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友谊圆舞曲

合集下载

青年友谊圆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是古巴音乐家艾斯特济奥·阿斯考斯的作品,他于1881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创作了这首名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闻名于世,成为拉丁音乐中的经典之一。

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舞曲,起初是用于社交舞会的演奏。

在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无比欢乐和激情的氛围,令人不禁想起那些年轻青春的日子。

在旋律流畅而动人的演奏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青年友谊圆舞曲不仅能够让人跟随节奏舞动起来,还能够让人心情愉悦,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演奏通常需要一支乐队来完成。

乐队由钢琴、小提琴、小号、打击乐器等乐器组成。

这些乐器共同演奏出了美妙的旋律,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乐器之间的和声和配合,使得整个演奏更加和谐动人。

从乐队中可以看出,青年友谊圆舞曲这首舞曲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还有舞动的乐趣。

青年友谊圆舞曲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它不仅在古巴流行,也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受到欢迎。

无论是在舞厅、夜总会还是私人聚会上,都可以听到这首经典的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许多音乐家和舞者的喜爱。

青年友谊圆舞曲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十分积极向上的。

它传递出了青春活力、欢乐和友谊的主题。

这首舞曲热情奔放、充满了对生活的激情。

当人们沉浸在音乐中时,不禁感到一种快乐的情绪,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

在跳舞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迸发出无限的能量与活力。

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名字也是富有意义的。

青年代表着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也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友谊则象征着相互关爱和支持,是一种珍贵的情感。

而圆舞曲这个词则代表了舞曲的特点,以其欢快的旋律和节奏吸引了人们。

整个名字的结合,既蕴含着对青年时期的祝福,也寄托了对友谊的美好祝愿。

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创作和演奏离不开音乐家和舞者们的辛勤付出。

通过他们的努力和专业素养,这首舞曲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

《青年友谊圆舞曲》音乐初中音乐PPT课件

《青年友谊圆舞曲》音乐初中音乐PPT课件

·
指挥图式
• 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指挥图式应该选哪一个?
自然大调音阶
拓展欣赏
《青年友谊圆舞曲》由江山作词、天戈作曲,为1955年在 波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而作。国庆60周年的晚会上 ,这首歌再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老人、青年、儿童应乐 翩翩起舞,整个广场沸腾了,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课堂小结
可以说,这首歌曲是跨时代的流行,青春记忆的时尚。 当年,老师 把这首歌教给了我,而今天,我把这首歌分享 给了你们,让我们共同为她传唱吧!
3/4
133I 533I1--I3--I 133I533I5--I1--‖
学习目标
1、通过凝听、视唱曲谱、会唱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 2、能够用正确的的歌唱姿势,自然、圆润的声音表达歌曲
会背唱歌曲第一段。
3、通过学唱歌曲掌握三拍子指挥图示,自然大调音阶的基 础知识,知道圆舞曲的定义,完成实践创造第一条。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
圆舞曲
圆舞曲 一种三拍子的舞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又称华尔兹,
它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由于 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19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
特点:
旋律 优美流畅 速度 可快可慢 节拍感鲜明,重音较为突出 节奏型多为:
3/4 ×> ××∣×>××∣
3/4 ×> ××∣×>××∣××> ×∣××>×‖

青年友谊圆舞曲说课稿

青年友谊圆舞曲说课稿

青年友谊圆舞曲说课稿第一篇:青年友谊圆舞曲说课稿《青年友谊圆舞曲》说课稿一、说课标: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因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根据课标本科要求学生欣赏并学习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歌曲中蕴含了人们对祖国和谐发展、富强繁荣的衷心祝福。

二、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13册第二单元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这首歌曲作于1955年,词作者江山,曲作者陈天戈。

歌曲为C大调,四三拍,小快板,一段体结构,具有圆舞曲的基本特点。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了解,加深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舞曲风格的音乐,他们对舞曲音乐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望强烈。

因此进行舞曲音乐的教学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提供的问题情景,配合着优美的旋律,完成聆听、感受、学唱、实践的过程。

并且,舞曲音乐的乐动感很强,使学生们一听就很有舞动感,容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及学情得出以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对本歌曲歌词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表现出一种欢乐、激荡、乐观向上、富有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

通过体验三步舞曲,让学生感受到了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音乐舞蹈的魅力,从而达到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

2、过程与方法:在音乐体验、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通过亲身参与演唱等艺术实践活动,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使学生有分辨不同音乐的题材和形式的能力,感受这首歌曲圆舞曲的旋律流畅的特点,注重第一拍强拍。

通过演唱,培养学生创作的初步技能,使学生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青年友谊圆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1. 导言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由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著名音乐作品,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之一。

这首曲子以其欢快、活力四溢的旋律和丰富多样的乐器编排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以及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2. 创作背景青年友谊圆舞曲创作于1904年,是斯特拉文斯基年轻时期的作品之一。

当时,斯特拉文斯基刚刚开始在音乐界崭露头角,他受到法国作曲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影响,开始创作一系列充满青春朝气的作品。

《青年友谊圆舞曲》便是其中之一。

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这首曲子时,深受俄罗斯传统音乐的影响。

他尝试将俄罗斯舞曲的旋律与西方古典音乐的编曲方式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独特而充满活力的作品。

