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详细设计说明书(部分)

arcgis-详细设计说明书(部分)
arcgis-详细设计说明书(部分)

3.模块1(地图绘制)设计说明

3.1模块描述

[给出对该基本模块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模块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模块的特点。]

该模块的作用是在地图上绘制道路,有直线(折线)道路,矩形,弧段,和手动绘制,四个部分。本模块在可以弥补地图上道路的变动,主要是绘制旧地图上没有显示的新道路。增加本模块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图上道路的变动并对道路进行修改。

3.2功能

本模块可以按照原有的道路增加一些新的道路,由于道路有很多种,但是主要以直线和折线道路为主,适当的增加一些矩形道路和弧段道路。

3.3性能

该模块主要实现了对新增道路的绘制。

3.4输入项

主要是鼠标输入。

3.5输出项

输出的是各类线型

3.6设计方法(算法)

[对于软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取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 [对于硬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模块的设计原理、元器件的选取、各元器件的逻辑关系,所需要的各种协议等。]

3.7接口

IElement接口:是所有图形元素和框架元素都实现的接口,在本模块中主要作为图形元素的接口。

本模块中主要使用的是LineElement,RectangleElement,CircleElement模块~

用IGraphicsContainer::AddElement把图形元素添加到视图并显示

主要步骤:

1 产生一个新的元素对象;

2 确定元素显示时使用的Symbol(符号)和Geometry(几何对象);

3用IGraphicsContainer::AddElement把图形元素添加到视图并显示

4 刷新视图,让添加的元素可以显示出来

3.8存储分配

存储在相应图层上

3.9注释设计

[说明安排的程序注释。]

3.10限制条件

[说明本模块在运行使用中所受到的限制条件。]

3.11测试计划

[说明对本模块进行单体测试的计划,包括对测试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设备条件、驱动程序及桩模块等的规定。]

3.12尚未解决的问题

在地图放大和缩小的过程中矩形和弧段应该不消失

(完整版)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v1.0 200X年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编制 审查 审核 批准 文档评审负责人:参加评审人员: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设计依据 (4) 2软件系统结构 (4) 2.1功能需求 (4) 2.2子模块划分 (4) 2.3子模块间关系 (4) 3公共数据结构 (4) 4程序设计说明 (5) 4.1程序1设计说明 (5) 4.1.1程序描述 (5) 4.1.2功能 (5) 4.1.3性能 (5) 4.1.4输入 (5) 4.1.5输出 (5) 4.1.6算法 (5) 4.1.7流程 (5) 4.2程序2设计说明 (5) 5模块重用说明 (5)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1.2背景 〖说明待开发软件(子)系统的名称和此软件(子)系统所属大系统的名称; 说明任务的来源(开发背景和市场背景)等;该软件(子)系统与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1.4设计依据 〖列出本文档所引用的有关设计依据(标题、文件编号、版本号、作者、发布日期、出版单位),包括本项目内部已编写的有效文档、出版刊物和国家标准或规范〗2软件系统结构 2.1功能需求 2.2子模块划分 〖说明本软件系统(或模块)的实现,即其内部的子模块划分(给出程序的名称和标识符)。建议以图形说明。〗 1.XXXXXXXX 2.XXXXXXXX 3.XXXXXXXX 4.XXXXXXXX 5.XXXXXXXX 6.XXXXXXXX 2.3子模块间关系 〖说明各子模块间的控制、顺序等耦合关系。〗 3公共数据结构 〖给出本软件系统使用的每一个公共数据结构的类型定义、存储方式,公共数据结构内各元素项的类型定义、初始取值、可能取值的范围及相应的物理含义。建议以类似C语言的数据说明格式来描述。〗

