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理论整理

西方美学理论整理

1、柏拉图

柏拉图眼中的美,是矛盾统一的、和谐对立的、具体而又特殊。柏拉图最终将美概括为“永恒的善的意志的普遍性理念存在”。这是因为一件东西包含许多矛盾是他不可理解的。

从理念论也可以透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具体如下: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其美学思想的立足点。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包含完整的美学价值论框架。他坚信理性能够获得真知,把追求“真”“善”“美”当作哲学探索和冥思的目的。柏拉图在谈论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真与善的同时,总是要和美感和美联系一起来谈论,真、善、美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体统一的。柏拉图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创造者,它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和深远的美学意义。关于美的议论,主要可大致归为两个类,一是美的本质问题,二是真善美的统一。

柏拉图肯定美是真实的存在,他认为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和谐与真实存在的神,真实存在的善的理念、美的理念是一致的,又由于美善的统一,所以和谐既是善的目的,又是美的本质。

由于柏拉图有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的基础,因而他认为真、善、美的内容是统一的,真实的东西,就美与善的东西。美的东西也就是善的东西,美与善没有根本的区别。柏拉图认为这种美本身的关照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柏拉图把爱、美、善等,最终都还原到人的生活本身中,与不朽相关,也可以说,不朽是人的最终目的。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美的概念不仅仅与审美和艺术相关,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是一种哲学的最高境界之一。在柏拉图的宇宙观中,他认为善的理念又是理念世界中至高无上者,因而美的理念就必须从属于善的理念,为善的理念所支配。柏拉图在审美分析中,始终都认为灵魂的美要高于一切形式的美。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观点。首先是对他的理念论的批判。亚氏认为,“一般”是不能脱离“个别”而独立存在,脱离个别并且先于个别而独立存在的一般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是根本不存在的。亚氏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美的事物体积大小要合适,要有一定的安排,各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构成了美的要素。亚氏注重美的感性形式因素。

3、普洛丁

普洛丁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者,普氏美学是对柏拉图美学之改造,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美的理念从哪里来?普洛丁的回答是,只能从神那里来。普氏仿照柏氏把美分为不同的级别,他主要论述了对物体的美、心灵的美和最高的美即理念美或理性美的审美认识。普氏不但把美分为不同的级别,认为要达到这种最高的美,就得净化心灵,通过心灵视觉去观照它。而且他也把对“美本身”即美的理念或理性的观照,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普洛丁还提出了影响很大的审美理论,审美是一种观照。他说:观照不是观看,而是另一种视觉类型,即迷狂。看到高级的美会使人在迷狂中惊喜交集,充满狂热和狂喜,他把这种迷狂的境界看作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他说:“谁能达到这种观照谁就享幸福,谁达不到这种观照谁就是真正不幸的人。”普罗提诺还提出的方法是闭目内视,“闭上双眼,转向另一种观看的方法,并激活它,这种方法人人都有,但是很少有人使用。”审美要靠“内在的眼睛”、“灵魂的视觉”。单凭感官无法作出审美判断,因为美的对象是包含理性内容的。他说,美是第一眼就可以感觉到

的一种特质,心灵凭理性判断它美,仿佛和它很相契。直觉中何以含有理性呢?普洛丁的解释是,因为事物包含理念,人心也含有理念,二者一拍即合,所以直觉与理性并不矛盾。换句话说,这里的理性不是抽象思维的理性,而是与感性相区别的理性,潜藏在直觉中的理性,这跟我们今天的“美感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的说法已十分相似的了。

4、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在继承新柏拉图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基督教教义,在继承柏拉图文艺有罪的观点上,指出了艺术要为基督教服务。他的美学思想不仅完善了基督教的美学体系,更是对西方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深远而复杂。时至今日,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的光辉依然可见一斑。阅读经典,理解经典,即使在当下社会,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1)上帝是万美之美

奥古斯丁在美的本体问题上受到了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普洛丁的影响。奥古斯丁继承了普洛丁的美学观念,认为美的确是有等级的,绝对美占有最高的等级,美从高一级的存在向低一级的存在扩展。但在此基础上,奥古斯丁又为这一美的本体论加上了基督教的影响。普洛丁所认为的“太一”,在奥古斯丁的美学体系中,变为了上帝,也就是说,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万美之美,是最高等级的美。

但奥古斯丁认为,人类出生便带着“原罪”,一般人是很难接近上帝的美的。必须使灵魂摆脱欲望的束缚,无条件的崇拜和热爱上帝,全身心皈依上帝,心灵归于上帝,上帝才能抚爱心灵,上帝就体现在感情中,爱上帝就能得到上帝的抚爱,也就认识了上帝的美。

(2)丑是相对的

虽然奥古斯丁继承了普洛丁美学体系的很大方面,但由于根基支持的不同,两人在丑的问题上存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普洛丁的体系根基来自于希腊诸神,他认为感性世界中的物质,与“太一”对立,即是恶,即是丑。

然而,奥古斯丁作为中世纪神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所有对世界的思考的根基都来源于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上帝是万物创作者,上帝创作了一切。那么上帝创造的,怎么可能会有丑呢?对此,奥古斯丁坚定地认为:世界只能是美的,因为它是上帝的创造物,万物既为上帝所创造,都从上帝那里得到形式和光辉,所以就没有绝对的丑。

(3)文艺的目的是歌颂上帝

奥古斯丁并没有全面否定艺术,他所声讨是那些引起人的罪恶和虚幻感情的艺术,而好的艺术是值得发扬的。在奥古斯丁看来,歌颂上帝、为教会服务的艺术便是好的艺术,例如用诗歌赞美三位一体,用音乐来歌颂上帝。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是中世纪美学的规范,也符合了当时社会情况,但经典的光芒永不会消退。

5、托马斯阿奎那

(1)美的三要素

阿奎那认为,现实世界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所有的美都根源于上帝,上帝是最高的美。托马斯美学的核心在于论证人如何认识、把握现实事物的美。他认为,美具有某些特征,是能够被认识的东西。而认识和把握美,主要还要依靠人的理智,不仅仅是感官。

