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开展太极拳活动计划方案

开展太极拳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健身效果,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养生之道。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提高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太极拳活动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推广太极拳运动,提高学生体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时间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四、活动地点学校体育馆、操场、教室等五、活动内容1. 太极拳基本动作培训:- 每周安排2次太极拳基本动作培训,由专业教练指导。

- 培训内容:太极拳基本步法、手型、身法、呼吸等。

-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2. 太极拳比赛:- 在学期末举办太极拳比赛,评选出优秀个人和集体。

- 比赛项目: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扇等。

-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3. 太极拳文化讲座:- 邀请太极拳专家进行文化讲座,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养生功效等。

-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4. 太极拳社团活动:- 成立太极拳社团,定期组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太极拳技艺。

- 活动对象:太极拳爱好者5. 太极拳主题班会:- 以太极拳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太极拳文化,增强体质。

- 活动对象:各班级六、活动安排1. 宣传发动阶段(2023年9月):- 通过班会、海报、广播等形式宣传太极拳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2. 培训阶段(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 每周安排2次太极拳基本动作培训,由专业教练指导。

- 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文化讲座等活动。

3. 总结阶段(2024年2月至6月):- 对太极拳活动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个人和集体。

- 汇报活动成果,表彰先进。

七、活动保障1. 人员保障:- 组建太极拳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2. 场地保障:- 学校体育馆、操场、教室等场地免费提供给太极拳活动使用。

太极拳班教学计划

太极拳班教学计划

太极拳班教学计划你会怎么样写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呢?新的一学期随着时间的流逝来临了,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防止打乱进度,明确课程目标,我们特地为您准备了一份与“太极拳班教学计划”相关的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太极拳班教学计划篇1太极拳班教学计划太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国的国粹之一。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调节心态,减轻压力等,因此备受欢迎。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太极拳,太极拳班应运而生。

针对太极拳班的教学计划,本文将着重讨论以下主题:太极拳班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目的:培养太极拳技能并提高身体素质太极拳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员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招式,并提高学员身体素质。

太极拳是一种运动方式,需要运用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需要练习呼吸和调节心态。

因此,太极拳班应该旨在培养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功和技能,并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基本功、招式和推手太极拳班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太极拳的基本功、招式和推手三个方面。

基本功是太极拳的基础,包括站桩、吐纳、打坐等基本动作。

招式则是太极拳的精髓,包括单刀、单剑、太极拳套路等,需要掌握各种技巧。

推手则是太极拳的应用,需要掌握如何运用太极拳的理念和技巧,进行身体的对抗。

因此,太极拳班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基本功训练,太极拳套路的训练和推手训练。

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太极拳班的教学方法应该包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理论是太极拳学习的基础。

学员需要了解太极拳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理念。

理论学习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录像等方式进行。

其次,实践是太极拳学习的关键。

学员需要反复练习,熟悉基本功、招式和推手的技术要领。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个别辅导、团体教学和对学员的误区矫正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整体评估与个体差异优化太极拳班的教学评价应旨在评估学员的整体技能水平,并尽可能优化个体差异。

2024年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完成24式太极拳全套动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呼吸的配合。

教学重点:太极拳基本动作、24式太极拳的套路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箱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太极拳服装、运动鞋、瑜伽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太极拳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太极拳的优美动作和健身效果。

2. 太极拳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历史背景、基本步型、手型、身法,以及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3. 24式太极拳动作教学(20分钟)分组教学,教师示范并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重点讲解“起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等动作。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讲解,如“云手、野马分鬃、倒卷肱”等,分析动作要领和技巧。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教学2. 内容:1) 太极拳基本知识2) 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3) 练习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太极拳动作,录制自己练习的视频,至学习平台。

2. 答案:根据学生的视频,评价动作的规范性,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太极拳社团,参加各类太极拳比赛,提高自身技能。

同时,了解太极拳的养生保健知识,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24式太极拳动作教学4. 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动作的连贯性: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要流畅,不能出现生硬、断断续续的情况。

太极拳学期工作计划

太极拳学期工作计划

一、前言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武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了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校决定开展太极拳学期教学工作。

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二、工作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套路;2. 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内容1. 组织教师进行太极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 制定太极拳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3. 开展太极拳课程,每周安排2-3次,每次60分钟;4. 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5. 开展太极拳讲座、展览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6. 邀请太极拳名家进行授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四、工作措施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太极拳培训班,学习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套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 教学大纲:制定太极拳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3. 课程安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太极拳课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练习;4. 比赛组织: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课外活动:开展太极拳讲座、展览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 名家授课:邀请太极拳名家进行授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太极拳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太极拳的热爱。

五、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教师培训、制定教学大纲;2. 第二阶段(第5-8周):开展太极拳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3. 第三阶段(第9-12周):开展太极拳讲座、展览等活动,邀请名家授课。

六、工作总结学期结束后,对太极拳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学期太极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太极拳教学计划

太极拳教学计划

太极拳教学计划太极拳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传统拳术,它以慢而柔和的动作和舒展的身体姿势为特点。

太极拳既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也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炼功夫。

本教学计划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太极拳教学方案,以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精髓。

第一部分:介绍太极拳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它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和武术的精华。

