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复习测试题(六)
【物理】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全册期末考试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全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描写早春游山时沿途景观的诗句。
有一雨滴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进入如图所示的斜风区并下落一段时间,然后又进入无风区继续运动直至落地,若雨滴受到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图中最接近雨滴真实运动轨迹的是()A B C D2.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斜面光滑的斜面体上,斜面体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体对小物块的作用力()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负功C.与接触面不垂直,做功为零D.与接触面不垂直,做正功3.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墙上,左端与一质量m=0.5 kg的物块相连,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物块静止,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以物块所在处为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建立x轴,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F随x轴坐标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物块运动至x=0.4 m处时速度为零,则此过程物块受到的力F和摩擦力做功之和为()A.3.1 JB.3.5 JC.1.8 JD.2.0 J4.在河面上方20 m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拴住一条小船,开始计时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定速率v=3 m/s拉绳,使小船靠岸,那么()A.5 s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B.5 s时小船前进了15 mC.5 s时小船的速率为5 m/sD.5 s时小船到岸边的距离为10 m5.农民在水田里把多棵秧苗同时斜向上抛出,秧苗的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θ表示抛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秧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θ越大,秧苗被抛得越远B.θ不同,抛秧的远近一定不同C.θ越大,秧苗在空中的时间越长D.θ越大,秧苗落到地面的速度越大6.2021年2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被火星捕获,经过一系列变轨后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为着陆火星做准备。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频率不变D、周期不变2、在发射宇宙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那么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在地球的A、北极B、赤道C、南极D、除以上三个位置以外的其他某个位置3、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①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②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③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④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飞机以15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球和B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A球在B球的前下方B、A球在B球的后下方C、A球在B球的正下方5m处D、A球在B球的正下方,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某星球与地球的质量比为a,半径比为b,则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a/bB、ab2C、a/b2D、ab6、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所做的功为A、0B、8JC、16JD、32J7、质点所受的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A、t1B、t2C、t3D、t48、在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它正上方一物体自由落下,如图2所示,在物体压缩弹簧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A、物体的动能不断减小B、物体所受的合力减小为零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D、物体的机械能守恒9、长度为L=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kg的小球,如图3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A、6、0N的拉力B、6、0N的压力C、24N的拉力D、24N的压力10、如图4,桌面高为h,质量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A、0B、mghC、mgHD、mg(H+h)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水流速度为4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s。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必修2物理期末复习卷(6)(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必修2物理期末复习卷(6)(解析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右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110 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为( )A .t B.2t C .(2-2)t D .(2+2)t【答案】C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ab 过程,由位移与时间关系,得x ab =12at 2,即110 m=12at 2,同理,对ac ,ae 过程,x ac =12at 21=220 m ,x ae =12at 22=440 m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t ′=t 2-t 1,联立解得t ′=(2-2)t ,C 正确.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 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 =10 m/s 2)( ) A .15 m B .20 m C .11.25 m D .31.25 m【答案】B解析: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h =12gt 2=5 m ,则物体在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15 m ,对最后1 s 可得12gt 2总-12g (t 总-1)2=15 m ,可得t 总=2 s ,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 =12gt 2总=20 m ,B 正确.3.我国已经成功实现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若舰载机在航母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起飞.起飞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起飞过程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舰载机离开航母起飞时的速度为v B .起飞过程的加速度为2vtC .在航母上供舰载机起飞所需要的跑道的最短长度为2vtD .舰载机起飞过程的加速度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答案】B解析:由v -=0+v t 2=v 得v t =2v ,故A 错;由a =v t -0t 得a =2v t ,故B 对;由x =v -t 得x =vt ,C 错;由于舰载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与v 同向,D 错.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两图象相切于A 点,其坐标为(2.0,4.0).已知甲物体的初速度为0,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 2B .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 .