ArcGIS 10.1使用方法

都说ArcGIS 10.1出来了

据悉,ArcGIS 10.1即将发布,Prerelease版本已经放出。为了大家更好地体验。以下提供相应的使用方法。 声明:该方法仅可用以大家平时炒菜做饭用,不可用以商业方面。炒完菜吃过饭之后请自动删除,如有其他应用请购买正版。 1ArcGIS for Desktop Advanced 1.1 关键文件内容 《service.txt》文件 -------------- START_LICENSE SERVER localhost ANY 27000 VENDOR ARCGIS FEATURE 3DEngine ARCGIS 10.1 01-jan-0000 8 AE90209169DAF96EA175 \ vendor_info=TY2X2PJF67LJE4DAJ227 ck=0 FEATURE Aeronautical ARCGIS 10.1 01-jan-0000 8 7ED0F0D1E8708D90A1AA \ vendor_info=GYJHZR3L1PK8M5G1H187 ck=40 FEATURE AGSData ARCGIS 10.1 01-jan-0000 8 1EB030216A4F65554CEE \ vendor_info=89S3A3L50RH64ERJA188 ck=204 FEATURE AllEurope ARCGIS 10.1 01-jan-0000 8 BEA04061102C8C982F59 \ vendor_info=P10JZSH8PA7LB0F1P050 ck=231

FEATURE ARC/INFO ARCGIS 10.1 01-jan-0000 8 5E80706190424E0CFBEB \ vendor_info=DSEN0HLB8Y3PHBEA2123 ck=249 FEATURE ArcEditor ARCGIS 10.1 01-jan-0000 8 CE50A0E1A38998F1C1F3 \ vendor_info=H32RKZG0F87NX644H066 ck=248 FEATURE ArcExpress ARCGIS 10.1 01-jan-0000 8 4E20905174B1647C92DE \ vendor_info=CJ00GE0RHCEP3L87D088 ck=253 FEATURE ArcInfo ARCGIS 10.1 01-jan-0000 8 1E405031876B581F360A \ vendor_info=897P3HF1EH02G06MG132 ck=151 FEATURE ArcMapServer ARCGIS 10.1 01-jan-0000 8 2EC0109193C5223070B1 \ vendor_info=9K2DH3XTSJS131FG8224 ck=188 FEATURE ArcPress ARCGIS 10.1 01-jan-0000 8 BEE080F1028925940E99 \ vendor_info=P1L30K3PA23CDRY5A202 ck=191 FEATURE ArcReader ARCGIS 10.1 01-jan-0000 8 FE30908199FB80144AC5 \ vendor_info=0KDXCB2YT0LLRE681026 ck=32 FEATURE ArcScan ARCGIS 10.1 01-jan-0000 8 1E3080E18F7098103608 \ vendor_info=895R53J21A94Z2HDH091 ck=180 FEATURE ArcSdeConnects ARCGIS 10.1 01-jan-0000 8 9EB0C061C5122DD63281 \ vendor_info=J3MHPF60JK9HHTG53246 ck=192 FEATURE ArcSdeServer ARCGIS 10.1 01-jan-0000 8 AED020A11C8B4D150D7F \ vendor_info=TYJH2S1EZLLHZN2LA020 ck=29 FEATURE ArcSdl ARCGIS 10.1 01-jan-0000 8 6E10909184CABCF268A2 \ vendor_info=FEN4J0B83Y3AF5XT5021 ck=15

项目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超好用模板)完整版

详细设计说明书XX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应用模块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应用模块总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应用模块接口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假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分块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图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图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整体继承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类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名1> Class Description.............................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名n> Class Description.............................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交互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情景编号1: 情景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互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例外情况及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情景编号n: 情景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状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状态图编号1:状态图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状态图编号n:状态图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时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用户界面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用户界面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用户界面具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编号1:界面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编号N:界面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rcgis拓扑规则及应用

