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无脊椎动物ppt
合集下载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ppt课件

1a 身体单细胞 ……………………………… 原生动物 1b 身体多细胞 ……………………………… 2 2a 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 ………………… 3 2b 摄食和排泄分两个开口 ………………… 4 3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长或薄的体型 …………………………… 5 4b 非长或非薄的体型 ……………………… 6 5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 ……………… 软体动物 6b 无贝壳 …………………………………… 7 7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 脊 椎动 物
身体多细胞
变形虫
无贝壳
身体、足分节,有 外骨骼。节肢动物 (各种昆虫:虾、 蟹、蝗虫、蜈蚣、 蜘蛛、马陆)
非
体具棘皮
长
棘皮动物
薄
(海星、海参)
体
型
身体柔软,有贝壳
软体动物
(蜗牛、螺、蚌)
软体动物
鲍鱼
墨鱼
章鱼
鱿鱼
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
无 脊 椎 动 物 检 索 图
无脊椎动物检索表
原生动物:草履虫 扁形动物:涡虫 腔肠动物:水母 棘皮动物:海星 节肢动物:蝗虫 软体动物:蜗牛 环节动物:蚯蚓 线形动物:蛔虫
下列各组动物中,全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带鱼、比目鱼、青鱼 B、娃娃鱼、鲢鱼、鲫鱼 C、大黄鱼、鲸、甲鱼 D、鳄鱼、衣鱼、章鱼
无 脊 椎动 物
身体多细胞
变形虫
无贝壳
身体、足分节,有 外骨骼。节肢动物 (各种昆虫:虾、 蟹、蝗虫、蜈蚣、 蜘蛛、马陆)
非
体具棘皮
长
棘皮动物
薄
(海星、海参)
体
型
身体柔软,有贝壳
软体动物
(蜗牛、螺、蚌)
软体动物
鲍鱼
墨鱼
章鱼
鱿鱼
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
无 脊 椎 动 物 检 索 图
无脊椎动物检索表
原生动物:草履虫 扁形动物:涡虫 腔肠动物:水母 棘皮动物:海星 节肢动物:蝗虫 软体动物:蜗牛 环节动物:蚯蚓 线形动物:蛔虫
下列各组动物中,全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带鱼、比目鱼、青鱼 B、娃娃鱼、鲢鱼、鲫鱼 C、大黄鱼、鲸、甲鱼 D、鳄鱼、衣鱼、章鱼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课件)(共22张PPT)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教师:某某某
班级:某年某班
学习目标
1、识别常见无脊椎动物,并能说出它们各自 的特点。 2、简述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并说 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3、简述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鱿鱼和鲍鱼的俗名 中都有“鱼”,为 什么它们不是鱼呢?
因为它们的身体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属无脊椎动物。鱼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刺胞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无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无
脊 椎
线虫动物
脊动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椎 动
物 的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 足辅助运动
物
主 要
节肢动物
• 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肠
角质层
蛔虫
1、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2、体表有角质层 3、有口有肛门 4、大多寄生为主,少数自由生活
生殖器官 肛门
蛔虫示意图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环节动物
前端 口 环带
体节
刚毛
蚯蚓示意图
后端 肛门
蚯蚓
1、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2、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软体动物
特点:
1、身体柔软
河蚌
2、大多具有贝壳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棘皮动物
特点:
1、体表有棘 2、生活在海洋
海星
无脊椎动物
课堂难点分析
教师:某某某
班级:某年某班
学习目标
1、识别常见无脊椎动物,并能说出它们各自 的特点。 2、简述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并说 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3、简述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鱿鱼和鲍鱼的俗名 中都有“鱼”,为 什么它们不是鱼呢?
