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教学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人物画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实践,体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分类。
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3.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勾线、渲染、勾勒等技法。
4. 名画欣赏: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如《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5. 绘画实践:指导学生绘制一幅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示范法:展示名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体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名画作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分析特点: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如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构图严谨等。
4. 讲解表现手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勾线、渲染、勾勒等技法。
5. 名画欣赏:展示《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6. 绘画实践:指导学生绘制一幅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所运用的技法和创作能力的表现。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定义与特点1.1.2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1.1.3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作品及作者1.2 教学内容1.2.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定义与特点1.2.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1.2.3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作品及作者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作品及作者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兴趣1.4.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1.4.3 分析: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作品及作者1.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1.4.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二章: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技法与表现手法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技法2.1.2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2.2 教学内容2.2.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技法2.2.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技法与表现手法2.3.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技法与表现手法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兴趣2.4.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技法与表现手法2.4.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2.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2.4.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三章: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名家与流派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3.1.2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流派及其特点3.2 教学内容3.2.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3.2.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流派及其特点3.3 教学方法3.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3.3.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流派及其特点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兴趣3.4.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3.4.3 分析: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流派及其特点3.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3.4.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四章: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4.1 教学目标4.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的传承情况4.1.2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的发展趋势4.2 教学内容4.2.1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的传承情况4.2.2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的发展趋势4.3 教学方法4.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情况4.3.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作者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通过展示现代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兴趣4.4.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情况4.4.3 分析:分析现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作者4.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4.4.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五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与评价5.1 教学目标5.1.1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方法5.1.2 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进行评价5.2 教学内容5.2.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方法5.2.2 中国古代人物画评价的标准与方法5.3 教学方法5.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第六章:中国古代人物画创作实践6.1 教学目标6.1.1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创作步骤6.1.2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能力6.2 教学内容6.2.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创作步骤6.2.2 创作实践: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6.3 教学方法6.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创作步骤6.3.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回顾前五章内容,激发学生创作兴趣6.4.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创作步骤6.4.3 实践: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指导6.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6.4.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七章:中国古代人物画与社会文化7.1 教学目标7.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与社会的关联7.1.2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文化中的地位7.2 教学内容7.2.1 中国古代人物画与社会的关联7.2.2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文化中的地位7.3 教学方法7.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与社会文化的关联7.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古代人物画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对与社会文化的思考7.4.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与社会的关联及在文化中的地位7.4.3 分析:分析具体的古代人物画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7.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7.4.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八章:中国古代人物画与现代生活的融合8.1 教学目标8.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8.1.2 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古代人物画元素融入现代创作8.2 教学内容8.2.1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8.2.2 将古代人物画元素融入现代创作的方法8.3 教学方法8.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8.3.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将古代人物画元素融入现代创作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通过展示将古代人物画元素融入现代创作的作品,引发学生兴趣8.4.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如何将古代人物画元素融入现代创作8.4.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将古代人物画元素融入现代创作,教师指导8.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8.4.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九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示范9.1 教学目标9.1.1 让学生了解教案编写的方法与步骤9.1.2 培养学生独立编写教案的能力9.2 教学内容9.2.1 教案编写的方法与步骤9.2.2 教学示范:以中国古代人物画为例,编写一份教案9.3 教学方法9.3.1 讲授法:讲解教案编写的方法与步骤9.3.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编写教学示范教案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回顾前八章内容,激发学生编写教案的兴趣9.4.2 讲解:详细讲解教案编写的方法与步骤9.4.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编写教学示范教案,教师指导9.4.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9.4.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十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评价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10.1.1 让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原则10.1.2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10.2.1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原则10.2.2 教学反思:以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10.3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中国古代人物画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其发展历程,了解重要代表作品及作者。
小学美术《古代人物图画》教案

2.教学难点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把握线条的流畅性和色彩的搭配,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突破。
-构图能力:如何将古代人物形象合理安排在画面中,形成和谐、平衡的视觉效果,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2.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尽量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古代人物画的知识。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绘画实践,积极性很高。但从成果展示来看,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线条不够流畅、色彩搭配不当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作品和实际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古代人物画的实际案例,如唐代仕女图或宋代人物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绘画实践。学生将尝试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古代人物形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的创作思路。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人物画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法和艺术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代人物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观察力与创造力的结合: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并融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高中美术课本第十七课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
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5.小结四.电教软件光盘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按技法分:工笔、写意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中国人物画教案

