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煤柱损失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煤层矿井设计问答

煤层矿井设计问答

1、你设计开采的煤层赋存于哪个煤系地层中?什么叫煤系地层?煤系地层是一个地层学概念。

是指含煤层的地层。

其特征包括岩石组成、含煤层数、煤层厚度、煤质、煤类等。

2、矿井综合地质柱状图有什么作用?通过该图可直观了解井田内地层和含煤岩系的岩性组成,煤层的层位、厚度、结构、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情况,为巷道的布置和施工提供依据。

3、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哪个是正断层?其剖面怎么画?怎么确定落差?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正断层。

在垂直或斜交断层走向的剖面上,断层上下盘同一岩层层面与断层面各有一个交点,该两点之间的铅直距离就是落差。

4、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哪个是逆断层?其剖面怎么画?怎么确定落差?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逆断层。

5、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哪个是背斜?哪个是向斜?背斜是岩层向上凸起的弯曲,两翼新中心老。

向斜是岩层下凹的弯曲,岩层两翼老中间新。

6、气象条件影响哪些开拓问题的确定与哪些地面建、构筑物的布置?在设计矿井选择开拓方案,拟定通风系统时,应考虑利用地形和当地气候特点,使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内自然风压作用的方向与机械通风风压的方向一致,以便利用自然风压。

要尽量增大进回风井井口的高差;进风井井口布置在背阳处。

降水丰沛地区,井口应布置在地势较高处。

7、选择确定开拓方案为什么要考虑地形影响?地形直接控制了含水层的出露部位和出露程度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情况,同时还控制着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汇集。

对主副井及风井位置的选择有较大影响。

8、地表水、地下水对开采有哪些影响?矿井地表水主要是矿区地面的江河湖泊池沼水库废弃的露天坑和塌陷坑积水以及雨水等。

矿井地下水主要是指含水层水、断层裂隙水和老空积水。

这些水源的水可能通过各种通道或岩层裂隙进入矿内,容易造成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

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9、请举例说明煤层顶底板特性影响哪些开采问题的确定?例如对于顶底板稳定性较差的煤层,要合理选用液压支架,如带护帮板的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移架要选用“带压擦顶”移架方式,减少对顶板的破坏。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修订版)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修订版)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修订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订一九八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储量计算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五章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附录四储量的分类和分级各级储量的圈定储量计算标准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可采储量计算储量动态与损失储量增减储量的开采与损失损失率储量变动及损失的管理保护资源,减少损失一般要求责任制度业务监督附则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图纸及台帐用统计产量代替实测产量改正计算公式永久煤柱损失量摊销方法储量及损失量报表的填报要求第一章总则第1条煤炭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能源。

为贯彻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加强生产矿井煤炭资源的管理,进行合理开采,减少损失,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搞好储量管理,提高资源回收,是与地质、设计、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等都有直接关系的一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并由主管生产的局、矿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

地质测量部门要负责了解、掌握矿井储量的数量、质量、分布、损失等及其变化情况,并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

第3条储量数字是矿井设计、改扩建、开拓延深和安排生产接续的主要依据,任何人必须严肃对待。

矿务局、矿掌握或上报的储量,必须以地测部门提出的经过审核的数字为准,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动。

第4条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一、查清生产矿井煤炭资源情况,定期测算并上报储量的变化及开采、损失情况,为矿井生产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二、根据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的要求,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

对违反技术政策,破坏和丢失煤炭资源的行为,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三、积极寻找煤炭资源,扩大可采范围,增加可采储量,为矿井正常持续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和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供物质基础。

四、进行储量报损、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转出、转入的呈报和审批工作;五、参与制定和检查、分析各种回采率设计指标及其执行情况,为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资源提供建设性意见。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

第二章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2. 1矿井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一、矿井储量1、地质储量:在井田范围内所包含有的煤层的所有计算出的煤炭储量,包括平衡表内和平衡表外储量1)、平衡表内储量: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所要求的煤层质量指标(灰分、发热量等)达到可以利用的、其指标符合要求且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能够采出的储量(A+B+C+D )。

