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国网考试之电路:电路基础选择题100题

【范文】国网考试之电路:电路基础选择题100题
【范文】国网考试之电路:电路基础选择题100题

1、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A 、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一致

B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相反

C 、 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实际方向一致

D 、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实际方向相反 2、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D 、有时是正值、有时为或负值 3、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 A 、6V B 、-6V C 、14V D 、10V 4、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 A 、Ri u = B 、Ri u -= C 、 i R u = D 、Gi u -=

5、一电阻R 上u 、i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 =-10V ,消耗功率为0.5W ,则电阻R 为( ) A 、200Ω B 、-200Ω C 、±200Ω D 、±100Ω

6、电容元件的元件特性指( )

A 、电压与电流关系

B 、电压与电荷关系

C 、电流与电荷关系

D 、电流与磁通关系 7、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 )

A 、1A

B 、2A

C 、4A

D 、3A

8、图2所示4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

A 、32W

B 、-32W

C 、16W

D 、-16W 9、图3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功率P 等于( )

A 、3W

B 、4W

C 、9W

D 、12W 10、两个电阻串联,R 1:R 2=1:2,总电压为60V ,则U 1的大小为( ) A 、10V B 、20V C 、30V D 、40V 11、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全是90Ω D 、全是30Ω

Ω

图1 图2

图3

Ω

1+ 15V -

1A

b

4Ω 1Ω 2Ω

a

12、 图4中电压u 为( )

A 、2V

B 、-2V

C 、-20V

D 、20V 13、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

A 、负载电阻增大

B 、负载电阻减小

C 、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D 、电源输出的电流减小 14、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

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 、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D 、以上都不对 15、图5示电路中节点a 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B )。

A. 8U a -2U b =2

B. 1.7U a -0.5U b =2

C. 1.7U a +0.5U b =2

D. 1.7U a -0.5U b =-2

16、实际电压源在供电时,它的端电压( )它的电动势。 A .高于 B.低于 C. 等于 D.不确定 17、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

A 、支路电流法

B 、回路电流法

C 、结点电压法

D 、2b 法 18、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

A 、支路电流法

B 、回路电流法

C 、结点电压法

D 、2b 法 19、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 )

A 、支路电流法

B 、回路电流法

C 、结点电压法

D 、2b 法 20、图6所示电路,电压u 为( )

A 、12V

B 、24V

C 、-12V

D 、-24V

21. 在有 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中,可以列出独立KCL 方程和独立KVL 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 A. n ;b B. b-n+1;n+1 C. n-1 ;b-1 D. n-1; b-n+1 22. 图7示所示电路,回路电流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回路电流i l1的自阻为3Ω,与i l2的互阻4Ω,与i l3的互阻2Ω,u 11为-12V

B. 回路电流i l2的自阻为6Ω,与i l1的互阻1Ω,与i l3的互阻2Ω,u 22为4V

C. 回路电流i l3的自阻为5Ω,与i l1的互阻2Ω,与i l2的互阻-2Ω,u 33为-2V

D. 回路电流i l2已知为-4A

23、图示电路,列回路电流方程个数最少的拓扑图是( )

图4 图5 图

6

图7 图8

24. 图9示电路中,列些结点电压方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结点○

1的自导为

G

1+ G 2,与结点○2的互导为- G 2,i S11为u S1 B .结点○

2的自导为G 1+ G 2,与结点○1的互导为- G 2,i S22为i S3 C .结点○

1的电压为u n1= u S1 D .u n1、u n2自动满足KVL

25.在图10所示电路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列写回路电流方程,选择合适的独立回路,最少可列写的KVL 方程数为2

B.列写结点电压方程,选择合适的参考结点,最少可列写的KCL 方程数为2

C.结点○

2的自导为1S D.流入结点○

1的电源电流为i S1+u S1 26、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

A 、交流电路

B 、直流电路

C 、线性电路

D 、非线性电路 27、直流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时,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应( )。 A.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电流源作开路处理 B.电压源、电流源都作开路处理 C.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电流源作短路处理 D.电压源、电流源都作短路处理 28、当参考点改变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将 ,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值将 ( ) A 、变化 变化 B 、不变 不变 C 、不变 变化 D 、变化 不变 29、关于齐性定理叙述错误的是( )

A 、适合含受控源的线性电路

B 、描述了线性电路的比例特性

C 、某个激励增大K 倍时,则电路的总响应也将增大K 倍

D 、线性电路当只有一个激励时,激励和响应成正比 30、图11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