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4 m/sD .t =0时刻,甲、乙两物体相距6 m 【答案】D解析:甲、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该题中甲、乙的图象都是抛物线,由x =12at 2代入A 处坐标甲,得甲的加速度a =2 m/s 2,则2 s 时的速度是4 m/s ,故A 错误;在x -t 中图象的斜率表征速度,明显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所以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 错误;在A 处两图象相切,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在0→2 s 内,由v =v 0-at 得乙的初速度是v 0=6 m/s ,故C 错误;由x =x 0+v 0t -12at 2得t =0时刻,甲、乙相距x 0=6 m ,故D 正确.5.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 m ,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 .2 m/s 2 B .1 m/s 2 C .0.5 m/s 2 D .0.2 m/s 2【答案】C解析:设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车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有L =v 0t +12at 2,从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动车停下来,有0-v 20=2a ·2L ,解得a ≈-0.5 m/s 2或a ≈-18 m/s 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 2. 6.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a 2等于2∶1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v -2等于1∶1 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 1∶x 2等于2∶1D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v -2等于1∶2 【答案】BC解析:由v -=v 0+v t 2知,v -1=v -2,故B 对,D 错;由a =Δv Δt 得a 1∶a 2=1∶2,故A 错;由x =v -·t 知x 1∶x 2=2∶1,故C 对.7.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 2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答案】BCD解析:由Δx =d 为恒量判断,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由Δx =aT 2得a =d T2,故C 正确;v 3=v-24=7d 2T ,故D 正确;v 1=v 3-a ·2T =7d 2T -d T 2×2T =3d 2T>0,故A 错误. 8.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重.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会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减小从而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图线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B .在t =3 s 时发生追尾事故C .在t =5 s 时发生追尾事故D .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米 【答案】AC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由题图知,t =3 s 时,b 车的位移为s b =v b t =10×3 m =30 m ;a 车的位移为s a =12×(30+20)×1 m +12×(20+15)×2 m =60 m .则s a -s b =30 m ,所以在t =3 s 时追尾,故B 正确,A 、C 错误;由图线可知在t =5 s 时两车速度相等,小汽车相对于大卡车的位移Δx =12×(20+10)×1 m +12×10×4 m =35 m <40 m ,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5米,故D 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16分)9.(8分)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__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v 5=_______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CBA (2)0.1 (3)x 4+x 52T (4)(x 4+x 5+x 6)-(x 1+x 2+x 3)9T 2解析:(1)按常规实验步骤,先安装再操作后整理,再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可知正确步骤为D 、C 、B 、A.(2)T 打=150 s =0.02 s ,因为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故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5T 打=0.1 s.(3)由v t 2=v =xt 得,v 5=x 4+x 52T.(4)为了充分利用数据,应采用逐差法: a =x 4-x 13T 2+x 5-x 23T 2+x 6-x 33T 23=(x 4+x 5+x 6)-(x 1+x 2+x 3)9T 2.10.(8分)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小车是在1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面所列出的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加速度B .动能C .功率D .周期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l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mg ·ΔlB .mg /ΔlC .m /ΔlD .Δl /mg3.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的是 ( )4.已知两个质点相距r 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若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 4FB .2FC .41F D .21F5.在下列所描述的运动过程中,若各个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则机械能保持守恒的是 ( )A .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B .电梯中的货物随电梯一起匀速下降C .发射过程中的火箭加速上升D .被投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6.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s=20t -2t 2(s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则它停下来所花的时间是: ( ) A .2.5s B .5s C .10s D .20s 7.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 1、方向与上游河岸 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 处过河, 经过t 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 处。
现要使小 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B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 中的哪一种: ( ) A .只要增大v 1大小,不必改变θ角B .只要增大θ角,不必改变v 1大小 C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 D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8.A 、B 两地分别位于北极和赤道上,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将质量为m A 和m B 的物体向上拉起,测得其加速度a 与力F 的关系如图A 、B 所示的两条平行 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期末复习练习卷六(附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复习练习卷六(附参考答案)1.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C.地球上每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2.质量为5千克的铜球,从离地15米高处自由下落1s后,它的重力势能是____J,重力做功________J (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g=10m/s2)3.将质量m=2kg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
