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联盟

合集下载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名词解释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名词解释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名词解释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EU),也称为欧元区,是由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芬兰、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共同组成的一个经济组织,其总部位于布鲁塞尔。

法定货币:欧元(EUR)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法定货币,该货币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发行,并在2012年1月1日开始正式流通,它取代了在2001年货币联盟中正式使用的13种国家的货币(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比塞塔到奥地利的奥斯特罗姆)。

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ECB)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98年6月1日,负责欧元区内外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ECB的主要职能包括设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欧元区的货币供应,监督欧元区的银行业,监督该区内金融机构,并参与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

欧盟中央银行超级管理机构:欧盟中央银行超级管理机构
(EU-CBS)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下属的机构,主要负责监督ECB所具有的主权和货币政策决策能力,以确保欧元区成员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符合欧洲金融法规的要求。

欧元介绍

欧元介绍

壹.欧元入门篇您不可不知,有关欧元的缩写字各代表什么意思:一.EURO欧元二.ECU(European Currency Unit)欧洲货币单位三.EU(European Union)欧洲联盟四.EMS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欧洲货币制度五.EEC(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体;欧盟;欧市六.EMU(Economic Monetary Union)欧洲经济暨货币联盟七.EMI(European Monetary Institute)欧洲货币机构八.ECB(European Central Bank)欧洲中央银行九.ESCB(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十.ERM(Exchange Rate Mechanism)汇率机制十一.RTGS(The 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 system)实时总额清算系统十二.TARGET(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 system)泛欧自动实时总额清算快速汇款系统十三.欧元(EURO)与欧洲货币单位(ECU)之差异为何?十四.何谓IN货币?所谓IN货币系指欧洲单一货币制度会员国之货币,包括德国马克(DEM)、比利时/卢森堡法郎(BEF)、西班牙比塞塔(ESP)、法国法郎(FRF)、爱尔兰镑(IEP)、意大利里拉(ITL)、荷兰盾(NLG)、奥地利先令(ATS)、葡萄牙埃斯库多(PTE)及芬兰马卡(FIN)等。

十五.欧洲中央银行首任总裁为何人?杜森博格(Willem Frederik Duisenberg),荷兰藉,曾任荷兰财政部长及央行总裁十六.欧元的创始国包括那些国家?欧元的创始国有十一个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葡萄牙、芬兰及爱尔兰。

欧元的引入与欧洲货币联盟

欧元的引入与欧洲货币联盟

欧元的引入与欧洲货币联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欧洲国家间的经济交往也更加紧密。

为了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货币联盟于1999年成立,并决定引入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

本文将就欧元的引入与欧洲货币联盟展开论述。

一、欧洲货币联盟的形成欧洲货币联盟于1992年成立,并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推进。

第一阶段是从1990年到1993年,期间欧洲各国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以实现经济一体化。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到1998年,期间欧洲各国进一步加强了金融市场的整合,建立了欧洲中央银行系统。

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欧元正式引入,欧洲货币联盟最终形成。

二、欧元的引入意义1. 促进欧洲一体化:欧元的引入为欧洲国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货币,进一步促进了欧洲内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2. 提升欧洲的国际地位:欧元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货币之一,其引入使得欧洲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3. 降低交易成本:欧元的使用消除了欧洲国家间的货币兑换成本,极大地方便了跨国贸易和金融交易,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4. 减轻货币风险:由于欧元区内的货币一体化,市场对于欧元的认可度增强,货币风险得到降低,为欧洲国家的经济稳定提供了保障。

5. 加强货币政策协调:欧元的引入使得欧洲各国需要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了欧洲内部的经济政策一体化。

三、欧元的挑战与问题1. 经济差异:欧元区内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一套货币政策很难同时适应各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货币联盟内部的经济摩擦。

2. 主权问题:欧元的引入意味着欧洲国家放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于一些国家而言,这也意味着失去了对经济的灵活调控能力。

