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

合集下载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夜宴图》;本画分夜宴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段。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一段:夜宴听乐
仔细观察,主人翁韩熙载的神态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是 高兴的,还是 郁闷的?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从人物的穿着中,你 看出了人物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油画用色丰富厚重。中国画用色轻淡。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的造型技法不同之处。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子》
油画以明暗面块造型为主。中国画以线造型为主。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在主客观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
北宋梁楷 《太白行呤图》 法国安格尔 《莫瓦铁雪夫人像》
油画注重客 观的描绘。中国 画注重程式化表 现,以意趣为主
五代: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四段:清吹
第三段:休息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五段:送客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鸠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因为是北 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韩熙载为逃避南唐李后主的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 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 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 宴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梁楷《六。 屈子行吟图 明 陈洪绶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南宋:李嵩《货郎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清黄慎《渔翁渔父图》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中国古代人物画赏析

中国古代人物画赏析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画面构图巧妙,线条流畅,色彩典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人物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对后世的影响
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绘画技巧、构图方式、色彩运用等方面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线条的运用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线条的运用,通过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的线条表现人物形象,强调线条的流畅和变化。
构图与布局
古代人物画在构图和布局上讲究平衡与和谐,注重人物与背景、道具之间的呼应关系,使画面更加完整和统一。
传统技法的传承
题材的拓展
古代人物画家不断探索新的题材,从历史故事、文学名著、民间传说中寻找灵感,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
传承文化
艺术研究
投资与财富保值
通过对古代人物画的鉴赏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收藏古代人物画也是一种投资方式,可以保值增值,同时为收藏家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03
02
01
鉴赏与收藏的意义
06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
色彩的搭配
古代人物画中色彩的运用也是一大特色,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颜色来表现人物的肤色、服饰、配饰等,使画面更加生动。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物画所描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影响了文学创作。
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物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对后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如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即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15张PPT)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15张PPT)

宋 的。以细笔勾出的五官像是紧缩到了
梁 楷
一起,夸张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很富于
幽默感。
印 本章结束
《步辇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46cm×180cm 【唐代】 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藏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 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全图28.7cm×335.5cm 【五代】 顾闳中 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夜宴图》听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韩熙载夜宴图》观舞
《韩熙载夜宴图》歇息
《韩熙载夜宴图》轻吹
《韩熙载夜宴图》散宴
《泼墨仙人图》
《 这是一幅水墨写意的人物画,画一名
泼 墨
袒胸露腹、自由自在的仙人醉酒以后
仙 人
踉跄步态。以淋漓的泼墨画出人物的
图 服装,看似随意,实则于表现衣着的

南 质感、结构与人体姿态方面很是严谨
这是一幅长三米多的工笔 重彩画长卷,选取了南唐 吏部侍郎韩熙载夜宴中的 五个代表性生活片段加以 描绘,每段用屏风相隔又 连贯一气,好像连环画一 样展现出整个夜宴的过程 。
韩熙载出身北方望族 ,才华横溢,有着远大的 政治抱负。入仕南唐,却 饱受猜忌和排挤,为求自 保,遂纵情声色以自污。 画家顾闳中受后主李煜差 遣,夜至其地,暗中观察 、默记,归来绘成此卷。
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
中国古代称肖像画为“传神”。这 一名称标示出中国 古代人对肖像画 的深刻认识,它要求画家不能只是 画出对象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深入 地表现出人物的内 在性情。 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原是西方绘画的术语,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称其为“写照”、“写真”或“传 神”。

古代人物画

古代人物画

叔 齐
伯夷
《六祖伐竹图》,国画精品,南宋画家梁楷代表作品 “六祖”即惠能和尚(638—713),唐代著名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南宗的鼻祖,主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和合二仙》
寒山:“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听 琴 图 北 宋 绢 本 设 色 纵 147.2 厘 米 横 51.3 厘 米
宋徽宗绢本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
伯夷
《采薇图》着力刻画了两个宁死不失气节的 人物。伯夷双手抱膝,目光迥然,显得坚定 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 画面气氛肃穆、凝重萧瑟。最前面一松一枫 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使人 联想起枫树的耐寒和苍松的不凋,而这正是 对画中人物性格的比喻和写照。
《一团和气》朱见深(1448——1487)
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
《张卿子像》曾鲸
工笔画
写意画
第一部分
传神写照——人物画
作品名称:步辇图 作 者:阎立本(唐代) 简 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129.6厘米长,38.5厘米宽。
名 称: 古帝王图 作 者:阎立本(唐代)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开国之君
|
亡国之主
名称:重屏会棋图 作者:周文举(五代)
名称:韩熙载夜宴图 作者:顾宏中(五代) 简介: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独树一帜
——古代中国画
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赵青涛
中国画的定义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 (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 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 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 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中国画之人物画的概述及欣赏