它的核心理念是“四两拨千斤”,通过运用内力和身体协调的动作来实现技击的效果。

太极拳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灵平静和内在和谐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太极拳基本动作1. 起式:站直身体,双脚并拢,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2. 开展:脚步分开至与肩同宽,同时将双手缓慢上举至胸前。

3. 手式:左掌向外平展,右掌微抬向内。

4. 扫脚:将左脚向左侧移动,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5. 推掌:将左手向前推出,同时将右手向后推出。

第三部分:太极拳基本套路太极拳拥有多种套路,每种套路包含一系列连续而流畅的动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太极拳套路:1. 陈式太极拳:由陈王倩创建,以缓慢、柔和的动作和低下的姿势为特点。

2. 杨式太极拳:由杨露禅创立,注重身体的松软和身体的均衡。

3. 吴式太极拳:由吴鉴泉所创,讲究身体轻灵和连贯的动作。

4. 孙式太极拳:由孙楚漪所创,以“小动作、小才能、小图形”的特点而闻名。

第四部分:太极拳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练员演示太极拳动作,学生模仿跟随。

2. 分解教学法:将复杂的太极拳套路拆分为小动作,逐步教导学生。

3. 辅助工具教学法:使用镜子、橡皮带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和身体的姿势。

4. 身心呼吸教学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调节呼吸来帮助身体的放松和动作的流畅。

第五部分:太极拳的益处太极拳作为一种身体锻炼方式和修炼功夫,有许多益处,包括:1. 促进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的提高。

2. 改善心血管健康和调节血压。

3. 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力。

4. 促进心理健康和缓解压力。

2023年太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5篇

2023年太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5篇

2023年太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太极拳教程》第3章至第7章的内容进行设计,详细内容涵盖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基本功、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及其养生作用。

重点突出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连贯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掌握太极拳的养生原理。

2. 学会并熟练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形成连贯的套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重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太极拳服装、运动鞋、手表(用于计时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太极拳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太极拳的优美与养生作用。

邀请学生分享对太极拳的了解和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养生原理。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方法。

3. 例题讲解(20分钟)分步骤讲解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指导学生进行动作模仿,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随堂练习(3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对每组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2023年太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2. 内容:太极拳基本理论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并记录练习过程中的感受。

2. 答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太极拳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兴趣。

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推广太极拳运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

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评价。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太极拳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太极拳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素养,本学期特开设太极拳课程。

课程目标如下:1. 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武术道德和传统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太极拳基本理论讲解与入门(1)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流派介绍;(2)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功法及养生功效;(3)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及站桩要领;(4)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讲解。

2. 第二阶段(第5-8周):太极拳初级套路学习(1)太极拳初级套路动作分解讲解;(2)跟随教练练习初级套路,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3)太极拳初级套路动作连贯练习。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太极拳中级套路学习(1)太极拳中级套路动作分解讲解;(2)跟随教练练习中级套路,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3)太极拳中级套路动作连贯练习。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太极拳实践与提高(1)太极拳套路实战演练;(2)太极拳套路表演与交流;(3)太极拳养生功法练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动作要领及养生功效。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太极拳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练练习太极拳,反复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4. 比赛法:组织太极拳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率、课堂纪律、练习态度等。

2. 动作要领掌握程度:学生太极拳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3. 套路熟练程度:学生太极拳套路的熟练度和表演水平。

4. 养生功效体现:学生通过太极拳练习,身体素质和养生效果的变化。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太极拳基本理论讲解与入门第5-8周:太极拳初级套路学习第9-12周:太极拳中级套路学习第13-16周:太极拳实践与提高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课程,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素质,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

完整版24式太极拳教学计划

完整版24式太极拳教学计划
8,分组练习,教师一组一组检查,并纠正错误。
三,在教师的指挥下,同学分三组1组1组的跑。
队形:
×××××××
××××××× 学生
×××××××
○ 教师
第六周:
本课任务:学习并掌握太极拳21——24动作。
课的部分
时间
课的内容
组织及教法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5
分钟
25
分钟
5分钟
5
分钟
集合,清点人数,检查服装,教师简单说明本课内容。布置见习生的任务。
5

一、1、学生到指定场地集合。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队行:二列横队
×××××○○○○○
×××××○○○○○
★△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二、学生四列横队或行进间按教师口令练习。
三、队形:
×××××××
××××××× 学生
×××××××
○ 教师
1

2





一、
一学习太极拳:
2,起势
课时内容


组织教法
练习
次数






一、常规
二、队列练习
三、准备活动
一、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队行:教师口令指挥,原地三面转法;行进间齐步走、左右转弯;分队走。
三、1、徒手操练习
2、太极拳法、步法练习。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的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走弧线。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同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教学计划
黄山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发展中华民族传统项目,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健康第一”观,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原则,基于“体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理念,形成与学校传统中医文化相融合的体育教学特色,从而与终身体育和大众体育接轨,不断地完善和实施“简化太极拳”课程建设工作。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习武术兴趣,积极参加武术锻炼;
2、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套路练习,发展体能;
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武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运用武术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太极拳的基本技术。

2、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套路动作技术,并运用其锻炼,增进健康。

四、教学进度:
百官小学24式太极拳教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结合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指导特制定本活动方案,本方案以太极拳教学为主。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其动作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起来绵绵不断。

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医疗体育手段,对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强身健体有良好的作用。

本次太极拳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杨式24式太极为主
二、活动安排
1.高探马2.右蹬脚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