A 、4Ω

B 、1Ω

C 、-2Ω

D 、2Ω

A B C D

图9 图10

+

U

31、图12示电路中,N 为无源电阻网络,当2,1S S U V I A ==时,5R U V =; 当3,2S S U V I A ==时,7R U V =;则当4,3S S U V I A ==时,R U =( )V 。 A 、7V B 、9V C 、4V D 、12V

32、图13所示电路中,电压U 为( )

A 、4V

B 、5V

C 、1V

D 、3V 33、图14所示电路中,电压U 为( )

A 、9V

B 、-9V

C 、7V

D 、-7V

34、 图15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 )。

A.1A

B.2A

C.3A

D.4A 35、图16所示电路中,电阻R L 获得最大功率为( )

A 、1W

B 、0W

C 、0.5625W

D 、0.8625W

36、动态电路是指含有( )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A 电阻

B 储能

C 独立源

D 受控源 37、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 )

A 、仅有稳态分量

B 、仅有暂态分量

C 、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D 、与初始储能无关 38、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B 、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C 、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9、工程上认为R =25Ω、L =50mH 的串联电路中发生暂态过程时将持续( )

A 、30~50ms

B 、37.5~62.5ms

C 、6~10ms

D 、2~6ms

40、图17电路换路前已达稳态,在t=0时断开开关S ,则该电路( )

A 、电路有储能元件L ,要产生过渡过程

B 、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C 、因为换路时元件L 的电流储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该电路不产生过渡过程。

图11 图12 图

13

图14 图15 图

16

图17

L

D 、因为换路时元件L 的电流储能发生变化,所以该电路产生过渡过程。 41、图18所示电路已达稳态,现增大R 值,则该电路( ) A 、因为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B 、因为电容

C 的储能值没有变,所以不产生过渡过程 C 、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D 、因为电容C 的储能值有变化,所以产生过渡过程

42、图19所示电路在开关S 断开之前电路已达稳态,若在t=0时将开关S 断开,则电路中L 上通过的电流)0(+L i 为( ) A 、2A B 、0A C 、-2A D 、1A

43、图19所示电路,在开关S 断开时,电容C 两端的电压为( )

A 、10V

B 、0V

C 、按指数规律增加

D 、-10V 44.关于RC 电路的过渡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就是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B.RC 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就是电容器的充电过程。

C.初始条件不为0,同时又有电源作用的情况下RC 电路的响应称为全响应。

D.RC 串联电路的全响应不可以利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

45 2Ω电阻、1H 电感和1F 电容串联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属于( )情况。 A 、过阻尼 B 、欠阻尼 C 、临界阻尼 D 、不能确定 46. 图20所示,开关S 原是打开的,t =0时S 闭合,已知,120,1)0(2V E A i ==- H L R R R 1,60,30,20321=Ω=Ω=Ω=。i 2为( )

A 、45(2)t

e

A --

B 、45(2)t e A -+

C 、45(1)t e A --

D 、45(1)t e A -+

47. 图所示电路中开关打开后电容电压)(t u C 等于( )

A 、0.5(2)t e

V -- B 、0.5(2)t e V -+ C 、0.5(1)t e V -- D 、0.5(1)t

e V -+

48.已知交流电路中,某元件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则元件是 ( )。

A .电阻

B .电感

C .电容

D .电源

4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可表达为( )

A 、L iX u =

B 、u =ji ωL

C 、dt

di L

u = D 、dt du L i =

图18

C

图19

μ

F

i 2

图20 图21

50、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 ,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

A 、t u 314sin 380=V

B 、)45314sin(537?+=t u V

C 、)90314sin(380?+=t u V

D 、)90314sin(537?+=t u V

51、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 。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 /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

A 、V 25

B 、5V

C 、10V

D 、V 210

52、已知)90314sin(101?+=t i A ,?+=30628sin(102t i )A ,则( )

A 、i 1超前i 260°

B 、i 1滞后i 260°

C 、i 1滞后i 2120°

D 、相位差无法判断 53、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54、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55、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 A 、最大值 B 、有效值 C 、瞬时值 D 、平均值 56、314μF 电容元件用在10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 ) A 、0.197Ω B 、31.8Ω C 、5.1Ω D 、51Ω 57、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A 、50mA B 、2.5mA C 、250mA D 、不能确定

58、u =-100sin (6πt +10°)V 超前i =5cos (6πt -15°)A 的相位差是( ) A 、25° B 、95° C 、115° D 、-95°

59、标有额定值为“220V 、100W ”和“220V 、25W ”白炽灯两盏,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 工频交流电源上,其亮度情况是( )

