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教案痱子粉的制备(人卫版)

痱子粉的制备

[处方]

薄荷脑 6.0g

樟脑 6.0g

麝香草酚 6.0ml

薄荷油 6.0ml

水杨酸11.4g

硼酸85.0g

升华硫40.0g

氧化锌60.0g

淀粉100.0g

滑石粉加至1000.0g

[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并与薄荷油混合。另将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120目筛。然后将共溶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或将共熔混合物喷入细粉中,过筛,即得。将25g痱子粉用目测法分成10包,用四角包包装。

[附注]

(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

(2)处方中麝香草酚、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再用混合粉末或滑石粉吸收,并通过筛2-3次,检查均匀度。

(3)局部用散剂应为极细粉,一般以能通过八号至九号筛为宜。敷于创面及粘膜的散剂应经灭菌处理。

[思考题]

(1)何谓共熔物?含共熔成分的散剂是否都采取共熔方法制备?

(2)硼酸应怎样进行粉碎?

药剂学实验内容

学习称量操作和查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正确地称量实验操作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通过《中国药典》快速获取有关信息的技能。 二、实验药品和器材 1. 药品纯化水、甘油、氯化钠、乙醇、凡士林。 2.器材《中国药典》、架盘天平(载重1009)、电子天平、量筒、量杯、滴管、表面皿(或蜡纸)、滴定管。 三、实验内容 (一)、称重操作 熟悉下列药物性质,选择下列药物进行称取操作。 表1-1 称重操作练习项目表 药物 所称重 量 选用天平及称量纸选择依据 碳酸氢钠碘化钾凡士林碘0.3 g 1.4 g 5 g 0.7 g (二)、量取操作 指出下列药物性质,选择下列药物进行量取操作。 表1-2 药物量取操作练习项目表 药品名称量取容积选用量器选择依据

纯化水乙醇液状石蜡 8 ml 0.3 ml 5ml (三)、查阅操作 根据《中国药典》,完成下表中规定的查阅内容。 表1-3 《中国药典》查阅项目表 序号查阅内容查阅结果(部页至页) 1 人参性状 2 微溶的含义 3 阴凉处贮存的条件 4 药品检验要求室温进行的温度控制范围 5 80目筛网的孔径范围 6 细粉 7 中药丸剂的制剂通则 8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9 化学药品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标准 1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 1 1 甘油的相对密度 1 2 盐酸吗啡类别 1 3 热原检查法 1 4 注射用水的概念 1 5 湿热灭菌法的概念 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药品和器材 1.药品精制滑石粉、碘、碘化钾、蔗糖、樟脑、乙醇、硼砂、甘油、碳酸氢钠、液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课程代码: 7303889 学时: 64 学分: 4 编写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编写人:李玲 审核人:何宇新 审批人:何宇新

目录 实验一(实验代码1) (1) 实验二(实验代码2) (4) 实验三(实验代码3) (6) 实验四 (实验代码4) (9) 注释 (11) 主要参考文献 (12)

实验一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代码1)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 3、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仪器、设备:烧杯,磨塞试剂瓶,量筒,乳钵、普通天平等。 材料:碘,碘化钾,液状石蜡,阿拉伯胶,羟苯乙酯,植物油,氢氧化钙,蒸馏水。 三、实验原理 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的澄明的液体制剂。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乳剂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不相混溶的液体连续相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乳剂因内、外相不同,可分为水包油(O/W)和油包水(W/O)型等类型。在制备乳剂时,小量制备可在研钵中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大量制备时可用机械法,即使用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或超声波乳化器等器械。 四、实验步骤 1、复方碘溶液的制备 (1)处方 碘 2.5g 碘化钾5g 蒸馏水加至50ml (2)制法 取碘化钾[1]置容器内,加蒸馏水5ml,搅拌使溶解,再将碘加入溶解,加蒸馏水至全量,混匀,即得。 (3)用途 本品可调节甲状腺机能,用于缺碘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甲亢等辅助治疗。 2、液状石蜡乳的制备 (1)处方 液状石蜡12ml 阿拉伯胶4g 羟苯乙酯醇溶液(50g/L)0.1ml 蒸馏水加至30ml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药剂学》实验培养目标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案 一.《中药药剂学》实验须知 中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它兼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密切关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药药剂学实验应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典型的药剂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制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试验训练与教学见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熟悉药剂生产中常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 3.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具有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并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训练操作技术,有正确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地记录习惯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二.《中药药剂学》实验规则 为达到以上目的,同时制备的成品,特制定如下试验规则: 1.预习试验内容:要明确试验目的与要求。对处方中药物性质配制原理、操作步骤、操作关键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2.遵守实验纪律:应保持实验室内安静,不得无故迟到或或早退,不得擅离实验操作岗位甚至高声谈笑。如发生差错事故或异常现象,应随时报告知道老师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应注意安全,严防火灾、烧伤或中毒事件发生。 3.杜绝差错事故:称取药品时,要在拿取、称量和放回时进行3次校对;处方中如有毒性药品,须仔细检查是否超过剂量,称量时须经实验指导老师校对,在专用的天平上称量。称量完毕应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实验成品应写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及班组号,交实验指导老师验收。 4.爱护仪器药品:实验仪器、药品应妥善保管、存放和使用。如有破损缺少必须立即报告实验指导老师,并填写仪器药品报损表,然后到制备室酢情赔偿后