3. 音乐特点3.1 欢快的旋律《青年友谊圆舞曲》以其欢快的旋律闻名。

开头部分的主要旋律由小提琴奏出,高亢的旋律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整首曲子中,斯特拉文斯基巧妙地运用了旋律的变化和转换,使得曲子既富于变化又具有内在的连贯性。

3.2 丰富多样的乐器编排斯特拉文斯基在《青年友谊圆舞曲》中采用了丰富多样的乐器编排,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双簧管、法国号等。

这些乐器的声音在曲子中相互呼应、交错和合奏,营造出了既热闹又和谐的氛围。

同时,他还巧妙地利用了乐器的特点,展示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音色魅力。

3.3 舞曲的节奏感作为一首舞曲,节奏感在《青年友谊圆舞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斯特拉文斯基通过频繁的速度变化、重复和对比,增强了曲子的动感和活力。

曲子中快速的节奏和连续的音符使人不禁想起舞会上青年们翩翩起舞的场景,令人沉浸其中。

4. 影响《青年友谊圆舞曲》在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首曲子开创了舞曲音乐的新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将传统的舞曲元素与现代派音乐的技巧相结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音乐形式。

这种创新的音乐语言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方向。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舞曲的基本特点,理解《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青年友谊圆舞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圆舞曲的基本特点及音乐风格。

2. 《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旋律、节奏及和声分析。

难点:1. 圆舞曲的和声进行及旋律变化。

2. 乐曲中较高难度的演奏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圆舞曲的基本特点、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2. 示范法:教师演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生跟随模仿。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乐曲的特点、演奏技巧等。

4.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内容1. 圆舞曲的基本特点:三拍子、旋转舞步等。

2. 《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描绘青年人在舞会上欢快舞蹈的场景,表达友谊与爱情的美好。

3. 乐曲结构:ABA型三部曲式。

4. 旋律、节奏及和声分析:学习乐曲的主要旋律,理解其节奏变化和和声进行。

5. 演奏技巧:掌握乐曲中较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如跳音、连音等。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圆舞曲及《青年友谊圆舞曲》,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简要介绍圆舞曲的基本特点及历史背景。

2. 讲解:《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及乐曲结构。

3. 示范:教师演奏《青年友谊圆舞曲》。

4. 学习: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乐曲的主要旋律、节奏和和声。

5.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深入讲解: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演奏技巧,如跳音、连音等。

3.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案《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案《青年友谊圆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4、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教材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道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

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

教学用具多功能一体机,PPT等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介绍1、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习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生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辩出是几拍子,有何特点?3、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

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4、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学习新图式,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击拍,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二、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1、歌曲背景介绍:1955年,中国青年代表团准备参加由苏联发起、社会主义阵营广泛参与、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联欢节的主题是和平、友谊、团结。

当时世界青年联欢节向全世界征集活动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就是在这次征歌活动中创作出来的。

当时,曲作者天戈和词作者江山同在北京群众艺术馆工作,都才二十几岁。

天戈先写的曲子,江山用一个晚上就填好了词,俩人又在一块修改定稿《青年友谊圆舞曲》后《歌曲》杂志发表,不到半年就很流行了,各地群众艺术馆纷纷转载,印活页歌谱,传唱开来。

2、学唱谱:(1)学生击3/4拍子视唱二次,教师辅以琴声。

(2)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

(3)提出要求进行随琴视唱:注意断和连。

3、学唱词:(1)朗读理解词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2)学生进行填词演唱。

青年友谊圆舞曲文本歌词

青年友谊圆舞曲文本歌词

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广阔的大路上尘土飞扬穿森林过海洋来自各方,千万个青年人欢聚一堂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友谊之歌欢乐的歌声在回旋荡漾,歌颂着我们的幸福时光亲爱的朋友心连着心,我们有共同美好的理想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和平之歌白鸽在天空中展翅飞翔,青春的花朵在心中开放年轻的朋友们团结起来,为和平为友谊献出力量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团结之歌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团结之歌。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通用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 1《青年友谊圆舞曲》这首歌曲短小但不失活泼,全曲热情充满青春的活力。

这是这册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单元,对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等优势服务于教育教学,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感受,体验圆舞曲的风格和特点。

并采用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图谱与音乐相结合、音乐与肢体语言相结合、音乐想象与即兴表演相结合聆听音乐,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层层深入体验作品,感受音乐情绪,认识圆舞曲这一音乐体裁,通过律动表演,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兴趣,有了情趣,进一步加深了对圆舞曲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既获得知识又培养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这节课我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基础,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所以我以学生聆听音乐踏步的方式吸引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一点点走进圆舞曲。

虽然学生在踏步时,节奏跟的不是太准,却让人感到真实。

其次,在体验与感受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等教学方法,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感受、体验圆舞曲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圆舞曲的风格特点的理解。

再有,在创造与表现和深化体验中,我利用音乐与肢体语言相结合、音乐想象与即兴表演相结合这一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圆舞曲这种音乐体裁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友谊圆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

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

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学唱,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2、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的崇高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先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流畅优美、热情,对音乐有整体感知。

 2、然后学唱歌曲,学会之后尝试加进身体律动进行表现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2、了解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示和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