因为它们的身体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属无脊椎动物。鱼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刺胞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无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无
脊 椎
线虫动物
脊动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椎 动
物 的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 足辅助运动
物
主 要
节肢动物
• 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肠
角质层
蛔虫
1、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2、体表有角质层 3、有口有肛门 4、大多寄生为主,少数自由生活
生殖器官 肛门
蛔虫示意图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环节动物
前端 口 环带
体节
刚毛
蚯蚓示意图
后端 肛门
蚯蚓
1、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2、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软体动物
特点:
1、身体柔软
河蚌
2、大多具有贝壳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棘皮动物
特点:
1、体表有棘 2、生活在海洋
海星
无脊椎动物
课堂难点分析
2.2.1无脊椎动物课件(共35张PPT)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腹面
无肛门。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
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
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
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背面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扁形动物 (3)代表动物:涡虫
眼点
背面 口
咽 腹面
肠
涡虫结构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3.线虫动物 (1)结构特点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3.线虫动物 (3)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 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 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 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5.节肢动物 (1)结构特点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5.节肢动物
(3)代表动物:蝗虫
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 分,每个部分又可分为若干节。触角、足等附肢分 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身体表面包裹着坚韧 的外骨骼,外骨骼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 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 以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蝗虫是一种昆虫,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蜜蜂、蝉、蝴蝶、蚊、蝇等都 是昆虫。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的“蓝龙”生活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及热带海域内,体长为3~8厘米, 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3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则“蓝龙”属于( )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课件

06
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无脊椎动物的生存威胁
环境污染
。
过度捕捞/采集
气候变化 外来物种入侵
无脊椎动物的生态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态修复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科研监测
提高公众对无脊椎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育普及
在学校、社区等开展无脊椎动物知识 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其认识。
宣传推广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无脊椎动 物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参与保护 行动。
标题
01
03
04
常见软体动物种类介绍
01
蜗牛
02
贝类
03
章鱼
软体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
生物多样性
04
节肢动物类
节肢动物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特点
常见节肢动物种类介绍
昆虫类
蛛形纲动物
甲壳纲动物
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平衡
分解有机物
传粉与植物繁殖
控制害虫
05
其他无脊椎动物类群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类 群课件
目 录
• 无脊椎动物概述 • 昆虫类 • 软体动物类 • 节肢动物类 • 其他无脊椎动物类群 • 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contents
01
无脊椎动物概述
无脊椎动物概述
无脊椎动物概述
02
昆虫 类
昆虫的定义与特点
01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的 一类,具有六条腿、两 对翅膀和头、胸、腹三 部分。
生态旅游
发展以无脊椎动物为主要观赏对象的 生态旅游,让公众亲身体验其魅力。
志愿者活动
组织无脊椎动物保护志愿者活动,吸 引更多人参与到无脊椎动物保护事业 中来。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完整ppt课件

.
辐射对称
刺 细 胞
水 螅 捕 食
7
.
8
3、扁 形 动 物 (涡虫、血吸虫和猪肉绦虫)
身体特点: 身体( 扁平 ),不分节;( 两侧 )对称 ; 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营养方式: 营水生、陆生自由生活或寄生。
与人类的关系: 血吸虫、绦虫会引起寄生虫病。
.
9
4、线形动物 (蛔虫、线虫和丝虫)
蛔虫
乌贼
河蚌
蜗牛
身体特点:身体(柔软 ),(不分节),身体分为( 头 、足 、 内脏团 )等部分;大多具有( 贝壳 )。
营养方式: 水中、陆生等自由活动。
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蛋白质来源;贝壳作为钙质补充剂。
有害:一些寄生. 虫的中间宿主。
13
鹦鹉螺:生活于太平洋热带海区,营底栖生活,
能短暂浮动和游泳,是一. 种古老的动物。
3、什么是寄生?
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生活,依靠摄取该种
生物的营养来生存,并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损害的一种
营养方式。
.
3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
变 形
虫
(一)原生动物
(二)腔肠动物
(三)扁形动物
(四)线形动物
(五)环节动物 (六)软体动物
(七)节肢动物
(八)棘皮动物
.
