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工厂标准化生产
瓶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不同栽培料配方的比较试验

瓶栽 金 针 菇 工厂 化 生产 不 同栽培 料 配方 的 比较 试 验
李 国庆 柯家厚 郭仕 明 聂 凡h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安徽合肥 20 3 ; 30 1 2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合肥 2 9o ) 3o o 203 ; 3 0 1 3安徽省滁州市农科所 , 安徽滁州
室 内 二 氧化 碳 浓 度保 持 在 5 0 0 0~6 0 Vm 。采 收 阶 0 0 ml
1 材 料与 方法
1 1 供试菌株 金针菇菌株金白“8 引 自福建省三明真 . 1”
菌研究 所 。
1 2 方法 .
12 1 栽培 配方 ..
瓶栽 以 目前安 徽省 金针 菇工 厂化 袋 栽
‘
到 了节 能 增效 的效 果 , 金 针 菇 工 厂 化 瓶 栽较 为理 想 的栽 培 料 配 方 。 是 关键词 : 针菇 ; 金 工厂 化 瓶 栽 ; 配方 中图分类号 ¥4 . 5 66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lO 7 3 (o 2 1 9 0 O 7— 7 1 2 1 )7— 4— 2
配方
1 2 3 4
2 结果 与分析
配方 的满 瓶时 间。
仅 有 的几家工 厂化瓶 栽 金针 菇工 厂 生 产仍 沿袭 以前袋 栽
的优 良配方 , 由于瓶栽和 袋栽 2种模 式在生 产上 存在 较 大
差异 , 进行瓶 栽金针菇 工厂化 生产 的栽 培料 配方 比较 因此 试验 显得尤 为重要 。本 文 以袋 栽金 针菇 工 厂 化生 产 的优 良配方 为对 照 , 行不 同原 料与配 比的金针 菇瓶 栽 比较试 进 验 的研 究 , 以期筛选 出一种较 优 的工厂化瓶 栽 配方 。现将
瓶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作业题(精)

任务资讯引导单
学习情境木腐菌栽培学时22
任务金针菇栽培学时 2
资讯方式利用微生物实训室的学习书籍、教材、网络精品课程、信息
网、视频资料等获得相关的任务资讯。
资讯1 1.金针菇对营养的需求有哪些特点?
2.金针菇对温、光、气、湿需求的特点是什么?
3.分化期需采取哪些措施?
4.抑制期管理的时机、目的及措施是什么?
5.伸长期管理的目的、措施是什么?
资讯2 1.若金针菇长得颜色深、菌柄粗短、菌盖较大,是哪些原因
导致的?
2.子实体不挺拔,易倒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资讯引导根据工作任务单,利用学习资源、参考资讯问题,熟悉金针
菇生物学特性,理解主栽品种和栽培期,掌握金针菇瓶栽法
技术,会种植外观好看,产量高的金针菇。
金针菇工厂标准化生产

金针菇工厂标准化生产金针菇工厂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蔬菜类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金针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容易栽培的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产品质量,金针菇工厂日益注重标准化生产。
首先,金针菇工厂应建立严格的生产标准。
这包括金针菇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
种植过程中,金针菇工厂应确保土壤质量良好,采用科学的播种方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管理过程中,金针菇工厂应对金针菇的生长进行监测和调控,定期测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采收过程中,金针菇工厂应根据菇体的大小、长势和品质进行选择,确保采摘时金针菇的品质达到最佳状态。
加工过程中,金针菇工厂应洗净金针菇并进行质检,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和口感。
其次,金针菇工厂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线的控制、成品的包装和储存等。
金针菇工厂应选择优质的种苗供应商,确保获得健康的金针菇种子。
生产线的控制方面,金针菇工厂应合理布局,设立清洗、切割、包装等工序,确保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成品的包装方面,金针菇工厂应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变质。
储存方面,金针菇工厂应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产品腐烂和细菌滋生。
此外,金针菇工厂应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提升。
金针菇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是确保标准化生产的关键。
金针菇工厂应关注最新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加强与科研机构、大学和专家的合作。
