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道管理护理》课件

《气道管理护理》课件

案例二
总结词
持续治疗,生活调理
详细描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管理护理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 剂、抗炎药物等。此外,老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保持室内空 气湿度适中。在冬季或流感高发季节,应特别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
案例三: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护理
总结词
严密监测,及时干预
新技术的应用
智能护理系统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智能护理系 统,实现气道管理护理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远程监控技术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的气道管理器具, 提高护理效果。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发展
基因检测与气道管理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气道管理 护理能够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预防 呼吸道并发症。
02
CATALOGUE
气道管理护理的基本知识
气道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气道结构
气道由鼻腔、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部分组成,各部 分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
气道功能
气道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空 气,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 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重要性
气道管理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 要,尤其对于需要接受手术或机械通 气的患者,保持气道通畅和预防呼吸 道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气道管理护理的目标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通过有效的气道管理,预防患者 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如肺炎、肺
不张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呼吸道通 畅,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
气道管理护理的实践操作
气道评估
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和症状

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ppt课件

2. 分析讨论气道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1. 精细 化程度
提高
未来的气道管理将更 加注重患者的舒适度 和情感需求,如采用 更人性化的操作方式、 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
和安慰。
3. 智能 化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气道管理将更加注重 细节和精准度,如采 用更先进的监测设备 和技术,对患者的呼 吸状态进行更精细的
06
临床案例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气道管理难点和经验总结;
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气道管理要求高;呼吸道分泌 物难以清除,易引起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易导致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经验总结如下:应加强气道湿 化、吸痰等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注重体位引流、 胸部物理治疗等措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合 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针对不同病因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在建立人工气道时,医护人 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气管 切开术或气管插管术等。同 时,在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 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的 风险。
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医护人 员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 行湿化、吸痰等护理措施,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呼 吸道感染。同时,医护人员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5. 患者使用 气管插管时, 使用气管插 管加湿器进 行气道湿化, 以增加湿度。
01
02
03
04
05
3. 掌握正确的机械通气方法。
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对于机械通气方法 的掌握十分重要。正确的机械通气方法 可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呼吸功能状况,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和 参数。在通气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根据情况 调整通气参数。同时,要注重气道管理 技巧,保持气道的通畅和湿润,避免气 道阻塞和损伤。最后,要根据患者的恢 复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及时停止机械通

气道管理ppt课件

气道管理ppt课件
.
气道管理现状
不重视辅助排痰和体位引流 不重视气道湿化 清理呼吸道无效 错误的吸痰 反流误吸率较高 不正确的使用和管理人工气道 不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卫生依从性较低
.

气道管理为什么重要 重要性体现在那气些道管方理为面什么重要 当病人的气道出现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
.
气 道 的 结 构(一)
.
气囊上滞留物与VAP的关系
➢ 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发生VAP重要途径 ➢ 气囊上滞留物优势菌与VAP的下呼吸道分泌物
致病菌高度一致
.
拔管或应急处理时气囊放气的管理
放气前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至关重要。 建议:气囊放气要2个人配合,放气前先吸
净气道、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然后由一 人用注射器缓慢放气,另一人再放松气囊同时 及时吸引渗漏的分泌物。
人工气道的种类8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双手托下颌法2
.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是一种气道控制技术
优点:操作及所需设备简单,效果确切
刺激小,易耐受
不易造成损伤
被操作者所熟悉的方法
气管插管前进行预充氧去氮
紧急情况下辅助或控制呼吸
缺点:占用人力资源,难以长时间进行
.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效果判断:胸廓的起伏运动 ◆辅助措施: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并发症:胃膨胀及返流误吸(最严重)
❖ 导管头应在会厌水平之上 ❖ 主要作用:预防舌跟后坠
减少吸痰对鼻黏膜的损伤 可用于清醒患者,颅底骨折禁用 ❖ 合并症:局部黏膜的损伤;鼻窦炎;中耳炎;鼻粘膜压迫性坏死等
.
鼻咽通气道的放置
.
人工气道的种类6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单手法
.
人工气道的种类7