药剂学实验考试

1、碘酊溶液 处方:碘:2g 碘化钾:1.5g 乙醇:50毫升蒸馏水加至100毫升 取碘化钾置于容器内,加适量蒸馏水,搅拌至溶解,加入I以及乙醇,搅拌至溶解后加蒸馏水至全量。 2、炉甘石洗剂 处方:炉甘石7.5g zno2.5g 甘油:2.5g cmcna:0.125g 蒸馏水:加至50毫升 取已过120目筛的炉甘石和zno于研钵,加cmcna,研磨成糊状,再加甘油研匀,加蒸馏水50毫升即得。 3、复方硫磺洗剂 处方:沉降硫:1.5g znso41.5g 樟脑胥12.5毫升甘油:2毫升蒸馏水加至50ml 制法:取硫磺于研钵中加甘油缓缓加入硫酸锌水溶液10ml。研匀,然后按照处方量,加入樟脑胥成份,边加边研,所得制剂为黄色混悬液。 4、液状石膏腊 处方:液状石蜡:12毫升阿拉伯胶:4g 尼泊金乙酯醇溶液2d 蒸馏水加至:30毫升 制法:干胶法加阿拉伯胶至于研钵中,加入液体石蜡,稍加研磨,使胶粉分散,后加水8毫升,不断研磨至发生噼啪声音,形成浓厚的乳状液,即成初乳状。加水5ml,研磨后,加入尼泊尔金2d,研匀,加至蒸馏水30毫升。淡黄米色溶液 5、石灰乳擦剂 处方:(0H)2溶液10毫升花生油10ml 新生皂法:取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置于塞三角瓶子加盖振摇至乳状生成。 6、硫酸阿托品倍散 处方:硫酸阿托品0.25g 胭脂红乳糖:0.25g 乳糖24.5g 研磨乳糖使研钵饱和倾出,将硫酸阿托品溶液与胭脂红糖至于研钵中,再以等量逐加法,加入乳糖,研匀,待色泽一致后,取出。 7、痱子粉 处方:薄荷脑0.6g 樟脑0.6g 麝香草酚:0.6g 氧化锌6g 水杨酸1.4g 升华硫4g淀粉10g 硼酸:8.5g 薄荷油:0.6ml 滑石粉加至100g 制法:去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研磨形成低共融物,与薄荷油研匀,另外将水杨酸,硼酸,氧化锌,升华硫,淀粉分别研细混合,用混合物细粉吸收低共融物,最后按照等量递增法加入滑石粉,研匀使成为100g需要滑石粉68g,过七号筛,即得。 8、冰硼散 处方:冰片1g 硼砂10g 朱砂;1.2g 玄明粉:10g 制法:先将朱砂和玄明粉套研匀,再与硼砂研和过筛,然后加入冰片研和,过筛即得。 9.油脂性基质额水杨酸软膏制备 处方:水杨酸:1g 白凡士林:20g 制法:采用增重法称量白凡士林20g,于干燥烧杯中,水浴中加热至融化,待温度降到60度的时候,加入水杨酸边加边搅拌,至凝固即可。 10、O/W乳基质的水杨酸软膏的制备 处方:水杨酸2.0g 白凡士林0.4g,羊毛脂:2.4g单硬脂酸甘油酯1.4g液体石蜡2.4g 硬脂酸4.8g 三乙醇胺8d,甘油:1.4g 对羟基苯甲酸乙脂0.04g 吐温—80:3d蒸馏水加至四十g 制法:取白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为油相,置于干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70至80度,使其熔融,保温备用,另将吐温,三乙醇氨甘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计算量的蒸馏水置于另一个烧杯智能光加热至70—80度,十七溶解保温备用,在相同温度下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并在水域上不断搅拌至乳白色半固体状,并在室温下搅拌至冷凝,取水杨酸分次加入,搅匀即得。 10.W/O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剂的制备 处方:水杨酸2.5g 单硬脂酸甘油酯0.85g 蜂蜡:0.25g 石蜡:2.5g 硬脂酸:0.625g 液体石蜡:20ml 白凡士林:3.35g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20ml 司盘0.5g 蒸馏水20g 制法:将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石蜡,硬脂酸置于蒸发皿中,于水浴上加热至融化,再加凡士林,液状石蜡,司盘—80,加热至80度,另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20ml,江水相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呈乳白状半固体。放置于冷凝后分次加入水杨酸,混匀即得。 11、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处方:水杨酸:2g cmcna2.4g 甘油:6g 蒸馏水加至40g