金针菇工厂还应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金针菇工厂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
最后,金针菇工厂应加强营销和品牌建设。
经过标准化生产的金针菇产品在市场上具备可靠性和可信度,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金针菇工厂可以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扩大销售网络、加强产品推广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金针菇智能化生产技术探索

金针菇智能化生产技术探索食用菌是平湖市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产业。
近年来,平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在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了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食用菌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2012年,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305hm2,年创产值超亿元,对种植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以上,已成为平湖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平湖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地带,毗邻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交通便利,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实施金针菇智能化生产技术是进一步提升平湖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平湖市食用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农的有效保障,符合平湖市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1金针菇智能化生产技术实施意义金针菇为低温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深受大众的喜爱。
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按照规模化、设施化、集约化的要求,实施金针菇智能化生产,实现周年化、反季节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产量和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填补嘉兴地区金针菇智能工厂化生产的空白。
2金针菇智能化生产技术实施要点要实现金针菇智能化周年化生产须掌握以下技术。
2.1注重流程拌料→打包→灭菌→接菌→菌丝培养(17℃~19℃)→催蕾(13℃~15℃)→出菇(冷库)→采收→包装→运输销售(注:1.拌料:原材料为棉子壳、麸皮各占30%,其它辅料、玉米粉、过磷酸钙、磷酸氢钙总占10%,栽培料含水量调节60%~65%。
2.灭菌:常压灭菌100℃保持10h以上。
3.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17℃~19℃。
4.催蕾温度控制在13℃~1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一、流程备料→预处理→原料配比搅拌→装袋→灭菌→强冷→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包装原料处理和搅拌1、按生产要求的规格将备好筛选后的原料进行预湿、浸泡处理。
2、将预湿后的原料按配比由传送带直接传至自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与混合。
经过20分钟后原料搅拌完毕二、装袋灭菌1、装袋:用自动装袋机装袋。
本机为圆盘容积双冲压装袋方式,把装袋作业中最繁重的装袋,压料工序用机器代替。
2、灭菌:将装好料的培养袋,用灭菌周转车送到灭菌仓中,大多数是用蒸汽常压灭菌方式,100摄氏度保温10个小时,此灭菌仓一次灭菌5000个培养袋。
三、接种发菌1、接种:灭菌结束冷却后接种,接种室经过百万级空气净化,操作人员要按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接种。
2、发菌:把接种好的培养袋用培养周转架送至发菌车间,发菌车间可容纳60万培养菌棒,温度控制在18-20摄氏度,空气湿度65%,二氧化碳含量200mg/kg以下。
四、出菇发菌25天后,将发好的菌棒移入恒温出菇车间,在此通过对温度,光照,通风,湿度,co2含量等环境控制,经过30天金针菇就可以收了。
五、采收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只采收一茬,每个菌棒产量300-350g。
