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应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吗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摄入蛋白不宜过多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摄入蛋白不宜过多?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患了糖尿病要坚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而蛋白质对人体有益,应该多吃才是。
这种说法不十分正确,无论哪种营养素,人体对它的吸收利用都有合适的比例。
蛋白质虽然是人体生长发育、疾病康复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正常人体每日摄取蛋白质的量以占总热量的15%-20%为宜,每日每每千克标准体重摄入0.8-1.2g为宜,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增加,但也不超过总热量的20%。
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呈酸性反应,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必须通过肾脏进行排泄,摄入过多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利于保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使肾脏负担加重。
长期过量的摄入高蛋白质食物,有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可能。
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植物蛋白的摄入量,患病的初期可以多食用豆类和豆制品,以增加饱腹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患病3-5年后,每日吃豆制品100g为宜,一旦出现尿蛋白,应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量。
出现糖尿病肾病时,要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糖尿病人日常吃什么好,饮食注意什么?冯佳

糖尿病人日常吃什么好,饮食注意什么?冯佳发布时间:2023-06-14T02:24:23.777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冯佳[导读]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内江市东兴区顺河中心卫生院四川内江 641000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致病因素较多,使得单一靠药物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临床提出了“五架马车”干预原则,即: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教育指导。
其中,饮食治疗是各类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其原则是必须要把控糖分的摄入量,其次要控制好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量等。
那么具体营养怎么做,糖尿病患者日常吃什么好,饮食注意什么,如下做相关科普内容。
一、糖尿病患者日常吃什么好?1.玉米玉米富含膳食纤维,有诸多研究指出,玉米具有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此外,玉米所含的镁元素,有强化胰岛素供能的功效,而谷胱甘肽则可以清除破坏胰岛素的自由基。
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2.苦瓜苦瓜虽然味苦,但是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富含维生素C,是诸多瓜类之首,药理研究发现,苦瓜具备明显的降糖作用,不仅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还可以刺激胰岛素释放供能,在临床实验当中,用苦瓜皂苷剂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效率可达到78.3%。
所以,糖尿病患者若用苦瓜1个,剖开去瓤洗净,切片水煮1次服下,每天1~2次,有利于控制血糖。
3.山药山药中的黏滑成分也是有粘蛋白形成的,可有效改善高血糖。
粘蛋白能包裹肠内其他食物,促使糖分被缓慢吸收,这一作用可以抑制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较好调控。
山药还含有胰岛素分泌必不可少的镁和锌等有效成分,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
糖尿病者多吃优质蛋白

糖尿病者多吃优质蛋白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供应,传统多以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为主。
但学者们经过临床观察研究后认为:植物蛋白所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生物利用率低;而植物蛋白分子颗粒较大,在肾脏滤过时可造成滤过损伤,能加速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硬化和加重肾脏负担。
因此,学者们并不主张糖尿病患者过多摄食植物蛋白。
相反,某些动物蛋白为优质蛋白质,如奶类、禽蛋类、水产类的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多,利用率高,营养价值好。
并且这类蛋白质颗粒小、肾脏滤过不会引起滤过损伤,具肾脏保护作用,对糖尿病的血糖水平亦无不良影响。
所以,学者们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在蛋白质的供应上以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为主,而不是植物蛋白。
特别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为预防肾功能进一步降低,除积极控制糖代谢紊乱,降低血糖外,选用优蛋白质饮食以降低尿白蛋白和保护肾脏功能,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
糖尿病与饮食

糖尿病与饮食1、对于每一位糖尿病病人,无论Ⅰ型还是Ⅱ型,饮食控制永远都是治疗的基础。
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是要求强调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三者的和谐与平衡。
那么,怎样的饮食才算是健康饮食呢?糖尿病病人固然不能象正常人那样无所顾及的饮食,但也绝对不只是少吃或不吃。
掌握下面的一些饮食常识,对于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意义在于:(1)减轻胰岛负担。
糖尿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低下。
摄入热量过高时,胰岛工作负荷加重。
(2)减肥。
大部分Ⅱ型糖尿病人体重超重,控制体重,控制食量,安排减肥量饮食,可减少过剩的脂肪。
下面这个很简单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自我监测。
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男),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7.5(女)。
(体重在标准体重的95-105%范围外的为肥胖或消瘦)。
(3)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是代谢紊乱疾病,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趋于正常水平,可获得最佳的血糖水平,并补充蛋白的缺乏,使体瘦的病人提高体重。
3、糖尿病饮食原则是: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
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人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4、尽量保持血糖曲线平稳。
正常人饥饿时血糖处于低值,每一次进食后,血糖都会升高,此时胰腺便会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
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或对胰岛素不敏感,餐前餐后血糖波动就更大,这对糖尿病是很不利的,怎样才能避免呢?有以下几个措施:(1)少食多餐,同样的份量,分次吃完会比一次吃完的效果好。
(2)多选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减慢食物的吸收,延缓血糖的升高,同时又能降低胆固醇,通利大便。
(3)免吃甜食。
5、糖尿病科学菜谱关于糖尿病的饮食疗法,我们还想向大家推荐一些餐桌上的辅助“降糖药”,药食同源,有益无害,不妨一试。
黄瓜:具有药用价值。
鲜黄瓜可以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糖尿病病人经常吃黄瓜血糖不会升高,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有营养就不能吃?慢性糖尿病人应该如何安排三餐

