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包装的国家规定

合集下载

包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包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包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包装食品的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包装食品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包装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包装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包装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包装食品生产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生产食品。

第六条生产包装食品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食品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条件,保证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

第七条生产包装食品应当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

禁止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作为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

第八条生产包装食品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第九条生产包装食品应当对其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准确,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条生产包装食品应当依法进行产品标签标识,标签应当真实、清晰、完整,不得虚假宣传或者误导消费者。

第三章销售管理第十一条包装食品销售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销售食品。

第十二条销售包装食品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食品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食品销售过程的安全卫生。

第十三条销售包装食品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销售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第十四条销售包装食品应当对其销售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准确,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五条销售包装食品应当依法进行产品标签标识,标签应当真实、清晰、完整,不得虚假宣传或者误导消费者。

第四章储存、运输和使用管理第十六条包装食品的储存、运输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储存、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各国包装的要求和标准

各国包装的要求和标准
埃及等产棉国
1.禁止棉花类包装进入本国境内
日本
1.拒绝竹片类包装入境
俄罗斯
食品标签上注明:原产地、厂家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产品成分、容量、食用价值、使用和储存条件、适用期、储存期、生产和包装日期、代码及食品配料。消费说明应使用俄文标注,食品和食品名称须符合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的规定。-TOCTP51014-2003《食品消费说明的一般要求》
8.计量单位制
有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制(如国家单位制、英制、其它国家的计量单位等),出口的食品应符合该国的计量单位制,否则会被该国禁止进口。
阿拉伯
1.禁用的标志图案:六角星图案
2.使用文种的规定:销往阿拉伯地区的食品、饮料必须用阿拉伯文说明
3.港口规定:所有运往该国港埠的建材类海运包装,凡装集装箱的,必须先组装托盘,以适应堆高机装卸,且每件重量不得超过2吨。凡运往该港的袋装货物,每袋重量不得超过50公斤,否则不提供仓储便利,除非这些袋装货物附有托盘或具有可供机械提货和卸货的悬吊装置。
欧盟
1.欧盟发布的关于食品污染物的指令规定了食品中硝酸盐、真菌毒素、重金属和3-氯丙醇(3-MCPD)等污染物的最高限量,凡污染物含量超过要求的将被禁止进口
新西兰
1.禁用的包装材料:进口商品包装严禁使用以下材料:干草、稻草、麦草、谷壳或糠、生苔物、土壤、泥灰、用过的旧麻袋及其他材料
2.禁止二手袋入境
菲律宾
1.禁用的包装材料:凡进口的货物禁止用麻袋和麻袋制品及稻草、草席等材料包装
2.麻袋入境前必须经过熏蒸处理。
澳大利亚
1.禁用的包装材料:凡用木箱包装(包括托盘木料)的货物进口时均需提供熏蒸证明
德国
1.禁用的标志图案:类似纳粹和军团符号标志

包装的法律规定(3篇)

包装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包装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包装不仅是产品保护、美观和促销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绿色消费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包装行业的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包装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包装的法律规定进行阐述。

二、包装的定义与分类1. 包装的定义包装是指为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一定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各种容器、材料、辅助材料和包装技术。

2. 包装的分类(1)按包装材料分类: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陶瓷包装、复合材料包装等。

(2)按包装层次分类:内包装、中包装、外包装。

(3)按包装功能分类:保护包装、运输包装、销售包装、礼品包装等。

三、包装的法律规定1. 包装基本要求(1)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2)包装结构应合理,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害。

(3)包装标识应清晰、准确,便于消费者识别。

(4)包装设计应美观大方,符合我国文化传统。

2. 包装标识规定(1)产品名称:真实、准确反映产品内容。

(2)规格型号:反映产品性能、规格。

(3)净含量:真实、准确标注产品净含量。

(4)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消费者购买到新鲜、合格的产品。

(5)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标注生产者名称和地址,便于消费者维权。

(6)产品标准代号:标注产品执行的标准。

(7)其他标识:根据产品特性和要求,可标注其他标识。

3. 包装废弃物处理规定(1)包装废弃物应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2)包装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应承担包装废弃物处理责任。

(3)鼓励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4. 包装税收政策(1)对包装产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

(2)对包装废弃物处理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5. 包装行业监管规定(1)包装行业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不得生产、销售包装产品。

国家包装法律法规

国家包装法律法规

与食品标签有关的国家法律和部门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产品标识标注规定》[技监局监发(1997)172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第102号令)有关食品标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有: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等《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质量法》;《食品卫生法》;《计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标准化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国家包装法律法规中国目前与包装有关的法律、法规正在陆续发布和施行,对规范商品包装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起着重要的法律依据的作用。

同时,已颁布和实施的作为技术法规的国家包装标准达500余项,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一些地方强制性标准不断在加大实施力度.中国在包装方面所涉及到的法律依据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政府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消费者利益保护;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生产者责任;反不正当竞争、反欺诈、反假冒;进出口贸易、商品检验检疫、关税。