托马斯对于美的特征,最关注的是比例和色彩的鲜丽。后来,他在“和谐”与“鲜明”之外加上“完整”,构成了“美的三要素”。也就是说“美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事物的完整或完美,因为凡是不完整的东西结果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明晰,所以具有鲜艳颜色的事物被认为是美的。”

此外,托马斯还说:“美有两种,一种是精神的,由恰当的秩序与精神的善的充裕构成;

另一种则是外在的美,由物体的恰当的秩序以及属于这物体的外在特性的充裕所构成。”“我们称一个人的美,是由于他形体上有适合的比例和排列,和由于他具有明亮和鲜艳的色泽。因此,在另一意义上也可以设定,美的名称是指称所有事物具有的与其类型适合的那种清晰,无论精神的或物质的,它们都由适当的比例构成。”这里所说的比例,包括心灵和精神世界里的东西的比例和关系,事物与我们心中对于这个事物的观念之间的关系。涉及艺术家心中的观念与作品形象之间的关系等等。

(2)美与善

在阿奎那看来,美与善相关但不相同。二者的区别是,善涉及欲念,而美只涉及认识,不涉及欲念。总之,凡是只为满足欲念的东西叫做善,凡是单凭认识到就立刻使人愉快的东西就叫做美。

(3)人与美

阿奎那认为,美感与生理快感是不同的,他们的界限是,只有人才能具有美感,动物只有生理的快感。

而人之所以有美感,还在于爱:“愉悦的原因是爱,因为每一个人都为他获得所爱的事物而快乐。”但是,“每个人都爱美,肉体的人爱肉体的美,精神的人爱精神的美。”精神的美当然要高于物质的美。人们创造艺术也是为了美的缘故。“所有再现或描绘某事物的人,是为了使某事物成为美的事物。”

6、达芬奇

达·芬奇认为,艺术家要善于窥视自然,美并不是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即美源于自然,要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发现美。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整体的每一部分都和整体成比例。强调绘画中的比例和匀称等美学尺度。《蒙娜丽莎》就有一种和谐之美。

7、荷迦兹

荷迦兹从感性形式方面论述了美,认为美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美的分析》。分析了各种美的事物的特征。他认为物体形状的宏大,可以激起赞美和敬畏,产生一种崇高感。但表现量的大小,一定要避免过分,要适度,否则就会变得笨拙和可笑。他提出的美的原则,虽然没超出实用和形式美的范围,但对研究艺术美,对自然美的表现都很有价值。并提出了“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8、博克

博克认为崇高主要源于“自身保存”本能,其心理特征是胜利感;美主要源于性本能和群居本能,其心理特征是爱。认为崇高的对象都有一个共同性,即可恐怖性;但恐怖的对象并不能真正威胁到审美主体,审美主体才产生自豪感、崇高感。博克美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审美趣味的研究;他认为审美客体有共同品质,审美主体也有共通感,人的感官、想象力和判断力的标准具有普遍性,因而审美趣味具有客观标准。博克对崇高和美的分析是具体而深刻的,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康德的美学观。作为经验主义者,他陷入了感觉论美学之中,忽视理性的作用,把经验主义美学推向了顶峰。

9、维柯

维柯是历史哲学的创始人,“美学科学的发现者”。他发现,精神哲学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根源,但这种精神哲学不应该是形而上学,而应该是美学;把人类的认知创造原则引入美学,从

而把它变为行动的美学,创造的美学;他还发现由于美的现象的普遍性,美学同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具有相关性,从而扩大了美学研究的领域,把它从囿于哲学一隅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1)诗的发生学。诗不是起源于理智,而是起源于感官。(2)想象的功能。想象的主要功能是比喻;还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形式上,还体现在诗性任务性格上。(3)想象和理性的对立。维柯认为美的本质是和谐。

10、康德

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上。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

他提出审美也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认为趣味判断是以情感为内容的,它不同于单纯的快感(生理的、利益的),审美快感是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它也不同于逻辑判断,涉及概念,趣味判断只涉及对象形式引起的快感。

康德对美的分析:美具有没有目的又合目的的形式

康德认为,在趣味判断中,感知美时所呈现的形式,符合主观的两种认识功能,即想象力与理解力,并引起它们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

第一,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美是不涉及利害和概念的纯形式。

第二,美虽然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但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才能普遍必然的引起快感,而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才是判断对象美与不美的真正原因。

第三,康德认为,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虽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效应。在他看来,某人认为美,不是出于他的特殊情况或其私人的欲念和利害计较,而是认为产生这种愉快的理由对一切人都该有效,其他的人也必然认为是美的。即所谓的一切人都有的先验的“共同感”。

11、谢林

谢林倡导浪漫主义美学意识,强化物质与精神的同一,反思了工具理性的霸权对人性的破坏;坚持对自然的诗意态度,实行艺术与美的分离,推进诗与思的统一,拆解了启蒙理论对人的外在自然与人的内在自然的工业化理解;通过神话的文化解读启示历史理性的回归与认同,以一种几近神学的立场追求人类生存自由与精神解放,批判了试图依靠绝对主体性实现生活世界自由化的乌托邦思想。可以说,直到谢林“才以一种方式存在有一种哲学历史,即历史本身成了绝对知识通向自身的道路”。谢林的美学重建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倡导思想走向实践、观念返回生活,引发了西方美学的现代性转向。

12、席勒

席勒的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他认为,要实现政治自由,先决条件是要有具备完整性格的人,而这种人又只能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席勒认为,美的概念表面上来源于经验,实际上却根植于人性。席勒把艺术美归结为对自然的自由地表现。席勒认为,艺术的表现一旦经过概念就是一种对自然的描述,而不是表现,这样就是对自由的破坏,从而背离艺术美的基本特性,成为理智的认识。

13、黑格尔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美学讲演录》中,这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理念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黑格尔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

理念的客观性相。

黑格尔对美的本质所下的定义虽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里面却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首先: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其次,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看,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再次,从主客体关系看,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强调人的精神劳动的作用。