(g取10m/s2)4.关于速度与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B.速度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动能也相等C.动能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速度也相同D.动能越大的物体,速度也越大5.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在改变,动能也在改变B.速度改变,动能不变C.速度不变,动能改变D.动能、速度都不变6.一质量为 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
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2-7-3所示,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A. mgl cosθB. mgl(1-cosθ)C. Fl cosθD. Flsinθ7.一质量为1.0kg的滑块,以4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一向右水平力作用于滑块,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则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A.0B.8JC.16JD.32J8.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h9.木块受水平力F作用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前进s后撤去F,木块又沿原方向前进3s 停止,则摩擦力f=________.木块最大动能为________.10.有一质量为0.2kg的物块,从长为4m,倾角为30°光滑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斜面底端和水平面的接触处为很短的圆弧形,如图2-7-17所示.物块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求:(1)物块在水平面能滑行的距离;(2)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取10m/s2)11.如图所示,AB和CD是半径为R=1m的1/4圆弧形光滑轨道,BC为一段长2m的水平轨道质量为2kg的物体从轨道A端由静止释放,若物体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1)物体第1次沿CD弧形轨道可上升的最大高度;(2)物体最终停下来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
【高一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若卫星在半径为r 的绕月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 ,则其线速度大小是A ./T rB . 2/r T πC ./r TD . /2T r π2.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距较近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则两球间A .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大B .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大C .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小D .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小3.一个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A E 和B E 分别表示A 、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于A E 和B E 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E ≥B EB .A E ≤B EC .A B E E <D .A BE E >4.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 .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C .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D .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5.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B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C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D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6.一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了2J 的功,则A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小于2JB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大于2JC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2JD .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2J7.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B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C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D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8.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 .2R Mm GB .2)(h R Mm G +C .2h Mm GD .h R Mm G +9.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 和8J 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A .14JB .48JC .10JD .2J10.在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仅将各自的电荷量均减小为原来的21,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将 A .减小为原来的41 B .增大为原来的4倍 C .减小为原来的21 D .增大为原来的2倍 11.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M 、N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M E 和N E ,由图可知A .M E =N EB .M E ﹤N EC .M E ﹥N ED .无法比较ME 和N E 的大小12.某人用5 N 的水平推力将自行车沿力的方向推行5m ,在此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为A .5 JB .10 JC .25 JD .50 J13.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绕地球45 圈后,于2008年9 月28 日胜利返航.在返回舱拖着降落伞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情况为A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B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C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D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14.一辆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一定做匀加速运动B .汽车一定做匀速运动C .汽车的速度越大,则牵引力越大D .汽车的速度越小,则牵引力越大15.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其大小为A . 7. 9 km/sB . 11. 2 km/sC . 16. 7 km/sD . 24.4 km/s16.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在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A .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正比B .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C .与它们间的距离成正比D .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17.可视为点电荷的A 、B 两带电小球固定在真空中,所带电荷量均为+q ,若仅将A 球所带电荷量变为-q ,则B 球所受的库仑力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C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D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18.