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姜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生姜保根壮秆促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生姜保根壮秆促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用覆盖地膜 栽培 , 使生姜栽植 期提 早 2 O
天以上 , 同时对于 前期 生姜 根系 的生长 较 为有利 , 并有利于促进 早发分枝 。
六、 栽植方法
苗长 势均 匀一致 ; ③8 月份 , 重施 一次
追肥 ,亩施 腐熟干粪 l O 0 0 k g或腐 熟油 枯 5 0 k g或 复 合肥 4 0 k g 、稀 粪 4 0—5 0 担; ④9月份 , 看苗补施 一次 追肥 , 亩施 稀粪 3 0 ~4 0 担加尿 素 l O k g 。追肥时要 结合土壤墒 隋, 肥、 水并重 。
1 5 0 0 倍液浸姜种 1 0 分钟等 ,以杀灭姜 生长 ; 8—9两个 月我 市常常多暴 雨 , 一
块 表面 部分病菌 ,并使姜块带药催 芽 , 以利培 育无病姜芽 。
四、 催芽方法
定要及时排干姜田里 的积水 ; 1 0月份在 遭遇干旱 的情况下 , 采取适 当多浇水次 数, 少量 , 以利根 系保持旺盛生长 , 促进 分枝和地下块茎膨大 。 3 . 早追肥 根 据生姜根 系生长的特 点, 追肥 上要先清 淡 , 逐渐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肥 料浓
5 . 早预防病虫害 出齐苗后即进行 姜瘟 等病 害预防 、 生姜 虫害 防治 , 病 害
防治应连续防治 2 —3次 , 时 间间隔 7 ~ 1 0 天, 虫害也要防治 2次 。 病害预防可选 用 : 龙克菌悬浮 剂加
生姜 益微 8 0 0倍 液或 7 7 %可 杀得 可湿 性粉 剂 6 0 0倍 液或农 用链 霉素可 湿性 粉剂 1 0 0 0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 ,防治 时可同时加入 7 0 %敌克松可湿性粉 剂 , 灌根比喷雾效果好 。防地下害虫可 用 :
1 . 标 准化 开沟 在水稻收 获后及 时 排 干 田水 ,然后按 3 ~4 m标 准开好边 沟 、 围沟 、 厢沟, 沟宽 3 0~4 0 c m, 沟 深 2 5 ~3 0 c m, 做到几沟相通 , 雨住 田就干 , 不 障水 ,根系 不致于处 于淹 水环 境状 态, 这 是防 止烂 姜 、 烂 根死苗 非常 关键 的措施 。 2 . 翻耕 炕 田 充 分利用冬 闲 , 动 员

开江县无公害竹根姜栽培技术要点

开江县无公害竹根姜栽培技术要点

开江县无公害竹根姜栽培技术要点作者:向彬桦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11期摘要从产地环境条件、土地整理、姜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与贮藏等方面阐述无公害竹根姜栽培技术,以增加人们对无公害竹根姜栽培技术的认识,从而促进无公害竹根姜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竹根姜;无公害;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6.33.008开江县的竹根姜种植历史悠久,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以其脆嫩多汁、纤维少、姜香浓郁而出名,其价格远远高于其他竹根姜品种。

目前,全县竹根姜种植面积400 hm2,平均产量45 t/hm2,平均产值23万元/hm2以上,集中分布在开江县长岭镇、八庙镇、广福镇等乡镇。

竹根姜种植以窝穴方式为主,因种植土壤耕作层深厚、土质优良、水热气十分适宜竹根姜的生长,故深受市场青睐,也是当地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现结合开江县栽培实践经验,就开江县无公害竹根姜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竹根姜的种植应选择附近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较好、土壤、水分、大气等无有害物质的地方,姜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不渍水、水旱轮作达2 a以上的田块,田块土质应选择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不黏重、通气良好、呈微酸性的壤土或砂壤[1]。

2 土地整理在霜冻来临前整地,翻耕深度在30 cm以上,次年开春后第二次深翻耕,结合翻耕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高钾复合肥为辅,用量为有机肥36 000 kg/hm2,复合肥300kg/hm2[2]。