[第一部分_拓扑规则介绍] 拓扑规则有若干专用术语 相交(Intersect):线和线交叉,并且只有一点重合,该点不是结点(端点),称之相交。 接触(Touch):某线段的端点和自身或其他线段有重合,称为接触。 悬结点(Dangle Node,Dangle):线段的端点悬空,没有和其他结点连接,这个结点(端点)称为悬结点。 伪结点(Pseudo Node):两个结点相互接触,连接成一个结点,称为伪结点。 拓扑规则的种类可以按点、线、面(多边形)来分。以下介绍Geodatabase的拓扑规则,点拓扑规则举例 点拓扑规则一:Must be covered by boundary of,点必须在多边形边界上。例如,有一个点要素类代表公共汽车站,另有一个多边形要素类代表地块,按本规则,公共汽车站必须位于地块的边界上。另一个例子是行政界碑必须落在行政区多边形的边界上。不满足该规则的点要素被标记为错误。 点拓扑规则二:Must be covered by endpoint of,点要素必须位于线要素的端点上。例如,阀门为点要素,必须位于线要素类输水管的尽端。不满足该规则的点要素被标记为错误。 点拓扑规则三:Point must be covered by line,点要素必须在线要素之上。例如,点要素代表河流上的航标灯,线要素代表河流,航标灯必须位于河流上。另一个例子是:汽车站(点要素类)必须在道路(线要素类)上。不满足该规则的点要素被标记为错误。 点拓扑规则四:Must be properly inside polygons,点要素必须在多边形要素内(在边界上不算)。比如,省行政区为多边形,省会城市为点,省会一定要在该省内。另一个例子是代表住宅地址的点必须在住宅用地多边形内。不满足该规则的点要素被标记为错误。 可以看出,点要素本身不能建立拓扑规则,必须和线要素或多边形要素一起才能建立拓扑规则。修正错误的常用方法是删除或移动错误点(移动也可以理解为删除后立即添加)。 多边形拓扑规则举例 规则一:Must not overlap,同一多边形要素类中多边形之间不能重叠(几个多边形边界共享一个点或共享一条边不算重叠)。例如,宗地之间不能有重叠,行政区不能有重叠。重叠的部分将产生多边形错误,修正错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删除重叠部分,留出空白;二是将

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模版

密级:机密 文档编号:XXX_TS_TEMP_XXSJSMS 版本号:V2.0 【项目名称】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编写人:XXX 批准人:XXX 生效日期:2017年1月6日 版权信息 本文件涉及之信息,属XXX所有。 未经XXX允许, 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散发。

文档修订记录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 人 修订说明 修订 状态 审核日期审核人批准人 V0.12016-12-1XXX创建A2016-12-1XXX XXX V1.02016-12-28XXX调整需求分析方法M2016-12-29XXX XXX V2.02017-1-4XXX更换使用模板M2017-1-6XXX XXX 修订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日期格式:YYYY-MM-DD

目录 1 概述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术语和缩写 (1) 1.4 参考资料 (1) 2 角色和职责 (1) 3 设计约定 (1) 4 实现架构及功能逻辑 (1) 4.1 功能逻辑描述 (1) 4.1.1功能模块结构图 (2) 4.1.2功能模块描述 (2) 4.2 软件体系架构 (3) 4.2.1设计思路 (3) 4.2.2包图及描述 (4) 4.2.3类图及描述 (5) 4.2.4主要程序描述 (6) 4.2.5组件图及描述 (6) 4.2.6源代码目录结构 (7) 4.2.7权限设计 (7) 4.3 总体界面设计 (8) 4.3.1设计原则 (8) 4.3.2设计思路 (8) 4.3.3界面风格 (8) 4.3.4界面层次图 (8) 4.3.5界面原型 (8) 5 详细设计 (8) 5.1 模块A (9) 5.1.1概要说明 (9) 5.2.2实现框架 (10) 5.3.3主要逻辑实现描述: (11) 5.3.4界面设计 (13) 5.3.5接口设计 (13) 5.3.6其它 (13) 5.2 模块B (14) 6 数据库设计 (14) 7 接口设计 (14) 8 附录: (14)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版

(项目名称)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件版本 编写日期 发布日期

文件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版本号变化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文档审批信息 版本号提交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备注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术语和缩写 (1) 1.4参考资料 (1) 2概述 (1) 2.1系统概述 (1) 2.2系统功能定义 (1) 3总体结构说明 (1) 3.1系统结构 (1) 3.1.1系统内外部关系图 (1) 3.1.2功能模块简要说明 (1) 3.1.3依赖的外部接口 (1) 3.1.4对外提供的接口 (1) 3.2模块程序构件结构图 (1) 4数据模型(Data Model)设计 (2) 4.1逻辑实体模型 (2) 4.1.1实体模型1 (2) 4.1.2实体模型2 (3) 4.2表结构(物理设计) (3) 4.2.1表汇总 (3) 4.2.2表1 (3) 4.2.3表2 (3) 4.3视图列表 (4) 5功能实现说明 (4) 5.1数据流类模块 (4) 5.1.1数据流程图 (4) 5.1.2实现说明 (4) 5.1.3程序设计 (4) 5.2业务处理类模块 (5) 5.2.1Object Model设计 (5)

