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及站场

合集下载

铁路线路及站场复习资料

铁路线路及站场复习资料

车站线路种类: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深入车站的线路站线:1.到发线2.调车线,牵出线3.货物线4.机车走行线,存车线,检修线5.安全线,避难线6.工业企业线,段管线线间距:1.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的距离2.线间距离: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常见相邻线间距举例1.正线间、正线与其相邻线间,考虑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000=2225+运行间隙350+ 200+22252到发线间,两线均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000=2x1750+列检作业15003.调车线间,考虑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000=2225+350+200+22254.次要站线间,4600=2x1700+人员通行1000+2005相邻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290=2x2440+4106.相邻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000=2440+410+21507.相邻线间设有水鹤,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500=2x2440+610+108.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间S=1750+站台宽+17509.牵出线与其相邻线间,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6500=2x2225+调车作业1800+25010.调车场各线束间6500=2x2440+杆柱和作业1500+120铁路限界:与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1.超限限界:超限货物的最大装载限界。

2.建筑限界除机车车辆及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等)外。

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均不得侵入3.机车车辆限界无论新造的机车车辆还是各种部件具有最大限度公差或磨耗的空重车,在水平直线上,车身所有- -切突出部分和悬挂部分,除升起的集电弓外,都必须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严禁:超出。

线路连接形式:1.线路终端连接:(1)普通式的线路终端连接(2)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2.渡线(1)普通渡线(2)交分渡线(3)缩短渡线3.线路的平行错移梯线:将几条平行线连接在一条公共线上,这条公共线叫梯线1.直线梯线2.缩短梯线3.复式梯线直线梯线优点:①嘹望条件好,便于作业上的联系。

《铁路线路与站场管理》课程标准

《铁路线路与站场管理》课程标准

《铁路线路与站场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轨道交通基础》《轨道交通信号设备与信号显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铁路线路和铁路车站相关作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铁路运输组织工作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各种铁路车站、线路的认知及其实践应用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以及铁路车务、铁路客运、铁路货运等岗位需求,围绕铁路线路与站场识图及其应用的关键能力,反映铁路车务、铁路客货运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铁路线路和站场的认知、车站设备及图形的布置、车站作业的标准、线路和站场管理的流程”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铁路线路与站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合。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铁路线路的组成以及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的作业管理流程和图型实践应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生产职业习惯。

1.了解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的特点,熟悉铁路线路的类别,掌握路基及桥隧建筑物的基本知识。

2.了解铁路站场布置的基本原则,掌握站场设备设施的组成、作用及特征,能对铁路站场股道和道岔进行编号。

铁路线路、站场

铁路线路、站场

·
● 1.3.5防爬设备

列车运行时,由于纵向力的作用,会使钢轨产生纵向移动,有时甚至带动轨枕一起移动,
这种现象叫轨道爬行。

产生病害:轨缝不匀(胀轨跑道、拉断螺栓)、轨枕移位(轨面不平)。

发生地点:单线区间,重车方向的爬行量大,特别是在重车下坡的方向,爬行量更大;
双线地段,轨道的爬行方向与列车的运行方向相同,且运行下坡道方向爬行量较大。
~
● 1.3轨道
● 定义:铁路线路路基上部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道岔及防爬设备等组成的整体工程结 构,称为轨道。
● 作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方向,并将列车的巨大压力通过轮对首先作用于钢轨顶面,再一次传递 到轨枕、道床和路基或桥隧建(构)筑物,使单位面积受力逐渐减少,直到适应路基或桥隧建 (构)筑物的承载力。
路肩边缘水平连线CD交点O的纵向连线。
●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线路平面。它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线路中心线纵向展 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线路纵断面。它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不但确定 了线路在空间的位置,同时也为路基、桥涵、隧道及站场等其他设备的设置提供依据,对铁路通 过能力及输送能力的大小都有直接影响。
● 道岔铺设在曲线上时,由于道岔构造原因无法设置超高而使行车速度受到影响。如从曲线外方出 岔时,则道岔及其前后会出现连续反向曲线,外股出现反超高,不仅影响行车速度,而且对行车 安全不利,给维修养护也带来困难,所以规定道岔应铺设在直线上。若道岔铺设在竖曲线上,一 方面道岔全长不在一个坡度上,列车通过道岔时,车轮对尖轨及导曲线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 曲线未被平衡的加速度对车体将产生横向作用,再叠加竖向作用后,会降低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 度;另一方面,为保证竖曲线形状,道岔铺设的测设工作及养护维修时的检测工作都更加困难。 因此规定正线道岔不得与竖曲线重叠。对于其他道岔,应尽量避免与竖曲线重叠,困难条件下必 须重叠时,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0000m。