黑格尔还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认为一切的造型、色彩、线条、音调的运用,都是为了显示出一种内在的精神,也就是意蕴。并以哥特式教堂的建筑艺术为例,说明各种感性形式都是宗教精神生活的显现。这一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美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第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感性作为形式,显现着理性的内容;第三,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强调人的精神劳动的作用。

14、叔本华

叔本华的美学观直接来自于他的意志论哲学。他的哲学不仅融合了柏拉图和康德两位前贤的思想,而且也吸收了印度佛教的理论。叔本华美学观的源泉,即他的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从其唯意志论哲学出发,为其哲学染上一层悲观主义的气息,但其美学思想确是积极的,作为意志的清新剂而出现的。可以说,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并非是独立的,正如康德将判断力作为沟通感性与知性的桥梁一样,叔本华也将美学部分作为其哲学和伦理学的主要中介。从理念出发,叔本华的美学难免会有单一化和绝对化的倾向,即“绝对美”的观点,可以说,叔本华的美学思想仍旧存在传统美学观的影子。

15、尼采

尼采认为美是“外观的幻觉”。对尼来说,世界总是处于无休止的生成变化之中,漫无目的,在人生中,必须有一种新的美化的外观,以使生气勃勃的个体化世界执着于生命。尼采在自然人生中找了艺术:“艺术不只是自然现实的模仿,而且是对自然现实的一种形而上补充,是作为对自然现实的征服而置于其旁的。”尼采在对美感分析时认为,美感是一种错觉。尼采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美,人之所以在原本并不存在美的世界上谈论美,是因为有了人,世界才有了美。尼采还认为“美学不是别的,而是应用生理学”。

尼采认为,艺术的起源在于各种非理性的状态,主要是性冲动、醉和残酷三种因素在人的身上占据优势,于是通过吴赋予事物以诗意的日神状态而进入物我合一的酒神状态,从而使肉体的活力横溢。尼采一再强调审美状态与性冲动的不可分,他认为在原初的“艺术家”身上占据优势的三种主要因素中的其他两种——性冲动和残酷。尼采把追求完美的世界视为审美的最终目的,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初的原动力是性冲动,他在美学领域中所谓的酒神状态的醉是从这种最初的原动力发展而来,并且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性爱所造成的陶醉,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艺术力量,其效果不仅在于感情上的变化,而且在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而带来的强大的变形力量。因此,性爱为艺术奠定了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基础。

16、克罗齐

克罗齐认为,美的根源在心灵。“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

属于心灵的力量。”美的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这种直觉先于理性,先于概念而产生,与理性与概念无关,是孤立绝缘的现象。所谓“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认识”。克罗齐认为,自然无所谓美,自然的美是直觉创造出来的,同样,自然本身也是直觉创造出来的。

17、胡塞尔

胡塞尔所创现象学影响深远,他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不可能是泛泛而谈,必然有其深刻性及其深远影响。在胡塞尔看来,艺术离不开想象“艺术是一个被构成的想象领域。”在胡塞尔看来,想象是最为基础的意识行为之一,它与感知是现象学意识分析的核心概念。想象的“乏现实性”使它与感知区别开来。但也正是这种“乏现实性”,使想象与幻想、幻觉或梦幻相混淆,人们在日常用语中常将幻觉、幻想、梦幻称之为想象,“直到十七世纪以前,想象还几乎一直是幻想的同义词。”

18、海德格尔

在美学问题上,他追溯到根本没有美学概念,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一种审美化生存的希腊艺术时代,并把存在的真理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美在本源上就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存在之真理的显现。

对海德格尔来说,艺术就像我们的存在一样既是如此的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又是那样的晶莹剔透、近在咫尺,艺术作品既建立一个世界,又锁闭一片大地,艺术的真理就是世界与大地的持续性争执。在海德格尔那里,美学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对作为存在之真理显示的艺术的哲学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形而上学的克服与对传统美学的批判。(2)农妇的鞋、梵·高的画与艺术真理的存在论阐释。(3)语言、诗与“诗意栖居”的存在论美学。

19、茵加登

茵加登认为作品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和纯意向性的客体。他认为审美经验是发生在欣赏者欣赏或阅读的过程中,人们观照审美对象后让审美经验产生“预备情绪”,这样才形成审美对象。茵加登的美学是系统论的科学方法,他突出欣赏者能够能动地参与艺术作品的创造,并对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20、杜夫海纳

杜夫海纳对审美经验的思考,始终建基于富有主体间性意义的审美知觉意向性上,在共时往返于审美经验活动的两个相关项——审美对象及审美知觉之间的“现象学循环”中进行。他着重考察的是在这种循环描述与相互阐释的语境下,审美对象和审美知觉相遇对话、交互生成、你中有我、水乳交融的关系和主体间关联,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主体间性思想。这一思想又是在审美知觉意向性的思维模式之内,通过三个层层深入的关系维度和逻辑阶段渐次展开的,体现出深刻而多元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维度。

21、福柯

福柯的"生存美学"是他对数千年来已经异化了的人性最深入的研究。"生存美学"的核心是"关怀自身",强调重视自我,重视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以及重视身体体验。"生存美学"内涵是生活美学,重视现在美和生存风格的选择,提出"生活是艺术品"。"生存美学"的本质是追求自由,自身的自由和实践自由同等重要。福柯的"生存美学"指引人类走出异化的沼泽,寻求自由的人生。

22、伽达黙尔

伽达黙尔的哲学诠释学是在西方诠释学传统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基础上发展而来,他认为