2)、平衡表外储量:目前尚难利用将来可能会利用,目前技术条件不能够采出而将来能够采出的储量。

2、工业储量Z g:经过勘探,其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而地质构造乂比较活楚的平衡表内储量。

A+B+C (+0.5D)。

(说明A、B、C、D各级别的意义)1、矿井设计储量:在矿井设计中,由工业储量减去永久煤柱的损失量。

Z s=(Z g—P l)Z s:矿井设计储量;Z g:工业储量Pl:永久煤柱的损失量,包括井田境界煤柱、断层煤柱、铁路、公路、河流、城镇、重要建筑等需要保护的煤柱;4、矿井设计可采煤量Z k=(Z s—P2) C・Z k:矿井设计可采煤量;P2:包括工业广场煤柱、井筒保护煤柱、水平大巷保护煤柱、阶段分界煤柱、主要上下山保护煤柱,可以定义为暂时煤柱。

C:矿井设计的采区回采率,分为三类:厚煤层> 75%中厚煤层> 80% 薄煤层> 85%5、各类储量之间的关系(F井设计可采储量J矿井设计储量1 (矿井可采储量)「工业储量L永久煤柱损失设计损失量:能利用储量•(A+B+C)矿井地质储量(A+B+C+D)远景储量(D)暂不能利用储量二、矿井生产能力井型大小的确定,在划分时就需考虑储量,尺寸。

1、储量:指工业储量。

大型井,投资多,应有较长的生产期(服务年限),储量应大。

下表是在一般情况下,矿井和第一开采水平的最低服务年限。

(服务年限的计算,后面会讲到)2、开采能力:矿井生产条件能保证的原煤生产能力。

主要是采区的生产能力与同时生产的采区数。

同采采区数与井型有关。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原煤炭部1982年2月以(82)煤生字第031号文颁发)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储量第三章储量损失第四章损失率第五章储量及损失量的填报第六章附则第一章前言生产矿井储量的数量、形态、分布、损失及其变化情况等资料,是进行矿井设计、制订生产计划和远景规划、安排生产接替的主要技术依据。

正确地测量、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矿井储量及损失量的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各生产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储量管理人员,按本规定的统一要求进行。

第二章储量第1条储量分类1、根据煤炭资源能利用的程度和开采技术条件,储量的分类可用下表形式表述:可采储量工业储量—能利用储量度—(设计损失)地质储量—远景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2、地质储量:指生产矿井井田技术边界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物探、钻探、巷探、地质调查等)查明,符合煤炭储量计算标准要求的全部储量。

根据我国的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情况,按目前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地质储量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⑴能利用(表内)储量:指煤层的厚度、质量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

根据对煤层的勘探和研究程度,又分为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

①工业储量,是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设计和投资根据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包括可采储量和设计损失。

可采储量,是指在工业储量中,预计可以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即为可采储量。

②远景储量,指在能利用储量中,研究程度不足,只能作为地质勘探设计和矿区发展远景规划依据的那部分储量。

⑵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指煤层的厚度、质量不能满足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很困难,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