海星
水 代表动物
母
涡
蛔
线虫
丝虫
身体特点:身雌体雄呈((圆柱)异形;体)消,化身道体((细长不)弯,曲两,端前尖端细有,口不,分节,
后端有肛门 )。
营养方式: 多数营寄生生活。
与人类的关系: 多数会引起寄生虫病。
.
10
5、环 节 动 物 蚯蚓、沙蚕、水蛭(蚂蝗)
辐射对称
刺 细 胞
水 螅 捕 食
7
.
8
3、扁 形 动 物 (涡虫、血吸虫和猪肉绦虫)
身体特点: 身体( 扁平 ),不分节;( 两侧 )对称 ; 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营养方式: 营水生、陆生自由生活或寄生。
与人类的关系: 血吸虫、绦虫会引起寄生虫病。
.
9
4、线形动物 (蛔虫、线虫和丝虫)
蛔虫
乌贼
河蚌
蜗牛
身体特点:身体(柔软 ),(不分节),身体分为( 头 、足 、 内脏团 )等部分;大多具有( 贝壳 )。
营养方式: 水中、陆生等自由活动。
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蛋白质来源;贝壳作为钙质补充剂。
有害:一些寄生. 虫的中间宿主。
13
鹦鹉螺:生活于太平洋热带海区,营底栖生活,
能短暂浮动和游泳,是一. 种古老的动物。
3、什么是寄生?
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生活,依靠摄取该种
生物的营养来生存,并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损害的一种
营养方式。
.
3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
变 形
虫
(一)原生动物
(二)腔肠动物
(三)扁形动物
(四)线形动物
(五)环节动物 (六)软体动物
(七)节肢动物
(八)棘皮动物
.
海星
水 代表动物
母
涡
蛔
线虫
丝虫
身体特点:身雌体雄呈((圆柱)异形;体)消,化身道体((细长不)弯,曲两,端前尖端细有,口不,分节,
后端有肛门 )。
营养方式: 多数营寄生生活。
与人类的关系: 多数会引起寄生虫病。
.
10
5、环 节 动 物 蚯蚓、沙蚕、水蛭(蚂蝗)
无脊椎动物ppt课件

学习目标
1、识别常见无脊椎动物,并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能辨别条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并能描述两者的区别 3、能说出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新课导入
【想一想,议一议】 右图中这两种动物的俗名中都有“鱼”,
为什么说它们不是鱼呢?
这两种动物身上都没有脊柱也没有上下颌 及鳍,故不是鱼。 它们的身体柔软,属于软 体动物。 鲍鱼的足长在腹部,属于腹足纲; 鱿鱼的足长在头部,都属于头足纲。
体长:约1~1.5cm
学习活动 四、扁形动物
3、代表动物:涡虫
眼点
背面 腹面
口 咽 肠
涡虫结构
学习活动 五、线虫动物
1、结构特点 通常两端尖细,不分节,呈长圆柱形,并且它具有原体腔,消化道是直的,前面部分 为口,后面部分为肛门,还有个特点就是雌雄异体。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等。
学习活动 五、线虫动物
问题二:如何判断某种动物是线虫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不分节,如蛔虫。 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最显著的特点。
学习活动 九、分析·讨论——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问题三:昆虫的外骨骼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蜕皮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物质,它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相 当于昆虫身上的盔甲和骨架;外骨骼不仅可以防止昆虫受到外界物理和化学的伤害,还 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和过多的吸收,维持昆虫体内的平衡。
3、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的外形: 身体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细长,约15~35厘米;成体略带粉红 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
蛔虫的结构: 具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还能分泌消 化酶的抑制剂,防止自身被寄主消化
1、识别常见无脊椎动物,并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能辨别条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并能描述两者的区别 3、能说出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新课导入
【想一想,议一议】 右图中这两种动物的俗名中都有“鱼”,
为什么说它们不是鱼呢?