人类的诠释学经验有两种:一种是以使用为目的的日常生活经验,另一种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经验。后者成为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的起点,并认为这是存在与人类意识结合的基础。伽达默尔着重从美的本质、美与真的关系、美与善的关系以及艺术经验对于美的构建等角度,阐发其诠释学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史资料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思想(朱光潜) 毕达哥拉斯学派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他们都是些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当时希腊哲学的主要对象还是自然现象,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稍后的赫拉克利特都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的。在自然科学中当时哲学家们有一个普遍的企图,就是在自然界杂多现象之中,找出统摄一切的原则或原素。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半都是数学家,便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这样把事物的一种属性(数)加以绝对化,仿佛把它看成一种先于一切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萌芽。这个基本观点也影响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美的看法。 他们认为美就是和谐。他们首先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发见声音的质的差别(如长短,高低,轻重等)都是由发音体方面数量的差别所决定的。例如发音体(如琴弦)长,声音就长,震动速度快,声音就高,震动速度慢,声音就低。因此,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的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这派学者是用数的比例来表示不同音程的创始人,例如第八音程是1:2,第四音程是3:4,第五音程是2:3。 从音乐里数量关系的研究中,毕达哥拉斯学派找到了一个辩证的原则,这个原则由这派门徒波里克勒特在他的《论法规》里这样加以转述: 毕达哥拉斯学派说(柏拉图往往采用这派的话),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的萌芽,也是文艺思想中“寓整齐于变化”原则的最早的萌芽。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中和谐的道理推广到建筑,雕刻等其它艺术,探求什么样的数量比例才会产生美的效果,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规范。波里克勒特在前已提到的《论法规》里就记载了一些这样的规范。例如在欧洲有长久影响的“黄金分割”(最美的线形为长与宽成一定比例的长方形)就是这派发见的。他们也有时认为圆球形最美。这种偏重形式的探讨是后来美学里形式主义的萌芽。 这派学者还把数与和谐的原则应用于天文学的研究,因而形成所谓“诸天音乐”或“宇宙和谐”的概念,认为天上诸星体在遵照一定轨道运动之中,也产生一种和谐的音乐。苏联美学史家阿斯木斯在《古代思想家论艺术》的序论里评论这种概念说,“音乐和谐的概念原只是对一种艺术领域研究的结果,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它推广到全体宇宙中去……因此,连天文学即宇宙学在这派看来,也具有美学的性质”。他们把天体看成圆球形,认为这也是最美的形体。这里可注意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整个自然界看作美学的对象,并不限于艺术。 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提出两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看法,一个是“小宇宙”(人)类似“大宇宙”的看法(近似中国道家“小周天”的看法)。他们认为人体就像天体,都由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着。人有内在的和谐,碰到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所以欣然契合。因此,人才能爱美和欣赏艺术。另一个看法是人体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的和谐的影响。他们把这个概念应用到医学上去,得出类似中国医学里阴阳五行说的结论。不但在身体方面,就是在心理方面,内在和谐也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他们把音乐风格大体分为刚柔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在听众中引起相应的心情而引起性格的变化,例如

西方美学总汇

西方美学总汇 原始时期: 人类审美的发展是沿着发现形体——改造物体形态——塑造器物形态的过程进行的。 在设计的产生初期,功能——这一重要的设计理论范畴,此时悄然成为设计的主角,从这一时期的器物造型中可以粗略地看出设计美学的发展取向是围绕着的“功能”这一中心进行的。 古希腊时期: 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乐。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古罗马时期: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代替希腊城邦,成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美学思想基本上从古希腊继承下来,以希腊为典范,被称为古典主义。罗马时期的美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贺拉斯、郎加纳斯和普罗提诺等。 郎加纳斯的《论崇高》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认为崇高的风格来自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又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把文艺创作从重视形式技巧,转移到重视精神修养。”。《论崇高》仍然没有超出古典主义范围。 普罗提诺他和柏拉图一样,都把美看成是超现实的精神性的东西。但他不同于柏拉图,他承认物质世界呈现于感官的美,虽然感官的美的源泉仍然是理念。普罗提诺不同意把美看成是比例和对称的希腊传说观点。他认为,有些对称的东西固然是美的,但有些单一东西,如阳光,也是美的。而且同样一张对称的脸,有时美,有时丑,美的原因不在于对称,而在于能够赋予事物形式的心灵,在于来自神那里的理性。普罗提诺把美学导向了神学唯心主义,从而为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开启了先声。 中世纪美学思想: 欧洲中世纪起于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止于15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有以下特点: ①以上帝的名义来讲美。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上帝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上帝的美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的美,是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把自己的形象反映到他的作品中的结果。 ②反对艺术,实际上却又承认了艺术的存在。镜子中的人像唯其是不真实的,所以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映象;感情也不能一概否定,为了使基督教的教义具有说服力,需要激发感情,象夸张、隐喻之类的东西,是可以允许的 ③重视形式。形式来自上帝。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匀称加上色彩的悦目”。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也说,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鲜明的颜色是公认的美。