(医学课件)气道护理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气道护理PPT幻灯片
7
(四)注意事项
•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 曲。 •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 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 • 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 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 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19
二)操作要点。
• 1.取下活动义齿,观察牙齿是否松动并做妥善固定,清除 口、鼻腔分泌物,经鼻插管还需检查鼻腔有无堵塞、感染、 出血,鼻中隔是否偏曲。
• 2.检查气管导管气囊是否漏气,润滑导管前半部。 • 3.将患者置于正确体位,充分开放气道。 • 4.插管成功后,迅速拔除管芯,向气囊内充气。 • 5.放入牙垫或通气道,固定导管,听诊呼吸音,检查气道
8
二、有效排痰
9
常用排痰方法
•四字诀
湿、翻、拍、咳(吸)
• 气道湿化、雾化 • 翻身 • 叩击震颤 • 有效咳嗽 • 体位引流 • 机械排痰
10
评估和观察要点
•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咳痰能力、影响咳痰 的因素、合作能力。 • 2.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与体位卧 位的关系。 • 3.评估肺部呼吸音情况。
11
选择排痰方法
项目
适应症
有效咳嗽 神志清醒,能够配合,痰多粘稠,不宜 咳出
体位引流 支气管-肺疾病有大量痰液者
扣击震颤 长期卧床,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和弱、新生儿、神志不清、 人工气道等不能进行有效咳嗽者
12
方法一:叩背排痰
• 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 • 体位:侧卧或坐位,扣击部位垫
14
爆破性咳嗽

气道净化护理PPT课件

气道净化护理PPT课件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引 ,避免断开呼吸机连接,减少污染机会。
03 支气管镜吸引
借助支气管镜,直接观察并吸引气道深部的分泌 物,提高吸引效果。
气道灌洗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向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吸出,收集肺泡表面液和脱落细胞进行检查, 达到清洗气道的目的。
气道内直接灌洗
03Leabharlann 气道净化护理操作流程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 等相关信息。
评估患者的气道状况,包括气道 通畅程度、分泌物性质及量等。
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 频率、节律、深度及是否存在呼
吸困难等。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气道净化护理计划。
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如 吸痰、雾化、气道湿化等 。
护理措施
采用体位引流、胸部叩击等物理方法,促进痰液排出;使 用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炎药物,缓解症状;指导患者进行呼 吸功能锻炼,提高呼吸肌力量。
护理效果
通过气道净化护理,患者的支气管扩张症状得到缓解,呼 吸功能得到改善。
气道净化护理的未来展望与
06
挑战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1 2 3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未来气道 净化护理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个性化护理方 案的制定和调整。
气道净化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28
目录
• 气道净化护理概述 • 气道净化技术与方法 • 气道净化护理操作流程 • 气道净化护理中的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 • 气道净化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 气道净化护理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气道净化护理概述
定义与目的

如何做好气道护理ppt课件

如何做好气道护理ppt课件

改变体位,或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和耐受程度 选择合适体位,让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体 外。 严格掌握吸氧指证,.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
神志改变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 备好用物,及时规范吸痰。
长期卧床者,采取合理体位和方法,促进 分泌物排出。
昏迷、全麻未清醒者头偏向一侧,严防误 吸。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药物常规进行雾化。
➢ 免疫功能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中含有免 疫球蛋白、溶菌酶和抑菌杀菌成分。
.
自然气道的护理
清醒且生活能自理的患者 鼓励患者戒烟,保证呼吸道自然屏障不被破
坏。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保持气道适度的
湿润环境。 协助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防止呼吸
道分泌物在气道潴留。 鼓励患者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平卧时多
.
四、患者自尊心受到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神志清醒的患者,人工气道的
建立使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经过 “管子”呼吸、大量分泌物从“管子” 直接排除,不能说话等均会让患者感 到难堪,所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是很 必要的。
.
.
纲要
一、气道的概念 二、气道的分类 三、人工气道的损伤 四、气道的护理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纲要
一、气道的概念 二、气道的分类 三、人工气道的损伤 四、气道的护理
.
自然气道的功能
➢ 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加湿、滤过 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呼吸道只有 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才能 保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 能和防御功能。
.
➢ 排出痰性分泌物 气管与支气管粘膜由假 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中间夹有杂杯状细 胞与浆液细胞等多种分泌性上皮细胞。纤 毛的作用是将来自呼吸道远端各种微粒缓 慢推出,然后通过咳嗽反射后将粘液性物 质咳出。

