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仿真实习软件之连续反应

化工仿真实习软件之连续反应
化工仿真实习软件之连续反应

第七章连续反应

一、工艺流程简介

连续带搅拌的釜式反应器(CSTR)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单元操作。丙烯聚合过程是典型的连续反应。如流程图7-1所示,丙烯聚合过程采用了两釜并联进料串联反应的流程。聚合反应是在己烷溶剂中进行的,故称溶剂淤浆法聚合。首釜D-201 设有夹套冷却水散热及汽化散热。汽化后的气体经冷却器E-201进入D-207罐。D-207罐上部汽化空间的含氢(分子量调节剂)的未凝气通过鼓风机C-201经插入釜底的气体循环管返回首釜,形成丙烯气体压缩制冷回路。第二釜D-202采用夹套冷却和浆液釜外循环散热。

工艺流程简介如下:新鲜丙烯进料经阀门V1进入储罐D-207。后续工段回收的循环丙烯经阀门V2进入储罐D-207。再经泵P-201打入釜D-201。己烷经过阀门V6和V7分别进入釜D-201和D-202。首釜由阀门V8与V9分别加入催化剂A和活化剂B。汽相丙烯经阀门V10进入釜D-202作为补充进料。少量的氢气通过调节阀进入两釜,分别用于控制聚丙烯熔融指数。熔融指数表征了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

首釜的主要操作点有:超压或停车时使用的放空阀V11,釜底泄料阀V13,夹套加热热水阀V4,搅拌电机开关M01,气体循环冷却手动调整旁路阀V3,鼓风机开关C01(备用鼓风机开关C1B)。

第二釜的主要操作点有:超压或停车时使用的放空阀V12,釜底泄料阀V14,夹套加热热水阀V5,夹套冷却水阀V15,搅拌电机开关M02,浆液循环泵电机开关P06。

储罐D-207的主要操作点有:丙烯进料阀V1,循环液相回收丙烯进料阀V2,丙烯输出泵P-201开关P01(备用泵开关P1B)。

二、控制系统简介

首釜的控制点有:LIC-03浆液液位调节器(反作用),调节阀位于釜底出料管线上。TIC-03气体循环冷却器E-201出口温度调节器(反作用),调节阀位于冷却水出口管线上。TIC-04釜温调节器(反作用),调节阀位于夹套冷却水入口管线上。AIC-01聚丙烯熔融指数调节器(正作用),调节阀位于釜顶氢气入口管线上。

第二釜的控制点有:LIC-04浆液液位调节器(反作用),调节阀位于釜底出料管线上。TIC-06釜温调节器(反作用),调节阀位于冷却器E-202冷却水出口管线上,通过冷却循环浆液控制釜温。AIC-02聚丙烯熔融指数调节器(正作用),调节阀位于釜顶氢气入口管线上。

储罐D-207的控制点有:LIC-02液位调节器(反作用),调节阀位于泵P-201出口管线上。

三、主要画面说明

图7-1、图7-2、图7-3和图7-4中的指示仪表、调节器、手操器和开关说明如下。1.指示仪表

PI-01 储罐D-207压力(0~2 MPa) PI-02 釜D-201压力(0~2 MPa)

图7-1 流程图画面

PI-03 釜D-202压力(0~2 MPa) AI-01 釜D-201丙烯浓度(0~100%) AI-02 釜D-202丙烯浓度(0~100%) AI-03 釜D-201己烷浓度(0~100%) AI-04 釜D-202己烷浓度(0~100%) AI-05 釜D-201聚丙烯浓度(0~100%) AI-06 釜D-202聚丙烯浓度(0~100%) AI-07 储罐D-207丙烯浓度(0~100%) AI-08 储罐D-207己烷浓度(0~100%) TI-01 储罐D-207温度(0~100℃)2. 调节器(见控制系统简介)

3.手操器

V1 丙烯进料阀 V2 循环丙烯进料阀

V3 压缩机出口气循环量调整阀 V4 首釜夹套热水阀

V5 二釜夹套热水阀 V6 首釜己烷进料阀

V7 二釜己烷进料阀 V8 首釜催化剂A进料阀

V9 首釜催化剂B进料阀 V10 二釜汽相丙烯进料阀

V11 首釜放空阀 V12 二釜放空阀

V13 首釜泄料阀 V14 二釜泄料阀

V15 二釜夹套冷却水阀

4.开关

P01 首釜液相丙烯进料泵开关 PIB 首釜液相丙烯进料备用泵开关

C01 压缩机开关 C1B 备用压缩机开关

P06 二釜浆液循环泵开关 MO1 首釜搅拌电机开关

MO2 二釜搅拌电机开关 T-1 首釜事故通管处理开关 T-2 二釜事故通管处理开关

5.报警限说明

LIC-03 D-201液位高限报警 >80 % (H)

LIC-03 D-201液位低限报警 <30 % (L)

LIC-04 D-202 液位高限报警 >90 % (H)

LIC-04 D-202 液位低限报警 <30 % (L)

LIC-02 D-207 液位高限报警 >70 % (H)

LIC-02 D-207 液位低限报警 <30 % (L)

PI-02 D-201 压力高限报警 >1.2 MPa (H)

PI-03 D-202 压力高限报警 >0.8 MPa (H)

TI-01 D-207 温度高限报警 >40 ℃ (H)

TIC-04 D-201 温度高限报警 >75 ℃ (H)

TIC-04 D-201 温度低限报警 <65 ℃ (L)

TIC-06 D-202温度高限报警 >65 ℃ (H)

TIC-06 D-202温度高限报警 <55 ℃ (L)

AI-05 D-201聚丙烯浓度高限报警 >50 % (H)

AI-06 D-202聚丙烯浓度高限报警 >50 % (H)

图7-2 控制组画面

图7-3 手操器画面

图7-4 指示仪表画面

四、工艺操作说明

为了方便操作,本仿真软件假定所有的加料阀门都具有调节阀的精度,因此阀门的开度反映了相对流量。各物流的流量数值不在流程图上显示。

1.冷态开车参考步骤

①检查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各泵、搅拌和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

②开己烷进口阀V6,开度50%,向第一釜D-201充己烷。当液位达50%时,将调节器LIC-03

投自动。

③开己烷进口阀V7,开度50%,向第二釜D-202充己烷。当液位达50%时,将调节器LIC-04

投自动。

④开丙烯进料阀V1,向储罐D-207充丙烯。当液位达50%时,开泵P-201,将调节器LIC-02

投自动。

⑤开鼓风机C-201A,即开C01。全开手操阀门V3,使丙烯气走旁路而暂不进入反应釜。手

动打开TIC-03输出约30%,使冷却器E-201预先工作。

⑥开釜D-201搅拌M01。开催化剂阀V8和V9,开度各50%。调整夹套热水阀V4,使釜温

上升至45~55℃左右诱发反应。关热水阀后,只要釜温继续上升,说明第一釜的反应已被诱发。此时反应放热逐渐加强,必须通过夹套冷却水系统,即手动开TIC-04输出向夹套送冷却水。逐渐关旁路阀V3加大气体循环冷却流量,控制釜温,防止超温、超压及“暴聚”事故。将温度调节器TIC-04设定为70±1℃,投自动。