大学化学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1)

实验二浸出制剂 (5) 实验三液体药剂 (10) 附:口服液的制备 (16) 实验四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18) 实验五软膏剂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的测定 (22) 实验六栓剂的制备与置换价的测定 (26) 实验七硬胶囊剂的制备 (30) 实验八丸剂的制备 (34) 实验九颗粒剂的制备 (38) 实验十片剂的制备 (42) 实验十一膜剂的制备 (47) 实验十二微型胶囊的制备 (49) 实验十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53) 实验十四脂质体的制备 (56) 实验十五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60) 中药药剂学实验须知

中药药剂学兼属于药物应用与工艺学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中药药剂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白工作服。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实验成品应标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并交教师验收。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整洁、细致、严谨、冷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验风格。 5.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安全使用仪器时要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不熟悉操作方法时,应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各种仪器、容器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用毕要清洁后放回规定位置。 6. 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考察学生分析总结实验资料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亦是评定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实验报告的格式如下所示: 【处方与分析】按药典的格式写出实验药剂的处方,并指出各组分的作用。 【制备工艺与操作】写出工艺流程,并详细标明各操作步骤及控制条件。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各中间产品及成品的特征,填写图、表等。注明成品的性状、规格、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 【讨论】阐述实验原理、实验收获与教训、建议等。 【思考题】回答实验思考题。 每一实验内容逐一按以上顺序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药剂学实验指导:胶囊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指导: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剂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药品粉末、液状石蜡 器材:空胶囊、白纸、玻璃板、托盘天平、洁净的纱布 三、实验内容 1、利用散剂实验中制备的痱子粉,选择适当规格的空胶囊,进行填充硬胶囊的练习。 (1)手工操作法 操作步骤:将药物粉末置于白纸上,用药匙铺平并压紧,厚度约为胶囊体高度的1/4或1/3;手持胶囊体,口垂直向下插入药物粉末,使药粉压入胶囊内,同法操作数次,至胶囊被填满,使其达到规定的重量后,套上胶囊帽。 注意事项:填充过程中所施压力应均匀,还应随时称重,以使每粒胶囊的装量准确。为使填充好的胶囊剂外形美观、光亮,可用喷有少许液状石蜡的洁净纱布轻轻滚搓,擦去胶囊剂外面黏附的药粉。 (2)板装法 操作步骤:将胶囊壳下接部分插入胶囊板中,将药粉置于胶囊板上,轻轻敲动胶囊板,使药粉落入胶囊壳中,至全部胶囊壳中都装满药粉后,套上胶囊帽。2、对填充好的硬胶囊剂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操作步骤:先将20粒胶囊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再将内容物完全倾出,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将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进行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1倍,则装量差异检查合格。 注意事项:倾出内容物时必须倒干净,以减小误差。 四、思考题 1、胶囊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那些药物不适于制成胶囊剂?