西方美学理论整理

西方美学理论整理 1、柏拉图 柏拉图眼中得美,就是矛盾统一得、与谐对立得、具体而又特殊。柏拉图最终将美概括为“永恒得善得意志得普遍性理念存在”。这就是因为一件东西包含许多矛盾就是她不可理解得。 从理念论也可以透视柏拉图得美学思想,具体如下:理念论就是柏拉图哲学思想得核心,就是其美学思想得立足点。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得美学思想包含完整得美学价值论框架。她坚信理性能够获得真知,把追求“真”“善”“美”当作哲学探索与冥思得目得。柏拉图在谈论客观与主观世界得真与善得同时,总就是要与美感与美联系一起来谈论,真、善、美在柏拉图得思想体系中就是一体统一得。柏拉图就是真、善、美三位一体得创造者,它具有最高得人类价值与深远得美学意义。关于美得议论,主要可大致归为两个类,一就是美得本质问题,二就是真善美得统一。 柏拉图肯定美就是真实得存在,她认为美就是永恒得,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得。与谐与真实存在得神,真实存在得善得理念、美得理念就是一致得,又由于美善得统一,所以与谐既就是善得目得,又就是美得本质。 由于柏拉图有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得基础,因而她认为真、善、美得内容就是统一得,真实得东西,就美与善得东西。美得东西也就就是善得东西,美与善没有根本得区别。柏拉图认为这种美本身得关照就是一个人最值得过得生活境界。柏拉图把爱、美、善等,最终都还原到人得生活本身中,与不朽相关,也可以说,不朽就是人得最终目得。在柏拉图得思想中,美得概念不仅仅与审美与艺术相关,更主要得就是一种人得生活方式与理想,就是一种哲学得最高境界之一。在柏拉图得宇宙观中,她认为善得理念又就是理念世界中至高无上者,因而美得理念就必须从属于善得理念,为善得理念所支配。柏拉图在审美分析中,始终都认为灵魂得美要高于一切形式得美。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得唯心主义观点。首先就是对她得理念论得批判。亚氏认为,“一般”就是不能脱离“个别”而独立存在,脱离个别并且先于个别而独立存在得一般就是没有得,也不可能有。脱离美得事物得“理念”或“美本身”就是根本不存在得。亚氏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就是在事物得“秩序、匀称与明确”得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得“体积与安排”,美得事物体积大小要合适,要有一定得安排,各部分之间要有一定得比例关系。这些构成了美得要素。亚氏注重美得感性形式因素。 3、普洛丁 普洛丁就是新柏拉图主义得创始者,普氏美学就是对柏拉图美学之改造,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美得理念从哪里来?普洛丁得回答就是,只能从神那里来。普氏仿照柏氏把美分为不同得级别,她主要论述了对物体得美、心灵得美与最高得美即理念美或理性美得审美认识。普氏不但把美分为不同得级别,认为要达到这种最高得美,就得净化心灵,通过心灵视觉去观照它。而且她也把对“美本身”即美得理念或理性得观照,作为人生得最高境界。 普洛丁还提出了影响很大得审美理论,审美就是一种观照。她说:观照不就是观瞧,而就是另一种视觉类型,即迷狂。瞧到高级得美会使人在迷狂中惊喜交集,充满狂热与狂喜,她把这种迷狂得境界瞧作人生最高得理想境界。她说:“谁能达到这种观照谁就享幸福,谁达不到这种观照谁就就是真正不幸得人。”普罗提诺还提出得方法就是闭目内视,“闭上双眼,转向另一种观瞧得方法,并激活它,这种方法人人都有,但就是很少有人使用。”审美要靠“内在得眼睛”、“灵魂得视觉”。单凭感官无法作出审美判断,因为美得对象就是包含理性内容得。她说,美就是第一眼就可以感觉到得一种特质,心灵凭理性判断它美,仿佛与它很相契。直觉中何以含有理性呢?普洛丁得解释就是,因为事物包含理念,人心也含有理念,二者一拍即合,所以直觉与理性并不

(完整版)西方美学

人本主义美学思潮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思潮是从19世纪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发源的,具有浓厚的情感和非理性色彩。主要包括直觉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心理学、现象学美学等等。 (一)表现主义美学 表现主义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美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现代西方著名美学家、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另一位重要理论代表是当代英国著名理论家科林伍德。 克罗齐(1866-1952)《美学原理(纲要)》。直觉即表现。语言就是艺术,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不是功利的活动,不是道德活动,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艺术不能分类。其中艺术内容等于个人的瞬间情感,艺术形式等于表现着情感的意象。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艺术是种富于想象力的情感的直接表现。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是借助于想象活动而实现的经验认识形式。真正的艺术却在于表现情感。艺术是社会的良药,它为社会治疗最麻烦的心病,即意识所受到的腐败堕落。” 阿诺·理德:《美学研究》。“美是完美的表现”“当一定的客体对于想象而言完美地表现了意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意义)时,我们就说它的表现是完美的。在这种情况下,形式就变成为整体和意义的一个部分,这种复杂的自我完成的表现,我们就称之为‘美’。” 表现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是对主体情感的成功表现,是纯粹主观的、精神性的直觉;它存在于人的思维形成概念之前,并且以抒情为根本特征;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主体的情感,它是主体纯粹的想象,既不是有用的、善的东西,也不是诗人愉悦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挥其想象力表现直觉而成为艺术家。 (二)直觉主义美学 柏格森(1859-1941法国)《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笑的研究》《形而上学导论》《创造的进化》《生命与意识》《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 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直觉的方法通过对内在生命的体验来把握绵延,和生命一起思考。柏格森认为生命就是既永远流动又永远在变化着的绵延。绵延是世界的本质,它是纯粹的变化,连续不断的流动。“生命冲动”既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 以柏格森为主要代表的直觉主义美学,是从全面拒斥理性的生命哲学直接发源的,其反理性主义色彩更浓厚一些。其基本思想是:一,主体的审美感知活动和艺术活动,都是绵延不断的生命冲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二,直觉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内心体验,它可以支配人的理智。三,艺术家所描绘的、表现的只不过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感受而已。四,艺术以艺术家独特的直觉体验为前提,它所表现的只是个人的情感,但是,艺术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却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三)形式主义美学 20世纪初崛起、至30年代已经十分活跃的形式主义美学,是以强调艺术形式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来体现人本主义美学的基本意旨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尔、弗莱。 贝尔(1881-1964,英国)《论艺术》。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感情或理性的内容,而在于线条、色彩或体积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有意味的形式”。 弗莱(1866-1934,英国)《视觉与构图》。形式是平面艺术最重要的特征,线条和颜色的排列,把“秩序”和“多样性”结合在一起;艺术家的眼光“更为超脱于本能生活的各种情欲”,

中西方美学总结

中西方美学总结 美学是研究艺术与审美的学科,涵盖了对美的本质、美的标准以及美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讨论。中西方美学是指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美学理论和实践,它们由于文化差异而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风格。 中西方美学在美的定义上存在一些差异。中西方美学对美的本质有不同的解读。西方美学强调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永恒的、超越个体和文化的理念。而中方美学强调美是主观存在的,是一种个体和文化相对的体验和表达。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审美标准上,中西方美学也有一些区别。西方美学注重对作品的形式和技巧的评价,强调艺术家的个人才华和创新。而中方美学更注重对作品的内涵和情感的体验,强调作品与观众的情感共鸣。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中西方美学也有各自的特点。西方美学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自由度,鼓励艺术家大胆创新和表达个性。而中方美学则更注重传统和规范,强调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传统和创新的态度。 中西方美学在美学思想和理论上也有一些差异。西方美学注重理性和逻辑的思辨,强调对美的概念和原则的探究。而中方美学则更注

