林(Keith Haring)。
1958年,凯思•哈林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一个叫库茨城(Kutztown)的小镇长大,以后在匹兹堡做过一段时间临时工,便到纽约去求学和谋生了。
1990年,哈林32岁,因爱滋病并发症去世。
哈林年轻时(1978至1980)在纽约视觉艺术学校就读,参加57俱乐部,乐于有关诗歌、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的幼稚创作和表演。
80年代初,哈林20出头,精神百倍地开始了他自觉的艺术活动和追求。
哈林在地铁中作画,大都是白天交通高峰期,他作画时,常常有一个或几个观众在旁边看着。
哈林画完后要走,有人会问:“你画的是什么意思?”哈林不正面回答,只是说:“那是你的事,我只画画。
” 哈林不认为艺术的主题是先行的和由艺术家单方面确定的,艺术甚至可以没有主题。
庾澄庆专访:唱唱跳跳是宿命小哈林爱弹钢琴

庾澄庆专访:唱唱跳跳是宿命小哈林爱弹钢琴佚名【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1页(P6-6)【正文语种】中文作为台湾歌坛的常青树,出道23年以来,“音乐顽童”庾澄庆脍炙人口的好歌无数,他推出入行以来的第29张专辑《到死都要18岁》。
不仅深情演绎《让我一次爱个够》、《情非得已》、《春泥》等经典老歌,更是现场弹起古筝版《两只老虎》和唱起三弦版《热情沙漠》。
而当晚最温馨的场面,当属哈林为一对新人证婚。
哈林“音乐顽童”的称号由来已久,因为除了擅长多种音乐风格,他玩转各种乐器的本领也是不在话下。
所以当晚,主持人特意请来了高手出题要“为难”哈林:弹古筝和三弦,但这些似乎都难不倒他。
当三弦老师上台演奏,极具悟性的哈林一边观摩,一边闭着眼睛用八角鼓合着拍子,头还随着节奏来回摆动,自我陶醉起来。
于是,当主持人要求哈林即兴来段三弦版《热情沙漠》时,兴奋的他毫不推辞,跃跃欲试。
伴着音乐,哈林扭起舞步,笑翻全场:“我怎么唱成了东北二人转,快给我料条毛巾吧。
”某网:对乐器表演和求婚环节,哪个更吸引你?庾澄庆:我知道有古筝和三弦,不知道还有个三弦版的《热情沙漠》,这个比求婚更有惊喜。
其实我还蛮能接受即兴表演,因为在综艺节目做过一段时间,但很少有像这样,完全不知道状况现场来一段的。
某网:那你是以前对乐器有过研究,还是天生悟性就比较好?庾澄庆:也不是我在说大话,只要是有“弦”的乐器,我都能弹。
以前为了做节目,我有弹过古筝、琵琶等等,虽然也都是一点点。
这些乐器跟吉他都比较像,所以能触类旁通。
庾澄庆其实对家庭生活十分低调,从前他即便参加同一个活动,也尽量避开妻子。
但一回到家,就马上和小哈林打成一片。
从拍杂志封面到一同出门玩耍,这一切哈林都不会避忌媒体。
上张专辑中,小哈林就把初试啼音献给了老爸,好一个“上阵父子兵”。
某网:那儿子现在学乐器吗?庾澄庆:钢琴。
我的喜好不要加在小孩身上,他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要逼他。
最新全球十大音乐鬼才

最新全球十大音乐鬼才全世界十大音乐鬼才,中国仅有的一个到底是谁?世界之最网今天给大家介绍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所谓鬼才,当然就是不走寻常路的人了,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都是怎么样的人吧。
小编整理了世界十大流行音乐鬼才,欢迎阅读!最新全球十大音乐鬼才_2017世界十大音乐鬼才_世界十大流行音乐鬼才1、Marilyn Manson -玛丽莲·曼森玛丽莲·曼森(Marilyn Manson)乐队的主唱布赖恩·休·华纳,他无疑是最臭名昭著的人。
自杀表演、自残、抨击耶稣,等等一系列类似于变态的疯狂举动,让他名声大噪。
而让他出名的不仅仅是这些,最重要的是他交出了一份几乎等于满分答卷,是的,他做出了这个地球上最顶尖的工业金属,和另类金属。
"鬼才"这个形容词,几乎就是为他创造出来的。
他的暴戾节奏,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着迷。
他难以理解的行为,也被很多人所模仿。
包括他那魔鬼式的打扮,都成为了一些人疯狂膜拜的因素。
无论如何,他都是个艺术家,音乐、绘画、文章,他样样精通。
Brian绝对是是这个世界上现存的最顶尖摇滚乐手之一。
你可以说他是人,也可以说他不是。
但无论如何,他既是美国的功绩者,也是美国负罪者。
他与撒旦同在,但在有些人们心中,他才是真正的上帝。
2、Michael Jackson -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天才。
他是世界第一,他是整个美利坚合众国最值得歌颂的一个音乐人。
全世界为他疯狂。
他魔幻般的舞步是世界上最独特和美妙的。
交响曲般华丽的音乐让人们血脉贲张,如痴如狂。
他举行过这个世界上最豪华的演唱会,创造出了最伟大的音乐。