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质子在A 、B 两点受到电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A 和F B ,则它们的关系是A .F A =FB B .F A <F BC .F A >F BD .无法比较19.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 1,质量为m 的小球从高出桌面h 2的A 点下落到地面上的B 点,在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A .增加mg (h 1+h 2)B .减少mg (h 1+h 2)C .减少mgh 1D .增加mgh 220.在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站在电梯里的人A .所受支持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B .所受支持力做正功,机械能减少C .所受支持力做负功,机械能增加D .所受支持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21.下列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说明了电荷可以创生B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C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点电荷间的静电力随它们的距离增大而增大22.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处于电场中,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粒子所受静电力的是A .1FB .2FC .3FD .4F23.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A .横截面积小的地方B .横截面积大的地方C .熔丝各处同时熔断D .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24.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电压U 稳定于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 ,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 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 .小于4VB .等于4VC .介于4V 与8V 之间D .等于或大于8V25.如图所示,倾角 =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 、质量为m 、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A .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 .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mgl 21C .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D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二、实验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26.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有如下步骤:A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B .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让重物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C .松开纸带、接通电源;D .更换纸带,重复几次,选用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 的纸带;E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F.利用mgh =21mv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多余的是________.27.一个标有“4V ,2W”的灯泡,要通过实验作出它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 .电压表(0~5 V ,内阻约l10k Ω)B .电压表(0~l0V ,内阻约20k Ω)C .电流表(0~3A ,内阻约l Ω)D .电流表(0~0.6A ,内阻约0.4Ω)E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l0Ω)F .学生电源(直流6V),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②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小,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方框内补充完整该实验的电路图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其中28小题10分,29小题10分,30小题13分,共33分)28.如图所示电路,U 恒为10V 、R 1=4Ω、R 2=6Ω、C 1=C 2=30μF ,先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 ,求(1)闭合开关S 稳定后,C 1上的电量;(2)断开开关S 稳定后,C 2上的电量(3)从闭合S 稳定到断开S 稳定过程中,通过电阻R 2、R 1的电荷量.29.如图所示,斜面轨道AB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53O ,BD 为半径R = 4 m 的圆弧形轨道,且B 点与D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在B 点,轨道AB 与圆弧形轨道BD 相切,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且处处光滑,在A 点处的一质量m =1kg 的小球由静止滑下,经过B 、C 点后从D 点斜抛出去,最后落在地面上的S 点处时的速度大小v S = 8m/s ,已知A 点距地面的高度H = 10m ,B 点距地面的高度h =5 m ,设以MDN 为分界线,其左边为一阻力场区域,右边为真空区域,g 取10m/s 2,6.053cos 0,(1)小球经过C 点的速度为多大?(2)小球从D 点抛出后,受到的阻力f 与其瞬时速度方向始终相反,求小球从D 点至S 点的过程中,阻力f 所做的功.30.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 、B 长l =8cm ,两板间距离d =8cm ,A 板比B 板电势高300V ,即U AB =300V .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 =10-10C ,质量m =10-20kg ,从R 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 0=2×106m/s ,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 、PS 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 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 、PS 相距为L =12cm ,粒子穿过界面PS 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 上.(静电力常数k =9×109N ・m 2/C 2)求(1)粒子穿过界面MN 时的速度;(2)粒子穿过界面PS 时偏离中心线RO 的距离多远;(3)点电荷的电量.高一物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B 2.C 3.D 4.B 5.C 6.C 7.C 8.B 9.A 10.A 11.B 12.C13.C 14.D 15.A 16.B 17.C 18.C 19.B 20.D 21.B 22.D23.A 24.A 25.C二、实验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26.B (2分) C (2分) E (2分)27.①A (2分) D (2分) ②分压器接法(1分) 电流表外接(1分)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其中28小题10分,29小题10分,30小题13分,共33分)28.解:(1)闭合开关稳定时,U C1=U R2=221R R R U =6(V)(2分) Q C1=C 1×U C1=1.8×10-4(C) (1分)(2) 断开开关稳定后,U C2=U=10(V) (2分)Q C2= C 2×U C2=3×10-4(C) (1分)(3)由题,闭合开关稳定,Q C1=1.8×10-4C,Q C2=0 (1分)断开开关稳定,Q C1=Q C2=3×10-4C (1分)流过R 2电量△Q 2=△Q C2=3×10-4(C ) (1分)流过R 1电量△Q 1=△Q C1+△Q C2=4.2×10-4(C ) (1分)29.解:(1)小球从A 点到C 点机械能守恒,即mg(H-h+R-Rcos θ)=21mv c 2 (3分) V c =233m/s (2分)(2)小球从A 点到S 点由动能定理,有mgH+w f =21mv s 2 (3分) w f =21mv s 2-mgH=-68(J) (2分) 30.解:(1)粒子在平板电容器中飞行的时间:t=0v l =4×10-8(s) (1分) 则粒子飞出电容器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v y ==t dm uq 1.5×106(m/s )(1分) 则粒子穿过界面MN 时的速度:v=220y v v + (1分)=2.5×106(m/s ) (1分)(2)粒子穿过界面MN 时的侧移量:y 1=2v yt=3(cm) (1分)则穿过界面PS 时偏离中心线的距离由相似三角形得(如图) 12y y =22l l L +=4(2分)y 2=12cm (1分)(3)由题,粒子在PS 右边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 = θcos 2y =15(cm) (2分)且K 2R Qq =m R V 2(2分)Q=Kq Rmv 2≈1.04×10-8(C ) (1分)。