3. 危机应对:欧元区在面临金融危机时,由于成员国的政府债务和银行体系的风险相互关联,危机传染的风险较大,需要进行有效应对。

4. 欠发达国家困境:对于欧元区内的一些欠发达国家而言,他们在货币联盟内缺乏竞争力,可能面临更大的经济困境。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元的前景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元的前景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元的前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简称EMU)是欧盟的一个关键性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共同的货币体系来促进欧洲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

欧元是EMU的货币,自1999年起,欧元已成为欧洲范围内很多国家的官方货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欧元和EMU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元的前景。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成就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EMU的成就是显著的。

首先是欧元区的贸易增长。

欧元的引入为欧盟成员国带来了相当大的贸易便利,使货物和服务的交流变得更容易、更便宜,同时也降低了地区内的汇率风险,从而增强了欧元区内的经济一体化。

第二,欧元强化了欧洲的金融市场。

作为欧元区的官方货币,欧元提供了一个单一的货币市场,使欧元区内的跨境交易更容易和更有效。

这降低了欧元区内跨境交易的费用,同时增加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为企业的投资和募资提供了便利。

第三,欧元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声誉。

欧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货币之一,被广泛认可和接受,这不仅提高了欧元区的国际地位,也增强了欧盟的整体信誉。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可能是欧元区内的经济和金融不稳定。

由于欧元区成员国的有着不同的经济体系和财政政策,因此,一些成员国的债务危机和财政的不健康现状,导致欧元区整体面临的风险。

尽管欧盟的常规金融安全机制(例如欧洲稳定机制等)已经缓解了这些风险,但欧元区内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仍然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一个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也存在着一些政治上的分歧。

这些分歧可能涉及对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未来方向的不同看法,或者对欧元区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承诺的不履行等问题。

这些政治上的分歧可能导致欧盟内部的紧张和对EMU的信心不足。

欧元的前景尽管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面临各种挑战,但欧元仍然是欧洲范围内最重要的货币之一。

欧元的诞生与欧洲经济一体化

欧元的诞生与欧洲经济一体化

欧元的诞生与欧洲经济一体化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欧元在1999年1月1日正式诞生,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共同货币。

欧元的引入不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对欧洲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欧元的诞生背景、实施过程以及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一、欧元诞生背景欧元的诞生是欧洲联盟早期成员国为了加强经济合作而进行的重要举措。

二战后,为了避免再次爆发战争,欧洲国家开始探索一种更紧密的合作方式。

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是欧洲一体化的起点,旨在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市场。

然而,欧洲国家间的货币多样性给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困难。

经过多年的努力,欧洲联盟成员国决定推动欧元的引入,以取代原本的各国货币。

这一决策的背后,既有对冲各国货币波动带来的经济风险的考虑,也有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愿望。

欧元的引入铸就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二、欧元实施过程欧元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最后阶段。

前期阶段(1990-1993)主要是为了进行理论准备和政治协商。

在这个阶段,欧洲联盟成员国开始就欧元的概念、法律框架和政策制定进行深入研究和协商,并确定了将来的共同货币的名称为欧元。

中期阶段(1994-1998)是为了实现欧元的切实可行性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在这个阶段,欧盟成员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经济和财政政策协调、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等。

最后阶段(1999-2002)是欧元正式引入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欧洲联盟成员国开始在银行间使用欧元,同时继续流通各国的原有货币。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法定货币。

三、欧元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欧元的诞生对欧洲经济一体化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首先,欧元的引入促进了欧洲内部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欧元区成员国间消除了货币兑换的障碍,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效率。

欧元的引入也促进了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了欧洲内部经济的一体化。

其次,欧元的引入增强了欧洲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欧元的名词解释

欧元的名词解释

欧元的名词解释欧元,全称为欧洲货币联盟欧元,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MU)的统一货币,标识为€。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之一,欧元在国际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一、欧元的历史欧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经济共同体开始形成,经济合作逐步加深。

然而,直到1992年,欧盟成员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才确定了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框架。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货币联盟成员国的共同货币。