这两种动物身上都没有脊柱也没有上下颌 及鳍,故不是鱼。 它们的身体柔软,属于软 体动物。 鲍鱼的足长在腹部,属于腹足纲; 鱿鱼的足长在头部,都属于头足纲。
体长:约1~1.5cm
学习活动 四、扁形动物
3、代表动物:涡虫
眼点
背面 腹面
口 咽 肠
涡虫结构
学习活动 五、线虫动物
1、结构特点 通常两端尖细,不分节,呈长圆柱形,并且它具有原体腔,消化道是直的,前面部分 为口,后面部分为肛门,还有个特点就是雌雄异体。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等。
学习活动 五、线虫动物
问题二:如何判断某种动物是线虫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不分节,如蛔虫。 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最显著的特点。
学习活动 九、分析·讨论——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问题三:昆虫的外骨骼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蜕皮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物质,它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相 当于昆虫身上的盔甲和骨架;外骨骼不仅可以防止昆虫受到外界物理和化学的伤害,还 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和过多的吸收,维持昆虫体内的平衡。
3、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的外形: 身体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细长,约15~35厘米;成体略带粉红 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
蛔虫的结构: 具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还能分泌消 化酶的抑制剂,防止自身被寄主消化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4)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课件(共41张PPT)

A.两侧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有刺细胞 D.营寄生生活
5.下列不是与蛔虫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D) A.消化道简单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身体呈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6.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如:河蚌、鲍、枪乌贼、扇贝、蜗牛等
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棘皮的意思就是它们的表皮 犹如荆棘一般。常见种类有海星、海胆、海参。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它排出的粪便中 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 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 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蛭会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液,它的唾 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 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两侧对称:身体可以 分出前后、左右、背 腹;使运动更加准确、 迅速而有效,有利于
动物运动、捕食和防
御。
分析·讨论 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2)如何判断某种动物是线虫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无体节 有角质层 蠕动
有环形体节 有刚毛或疣足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分析·讨论 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养料生存。
(× )
(3)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 )
2. 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刺胞动物 扁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身体分节,体表多具有刚毛或疣足 有刺细胞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体表有棘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大多有贝壳 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课件

如蜗牛、蛞蝓等,具有一个螺旋形的 贝壳。
头足纲
如章鱼、鱿鱼等,具有一个或多个漏 斗形的外壳。
双壳纲
如牡蛎、扇贝等,具有两个对称的贝 壳。
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
底栖生物
大多数软体动物生活在海 底或水底沉积物中,少数 生活在淡水或陆地上。