A 、100W 的灯泡较亮

B 、25W 的灯泡较亮

C 、两只灯泡一样亮

D 、不能确定 60、在RL 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 上端电压为3V ,L 上端电压为4V ,则总电压为( ) A 、7V B 、5V C 、1V D 、V 7

61、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

A 、jL R Z +=

B 、L R Z ω+=

C 、L jX R Z += C 、L jX R Z -= 62、已知电路复阻抗Z =(3-j 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

A 、感性

B 、容性

C 、阻性

D 、不能确定

63、在22图所示电路中,R =X L =X C ,并已知安培表A 1的读数为3A ,则安培表A 2、A 3的读数应为( ) A 、1A 、1A B 、3A 、0A C 、4.24A 、3A D 、0A 、3A

64、图23示一端口电路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等于( )

A (0.5+j0.5) S B(1+j1) S C(1-j1) S D (0.5-j0.5) S 65

、图24示一端口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

L

Ω

3b

F

25.0图22 图23 图24

A 0.8

B 0.707

C -0.6

D 0.6

66、图25示电路中

, ()30)S u t t V =+,则电阻R 吸收的平均功率P 等于( )

A 12.5W

B 16W

C 32W

D 25W

67、图26示电路中, ()10cos(330)S u t t V =+,负载获得的最大平均功率等于( ) A 2.5W B 5W C 10W D 20W

68、RLC 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A I A I A I C L R 5,1,3===则总电流为( )。 A 8A B 5A C 4A D 6A

6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

A 负载串联电感

B 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联电容 70、正弦电压

()cos(45)u t t V ω=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 ) 。

A 45U U ?

=∠ B 45U U =∠- C 45U U ?

=∠-

C 45U ?

=∠-

71、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 相当于该相量( )。 A 逆时针旋转90

o

B 顺时针旋转90o

C 逆时针旋转60o

D 逆时针旋转60o

72、已知图27中电流表A 1、A 2、A 3读数均为10A ,则电流I s 为( )。 A .10A B .20A C .30A D .40A

73、每只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5,当N 只日光灯相并联时,总的功率因数 ;若再与M 只白炽灯并联,则总功率因数 ( )

A 、等于0.5 大于0.5

B 、等于0.5 小于0.5

C 、小于0.5 等于0.5

D 、小于0.5 小于0.5 74、日光灯电路的灯管电压与镇流器两端电压和电路总电压的关系为( ) A 、两电压有效值之和等于总电压有效值 B 、两电压的相量和等于总电压 C 、两电压有效值相等 D 、两电压无关

75、RLC 并联电路在f 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 0时,电路性质呈( ) A 、电阻性 B 、电感性 C 、电容性 D 、不能确定

76、处于谐振状态的RLC 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出( ) A 、电阻性 B 、电感性 C 、电容性 D 、不能确定

77. 当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最大值时,线圈两端的瞬时电压值为( ) 。

1H

图25 图26 图27

A.零

B.最大值

C.有效值

D.不一定 78. 已知交流电路中,某元件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则元件是( ) 。

A .电阻

B .电感

C .电容

D .电源 79、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串谐时阻抗最小

B 、并谐时阻抗最小

C 、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0、下列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 、并谐时电流最大

B 、并谐时电流最小

C 、理想并谐时总电流为零 81、发生串联谐振的电路条件是( ) A 、

R

L

0ω B 、LC

f 10=

C 、LC

10=

ω D 、

CR

01

ω 82、正弦交流电路中,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

A 、0L R R =

B 、S L Z Z =

C 、*

S L Z Z = D 、S L X X = 83.两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 。

A.由其实际绕向决定

B.由其相对位置决定

C.由其实际绕向和相对位置决定

D.不确定

84、线圈几何尺寸确定后,其互感电压的大小与相邻互感线圈中电流 ( )成正比 A 、大小 B 、变化量 C 、变化率 D 、无关 85、两互感线圈的耦合系数K=( ) A 、

21L L M B 、2

1L L M

C 、21L L M

D 、21L L M

86、两互感线圈同侧相并时,其等效电感量L 同=( )

A 、M L L M L L 221221-+-

B 、2212212M L L M L L ++-

C 、2

21221M

L L M L L -+- D 、2212

21M L L M L L ++- 87、两互感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量L 顺=( )

A 、M L L 221-+

B 、M L L ++21

C 、M L L 221++

D 、M L L -+21 88、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无穷大条件的变压器是( )

A 、理想变压器

B 、全耦合变压器

C 、空芯变压器

D 、铁芯变压器 89、反映阻抗的性质与次级回路总阻抗性质相反的变压器是( ) A 、理想变压器 B 、全耦合变压器 C 、空芯变压器 90、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有限值条件的变压器是( ) A 、理想变压器 B 、全耦合变压器 C 、空芯变压器 91、图28示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感为( )