铁路线路及站场资料

铁路线路及站场资料

五、站场路基及排水 站场路基一般又设路拱,设横向坡度以
利排水,其坡度根据土质种类,道碴种类, 降水量及同一坡面上线路数目确定。一般以 2%为宜。
站场路基排水系统主要由横面 、纵面排 水设备组成
第二节 桥隧建筑物 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隧道、涵洞、明 渠、天桥、地道、跨线桥、调节河流等。 本节主要介绍桥梁、隧道、涵洞。
一、桥梁 (一)桥梁的组成: (1)上部结构(桥跨结构) ①桥面 ②梁 ③支座 (2)下部结构 ①桥墩 ②桥台 ③基础
桥面:指桥上的路面。铺设轨道和供人行走的 部分,通常分为:
①有碴桥面 ②无碴桥面 无碴桥面的钢轨和轨枕直接铺在钢梁或木枕上, 桥面上除基本轨外,还设有护轨(护轨的作用是控 制列车在桥梁脱轨后车轮的运行方向,防止发生列 车坠下,翻车事故)。 梁: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主体,它支承桥面和桥 面传来的重力;
四、道床 道床是指铺设在路基顶面上的道碴层; 道床主要作用是:
1、均匀的传布轨枕压力于路基上; 2、保持轨枕的位置; 3、排除路面雨水; 4、使轨道具有足够的弹性,减缓列车的冲 击震动。 我国铁路采用的道床材料主要是碎石的筛选 的卵石。 混凝土整体道床: 特点:取消了轨枕和碎石道床,用浇注成型 的混凝土整体基础作为钢轨基础。
与公路相互交叉时所建的桥梁; 高架桥:又称栈桥或旱桥,跨越宽谷、深
沟。
(三)桥梁荷载
桥梁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恒载和活载 两
部分;
二、隧道 (一)隧道分类 1、按长度分:①一般隧道<2000m ②长隧道2000—5000m ③特长隧道>5000m 2、按所在位置和埋藏条件分: ①傍山隧道 ②越岭隧道 ③地下铁道 ④深埋和浅埋隧道
在列车长期运行作用下,钢轨会有不可避免的 产生各种伤损,如:折断、裂纹及磨损过限等。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对出现钢轨伤损应及时 更换。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建设论文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建设论文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建设的思考摘要: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围绕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铁路运输生产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专业基础课《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组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91-01《铁路线路及站场》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铁路车站线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技术站的主要作业;围绕站内运转作业过程,分析各项运转设备的合理设置位置。

培养学生初步确定车站线路设备技术条件的技能和对铁路车站行车工作组织的理解,为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开设了《中间站平面设计》实践课,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毕业生和铁路企业的直接对接。

1 教材内容建设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发,《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在保持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以“必需,够用”的原则为指导,注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的介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加强,并根据课程组教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内容进行了整合组织,体现了《铁路线路及站场》课程的教学规律。

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本课程被列为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组教师完成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演练项目、铁路站场教学挂图显示系统和站场作业动态显示系统等的制作研究,并将这些成果投入到教学中。

根据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围绕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对内容进行更新与扩充。

(1)课程网络课件开发。

课程网络课件采用web技术进行开发,通过知识点的链接将各章节内容衔接在一起。

网络课件由菜单区、文本区和图形区组成。

解决了本课程教学中图形量大,图形复杂、图形与文本需要共同显示、互相印证的需求,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铁路线路及站场(全书)

铁路线路及站场(全书)

营业线上的桥梁经长期使用后其荷载能力会降低,为保 证行车安全应定期进行检定,荷载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时,应对 其进行加固或更新。当采用多机重联的列车或重载列车通过桥 梁时,应将桥梁的荷载能力与通过的机车车辆重量进行比较。 若桥梁的荷载能力高于机车车辆重量及冲击力,表明该桥梁可 以保证该机车车辆按规定速度安全通过。反之,为保证行车安 全,应限定桥梁的运用条件,如限制列车过桥速度、限制机车 重联台数或限制机车类型等。
图1-20 拱桥
钢架桥——梁与墩台连成一个整体的桥梁,如图1-2l所示。
图1-21 钢架桥
斜拉桥——由梁、斜拉索、塔架组成,如图1-22所示。
图1-22 斜拉桥
悬索桥——用缆索作为主要承重结构,桥面用吊索或吊 杆挂在缆索上,如图1-23所示。
图1-23 悬索桥
4.按桥梁跨越的障碍分 跨河桥——跨越江河、湖泊。 跨线桥——又称立交桥,铁路与铁路、铁路与公路相互交叉 时所建的桥梁,如图1-24所示。
图1-9 直线地段一般黏性土路堑
路堑路基的顶面形状与路堤路基顶面形状相同。 侧沟位于路基顶面两侧,用以排泄路堑边坡和路基顶面上 流下来的地面水,其横断面呈梯形,沟深一般不小于O.6 m, 沟底宽度不小于o.4 m,两侧边坡为1:1~1:1.5,沟底纵 向坡度不小于2%。
边坡即侧沟底至路堑开挖侧面的斜坡,其坡度一般为1:1 ~1:1.5。
天沟位于路堑顶弃土堆的外侧,用以截排路堑上方流向路 堑的地面水。
三、路基排水及防护加固
1.路基排水 为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的冲刷、浸蚀,要修建排泄 或拦截建筑物,使地面水和地下水水位降低或能顺畅流走。 排除路基地面水的设备有侧沟、天沟、截水沟和矩形水槽 等。各种水沟应位于距路基本体不太远的范围内,以节省用地, 但应不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 排除或降低路基地下水的设备有明沟、槽沟、渗沟和渗管 等。明沟横断面通常采用梯形,如图1-10所示。