慈善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娈童者”的诬蔑让他心力交瘁,传闻让他受尽折磨。
谁拥有真正的才华?是他。
谁是真正伟大的明星?是他。
今后很多年里,不会再有人能超越他的地位,他亲手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神话。
哈林篮球对队员的介绍

哈林篮球对队员的介绍哈林篮球队队员的介绍巴里-哈代在哈林篮球队的职业生涯中,巴里-哈代以48英尺的直线飞跃而闻名。
“跳跳人”巴里-哈代在他的第五个赛季成功地成为一名哈林篮球教练。
哈代从1993年到1999年在哈林球队参加了六个赛季的比赛。
为备战2023年世界巡回赛,哈代回归球队。
在他还是球员的时候,令人震惊的弹跳能力和扣篮实力使他成为最受球迷欢迎的球员。
哈代在三个赛季中被选为哈林队的“友好大使”,还在球队的市场部工作过一年。
哈代在夏威夷杨百翰大学就读期间的四年都被选为学校的最佳运动员,同时三次成为塞投冠军。
他获得了全国弹跳高手之一的称号。
他带领球队进入全美大学校际体育协会四强。
他也获得了企业管理的学位。
克里斯滕森“这是一个家庭,是由一个个远离自己家乡的人组成的大家庭。
”这是“滑行艇”克里斯滕森对哈林球员的形容。
他说:“我认为在队里的所有人都是我的兄弟。
”当然,像兄弟一样,球员之间常常开玩笑地吵闹。
“在我加入哈林的第一年,我们有一个队员长得特别像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的章鱼哥,于是我们有一次就把章鱼哥的照片放在了他的巴士座位上。
我们每个人都忍着笑,但当他踏上巴士时,大家全都笑瘫了。
”滑行艇也是唯一个获得两项吉尼斯纪录的人。
他打破了在头上和鼻子上转球最长时间的纪录。
他5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但是在他在八年级的时候开始比其它孩子长得更快,他开始只专注于篮球。
在获得州冠军和高中球队MVP的荣誉后,他相继两次成为当年大天空联盟的防守球员。
在2023年,他带领蒙大拿大学进入NCAA联赛。
他也是第二次成为灰熊助攻的人。
滑“滑头威利”肖在“滑头威利”肖小的时候,他家对面有一个篮球场,于是他便从6岁起便拿起了篮球。
他曾带领圣约翰球队夺得2023年NIT冠军赛,他也是学校三分球得分最多的纪录保持者。
在年的哈林篮球巡回赛中,他更是把目标定在刷新4分球的纪录上。
当他成为哈林球员后,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很多国家,感受到很多难以置信的事物,比如埃菲尔铁塔和中国长城。
伊能静和哈林的故事

伊能静和哈林的故事伊能静和哈林是娱乐圈中备受瞩目的一对夫妻,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伊能静,出生于台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和歌手,她的清纯和美丽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而哈林,则是一位实力派歌手,他的音乐才华和幽默风趣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心。
两人在娱乐圈的交集,也让他们的爱情故事备受人们关注。
伊能静和哈林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一段传奇。
他们相识于工作场合,当时的哈林正是一名备受瞩目的歌手,而伊能静则是一名备受瞩目的演员。
两人的相识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在多次的工作合作中逐渐产生了感情。
他们的爱情故事并不是一帆风顺,曾经有过分分合合的阶段,但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伊能静和哈林的婚姻生活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的婚姻并不是平静的,曾经有过很多的风波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最终走过了风风雨雨。
他们的婚姻生活中也有着甜蜜的时刻,他们相濡以沫,共同经营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伊能静和哈林的爱情故事也是备受人们称赞的一对夫妻。