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欧元是法定货币,用于日常交易和储蓄。

二、欧元的符号和代号欧元的符号是€,它是一个独特的设计,结合了希腊字母Epsilon和大写字母C 的形式,代表欧元是一个来自欧洲大陆的货币。

除了符号外,欧元还有一个国际代号EUR,这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

三、欧元的发行欧元的发行由欧洲中央银行(ECB)负责统一决策、监督和执行。

欧元发行的数量受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成员国的经济状况和需要的影响。

每个成员国都负责在自己的国内发行和管理欧元。

然而,欧洲中央银行在整个系统中拥有最高权威,负责维护欧元的稳定。

四、欧元的优势1. 促进欧洲一体化:欧元作为统一货币,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货币交易成本和风险,促进了欧洲内部市场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2. 增加货币稳定性:欧元区内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集中管理,有助于稳定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

3. 提高国际影响力:欧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有助于提高欧洲的国际经济影响力。

4. 便利商业交易:欧元是欧洲内部和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之一,使用欧元进行交易可以方便、快捷、减少货币兑换成本。

五、欧元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欧元带来了许多优势,但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仍面临一些挑战。

经济发展不平衡、成员国间的利益差异、欧债危机等问题给欧元区带来了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欧洲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和金融一体化,提升整个欧元区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1

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1

与人民币的汇兑
截至2013年1月15日,1欧元可兑8.2903元人民币,较2012年6月升值6%。从 2014年5月起,欧元对人民币持续处于下行通道,未来市场预期欧元还将持续走 低。记者梳理发现,以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例,自去年5月7日攀升至8.5756元 的近期高位后,欧元一路向下持续走贬,截至昨日已跌至6.9795元,这意味着8 个多月来的跌幅近19%。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 摆脱了任何国家或地区政府法令的管理约束 · 突破了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业务汇集地的限制 · 建立了独特的利率体系 · 完全由非居民交易形成的借贷关系 · 拥有广泛的银行网络与庞大的资金规模 · 具有信贷创造机制
欧洲货币联盟讨论
欧洲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马约》的欧洲货币联盟计划
货币联盟内部的经济增长
欧元重启跌势 跌破1.05关口或只是时间问题
• 2015年04月12日 14:04 • 摘要:欧元又开启了单边下行趋势,本周欧元每天都在下跌,而且现 在已经接近12年低位。目前投资者正密切关注美国的经济数据,因为 如果经济数据较好将导致欧元跌势加剧。
• 中金网04月12日讯,欧元又开启了单边下行趋势,本周欧元每天 都在下跌,而且现在已经接近12年低位。目前投资者正密切关注美国 的经济数据,因为如果经济数据较好将导致欧元跌势加剧。 这完全要看市场对美联储下一步举措的预期。多数市场参与者认 为,美联储今年将升息。这将有助于美元上涨,而损及欧元,因为这 意味着持有美元获得的回报要高于欧元,进而增加了投资者对美元的 需求。
欧元启动对中国的影响
欧元启动对中国经济开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欧元启动后欧洲内部汇率 风险消除,交易费用下降,欧洲内部的商品、劳务、资本流动更加自由,有利 于欧洲资源配置和分工。中国出口企业有可能丧失以往的竞争优势,如劳动密 集产品将会遭遇南欧国家更大的竞争。我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并且位居全球贸 易十强的地位,所以,欧盟期望与中国加强金融合作,以实力支持欧元;欧元 启动后,简化了贸易手续、方便了贸易结算,为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欧元对促进欧洲企业向中国投资创造了一定条件。欧元启动推动了 区内资本市场迈向一体化,使欧洲企业扩大境外投资,寻求市场。从长远看, 欧元区将减轻美元动荡对国际金融的冲击,有利于欧元区的稳定和均衡发展,

欧洲货币体系名词解释

欧洲货币体系名词解释

欧洲货币体系名词解释欧洲货币体系是指欧洲各国在货币政策和货币管理方面的合作体系。

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欧洲区域内的货币稳定、经济增长和金融一体化。

以下是一些与欧洲货币体系相关的重要术语的解释:1. 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EMU):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该联盟由一些欧洲国家自愿采用共同货币(欧元),并共同进行货币政策的决策和实施。

2. 欧元区(Eurozone):以欧元为共同货币的欧洲国家的区域,目前有19个成员国。

欧元区的成员国通过共享同一种货币增强了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活动,并减少了货币风险。