采收后的菌棒除了有机还田和做燃料外还可以用来栽培其他品种的食用菌,如:平菇、鸡腿菇等。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行业,菌种的培育、生产工艺、环境控制,污染防治等过程,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例如:每种食用菌都对生长环境有特定要求,温度、光照、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的生长尤为重要,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需要采取不同的环境控制技术,选择合适的菌种,并进行科学的栽培,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食用菌。
金针菇生产技术规程

金针菇生产技术规程金针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技术规程规定了金针菇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要求、病虫害控制措施及产品储存等要求。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西平县金针菇无公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程的条款。
GB5750.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9688 食用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NY5358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NY/T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金针菇录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小火焰菌属(或金钱菌等)。
4 产地环境场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远离“三废”污染的地区,其环境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自然条件条件应符合NY5358标准执行。
金针菇一般采用荫棚培养,因为它的生物学特性是喜阴暗、耐二氧化碳。
5 用水指标应按GB5750.4执行6 栽培季节由于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种,华北地区栽培季节一般选在春、秋两季栽培(如果是工厂化生产可周年栽培)。
春栽接种期12月~1月份,秋栽接种期9月中旬~10月中旬。
选择适当接种期能充分利用自然温度,节约能源和劳力,又能获得优质高产。
7 品种选择及菌种制作7.1 品种选用选用经过出菇试验、适于当地气候及原料特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金针菇品种。
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色型的品种。
7.2 菌种质量要求金针菇成品母种要求菌丝健壮、整齐、生长旺盛、粉孢子少、菌落均匀,在适温下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原种应菌丝粗壮、洁白、有浓密的细粉状菌丝;生产种要求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菌龄适宜,无老化现象。
7.3 菌种制作一级种培养料用PDA复壮培养基。
经高压(121℃,1㎏/C㎡压力下)灭菌30分钟,摆斜面,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二级种培养料用棉籽皮、麸皮,辅以经检验合格的石膏等配料(棉籽壳88%、麦麸10% 、石膏1%、糖1%、水1.3~1.6倍),用500ml装的罐头瓶经高温高压灭菌(1.0~1.5)h,冷却后用准备好的一级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待培养基降到20℃左右接种最好。
金针菇工厂化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

s PECIAL ECONOMIC ANIMALS AND PLANTS金针菇工厂化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王伟霞"张婷2仝乐涛"李福后停漲(1.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2.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连云港222005;3.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6;4.连云港友和食用菌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3500)摘要:本文对用于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培养基配方、制备工艺以及注意事项等,以期进一步推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发展。
关键词:金针菇;液体菌种;制备金针菇是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
目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已成为金针菇生产的主要模式,液体菌种使用逐步代替固体菌种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开展金针菇液体菌种研发和工厂化生产应用,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1培养基金针菇液体菌种制备主要涉及三种培养基,分别是PDA固体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罐培养基等。