中国画之人物画的概述及欣赏

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的区别
写意人物画的欣赏
• 范曾,中国当代 著名学者、书 画家、诗人.
作品欣赏
• 《秋风纨扇图》为唐寅水墨人物 画代表作,画一立有湖石的庭院, 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 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她的衣 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 勾丛竹。此图用白描画法,笔墨 流动爽利,转折方劲,线条起伏 顿挫,把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和 颜辉的折芦描结合起来,用笔富 韵律感。全画虽纯用水墨,却能 在粗细,浓淡变化中显示丰富的 色调。画左上部题诗:"秋来纨扇 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 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借借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色衰恩弛, 好比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 运,抨击了世态的炎凉。显然, 这是与唐寅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 有关的。画中女子一脸衰怨,或 许正是唐寅自身的写照。
古代人物画的表现形式
• 古代人物画技法多样,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 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 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 笔人物或写意人物; 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 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 以线描为主但略施 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
• 又因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 描写仙佛僧道 者称道释; 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 描写妇女者称仕女; 肖像画称写真。
•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 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 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
• 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 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 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 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统一时空的局限。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技法精湛,笔墨运用得当,能够传神地 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隋唐五代人物画中,画家们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如勾线 、晕染、皴擦等,使得画面效果更加丰富多样。同时,通 过笔墨的运用,能够传神地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使 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REPORTING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总结词:细腻传神
详细描述: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子神灵的形象,画面 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自然,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总结词:气势磅礴
详细描述: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以气势磅礴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帝王形象,画面构图严谨,人物 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构图巧妙,布局合理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设计精巧,布局合理 ,使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详细描述
画家们在构图时,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细 节处理,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合理的布局,使 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同时,通过对 背景、道具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进一步丰富
了画面的内涵和艺术性。
技法精湛,笔墨传神
2023
PART 03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影响与 价值
REPORTING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隋唐五代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绘画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呈现的细腻、华美的风格,以及丰 富的表现手法,为后来的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 ,被广泛应用于历代绘画作品中,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 一。
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 法对现代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 所强调的意境、气韵和形式美,为现 代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张 卿 子 像
曾 鲸 明
张卿子像 曾鲸 明
立轴绢本设色 纵111.4厘米 横36.2厘米
此图画诗人兼医家张卿子肖像。张卿子 原名遂辰,字相期, 号西农,祖籍江西,随 父迁居浙江杭州。工诗文,董其昌、陈 继儒 称许为“奇才”。他又是位名医,后人把他编 辑的伤寒论 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图中张 卿予身穿淡青色长袍,乌巾 朱履,指甲修长, 悠然捻须。仪表端雅,意态安详,有栩栩如 生,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不愧是传神高手 的精心佳作。画像 面部,先用淡墨多层烘染, 神形毕现后,再行敷彩,色调柔美; 接着在 耳朵等部位用较浓的赭色笔勾提,达到笔墨 色浑然一体, 艳而不俗,形神兼备的效果。此 画作于曾鲸五十九岁时。全图 裱边四周有清 乾隆年间梁诗正、厉颚、丁敬、杭世骏等许 多名 人题咏。
捣练图 张萱 唐
这幅画中的妇女在做什么?画面人物分为几组? 她们有着怎样的神态?画家是怎样表现的?构图 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技法?
捣 丝
理 丝 缝 合
熨练
捣练图 张萱 唐
卷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147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画面表现宫中夕3女加工 绢丝的场面。全图十二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 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 有高有低, 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 贯注,仿佛惟有 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 动,生活气息甚浓。 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 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 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 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 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 格。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画中的妇女是什么人?她们的神态怎样? 她们看起来愉快吗?为什么? 请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作者以熟练的技巧,绘一枝 芙蓉斜欹,一只华丽的锦鸡 紧抓花枝,回首凝视着翩翩 起舞的彩蝶。画面的诗情画 意,相得益彰,富有文学气 息,为典型的北宋徽宗时期 倡导的工整写实风格。
赵佶 宋 《芙蓉锦鸡图》
•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少有的皇帝 画家。
• 当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 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 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 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 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这 幅《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文苑图(中国画) 传 韩滉 (唐)
《文苑图》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利,衣 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生动地表现了古代文人吟 诵属文时的专注神态。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小结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龙凤仕女图》
杜堇所作的这幅《伏生授经图》 ,该图描绘的是汉初的儒者伏生向汉朝宫廷派来的 学者讲述《尚书》经文的情景。画面绘蕉林一隅,左边有二男一女,其中地上一耄耋 之态的长者正在聚精会神地讲经,那超然的神态仿佛完全沉浸在讲经的气氛里,他就 是浮生。对面伏坐于书案前,专心致志地作着记录的大概是学生晁错。
杜堇《伏生授经图》明代
二、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步辇图》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
五、宋朝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
《清明上河图》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不仅仅满足于人物外形的肖似,更 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揭示, 即传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

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四.电教软件
光盘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3.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
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提示: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心理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2)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提示: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

提问学生为什么。

另外画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处在观舞宾客中,并不正视舞女,而是眼看击鼓的韩熙载,人物表情内心活动,画得很出色。

(3)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4.第四段:清吹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

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五个乐伎虽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

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

5.第五段,散宴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映示对话图)
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映示画面并放大)
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
提示:联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

6.最后再次用录像配乐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长卷图,加深体会《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没色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四.作品欣赏
1.《虢国夫人游春图》
2.《捣练图》
3.《簮花仕女图》
4.观后交流,讨论,请学生根据《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判断谁是虢国夫人?
五.全课总结
1.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