他们在娱乐圈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大,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并没有被外界的压力所动摇,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真挚情感。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给了很多人信心,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伊能静和哈林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包容。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心中有爱,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让人们对爱情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伊能静和哈林的爱情故事是一段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他们的爱情故事也给了很多人启示。
他们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包容。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只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就一定能够收获幸福。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让人们对爱情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伊能静和哈林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一种对爱情的信仰和坚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林:天赋异禀的音乐骄子冰火交融的双重性格>坦白讲,开这个贴子最原始的冲动就是从思考哈林开始的。
盲选一直到刘欢组结束,都没有想写东西的欲望,一直抱着欣赏的态度。
可当哈林组结束后,整个贴吧的争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哈林组和刘欢组到底谁好,争论不休。
我也不自觉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这个年龄不会对某个选手产生最为狂热的情感,差不多的都喜欢,个别的更喜欢一些,更不会因为选手的去留产生情绪上巨大的变化。
所以从自己欣赏的感受来讲,觉得刘欢组好,听歌最舒服,很多歌重复观看了很多次;哈林组看的时候首先是有点闹,有点蒙,基本每个人都是喊着唱完歌的,很用力,沉不下心来;但同时又很诧异,很新奇,歌曲还可以这么改编,挺长见识的,回头观看的不多,赵可王韵壹的,金池魏语诺的,还有吴莫愁的《笨女人》,因为回头想的时候觉得没听明白,忘了怎么唱的,所以又看了。
并且我看了看争论的焦点,也就是刚才说的,刘欢组实力强,但音乐形式不好,才华少,黑幕多,哈林组实力弱,但音乐种类丰富,才华多,看着过瘾,其实有的人已经总结的很到位,刘欢组看学员,哈林组看导师。
只不过没人再往下继续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而这样的不同体现出两位导师哪些方面的差异,这对学员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欢无论个人还是组里相对清晰一些,所以我把注意力放在了哈林身上,哈林为什么这么强烈地改编歌曲,这样的改编对学员有什么意义,对他个人有什么意义,是现实需要,还是性格使然,所以我不由自主地就走近了哈林。
哈林是一个很神奇的人,当你和他有一定距离的时候,你会感到一股阳光的气息向你飘送而来,音乐全能的艺人,口才卓越的主持者,风趣幽默的调侃者,正经时才学奔涌,娱乐时嬉笑怒骂,你会感到这是一个会给你带来快乐的人,带来享受的人。
你会感叹,这个人怎么会这么出色呢。
可是,当你想了解他,当你想走近他,当你想触摸他的时候,你会发现突然他变得很陌生,他变成了一个谜,因为你对他的事情根本说不清楚。
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音乐才华,他对音乐种类的熟练掌握在整个音乐艺人中极为罕见;他始终在人前谈笑风生,很少流泪,即便流了能迅速撇开,他的内心真的始终这样快乐吗,不是的话,为什么?他的感情生活呢,你知道有一个女人叫伊能静,和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离婚了,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他还有别的女人吗?没有的话,为何会离婚?伊能静出轨,你相信吗,一个17岁就跟定了你,然后四十多岁都有了孩子,出轨了,这女人有毛病啊。
就说比赛,为什么不让学员都唱自己擅长的歌曲,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大家呢,为什么不给大家一些承诺呢。