气道管理ppt课件

气道管理ppt课件
3. 呼吸治疗团队在气道管理中的作用与角色。
呼吸治疗团队在气道管理中的作用与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通过提供专业的呼吸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对气道管理的需求。此外,他们还负责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此外,呼吸治疗团队还积极参与气道管理技术的研发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气道管理方案。因此,呼吸治疗团队在气道管理的未来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谢谢观看Leabharlann 05气道管理的未来发展:
1. 气道管理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气道管理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型气道管理技术不断涌现,如可视喉镜、光棒喉镜等,可提高气道管理效果。此外,气道管理技术向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的方向发展,如气道管理机器人、气道管理远程会诊等。同时,气道管理技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如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体化气道管理方案,提高气道管理效果。
4. 人机协同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人机协同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人机协同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医生的诊断精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管理患者的气道。未来,人机协同还可以通过使用智能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气道问题,提高气道管理的效果和安全性。因此,人机协同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将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工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4. 高海拔环境下的气道管理。
高海拔环境下,气道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实践。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力降低,氧气减少,低氧分压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和呼吸道阻塞。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呼吸节奏和深度调整方法来管理气道。在必要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以减少肺和气管的不适应性,增强肺部稳定性和灵活性。虽然需要深入研究气道管理在极端高海拔环境中的应用,但可以认为高海拔环境下的气道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挑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气道管理PPT课件

气道管理PPT课件

5cmH2O
2. 呼吸道传染病
SARS 肺结核等
气囊管理与VAP

口咽部的病原体 以及气管插管气 囊上方含有细菌 的分泌物的吸入 是细菌进入下呼 吸道引起HAP与 VAP的重要途径

气体交换场所
支气管 肺
下呼吸道
正常气道的解剖
人工气道的建立

人工气道:当患者自身气道不能行使其正 常功能时,即需要建立人工气 道。 主要目的:1. 维持气道的开放状态 2. 促进痰液引流 3. 进行正压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的建立的利弊

利:直接进入下气道
※引流分泌物 ※观察气道病变 ※呼吸机辅助通气,保障有效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诊断标准
气管插管并行呼吸机治疗2
出现全身发热 血中白细胞升高 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新增或扩大的阴影面积 经防污染标本
d后
刷采集到的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定量培养
≥10 cfu.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 h后出现的肺部感染
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注意:
口咽通气管的结构
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度三部分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1.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2.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3.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口咽通气管的放置技巧
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 强行插入或撤出,一定要耐心说服,消除 患者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操作中重视与患者交流,按照正确步骤放 置,吸痰时注意鼓励患者做咳痰动作 放置成功后,妥善固定好,以免脱出
气管插管I:\气管插管3D动画(国外)
气管切开管
人工气道位置的确定