3 姜种选择与处理3.1 姜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本地优良姜种。

种姜要求姜块肥大、丰满、健壮、表皮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3]。

3.2 姜种处理播种前姜种需要进行处理。

一是掰姜种晒姜种,播种前7d选择晴天,将姜种用清水洗净后掰成70 g重的小种块,每个种块要有1~2个肥壮的芽苞,种姜块的切口蘸新鲜的草木灰,然后平铺在室外干净地上或草席上晾晒1~2 d。

生姜栽培技术指南

生姜栽培技术指南

脱毒竹根姜栽培技术指南编制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天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02月08日目录一、脱毒竹根姜露地栽培技术 (1)(一)仔姜栽培技术方案 (1)1、播前整地 (1)2、土壤消毒 (2)3、施肥、旋耕 (4)4、出窖、晒种 (5)5、播种 (6)6、覆膜、发芽 (6)7、培土、追肥 (7)8、遮阳 (7)9、第三次培土 (7)10、采收 (7)(二)种姜栽培技术方案 (8)1、播前整地 (8)2、土壤消毒 (8)3、施肥、旋耕 (8)4、出窖、晒种 (8)5、播种 (8)6、浇水及保湿 (8)7、采收 (8)二、脱毒竹根姜避雨栽培技术 (9)(一)仔姜栽培技术方案 (9)1、播前整地 (9)2、播种 (10)3、覆膜、发芽 (10)4、培土、追肥 (11)5采收 (11)(二)种姜栽培技术方案 (11)1、播前整地 (11)2、打穴 (12)3、播种 (12)4、覆盖 (13)5、浇水及保湿 (13)三、生姜试管苗栽培技术方案 (14)1、脱毒试管苗移栽 (14)2、整地 (14)3、定植 (14)4、定根水 (17)5、遮阳 (17)6、锄草 (17)7、水分管理 (17)8、追肥、培土 (18)9、植保 (18)10、采收 (18)11、储藏 (18)一、脱毒竹根姜露地栽培技术(一)仔姜栽培技术方案1、播前整地地选好后,清除地上附着物,用百草枯(施用后3天)或草甘膦(施用后7天)进行除草;除草后,可保持土地原貌,也可简单平整土地,如是山区,需根据地形挖好背沟,每间隔4m开之间挖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为50cm,深度为70cm;四周挖排水沟渠,沟深70 cm,沟渠应于每年11月之前开好;稻谷地应于稻谷二穗黄时期开沟、排水(图1)。

图1 播种前整地2、土壤消毒(1)土壤准备A、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渣;B、深耕20厘米以上,将土块弄碎;C、充分整地;D、确保适当的土壤水分,土壤湿度50%-60%,轻轻攥住、马上粉散的程度;E、通常在15cm处适宜的土温是15- 20℃。

毛竹林套种生姜技术

毛竹林套种生姜技术

另外
,
我 国 南 北 方种 姜
( 浙 江 省宁 波 市 林 业局
橄 必与社 会
了 夕 始
享第 2 溯
为保 证 良种 壮 苗 无 病 虫害
,

必须 果大
扒食
结 合竹 林扶 育进行 施 肥 (主 要是稀 薄 的

选择树 势 健 壮

速 生 丰产


人粪 尿 ) 培 土
月上旬 至 中旬起 母 姜
、 。
,
1
果 柄 较 长而 不软
,
果实充 分 成熟 的 应 装人 麻 袋
l一 2
月 中下旬 收 姜 收人 可 达
发 生数 量
毛 竹 林 套种 生 姜技 术
毛竹 林套 种生 姜有 一 举 多得 的 好处 种 生姜 刚好 在 春笋 后 冬 笋前 长
,
, , 。
每年
1 5 kg
.
4一 9
一. 0
月是 竹蝉 活动 和 若虫 孵化 季 浓度 的氧化 乐 果 喷洒林 地 次
,
.