5.2.2程序设计 (5) 6界面实现说明 (5) 6.1模块1 (5) 6.1.1总体界面结构(业务操作区)说明 (5) 6.1.2功能点1界面结构说明 (5) 6.1.3功能点2界面结构说明 (5) 6.2模块2 (6) 6.2.1总体界面结构(业务操作区)说明 (6) 6.2.2功能点1界面结构说明 (6) 6.2.3功能点2界面结构说明 (6)

ARCGIS中字段计算器的使用说明

Field Calculator 的使用 Field Calculator 工具可以在属性表字段点击右键,选择“Field Calculator ”,或者Data Management Tools->fields-> Calculate Field打开。 1.基本函数 针对数值型: Abs:求绝对值 Atn:求反正切值 Cos:求余弦值 Exp:求反对数值 Fix:取整数部分,与Int 函数有区别的 Int:取整数部分 Int 和Fix 函数的区别在于如果number 参数为负数时,Int 函数返回小于或等于number 的第一个负 整数,而Fix 函数返回大于或等于number 参数的第一个负整数。MyNumber = Int(99.8) ' 返回99。 MyNumber = Fix(99.2) ' 返回99。 MyNumber = Int(‐99.8) ' 返回‐100。 MyNumber = Fix(‐99.8) ' 返回‐99。 MyNumber = Int(‐99.2) ' 返回‐100。 MyNumber = Fix(‐99.2) ' 返回‐99。

Log:求对数值 Sin:求正弦值 Sqr:开方 Tan:求正切 针对字符串型: Asc:返回与字符串的第一个字母对应的ANSI 字符代码 Chr:将一个ASCII 码转为相应的字符,与它对应的是ASC()函数 Format:返回根据格式String 表达式中包含的指令设置格式的字符串,例如Format(13.3,"0.00")=13.30 Instr:返回某字符串在另一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LCase:返回字符串的小写格式,例如LCase("ARCGIS")="arcgis" Left:返回字符串左边的内容,例如Left("arcgis",2)="ar" ,把[A]字段的前2个字符赋给[B] Len:返回字符串的长度,例如Len("arcgis")=6 LTrim:去掉字符串左边的空格,例如LTrim(" arcgis")="arcgis" Mid:取出字符串中间的内容,例如Mid("arcgis",2,1)="r" 在name 字段前四个字符后面加一个空格,left([name],4) & " " & mid([name],5) QBColor:返回一个Integer 值,该值表示对应于指定的颜色编号的RGB 颜色代码 Right:返回字符串右边的内容,例如Right("arcgis",2)="is" RTrim:去掉字符串右边的空格,例如RTim("arcgis ")="arcgis"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修订历史记录 【模板使用必读:模板内容和页眉中【】包含内容为指导性的待替换文字,请在使用中替换为具体内容,或删除。文件提交时不得再含有这些内容。】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术语与缩写解释 (4) 1.4参考资料 (4) 2模块命名规则 (4) 3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5) 3.1子系统划分 (5) 3.2模块划分 (5) 3.3程序与功能需求、系统模块间的关系 (5) 4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5) 4.1程序描述 (5) 4.2功能 (6) 4.3性能 (6) 4.4输人项 (6) 4.5输出项 (6) 4.6算法 (6) 4.7流程逻辑 (6) 4.8接口 (6) 4.9存储分配 (7) 4.10注释设计 (7) 4.11限制条件 (7) 4.12尚未解决的问题 (7) 5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7)

引言 编写目的 【给出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目的,同时指明读者对象。】 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术语与缩写解释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缩写的原词组。】 参考资料 【提示:可包括:(1)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合同、项目设计概要说明书或上级机关的批文;(2)本文档所引用的资料、规范等,列出这些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