有营养就不能吃?慢性糖尿病人应该如何安排三餐前言糖尿病是进行性的代谢疾病,目前的医疗水平中无法得到根治。
因此,医生与护理人员常常叮嘱慢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稳定血糖水平。
其中,三餐饮食是血糖护理的重点内容,如何吃?怎么吃就关系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尿病患者由于惧怕血糖升高,惧怕血糖测量结果得不受控制在日常饮食护理中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害怕营养,拒绝营养,甚至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广泛流传着“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得太有营养”的错误认知。
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许多慢性糖尿病患者由于营养不良而加重病情,在就诊自诉的过程中表示不敢吃有营养的食物。
因此,对慢性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知识的普及,进行糖尿病饮食策略的指导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有营养由于营养学普及的问题和大众对营养的误解,“有营养”就与“高蛋白”、“高热量”、“高嘌呤”和“高糖分”的概念相混淆。
那么,“有营养”到底是什么呢?“有营养”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是人体生存和生命活动中必不缺的养料,是维持人体各项技能运转,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
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有营养”既包括了食物中的常量营养,也包括了食物中的微量营养。
常量的营养是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矿物质,这些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人体所必不可缺的物质。
微量营养是指钙元素、铁元素、锌元素等一些微量的元素和维生素,这些微量的营养虽然数量少然而对机体的正常运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缺少微量元素,缺少维生素同样会造成身体运转的问题,产生疾病,加重病情。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指出了膳食平衡,多种营养均衡摄取的重要性,强调了谷物,肉、蛋、奶食物、健康用油的重要性。
因此可以看出,吃“高蛋白”、“高热量”、“高嘌呤”和“高糖分”食物和“有营养”并不是一回事,慢性糖尿病患者要吃得有营养,并不是指要吃“高蛋白”、“高热量”、“高嘌呤”和“高糖分”这类食物,而是要平衡膳食,选取更加健康的食物。
2021年糖尿病饮食指南

2021年糖尿病饮食指南用低糖、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
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鱼类、瘦肉等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同时,要注意选择低糖、低脂的食品,如糙米、全麦面包、低脂牛奶等。
3、糖尿病人在选择食物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喜好,合理搭配食物,避免单一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营养不均衡。
六、总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糖尿病人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少吃多餐、多吃膳食纤维、多吃蛋白质食物、不吃甜食、少吃主食等饮食原则。
同时,糖尿病人在选择食物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喜好,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维持理想体重。
粗粮富含多种营养素,尤其是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每日主食中应有1/3为粗粮。
薯类如红薯、土豆等也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可以维持血糖平稳,但含有较多淀粉和能量,应减少一部分主食。
蛋白质类占1/4,每天应保证一个鸡蛋,适量摄入瘦肉,最好选择鱼禽类,尽量避免摄入肥肉、动物内脏和加工肉制品。
可以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但需替换掉一部分肉类。
蔬果类占1/2,建议每日食用多种蔬菜,科学搭配,低糖蔬菜(如冬瓜、茄子等)应多于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
如果食用高糖蔬菜(如南瓜、柿子椒、胡萝卜等),应替换掉一部分主食。
血糖平稳时,可以适量食用水果(每天200克左右),但应慎重选择高糖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等),并在两餐间食用,同时也需替换掉一部分主食。
合理烹调很重要,加工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限糖。
烹调油宜选择植物油,每日摄入量应为20-25克;食盐每日不超过5克;严格限制精制糖及甜食的摄入量。
食物加工得越精细、越成熟、越软糯就越容易吸收,升糖作用也就越大。
烹调食物时最好采用清蒸、炖、水煮、凉拌等方式。
正确的进食顺序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进食量,避免餐后血糖波动过大。
一般来说,推荐的进食顺序为:清淡的汤类→蔬菜→主食→肉类。
糖病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