铁路线路及站场

铁路线路及站场
65.机车车辆的中心最大高度为4800mm。
66.安全空间:建筑接近限界与机车车辆限界之间的空隙。
67.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简称为线路间距。
68.线路间距通常由机车车辆限界,建筑接近限界,超限货物装载限界,线间设备计算宽度和线间办理作业性质所需要的安全量等各种因素确定。
69.双线区间直线地段 直线建筑限界最小线路间距为4000mm。
49.线路纵断面由平道、坡道及设于变坡点处的竖曲线组成。
50.线路纵断面上坡度的变化点,叫边坡点。相邻边坡点间的距离,叫坡段长度。
51.《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线路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Ⅰ、Ⅱ级铁路大于3‰,Ⅲ级铁路大于4‰时,应以竖曲线连接。其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R竖=10000m,Ⅲ级铁路R竖=5000m。
车站线路实际有效长的推算:确定车站线路有效长时,首先应以车站平面图正线上的最外方道岔中心为坐标原点,计算出线路有效长的控制点坐标,然后利用有效长推算表推算出各线路的实际有效长
52.坡道附加阻力与列车重量之比,叫做单位坡道附加阻力。
53.如果在坡道上有曲线,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所遇到的单位附加阻力应为单位附加阻力与单位坡道附加阻力只和。
54.将总的单位附加阻力换算为坡度成为换算坡度,又称加算坡度。
55.限制坡度是指用一台机车牵引规定重量的货物列车,以规定的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时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道岔配列分类:异侧对向、同侧对向、异侧顺向、分支顺向、同侧顺向、异侧背向
渡线:为了使机车车辆能从一条线路进入另一条线路应设置渡线。渡线又分为普通渡线、交叉渡线及缩短渡线
线路平行错移的连接:在车站两平行线间的某一段,需要修建站台或其他建筑物及为某种作业需要而变更线间距离是,其中一条线路要平行移动,移动后的线路与原线路之间用反向曲线连接

《铁路线路与站场设备运用》教学课件—03站场基础知识认知

《铁路线路与站场设备运用》教学课件—03站场基础知识认知
决定因素
机车车辆限界 建筑限界 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 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三、线路间距
(一)直线地段线路间距
(二)曲线地段线路间距 线间距加宽
外侧线路上的车体中部向内侧偏移,内侧线路上 的车体两端外角向外侧偏移,相邻曲线外轨超高 不同。
加宽量与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量相同
特点:尽头式布置
连接到发线
3、货物线
通过式货物线
供货物装卸作业时使用的线路
尽头式货物线
4、调车线 用来集结车辆、解编车辆和停放本站作业车及 其他车辆的线路。5、其他用途线 车来自上为办理其他各种作业所设置的线路
包括: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禁 止溜放车停留线、驼峰迂回线、车辆站修线等。
(三)岔线 指在区间或站内与铁路接轨,通往路内外单 位(厂矿企业、港口、码头)的专用线路。
(二)曲线地段线路间距
2、曲线地段相邻两线间无建筑物或设备
无建筑物或设备时,两曲线半径相同
最小线路间距可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确定:
(1)h外>h内
S曲
S直
84500 H R 1500
h外 h内
(2h)外 h内
S曲
S直
84500 R
(二)曲线地段线路间距
2、曲线地段相邻两线间无建筑物或设备 例3.2.2(无高柱信号机)
II 1
I1
II 2
I2
II 3
I3
II 4
三、道岔编号方法
(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向里、由主向次依次 编号。
上行列车进站一端用双数,下行列车进站一端用单数; (2)站内道岔,通常以车站站房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 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3)每一道岔均应编为单独的号码,对于渡线、交分道 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我国规定以(辙叉号数)表示道岔的号数。