模块命名规则 【确定本软件的模块命名规则,例如类、函数、变量等,确保设计文档的风格保持一致。可以从机构的编码规范中摘取或引用。】 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子系统划分 模块划分 程序与功能需求、系统模块间的关系 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点即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xxx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版本历史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背景 (5) 1.3参考资料 (5)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5) 2设计概述 (5) 2.1任务和目标 (5) 2.1.1需求概述 (5) 2.1.2运行环境概述 (5) 2.1.3条件与限制 (6)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6)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6) 3.1详细需求分析 (6)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6) 4总体方案确认 (6)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6)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7)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7)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7) 5系统详细设计 (7) 5.1系统程序代码架构设计 (7) 5.1.1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表示层 (7) 5.1.2BLL(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 (8) 5.1.3DAL(Data Access Layer)数据访问层 (8) 5.1.4Common类库 (8) 5.1.5Entity Class实体类 (8) 5.2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8) 5.3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9) 5.3.1XX子系统 (9) .1XX模块 (9) 列表和分页 (9) 创建XX (9) .2XX模块 (9) XX列表 (9) XX修改 (9) 5.3.2XX子系统 (9) 5.3.6.1用户管理模块 (9) 5.3.6.2角色管理模块 (14) 5.3.6.3系统设置模块 (14) 5.3.6.4系统登录注销模块 (14) 5.4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14) 5.4.1外部界面设计 (14) 5.4.2内部界面设计 (14) 5.4.3用户界面设计 (14) 6数据库系统设计 (14) 6.1设计要求 (14) 6.2信息模型设计 (14) 6.3数据库设计 (14) 6.3.1设计依据 (14)

ArcGIS+Desktop使用手册

目录 1 ArcGIS简介 (4) 1.1安装说明 (4) 1.1.1ArcView(单用户使用许可)的安装 (4) 1.1.2ArcGIS(浮动使用许可)的安装 (5) 1.2 ArcGIS体系结构 (6) 1.2.1服务器端 (7) 1.2.2客户端 (7) 2 数据格式的转换 (11) 2.1 e00格式转换成其他格式 (11) 2.2 CAD格式转换成Geodatabase (12) 3数据的显示和查询 (13) 3.1数据的打开和显示 (13) 3.1.1数据的打开 (13) 3.1.2数据视图和版面视图 (14) 3.1.3图层、数据集、地图 (15) 3.1.4管理内容表 (16) 3.1.5修改符号属性 (16) 3.1.6符号的定制 (18) 3.1.7标记要素 (19) 3.1.8自动标记要素 (21) 3.1.9设置显示阀值 (22) 3.2数据的选择与查询 (23) 3.2.1设置可选图层 (23) 3.2.2属性选择查询 (24) 3.2.3空间选择查询 (25) 3.2.4查询结果的保存 (26) 3.2.5创建查询结果的统计 (27) 4数据的编辑 (28) 4.1编辑环境 (28) 4.1.1 Editor工具条 (28) 4.1.2开始和结束编辑会话 (28) 4.1.3选取、拖动和旋转要素 (28)

4.2创建新要素 (29) 4.2.1创建线要素 (29) 4.3编辑存在要素 (30) 4.3.1编辑节点 (30) 4.3.5要素的合并 (31) 4.3.6 要素的延伸和裁剪 (31) 4.4 编辑属性 (31) 4.4.1 查看属性 (31) 4.4.2 添加和修改属性 (32) 4.4.3 复制和粘贴属性 (32) 4.5空间配准 (33) 4.5.1使用地理参考工具栏 (33) 5数据的管理 (34) 5.1内容标签 (34) 5.2预览标签 (35) 5.3元数据标签 (36) 5.4设置显示数据类型 (36) 5.5创建新ShapeFile等 (37) 6 制图与输出 (38) 6.1 地图输出 (38) 6.2 矢量数据的获取,从纸质地图到矢量地图 (39) 7空间数据处理 (43) 7.1 坐标系统 (43) 7.2 投影的实质 (46) 7.3 投影分类 (47) 7.4 GIS中的地图投影 (48) 7.5 投影变换 (52) 7.6 实例一:影像配准和坐标系转换 (52) 7.7 实例二:矢量数据的校准、匹配。 (53) 8 3D分析 (54) Exercise 1:Draping an image over a terrain surface (54) 专题一:TIN与DEM (55) Exercise 2:Visualizing contamination in an aquifer (57) 专题二:如何将2D Feature显示为3D (57) Exercise 3:Visualizing soil contamination and thyroid cancer rates (57)

