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中污水采样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现场质控要求

合集下载

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注意事项大全

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注意事项大全

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注意事项大全1.采样点选择: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通常需要根据废水排放点、水流速度和水质均匀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尽可能避免排污口、入水口和其他异常因素的干扰。

2.采样容器清洗:对采样容器进行充分的清洗,使用干净的水和对应的清洗剂进行清洗,以避免采样过程中的污染。

注意避免使用含有有机物或金属离子的清洗剂。

3.废水采样前的准备:在采样前,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核查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核对采样容器的编号,准备好采样记录表格等。

4.采样器具消毒: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可使用70%乙醇或过氧化氢进行消毒,避免采样时引入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影响采样结果。

5.废水采样方式:根据废水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式,常见的采样方式包括手动采样、自动分时采样、定量采样等。

6.采样点深度:采样时要注意掌握采样点的深度,特别是在底泥样品采样时,要确保采样器具能够深入到底泥中,以获取准确的样品。

7.采样时间选择:根据废水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如连续采样、间歇采样、不同时段采样等。

8.废水样品保存:采样后的废水样品要进行及时密封和标记,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如果无法及时分析,要在4摄氏度下保存,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9.现场监测设备校准:现场监测设备要经过定期的校准和检验,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现场监测数据记录:在现场监测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采样点的位置、时间、采样方式、监测参数和仪器的型号等。

记录要准确、详细,并尽量避免错误。

11.环境因素考虑:现场监测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等,这些因素可能对监测数据产生影响。

12.安全防护:在进行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时,要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工作,佩戴好防护服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废水和有毒有害物质。

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仔细规划和操作。

遵守以上注意事项,能够提高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于水体样品采样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确保采样质量的过程。

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对于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一、采样位置选择:水质采样的位置选择应根据环境监测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

通常采样点应选在目标水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位置,如河流、湖泊和水源地等。

采样点应适当距离岸边,避免因岸边影响而导致采样结果的不准确。

水质采样的时间选择应尽量避免气象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干扰。

通常选择早晨或晚上的静态时段进行采样。

如果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则需要选择一周内同一时段进行采样,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三、采样器具与容器选择:水质采样时应使用干净的器具和容器,避免污染样品。

常用的器具有采样瓶、采样杯和采样枪等。

采样容器应具备密封性和耐污染性,通常选用玻璃器皿或塑料容器。

在使用前应经过清洗、消毒和漂洗等处理。

常用的水质采样方法有表层采样法、倾倒法和分层采样法等。

根据实际采样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采样。

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水样接触外界空气,以防止水样中溶解氧损失。

五、采样数量控制: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合理确定采样数量。

一般来说,不同水体和监测项目具有不同的采样次数和采样点,需要结合监测计划进行确定。

需要根据采样数量计算采样容器的数量,以满足采样的需要。

六、采样过程记录:采样过程的记录是采样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采样前,需要记录采样点的位置、采样时间和采样深度等信息。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记录所采样的水质参数和采样器具的编号等信息。

采样完成后,需要详细记录采样条件和环境信息等。

七、采样后样品处理:采样完成后,对样品进行处理是保证后续分析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通常采样后样品需要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以防止样品中微生物和化学组分的变化。

同时还需要对样品进行标识,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和采样人员等信息。

如果需要进行多次分析,还需要进行样品分割和保存。

污水取样规范标准最新版

污水取样规范标准最新版

污水取样规范标准最新版污水取样是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对于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和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以下是最新版的污水取样规范标准:引言污水取样规范标准的制定旨在指导环境监测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污水取样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取样前的准备- 确认取样点的位置,通常应选择污水排放口或处理设施的出水口。

- 检查取样工具的清洁度,确保无污染物质残留。

- 准备必要的记录工具,如取样记录表、标签等。

2. 取样方法- 取样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排放周期内,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 对于连续排放的污水,可采用定时取样或流量比例取样。