3、填充硬胶囊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制剂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胶囊剂的制备 考核时间:30分 药物制剂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准备工作:选择正确的用器。10分 天平、药匙、乳钵、药品、玻璃板、刀、空胶囊、指套、称量纸、白纸、纱布、废物缸、酒精棉球、托盘等 2、天平的使用:10分 天平是否调零点、放称量纸(对折)。3分 是否正确称取药物。4分 称取结束是否使天平恢复原状。3分 3、药物的称量:10分 称取药物时是否注意手握瓶标签。3分 少量取药是否抖动加入。2分 多余的药物的量是否较多。3分 称取完一个药即放回原处,是否做到三核对。2分 4、药物的配制:25分 药物是否混合均匀。5分 等量递加的操作是否正确。20分 5、消毒:囊套分离、戴好指套后消毒板、刀、药匙。10分 6、装胶囊:铺粉、压紧、填粉、擦亮上光。15分 7、操作中是否注意桌面卫生。5分 8、药物装量:每量胶囊装量是否正确。15分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导言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是指导学生训练基本技能的文件,力求以实用、够用为主,突出中药职业技能特色,引入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以到达培养中药领域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本实验指导共编写个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既有常规剂型的制备,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栓剂、软膏的制备,又有新剂型的制备,如成熟的制剂新技术如包合技术、微囊化技术等。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提高的同时,稳固理论知识和科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表达了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目录 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规则 实验一课堂练习 学习查阅《中国药典》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指导 三、实验用品及材料 四、查阅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二处方调配 Ⅰ参观中医院药剂科 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 二、参观学习内容 三、思考题 Ⅱ参观药店〔大药房〕 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 二、参观学习内容 三、思考题

Ⅲ处方调配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指导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四、实验内容 五、思考题 实验三参观中药厂 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 二、参观学习的内容 三、思考题 实验四浸出制剂的制备 Ⅰ酒剂、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指导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四、实验内容 〔一〕抗风湿酒 〔二〕土槿皮酊 〔三〕橙皮酊 〔四〕远志流浸膏 五、含醇制剂含醇量的测定〔一〕气相色谱法 〔二〕蒸馏法 六、思考题 Ⅱ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指导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四、实验内容

〔一〕单糖浆 〔二〕鼻渊糖浆 〔三〕金银花糖浆 〔四〕益母草膏 五、相对密度测定法 六、思考题 Ⅲ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指导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四、实验内容 〔一〕小儿上感合剂 〔二〕玉屏风口服液 五、思考题 实验五液体药剂的制备 Ⅰ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指导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四、实验内容 〔一〕薄荷水 〔二〕复方碘溶液 (二)复方硼砂溶液 五、思考题 Ⅱ胶体溶液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指导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四、实验内容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性成分散剂、含共熔成份散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2.熟悉等量递增的混合方法与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提要 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其制备工艺分为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等几个步骤。不同的给药途径对散剂的细度要求也不同。对于特殊的药材,如含黏性成分多、油脂多、矿物类、贵重、量小等药物,应分别采取串料、串油、单独粉碎、水飞法等特殊的粉碎方法。 混合是制备散剂的重要过程,混合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散剂质量,尤其是含毒剧成分的散剂。常将搅拌、研磨、过筛等几种混合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处方中含有量小、贵重、质重、色深的药物时,应将此药“打底”,然后按等量递增的原则与其它药粉混合均匀,打底前应先用量大的药粉饱和乳钵表面。处方中含毒剧药物时,由于其剂量小,称量、包装与服用都不方便,应加入适量的固体稀释剂将其制成倍散,配制时仍需要遵循等量递增的原则。为了显示稀释倍数与混合均匀程度,可加入适量着色剂。处方中如含有低共熔组分时,一般是先将其共熔,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均匀。 散剂由于比表面积大,吸湿性及化学活性也相应增大,要注意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及贮藏条件。 三、实验内容 1. 痱子粉Pulvis pro Miliaria 【处方】麝香草酚6g 薄荷脑(Mentholi)6g 薄荷油6ml 樟脑(Camphorac)6g 水杨酸14g 升华硫40g