重情感和体验的直观,强调通过艺术来传达情感和价值观。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知识和经验的不同重视和运用方式。 中西方美学虽然有一些差异,但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与美的存在。中西方美学的交流和对话,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美学视野,丰富我们的审美体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学习和理解中西方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西方美学思想简介

西方美学思想简介 毕达哥拉斯的美学思想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一公元前475),古希腊早期第一个美学家。 毕达哥拉斯一生收徒讲学,创立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美学思想方面,毕达哥拉斯没留下什么著作,他的美学言论主要是由他的门徒陆续转述并记录下来的。 与中国早期美学家截然不同,毕达哥拉斯从美学探索之初,就瞩目于美的本体存在。它意味着西方美学从—开始就不曾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洽统一基础上把主客体的关系及其规律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是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峙冲突基础上把研究美的本体存在的规定性及其如何去确定这种规定性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也就开了西方古代美学的本体论研究的先河。 具体而论,毕达哥拉斯认为,在自然界众多现象之中,统摄一切的本体不是某种具有质的规定性的物质,而是缺乏任何质的规定而又渗透到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属性——数。这种基本看法也影响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他指出:美就是和谐。“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凡是合乎理想的数量关系的,诸如图形、球形、合于“黄金分割段”的长方形,才是美的。 毕达哥拉斯把美是和谐的看法推衍到音乐、雕刻、建筑、人体的研究中,探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能够产生美的效果,归纳出一些经验性的规范。值得注意的是他把整个宇宙而不是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提出了“诸天音乐”或“宇宙和谐”的概念。 毕达哥拉斯还把美是和谐的看法应用于审美欣赏的研究。他提出“小宇宙”类似“大宇宙”的看法。心灵既然也是一种建筑在数量关系上的和声,就不能不具备一种内在的和谐,因之当外在的和谐(大宇宙)发生震动的时候,作为内在和谐的人的心灵(小宇宙),就必然要产生共鸣。这就是所谓“同声相应”。 总的来看,毕达哥拉斯的美是和谐的看法体现了古希腊的审美理想。从数量关系去寻找美的本体,也找到了形式美的一些规律。在西方美学史中,他的美学思想对柏拉图、普洛丁的新柏拉图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苦心探索形式美奥秘的美学家,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不过,他把美的本体存在归结为数量关系,不但失之于形式主义,而且离开了美的社会性。这就使他的美学思想走向违反事实、违反科学的道路。 赫拉克利特的美学思想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一公元前470),古希腊早期美学家。 在哲学思想方面,赫拉克利特同样从事物的存在根据入手,但他并没有选择水、气,也没有选择数作为统摄一切的本体,而是颇具创造性地选择了火。“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火。”自然事物都是由地到水到风到水(上升)和由火到风到水到地(下降)的发展变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的名言。而赫拉克利特的美学思想则正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合乎逻辑的演绎。

西方古典美学

西方古典美学 一、学习西方文论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文学艺术问题,实际上常常是对古人所思考与阐释的问题的一种重新思考。以古为鉴,我们也许可以获得阐释今天的文学艺术问题的更好的方式与能力。古典理论家对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审美思考,总是体现着他们坚定的信念与理想,总是体现着他们密切关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致力于文艺在真、善、美向度上的提升、以此实现文艺对于人性的合理发展与社会的合理构建的重要作用的强烈愿望。深刻的思想毕竟比精明的方法重要。 第一讲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亚、北非、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 约公元前11世纪—9世纪:荷马时代。 公元前6世纪—4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三大雕塑家米隆、菲迪亚斯和波利克里托斯。伟大的哲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生活在这一时期。 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被并入罗马版图,其独立的历史发展暂告中断。 雅思贝斯:轴心时代 时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 标志: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 “终极关怀的觉醒”: 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个辉煌的时代。 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真正意义上的文论发端于公无前6世纪,是随着哲学思维的出现而出现的。 前柏拉图时代: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智者派和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论的辉煌阶段,西方文论的第一座高峰。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就是和谐。一切事物,凡是能够从中看出一定的和谐关系的,就是美的。 毕达哥拉斯大约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 1、哲学观点:数即宇宙 世界的本源并不是某种具有质的规定性的物质,而是失去任何质的规定、并且渗透到一切物质中的一种属性——数。 毕达哥拉斯: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和不定的二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

西方美学史复习提纲

西方美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讲导论—美学是什么 第一节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一、人类有三种终极关怀 ?真: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善:伦理学、宗教 ?美:美学、艺术 美不同于真。 小说不同于报告就在于它是“虚构”(fiction,也可译为小说)。人们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更喜欢小说,而非报告,就是因为前者的“虚构”。音乐更加不代表或再现实在中的任何东西了。许多反映神话的绘画非常美,但它们在现实中找不到任何对应物。 因此,看起来,使得一个对象成为艺术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它是人为的,而不是因为它是实在的或真实的。 美也不同于善或好(goodness)。 古希腊的哲学家将美看成是一种价值,一种好的(good)东西。这样美似乎也是善的或好的东西的一部分。他们也将善的,好的东西看成是美的东西。因此,善的,好的东西也是美的东西。如此,善和美就是一回事了。 然而,美和善并非总是一致的。 那么美和研究美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这也正是这门课程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二、人类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的追求 ?两个层面(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索) (一)感性体验:人类和我们自己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并将之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比如吃、穿、住、行,这样的美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人类自古就已经存在着的追求。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张图片来加深我们的理解。 总结:感性层面的美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可以说,人类对美的感性层面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说明,人们的内心深处非常需要美的滋养与润泽。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过程本身就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 (二)对美的理性思索 所谓理性思索:就是在感性层面的发现、体验与创造的基础之上,人们开始思索美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第一章美学 产生过程: 审美意识——审美者对自身审美活动的非理性自觉的自觉意识【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美学思想(审美思想)——审美者有了对美、审美活动的理性自觉思考,但没有上升到对审美活动的整体进行全面研究,多以哲学、文艺评论或者创作经验总结的形式出现 美学学科——有意识地对审美活动进行整体性独立思考的学科 ======================================================================== =======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 1750 《美学》标志着学科的建立 1.1735《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 可理解的事物:通过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 可感知的事物:通过低级认识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美学的”对象来感知的 2.1742 法兰克福大学开设美学课 3.1750 《美学》