目前已报道了多种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罐培养基配方,都取得了明显实效H。
1.1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1:葡萄糖20g,蛋白豚2g,磷酸二氢钾lg,硫酸镁0.5g,柠檬酸三钠lg,氯化钙O.lg,硫酸亚铁lmg,硫酸猛lmg,V B10.1gg, V B20.1|ig,水]OOOmL。
配方2:可溶性淀粉40g,葡萄糖10g,蛋白M3g,磷酸二氢钾lg,硫酸镁0.5g,V B110gg, V B250jig,水]OOOmLo1.2发酵罐培养基配方1:马铃薯150g,鉄皮3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lg,硫酸镁0.5g,水]OOOmLo 配方2:豆粕粉40g,白砂糖10g,磷酸二氢钾lg,硫酸镁0.5g,V B1100p.g,V B2500|ig,水1000mL o配方3:玉米粉50g,鉄皮30g,磷酸二氢钾lg,硫酸镁0.5g,V B1O.lgg,V B20.5gg,水1000mL o在发酵罐培养基中,一般加入适量的消泡剂,如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等,可有效防止泡沫的形成,避免泡沫对液体菌种发酵过程造成影响。
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品种、场所与季节选择、装袋及灭菌、出菇房与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搔菌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金针菇的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6.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4-0131-02金针菇是世界五大菇之一,在国际市场上贸易量仅次于双孢菇、香菇,居第3位;金针菇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
金针菇栽培周期短,工艺简便,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效益高,是规模栽培菇类中所需温度最低的一种。
产品以鲜品和罐制品为主,亦有干品。
鲜品以未开伞、鲜嫩、菌柄15cm左右、均匀整齐、无褐根、基部少粘连为佳品。
1金针菇品种常用的金针菇优良品种(菌株)黄色有:鲁金针1号、f81、金9304、f18-1、金杂优23;白色有:鲁银针1号、白金8801、f2000 、f821、金白1号等。
1.1 菇体呈浅黄色至金黄色特点是出菇的适宜温度范围比较宽,较耐高温,容易出菇,出菇早,有时出现边发菌边出菇的现象,转潮快,出菇的后劲比较足,后潮菇占总产量的比例较高。
鲜菇质地脆嫩,菇体色泽深浅对光线比较敏感,有时易呈浅褐色,菌柄基部有绒毛。
1.2菇体呈乳白色至乳黄色或黄白色至白黄色特点是出菇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一般均在18℃以下出菇,出菇较晚,温度高时易发生色变(由白变黄)或发生病害。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般是菌丝发满袋以后再出菇,其产量主要集中在第1~2潮菇。
菇体质地鲜嫩柔软,脆性较差。
菇体色泽对光线较不敏感。
1.3整个菇体为纯白色特点是出菇对温度最为敏感,一般超过18℃停止出菇,在出菇期间遇到20℃以上高温易死菇。
出菇较晚,在菌丝发满袋、达到生理成熟后再开始出菇,产量以第1潮菇为主。
菇体质地柔软,有一定的韧性,采收不及时,菇柄下半部易纤维化并发生粘连。
菇体色泽对光线最不敏感,出菇后即使有一定的散射光,也不易产生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所述:现状最大问题是:标准化生产技术、政府关系节点。
但从市场所得到信息及加强技术标准化管理是可以有信心投入到重庆市场的,其它方面虽然有风险,但可以想方法避免的。
金针菇
工厂标准Hale Waihona Puke 生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标准生产操作,轻松管理工厂
2014-3-22
前言
金针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可烹调、凉拌、煲汤,更是吃火锅不可缺的一道菜。同时金针菇富含金针菇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及赖氨酸、精氨酸和亮氨酸等儿童发育必需的氨工酸,能促进儿童生长及健康发育;而且金针菇具有抗癌的功效,因其含有搞肿瘤活性多糖;在日本长野县种植金针菇地区,连续栽培金针菇10年以上农户,癌症发病率是其它地区的1/6。
准备物质:配方内材料,做种的金针菇一束或已制备的一级母种10管;
工艺过程如下:(注意需要无菌化操作)
序
工艺
名称
工艺流程
方法说明
设备
ST
1
消毒
工作
对所有使用的器皿进行消毒处理,1、人体;2、台面;3、环境;(无菌作业)