如果加热诱发反应过度,开大冷却量仍无法控制温度,应超前于温度不大于90℃时暂停搅拌,或适当减小催化剂量等方法及早处理。一旦釜温大于等于100℃,软件认定为“暴聚”事故,只能重新开车。

如果加热诱发反应不足,只要一关热水阀V4,釜温TIC-04就下降。应继续开V4 强制升温。若强制升温还不能奏效,应检查是否在升温的同时错开了气体循环冷却系统或TIC-04有手动输出冷却水流量。必须全关所有冷却系统,甚至开大催化剂流量直到反应诱发成功。

⑦开釜D-202搅拌M02。开汽相丙烯补料阀V10,开度为50%。在釜D-201反应的同时必须

随时关注第二釜的釜温。因为第一釜的反应热会通过物料带到第二釜。有可能在第二釜即使没有用热水加热诱发反应,也能使反应发生。正常情况需调整夹套热水阀V5使釜温上升至40~50℃左右诱发反应。如前所述,由于首釜的浆液进入第二釜带来热量会导致釜温上升,因此要防止过量加热。关热水阀后只要釜温继续上升,说明第二釜的反应已被诱发。同时反应放热逐渐加强,必须通过夹套冷却水系统,即开夹套冷却水阀V15 和浆液循环冷却系统,即开泵P-206电机开关P06,手动开TIC-06输出控制釜温,防止超温、超压及“暴聚”事故。将温度调节器TIC-06设定在60±1℃,投自动。

与第一釜相同,如果加热诱发反应过度,开大冷却量仍无法控制温度,应超前于温度不大于90℃时暂停搅拌,或适当减小催化剂流量等方法及早处理。一旦釜温大于等于 100℃,软件认定为“暴聚”事故。只能重新开车。

如果加热诱发反应不足,只要一关热水阀V5釜温TIC-06就下降。应继续开V5

强制升温。若强制升温还不能奏效,应检查是否在升温的同时错开了浆液循环冷却系统或V15有手动输出冷却水流量。必须全关所有冷却系统,甚至开大催化剂流量直到反应诱发成功。

⑧等两釜温度控制稳定后,手动调整AIC-01向首釜加入氢气,使熔融指数达6.5左右,

投自动。

⑨在调整AIC-01的同时,手动调整AIC-02向第二釜加入氢气,使熔融指数达6.5左右,

投自动。

⑩开循环液相丙烯阀V2(25%),适当关小阀V1(25%),应使丙烯进料总量保持不变。⑾微调各手动阀门及调节器,使本反应系统达到如下正常设计工况。

PI-01 储罐D-207压力 0.95 MPa

PI-02 釜D-201压力 1.0 MPa

PI-03 釜D-202压力 0.5 MPa

AI-01 釜D-201丙烯浓度 15 %

AI-02 釜D-202丙烯浓度 10 %

AI-03 釜D-201己烷浓度 45 %

AI-04 釜D-202己烷浓度 50 %

AI-05 釜D-201聚丙烯浓度 40 %

AI-06 釜D-202聚丙烯浓度 40 %

AI-07 储罐D-207丙烯浓度 70 %

AI-08 储罐D-207己烷浓度 30 %

AIC-01 釜D-201熔融指数 6.5

AIC-02 釜D-202熔融指数 6.5

TI-01 储罐D-207温度 35 ℃

TIC-03 冷却器E-201出口温度 45℃

TIC-04 釜D-201温度 70℃

TIC-06 釜D-202温度 60℃

LIC-02 储罐D-207液位 50 %

LIC-03 釜D-201液位 50 %

LIC-04 釜D-202液位 50 %

2.停车参考步骤

①关D-202汽相丙烯加料阀V10。

②关A、B催化剂阀V8、V9。

③关丙烯进料阀V1。

④关循环液相丙烯阀V2。

⑤关D-201加己烷阀V6。

⑥关D-202加己烷阀V7。

⑦开D-201放空阀V11。

⑧开D-202放空阀V12。

⑨开D-201泄液阀V13。

⑩开D-202泄液阀V14。

⑾将调节器TIC-04置手动全开。

⑿将调节器TIC-06置手动全开。

⒀将调节器TIC-03置手动全开。

⒁将调节器LIC-02置手动全开。

⒂将调节器LIC-03置手动全开。

⒃将调节器LIC-04置手动全关。

⒄将调节器AIC-01置手动全关。

⒅将调节器AIC-02置手动全关。

⒆关泵P-201。

⒇关泵P-206。

(21) 关D-201搅拌。

(22) 关D-202搅拌。

(23)将D-201、D-202和D-207的液位降至零。

(24)关气体循环阀V3。

(25)关压缩机C-201。

五、事故设置及排除

1.催化剂浓度降低 (F2)

事故现象:开始时D-201釜温有所下降,由于温度控制TIC-04的作用,冷却量自动减少,温度回升,最终使聚丙烯浓度有所下降,导致第二釜也有相同现象。

处理方法:适当开大A、B催化剂量。

合格标准:使两釜聚丙烯浓度合格。

2.催化剂进料增加 (F3)

事故现象:开始时D-201釜温有所上升,由于温度控制TIC-04的作用,冷却量自动加大,温度回落,最终使聚丙烯浓度有所上升,导致第二釜也有相同现象。

处理方法:适当关小A、B催化剂量。

合格标准:使两釜聚丙烯浓度合格。

3.D-201出料阀堵塞: (F4)

事故现象:D-201中液位上升。LIC-03的输出自动开大,但无法阻止液位继续升高。

处理方法:开T-1开关。

合格标准:LIC-03自动回落,表示已经通堵。

4.D-202出料阀堵塞: (F5)

事故现象:D-202中液位上升。LIC-04的输出自动开大,但无法阻止液位继续升高。

处理方法:开T-2开关。

合格标准:LIC-04自动回落,表示已经通堵。

5.泵P-201停止运转 (F6)

事故现象:D-207中液位上升。由于丙烯原料被切断,第一釜丙烯和聚丙烯浓度同时下降。

处理方法:开备用泵P1B开关,表示备用泵运转。

合格标准:使两釜工况恢复正常。

六、开车评分信息

本软件设有三种开车评分信息画面。

1.简要评分牌

能随时按键盘的F1键调出。本评分牌显示当前的开车步骤成绩、开车安全成绩、正常工况质量(设计值)和开车总平均成绩。为了有充分的时间了解成绩评定结果,仿真程序处于冻结状态。按键盘的任意键返回。

