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病句修改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1: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例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例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

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4: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

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例6: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二、成分残缺1.缺少主语例7: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

将“使”删去即可。

2.缺少谓语例8: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

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3.缺少宾语例9: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

在句末加上“的美德”即可。

三、成分赘余1.重复多余例10: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

“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二者重复,应取其一。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的10种类型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的10种类型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的10种类型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例1 :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让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解析: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

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解析: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

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

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

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

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三、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例7: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例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技巧全汇总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技巧全汇总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技巧全汇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技巧:
1.主谓不一致:
例句:我喜欢唱歌和跳舞是我的爱好。

修改技巧:主谓要保持一致,将“是”改为“都是”。

2.主谓宾不一致:
例句:我今天上午去了图书馆,还借了一本书给我妹妹。

修改技巧:使谓语和宾语一致,将“给我妹妹”改为“给了我妹妹”。

3.语序倒置:
例句:在树下小鸟唱着歌。

修改技巧:将状语移到谓语之后,改为“小鸟在树下唱着歌”。

4.句子成分缺失:
例句:天气很热,而且还有很多人。

修改技巧:将主语“天气”后面的“很热”改为补充说明,补充一个
主语,改为“今天天气很热,而且还有很多人”。

5.重复冗余:
例句:她是一个漂亮美丽的女孩。

修改技巧:去掉冗余部分,改为“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6.语法错误:
例句:看着他弯腰捡起书本。

修改技巧:修正动词形式,将“弯腰”改为“弯下腰”。

7.修辞不当:
例句:大地“笑”了起来。

修改技巧:修正修辞方式,改为“大地显得欢快”。

8.词语搭配不当:
例句:他经常看看书。

修改技巧:修正搭配,将“看看”改为“看书”。

9.单复数错误:
例句:我的朋友们都很友好。

修改技巧:修正名词的单复数,将“朋友们”改为“朋友”。

10.时态错误:
例句:昨天我爸买了一台新电视。

修改技巧:修正动词的时态,将“买”改为“买了”。

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
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必要的成分,使意思表达不完整。

例句:由于时间关系,没把这件事情讲清楚。

修改:由于时间关系,这件事情没有讲清楚。

2.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当,使句子意思表达不准确。

例句:他的演讲生动有力,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修改:他的演讲非常生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3.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当,使句子意思表达不准确。

例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因为它是非常重要的。

修改: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因为它非常重要。

4. 重复啰嗦:句子中重复使用了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使句子显得啰嗦。

例句:他非常喜欢唱歌,每天都要唱很多歌。

修改:他非常喜欢唱歌,每天都要唱。

5. 前后矛盾:句子中的意思前后矛盾,使句子意思表达不准确。

例句:他昨天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作业,但今天他又说他还没完成。

修改:他昨天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作业,但今天他又说他还没开始做作业。

以上是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常考病句类型

常考病句类型

常考病句类型第一篇:常考病句类型中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一、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况。

1.主语被掩盖,如: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个句子由于在“这次活动”前加上了“通过”一词,和在“我们”前加上了“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致使主语残缺。

修改的方法是,把“通过”一词删去,让“这次活动”作句子的主语。

或者把“使”删去,让“我们”作句子的主语。

2.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如:⑵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这个句子误认“阵风”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稻浪”。

修改的方法是,在“恰是”前加上“稻浪”。

3.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如:⑶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地方”。

二、句子成分不搭配1.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如:⑷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这个句子的中心语“眼睛”和谓语“集中”不搭配,应将“眼睛”改为“目光”。

2.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如:⑸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

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注视”和它的宾语“报告”不搭配,修改的方法是,在“注视后加上“这位英模”,将“和”去掉,在“这位英模”后加逗号。

3.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如:⑹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这个句子的主语“内蒙古草原”和宾语“季节”不搭配,可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⑺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这个句子的定语“强壮”与它的中心语“步伐”不搭配,可将“强壮”改为“强健”。

5.状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⑻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这个句子的状语“多么深刻”与其中心语“蕴含”不搭配,应改为: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三、词序不当词序不当容易产生歧义,如:⑼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许多”看作是“事迹”的定语,表示有“许多事迹”;一种是把“许多”看作是“张老师”的定语,表示有“许多张老师”。