,菌丝管状,具间隔和分支,粗细不均,菌丝间隔处有锁状联合。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在25℃环境下8-10天可以长满试管斜面。菌丝生长后期菌丝断裂形成粉孢子,菌落具粉质感。有研究表明,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在斜面基上极易形成子实体。
2、子实体
a)母种:采用纯种分离或转管获得,在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具有结实能力的纯菌丝体。培养用的容器一般为玻璃试管。金针菇纯种分离采用组织分离,分离部位以菌柄顶端的菌肉最好,一般第个菇分离一管。也可采用孢子分离或基内菌线分离获得母种。可以通过转管扩大繁殖母种,但转代次数不宜过多。母种一般用于原种的接种及用于保藏菌种。
序号
品名
配方一
配方二
配方三
配方四
1
2
3
4
5
6
7
8
9
各种配方较常用配方一,菌丝生长营养丰富,利于后期的生产品质及产量。
2.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准备工具:量杯1000ml,漏斗,试管100支(20*180mm),酒精灯,手术刀,长勾或长镊子200mm,炉子,锅子,四层纱布,棉花制成塞子,高压灭菌炉,无菌接种箱,恒温箱、冰箱等;
一、工厂位置
在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需要处于污染少的地区,并最好是在山林的东北面/西北面,可利用较好的通风条件的地方,或者在山脚与河流交界处,这样可以有两大好处:
1、相对湿度较低,空气中含菌机率较少;
2、相对氧气含量较高,有利于金针菇的健康生长;
3、污染相对较少,有利于环境的控制;
二、厂房设计
说明:总体需求面积为:16000㎡/12T(20亩-30亩);
5、其它车间如:资材管理、清瓶车间及锅炉车间等为无空调车间,无需过多装饰,钢架加单墙即可。
6、清瓶车间需高温水池,可利用灭菌后的高温蒸汽对污染瓶进行消毒及清洗,另对胶片进行石灰水清洁作业;所以需要在清瓶车间处建立专门的消毒室,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管理:
a)污染瓶:高温及极少量石灰水消毒,并加以消毒液,清洗后反置晒干/晾干后使用;(水不可回收)
而在重庆/四川地区,目前白色金针菇只有上海雪榕(成都都江堰)一家有实力的工厂,其它的基本为小农户或小型工厂生产的黄色金针菇,售价及品质都不及白色金针菇的2/3;而上海雪榕采用的是主玉米芯生产,其单产高,但品质色泽并不佳;所以在重庆市场投放现在绿和公司的产品是极具竞争及发展力的。
而需要打入重庆市场的确需要较大的努力。
一、菌种的概念及分级
1、菌种的概念:菌种是人工培育的纯菌丝体及其培养基的混合体。也可以说,菌种是在一定容器中,以适当的培养料为基质,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及其培养基质。
2、菌种的分级:公司采用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扩大繁育程序培育金针菇菌种。通过母种扩接成原种、原种扩接成栽培种,可以实现菌种数量的扩大,以满足生产对菌种的需要,同时提高菌种对培养料的适应性。
(一)金针菇的分类地位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构菌、毛柄金钱菌,商品又称金针菇、银针菇、白金针菇、金菇等,英文名称Enoki mushroom。在真菌分类中隶属于菌物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磨科、金针菇属。
(二)形态特征
金针菇主要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体
菌丝体(图2.1)是金针菇的营养器官,具有分解、吸收、储藏、运输营养的作用。金针菇菌丝白色至灰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较弱。在光学显示中
c)栽培种:是将原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以获得具有结实能力的菌丝体及培养基质,培养用的容器一般为塑料瓶,也可用塑料袋。通常一瓶原种可以接种30-50瓶栽培种。栽培种一般用于生产,栽培时用种量为3-5%左右。
二、母种标准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母种标准化生产一般都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及培养三个主要环节。
1.母种的培养基是母种制备的关键步骤,通常工厂化生产以以下几个方案为主:
b)原种:是将母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具有结实能力的菌丝体及培养基质,培养用的容器一般玻璃或塑料制成的菌种瓶。通常一瓶母种可转接5-8瓶原种。原种一般用于栽培种的接种,当栽培量不大时,可以用原种直接栽培。
另:原种可制备成液体菌种,直接用于生产;这样可以降低污染率,提高菌丝的活度,并极大降低的生产周期及成本。
3、整体设计以生产流水为主,尽可能地低减对流动时导致的生产成本损失,较少的叉车及其它运输工具,减少对人员需要。
4、厂房以钢架结构及铁皮顶为主,后外墙用单砖砌墙,出菇房及接种室、菌种培养房内部采用彩塑钢板做成小间隔,加以保温喷泡沫;培养室、装瓶车间、搔菌车间及包装车间以5米处彩塑钢板吊顶,并加以保温喷泡沫。厂高度为6米,而吊顶都为5米。
根据最低运转成本要求,对于厂房之间需要紧密配合,但又需要相互独立,防止干扰及病害传播;
1、工厂占地约:130M*120M,共计15600平方米(约25亩),基本流程包含在内,并考虑了区分洁净区与普通区管理。
2、所有厂房为保温车间,分三大车间,装瓶接种车间,出菇管理车间,包装车间,每个车间地下需要用保温泡沫后再覆盖水泥,及墙面,天顶需要保温泡沫,防止温度变化、冷气流失;