起草和颁布包装法规的主要原则和推动力是基于安全、卫生、环境、流通和经济等要求.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利用法律法规来指导包装行业的发展,包装行业也在相应地研究其建立和完善国家包装法律法规的有关建议和实施步骤。

起草和颁布用于指导包装工业发展、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内市场秩序、推进产品充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包装法律法规是中国包装界和消费者普遍关注的事情。

【食品包装国家标准】关于食品包装的国家规定

【食品包装国家标准】关于食品包装的国家规定

【食品包装国家标准】关于食品包装的国家规定关于食品包装的国家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卫生部于20XX年11月2日,公布了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XX),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

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强制标识内容。

根据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针对当前一些食品企业存在的营养标签夸大宣传、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等问题,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国家对包装间隙率的要求

国家对包装间隙率的要求

国家对包装间隙率的要求
不同国家对包装间隙率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和要求:
1. 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食品和药品包装的封口应该具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阻止空气、细菌和其他外部物质的进入。

具体要求视产品的类型和性质而定。

2. 欧洲:欧洲联盟(EU)对包装间隙率没有具体规定,但要求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

食品接触材料(如塑料、玻璃等)应符合适用的欧洲标准。

3. 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包装的国家标准。

例如,GB 4807.1-2016《食品接触材料与制品硅橡胶及其制品》规定了硅橡胶食品接触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产品和行业可能对包装间隙率有不同的要求。

制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可能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和生产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和市场要求进行评估和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3篇)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提升食品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食品包装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出发,探讨其相关内容。

二、食品包装的定义及分类1. 食品包装的定义食品包装是指为保护食品、方便食品的流通和运输、促进食品销售、保障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采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方式和包装辅助材料对食品进行的包装。

2. 食品包装的分类根据食品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方式和包装辅助材料的不同,食品包装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包装材料分类:纸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陶瓷包装等。

(2)按包装容器分类:袋装、罐装、瓶装、盒装、盒瓶装等。

(3)按包装方式分类:单层包装、多层包装、复合包装等。

(4)按包装辅助材料分类:胶带、标签、封口膜、透气膜、保鲜膜等。

三、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1.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要求《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 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包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生产者名称和地址;(二)有包装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号或者生产批准文号;(三)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1)食品名称: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使用虚假、夸大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名称。

(2)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当清晰、醒目,便于消费者识别。

(3)净含量:净含量应当准确,不得少于标示量。

(4)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应当真实、准确,便于消费者查询。

产品包装管理规定

产品包装管理规定

产品包装管理规定我们平时很经常会接触到包装,那么包装的管理规定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产品包装管理规定,希望对你有用!产品包装管理规定1. 目的为保证安全生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保证产品质量,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与公司产品包装有关的部门和人员。

3. 术语产品:指公司生产经分析合格的产品。

4. 职责4.1 生产车间负责产品的包装;4.2 仓储处负责包装物的验收和管理;4.3 供销处负责包装物的采购;5. 工作程序5.1 包装物的采购供销处根据公司采购计划采购包装物,供方必须是国家定点危险品生产单位,采购时应索取供方定点生产证书复印件和国家质检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的检测合格证,具体执行《物质采购管理规定》。

5.2 包装物的管理5.2.1 包装物的验收采购的包装物经仓储处保管员和业务员按《物资入库管理规定》和5.1要求后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

5.2.2 包装物的管理包装物入库后,保管员应保持包装物存放场地整洁,不得与其他物资混放,防止发生化学污染。

5.3 产品包装5.3.1 固体产品的包装一定要有明显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家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等级、生产日期、批号和净重,并有“危险品”标识、产品合格证。

5.3.2 包装管理:(1)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配备安全设施。

(2)包装时应按计量标准进行包装,误差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3)保持包装场地的清洁,不得有杂物和其它化学危险品。

(4)包装厂房必须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防止出现空气爆炸。

(5)规范码放,标识明确,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5.3.2 液体产品的包装5.3.2.1 对于液体产品包装容器,一定要有明显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家名称、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标准号、等级、生产日期、批号和净重,并有“腐蚀性物品”的标志。

5.3.2.2 产品储罐一定要有明显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等级、并标识“腐蚀性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食品包装与法律法规包装是为了在流通中保护产品,帮助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称。

食品包装是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把食品包裹起开,以使食品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保持器价值和原有的形态。

食品包装除了要具有包装的性能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卫生安全性。

优点与问题并生,在食品包装带来方便和卫生的同时食品包装带来的危害也相继产生,针对不断产生的问题国家也制定并不断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食品包装的使用标准。

包装安全事件:各种包装材料中,纸被认为是卫生安全性是最好的,是可以再回收的环保材料,但在加工过程中的不标准使用添加剂还是会造成包装的安全问题。

如:2012年8月8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全国纸制品质量情况调查报告,称多品牌的包装物荧光物质超标。