淀粉100g 氧化锌(Zinci Oxydi)60g 硼酸(Acidi Borici)85g 滑石粉(Pulvis Talci)加至1000g 【制法】取处方1/10量。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研磨至液化,与薄荷油混合均匀。另将水杨酸、硼酸、氧化锌、升华硫、淀粉分别研细混合,用混合粉吸收共熔物,最后按等量递增法加入滑石粉研匀,过七号筛即得。 【作用与用途】有吸湿、止痒及收敛作用,用于汗疹、痱子等。 【用法】外用。涂撒于患处。 【质量检查】 (1)性状本品为干燥、疏松的白色粉末。 (2)检查 a)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 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b)水分:水分:依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水分测定法(甲苯法) 测定本品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0%。 c)装量差异:取本品10袋分别称定其内容物重量,每袋的重量与标示装量相 比较,超出限度不得多于2袋,并不得有1袋超出限度的一倍,装量差异限度见 单剂量包装散剂装量差异限度表。 d)微生物限度检查:不得检出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每克本品细菌数不得超过 10万个;霉菌数不得超过500个。 单剂量包装散剂装量差异限度表 标示装量装量差异限度 0.1g或0.1g以下±15% 0.1g以上至0.5g ±10% 0.5g以上至1.5g ±8% 1.5g以上至6.0g ±7% 6.0g以上±5% 【制剂评注】 (1)因薄荷脑和樟脑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故使之先共熔,再与其它粉末混匀。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 主编:徐雄波 主审:马宁 副主编:唐靖张青松 参编:王建芬王磊方敏肖志勇刘卫平吴柱魏丹丹邱玲玲冷一平高元峰 长沙医学院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

目录 药剂学实验须知 ................................................................................................. - 1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 - 4 -实验二胶体溶液剂的制备 ............................................................................. - 10 -实验三混悬剂的制备 .................................................................................... - 15 -实验四乳剂的制备........................................................................................ - 21 -实验五散剂、胶囊剂的制备.......................................................................... - 27 -实验六颗粒剂的制备 .................................................................................... - 36 -实验七滴丸剂的制备 .................................................................................... - 41 -实验八注射剂的制备 .................................................................................... - 46 -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 .................................................................................... - 54 -实验十滴眼液的制备 .................................................................................... - 61 -实验十一栓剂的制备 .................................................................................... - 66 -实验十二片剂的制备 .................................................................................... - 71 -实验十三片剂薄膜包衣及质量评价............................................................... - 78 -实验十四微型胶囊的制备 ............................................................................... - 81 -附录 ............................................................................................................... - 87 -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掌握含小剂量药物及共熔性成分等特殊类型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如下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并能正确使用药典所用药筛;掌握固体药物的粉碎 方法、混合方法(等量递加混合法)、过筛方法、散剂的均匀度检查方法、散剂的分剂量法、散剂的包装方法(纸包装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散剂的概念:散剂(powders)是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共内服或外用。 配制环境要求: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环境D级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散剂的质量评定 ①均匀度取散剂适量在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 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②其他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 制剂通则.散剂.项下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1%)、乳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薄荷油、水杨酸、硼酸、升华硫、氧化锌、淀粉、滑石粉。 器材:上皿天平、玻璃乳钵、瓷乳钵、包药纸。 四、实验内容 (一)含小剂量药物散剂的制备