- 对于间歇排放的污水,应在排放开始和结束时各取一次样。

3. 取样量- 根据分析需求确定取样量,通常为500ml至1000ml。

- 取样量应满足所有预定分析项目的需要。

4. 取样容器- 使用清洁、干燥、无吸附性的容器,如聚四氟乙烯或玻璃瓶。

- 容器应预先用待测污水冲洗至少三次,以减少容器对样本的影响。

5. 取样过程- 取样时应避免扰动沉积物,确保样本的均匀性。

- 取样后应立即密封容器,并贴上标签,注明取样时间、地点、项目等信息。

6. 样本保存与运输- 样本应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避免光照和氧化。

-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样本的完整性,避免剧烈震动或温度变化。

7. 样本分析- 分析前应检查样本的保存状态,确保未发生变质或污染。

- 按照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污水成分的测定。

8. 数据记录与报告- 记录所有取样和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 编制详细的分析报告,包括取样条件、分析结果和结论。

9.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使用标准物质和参与外部质量评估计划。

- 对取样和分析过程进行盲样测试,以验证操作的准确性。

10. 安全与健康- 遵守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规范,确保监测人员的健康安全。

结语污水取样规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水和废水)

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水和废水)

水和废水采集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一、废水采样1.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2.采样频次:一般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在8h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每个生产周期不少于3次;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2次;3.采样位置:①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时,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②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当排污管道水深大于1m时,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

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③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

废液分三层以上,不能搅匀时,可按各层量的多少的比例分层取样。

对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的大型贮罐或废水池,根据具体情况,可多点分层采样。

✱注意事项:水样性状描述要全面真实,包括颜色、嗅味、浑浊度,尤其是无色的工业废水注意气味描述。

二、地下水采样1.依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注意事项:①采样前使用水位仪测试埋深,采样深度应该在地下水水面0.5m以下,保证所采集地下水的代表性;②采样现场不得有吸烟和使用化妆品等影响质量的行为,汽车停在监测点下风向50m以外;③水位、水温、pH、电导率等指标必须现场测定,水位以m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水温保留一位小数,同时测定气象并描述。

三、地表水采样1.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注意事项:①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如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②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环境检测中污水采样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现场质控要求

环境检测中污水采样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现场质控要求

环境检测中污水采样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现场质控要求
环境检测中污水采样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现场质控要求
一、污水采样的要求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BOD、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

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有时间比例采样和流量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时间比例采样,否则必须采用流量比例采样。

二、污水采样的注意事项
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3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用于测定悬浮物、BOD. 硫化物、油类、余氨的水样,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祥器)时,应按照该采样器的使用方法采样。

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

三、现场质控要求
(1)要单独采样的:如石油类、ss,分析时要全量转移;如硫化物、氰化物,需要加固定剂;
(2)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注意采样位置。

最好在排放口测流堰下方水的混匀处采样。

而不应该采集水面上的油膜(地表水中油类应包括浮油、乳化油和溶解油,无论哪种油都会对水环境造成危害)。

环境水质检测工作 注意事项

环境水质检测工作 注意事项

环境水质检测工作注意事项环境水质检测工作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进行水质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采样过程采样是环境水质检测工作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样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样点应代表性,并且避免受到人为或其他污染源的影响。

2.采样时间:应选择不同时间段进行采样,以获取全面的水质信息。

3.采样容器:采用无污染的容器进行采样,避免采样容器本身对水质的影响。

4.采样方法:根据不同的水体类型和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表面水体采用浮标式采样器,深层水体采用自动采样器等。

二、分析过程分析是环境水质检测工作的核心环节,它决定了最终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在分析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水平,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确保能够准确检测出目标污染物。

2.实验条件控制:控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质量控制:在分析过程中,应当配备合适的质量控制样品,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以获取更为准确的水质信息。

三、结果解释水质检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判断水体是否达到环境标准,并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结果解释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参考标准: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水体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如绘制趋势图、空间分布图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水质变化情况。