2.开车评分记录

图7-5 开车评分记录画面

能随时按键盘的Alt+F键调出。本画面记录了开车步骤的分项得分、工况评分

的细节、总报警次数及报警扣分信息。显示本画面时,软件处于冻结状态。按键盘的任意键返回。详见图7-5。

3. 趋势画面

本软件的趋势画面记录了重要变量的历史曲线,可以与评分记录画面配合对开车全过程进行评价。

七、开车评分标准

1.开车步骤评分要点

①所有阀门关闭 9分

②两釜加己烷,即开V6和V7 9分

③两釜液位均大于40% 10分

④开丙烯进料阀V1,D-207液位大于40% 10分

⑤开两釜搅拌M01和M02 10分

⑥开泵P-201 10分

⑦开LIC-02调节阀 10分

⑧首釜加催化剂,开V8和V9 10分

⑨开压缩机开关C01,开泵开关P06,开TIC-03调节阀 10分

⑩两釜进氢气,开AIC-01调节阀,开AIC-02调节阀,

开丙烯阀V10 10分

总计:98分

2.正常工况质量评分要点

① 0.70 < PI-01 < 0.97 MPa 3分

② 25 < TI-01 < 37 ℃ 4分

③ 45% < LIC-02 < 65% 4分

④ 45% < LIC-03 < 65% 4分

⑤ 45% < LIC-04 < 65% 4分

⑥ 69 < TIC-04 < 71 ℃ 4分

⑦ 59 < TIC-06 < 61 ℃ 4分

⑧ 44 < TIC-03 < 46 ℃ 4分

⑨ 6.4 < AIC-01 < 6.6 10分

⑩ 6.4 < AIC-02 < 6.6 10分

⑾ 39% < AI-05 < 41% 10分

⑿ 39% < AI-06 < 41% 10分

⒀ 43% < AI-03 < 47% 10分

⒁ 48% < AI-04 < 52% 10分

⒂ 1.0 < PI-02 < 1.1 MPa 4分

⒃ 0.45 < PI-03 < 0.7 MPa 3分

总计:98分

化工仿真实训报告以及心得体会

化工仿真实训报告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习内容 1.离心泵 1.工作原理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带动。启动前须在离心泵的壳体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当电机通过联轴结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液体受到叶片的推力同时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从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沿,以高速流入泵壳,当液体到达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积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变成静压能,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力送至所需的地方。当叶轮中心的流体被甩出后,泵壳吸入口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在压差的作用下,液体经吸入管吸入泵壳内,填补了被排出液体的位置。 2.操作步骤 离心泵系统由一个贮水槽、一台主离心泵、一台备用离心泵、管线、调节器及阀门等组成。上游水源经管线由调节阀V1控制进入贮水槽。上游水流量通过孔板流量计FI检测。水槽液由调节器LIC控制,LIC的输出信号连接至V1。离心泵的入口管线连接至水槽下部。管线上设有手操阀V2及旁路备用手操阀V2B、离心泵入口压力表PI1。离心泵设有高点排气阀V5、低点排液阀V7及高低点连通管线上的连通阀V6。主离心泵电机开关是PK1,备用离心泵电机开关是PK2。离心泵电机功率N、总扬程H及效率M分别有数字显示。离心泵出口管线设有出口压力表PI2、止逆阀、出口阀V3、出口流量检测仪表、出口流量调节器FIC 及调节阀V4。 离心泵冷态开车 ①检查各开关、手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②将液位调节器L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 ③将液位调节器F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 ④进行离心泵充水和排气操作。开离心泵入口阀V2,开离心泵排气阀V5,直至排气口出现 蓝色点,表示排气完成,关阀门V5。 ⑤为了防止离心泵开动后贮水槽液位下降至零,手动操作LIC的输出使液位上升到50%时 投自动。或先将LIC投自动,待离心泵启动后再将LIC给定值提升至50%。 ⑥在泵出口阀V3关闭的前提下,开离心泵电机开关PK1,低负荷起动电动机。 ⑦开离心泵出口阀V3,由于FIC的输出为零,离心泵输出流量为零。 ⑧手动调整FIC的输出,使流量逐渐上升至6 kg/s且稳定不变时投自动。 ⑨当贮水槽入口流量FI与离心泵出口流量FIC达到动态平衡时,离心泵开车达到正常工况。 此时各检测点指示值如下: FIC 6.0 kg/s FI 6.0 kg/s PI1 0.15 MPa PI2 0.44 MPa LIC 50.0 % H 29.4 m M 62.6 % N 2.76 kW 离心泵停车操作 ①首先关闭离心泵出口阀V3。 ②将LIC置手动,将输出逐步降为零。 ③关PK1(停电机)。 ④关离心泵进口阀V2。 ⑤开离心泵低点排液阀V7及高点排气阀V5,直到蓝色点消失,说明泵体中的水排干。最 后关V7。

仿真实习报告

仿真实习的目的: 生产中的化工厂由于顾及效益和安全问题,学生下工厂生产实习时不能亲手操作,只能走马观花,所以生产实习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仿真实训正是弥补生产实习中的不足,通过仿真实训可以使学生接触智能控制的现代化生产流程,更好地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结合仿真操作过程,掌握现代化工设备和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学生通过仿真软件熟悉开、停车操作,并提出最优操作条件和最优控制方案,分析现有工艺流程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技术改造方案,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习简介: 实习地点:2510化工仿真实验室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2008年10月6日—10月10日 实习内容: 化工仿真实习包括“造气生产过程仿真实习”、“多乙苯精馏塔仿真实习”、“双塔精馏开、停车过程仿真操作实习”3个内容。 “造气生产过程仿真实习”取材于小合成氨生产中煤制气工段,“多乙苯精馏塔仿真操作实习”取材于苯乙烯装置中的乙苯精馏工段,提供了多乙苯精馏塔开车与停车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双塔精馏开、停车过程仿真操作实习”取材于苯乙烯装置中的乙苯精馏工段,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苯塔、乙苯塔双塔精馏系列开、停车过程,可使学生了解开、停车步骤及原理。 (1)造气生产过程仿真实习: 1、简介 打开“造气生产过程仿真多媒体课件”后通过计算机再现合成氨生产中煤制气工段实际生产过程的片段,就如同坐在化工厂的控制室内,通过计算机采集上来的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会诊,分析操作参数的合理性、设备及仪表是否运转正常,经行观察学习,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课件帮助中有详细的过程原理、设备原理、控制原理的帮助,并给出工厂录象,学生可获得理论与实际的各类知识。 2、预备知识 氨的生产过程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原料气的制备,即造气。用来制备含有氮、氢的原料气体。可分别制得氮气和氢气后混合而得,亦可同时制得氮氢混合气。氮气主要来源于空气。氢气来源于水和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各种原料,工业上普遍采用焦炭、煤、天然气、轻油等染料,在高温下与水蒸汽反应制得氢。 第二步是原料气的变换和净化。原料气经过清除硫化物等杂质后,使其中的CO需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工业上将此过程称为变换。变换后的气体中,除含有氮、氢气外,还有CO2和未转化的CO,再经脱除后,即变成满足合成氨要求的氮、