0
.
,
用 .0 5 %
6%
,
每公 顷
7一 8
3一 6
即在
用切
重 影 响竹 笋产 量 的提 高 害毛 竹 鞭 根 更 为严 重 的为害
1
.
竹 蝉 主 要 以 若虫 为 消耗 母 竹营 养
、 , ,
月 选 优 良母 树 上 的 一 年 生 枝 条 劈 接法 嫁 接
.3

刺吸 汁 液
,



害 竹林 枯 枝增 多 在 雨水 前 后
, ,
尤其 是 生 产 鞭

生姜种植栽培技术

生姜种植栽培技术

生姜种植栽培技术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生姜种植概述•生姜的品种与选种•生姜的种植技术•生姜的栽培管理•生姜的采收与贮藏•生姜种植的注意事项01生姜种植概述起源生姜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缅甸等地。

分布现在,生姜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地,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国家。

生姜的起源和分布营养成分生姜富含姜油酮、姜烯酮、姜辣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药用价值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表发汗、解毒止呕等药用价值。

生姜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生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生姜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市场需求由于生姜的种植前景良好,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不断增长,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种植效益。

种植效益生姜的种植前景02生姜的品种与选种生姜的主要品种又名竹根姜、白姜,是湖南省的地方优良生姜品种。

具有辛辣浓郁、皮薄肉厚、味道清香、脆嫩可口的特点。

疏化生姜山东省青州市的地方品种,具有肉质细嫩、香味浓郁、产量高、耐贮藏等优点。

青州竹根姜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的地方品种,具有个大皮薄、辛辣味浓、肉质脆嫩、微量元素含量高等特点。

来凤生姜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的地方品种,具有块茎肥大、姜块圆整、肉质细嫩、味辛辣而芳香等特点。

玉林圆姜选择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选用优良品种选用无病虫害感染、无机械损伤、成熟度适中的生姜种块。

健康无病选用块茎大小适中、形态饱满、根茎粗壮的生姜种块。

块茎饱满选用外皮光滑细嫩、色泽光亮的生姜种块。

皮色光亮生姜的选种标准选择优良种子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生姜作种子。

晒种催芽将选好的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1-2天,然后置于温度25℃左右的室内进行催芽。

催芽期间要保持湿度,并经常翻动,以使发芽均匀。

当大部分种子都长出芽时,即可进行播种。

浸种消毒将催好芽的种子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泡10分钟,以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如何种植生姜种植管理技术(2)

如何种植生姜种植管理技术(2)

如何种植生姜种植管理技术(2)生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一、适期播种生姜起源于南方热带森林地区,长期的系统发育形成了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的特性,因而要将生姜的整个生长期安排在温暖无霜的季节。

具体确定生姜的播种期应考虑以下3个条件:第一,需在终霜后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

第二,从出苗至初霜适于生姜生长的天数应在135天以上,生长期间有效积温达1200-1300℃以上。

第三,把根茎形成期安排在昼夜温差大而温度又适宜的月份里,以有利于产品器官的形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条件相差很大,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亦有较大差别,因而各生姜产区适宜的播种期各不相同。

如广东、广西等地,全年气候温暖,冬季无霜,播种期不甚严格,1-4月均可播种;长江流域各省,露地栽培一般于谷雨至立夏播种;而华北一带多在立夏至小满播种;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无霜期过短,露地条件下种植生姜产量较低。

生姜应适期播种,不可过早或过晚。

若播种太早,地温低,热量不足,播后种姜迟迟不能出苗,极易导致烂种或死苗;播种过晚,则出苗迟,从而缩短了生长期造成减产。

据蒋先明等的试验,播期与产量的关系极为密切。

5月8日播种者,产量达2978千克/亩,而6月8日播种者仅1334千克/亩,后者比前者减产50%以上。

播种原则是在适宜的播种季节勾,以适当早播为好,播种越迟,产量越低。

二、培育壮芽培育壮芽是获得生姜丰产的首要环节,因为只有健壮的幼芽才可能长出茁壮的幼苗,也才能为生姜的旺盛生长奠定好的基础,所以各姜区均对种姜进行必要处理,以培育壮芽。

1、壮芽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生姜种芽有壮有弱,从其外部形态看,壮芽芽身粗壮,顶部钝圆;弱芽则芽身细瘦,芽顶尖细。

生姜种芽强弱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种姜的营养状俗话说母壮子肥,在一般情况下,凡是种姜肥胖而鲜亮的,因其营养状况好,其上所生幼芽多数较为肥壮;而种姜瘦弱干瘪者,由于营养较差,其上所生幼芽多数比较瘦弱。