ArcGIS 空间分析学习指南

ArcGIS Spatial Analyst Jerry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栅格数据和非栅格数据的复合应用是GIS应用中的一个趋势,目前多数GIS软件关注的是矢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随着GIS和遥感以及DEM的不断发展,栅格数据在GIS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几天,兔八哥认真的学习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并正在学习ArcGIS Spatial Analyst,下面将学习心得和大家共享。对于这个模块,兔八哥也是初学,难免会出现问题,请大家指正! 第一节 空间分析扩展模块简介 1.1 简介 ArcGIS空间分析扩展模块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空间建模和分析工具。利用这个扩展模块可以创建基于栅格的数据,并对其查询,分析,绘图。在空间分析模块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数据包括影像,Grid以及其他的栅格数据集。 1.2空间分析扩展模块功能 下面列举一些使用该模块可以实现的功能: ·根据要素生成Arcinfo Grid ·从要素按照一定距离或临近关系生成Raster ·由点状要素生成密度栅格图 ·由离散要素点生成连续表面 ·根据要素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坡向图和山体阴影 ·进行基于栅格数据的分析 ·同时在多个栅格数据上进行逻辑查询和代数运算 ·进行临域和区域分析 ·进行栅格分类和显示 ·支持很多标准格式 1.3 空间模型 模型就是把源域的组成部分表现在目标域中的一种结构。源域中被表现的部分可以是实体,关系,过程或者其他感兴趣的现象。建模的目的就是对源域的简单化和抽象化。因此空间建模就是对地面上的地理实体进行简单和抽象化进行表示的过程。模型有两类:表征模型和过程模型。前者是用来描述物体,而后者则关注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描述过程。GIS过程模型,它可以使用一个流程图来表示。

LLD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XX 详细设计说明书 拟制日期yyyy-mm-dd 评审人日期yyyy-mm-dd 批准日期yyyy-mm-dd <公司或企业图标> <公司或企业中英文名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仅供内部使用)

修订记录 分发记录

目录 1简介 (6) 1.1目的 (6) 1.2范围 (6) 2详细设计 (6) 2.1模块1详细设计 (6) 2.1.1数据描述 (6) 1.简单数据描述; (6) 2.结构1 (6) 3.结构2 (7) 2.1.2函数描述 (8) 1.函数1 (8) 2.函数2 (9) 2.2模块2详细设计 (10) 2.3错误处理 (10) 2.3.1系统错误 (10) 2.3.2接口错误 (10) 2.3.3协议错误 (10)

表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图目录 Figure 1Module 1 Structure Chart 模块1结构图 (8)

XX 详细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 摘要: 缩略语清单:<对本文所用缩略语进行说明,要求提供每个缩略语的英文全名和中文解释。

1 简介 1.1 目的 描述本文的目的,一般详细设计必须能够直接指导编码活动。 1.2 范围 本节应描述文档所包括和不包括的内容。 2 详细设计 对于在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给出的软件实体,本节集中描述它们的详细描述部分。 2.1 模块1详细设计 描述模块中定义和使用的数据,包括: 简单数据,如模块级的全局变量、常量、宏; 复合数据,如模块内部的结构、联合...; 2.1.1 数据描述 在2.1.1.1中描述本模块中的简单变量、常量、宏; 从2.1.1.2起描述本模块中的复合数据,如结构、联合等; 1. 简单数据描述; 描述在本模块中定义和使用的简单变量、常量、宏; 按照下列格式进行简单数据的描述 功能描述:描述该数据的用途 数据定义:定义该数据 2. 结构1 定义和说明该数据结构(包括联合); 按照下列格式进行数据结构的描述 数据结构描述:描述该数据结构的用途 数据结构定义:用实际的编程语言定义该数据结构 数据项描述:

了解arcgis基本功能

一、了解arcgis基本功能 1、先打开一个空白的ArcMap工作空间。 2、常用工具栏的使用说明 (1)标准工具栏-Standard (2)数据显示工具栏-Tools

(3)编辑工具栏Editor 在编辑工具栏中,可以完成的编辑任务在Task下拉列表中选择,具体任务如下(只列举常用的几种): Creat New Feature创建新要素 Reshape Feature要素变形 Cut Polygon Features剪切多边行要素 Reshapr Edge变形边 Auto-Complete Polygon自动完成多边形 (4)窗口工具栏设置快捷菜单 将鼠标指针移至ArcMap窗口中的主菜单、工具栏等处并右击,就可以弹出窗口工具设置快捷菜单。其中共有38项设置命令,分别用于设置主菜单、标准工具、数据显示工具、绘图工具和空间分析工具等在ArcMap窗口中的显示与否。