原来,你什么都不知道。
我也一样,不知道,那就一起去找寻吧,去试图解开这个谜。
哈林是才华横溢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不但在四个导师之中,在整个华语乐坛也是名列前茅。
单举一例,哈林的首张专辑《伤心歌手》,即创下国语歌手作曲、编曲、演奏、制作、演唱全能之记录。
才华源自哪里,我前面所过,一是天赋,一是钻研,钻研我不多谈,他的学习,他的勤奋,这些都是后天的,别人也可以做到。
只有天赋,带着不可捉摸的神秘。
我们只有解读了他的天赋,才有可能找出与之一脉相承的骨子里的性格特征,那时你才会清楚一些很多事情的演变和决定。
何为天赋,不要去找百度百科,自己想。
我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性与悟性,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你费尽辛劳,你苦思冥想,你博览群书,你行遍万水,可能都不如他那若有若无的惊鸿一瞥,他那信手拈来的灵光一现,那样有魅力,那样炫目,那样令人神往。
这就是天赋的魅力。
天赋是遗传的吗,或是孕育时的神灵辅助,不知道,或许这就是命。
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天赋才华的神奇。
先秦的诸子百家,谁的天赋才华最高?无疑是庄子,其他人你都能从生活和社会中或多或少的找到学习他的方法,接近他的方法,甚至超越他的可能。
但庄子不行,他的语句一出,你会突然感觉到心头一震,而这种震动长久挥散不去,还说不清道不明,学也学不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君子之交淡若水”“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太多了,他总是用寥寥数语,给了你一种意境,你却抓不住。
在这儿要说清楚一点,庄子的东西千万不要深究,深究就会引发争论、争执,并且没有结果,因为他的东西大多是非理性的,不是清楚地客观事实的结晶,是身体里一种莫名的冲动闪耀出的灵光。
“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哪个好,“窃国者为诸侯”,没毛病啊,要是我也这么干,“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会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过于纠缠,就破坏了这个灵感,这份意境,你只需静静的体会,浅浅的回味,就好了。
诗人中哪个天赋才华最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人,入选肯定没问题,就是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非常简单的描述,非常通俗的表达,怎么就那么有感觉呢,有意境呢,清晰的画面感,丰富的想象力,谁能做到。
杜甫,白居易的诗,你感觉使使劲儿还能够接近,李白不可能,跟勤奋努力没关系。
关键是,诗还不是李白毕生追求的东西,他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当侠士,一个是做纵横家,可惜都未能如愿,倒是信手挥笔而就的诗句流芳千古。
词人中哪个天赋才华最高,说两个,一个是柳永,一个是李煜。
柳永,正事一直做不好,后整日流连在烟花巷,一个多情的人,一个喜欢用情的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对感情对生活负责的人,但他的词句为何那样凄美,那样心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情意的表达比那些为感情负责任的人还痴情,还专一,还强烈,你是女人,怎能不爱上他。
李煜,一个典型的败家子,亡国殃民,可是当他站在幽禁之地,悲凉吟唱的时候,却不禁令人动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对往昔深沉的情怀,这种对故土不舍的思恋,比那些传世的帝王将相表达的还要充分,你要不知道内情,你肯定认为这绝对是爱国爱民的好君王。
如果大家有看《红楼梦》的,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一节中,冷子兴和贾雨村有个对话,贾雨村提出了在人世间有这样一群“正邪两赋”的“异样之人”,列了一个名单,个个都是没啥正事,但天赋才华极高的主儿,在古代文学艺术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又被当时的传统主流文化所排斥。
哈林就是这样的人。
哈林孤傲,但他不想让人知道,因为他认为没必要让人知道,孤傲只属于自己。