======================================================================== ======= 原因: 莱布尼茨:认识区分为模糊的认识和明晰的认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明晰认识和混 乱的明晰认识,作为理性主义者他不看重混乱的明晰认识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 沃尔夫:知识分为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理论的知识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 学、科学他在心理学中不重视感觉能力 ===================================================================== 影响:拉丁语着作影响不大认为美学是对感性认识能力的研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家把审美经验当作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美学低于逻辑学 ======================================================================== ======= 学科的发展: 康德:1790 《判断力批判》提高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美学逻辑学伦理学平等扩大

美学原理

1.西方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争论有哪些代表性的看法,请列举三种简要评述,并结合优秀艺术作品谈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西方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争论主要有: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的争论,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争论,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的争论。 第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的争论,就是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绝对观念或主观意识,审美感受,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第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的争论,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感性特征和属性,属于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 第三: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的争论,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因而社会生活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在广阔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既有波澜壮阔,慷慨悲歌的战斗,也有富与诗情画意,优美典雅的日常生活。 2.古希腊美学史上对于美学范畴的研究途径,有哪些合理因素值得学习。 我们对古希腊美学范畴的具体探讨,主要以西方美学研究中已形成的和经美学大家们重点阐述过的基本范畴为主,主要包括美,崇高,悲剧,丑,荒诞等基本范畴,在对它们的研究中,我们不禁要考察他们本身的内涵一眼便,同时也要寻找和推演出相关的范畴问题。古希腊美学范畴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给我们系统研究西方美学范畴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启示。 对于古希腊美学研究而言,如果我们脱离开审美活动而在概念构筑的围城中冥想,恐怕只会使得美学在空洞的理论中越走越远。但真实的问题是,我们尝试着要建立美学范畴体系,那么只能基于我们对美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立场,也就是只能立足于我们对美学的追问以及追问的方式。由于我们的追问方式和致思问题的不同,这样我们赖以探讨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可能会大径相庭,也就相应地出现完全不同的美学范畴体系。所以与其不着边际的的建立新概念,新体系,不如通过对历史的概念和范畴的考察,把现有的一些基本范畴的内涵彻底地加以明确化,并以此作为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和出发点,进而能对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络做出精当的描述。 古希腊美学范畴是我们在审美活动中

西方美学基本原则

西方美学基本原则 西方美学是一门探究美、审美能力、美的体验和美学表现的学科,它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文艺创作者。在用于现代艺术理论的学科方面,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此外,它也被用于社会学和思想史等其他学科。 西方美学的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美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存在。美是实实在在的,是能够被看到、闻到、听到、尝到、摸到但不是可以被完全描述的。它是一种直接、无解释的经验,超越了语言的能力。 第二,美不是主观的,它是客观的。西方哲学家们认为美不是因人而异的。美不仅是固有的,而且是广泛和普遍的。它并不依赖于个体的情感和兴趣。相反,它是由它的自身属性和特征所决定的。 第三,美是由艺术家塑造的。包括文化、历史和个人原因,艺术家需要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才能创造出艺术佳作,并通过这些作品向大众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第四,审美是一种能力,它可以被训练。就像任何其他的能力一样,审美能力是需要发展和提高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取、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 第五,美是富有韵律和形式的。虽然美不依赖于语言,但它是

通过形式表达出来的。在任何艺术形式中,都存在着韵律和形式的内在结构,它们与美紧密相连,因此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与其相关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 第六,美并不需要解释或解读。美可以被理解、感受,但不需要被解释。它是被直接体验的,超越了任何语言和思想的描述和解释。 总之,西方美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固有的、客观的美、美是由艺术家创造的、审美是一种可以被训练的能力、美是富有形式和韵律的、美不需要被解释或解读等。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艺术本身,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如建筑、设计、文学和音乐等。它们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欣赏艺术和美的方法和知识。

西方美学基本原则

西方美学基本原则 一、引言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美的价值以及艺术创作和欣赏等问题的学科。西方美学是指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化中关于艺术和美的理论体系。本文将探讨西方美学基本原则。 二、自然主义原则 自然主义是指在艺术中追求真实自然的表现方法。在古希腊时期,雕塑家们就开始研究人体结构和比例,追求真实再现人体形态。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也开始研究透视法和光影效果,以更加真实地表现自然景象。自然主义原则认为艺术应当尽可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要尽可能地真实。 三、表现主义原则 表现主义是指在艺术中追求情感和思想上的真实表达方法。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应当能够反映出人类内心深处复杂而多变的情感和思想世界,并且要能够引起观众共鸣。例如,在印象派画家们笔下,他们通过色彩和笔触的运用,表现出了自己对于自然景象的个人感受和情

感体验。 四、形式主义原则 形式主义是指在艺术中追求形式美的表现方法。形式主义者认为,艺术作品应当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例如,在现代艺术中,许多艺术家们通过抽象化和几何化的手法来表现出他们对于形式美的追求。 五、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指在艺术中追求客观真实性和普遍性。客观性原则认为,艺术作品应当能够超越个人情感和个体经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价值,并且要能够被广泛地接受和欣赏。例如,在文学作品中,许多著名作家们通过刻画人物和描绘社会生活来反映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和人类内心深处共同的情感。 六、创造力原则 创造力是指在艺术中追求独创性和创新性。创造力原则认为,艺术家应当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并且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例如,在现代艺术中,许多艺术家们通过多种媒介和技术的运用来创造出新颖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西方美学