催化裂化仿真模拟实训报告

催化裂化仿真模拟实训 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荆楚理工学院 实习报告 学院:化工与药学院班级:一一级工艺一班 学生姓名:刘俞靖学号: 实习地点(单位):实验楼A410机房 实习课程:催化裂化仿真模拟 报告完成日期: 2014 年 12 月 5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教师签名:

目录

一、前言 11月29、30两天,我们进行了石油化工中的催化裂化装置仿真模拟实训,仿真实验是以仿真机为工具,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进行教学实习的一门新技术。仿真机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或多媒体部件,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工厂操作与控制或工业过程的设备,同时也是动态数学模型实时运行的环境。 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的机会,可在仿真机上反复进行开车、停车训练,在仿真机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例如自行设计、试验不同的开、停车方案,试验复杂控制方案、优化操作方案等。可以设定各种事故和极限运行状态,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而真实工厂决不允许这样做。高质量的仿真器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使学生在仿真实验过程中能够发挥学习主动性,实验效果突出。

化工仿真技术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化工仿真技术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094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05月04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 (1) 二、实习内容 (2) 第1章离心泵及其液位 (2) 1、工艺流程简介 (2) 2、工艺流程图 (2) 3、开车步骤 (2) 第二章热交换器 (4) 一、工艺流程简介 (4) 二、工艺流程图(CAD绘制) (4) 三、开车步骤 (4) 第三章精馏系统 (6) 一、工艺流程简介 (6) 二、工艺流程图(CAD绘制) (7) 三、开车步骤 (7) 第四章吸收系统 (9) 一、工艺流程简介 (9) 二、工艺流程图(CAD绘制) (10) 三、开车步骤 (10) 第五章间歇反应 (12) 一、工艺流程简介 (12) 二、工艺流程图(CAD绘制) (13) 三、开车步骤 (13) 三、实习体会 (18)

化工仿真实习是我们大学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解决了大学生的生产实习问题。仿真实习使得我们不进工厂,就能通过计算机得到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操作的机会,使得我们能比较系统的学习生产过程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操作参数的合理性、设备及仪表是否运转正常,从而加强我们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仿真教学有强调工业背景、适用面广、操作与控制界面先进、突出操作实践、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相互呼应,相互补充、附有大量思考题、实用性强、提倡新的教学方法等优点,能从分发挥学生创造意识的环境。可很好的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时间相结合,进一步巩固深化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1章离心泵及其液位 1、工艺流程简介 如图所示,离心泵系统由一个储水槽、一台主离心泵、一台备用离心泵、管线、调节器及阀门等组成。上游水源经管线由调节阀V1控制进入储水槽。上游水流量通过孔板流量计FI检测。水槽液由调节器LIC控制,LIC的输出信号连接至V1。离心泵的入口管线连接至水槽下部。管线上设有手操阀V2及旁路备用手操阀V2B、离心泵入口压力表PI1。离心泵设有高点排气阀V5、低点排液阀V7及高低点连通管线上的连通阀V6。主离心泵电机开关PK1,备用离心泵电机开关是PK2。离心泵电机功率N、总扬程H及效率M分别有数字显示。离心泵出口管线设有出口压力表PI2、止逆阀、出口阀V3、出口流量检测仪表、出口力量调节器FIC及调节阀V4。 2、工艺流程图 3、开车步骤 1.检查各开关、手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将液位调节器L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 3.将液位调节器F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 4.进行离心泵充水和排气操作。开离心泵入口阀V2,开离心泵排气阀V5,直 至排气口出现蓝色点,表示排气完成,关闭阀门V5。 5.为了防止离心泵开动后储水槽液位下降至零,手动操作LIC的输出使液位上 升到50%时投自动。或先将LIC投自动,待离心泵启动后再将LIC给定值提升至50%。 6.在泵出口阀V3关闭的前提下,开离心泵电机开关PK1,低负荷起动电机。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心得体会范文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心得体会 范文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篇1 石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繁荣昌盛。燕山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下属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在国内外石化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化工型学子,我有幸两次亲临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一次只是从感观上认识燕化,而这一次则亲临操作现场,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践,确实深有感触。在学校里的理论学习或许比较深刻和透彻,但缺乏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可能就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次的生产实习让我们体会到,实践出真知。唯有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会让我们意识到学以所用的巨大魅力,这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所以,建立一套正确、完善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经历之上。 在燕化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对二甲苯临氢异构化装置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精馏塔和换热器等,我们都有机会亲眼目睹到真实的各类大型设备,甚至能亲自动手操作和控制。在老师傅的细心讲解之下,我们都主动参与实践,参与问题讨论,也许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功能各异的化工仪器设备,大家都很新奇,也很积极地去学习,在室内操作中,各组人员有序地

进行工作,虽然只是一次仿真模拟的经历,我们都各自绷紧神经,生怕自己的操作会出现问题,小心谨慎地去调整各个参数。当然,这一方面是需要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面对实践的考验,也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检验,这是了解一个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关键步骤,有机会进入到每个流程,这是在学校里不可能有的机会。怀着这种好奇心,我爬高钻低,去观察一些设计的细节,正好上学期刚学完了化工课程设计,这次实习,正好加深了一些概念上和实物上的联系理解。在理论的设计过程中,我总会有一些不能理解的专业问题慢慢积累,虽然问过老师,却总是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和记忆,这次实习,所有问题几乎都能迎刃而解。 在燕化实习的第二周,我们通过仿真软件学习了常减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这是一套模拟炼油厂的精馏过程装置,常减压是石油加工行业中的龙头装置,也就是说,只要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这个常减压蒸馏处理是第一步。现场也是一个模拟界面,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界面,通过控制现场和系统,将整个流程实现正常开车和维持平稳状态。这个操作过程相比上一周的要复杂,但也因为有了上一周的学习,在理解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按照生产工艺流程,逐步开启和调整,最后还要将生产维持在一个平稳安全的状态。开始每次开车都得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渐渐从生疏到熟练,一次比一次开得稳,时间也渐渐缩短。在整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很多实践工作中的乐趣,一种思考问题和寻找答案的乐趣。同时,也领悟到了很多道理,人们在实践中犯了错误,遭到了