A 1H

B 2H

C 3.5H

D 4H

92、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相电压为220V ,则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为( ) A 、220V B 、311V C 、380V D 、537V

93、在电源对称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若三相负载不对称,则该负载各相电压( ) A 、不对称 B 、仍然对称 C 、不一定对称 D 、其有效值相等 94、三相对称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为( )

A 、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

B 、一个常量,其值恰好等于三相有功功率

C 、0

D 、不能确定

95、三相发电机绕组接成三相四线制,测得三个相电压U A =U B =U C =220V ,三个线电压U AB =380V ,U BC =U CA =220V ,这说明( )

图28

A 、A 相绕组接反了

B 、B 相绕组接反了

C 、C 相绕组接反了

D 、BC 两相绕组接反了 96、某对称三相电源绕组为Y 接,已知?∠=?

15380AB U V ,当t =10s 时,三个线电压之和为( ) A 、380V B 、0V C 、380/3V D 、无法计算 97、某三相电源绕组连成Y 时线电压为380V ,若将它改接成Δ形,线电压为( ) A 、380V B 、660V C 、220V D 、311V

98、已知Ω=6C X 的对称纯电容负载作Δ接,与对称三相电源相接后测得各线电流均为10A ,则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为( )

A 、1800VA

B 、600VA

C 、600W

D 、1800W 99、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有很多方法,其中三瓦计法是测量( )电路的功率。

A 、三相三线制电路

B 、对称三相三线制电路

C 、三相四线制电路

D 、三相电路

100、三相四线制电路,已知?∠=?

2010A I A ,?-∠=?

10010B I A ,?∠=?

14010C I A ,则中线电流N ?

I 为( ) A 、10A B 、0A C 、30A D 、A 210

101、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

A 、电源对称的电路

B 、负载对称的电路

C 、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D 、任意三相电路

102.三相对称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 ,接Y 型对称负载,没有接中性线。若某相突然断掉,其余两相负载的相电压为( )。

A.380V

B.220V

C.190V

D.无法确定 103.若要求三相负载中各相互不影响,负载应接成( )。

A.三角形

B.星形有中线

C.星形无中线

D.三角形或星形有中线 104、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 )。

A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且线电压超前对应相电压30°

B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倍,且相电压超前对应线电压30°

C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2倍,且线电压超前对应相电压30°

D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2倍,且相电压超前对应线电电压30° 105、某方波信号的周期T=5μs ,则此方波的三次谐波频率为( ) A 、106

Hz B 、2×106

Hz C 、6×105

Hz

106、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 A 、含有直流分量 B 、不含有直流分量 C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107、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 )平方和的开方。 A 、平均值 B 、有效值 C 、最大值 D 、不能确定

108、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的线性电路分析,电路响应等于它的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响应的( )的叠加。 A 、有效值 B 、瞬时值 C 、相量 D 、最大值 109、已知一非正弦电流)2sin 21010()(t t i ω+=A ,它的有效值为( ) A 、220 A B 、210 A C 、20A D 、10A 110、已知基波的频率为120Hz ,则该非正弦波的三次谐波频率为( ) A 、360Hz B 、300Hz C 、240Hz D 、40Hz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1分)

1、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 ( )

2、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 )

3、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假设反了 ( )

4、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

5、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 )

6、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都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引入的电路分析法 ( )

7、弥尔曼定理可适用于任意结点电路的求解。 ( )

8、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 )

9、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 ) 10、V )314sin(22201t u =超前V )45628sin(3112?-=t u 为45°电角。 ( ) 11、无功功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这部分功率在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 ( ) 12、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 ( ) 13、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比较小。 ( ) 14、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减少感性设备的轻载,可自然提高功率因数。 ( ) 15、只要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一电容器,即可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 ) 16、串联谐振电路不仅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 ) 17、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越高,电路选择性越好,因此实用中Q 值越大越好。( ) 18、由同一电流引起的感应电压,其极性始终保持一致的端子称为同名端。 ( ) 19、三相电路只要作Y 形连接,则线电压在数值上是相电压的3倍。 ( ) 20、三相电路的总有功功率?cos 3l l I U P =。 ( ) 21、换路定律指出:电感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 ) 22、换路定律指出: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 ) 23、RL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L u 按指数规律衰减,L i 按指数规律衰减。 ( ) 24、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在发生换路后都会有过渡过程出现 ( ) 25、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 (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