7、水的设置:因用水量较大,而生产用需要洁净水(未污染的水源),所以厂房内需要打水井,需要丰富的地下水;6吨量需要大约1口水井(水量需要再检讨);另因担心停水,所以需要进行水池及高位水池建设,如下:
a)水井:用于装瓶、接种、搔菌、出菇房用水(可用水库水或未污染河水);
b)河水:用于木屑发酵用途(可用自来水)
第三:市场方面――目前重庆市场在冬季为农户生产投入时期,市场容量大部分被农户及小工厂化的黄色金针菇为主导,但白色金针菇还是有市场,且不饱和,所以投入是有市场的,只是品质需要较高。
第四:厂房方面――重庆没有定制厂房,需要自己建设,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可以按照最优化的方式建设,且租金方面会有优势,有弊的方面是资金投入加大。
子实体是金针菇的繁殖器官,主要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人工栽培的金针菇包括黄色金针菇和白色金针菇两种。
由于采用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人工栽培的子实体颜色淡黄甚至纯白色,菌柄细长,菌盖较小,菌柄基部淡黄色甚至纯白色。以下主要介始的是白色金针菇的种植方法,当然也可以用于黄色金针菇的种植管理。
(三)金针菇的生活史
(四)金针菇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营养是金针菇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金针菇属于木腐菌,属于异养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基质中吸收营养来满足其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些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四大类。后面在介绍生长工艺时具体说明。
第一节母种工艺
选择母种是根据当地需求进行培育,母种从大类上来分:黄色、浅黄色、纯白色等等;还可细分多种。
首先是:技术方面――在技术方面因绿和公司还不具备标准化生产体系,所有的管理只是完全依靠人员的经验,其产生的问题就是无可复制性(这是广东各农业生产企业普遍的问题,当扩大后会出现质量失控的情况);在投入重庆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瓶颈,所以需要加大标准化管理进程;
第二是:资金方面――投入重庆市场所需要的资金虽然并是巨大,但也是一种风险性投资,如果投资6吨产能的工厂,投资厂房及设备方面需要约450-600万元(含流动),而日产值约为6万元(30%利益约合),需要一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但资金投资从何而来?
第二章菌种的工艺方法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最重要是技术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应用标准化管理,才能生产出健康、品质优良的产品。从菌种的优选到菌种的培养、使用;从材料的测试到装瓶的控制,从接种的管理到培养的检查(因菌种是生产源头,所以菌种的检查必须非常严格,必须是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及检查,菌种的生长情况及污染管理是工厂的根本),从搔菌的检查到出菇的管理等等都需要标准的作业流程及严格的测试检查。以下就各环节作出说明:
金针菇在广东、四川、重庆及其它地区,主要消费者是吃火锅客户,还有因为其为儿童增智菇,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挖。所以其市场潜力巨大,加上生产成本较低,技术门坎不高,所以是投资的一个较理想的项目。
在广东地区目前工厂化生产厂家就有23家,其中以上海雪榕、广东菇木真、绿阳等有名的厂家,还有新兴的品质较优的:绿和;在广东地区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现状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2013年1月寒冷的天气中,最好品质的绿和园山仔售价才达到:180元/件,所以说在广东市场中现在拼的是:品质、实力!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其在经营上的策略及管理上的成本。
金针菇为双因子控制的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也就是说,不亲和因子作用是由A因子和B因子任意控制的,生活史较复杂。金针菇的有性繁殖产生担孢子,每个担子产生4个担孢子,4个后孢子的交配型分别是AB、ab、Ab、aB种。只有极性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单核菌丝之间进行细胞配合,形成每一个细胞有两个异核的双核菌丝。双核菌丝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后,就扭结形成原基,并发育成子实体。随着子实体逐渐面熟,在菌褶表面形成无数的担子,异核在担子中进行核配形成二倍体核,之后二倍体核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核,每个单倍体核通过孢子小梗,在每个担子尖端形成4个担孢子,从而完成金针菇生活史的有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