“面桶、奶茶杯一般是双层,外层用纸差别大。

本次超标事件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甚至是废纸”。

根据现行的QB/1014-2010,食品包装纸不应采用废旧纸和社会回收纸作原料,食品包装纸不应使用荧光增白剂或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物质。

其次是塑料,塑料的种类极多,单纯的塑料也有较高的卫生安全性,但由于不同包装容器的要求,在树脂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添加剂,在其与食品直接接触是会有有害物质进入使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及单体的污染。

如:2012年11月19日,某着名白酒品牌被爆塑化剂超标260%,中酒协表示塑化剂源自“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根据GB 9685-2008规定,添加剂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各添加剂在食品中的迁移量应符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添加剂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终产物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具有规定检出限的检出方法不得检出。

即使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部分无毒无害安全性极高,但由于食品包装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食品承装的工艺也不同,消费者在使用包装是也可能受到伤害。

如2012年8月25日,嘉定一男孩从冰箱拿出一罐冰冻百事可乐,开启瞬间发生爆炸。

因气体喷发力度大,罐口拉环直接划到孩子脸上,伤口很深直接穿透脸腮,在医院外缝31针缝7针。

诸如此类的包装还有充气饮料、充气休闲食品、啤酒等。

此外包装上印刷油墨也有可能造成食品污染。

至于其他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如瓷、金属、玻璃等则会有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问题。

一、《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容。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日,公布了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指导和规营养标签标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

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强制标识容。

根据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针对当前一些食品企业存在的营养标签夸大宣传、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等问题,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卫生部鼓励企业尽早按标准标示营养标签,将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公众科学认识营养标签。

通则施行后,营养标签122.5营养成分表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性表格。

2.6营养素参考值(NRV)专用于食品营养标签,用于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的参考值。

2.7营养声称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水平。

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描述食品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

与消费者熟知的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以后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增加”或“减少”等。

2.8营养成分功能声称34强制标示容4.1所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当标示其他成分时,应采取适当形式使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标示更加醒目。

4.2对除能量和核心营养素外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4.3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除4.1的要求外,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4.4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4.5上述未规定营养素参考值(NRV)的营养成分仅需标示含量。

5可选择标示容5.1除上述强制标示容外,营养成分表中还可选择标示表1中的其他成分。

5.2当某营养成分含量标示值符合表C.1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性条件时,可对该成分进行含量声称,声称方式见表C.1。

当某营养成分含量满足表C.3的要求和条件时,可对该成分进行比较声称,D中相并。

6和(或)“0于表7——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包装总表面积≤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的食品;——现制现售的食品;——包装的饮用水;——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如果在其包装上出现任何营养信息时,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附录A 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NRV)及其使用方法附录B 食品营养标签的推荐格式附录C 食品标签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要求、条件和同义语附录D 食品标签能量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包染;,业,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

生产、销售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

八、《中华人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九、《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2001年4月6日发布。

生产定量包装商品必须有包含产品净含量要求的产品标准。

净含量要求必须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中的要求。

企业必须在商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用于包装定量包装商品的材料应满足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准确性的要求,并应能防止商品在包装(分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和破损。

十、《进出口食品包装备案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和进口食品包装的进口商实行备案制度,由各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对辖区相关企业实施备案登记。

十一、《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实施。

规定了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原则、回收渠道、回收办法、1.2 .有影响,殊不知这样的偶尔就会酿成大错。

比如易拉罐和玻璃啤酒瓶,铝制的易拉罐大多是两片制作,制作易拉罐的企业为了节省材料,或生产机械不及时修理,造成次品不能承受正常充气的负压,就会出现炸罐危害消费者安全。

啤酒的玻璃瓶在使用之前的杀菌很重要,但由于杀菌不彻底或使用过期的瓶灌装后微生物过度产气或瓶子禁不起正常震动而炸瓶。

1996年起国家要求啤酒瓶必须标明生产日期,业称为 B字瓶,啤酒瓶的保质期一般是两年。

而两年以后啤酒瓶的质量就可能得不到保证。

为了节省成本一些企业也会违规使用不是食品级的包装材料以次充好。

比如用回收的之制作食品包装纸,根据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生产加工食品包装用原纸的原料必须经省级卫生管理机构审批后才能使用,不得采用社会回收用纸做原料。

所以企业要熟悉标准法规,不要因小失大。

3. 法规与标准的执行力差再全面完善的法规和标准,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执行力差,就如一纸空文,由于中国的国情影响,小作坊在市场的底层,地点分散人员不定,执行力度小不能彻底同一的管理,力度大则急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形成死循环。

另一个原因也在于法律的执行部门多,但处理问题是又不知道该由谁处理,导致执行缓慢,达不到法律应有的效果。

意见与建议国家卫生部应及时修改和增减先进和落后的标准,加大对检验技术的研究,增加对科研的资金投入,企业尽量聘用专业的技术人员或对生产工人定期培训,生产才能保证消除无知犯错。

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