气道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后,患者不可避免地发生肺通气功能抑制 和气体交换障碍(上腹部、胸腔手术尤为严重) • 全麻对肺功能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阻滞 • 麻醉和手术时间越长,肺功能损害越重 • 长时间的气管插管/牵拉,造成局部粘膜水肿
赵鹤龄等.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23-6.
气道管理--护理
手术与麻醉对肺功能的影响
长期卧床
吸烟 颈/胸椎骨折 气管狭窄
麻醉剂 气管插管/牵拉
机械通气 高浓度氧 体外循环
手术(部位、持 续时间)
止痛不完善 呼吸机辅助不当 体液失衡 排痰不充分 肺部改变(肺不 张、肺膨胀等)
蔡铁良等.临床军医杂志.2005;33:499-501.
气道管理--护理
手术与麻醉对肺功能的影响
影响因素
1. 气溶胶颗粒大小1
(颗粒过大会过早地沉降在大气道 而不能发挥治疗作用2)
2. 气雾量1
(气雾量过大容易刺激呼吸道粘膜 引起咳嗽,不易被患者接受2 )
3. 对雾化药物的影响1
喷射雾化
2~4 μm
小, 耗液0.5mL/min 几乎无
超声雾化
3.7~10.5μm
较大, 耗液1~2mL/min
雾化时, 温度上升对某 些药物可能不利
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的主要措施
• 戒烟、控制职业 或环境污染
• 抗菌药物 • 粘液促动剂 • 支气管扩张剂
• 气道湿化或雾化
• 氧疗
• 糖皮质激素
• 机械通气 • 康复治疗气道管理--护理源自常用气道管理药物的给药方式
雾化给药1,2
✓ 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 于气道,具有起效快、所需药物 剂量小、全身副作用少等优点
行气管插管吸入全麻的患者,多种因素对气道的刺激,可
诱发气道痉挛、炎症和水肿。
老年患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COPD),有吸 烟史的患者气道局部防御能力较低,术后较易出现急性或
慢性气道炎症反应。
气道炎症反应使平滑肌张力增高,气道黏膜水肿,气道口径减小,呼吸系统 顺应性下降,从而影响肺功能。
房洁渝等.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714-5. B.D.Woods and R.N.Sladen, Perioperative considerations for the patient with asthma and bronchospasm, British of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9; 103: i57-i65
气道管理--护理
射流雾化装置适合手术患者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具有起效快、所需药物剂量小、全身副
作用少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射流雾化装置对患者协同性要求少, 尤其适用于手术患者。
适用于手术患者
《2012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气道管理--护理
喷射雾化和超声雾化特点比较
雾化吸入在围手术期患者 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阿斯利康豆婵婵
气道管理--护理
主要内容
• 围手术期影响肺功能的因素 • 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的措施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快速有效控制
气道慢性炎症 • 雾化护理操作和注意事项
气道管理--护理
围手术期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
术前
术中
术后
老年患者 肥胖
有呼吸道疾病
Guidelines: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merican College of Asthma, Allergy, and Immunology Chest, 2005,127:335-371.
雾化吸入疗法的优点
➢药物作用直接,雾化后的药物可直接送达呼吸道患病部位,对缓 解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迅速,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用药量少,最多只有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明显地减少了药 物的毒副作用; ➢减少全身用药的机会及用量,可避免打针吃药的痛苦,尤其适用 于儿童患者。 ➢对患者协同性无要求,潮式呼吸即有效 ➢可调整剂量,可同时辅助供氧,可实现联合药物治疗(若药物之 间无配伍禁忌)
为何需要吸入治疗?
肺部特点 可提供很大的面积(约75㎡)以供药物吸收 有丰富血管 肺泡上皮较薄(0.1—0.5微米),促进药物快速吸收 治疗效率高 全身副作用小
气道管理--护理
围手术期雾化吸入的意义
• 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利于呼吸道分泌物 的排出,改善缺氧和呼吸困难
• 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 减轻上呼吸道水肿 • 减轻肺部炎症,特别是无菌性炎症,有效地
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气道管理--护理
雾化吸入对患者的协同性要求少, 较口服或静脉给药,尤其适合手术患者1
与其他吸入装置相比,雾化吸入2:
对患者协同性无要求 潮式呼吸即有效 可使用高剂量 可调整剂量 不释放CFC* 可同时辅助供氧 可实现联合药物治疗(若药物之间无配伍禁忌)
*氟氯碳:(chlorofluorocarbon, CFC)
100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术前 4h
上腹部术后 VC,FVC,FEV1 的变化率
VC FVC FEV1
8h 12h 1 2 3 4 5 6 7(天)
《上腹部手术对气肺功道能管的理影--响护》理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年2月第14卷第1期
气道炎症是影响肺功能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
✓ 雾化吸入药物可湿化气道,使分泌物易于排出,解除水肿 和支气管痉挛
静脉给药2
✓静脉通路可监测中心静脉压 ✓保证术中迅速输液
注意:限制补液总量、控制单位时间内的输液速度,以免循 环负荷过重导致术中或术后发生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气道管理--护理
1.支修益等. 胸外科围手术期祈祷管理专家共识(2012年版).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3):251-255 2.王天佑.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中华外科杂志.2009;49(18):1631-1364.
1.支修益等. 胸外科围手术期祈祷管理专家共识(2012年版).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3):251-255
2.Dolovich MB, Ahrens RC, Hess DR, et al. Device Selection and Out气com道es管of理Ae-r-o护sol理Therapy: Evidence-Bas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