期末复习用物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一年级物理(理科)试卷绩成名姓级班本试卷分第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90_分钟。
一、二、单选( 30 分)题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答A. 开普勒、卡文迪许B. 牛顿、伽利略要C. 牛顿、卡文迪许D. 开普勒、伽利略不2.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内A.匀速圆周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线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封C.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密D.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恒力3.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 2 倍,仍做圆周运动,则()A .根据公式 v=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 2 倍B.根据公式F m v2,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 2 倍rC.根据公式 F=mv21倍,可知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rD.根据公式 F=GMm,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1 倍r 244.一起重机吊着物体以加速度a(a<g)竖直下落。
在下落一段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B、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重力做的功大于物体克服缆绳的拉力所做的功D、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5.我国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极地卫星,周期为 12h。
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是 24h。
与风云二号相比较,风云一号()A. 距地面较近B. 角速度较小C. 线速度较小D. 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较小6.倒置的光滑圆锥面内侧,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玻璃球A、B,沿锥面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B 两球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 .它们的角速度相等ωA=ωBB .它们的线速度υA<υB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 A 球的向心力小于 B 球的向心力7.某人在离地 h 高的平台上抛出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和人的高度,(以地面为零势面)则()V,A .人对小球做功1 mV 2B .人对小球做功1 mV 2mgh 22C.小球落地的机械能为1mV 2mgh D.小球落地的机械能为 1 mV2mgh 228.质量为 2kg 的小车以 2m/s 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kg 的砂袋以3m/s 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 . s,向右B .s,向左C. s,向左D. s,向右9.一轻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小球,拉起小球使轻绳水平,然后无初速释放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从开始运动至轻绳达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0.两块小木块 A 和 B 中间夹着一轻质弹簧,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将细线烧断,木块A、 B 被弹簧弹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地点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l A=1 m, l B=2 m,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块 A、B 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 A∶v B=1∶2B.木块 A、 B 的质量之比m A∶m B=2∶1C.木块 A、 B 离开弹簧时的动能之比E A∶E B=1∶2D.弹簧对木块A、 B 的冲量大小之比I A∶I B=1∶2三、四、填空题( 16 分)1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 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 A∶ r B =1∶:4,则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 v A∶ v B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a A∶ a B=。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6)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市20xx~20xx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一、单项选择题(4 分×8=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q 表示产生电场的电荷量B .q 表示检测用试探电荷的电荷量C .q 越大则E 越小D .E 的方向与负的试探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 2.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状态时刻改变着,它一定做曲线运动B .物体做曲线运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在改变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的方向一致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始终和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3.图中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q 、+q 、﹣q ,则该三角形中心O 点处的场强为A .26kq a ,方向由C 指向OB .26kqa ,方向由O 指向CC .23kq a ,方向由C 指向OD .23kqa,方向由O 指向C4.如图所示,两个啮合齿轮,小齿轮半径为10cm ,大齿轮半径为20cm ,大齿轮中C 点离圆心O 2 的距离为10cm ,A 、B 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则A 、B 、C 三点的A .线速度之比为1:1:1B .角速度之比为1:1:1C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2:1D .转动周期之比为2:1:15.一个物体自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滑到最高处后又滑下来,回到斜面底端;在物体上滑和下滑过程中(斜面不光滑)A .物体的加速度一样大B .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一样大C .动能的变化量一样大D .机械能的变化量一样大6.如图所示,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着太阳旋转,其运行轨道是椭圆.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可知A .火星绕太阳运行过程中,速率不变B .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减小C .火星远离太阳过程中,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逐渐增大D .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7.美国的NBA 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0.1s 的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如果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 ,出手高度为h 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 2,球的质量为m ,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 为A .W +mgh 1-mgh 2B .W +mgh 2-mgh 1C .mgh 1+mgh 2-WD .mgh 2-mgh 1-W8.