食性
软体动物是食肉性或滤食 性的,它们通过触手捕食 或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为 食。
刺胞动物
总结词
刺胞动物是一类具有刺细胞的水生生物,包括水母、珊瑚、水螅等。
详细描述
刺胞动物体呈辐射对称或不对称,具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和防御。它们主要生活在 水中,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或捕食其他小生物为生。刺胞动物的繁殖方式通
感谢观看
分类
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多个 门类,如节肢动物门、软 体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等 。
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 异,适应着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
适应性
无脊椎动物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可 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
重要性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提供食 物等。
常见的昆虫类无脊椎动物
01
02
03
04
直翅目
包括蝗虫、蟋蟀等,以植食性 为主。
鳞翅目
包括蝴蝶、蛾等,以植食性为 主,部分种类为肉食性。
膜翅目
包括蜜蜂、蚂蚁等,以花蜜、 花粉和植物汁液为食,部分种
类为肉食性。
双翅目
包括蚊子、苍蝇等,以腐食性 和肉食性为主。
03
软体动物类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的分类
腹足纲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ppt课件
• 无脊椎动物简介 • 昆虫类无脊椎动物 • 软体动物类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类无脊椎动物 • 其他无脊椎动物
头足纲
如章鱼、鱿鱼等,具有一个或多个漏 斗形的外壳。
双壳纲
如牡蛎、扇贝等,具有两个对称的贝 壳。
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
底栖生物
大多数软体动物生活在海 底或水底沉积物中,少数 生活在淡水或陆地上。
食性
软体动物是食肉性或滤食 性的,它们通过触手捕食 或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为 食。
刺胞动物
总结词
刺胞动物是一类具有刺细胞的水生生物,包括水母、珊瑚、水螅等。
详细描述
刺胞动物体呈辐射对称或不对称,具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和防御。它们主要生活在 水中,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或捕食其他小生物为生。刺胞动物的繁殖方式通
感谢观看
分类
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多个 门类,如节肢动物门、软 体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等 。
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 异,适应着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
适应性
无脊椎动物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可 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
重要性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提供食 物等。
常见的昆虫类无脊椎动物
01
02
03
04
直翅目
包括蝗虫、蟋蟀等,以植食性 为主。
鳞翅目
包括蝴蝶、蛾等,以植食性为 主,部分种类为肉食性。
膜翅目
包括蜜蜂、蚂蚁等,以花蜜、 花粉和植物汁液为食,部分种
类为肉食性。
双翅目
包括蚊子、苍蝇等,以腐食性 和肉食性为主。
03
软体动物类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的分类
腹足纲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ppt课件
• 无脊椎动物简介 • 昆虫类无脊椎动物 • 软体动物类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类无脊椎动物 • 其他无脊椎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特点: 身体( 扁平 ),不分节;两(侧
)
对称 ; 有口无肛门
营养方式:
消化腔(
)。
营水生、陆生自由生活或寄生。
与人类的关系: 血吸虫、绦虫会引起寄生虫病。
4、线形动物 (蛔虫、线虫和丝虫)
蛔虫
线虫
丝虫
身体特点:身不体分呈节(,圆雌柱异雄形体(
),身细体长(
),两端尖细,
);消不化弯道曲(,前端有口,
1、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草履虫:单细胞动物,形状象个倒 转的鞋子,全身长有纤毛,身体一 侧有口沟
没有固定的体形,依靠体表 突起的伪足来运动和摄食
身体特点:
(单细胞 )生物——体型微小、结构简单— —借助显微镜观察。
营养方式: 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
与人类的关系: 有些类群引起寄生虫病。
2、腔肠动物 (水螅、海葵、水母、珊瑚)
水螅
水母
红海葵
珊瑚虫