第2条储量的级别1、储量的级别:报据对煤层勘探和研究程度的不同,以及设计、生产部门的需要,储量分为四级:A级、B级、C级、D级。

A级和B级称为高级储量。

2、确定各级储量的条件:⑴A级储量。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

之间的隔离煤柱和采区内阶段之间留设的煤柱。 B)厚度损失,主要指采区巷道顶、底部丢失的 煤量。
(3)实际发生的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采区损失。
B)厚度损失:
a)工作面内未规定留设而实际留设的护顶
煤;
b)分层开采时,未按层位开采而丢失的煤; c)具备分层条件,但未按设计规定分层开 采而整分层丢失的煤量;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
失率计算
1 煤炭储量损失的分类 1.1 煤炭储量损失分为设计损失及实际损
失两种。根据各有关部门对储量损失分析
和计算上的不同,它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分类。
1.1.2 按损失发生的原因分类,可分为:
(1)与采煤方法和装备水平有关的损失;
(2)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
(3)落(放)煤损失; (5)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3)设计全矿性永久煤柱损失。
1.3 实际损失,是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
的损失量。
1.3.1实际工作面损失,包括:
(1)实际发生的与采煤方法有关的损失,包括:
A)面积损失:
a)按设计规定实际留设的小块煤柱和煤垛;
b)刀柱式采煤时,按规定实际留设的煤柱;
c)长壁式采煤时,按规定实际留设的带间
煤柱。
B)厚度损失: a)工作面内实际留设的护顶、护底煤;
b) 因煤层顶、底板条件或设备支护高度限
制,而丢失的顶、底煤;
c)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在设备支护高度范
围外实际丢失顶、底煤,保护最小支护高
度的整层煤和大于最大支护的顶、底煤; d)分层开采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实际留 设的煤皮假顶煤;
e)采用放顶煤采煤方法时,其工作面初采、
(6)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
(7)受开采技术条件限制而造成的损失。

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

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

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被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在煤炭的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煤炭损耗是指在煤炭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煤炭的损失。

煤炭损耗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合理计算煤炭损耗单价对于企业管理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是企业计算煤炭损耗成本的重要工具。

通过该公式,企业可以准确计算煤炭损耗的成本,并据此制定合理的生产和管理措施,降低煤炭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将介绍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方法。

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如下:煤炭损耗单价 = 煤炭损耗成本 / 煤炭损耗量。

其中,煤炭损耗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煤炭的损耗所产生的成本,包括煤炭的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等;煤炭损耗量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煤炭的损耗所造成的实际损失量。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管理需求。

例如,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损耗环节和损耗原因,对煤炭损耗成本进行细分,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同时,企业还可以结合实际的生产和管理情况,对煤炭损耗量进行动态监测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炭损耗问题,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煤炭损耗成本进行评估和控制。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煤炭损耗监测体系,对煤炭的损耗环节和损耗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找出损耗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降低煤炭的损耗量和成本。

同时,企业还可以加强对煤炭损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煤炭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煤炭的损耗成本。

总之,煤炭损耗单价计算公式是企业计算煤炭损耗成本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煤矿资源/储量计算根据详查报告总结,勘探区共获得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的资源量(334)321345万t。

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0512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预测的资源量(334)28997万t。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占总资源量的28.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2.8%,详见表44。

2、资源/储量评价和分类根据煤层查明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条件和开采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1)矿井控制的资源量90512万t。

由于本地区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简单,各煤层的开采受不利因素限制极少,无孤立不可采块段,开采效益显著,因此设计把控制的资源量作为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即矿井获得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122b)90512万t。

(2)获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

矿权范围内共获煤炭资源/储量321345万t。

表44 矿井资源/储量分析表3根据《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行性评价后,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的基础储量及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可信度系数之和。

可信度系数值取0.7~0.9。

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矿井,333的可信度系数取0.9,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的矿井取0.7,根据本矿井各主采煤层均为较稳定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的赋存情况,取0.85的可信度系数。

按此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262072.6万t,见表45。

4、矿井探矿权范围设计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全矿井各类煤柱留设共计2210.2万t,留设方法如下:(1)井田边界煤柱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井田边界安全煤柱,煤柱宽度为50m,共留设2210.2万t。

表45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分析表(2井田范围内中南部有零星住户分布,北部有红庆河镇所在地,住户较多;根据设计前期调查,伊金霍洛旗政府已在该地区实行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井田内所有住户建议建设单位结合当地政府政策,可根据井下工作面推进速度,采取逐步搬迁措施,该方法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故不设村庄保护煤柱。