(2)种芽着生位置由于顶端优势现象的存在,种姜的上部芽及外侧芽多较为肥壮,而基部芽及内侧芽则往往细弱。

种植姜的方法如下,一亩地出多少姜

种植姜的方法如下,一亩地出多少姜

种植姜的方法如下,一亩地出多少姜回答土地整理:深耕深翻土地,挖沟。

姜种处理:挑选优质姜种,催芽,然后掰成75-100g的姜块。

播种:将姜种水平放置在沟内,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覆土。

施肥:每亩地施加2500-3000kg的腐熟有机肥和50kg的复合肥作为基肥,立秋前后,每亩地施加1000kg的腐熟有机肥和15-20kg的三元复合肥。

一、种植姜的方法如下1、土地整理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性能良好,土质疏松的微酸性肥沃土壤;每亩地施加2500-3000kg的腐熟有机肥和50kg的复合肥;深耕深翻土地,将肥料翻入土中与土壤混合均匀;整平土地挖沟,沟距为50-55cm,沟宽25cm,沟深10-12cm。

2、姜种处理(1)选择肥大丰满,色泽亮丽、肉质新鲜、不干缩、没有病虫害的姜块作为姜种;将姜种放在温度22-25℃,湿度为60-80%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崔好芽后,将其掰成75-100g的姜块,每个姜块上需要有一个幼芽(芽长0.5-2cm,粗0.5-1cm)。

(2)催芽方法:在箩筐内铺上3-5层纸,然后把姜种头朝上摆放在箩筐内,堆放3-4层,再盖上3-4层纸,最后把箩筐放入温室内,保持适温催芽。

3、播种一般在春季播种。

播种前浇一遍底水,然后将姜块水平放置在沟内(每个姜种之间距离18-22cm),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最后在姜块上覆盖上一层4-5cm厚的土壤。

4、施肥在姜处于幼苗期的时候,可以每亩地随水冲施1000kg的人粪尿或者是10kg 尿素;在立秋前后,每亩地施加1000kg的腐熟有机肥和15-20kg的三元复合肥,或者是施加50kg复合肥和25kg的硫酸钾;9月上旬,每亩地施加30kg的三元复合肥。

5、水分幼苗生长前期,浇小水;幼苗生长后期,一般已经到了夏天,需要在早上或傍晚浇一次水,每隔3-4天浇一次;立秋前后,保证土壤的相对湿度在75-80%左右。

6、人工管理(1)姜瘟病:播种前,使用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浸种48小时左右;病发时,每隔10-15天,使用47%加瑞农可溶性粉剂750倍液灌根,每株植株用药量为250ml,一共灌根3-4次。

种姜的技术

种姜的技术

种姜的技术种植生姜的方法:严格选地,避免连作: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

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精选姜种,促进早发: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

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

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

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

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

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左右施足基肥,科学追肥:生姜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

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作基肥。

当苗高30厘米左右、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粪水浇苗;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遮阴降温,促进生长: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

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防旱防涝,及时培土: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

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山乡竹根姜高产种植技术
为提高生姜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我们在生姜种植技术上,进行了三次探索,得出了在一亩土地上年收入3万元的姜、菜轮作技术,现已在阆中全市推广。

第一步是粗糙的塄作种姜模式。

源于上世纪50年代,即是整地、作塄、种姜同时进行,这样种一亩姜,一般需用劳动力15至20个,弊端在于种植速度较慢,劳动力打挤,一般不能大规模种植。

第二步是改良后的塄式种姜模式。

即是农闲时节翻挖姜田、培肥、做塄,播种时节全力播种,这种方式种姜,下种时节每亩可节省5-10个劳动力,大大提高种姜速度,宜规模种植。

第三步是高产量、高产值种植技术——平地地膜窝子姜。

即是农闲时节整地、培肥姜田,下种时节打窝种植、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生姜。

这种模式种植生姜,每亩可种植生姜8000-9000窝,亩产生姜可达9000-1.3万斤,姜田用地膜覆盖,可提前10-20天下种,地膜覆盖后生姜又可提前1-2月上市,产值可达 1.6-2万元,比常规塄式种姜每亩可增收6000-1万元。

8月份,生姜收获后利用秋季光热再种一季莴笋,亩产可达1-2万斤,又可收入1万元。

这样一亩地一年可实现收入3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