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在中考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成分残缺: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

例句: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修改:去掉“通过”或“使”,让其中一个主语独立出来,成为完整句子。

2.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或不通顺。

例句: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修改:“精神”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3. 用词不当:句子中使用了不合适的词语,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或产生歧义。

例句: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修改:“效尤”是贬义词,应改为“学习”。

4. 重复啰嗦: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词语或表达方式,导致句子显得啰嗦。

例句: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修改:去掉“不再”,使句子简洁明了。

5.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不通顺或难以理解。

例句: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老师的建议。

修改:“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符合先听后讨论的逻辑顺
序。

6. 表意不明:句子意思表达不明确或有歧义,导致读者难以理解或产生误解。

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我同意这种主张。

修改:“这种主张”指代不明,应在前面加上具体指代的内容。

7. 不合逻辑:句子的内容不符合常理或逻辑规律,导致读者难以理解或产生误解。

例句: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修改:“幸免”与“死难者”矛盾,应去掉“死难者中”。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一、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1956年,XXX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

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5、联系干系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6、主客颠倒:例:XXX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XXX的。

)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8、事情前后顺序颠倒: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前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分歧事理。

﹡9、状语位置: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B员XXX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1.语序颠倒:我昨天去了影院看了电影。

修改:昨天我去了影院看电影。

2.主谓不一致:他们十人开会的时候已经结束了。

修改:他们十个人开会的时候已经结束了。

3.虚词误用:我打算在下个星期回国去看朋友。

修改:我打算在下个星期回去国看朋友。

4.主谓短语缺少连词:她喜欢跳舞对唱歌。

修改:她喜欢跳舞和唱歌。

5.表达含糊:我有时候喜欢读书,但也有时候不喜欢。

修改:我有时候喜欢读书,有时候不喜欢。

6.省略主语:下雨了,该回家了。

修改:下雨了,我们该回家了。

7.词不达意:我经常在家里看望书。

修改:我经常在家里看书。

8.动词时态错误:我昨天已经买了一个新手机。

修改:我昨天已经买了一个新的手机。

9.重复词语:我喜欢听歌曲音乐。

修改:我喜欢听歌曲。

10.动词主谓不一致:这些书不够重需要加重一点。

修改:这些书不够重,需要加重一点。

11.名词单复数不一致:我要买一双新的鞋子。

修改:我要买一双新鞋子。

12.形容词修饰不明确:我买了一个昂贵的手机。

修改:我买了一个价格昂贵的手机。

13.主谓关系混乱:两年以前我去了北京旅游。

修改:两年以前,我去了北京旅游。

14.时态混乱:他昨天回国一周了。

修改:他昨天回国已经一周了。

15.使役动词错误:我昨天跑步了一个小时。

修改:我昨天跑步了一小时。

16.连接成句错误:我很喜欢跳舞我经常去学舞蹈。

修改:我很喜欢跳舞,经常去学舞蹈。

17.形容词与名词不搭配:我有一个冷的喉咙。

修改:我有一个嗓子不舒服。

18.主谓不一致:她和她的朋友吵了一架。

修改:她和她的朋友吵架了。

19.省略的冠词:我买了书放在桌子上。

修改:我买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

20.不完整的句子:他一直走了好久。

修改:他一直走了好久才到达目的地。

21.并列谓语无连词:他喜欢打篮球高尔夫。

修改:他喜欢打篮球和高尔夫。

22.介词搭配错误:我对看电影没有兴趣。

修改:我对看电影没有兴趣。

23.动词缺少宾语:他喜欢。

修改:他喜欢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病句修改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病句常见的类型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

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辨析
A.语感法
B.紧缩法
C.分解法
D.聚焦法
(2)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

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2003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试题)
分析:例句中本意是“阻止非典的反弹”,若再加否定词,“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恰与原意相反,成为语病。

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2004年扬州中考试题)
4.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2006年广东湛江中考试题)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2004年衡阳中考试题)
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2005年佛山市课改区中考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

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应去掉“不”。

总结:中考病句类型及例句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中考时取得好的成绩,步入自己心目中的院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