3. 欧元(Euro):欧元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共同货币,由19个欧元区成员国共同发行和使用。

欧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之一,有助于促进欧洲内部的贸易和金融活动。

4. 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ECB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价格稳定和保持欧洲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5. 欧洲联合央行(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由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成员国的国家中央银行组成的简称,负责协调和实施欧洲货币政策。

6. 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欧洲货币体系最初采用的一种货币汇率安排,旨在维护欧洲各国货币之间的稳定汇率关系。

它为欧元的引入提供了一个准备阶段。

7. 汇率机制II(Exchange Rate Mechanism II,ERM II):汇率机制的第二阶段,使欧洲贸易汇率相对于欧元保持稳定。

这是成为欧元区成员国的先决条件。

8. 欧元区财政一体化(Fiscal Integration in the Eurozone):指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的协调和合作。

欧元区财政一体化的目标是增强欧洲经济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案例是有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案例在此之前我想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载体也就是欧洲联盟即欧盟相关概念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14.5万亿美元。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的盟旗是蓝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普遍说法是因为欧盟一开始只有12个国家,代表了欧盟的开端。

实际上这个十二星旗代表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十二星冠,寓意圣母玛利亚将永远保佑欧洲联盟。

欧盟27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欧盟成员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至2009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他们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主要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语言冲突时以英语为标准)讲完有关于欧盟的相关情况让我们步入正题第一点.欧洲货币联盟概述1979年3月,欧共体当时的12个成员国决定调整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欧洲货币体系( EMS)建设规划,1988年后,这一进程明显加快。

1991年12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

《政治联盟条约》的目标在于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防务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建立经济货币联盟(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简称EMU),届时在该联盟内实现统一的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各成员国议会分别批准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与此同时,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4年成立了欧洲货币局,1995年12月正式决定欧洲统一货币的名称为欧元(Euro)。

1998年7月1 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1999年至2001年,为欧元启动的3年过渡期。

欧洲货币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名为欧元的单一欧洲货币。

欧元于2002年正式取代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国家货币。

于1999年1月1日,欧元的初步使用过渡阶段开始.目前,欧元仅以银行业务货币的形式存在,用于帐面金融交易和外汇交易。

这个过渡阶段为期3 年,之后欧元将以纸币与硬币形式全面流通.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目前包括: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芬兰、爱尔兰、荷兰、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

目前欧盟15国中,除希腊、瑞典、丹麦和英国外,其余11国(法国、德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兰、奥地利、爱尔兰)已成为首批欧元国。

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首任行长是荷兰人威廉·杜伊森贝赫。

按照欧元系统[[汇率]转换机制,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的同时,确定了欧元对11国货币的汇率,各成员国货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到2002年(过渡期内)各国货币被欧元取代以前完全固定,并不得更改。

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的钞票和硬币开始流通,欧元的钞票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设计,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印刷发行;而欧元硬币的设计和发行由各国分头完成。

2002年7月1日,各国原有的货币停止流通,与此同时,欧元将正式成为各成员国统一的法定货币。

随着欧洲联盟成员国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种具有新的性质和特点的区域性货币制度——欧洲货币制度诞生。

欧洲货币制度是从欧洲货币联盟开始的,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于1950年7月1日建立的“欧洲支付同盟”以及1958年取代了该同盟的“欧洲货币协定”。

“欧洲支付同盟”和“欧洲货币协定”虽然启动了欧洲货币联合的进程,但并未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提出具体设想,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真正把欧洲货币统一提上日程则是在欧共体建立之后。

1957年,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6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宪章出台。

1969年12月,欧共体正式提出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并设计了时间表,但最初的10年进展并不顺利。

欧洲货币联盟发展与欧元回顾1999 年1月欧洲货币联盟在争议中启动,至今已四周年。

总体来说,欧元的运行要比许多批评者当初预料的好:欧洲中央银行基本达到其稳定目标,其控制通货膨胀政策更透明,更易于传达;欧洲货币联盟总体加强了财政预算约束,使国家债务率有所下降,并改善了经济增长条件;在金融市场上,欧元作为经济结构改变的一体化发动机和催化剂发挥了作用。