糖病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糖尿病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控制血糖水平。
在糖尿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的选择以及合适的蛋白质摄入时机。
1. 蛋白质摄入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占总能量摄入的10%至20%。
然而,具体的摄入量应根据每个人的体重、身高、年龄、肾脏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在确定蛋白质摄入量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以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饮食计划。
2. 蛋白质的选择在选择蛋白质来源时,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蛋白质食物。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蛋白质来源:2.1 瘦肉和禽肉:如鸡肉、火鸡肉、瘦牛肉等。
在烹饪时,应选用低脂的烹调方式,如烤、蒸或煮,而避免油炸食物。
2.2 鱼类:如鲑鱼、鳕鱼、沙丁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有益于心脏健康。
建议每周至少食用两次鱼类。
2.3 低脂奶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脱脂奶酪等。
这些奶制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并可以作为零食或早餐的一部分。
2.4 豆类和豆制品:如大豆、黑豆、豆腐等。
这些植物性蛋白质食品富含纤维和各种营养物质,并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5 坚果和种子:如核桃、杏仁、亚麻籽等。
尽量选择无盐或低盐的坚果和种子,并注意适量摄入,因为它们富含脂肪。
3. 合适的蛋白质摄入时机分散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在每餐中均匀摄入蛋白质,以避免葡萄糖的急剧上升。
例如,可以在早餐中摄入蛋白质,如低脂酸奶或煮鸡蛋;在午餐和晚餐中,搭配适量的瘦肉、鱼类或豆制品。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后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运动后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肌肉修复和恢复,同时提供能量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总结: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控制血糖水平和促进肌肉修复。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建议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建议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饮食方面。
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建议,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其摄入量,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建议选择富含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
这些食物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血糖水平,并且有助于控制体重。
其次,糖尿病患者应该关注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健康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选择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禽肉、豆类和坚果。
这些食物不仅提供必要的营养,还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该限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
虽然脂肪是身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但高脂肪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建议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和坚果。
此外,减少加工食品和炸食的摄入,以降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量。
饮食中的蔬菜水果摄入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橙子和蓝莓,并在每餐中增加蔬菜的摄入量。
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还能提供充足的营养。
除了食物的选择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的时间和频率。
分散进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的波动。
建议将一天的食物分为多个小餐,每隔2-3小时进食一次。
这样可以避免饥饿和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最后,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搭配和烹饪方式。
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并避免单一食物的过量摄入。
建议选择蒸、煮、烤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使用过多的油脂和调味品。
此外,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总结起来,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建议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关注蛋白质和脂肪的选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注意饮食的时间和频率,合理搭配食物,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人应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吗
作者:刘志民
-------------------------------
糖尿病人饮食原则为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但并非高蛋白食物吃得
越多就越好。
蛋白质是一种含氮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为氨基酸。
食物中如瘦肉、鱼、鸡蛋、各种豆类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多,这些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以氨基酸形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补偿生理性消耗。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50克蛋白质即可,而糖尿病患者蛋白代谢紊乱,表现为蛋白合成受阻,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就会出现负氮平衡(即氮的摄入量小于排出氮),使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并发各种感
染性疾病。
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应摄入蛋白质1克,病情控制不好或消瘦者,可增至1.2克~1.5克,按60千克体重为例,则每日需60克蛋白质或70~90克蛋白质,其中1/3最好来自优质蛋白,如乳、蛋、瘦肉、大豆等。
蛋白质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量的15%~20%。
儿童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需要量每千克体重为2~3克,妊娠4个月后的糖尿病孕妇,每日应比成人增加15~25克蛋白质。
但如果糖尿病合并肾病、肾功能正常者,可以多进蛋白质,每日量为80~100克,最好食用动物蛋白。
如伴有肾功能不全者,就应当注意限制蛋白量,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0.6~0.8克,此时应全部选用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
糖尿病肾病伴有氮质血症患者应估计患者每日所能接受的饮食蛋白质含量,要防止发生低蛋白血症,也要注意避免加重氮质血症,必要时可输血浆、白蛋白及氨基酸。
现主张尿中白蛋白排泄量持续增加时就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尤其应忌食豆制品。
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并发胃肠消化吸收不良、结核病等,蛋白质的供应量应适当提高。
尿毒症、肝昏迷等并发症则要限制蛋白的摄取量。
有些糖尿病患者每日控制主食很严,而鸡、鱼、肉、蛋、豆制品随便食用,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结果控制血糖很不理想,原因是蛋白质可异生为葡萄糖。
因而日常膳食应荤素混食,粮菜混食,粗细混食,多种食物搭配,可充分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不能多吃碳水化物,于是为了控制血糖, 而少吃饭、多吃蛋白质食物,这实际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因为过量食入蛋白质对人体有许多危害。
首先,蛋白质可以增加体内的毒副产物: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分解产物较多,其中氨、酮酸及尿素等在一定条件下,可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不仅增加肝脏负担,而且易引起消化不良,长期下去可影响肝肾功能,造成消瘦及免疫功能低下。
其次,蛋白质可以增加患癌的危险。
美国科学家发布一项声明指出,食用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患癌的机会,如直肠癌、胰腺癌、肾癌及乳腺癌。
另外,蛋白质可诱发心脏病。
食用动物性蛋白质,如蛋类、奶类及肉类过多,易诱发心脏疾病。
蛋白质还对控制血糖不利,因蛋白质摄入过多,在体内可通过蛋白质途径转化为葡萄糖,这样对糖尿病人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提倡平衡膳食,切不可盲目乱补,贻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