注:由于我们使用的是盗版软件,所以在打开一个新的工作空间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最好不要管它,直接把它关掉,否则软件易出现问题! 二、详细讲解 1、加载数据,可加载JPG,CAD文件,影像数据,SHP文件。其中SHP文件是ARCGIS 独有文件一般主要由多个文件组成,其中dbf文件是其属性数据,可直接用excel打开。 2、加载现状图时,先加载APP中里的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 ,加载后呈现,这时有两种方法可加载数据库里的数据,一是第一次加载时可以右击 ,弹出对话框,选择相应数据库,例如

,现在我加载的是地类图斑,就学着DLTB。第二种方法是右击选择属性,弹出对话框选择source,再点击set data source, 再弹出对话框,选择地类图斑DLTY,点击ADD,再点击应用确定。由于数据库较大,基本 反应不过来,所以当加载完成后,右击打开属性表,随便双

详细设计说明书_模板

文档作者: 文档呈送: 文档抄送: XX项目 详细设计说明书 编写: 审核: 批准: 参与评审:

变更记录 版本号变化状态修改点说明变更人存放位置审批人审批日期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修改点说明:对变化状态进行简单解释,如增加了某项功能,修改了某个模块等信息。不允许出现“根据评审意见修改等字样” 注:当文档未评审通过前版本号标识规则为V0.X ,第一次评审通过后,版本号直接升级为V1.0,之后变更按照V1.X升级。

目录 1前提和约束 (4) 编写目的 (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4) 定义、缩写词、略语 (4) 参考资料 (5) 2前提和约束 (6) 前提条件 (6) 限制和约束 (6) 3综合描述 (6) 3.1系统目标 (6) 3.2系统需求 (6) 3.3系统概述 (7) 3.4程序结构说明 (7) 3.5源程序及编译链接组装说明 (7) 4系统详细设计 (7) 4.1XXX子系统名称 (8) 4.1.1XXX包名称 (9) 4.2XXX子系统名称2 (10) 5用户界面详细设计(可裁剪) (10) 5.1界面结构 (11) 5.1.1界面结构或菜单结构 (11) 5.1.2用户界面图(如无此需要,可省略) (11) 5.2界面处理流程及界面约束描述(如无此需要,可省略)错误!未定义 书签。 5.2.1界面或模块名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界面约束与事件约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触发方式 (12) 5.2.5界面或模块名2................................................. 错误!未定义书签。6尚未解决的问题 (13) 7资源对象说明 (13)

arcgis工具使用方法

Arcgis中一些工具的区别在矢量叠加,即将同一区域、同一比例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多边形要素的数据文件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其结果综合了原来图层所具有的属性。矢量叠加操作分为: 交集(Intersect)、擦除(Erase)、标识叠加(又称交补集,Identify)、裁减(Clip)、更新叠加(Update)、对称差(Symmetrical Difference)、分割(Split)、合并叠加(Union)、添加(Append)、合并(Merge)以及融合(Dissolve)等类型。 这里首先提醒一下:编辑里边的merge是将同一要素类里边的要素合并生成新的要素,并将原要素删除,其属性按指定的要素修改。 编辑里边的union可将同一要素类或不同要素类的要素合 并生成新的要素,不删除原要素,新要素的属性为系统默认值(空格或0等,根据字段属性而定)。 编辑里的merge和union是对选中的要素进行操作,而arctoolbox里的是对要素类进行操作。 ◆交集(Intersect),计算两个图层几何对象相交的部分。对于ArcToolBox中的Intersect工具来说,可以选择保留所有的属性字段或是只有FID或是除了FID所有的字段。而相应的Editor Tool中也有一个类似于Intersect的工具,对于这个工具来说,与我们ArcToolBox中Intersect不同的是,它所产生