3.结果报告:将检测结果以清晰、简明的方式整理成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及时通报。

环境水质检测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代表性和无污染原则,分析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控制实验条件,结果解释要参考标准并进行数据分析。

只有在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水质检测结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注意事项大全

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注意事项大全

废水采样与现场监测注意事项大全一.污水釆样时,采样位置与采样断面及水深的关系:实际的釆样位置应在釆样断面的中心。

当水深大于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当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釆样。

二.废水采样时,须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悬浮物、BOD、硫化物、油类、余氯。

三.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应注意:用样品容器直接釆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3次后再行釆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釆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四.废水采样时,当水面有杂物、垃圾等漂浮物时,处理方式是:釆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五.随污水流动的悬浮物或固体微粒,在釆样过程中的处理方式:随污水流动的悬浮物或固体微粒,应看成是污水样的一个组成分,不应在分析前滤除。

油、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等,可能被悬浮物吸附,有的悬浮物中就含有被测定的物质,如选矿、冶炼废水中的重金属。

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应注意:当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七.废水采样时,釆集和保存样品的容器应考虑:(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

一般的玻璃在贮存水样时可溶出钠、钙、镁、硅、硼等元素,在测定这些项目时应避免使用玻璃容器,以防止新的污染。

一些有色瓶塞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如重金属或放射性核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

(3)容器或容器塞的化学和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应。

如测氟时, 水样不能贮于玻璃瓶中,因为玻璃与氟化物发生反应。

(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

微量金属易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他如清洁剂、杀虫剂、磷酸盐同样也受到影响。

(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八.使用清洁剂清洗塑料或玻璃容器注意事项:(1)用水和清洗剂的混合稀释溶液清洗容器和容器帽;(2)用实验室用水清洗两次;(3)控干水并盖好容器帽。

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保存技术

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保存技术

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保存技术污水监测样品采集过程注意事项1、采样前要认真检查采样器具、样品容器及其瓶塞(盖),及时维修并更换采样工具中的破损和不牢固的部件。

样品容器确保已盖好,减少污染的机会并安全存放。

注意用于微生物等组分测试的样品容器在采样前应保证包装完整,避免采样前造成容器污染。

2、到达监测点位,采样前先将采样容器及相关工具排放整齐。

3、对照监测方案采集样品。

采样时应去除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

4、采样前先用水样荡涤采样容器和样品容器2〜3次。

5、对不同的监测项目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保存期限和采集的水样体积等,须按照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要求执行;如未明确要求,可按照下表执行。

6、采样完成后应在每个样品容器上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或名称、采样日期和时间、监测项目名称等,同步填写现场记录。

7、采样结束后,核对监测方案、现场记录与实际样品数,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如采样现场未按监测方案采集到样品,应详细记录实际情况。

8、其他要求a)部分监测项目采样前不能荡洗采样器具和样品容器,如动植物油类、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等;b)部分监测项目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水样不能混合测定,如水温、PH值、色度、动植物油类、石油类、生化需氧量、硫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氤化物、余氯、微生物、放射性等;c)部分监测项目保存方式不同,须单独采集储存,如动植物油类、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氟化物、余氯、微生物等;d)部分监测项目采集时须注满容器,不留顶上空间,如生化需氧量、挥发性有机物等。

常用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保存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检测中污水采样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现场质控要求
一、污水采样的要求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BOD、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

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有时间比例采样和流量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时间比例采样,否则必须采用流量比例采样。

二、污水采样的注意事项
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3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用于测定悬浮物、BOD. 硫化物、油类、余氨的水样,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祥器)时,应按照该采样器的使用方法采样。

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

三、现场质控要求
(1)要单独采样的:如石油类、ss,分析时要全量转移;如硫化物、氰化物,需要加固定剂;
(2)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注意采样位置。

最好在排放口测流堰下方水的混匀处采样。

而不应该采集水面上的油膜(地表水中油类应包括浮油、乳化油和溶解油,无论哪种油都会对水环境造成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