身体特点:(辐射 )对称;原始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
);
营养方式:有营(水刺中细生胞活)。。
与人类的关系:(提有供益其它生物)生:存海的蛰环可境供;食珊用瑚;虫珊能瑚形礁成能储稳油固层海;岸,
(有害 ):刺细胞伤害人体。
有口 无肛门
辐射对称
刺 细 胞
水 螅 捕 食
3、扁 形 动 物 (涡虫、血吸虫和猪肉绦虫)
多足类 体表分具节有(
)。外骨骼
与人类关系:
蛛形类 有益:食用;传粉;作为原料;以虫治虫等。
有害:农业害虫;寄生虫;生活害虫;传播疾
病等。
类昆 虫
昆虫类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蜻蜓、蝴蝶、苍蝇 蚊子、家蚕、蝗虫、瓢虫、菜粉蝶都属于昆虫类。
昆 虫 类
1.身体分为头,胸,腹 2.胸部有足三对,一般有翅两对,一对触角 3.有外骨骼保护身体
海参
海胆
海星
幼体( 两侧对称 ),成体( 辐射对称 ); 身体特点: 具有( 内骨骼 ),常突出体表或形成( 刺 )。
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工艺品等
无脊椎动物小结:(按进化次序排列)
原生动物门: 单细胞动物
变形虫 草履
腔肠动物门:有口无肛门 辐射对称
水
螅 水母 红珊瑚
扁形动物门:有口无肛门 两侧对称
涡
虫 绦虫 血吸虫
线形动物门:有口有肛门 身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
蛔虫 钩虫
环节动物门:有口有肛门 身体分节
蚯蚓 水蛭
软体动物门:身体柔软 分头、足、内脏团 外有贝壳 河蚌 乌贼 鹦
鹉螺
节肢动物门:身体分体节 有外骨骼 附肢分节
(分纲: 蛛形纲:蜘蛛 ;
多足纲:蜈蚣,蝎子;
甲壳纲:虾、蟹 ; 昆虫纲:蝴蝶 蜜蜂 苍蝇 蚊子)
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生活,依靠摄取该种 生物的营养来生存,并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损害的一种 营养方式。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
变 形
虫
(一)原生动物
(二)腔肠动物
(三)扁形动物
(四)线形动物
(五)环节动物 (六)软体动物
(七)节肢动物
(八)棘皮动物
海星
水 代表动物
母
涡
蛔
虫
虫
蚯 蚓
蜗
蝴
牛
蝶
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猜一猜
在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中,有100多万
脊想椎一动想物。柔若无骨 小巧玲珑 不辞辛劳
种是无
坐享其成
1、无脊椎动物共同点:
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个体一般比较小;形 态结构比较简单。 2、无脊椎动物之间存在差异:
有的是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有的是多细胞动物; 有的是在水、陆、空三界自由活动,有的动物则可以寄生在 其他生物体内。 3、什么是寄生?
有害: 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鹦鹉螺:生活于太平洋热带海区,营底栖生活, 能短暂浮动和游泳,是一种古老的动物。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2
7、节肢动物
是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
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界种类的五分之四以
上。
共同特征:
昆虫类
身体外部有不同程度的 甲壳类 (分节),所有成对附肢( ),
棘皮动物门:幼体两侧对称 成体辐射对称
有内骨骼,突出体表或形成刺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2
蜘 形 类
节肢动物昌盛的原因:
1、运动器官多样:如爬行足、跳跃足、翅等; 2、其中的昆虫有不同口器适应不同取食:
如蝗虫咀嚼式、蚊子刺吸式、 蝇是是舐吸式、蝶虹吸式;
3、体形较小,便于隐藏,群居; 4、繁殖能力强。 5、各种避敌伪装方式: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
8、棘 皮 动 物生活在海中,海星、海参、海胆、海百合
有害: 大多数蛭类吸血。
无脊椎动物消化结构的发展:
简单 原生动物
食物泡
腔肠动物
扁平动物
环节动物
复杂
涡虫的消化管
水螅的消化腔 蚯蚓的消化管
6、软 体 动 物 河蚌、乌贼(俗称墨鱼)、蜗牛、章鱼
乌贼
河蚌
蜗牛
身体特点:身体(柔软
)不,分(节
(内脏团 、 、
),身头体分足为 贝壳
营养方式:(水中、陆生等)自。由)活等动部。分;大多具有 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蛋白质来源;贝壳作为钙质补充剂。
甲壳 类
龙虾
身体一般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蟹
头胸部外有坚韧的头胸甲,头 胸部上着生两对触角。 各种虾、蟹属于甲壳类。
河虾
多足类
身体分成头部和躯干部。头部有一 对触角,躯干部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蜈蚣、蚰蜒、马陆属于多足类。
有四对分节的步足, 身体分成头胸部和腹 部,或者愈合在一起。 蝎子、园蛛属于蛛形 类。
后端有肛门
)。
营养方式: 多数营寄生生活。
与人类的关系: 多数会引起寄生虫病。
5、环 节 动 物
蚯蚓、沙蚕、水蛭(蚂蝗)
蚯蚓
水蛭
沙蚕
身体特点: 营养方式:
身体呈圆形或扁平,体长, 分节
(
) ,消化道发达,有口有
肛门。
水生,陆生或寄生。
有利: 蚯蚓能改良土壤;蚯蚓和沙蚕作鱼饵、药用;医蛭。 与人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