化工仿真实训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仿真实训》实验报告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离心泵单元 (1) 工作原理 工艺流程简介 操作说明 事故处理 思考题 换热器单元 (11) 工作原理 工艺流程简介 操作说明 事故处理 思考题 液位控制单元 (23) 工作原理 工艺流程简介 操作说明 事故处理 思考题 脱丁烷塔单元 (35) 工作原理 工艺流程简介 操作说明 事故处理 思考题 附图 (48)

实训一离心泵单元 一、工作原理 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常需对液体进行输送或加压,能完成此类任务的机械设备称为泵,而其中靠离心作用工作的叫离心泵。由于离心泵具有机构简单、性能稳定、检修方便、操作容易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据统计超过液体输送设备的80%。所以离心泵的操作是化工生产中最基本的操作。 离心泵由吸入管、排出管和离心泵主体组成。离心泵主体分为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部分由电机带动旋转,将能量传递给被输送部分,主要包括叶轮和泵轴。固定部分包括泵壳、导轮、密封装置等部分,叶轮是离心泵中使液体接受外加能量的部件。泵轴的作用是把电动机的能量传递给叶轮。泵壳是通道截面逐渐扩大的蜗壳形体,它将液体限定在一定的空间里,并能将液体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导轮是一组与叶轮旋转方向相适应,且固定于泵壳上的叶片。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的泄漏或空气体倒吸入泵内。 启动灌满了被输送液体的离心泵后,在电机的作用下,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叶轮的叶片推动其间的液体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甩向叶轮边缘并获得动能:在导轮的引领下沿流通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泵壳流向排出管,液体流速逐渐降低,而静压能增大,排出管的增压液体经管路即可送往各目的地。以此同时,叶轮中心处因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因贮槽液面上方压强大于叶轮中心处,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不断地从吸入管进去泵内以填补被排出液体的位置。因此,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液体便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由此可见,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告诉旋转的叶轮。 离心泵的操作中有两种现象是应该避免的:气缚和气蚀。“气缚”是指在启动泵前没有灌满被输送液体或在运转过程中渗入了空气,因气体的密度远小于液体,产生的离心力小,无法把空气甩出去,导致叶轮中心所形成的真空度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尽管此时叶轮在不停的旋转,却由于离心泵失去了自吸能力而无法输送液体,这种现象就称为“气缚”。“气蚀”指的是当贮槽液面上的压力一定时,如叶轮中心的压力降到等于被输送液体当前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叶轮进口处的液体会出现大量气泡,这些气泡随液体进入高压区后又迅速被压碎而凝结,致使气泡所在空间形成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大速度冲向气泡中心,造成冲击点上有瞬间局部冲击压力,从而使叶轮等部分很快损坏,同时伴有泵体震动,并发出噪音,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就叫“气蚀”。 二、工艺流程简介 来自界区的49℃带压液体经调节阀LV101进入贮槽V101,V101压力由调节器PIC101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化工厂是现代工业生产不缺少的生产基础,对于工业的发展和地区性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篇1 石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繁荣昌盛。燕山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下属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在国内外石化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化工型学子,我有幸两次亲临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一次只是从感观上认识燕化,而这一次则亲临操作现场,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践,确实深有感触。在学校里的理论学习或许比较深刻和透彻,但缺乏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可能就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次的生产实习让我们体会到,实践出真知。唯有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会让我们意识到学以所用的巨大魅力,这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所以,建立一套正确、完善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经历之上。

在燕化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对二甲苯临氢异构化装置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精馏塔和换热器等,我们都有机会亲眼目睹到真实的各类大型设备,甚至能亲自动手操作和控制。在老师傅的细心讲解之下,我们都主动参与实践,参与问题讨论,也许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功能各异的化工仪器设备,大家都很新奇,也很积极地去学习,在室内操作中,各组人员有序地进行工作,虽然只是一次仿真模拟的经历,我们都各自绷紧神经,生怕自己的操作会出现问题,小心谨慎地去调整各个参数。当然,这一方面是需要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面对实践的考验,也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检验,这是了解一个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关键步骤,有机会进入到每个流程,这是在学校里不可能有的机会。怀着这种好奇心,我爬高钻低,去观察一些设计的细节,正好上学期刚学完了化工课程设计,这次实习,正好加深了一些概念上和实物上的联系理解。在理论的设计过程中,我总会有一些不能理解的专业问题慢慢积累,虽然问过老师,却总是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和记忆,这次实习,所有问题几乎都能迎刃而解。 在燕化实习的第二周,我们通过仿真软件学习了常减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这是一套模拟炼油厂的精馏过程装置,常减压是石油加工行业中的龙头装置,也就是说,只要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这个常减压蒸馏处理是第一步。现场也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化工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一)在仿真操作前腰熟悉工艺流程,熟悉操作设备,控制系统,开车规则 在锅炉加热的单元中。锅炉本体由省煤器、上汽包、对流管束、下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表面式减温器、联箱等组成。省煤器有四组,主要作用是预热锅炉给水,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上汽包由百叶窗、旋风分离器、水位计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汽水分离,连接受热面构成正常循环。水冷壁由,主要作用是吸收炉膛辐射热。过热器分低温段和高温段,主要作用是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表面式减温器由主要作用是调节过热蒸汽的温度。 (二)分清各个操作流程的顺序性 要求分清操作流程的顺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考虑安全生产,如果不按操作顺序开车回引发事故,第二是由于工艺过程的自身规律,不按操作顺序就开不了车。因此操作步骤之间的顺序至关重要不能随意更改。在锅炉单元中,需要先启动供水装置,然后做点燃锅炉的前期准备,再通过高压燃气对锅炉进行加热,接着锅炉并气,之后逐渐增加锅炉的负荷,最后通烟气使锅炉正常运行。 (三)分清阀门应该开大还是开小