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在0~1 s 内,合外力做正功B .在0~2 s 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 .在1~2 s 内,合外力不做功D .在0~3 s 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二、多项选择题(4 分×4=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 分,错与不答得0 分.9.如图所示是某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在该电场中有A 、B 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C .将同一点电荷分别放在A 、B 两点,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在A 点比在B 点大D .因为A 、B 两点没有电场线通过,所以电荷放在这两点不会受静电力的作用10.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 ,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卫星运动的速度为2RgB .卫星运动的周期为24RGC .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2gD .卫星的动能为4mgR11.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B.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C.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2.质量为m 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所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A.向心加速度为B.向心力为m(g+)C.对球壳的压力为D.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 分)三、实验填空题(每空2 分,共12 分)13.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保证每次平抛.(2)图乙是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 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g=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m/s;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如图丙,以O 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 轴的正方向,g 取10m/s2).四、计算题(8+10+10+12=40 分)每题要写出公式,代入相应的数据,最后得出答案.14.(8 分)在天文学中,把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叫双星,已知两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 和M,两星之间的距离为l,两恒星分别围绕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求:(1)两颗恒星运动的轨道半径r 和R;(2)两颗恒星运动周期.15.(10 分)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 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 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2)如果汽车以6m/s 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16.(10 分)一汽车额定功率为100 kW,质量为1.0×104kg,设阻力恒为车重的0.1 倍,g 取10 m/s2.(1)若汽车保持恒定功率运动,求运动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动,求其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17.(12 分)如图所示,ABC 为一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R=0.4m,A、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现从A 点正上方h=2m 的地方以v0=4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质量m=2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刚好从A 点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1)若轨道光滑,求小球下落到最低点B 时的速度大小;(2)若轨道光滑,求小球相对C 点上升的最大高度;(3)实际发现小球从C 点飞出后相对C 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5m,求小球在半圆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0xx—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4分×8=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B 2.B 3.B 4.C 5.D 6.D 7.A 8.A二、多项选择题(4分×4=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与不答得0分.9.AC 10.BD 11.CD 12.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实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3.(1)水平.初速度相同(2) 1.6(3) 1.5 ; 2 ;(﹣1,1)四、计算题(8+10+10+12=40分)每题要写出公式,代入相应的数据,最后得出答案.14.(8分)对质量为m的恒星有(2分)对质量为M的恒星有 (2分)r+R=L (1分)由以上三式解得 (1分)(1分)(1分)15.(10分)解:(1)汽车静止有 F N =mg=500×10N=5000N (2分) 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 F N ‘= F N =5000N (1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1 =m (2分)解得 F 1=mg ﹣m=500×10﹣500×=4640N (1分) 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 F 1’ =F 1=4640N (1分) (3)由于只受重力有 mg=m (2分)解得 v===10m/s (1分)16.(10分)解:(1)当a =0,即F =f 时速度最大 (1分)则v max =3410010/0.1 1.01010P P m s f kmg ⨯==⨯⨯⨯ =10 m/s (2分)(2)匀加速运动中,由F -f =ma (2分)得汽车牵引力 F =ma +f =1.5×104 N (1分)刚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v 1=341001020//1.5103P m s m s F ⨯==⨯ (2分)此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所以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t=1v a ≈13.3 s (2分)17.(12分)(1)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02121)(B mv mv R h mg =++ (3分)代入数据得: v B =8m/s (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O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复习测试题(六)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物体在恒定的合力F 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t 1时间内速度由0增大到v ,在t 2时间内速度
由v 增大到2v ,设F 在t 1时间做功为W 1,平均功率为P 1;在t 2时间做功为W 2,平均功率为
P 2
;则
( )
A .W 1= W 2,P 1= P 2
B .W 1< W 2,P 1< P 2
C .W 1= W 2,P 1< P 2
D .W 1< W 2,P 1> P 2
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 ) A .4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B .4s 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 .4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 D .4s 末物体的动能不为零
3、一列车从车站出发,以恒定功率沿直线轨道运动,5分钟后速度达到20m/s ,设列车所受阻
力恒定,则可以判定列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 )
A .一定大于3km
B .可能等于3km
C .一定小于3km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一个小球从水面上方4m 处自由下落,不计一切阻力,设水对小球的浮力等于球重力的3
倍
,
则
小
球
可
进
入
水
中
的
最
大
深
度
为
( ) A .