我生活中就有这样的朋友,才华横溢,自视很高,但从来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因为他的内心非常清楚自己,他的层次不需要证明给别人看,在关键的时候用就行了。
哈林的外在反差表现自觉和不自觉的都有,大家都一样。
哈林的孤傲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音乐的修为,一是为人的层次。
在这两点上,他完全的自信。
在音乐上,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力,所以从内心中,他瞧得上的人不多,这就是为什么他会请年龄相仿造诣颇深的王治平,而不请各种一线的大腕儿,因为从表面上讲,只有刘欢请三宝这种高级幕后人,大家能理解,哈林完全可以请一个台前的知名度高的,提升影响力。
但哈林不会这样做,因为在这么关键的体现音乐素养的时刻,他要认真的,他不想丝毫影响他音乐本质的情况出现。
还有当那英说“今后有很多的高深问题要请教哈林”的时候,哈林的喜悦肯定有,但不会得意,因为他认为这很正常。
再让我们回到盲选,真正解读一下哈林的表现。
盲选时,四个导师在评价中,涉及纯粹音乐本身的比例我难以估算,应该不到一半,那英基本放弃,杨坤有一些,但重点在其他,情感啊,演唱会等等,刘欢有很多,我们叫他内地学院派吧,这个感觉大家一下就体会到了,比较硬;哈林是最多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其实有时你都没注意到,总被大家的嬉笑怒骂所淹没,所以说哈林做的很巧妙,绝不会让你感觉到他在音乐理解上的抢风头,并且专业东西说多了,现场效果也不好。
这样问题就来了,哈林在极为控制的情况下,在大家不甚觉察的情况下,依然是四位导师中对音乐评价最多的,最细的,这是什么,这是实力。
好了,盲选结束,组内开始。
哈林还会保留吗,不会了。
因为这个组只有一个名字,叫哈林。
没有任何顾忌,没有任何理由,孤傲只在平常时,重要时刻来临,尽情展现才华吧。
我们看到了,每首歌都改编,而且很多你都未曾想过,歌还可以这么唱。
哈林没有和别人比,他只做他自己,这就是他理解的音乐。
这还是在时间紧,学员不熟的情况下,如果一切充分,那表现力该是什么样呢。
有看过演唱会的朋友可以介绍一下。
用他自己告诉学员的话说:“享受音乐吧。
”是啊,哈林的确在享受音乐,而且享受的那样充分,那样陶醉,那样惬意。
可反过来,学员呢,你说享受就能享受吗,他有这个能力吗,他有这个心情吗,他有这个境界吗,可能也就赵可和王韵壹在唱爵士的某个瞬间,吴莫愁在狰狞的面容下改编笨女人的某个瞬间,能出现享受的感觉,其他时候大家感觉到了吗。
有人说,哈林对大家是有感情的,当然有,但是在音乐面前,天赋异禀的才华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所以我们不要说哈林不近人情,不是他不想近,不是他不愿意近,是他那天赋才华所孕育出的骨子里的孤傲性格所决定的,他人格上的自我,音乐上的自信,注定了这样的展现,注定了这样的结果。
组内的学员们,当你们有意无意选择哈林的时候,就要承受这样的命运,不要去纠结,不要去抱怨,这,就是宿命。
当你们带着这一段经历所赋予你们的思考和经验,去开始下一段宿命的时候,我祝福你们,收获更多。
哈林的情感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很多人难以画出清晰的轮廓,因为他给外人传递的信息不多,而大家对他的挖掘的也不多,或者说,在他有意识的回避下,在对他尊重的情况下,难以挖掘。
我也只能依据一些网上的资料,当然尽量是确实的,尤其我尽量用哈林和小伊的访谈原话作参考,去剖析,去揣测。
先简略说一下友情,关于哈林的朋友我确实不太了解,只看到有报道说离婚前后,朋友们帮了很多,给了很多建议,其中还涉及到财产的处理,看来他的朋友很真诚,而他对真正的朋友也很坦诚。
但以他孤傲的性格能看得上的知心朋友肯定不多,应该是以音乐为基准的多一些,能达到无话不谈太难了。
当然话说回来,每个人的一生又有多少知己的朋友,大家可能岁数还小,等过些年,生活几度变化之后,回首往事,还能知心畅谈的有几人。
开始最难的话题吧——爱情。
爱情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永远也说不清楚,能说清楚就没有那么多故事了。
首先问个问题,哈林和伊能静是爱情吗?为什么问,因为这太重要了,现在社会中,男女结合的情感中能达到纯粹爱情高度的没多少,如果不是爱情,我们就没必要解析了。
我个人的观点,爱情有几个标准,初始、唯一、纯粹、热烈。
先说初始,可不要想到处女处男的问题,初始是指第一次动心,第一次有强烈的感觉,第一次想要全情投入;唯一,很清楚,两人在一起后,关于男女之事,只此一人,无论肉体还是精神;纯粹,就喜欢这个人本身所具有的气质和内涵,无关其他;热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冲动,无论婚姻还是生子,都消逝不了恋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