当手动操作一个调节阀或者一个手操阀时,首先要搞清楚阀门应该开大还是关小。阀门的开和关于当前所处的工况以及工艺过程的结构有直接关系。比如在锅炉单元中当开小HV-29时就会使PIC-01的压力检测值上升,当上升至4.00MPa时系统就会报警,这里HV-29是向上气体的排空阀。同样当我们关HV-30就会使TIC-01的温度上升。 (四)操作切忌大起大落 大型化工装置中,无论是压力,物位,流量或温度的变化,都呈现较大的惯性的滞后特性。如果当被调变量的偏离期望值较大时我们大幅度调整阀门,由于惯性和滞后的存在,一时看不出变化,因而暂时看不出变化,而一定时间后又出现被调量超出期望值,同样又急于扳回,导致被控变量反复震荡,难以稳定。比如在锅炉单元中对除氧器的注水中,由于液位的上升有很大的滞后,因此如把阀门开得过大难以将LIC-02的液位稳定在400mm。 (五)先低负荷开车达正常工况再缓慢提升负荷 先低负荷开车达正常工况再缓慢提升负荷无论对于动设备还是静设备,无论对于单个设备还是整个流程,都是一条开车的基本安全规则。如在锅炉单元中首先将水量控制在10t/h,然后再并气后达到15t/h最后达到65t/h,这样逐渐增加生产负荷不仅能有效的发挥设备的最大安全生产负荷,又能够达到安全开车,防止在开车过程中发生事故,毁坏设备,造成重大损失。 (六)建立物料平衡的概念

仿真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仿真实习心得体会【1】 经过连续两周的仿真实习,我们练习了离心泵、换热器、液位的控制、精馏塔的冷态开车、正常停车以及相应事故处理的仿真。通过这次仿真实习基本单元操作方法;增强了我对工艺过程的了解,进而也更加熟悉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操作。让我对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本次的化工仿真实习收获颇多,对工艺流程、控制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开车、停车等的规程。 开始接触化工仿真软件时,感觉很迷漫也很好奇,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首先仔细阅读了课本上实习的具体流程,基本明白了操作的规程。 特别是在练习精馏塔单元等复杂的化工过程的时候,我觉得应该: (1)要仔细认真的阅读课本上相应的流程操作,对每一步操作都应该要有所领会、理解,因为过程的熟悉程度在操作中使至关重要的。过程不够熟悉也许会误入歧途,错误的操作,最后事倍功半,也不能很好的掌握所需学习的内容。 (2)面对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时,如果不能事先了解到它们的作用和相应的位置,以及各自开到什么程度,在开车时我们可能会手忙脚乱,导致错误的操作,因此,在开车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熟悉整个的工艺过程。(3)在开车后的操作中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无比达到每一步的工艺要求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否则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质量错误。因此在面对一个工艺流程,必须要了解这个工艺流程的作用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了解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如何进料的,操作条件又是如何,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或掌握所练习的学习内容。 总之,通过二周的仿真实习,我明白了许多,同时也懂得了许多,在操作过程中对每一步工艺操作都要耐心的完成,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事倍功半。要不断的吸取失败的教训,虚心向老师和优秀的同学请教,总结经验。此外,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更好的为我所用,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篇三:化工仿真实习感想化工仿真实习感想经过这几天的仿真实习,我们练习了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石油常压减压精馏装置和锅炉的开车仿真。通过仿真实习我们可以了解基本单元操作方法,

甲醇仿真工厂实习报告

甲醇仿真工厂实习报告沈阳化工大学 认识实习报告 院系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中职1501 姓名杨悦驰 学号 15

1 实习目的 扎实理论基础,学习岗位知识,做进厂前学习。 2 实习任务 结合本次实习目的,明确自己在单位的岗位情况。做好实习笔记,对自己所发现的疑难问题及时请教解决内容应涉及到每个实习单位,论述详细。 3 实习地点 沈阳化工大学 4 实习时间 2017年5月23日,24日 5 实习内容 甲醇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甲醇合成岗位任务

将低温甲醇洗工段来的新鲜气经精脱硫后合成器压缩机 (K2001/K2002)加压后送入合成塔R2002,在一定压力,温度及铜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反应后的气体经冷却,冷凝分离出产品粗甲醇送入粗醇粗槽V2301A/B,未完全反应的气体进入K2002加压后返回合成系统重新送入中压蒸汽管网。 氧化锌脱硫流程图 甲醇合成艺流程简述 来自低温甲醇洗工段的新鲜气( g, 30摄氏度)与来自氢回收的渗透气(富氢气)混合,进入合成气压缩机一段至~,87摄氏度,随

后和喷入的一小部分高压锅炉给水(,133摄氏度)混合,一起(8,05~,~摄氏度)进入第一原料气中间换热器E2001,加水是为了保护有机硫化物在下游的脱硫罐R2001中COS水解,原料气在第一原料气中间换热器E2001中被来自甲醇反应器R2002出口的气体加热,原料气预热后(~,210~230摄氏度)进入脱硫罐R2001,按照以下反应脱除COS 和H2S。 COS+H2O=CO2+H2S H2S+ZnO=H2O+ZnS 脱硫罐是一个装有ZnO脱硫剂的简单的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托普索HTZ-5型脱硫剂。 来自循环气压缩机K2002的循环气(~,47摄氏度)在第二中间换热器E2002被预热至210~230摄氏度。然后与来自脱硫罐R2001温度为212摄氏度的原料气混合,混合后气体(~,47摄氏度)有顶部进入甲醇反应器R2002,在此,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按照一下反应式转化为甲醇: CO+2H=CH2OH +Q CO2+3H2=CH3OH+H2O +Q 另外还发生一些非常有限的副反应,形成少量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的沸点有的比甲醇低,有的比甲醇高。 主要的副反应有: 2CO+4H2=CH2OCH3+H2O 2CO+4H2=C2H5OH+H20

化工仿真实习总结

化工仿真实习总结 化工091 邱伟康23 为期一周的化工仿真实习结束了,虽然只是每天进出机房,对着电脑进行操作,但是学到的知识却比课堂更为直接,理解的更为深刻。 仿真实验是以仿真机为工具,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进行教学实习的一门新技术。仿真机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或多媒体部件,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工厂操作与控制或工业过程的设备,同时也是动态数学模型实时运行的环境。 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的机会,可在仿真机上反复进行开车、停车训练,在仿真机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例如自行设计、试验不同的开、停车方案,试验复杂控制方案、优化操作方案等。可以设定各种事故和极限运行状态,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真实工厂决不允许这样做。高质量的仿真器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使学生在仿真实验过程中能够发挥学习主动性,实验效果突出。主要内容为精选化工单元操作与典型的工业生产装置,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及石油化工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常减压装置、合成氨中的转化装置等。采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操作的方式。 在这里我就总结下我们主要学习的5个仿真实验:离心泵、换热器、脱丁烷塔、吸收解吸单元、离子膜烧碱。 离心泵是我们最初接触的化工仿真实验,它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实验,但是起初对着屏幕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摸不着头脑,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熟悉,很快就将仿真实验的操作流程掌握了,再针对离心泵实验的一些特点以及注意点(例如罐液位,泵出口压力,泵进口压力,灌压)按照指示正规的步骤进行操作,没过2个小时我就将离心泵的开车停车过程做到了满分。 换热器是第二个实验,再离心泵的基础上面对换热器不会那么茫然了,它本身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流程,先进行冷流体进液然后热流体进液让它们进行换热,但是要想做好它,必须控制好冷流入口流量控制FIC101,冷流出口温度TI102,热流入口温度控制TIC101,PI101泵出口压力。了解好步骤以及注意点后我专注的进行了一次开车,第一次不尽完美,但却是第二次完美开车的完美参