3
4m B .2m C .3m D .4m
5、如图所示,DO 是水平面,AB 是斜面,初速为v 0的物体从D 点出发沿DBA 滑动到顶点A 时速度刚好为零 ,如果斜面改为AC ,让该物体从D 点出沿DCA 滑到A 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 ( )
A .大于v 0
B .等于v 0
C .小于v 0
D .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6、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端与一物体相连,物体在A 、B 之间上下运动。
F /N t /s O
1 -1
2
4
O
x
y 在O 点为物体重力与弹簧弹力大小相等的位置,A 点为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的位置。
物体
由C 点运动到D 点(C 、D 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J ,重
力势能减少了2J ,则对于这段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动能增加1J B .C 点可能在O 点上方 C .D 点可能在O 点上方
D .物体经过D 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O 点
7、物体在地面附近以2 m/s 2
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上升,则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的变
化
是
(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为一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运动员质量为m 1,一轻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
滑轮(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下悬一个质量为m 2的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保持人的重
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率v 匀速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B .人对传送带做负功
C .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 2gv
D .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 1+m 2)gv
9、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分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若在x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y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B .若在x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y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C .若在y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x 方向一直加速运动
D .若在y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x 方向一直减速运动
10、如图所示,在一次空地演习中,离地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 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v 2竖直向上发射炮弹拦截。
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 ,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 的关系应满足 ( )
A .v 1 = v 2
B .v 1 = H
s v 2
C .v 1 =
H s v 2 D .v 1 = s H
v 2 1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
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v
m 2
h
H s L
大齿轮
小齿轮
车轮 小发电机 摩擦小轮
( )
A .球A 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
B 的角速度 B .球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 的线速度
C .球A 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 的运动周期
D .球A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
12、有一辆运输西瓜的汽车,以速率 v 经过一座半径为 R 的凹形桥的底端,其中间有一个质
量为 m 的西瓜受到周围的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 A .mg B .
R
mv 2
C .R
mv mg 2
-
D .R
mv mg 2
+
13、启动卫星的发动机使其速度增大,待它运动到更高的轨道时,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
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上的卫星,该卫星后一轨道与前一轨道相比 ( ) A .速度增大 B .加速度增大 C .周期增大 D .机械能变小 14、海王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它有一颗卫星叫海卫1,若将海王星绕太阳的运动和海
卫1绕海王星的运动均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要计算海王星的质量,需要知道的量是(引力
常
量
G
为
已
知
量
)
( )
A .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半径
B .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半径
C .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海卫1的质量
D .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太阳的质量
15、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空间探测器,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近距离勘
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探测器在一些环形山中发现了质量密集区,当飞到这些质量密集区时,通过地面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观察,“月球勘探者”的轨道参数发生了微小变化,这些变化是 ( )
A .半径变小
B .半径变大
C .速率变小
D .速率变大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共10分)
16、如图,已知排球网高H ,半场长L ,扣球点高h ,扣球点
离网水平距离s 、则要使排球既不触网又不出界,水平扣球 速度的大小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一种向自行车车灯供电的小发
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R 0=1cm 的摩擦小轮, 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接触。
当车轮转动 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为发电机 提供动力。
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 1=35cm ,小
甲
乙
D
C 齿轮半径R 2=4cm ,大齿轮半径R 3=10cm 。
则大齿轮的转速n 1和摩擦小轮的转速n 2 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18、输出功率保持10kW 的起重机从静止开始起吊一质量为500kg 的货物,当升高到2m 时速
度达到最大值,则货物的最大速度是 m/s ,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 s (g =10m/s 2
)。
19、质量为m 的宇宙飞船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运动,假设在运行中它的速度的最大值为
v m ,当它由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的过程中,地球引力对它做功为W ,则宇宙飞船在远地点的速度为 。
三、计算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0、一质量为m 的滑雪者从A 点由静止沿粗糙曲面滑下,到B 点后水平飞离B 点。
空间几何尺寸如图所示,滑雪者从B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S ,求滑雪者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滑雪者做的功。
21、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 相通,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轨道,通过动摩擦因数为μ的CD 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若小球在两圆轨道的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都恰好为零,求CD 段的长度。
A B
C
H
S h
2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飞行器在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半径为r 1,要进入半径为r 2的更高的圆轨道Ⅱ,必须先加速进入一个椭圆轨道Ⅲ,然后再进入圆轨道Ⅱ。
已知飞行器在圆轨道Ⅱ上运动速度大小为v ,在A 点时通过发动机向后喷出一定质量气体使飞行器速度增加到某一值后进入椭圆轨道Ⅲ,求: (1)飞行器在轨道Ⅰ上的速度; (2)轨道Ⅰ处的重力加速度。
I I
∙
∙B
A 1
r 2
r I
I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