第二讲西方美学 众所周知,美学并不是人类思想的普遍现象,而是西方历史的产物。所谓西方是与东方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相对的。但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也是一个文化和思想的概念。同时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西方首先指古希腊,其次指古罗马帝国,再次指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主的近现代欧洲,最后也包括了不同于欧洲大陆的美国。在此我们看到了西方的历史表现出时代的区分。时代意味着时间的中断。通过如此,某一阶段和另一阶段相分离而形成自身。西方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和后现代。每一个时代的思想主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美学也是如此。 1 古希腊 古希腊是西方精神的开端,是其源泉和摇篮。从严格意义上讲,古希腊并没有近代意义的美学,但一些哲学思考中却有大量的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论述。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具有独立意义的诗学,即关于创造的理论。诗歌包括了抒情诗、叙事诗和戏剧诗三种类型。但主要是后两者成为了古希腊诗学所探讨的主题,因此所谓的诗学就是关于叙事诗和戏剧诗的理论,尤其是关于史诗和悲剧的理论。这在于古希腊人将科学分为理论、实践和诗意三类,其中理论科学是最高的。所谓理论就是看、观点和洞见,不同与盲目和意见。悲喜剧作为戏剧的本性就是看和被看的。由此它在诗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古希腊是从与“混沌”不同的“秩序”来探讨问题的,“秩序”也就是宇宙、

世界和整体。这规定了他们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整体的和谐。从总体上说,古希腊美学经历了前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前苏格拉底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学可概括为宇宙论美学,其代表人物有阿拉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与赫拉克利特等。他们分别从整体、和谐和对立的统一等来探讨美。阿拉克西曼德认为美是整体。整体与非整体相对,同时整体是存在者的整体。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和谐。这对整体进行了区分,即把整体分为和谐的和不和谐的。和谐在于比例和平衡。从这种理论出发,毕达哥拉斯认为最美的平面是圆形,最美的形体是球形。赫拉克利特认为美是对立的统一。这是对于和谐的根源的解释。对立的统一就是逻格斯,它贯穿于整体之中。 其次是柏拉图。他对于美,美感和艺术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和系统的哲学探讨。他认为美区分为美的理式和美的万物。美的理式不仅高于美的万物,而且也是美的万物的根源,美的理式不是一种特别的理式,而是作为纯粹的理式的自身。美感就是迷狂,是灵魂对于理念亦即真理的回忆。柏拉图认为,灵魂首先见过真理,然后远离真理而凭附肉体,但可以通过回忆,忘却尘世而回归天界,即达到真理自身。这样的过程便是迷狂。对于艺术,柏拉图将它看成是对于模仿的模仿。这在于现实是对于理式的模仿,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模仿。因此艺术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 最后是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思想的哲学和美学大集成者。他认为美在于有机的整体。一个整体包括了开端、中间和终结。这三

(完整版)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

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 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

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对于黑格尔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范畴“理念”,是由概念与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所统一的产物,这个统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概念是理念处于抽象的状态,只涉及物的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且不真实的,它是在于理性应存在而实际未存在的抽象物,它具有理念的潜在性,而作为概念的反面,实在只是概念所代表的个别的事物,这就否定了概念的普遍性,即概念存在自身“设定”了它的对立面来“自否定”,但这种对立不是永恒的,不是消极的.对立是为了统一,否定是为了再否定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的肯定。这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一种启示,矛盾存在并不是消极的,矛盾的存在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升华,而升华即要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体相对于概念来说,它仅是个别事例,也就如同概念单独存在时相同,它是片面的、不真实的,只有与概念结合时,而再否定则统一成理念,即黑格尔所说的,概念借实在的“中介作用”。在自否定之中就是在”自确定”.由于理念的“自否定”,“自发生”的过程,所以黑格尔把理念看成“无限的”,“绝对的”,“自由的”,因为理念不受外在物的约束,而可以自在自为的生展. 黑格尔认为,整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绝对理念,即所谓的绝对精神,它是由抽象的理念与整个自然对立而统一的结果,绝对精神是最高的真实,在黑格尔眼里,即是“神”、“上帝",“绝对精神”即是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的统一,绝对精神在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也即“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绝对精神显现与艺术、宗教与哲学三个阶段”,将当其发展到哲学时,精神也就发展到了顶峰,真实世界也就到达了其终点.从黑格尔的哲学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是从唯心出发,以理念为世界的第

西方美术理论

精心整理西方美术理论 一.西方美术理论的来源【P5】} 1、哲学家、美学家对艺术的论述 2、艺术家的论述 3、艺术史家对艺术史现象的研究 1 2,美 《法 3,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4,在艺术的功能上:艺术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最早提出用音乐治病的主张。四.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阐述“床”的例子:【22】 柏拉图关于艺术理论的论着集中在《文艺对话集》中,他对模仿论做唯心主义的解释,把绝对永恒的理念看做是第一性的,现实世界是第二性的,而模仿现实世

界的艺术是第三性的,他举床的例子,说明画家的床是对木匠的床的模仿,木匠的床又是对床的理念的模仿,因此画家的床只是一种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是最不真实的,绘画只是一种外形的模仿。所以在柏氏看来,画家和诗人的作品对于真理没有多大的价值,在他的理想国里,他不赞成艺术家和诗人行业的,但他并不是排斥一切艺术家,而是要求艺术家只能描绘善良和优 仿。 2 3 4 5、 以继承,也没有能力和精力来促进文艺的发展) 基本问题是:规则和想象,传统与独创,理性与感性【35】 七.【41】维特鲁威(前1世纪-1世纪初)《建筑十书》古代唯一保存完整的文献资料。

欧洲最早的建筑典籍。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脱鲁维着,约于公元前14年出版。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颇有影响,对18、19世纪中的古典主义亦有所启发,至今仍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全书。维特鲁威(前1世纪-1 2 3 4 5 6 2 之心,代表有:约翰(675-749) 九.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54】1、12、13世纪,十字军的远征疏通了地中海地区的贸易通道,意大利扼地理之要,操纵着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往来。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大城市,开始形成市民为中心的市民世俗文化。

现代西方审美理论主要学派和其主要理论

现代西方审美理论主要学派和其主要理论

(一)移情说 1、“移情说”的创立及其影响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 2、以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的主要内容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

3、对“移情说”的简要分析 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二)心理距离说 1、“心理距离说”的创立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布洛1912年发表了《“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论文,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但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影响很大,是人所共知的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