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仿真实习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仿真实习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09160207) 经过连续两周的仿真实习,我们练习了离心泵、换热器、液位的控制、精馏塔的冷态开车、正常停车以及相应事故处理的仿真。通过这次仿真实习基本单元操作方法;增强了我对工艺过程的了解,进而也更加熟悉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操作。让我对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本次的化工仿真实习收获颇多,对工艺流程、控制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开车、停车等的规程。开始接触化工仿真软件时,感觉很迷漫也很好奇,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首先仔细阅读了课本上实习的具体流程,基本明白了操作的规程。 特别是在练习精馏塔单元等复杂的化工过程的时候,我觉得应该:(1)要仔细认真的阅读课本上相应的流程操作,对每一步操作都应该要有所领会、理解,因为过程的熟悉程度在操作中使至关重要的。过程不够熟悉也许会误入歧途,错误的操作,最后事倍功半,也不能很好的掌握所需学习的内容。 (2)面对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时,如果不能事先了解到它们的作用和相应的位置,以及各自开到什么程度,在开车时我们可能会手忙脚

乱,导致错误的操作,因此,在开车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熟悉整个的工艺过程。 (3)在开车后的操作中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无比达到每一步的工艺要求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否则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质量错误。因此在面对一个工艺流程,必须要了解这个工艺流程的作用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了解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如何进料的,操作条件又是如何,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或掌握所练习的学习内容。 总之,通过二周的仿真实习,我明白了许多,同时也懂得了许多,在操作过程中对每一步工艺操作都要耐心的完成,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事倍功半。要不断的吸取失败的教训,虚心向老师和优秀的同学请教,总结经验。此外,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更好的为我所用,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篇二:仿真综合实习心得体会 仿真综合实习心得体会 一、引言 一个月的模拟实习时间已经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我初步了解到了一间公司在一个模拟市场里面是如何进行运作的。虽然我们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去走完一个企业三年的运营,但是这一个月却是企业三年运营精华的浓缩,对我来说即是挑战,又是学习的好机会。在采

化工仿真实训

离心泵习题(高永飞) 1)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答:工作原理:启动灌满了被输送液体的离心泵后,在电机的作用下,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在导轮引领下沿流通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泵壳流向排出管,液体流速逐渐降低,而静压能增大。排出管的增压液体经管路即可送往各目的地。与此同时,叶轮中心处因液体被甩地从吸入管进入泵内,以填补被排出液体的位置。因此,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液体便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由此可见,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 结构:离心泵由吸入管、排出管和离心泵主体组成。离心泵主体部分为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部分由电机带动旋转,将能量传递给被输送部分,主要包括叶轮和泵轴。 2)请举例说出除离心泵以外你所知道的其他类型的泵 答:除离心泵外,其他化工用泵有非正位移泵,正位移泵。非正位移泵分为轴流泵、旋涡泵;正位移泵分为隔膜泵、计量泵、齿轮泵。 3)什么叫气蚀现象?气蚀现象有什么破坏作用? 答:气蚀指的是当贮槽液面上的压力一定时,如叶轮中心的压力降低到等于被输送液体当前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叶轮进口处的液体会出现大量气泡,这些气泡随液体进入高压区后又迅速被压碎而凝结,致使气泡所在空间形成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大速度冲向气泡中心,造成冲击点上有瞬间局部冲击压力,从而使叶轮等部分很快损坏,同时伴有泵体震动,并发出噪音,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就叫“气蚀”。 气蚀所产生的瞬间局部冲击压力,会使叶轮遭到破坏,而且导致泵体震动,并发出噪音,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吸不上液体。 4)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气蚀现象?如何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 答:离心泵安装高度提高时,将导致泵内压力降低,泵内压力最低点通常位于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一点附近。当此处压力降至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将发生沸腾,所生成的蒸汽泡在随液体从入口向外周流动中,又因压力迅速增大而急剧冷凝。会使液体以很大的速度从周围冲向气泡中心,产生频率很高、瞬时压力很大的冲击,这种现象称为汽气蚀现象。 防止措施:应该降低泵与液面之间的高度 5)为什么启动前一定要将离心泵灌满被输送的液体? 答:离心泵开泵前不灌泵,泵内有可能存在气体,由于气体的重度小,因此造成泵的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都很低,气体就不易排出,液体就无法吸入泵内。所以,离心泵开泵前必须灌泵使泵内充满液体,避免抽空。 6)离心泵在启动和停止运行时泵的出口阀应该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答:离心泵在排出管路阀门关闭状态下启动,因为离心泵是靠叶轮离心力形成真空的吸力把水提起,所以,离心泵启动时,必须先把闸阀关闭,灌水。水位超过叶轮部位以上,排出离心泵中的空气,才可启动。启动后,叶轮周围形成真空,把水向上吸,其闸阀可自动打开,把水提起。因此,必须先闭闸阀。 泵工作系统的阀门或附属装置均应处于泵运转时负荷最小的位置,应关闭出口调节阀。 离心泵停泵应先关闭出口阀,以防逆止阀失灵致使出水管压力水倒灌进泵内,引起叶轮反转,造成泵损坏。 7)泵P101A和泵P101B在进行切换时,应如何调节其出口阀VD04和VD08?为什么? 答:应该先逐渐打开VD08,逐渐关闭VD04。应为要保证系统的稳定,基本保证流量不变。8)一台离心泵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流量开始下降,可能会由哪些原因导致? 答:1液体中杂质堵塞水泵流道。2部分流道破碎。3水泵密封漏水,压力流失。4