同时,也应看到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下,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趋异性仍增加;欧元的引入也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构性的变化。

综合来看,欧元诞生四周年来利大于弊。

2003年初,欧元度过了四年,欧元现金的引入也已经一年。

在回顾欧元发展时,我们应考虑到欧洲货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一项长期工程,它在成功建立后正处在巩固阶段;特别在稳定公约方面,联盟的管理仍不容忽视。

本文详细回顾和阐述了欧元1999年引入至2002年底联盟的发展及欧元引入对区内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作用、欧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欧元的汇率、国际地位等问题,并得出了比较乐观的结论。

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或欧洲央行。

欧洲中央银行是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

欧洲央行的职能是“维护货币的稳定”,管理主导利率、货币的储备和发行以及制定欧洲货币政策;其职责和结构以德国联邦银行为模式,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

欧洲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央银行。

独立性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不接受欧盟领导机构的指令,不受各国政府的监督。

它是唯一有资格允许在欧盟内部发行欧元的机构,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后,11个欧元国政府将失去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而必须实行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

欧洲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执行董事会、欧洲央行委员会和扩大委员会。

执行董事会由行长、副行长和4名董事组成,负责欧洲央行的日常工作;由执行董事会和12个欧元国的央行行长共同组成的欧洲央行委员会,是负责确定货币政策和保持欧元区内货币稳定的决定性机构;欧洲央行扩大委员会由央行行长、副行长及欧盟所有15国的央行行长组成,其任务是保持欧盟中欧元国家与非欧元国家接触。

欧洲央行委员会的决策采取简单多数表决制,每个委员只有一票。

货币政策的权力虽然集中了,但是具体执行仍由各欧元国央行负责。

各欧元国央行仍保留自己的外汇储备。

欧洲央行只拥有500亿欧元的储备金,由各成员国央行根据本国在欧元区内的人口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提供。

1998年5月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上,原欧洲货币局局长维姆·德伊森贝赫(Wim Duisenberg) 被推举为首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任期8年。

现任为法国人特里谢。

其实我们理解欧洲货币体系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以及其运作情况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所有成员国包括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成员国中央银行组成,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和执行董事会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两个主要决策机构。

保持价格稳定和维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两个主要原则,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流动资金经常便利和准备金制度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1992年,欧盟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

由于英国、瑞典和丹麦决定暂不加入欧元,目前,使用欧元的国家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12国,也称为欧元区。

欧洲中央银行作为超国家货币政策执行机构,其组织框架、目标、任务和运做机制一直是人们十分关心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欧洲中央银行的组织框架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通过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予以实施。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所有成员国包括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成员国中央银行组成。

在欧元区内,欧洲中央银行是最高货币权力机构,其总部设在德国的法兰可福,工作人员500人。

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是欧洲中央银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负责执行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日常工作,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的所有活动必须接受欧洲中央银行决策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欧洲中央银行决策机构的设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和执行董事会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两个主要决策机构。

行长理事会负责制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指导纲要,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利率水平和中央银行体系准备金数量等。

目前,行长理事会由执行董事会成员和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组成,每个成员拥有一份表决权,采用简单多数表决法决定要实施的货币政策,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担任行长理事会主席,并且拥有在表决中出现赞成票好反对票相等时做出最后裁决的权力。

执行董事会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实施。

执行董事会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和其他五位成员组成,任期8年,期满后不得继续连任。

由于不是所有的欧盟成员国都在1999年1月1日参加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还设立了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和尚未参加欧元区的中央银行行长组成的第三个决策机构即总务理事会,负责协调欧盟内欧元区和非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欧盟东扩到27国后,现行的一国一票制将使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变得十分庞大,难以进行迅速有效的决策,为此,欧洲中央银行将采用“三速”投票模式,按照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分配投票权,5大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4票,也就是说每5年有一国没有投票权;14个中等国家如比利时、奥地利、瑞典、芬兰、波兰等共8票,即14国中每年8个国家有投票权;8个小国如塞普路斯、爱沙尼亚、立陶宛、卢森堡等为3票,即每年3个国家有投票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