储量计算中的名词解释及相关问题

储量计算中的名词解释及相关问题

储量计算中的名词解释及相关问题一、名词解释1.储量分类编码编码:采用(EFG)三维编码,E、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见图l)。

E经图1 储量分类三维编码示意图编码的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

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具体含义见表1。

表1 储量分类编码及含义表2.储量分类的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界经济的、次边界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

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万能变为经济的。

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末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

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3.经济储量1)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治试验成果,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Qnx——第n块煤柱第x次应摊销的损失量;
tn——第n块煤柱摊销系数;
Mnqx——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当期已开采部分的储量之和。
煤柱的摊销系数的计算公式:
tn=Znq/Mnq
式中:Znq——第n块煤柱的储量;
Mnq——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的总储量之和。
(2)按面积比求摊销系数法
Qnx=tn?Mnsx?h?d
永久煤柱损失量摊销方法
对于设计上确定以后不回收的永久性煤柱,其损失量应按规定逐年摊销。摊销方法可根据开采方法和地质条件自行选择。
一、采区煤柱
1、和工作面推进方向分布相同的煤柱(如分阶段煤柱等),可按当期工作面推进长度直接算出来,随工作面推进,随进随摊,不需计算摊销系数。
为避免重复摊销,每一个工作面回采时,只摊销沿工作面倾斜方向上部的煤柱。其下部煤柱,随下一个阶段工作面开采进行摊销。
二、全矿性永久煤柱
将各个煤柱按所在的不同水平、不同煤层分别进行摊销设计。
首先分别计算出每一个煤柱在各水平内、各可采煤层中的储量占该水平内该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之比,即摊销系数。然后再用此系数求出煤柱应摊销的损失量。计算公式为:
Qnx=tn?Jnqx
式中:Qnx——第n块煤柱第x次应摊销的损失量;
tn——第n块煤柱的摊销系数;
煤柱
台账所在
水平所在
煤层煤柱
储量摊销
系数逐年摊销量备注
××年××年××年……××年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nqx——本水平本煤层当期已开采部分(不包括煤层本身、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注销储量)储量。
煤柱摊销系数的计算公式:
tn=Znq/Jnq
式中:Znq——第n块煤柱的储量;
Jnq——本水平、本煤层总储量。
当全矿或生产水平储量经重算有变化时,需要重新调整摊销系数。
为逐年摊销不致混乱,可建立以下台账
煤柱损失量摊销台账
式中:Qnx——第n块煤柱第x次应摊销的损失量;
tn——第n块煤柱摊销系数;
Mnsx——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当期已开采部分的面积之和;
h——煤层厚度‘
d——煤的容重。
煤柱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数的计算公式:
tn=Zns/Mns
式中:Zns——第n块煤柱的面积;
Mns——采区(指该煤层)内工作面(包括结束、在采和未开采)面积之和。
(3)按工作面推进度求摊销系数法
Qnx=tn?Mxne
式中:Qnx——第n块煤柱第x次应摊销的损失量;
tn——第n块煤柱摊销系数;
Mnex——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当期实际推进度之和。
煤柱摊销系数的计算公式:
tn=Znq/Mnl
式中:Znq——第n块煤柱储量;
Mnl——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之和(包括结束、在采和未开采工作面。如过去未进行过摊销,则不包括结束工作面。)
——
——
……
——
——
……——
——
——
——
……
——
——
——
——
……
——
——
……
××××计
×××


…——
——
…——
——
…——
——
…——
——

…………………
注:逐年摊销量栏内分子为当年摊销量,分母为累计摊销量
2、和工作面推进方向分布不同的煤柱(如采区上、下山煤柱、采区石门煤柱、采区边界煤柱等),计算摊销量时,应先求出该煤柱的摊销系数,再用此系数求出煤柱应摊销的扣失量。若是多煤层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应分别计算每个煤层煤柱的摊销量。
各个煤层煤柱损失量摊销计算方法如下:
(1)按储量比求摊销系数法
Qnx=tn?Mnq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