化工仿真实习报告

?化工仿真实习报告 ?仿真(simulation)是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 本质过程,并通过系统模型进行实验和研究的应用技术科学。 按所用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数学模型)分为物理仿真、计算机仿真(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按对象的性质分为宇宙飞船仿真、化工系统仿真、经济系统仿真等。化学化工仿真就是化学化工过程的数学仿真,它是以起初的化学化工过程基本规律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后,在计算机上再现该化学化工过程的一种应用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国产化工过程仿真培训系统的研制成功,采用仿真技术解决生产实习的化工类大学及职业院校迅速增多。1995年以后,随着微型计算机性能大幅度提高,价格下降,以及国产化仿真培训系统日趋成熟,为仿真实习技术广泛普及创造了条件。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开发成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化、智能化。化工仿真系统软件的开发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应用多媒体合成平台,将多媒体素材有机组装成所 要的系统,这一类平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大方正的方正奥思(Founder Author)以及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 ?二是应用可视化开发语言工具,如Microsoft公司的 Visual C++和Visual Basic,以及Borland公司的C++ Builder 和Delphi等。 ?对新开发的化学化工仿真软件的基本要求是: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是Windows中文版,或者带有中文 平台的Windows英文版; ?人机界面友好,全部采用标准的Windows图形窗口; 图像分辨率高;可实现多任务操作,方便用户使用。 仿真操作训练:这是化工仿真系统的核心。根据正确的操作步骤,通过鼠标直接操作阀门或仪表等设备,可以完成仿真的全部过程,并依据仿真操作情况给出仿真的操作成绩。 ?化工数据的读取及数据的处理:在实验装置已处 于稳定运行状态下,在相应的仪表上读取原始数据,只有在完整读取数据之后,才可以调用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 ?思考题测试:在本系统中,将基本实验知识以选 择题的形式给出,学生可以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对测试进行评分。 ?帮助系统:在进行仿真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 利用Windows的多任务操作,从完全Windows风格的帮助系统中获得有关实验或生产原理、实验或生产的目的、实验操作步骤或开车停车的过程、数据处理及软件的使用等方面的帮助信息。 ?其它辅助功能:软件可以提供快速信息提示功 能,每个化工过程均有众多的设备及仪表,当鼠标在相应设备或仪表上停留一、两秒钟后,就会弹出浮动信息条,提示该设

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 实习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3062 仿真实习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simulation practice

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石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繁荣昌盛。燕山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下属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在国内外石化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化工型学子,我有幸两次亲临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一次只是从感观上认识燕化,而这一次则亲临操作现场,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践,确实深有感触。 在学校里的理论学习或许比较深刻和透彻,但缺乏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可能就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次的生产实习让我们体会到,实践出真知。唯有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会让我们意识到学以所用的巨大魅力,这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所以,建立一套正确、完善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经历之上。 在燕化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对二甲苯临氢异构化装置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精馏塔和换热器等,我们都有机会亲眼目睹到真实的各类大型设备,甚至能亲自动手操作和控制。在老师傅的细心讲解之下,我们都主动参与实践,参与问题讨论,也许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功能各异的化工仪器设备,大家都很新奇,也很积极地去学习,在室内操作中,各

组人员有序地进行工作,虽然只是一次仿真模拟的经历,我们都各自绷紧神经,生怕自己的操作会出现问题,小心谨慎地去调整各个参数。当然,这一方面是需要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面对实践的考验,也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检验,这是了解一个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关键步骤,有机会进入到每个流程,这是在学校里不可能有的机会。怀着这种好奇心,我爬高钻低,去观察一些设计的细节,正好上学期刚学完了化工课程设计,这次实习,正好加深了一些概念上和实物上的联系理解。在理论的设计过程中,我总会有一些不能理解的专业问题慢慢积累,虽然问过老师,却总是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和记忆,这次实习,所有问题几乎都能迎刃而解。 在燕化实习的第二周,我们通过仿真软件学习了常减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这是一套模拟炼油厂的精馏过程装置,常减压是石油加工行业中的龙头装置,也就是说,只要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这个常减压蒸馏处理是第一步。现场也是一个模拟界面,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界面,通过控制现场和系统,将整个流程实现正常开车和维持平稳状态。这个操作过程相比上一周的要复杂,但也因为有了上一周的学习,在理解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按照生产工艺流程,逐步开启和调整,最后还要将生产维持在一个平稳安全的状态。 开始每次开车都得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渐渐从生疏到熟练,一次比一次开得稳,时间也渐渐缩短。在整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很多实践工作中的乐趣,一种思考问题和寻找答案的乐趣。同时,也领悟到了很多道理,人们在实践中犯了错误,遭到了失败,也许就是没有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将理论知识推崇于基石之上,甚至违背了实际情况。从客体方面来说,客体发展的无限性和过程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不协调;从主体方面来说,脱离了客

化工仿真实习总结

化工仿真实习总结 为期两周的仿真实训结束了,这段时间的实验心情是复杂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以前单纯从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经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装置的工艺流程,正常工况的工艺参数范围,控制系统的原理,阀门及操作点的作用以及开车规程等更加详细的了解,并掌握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开车、停车、运行和排除事故的能力。 在实验中我学到了许多经验,这位以后进入岗位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比如,在操作之前做到熟悉工艺流程,熟悉操作设备,熟悉控制系统,熟悉开车规程;分清各个操作流程的顺序性;分清阀门开大还是开小;操作切忌大起大落;先低负荷开车达正常工况后再缓慢提升负荷;建立物料平衡概念等。 两周的仿真实验,模拟了这许多的化工过程的操作流程。这种经历使得我们这些即将面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对各种过程的流程和相关程序有了感性上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们接触到了企业实际生产的去盘工作流程,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很好的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2化工模拟仿真实验心得半个学期的校内化工模拟仿真实验结束了,这段时间的实验心情是复杂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实验让我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以前单纯从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经验。对于半个学期来的实验,在这里我以一种总结和自省的心态来完成这份报告。也以此纪念我在校内的实验生活。 仿真实验是以仿真机为工具,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进行教学实习的一门新技术。仿真机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

络或多媒体部件,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工厂操作与控制或工业过程 的设备,同时也是动态数学模型实时运行的环境。 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的机会,可在仿真机上反复进行开车、停车训练,在仿真机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例如自行设计、试验不同的开、 停车方案,试验复杂控制方案、优化操作方案等。可以设定各种事 故和极限运行状态,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真实工厂决不允许这样做。高质量的仿真器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 使学生在仿真实验过程中能够发挥学习主动性,实验效果突出。主 要内容为精选化工单元操作与典型的工业生产装置,如离心泵、换 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及石油化 工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常减压装置、合成氨中的转化装置等。采用 计算机进行仿真操作的方式。 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装置的工艺流程,正常工况的工艺参数范围,控制系统的原理,阀门及操作点的作用以及开车规程等更 加详细的了解,并掌握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开车、停车、运行和排 除事故的能力。 在这里我举一些具体的实验例子来说明我们学习的内容: “精馏”、“吸收”是化学工业中进行混合物分离的两种单元操作,在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部分理论较抽象,只在课 堂上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由于没有实物 参照,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也感到有些被动。因此学生在学习 这两部分内容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践课就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在学习了“精馏”、“吸收”两章的理论知识后,到实验室实际操作筛板精馏塔和填料吸收塔。实验室内“精馏”、“吸收”流程小巧、简洁,方便学生观察物料的反应。学生 在实训时,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边讨论,不但可以解决课堂 的遗留问题,还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这 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 给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