2、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

3、设备在车站中的位置,习惯这样来区别,站房同侧左端简称(站同左),站房对侧和站房正对位置称(站同右)。

4、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是(客货交叉)。

5、双向编组站共同的缺点是(折角车流作业不利)。

6 、中间站的客运设备有(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和(站台间的跨越设备)。

7、中间站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图型,个别采用(纵列示布置)图型。

8、线路间距留有安全空间的目的是:一是为了通行(超限货物列车);二是(保证行车安全及工作人员安全便利)。

9、我国重载铁路的运输方式有(单元式)、(整列示)和(组合式)。

10、出站信号机距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建筑接近限界为(2440)mm,距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线路的建筑接近限界为(2150)mm。

二、选择题
1、货物站台应高出轨面(0.5)米。

2、新建区段站,在不受地形、地质及其他条件限制时,机务段应首先考虑设在(Ⅲ)象限。

3、区段站机务段的位置应靠近(到发场)并有便捷的通路,以利机车及时出入段。

4、编组站无调中转列车的作业办理地点是(通过车场)。

5、下列编组站中是大型编组站的是(单向纵列式)。

6、机车车辆限界的最大半宽度为(1700)毫米。

7、下列道岔中,辙叉角最大的是(9 号).
8、警冲标与绝缘节的距离一般为(3.5)米.
9、车辆段要靠近(到发场),以缩短扣修车辆的取送行程。

10、区段站咽喉布置时,应特别避免(调车作业)的交叉.。

11、单向纵列式编组站是(三级三场)。

12、为了便于装卸自行移动的货物,一般应设(尽端站台)。

13、如信号机的基本宽度为380mm,信号机柱中心距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一侧距离为(190+2440) mm。

14、旅客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1750)毫米.
15、单向混合式编组站是(二级四场)。

16、双线铁路中间站应设(2)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

17、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应大于(160)km/h
18、当两列或两列以上开往同一方向的普通货物列车合并连挂,首尾相接而组成的列车叫(组合式重载列车)。

19、在编组站所办理的各种列车中,以(区段列车)列车所占比重为最大.
20、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时,应将机走线设在(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三、简答题
1、道岔的定义和作用?
答:道岔:铁路线路相连接或交叉设备的总称
作用: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2、何谓会让站、越行站?
答:在铁路区段内,仅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需要而设有配线的分界点,在单线铁路上称为会
让站,在双线铁路上称为越行站。

3、何谓正线?何谓站线?站线包括哪几类?
答:正线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深入车站的线路
站线指车站内除正线以外的线路
站线包括以下几类:
(1)供接发旅客列车或货物列车用的到发线。

(2)供解体或编组货物列车用的调车线和牵出线。

(3)办理装卸作业的货物线。

(4)办理其他各种作业的线路,如机车走行线、存车线、检修线等。

4、解释调车驼峰
答:驼峰是将调车场始端道岔区前线路抬到一定高度,主要利用其高度和车辆自重,使车辆自动溜到调车线上,用以解体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5、说明线路的有效长的影响因素
答:(1)警冲标
(2)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和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
(3)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
(4)车挡(为尽头式线路时)
四、计算题
某曲线地段曲线半径为500米,外轨超高为60毫米,该地段的建筑物地高度大于车体突出点的高度3600毫米,试计算该地段的曲线内侧限界加宽量,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和分析。

(我国采用车体长26米,车体两转向架中心销之间的距离为18米的大型车体作为计算车辆)
1、试论述中间站改扩建的几种常见情况,要求说明改扩建的原因及相应的改扩建方式。

答:(1)增加线路
①当行车量增长或有岔线与车站接轨时,可能需要增加到发线。

加铺到发线时,应尽可能向站房对侧发展,以避免拆迁设备或建筑物。

②随着车站装卸作业量的增多,可能需要增加货物线。

加铺货物线应尽可能而在货场同侧增加。

③更不宜绕过站房加铺线路。

(2)铺设第二正线
在站内第二正线的位置与区间引入的位置不相矛盾的情况下,一般应在站房对侧引入。

不宜设在站房和原有正线之间。

(3)延长线路
①考虑车站两端相邻区间的长度不致相差悬殊,最好是向运转时分较长的一端延长。

②尽量向车站的一端(最好是咽喉简单的一端)延长站线,避免拆动两端咽喉。

③应注意车站两端进站线路平、纵断面的技术条件以及有无大型桥涵等建筑物。

(4)改变纵断面
①保证列车停车后能够再行起动。

②保证车辆在线路上的停留安全。

③尽可能采用填方的办法(纵断面条件许可且标高变更不大时),一般用填道碴的办法解决,但道碴的厚度不应超过1m。

2、试对区段站机务段的合理位置进行分析。

1、用三角板画出9号单开道岔的比例尺图,要求写出作图过程,说明作图依据并标出相应线段的长度。

2、试画出单铁路会让站设立一条到发线的图型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三、对下述车站的线路及道岔进行编号并确定道岔的辙叉号数,要求写出线路及道岔编号的原则。

(该车站正线直向通过速度≤120km/h,采用混凝土岔枕。

正线兼到发线道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