中国人物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人物画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发展背景;2. 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分析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3. 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处理;4. 实践绘制中国人物画。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人物画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知识讲解:1. 介绍中国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代绘画流派和名家作品;2. 分析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如注重人物形象的神韵和气质表现;3. 解释中国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原则和线条处理技巧。
示范演示:1. 展示一幅中国人物画的示范作品,解读其中的构图和线条处理;2. 演示绘制中国人物画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练习实践:1. 分发绘画材料和纸张,让学生按照示范作品进行绘制;2. 引导学生注意构图和线条处理的细节,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3. 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绘画中的困难。
作品分享和评价:1. 学生完成绘画后,组织作品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3. 选取几幅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比,表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总结和延伸:1. 总结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物画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绘画艺术,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教学资源:1. 中国人物画经典作品图片或视频;2. 绘画材料和纸张;3. 示例中国人物画作品;4. 学生绘画作品展示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2. 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构图、线条处理和创意表现;3. 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进一步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和现代艺术形式;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关于中国人物画的论文或报告;3.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绘画才华。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设计教案名称: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提高学生对古代人物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概述。
2.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学习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应用。
4.艺术实践:通过模仿和创作古代人物画,加深对古代人物画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引入古代人物画的话题,提问学生对古代人物画的了解和印象。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并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解析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包括形态特征、表现手法、审美取向等。
3.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介绍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
三、示范与实践(4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构图和绘制古代人物画,重点讲解如何表现人物形态和表情。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利用铅笔或水彩等绘制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
3.学生自由发挥,加入个人的创造元素,完成一幅古代人物画作品。
四、欣赏与评价(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对古代人物画进行欣赏和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和难点,并提醒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和练习。
五、课堂延伸(15分钟)1.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书籍和参观展览,拓宽对古代人物画的了解。
2.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古代人物画的认识和理解。
2.教师示范: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人物画的绘制过程和技巧。
3.学生实践: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古代人物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人物画的线条、构图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分别描绘了哪些人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二、教学内容1.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背景,包括先秦、汉代、唐代等时期的代表作品。
2.分析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如线条、构图、表现手法等。
3.欣赏代表作品,如《洛神赋图》、《步辇图》等。
三、课堂实践1.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人物画,注意线条、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古代人物画,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人物画有哪些艺术特点?2.展示学生上节课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
二、教学内容1.深入分析人物画的线条、构图、表现手法等。
2.讲解人物画的创作步骤,如起稿、勾线、敷色等。
3.欣赏更多的人物画作品,如《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
三、课堂实践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重新绘制一幅人物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中国古代人物画有哪些独特之处?2.展示学生前两节课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
二、教学内容1.讲解人物画的题材分类,如宫廷人物、文人雅士、民间故事等。
2.分析不同题材人物画的创作特点,如线条、构图、表现手法等。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教案题目: 中国古代人物画讲课人:刘茜教学内容: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师:指导教师:教学目的: 1 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知识2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不同时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2 理解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讨论作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作品的分析,形成自己的主观感受。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片展示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过程导入: 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导入课题。
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作品吗?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中国画按题材划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而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出现最早,山水、花鸟则是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独立画科。
中国古代人物画最早可追溯到史前的岩画和陶绘,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活动的绘画。
一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过程战国——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人物画日渐成熟阶段;唐朝——人物画从成熟走向高峰期;五代两宋——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阶段欣赏《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简介《龙凤仕女图》这两幅帛画是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物画作品,帛画是当时的一种陪葬品,它的作用是引导死者灵魂升天,反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的死后升天意识。
问:《龙凤仕女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画面描绘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作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她发髻高盘,阔袖长袍,双手合十作祈祷状。
在龙凤的接引下,向天国行进的情景。
此画以毛笔勾线兼平涂着色,主次分明,造型生动。
由此可看出战国时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以墨线勾描为主,线条细劲有力,用色平涂与渲染并用,人物皆作正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二)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日渐成熟阶段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线描还只是表现了物象的轮廓,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专业画家队伍的成立,其线描在体现造型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大的表现力,并渗透出作者自身的审美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课本第十七课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
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四.缃倘砑?br&光盘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3.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提示: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心理描写
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2)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提示: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
提问学生为什么。
另外画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处在观舞宾客中,并不正视舞女,而是眼看击鼓的韩熙载,人物表情内心活动,画得很出色。
(3)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4.第四段:清吹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
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五个乐伎虽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
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
5.第五段,散宴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映示对话图)
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映示画面并放大)
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
提示:联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
6.最后再次用录像配乐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长卷图,加深体会《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没色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四.作品欣赏
1.《虢国夫人游春图》
2.《捣练图》
3.《簮花仕女图》
4.观后交流,讨论,请学生根据《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判断谁是虢国夫人?
五.全课总结
1.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课堂教学随笔
中国古代人物画这一讲内容多,年代跨度大,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面展开介绍有一定难度,应在内容的侧重点进行调整,把人物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缩短,略讲一下,避免学生厌烦,另外在课程内容顺序上也进行调整,把古代人物画的分类,技法放到前面上,而把人物画的特点放后讲,讲绘画技法时选了两张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和写意画,一张是明代曾鲸画的《张卿子像》,另一张是宋代画家梁楷画的写意画《李白行吟图》,讲到写意时可在课堂上边介绍边
演示技法,也请有兴趣的学生上来画,一下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体会在宣纸上作画的感觉,充分感受和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震撼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
最后教师点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传神,形神兼备,而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张画把握得是很好的,最后结束这张作品的分析。
为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还选取了几张盛唐时期的人物画进行欣赏。
张萱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周肪画的《簮花仕女图》,让学生先说说喜欢这些作品的哪些方面,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再每幅作品详细讲解,为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结束时布置同学们课后通过找资料查出《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虢国夫人,下一次上课时告诉大家,给学生增加一点悬念,期待下次上美术课时知道结果。
我认为高中美术欣赏课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有效途径是打破常规,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别出心裁而有创意的课程设计,结合学科特点,营造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适时寻找教学契机和切入点,这些都是上好每节高中美术欣赏课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