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2017届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2017届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除哪一项外,其余均为基因工程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具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B. 具一至多个酶切位点,以便与目的基因连接

C. 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D. 是环状DNA分子

答案:D

2. 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

是()。

G A AT TC

1 I I I I I CT TAAG

G AATTC

I I

CTTAA G

A. 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 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 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 CTTAAC,切点在C和T之间

答案:C

3. 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②有启动子才能驱动基

因转录出mRNA ③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相应地方停止④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

A. 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一个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由于受体

细胞不同,以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不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B

4.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30多次下述循环:90~95 C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一55~60 C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0~75 C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变性过程中被切断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 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 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解析:变性过程是DNA分子在高温下解旋形成单链的过程,该过程断开的是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在细胞内DNA复制时解旋是在解旋酶催化下进行的;PCR过程中引物与模板链结合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PCR过程需要的条件有Taq酶、模板、脱氧核苷酸、引物;因为PCR过程需在高温下将DNA解旋形成单链,所以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答案:C

5. 下列哪项不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A. 基因枪法

B.显微注射法

C.农杆菌转化法

D.花粉管通道法

解析: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答案:B

6.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关键步骤的是()。

A. 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B. 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致病基因

C.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D.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解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

基因,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真核生物中稳定遗传的关键。

答案:A

7.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B. 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 该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了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

D. 基本原理是DNA具有双螺旋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

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不同生物的DNA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是基因工程赖以完成的基础;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质粒。该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现象,实现种间遗传物质交换,按照人的意愿使生物发生变异。

答案:D

8.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0 [来源学优高考网]

A. 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B. 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C. 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基因

D. 每个插入的基因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解析: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处只能插入一个基因答案:C

9. 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枪法导入植物体细胞的方法最常用,比较经济有效

B. 显微注射技术是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的方法

C. 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D. 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

解析: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比较经济有效,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就是用钙离子处理细胞,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完成转化过程。答案:A

10. 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出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A. 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解析:杂交育种技术和诱变育种技术都是不定向的育种方式,没有打破物种的界限。组织培养技术是无性生殖方式,没有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只有基因工程技术才能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A

11. 下列不可能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是()。

A. 动物的受精卵细胞

B.人的神经细胞

C.大肠杆菌细胞

D.酵母菌细胞

解析:动植物的受精卵细胞均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以培育成转基因动植物;大肠杆菌细胞和酵母菌细胞是人们最常利用的受体细胞之一,它们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是生产某些药品的良好实验材料。人的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答案:B

12. 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是()。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②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咼产量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13.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株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株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株的DNA结构基本相同②萤火虫与烟草植株共用一套密码子

③烟草植株体内合成了荧光素④萤火虫和烟草植株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A. 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4.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C. 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

①是将一个DNA切成互补的两个黏性末端,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发挥作用;DNA 聚合酶是在DNA复制时发挥作用的(④是DNA复制);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②);解旋酶是将DNA分子双链解旋变成两条互补的单链(③)。

答案:C

15. 现有一长度为1 000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 000 bp用Kpn I单独酶切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

分子用EcoR I、Kpn I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 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EcnR 1 Kpn I Kpn I £coR I Kpn 1 1 Kpn I

I 600 L 2001 200 | 600 |2DQ|2OO|

解析:从图谱中可发现有链状DNA、环状DNA,用EcoR I酶切割后DNA的长度不变,

此DNA应该为环状。用Kpn I酶单独酶切后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因此DNA上应该存在两个Kpn I酶的切割位点。

答案:D

16.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限制酶U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 —

A.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U切割

B.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C. 质粒用限制酶U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D. 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U切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来源学优高考

网]

注:Gen亡1和Cienell表示两种掠记基阖 Q

表示限制酶仅有的识别序列城大

解析: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基本的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因为目的基因要切下,质粒只要切开,酶U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单独使用时可以把目的基因和质粒都切断,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只能把它们切开,单独使用时不能切下所以目的基因用限制酶U切割,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

答案:D

仃.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 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口的基固(人的

生长撤素基因}

四环素杭性基丙B点

重组质粒

为目的基園与血粒A

的结合点

A.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

微注射法

B.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 的细菌

D. 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Ca2+处理法,基因必须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得以表达,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结构完整,能够表达而使细菌具有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的是导入了质粒A或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由于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质粒的抗四环素基因上,破坏了抗四环素基因的完整性,导

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也没有对四环素的抗性,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能存活的是质粒A,故C正确;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产生出人的生长激素。

答案:C

18.苏云金芽抱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植株后是否已表达,从生物个体水平进行的检测是()。

A. 是否有抗药性

B. 是否有相应的抗虫性状

C. 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D. 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解析:抗虫基因如果在棉花细胞内表达,则该棉花就应该有相应的抗虫性状。

答案:B

佃.某种微生物合成的蛋白酶与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结构和功能很相似,只是热稳定性较差,进入人体后容易失效。现要将此酶开发成一种片剂,临床治疗食物的消化不良,最

佳方案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