1. 1:100硫酸阿托品散 【处方】硫酸阿托品 1.0g 胭脂红乳糖(1%) 0.5g 乳糖加至 100.0g 【制法】先研磨乳糖使乳钵内壁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至乳钵中研合均匀,再按等量递加的混合原则逐渐按加入所需量的乳糖,充分研和,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极细粉末。 【作用与用途】硫酸阿托品为胆碱受体阻断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主要用于胃肠、肾、胆绞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以硫酸阿托品计算,每次0.5mg,每天3次。极量:每次1mg,每天3mg。 【贮藏】置玻璃瓶中,密闭,于干燥处保存。 【注释】 (1)本品为100倍硫酸阿托品散(即1%硫酸阿托品散),若需配发硫酸阿托品0.5mg/包,需称取本品0.05g ,因称量太小,误差大,所以应取本品稀释成1000 倍散后再分装。即取本品0.5g,加乳糖4.5g,混合均匀,分成10包,即得 (每包为0.5g,相当于硫酸阿托品0.5mg)。 (2)1%胭脂红乳糖的制备方法:取胭脂红置于乳钵中,加90%乙醇10~20ml,研匀,再加少量的乳糖研匀,至全部加入混合均匀,并用50~60℃温度干燥后, 过筛即得。 (3)为防止乳钵吸附主药,应选用玻璃乳钵,并先研磨乳糖以使乳钵壁饱和。 (4)硫酸阿托品系毒性药品,剂量要求严格,分剂量时应选用重量法。 (5)用过的乳钵应清洗干净,以免污染其它药品。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实验 一.《中药药剂学》实验须知 中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操纵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它兼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围,具有紧密关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紧方式之一。依照本专业的培育目标,中药药剂学实验应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典型的药剂制备,把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式及质量操纵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扩展课堂教学的大体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制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实验训练与教学见习,使学生把握中药制剂的大体操作方式与技术,熟悉药剂生产中经常使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结构、性能及利用保养方式。 3.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和文献资料,培育学生具有查阅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并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 4.培育学生训练操作技术,有正确的实验观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地记录适应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二.《中药药剂学》实验规那么 为达到以上目的,同时制备的成品,特制定如下实验规那么: 1.预习实验内容:要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处方中药物性质配制原理、操作步骤、操作关键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合理安排实验时刻。 2.遵守实验纪律:应维持实验室内安静,不得无端迟到或或早退,不得擅离实验操作职位乃至高声谈笑。如发生过失事故或异样现象,应随时报告明白教师查明缘故,及时解决。应注意平安,严防火灾、烧伤或中毒事件发生。 3.杜绝过失事故:称取药品时,要在拿取、称量和放回时进行3次校对;处方中如有毒性药品,须认真检查是不是超过剂量,称量时须经实验指导教师校对,在专用的天平上称量。称量完毕应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实验成品应写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刻及班组号,交实验指导教师验收。 4.爱惜仪器药品:实验仪器、药品应妥帖保管、寄存和利用。如有破损缺少必需当即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药品报损表,然后到制备室酢情补偿后

药物制剂技术指导书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指导书 (供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使用)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 2010-9

《药物制剂技术》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 药物制剂技术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药物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它兼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药剂学实验课是整个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药药剂学实验课应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典型药剂的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药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实验与教学见习,了解生产药剂常用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与保养方法。 (3)训练操作技术,培养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记录习惯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4)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培养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二、实验规则 为达到以上目的,同时制得合格的成品,特制定如下实验规则。 (1)预习实验内容:要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处方中药物性质、配制原理、操作步骤、操作关键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2)遵守实验纪律:应保持实验室内肃静,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擅离实验操作岗位,甚至高声谈笑。如发生差错事故或异常现象,应随时报告指导教师,查明原因,及时解决。注意安全,严防火灾、烧伤或中毒事故发生。 (3)杜绝差错事故:称取药品时,要在拿取、称量和放回时进行3次核对;处方中如有毒性药品,须仔细检查是否超过剂量,称量时需经实验指导教师核对,在专用的天平上称量。称量完毕应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实验成品应写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及班组号,交实验指导教师验收。 (4)爱护仪器药品:实验仪器、药品应妥善保管、存放和使用。如有破损缺少,必须立即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药品报损表,然后到准备室补领。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工艺学性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占总学时数的二分之一。实验教学以突出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为原则,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通过实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力工作的能力。 实验内容选编了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剂型的制备及质量评定、质量检查方法,介绍了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和设备的应用。实验内容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增删。 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各项: 1.实验前充分做好预习,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要点。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实验服,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安静,以利实验进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称取或量取药品,在拿取、称量、放回时应进行三次认真核对,以免发生差错。称量任何药品,在操作完毕后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凡已取出的药品不能任意倒回原瓶。 4.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操作,如实验失败时,先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考虑如何改正,再征询指导老师意见,是否重做。 5.实验中要认真观察,联系所学理论,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6.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包括:报损制度、赔偿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安全操作规则以及课堂纪律等。 7.要重视制品质量实验成品须按规定检查合格后,再由指导老师验收。 8.注意节约,爱护公物,尽力避免破损。实验室的药品、器材、用具以及实验成品,一律不准擅自携出室外。 9.实验结束后,须将所用器材洗涤清洁,妥善安放保存。值日生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将水、电、门、窗关好,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得离开实验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