的最后结果是没有属性的,是需要人工输入属性值的。此工具要求input features是简单要素类,如point、line、polygon,不能是复杂要素类,如annotation、network等。当input features是不同的要素类型时(如point和polygon、line和polygon),输出的结果默认是维数较低的类型,如line和polygon的默认结果是line,point与line的默认结果是point。结果类型可以降低维数,比如polygon和polygon的默认结果是polygon,但可指定为line或point。 结果可能有多部件要素(multipart features),可用multipart to singlepart工具打散。 ◆擦除叠加(Erase),目标特征与要擦除区域多边形进行叠加,只有落在要擦除区域外的特征方可能保留下来,并拷贝到输出特征集中。使用中需注意,用于擦除的区域必须是多边形,不能是点线。 erase后的结果可能有多部件要素(multipart features),可用multipart to singlepart工具打散。 ◆标识叠加(Identify),这个工具最让人迷惑了,说实话,当时我就没记得还有这样一种工具,呵呵。现在看起来,这个工具还是挺有用的嘛,至少从ArcGIS的帮助文档看来。该工具只能在拥有ArcInfo许可的时候才能使用。它的功能是,将输入特征与标识叠加对象进行Intersect操作,输入对象中与标识对象叠加的部分也获得了标识叠加对象的属性信息,其他部分保持不变。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东软机密 文件编号:D05-PDT073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版本:0.0.0-1.2.0 2009-6-3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事业部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修改编号版本修改条款及内容修改日期 1 0.0.0-1.1.0修改LOGO 2005-7-29 2 0.0.0-1.1.1 1、修改公司标识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修改文件密级标识为“东软机密”。 2008-8-25 3、将“单体测试”改为“单元测试” 3 0.0.0-1.2.0 根据公司要求,转换为OpenOffice格式2009-06-17

东软机密 文件编号:项目编号DDR顺序号第版分册名称:第册/共册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详细设计说明书 (软件开发事业部)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页数正文附录生效日期 编制批准

修改记录 版本号变更控制报告 编号 更改条款及内容更改人审批人更改日期

目录 1引言 (1) 1.1 目的 (1) 1.2 背景 (1) 1.3 词汇表 (1) 1.4 参考资料 (1) 2系统结构 (1) 2.1 需求概述 (1) 2.2 总体设计 (2) 3.系统详细设计说明 (2) 3.1 包及类结构设计 (2) 3.2 模块设计 (2) 3.3 Message文件管理Module (2) 3.4 LOG管理Module (2) 3.5 配置文件管理Module (2) 3.6 异常模块说明 (3) 4.其他设计要求 (3) 4.1 单元测试 (3) 4.2 注释及代码风格 (3) 4.3 尚未解决问题 (3) 5附件说明 (3)

Arcgis常用操作方法总结

一些常用操作方法总结 一、计算面积 (可以帮我们计算小班面积) 添加AREA字段,然后右键点击字段列,然后点击CALCULATE VALUES; --->选择ADVANCED--》把下面的代码输入,然后在最下面=处写OUTPUT点击OK就OK了。 Dim Output as double Dim pArea as Iarea Set pArea = [shape] Output = pArea.area 二、计算长度 (可以帮我们计算林带长度) 同上添加LENGTH字段,然后右键点击字段列,然后点击CALCULATE VALUES; --->选择ADVANCED --》把下面的代码输入,然后在最下面=处写OUTPUT。点击OK就OK了。 Dim Output as double Dim pCurve as ICurve Set pCurve = [shape] Output = pCurve.Length 三、小班升序排列: 同上添加小班号字段,然后右键点击字段列,然后点击CALCULATE VALUES; --->选择ADVANCED --》把下面的代码输入,然后在最下面=处写OUTPUT。点击OK就OK了。 Static i as long Dim Output as string i=i+1 Output =i 四、村界切割小班 选择->根据位置选择,小班are are crossed by the outline of村面,然后选择->设置可选择图层为村面。用追踪工具,任务为切割多边形要素,进行切割 五、字段赋值 选择->根据位置选择,小班are within村面。打开属性表显示选中的,选择一整列计算字段值对整个字段赋一个常量或,勾选高级加求变量代码 六、拓扑检查 ArcCatalog选要进行拓扑检查的文件夹右键->新建个人geodatabase->新建要素集->新建拓扑。ArcMap中打开由拓扑规则产生的文件,利用topolopy工具条中给出的错误记录信息进行修改 七、投影和投影转换 ArcToolbox->数据管理->投影和投影转换->project,batch project。(地理变换中加入之前创建自定义地理变换文件) 八、合并图层 ArcToolbox->数据管理->常规->mer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