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综述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

动态跟踪性能 。有 源 电力 滤波 器包 括检测 模块 和补偿 电流发 生器 ( 电流跟踪控制 电路 、 变流 器 ) 两 个部 分 : 前 部分检 测 网侧 电流 的谐波 和无功 等电流分 量 , 后者根 据接收 的运算 电路 指令 信号来控制产生补偿 电流。
2 电流 补 偿 跟 踪 控 制 方 法
科技风 2 0 1 7年 5月 下
机 械 化 工
D O I : 1 0 . 1 9 3 9 2 / j . c n k i . 1 6 7 1 - 7 3 4 1 . 2 0 1 7 1 0 1 6 7
有 源 电 力滤 波 器控 制 策 略
冉 月超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中牟县供 电公司 河南郑州 4 5 1 4 5 0
摘 要: 针对工业配 电网中存在的 因大功率非线性 电力电子设备 引起 的 负序 、 谐 波以及功 率 因数低 等 电能质 量 问题 , 本文采 用综合 电能质 量补偿 器 , 来对 工业 配电网中存在 的电能质 量进行 治理 , 能 同时治理谐 波、 负序以及 无功补偿 。 关键词 : 有源 电力滤波器 ; 控 制策略 ; 补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 因为需要进 行实 时计 算 , 所 以对 硬件要求 较高 ; 此外 , 采用 无差拍控制在建模不理想时还存在着输 出电压振荡 的风险 , 不 利于安全稳定运行 。
3 直 流 侧 电容 电压 控 制
为了确保集成综合 补偿 模块 的主 电路 的安全运 行, 逆变 器 的直流侧 的电容电压必 须稳 定在一个 特定 的范 围内, 这样才 能 有源 电力滤波器采用并 联结构 , 逆 变器部分通过耦合 变压 确保 在任意时刻主 电路 能随着指令 电流值生成对应 的补偿量 。 由于补偿 电流以及系统损耗是在不断变化 的, 器和配 电网相连 。它产 生的谐 波 电压 通过耦 合变 压器 加在 电 在逆变器运行时 , 网阻抗上获得需 要 的补偿 电流 。耦合 变压 器起 到降低 有源 功 在没有使用恰 当控制方 法时直流 电容 的电压会不稳 定 , 不利 于 率调节器交流侧 电压 , 匹配有源功率调节 器 电流 以及 电气 隔离 装置的安全运行。当前 , 主要有 两种方法 来稳定直流 侧 电容 的 的作用 , 使开关器件 的容量得到充 分利用 。电容作 为主 电路 直 电压 : 一是采用适 当的控制方法来稳定直流电容 的电压 , 二 是通 流侧储能元件 , 在正常工作时保持 电压基本不变 。电感则起 到 过附加辅助电路的形式给直流电容充放 电以确保 电容 电压 的稳 平波 的作用 , 一般要求其值足够小 以保证 补偿 电流发生模块 的 定。第二种方法需要外加辅 助电路 , 这 势必增加 了逆 变器 电路
有源滤波技术综述

来抑 制 谐 波 的主 要措 施 , 它能有 效检 测 出 负荷 电流 中 的谐 图 1 APF原 理 图 波 分量 , 并 控 制 电力 电子 器件 产 生 与之 大小 相 等 方向相 反 有源 滤波 器具 有 响应 速度 快 、控 制灵 活 占地 面积 小 、 的谐 波 电流 , 二者相 互 抵消 达到 滤 波 的 目的。AP F的应 用 施 工 维 护 方便 等优 点 , 具 体 特 点如 下 : ① 能够 实 现 动 态补 偿 。 可 实 时跟踪 系统 中的谐 波含量 , 并 对其 进行 补偿 , 响应 大 大提 高 了配 电网供 电可靠 性及 电能质量 。
( 上接第 3 2 3页 )
锌 扁钢 与地 网连 接 , 埋 至 水泥地 基 以下 , 上 面用 水泥 抹平 。 通 流 能力应 大干 2 0 K A 的直 流 防雷器 。 2 . 9 变压 器 地 网和 机 房地 网及 铁塔 地 网 沿 机房 散 水 防 雷模 块 引接 线和 接地 线 , 必须通 过接 线端 子 或铜 鼻 点 以外 , 做 环形地 网 , 挖沟 深度 8 0 c m, 垂 直 接 地 极 长 度 连 接牢 固 , 防 止 雷 电流 通过 时 产生 的线 芯 收缩造 成连 接 松 铜 鼻和 缆芯连 接 时 , 应 使 用液压 钳 紧固或浸 锡 处理 。 使 2 . 5 m, 用4 * 4 0热 镀锌 扁钢连 接 。在 变压 器 旁边做 环 形 地 动 。 引接线 长度 应 小于 0 . 5 m, 防 雷模 块 网。 并 将机 房地 网 与铁塔 地 网 、 变压器 地 网连 接( 变压 器 地 用 模块 式 防 雷模块 时 , 接 地线 的长 度应 小于 1 m。 使 用箱 式防 雷模块 时 , 引接 线和 网与机 房地 网 小于 3 0 m时) , 形成联 合 接地 。 m。 具 体作 法 :用 热 镀锌 角 钢 5 0 mm ×5 0 mm ×5 mm 每 接 地 线长度 均应 小于 1 引接 线 和 地 线应 布 放 整齐 , 在 机 架应 绑 扎 固 定 , 走 线 根长 2 . 5 m, 间隔 5 m, 从 地面挖下 0 . 8 m, 把2 . 5 m 角 钢 用 注 意不 盘绕 。 铁 锤 铡下 地 里 ,用 4 mmX 4 0 mm 热 镀锌 扁钢 把 4个 角 的 应 短 直 , 3 结束 语 角 钢 进行 焊 接 ,用 4 mmX 4 0 mm 热镀 锌 扁 钢 引入 到 基 站 笔 者通 过回顾几 年移动 基站 防雷整 改运 营实践 ,从 控 电源防 雷箱 处。 安 全 引导 雷 电流 入地 网、 进 行等 电位连 接 、 避 免 2 . 1 0 电源 防 雷箱 和 直 流防 雷器 选 择 平 原 站在 交 流 制 雷 击点 、 地 电位反 击、 防护 电源 浪涌 冲击、 防 护通信 线及信 号线 的浪 引入 线 一级 处加 装 8 0 l < A 防雷箱 或 防雷模 块 。高 山站交 流 引 入线 一级 处 加 装 1 2 O K A 防 雷箱 或 防 雷模 块 , 注 意 事项 : 涌 冲击等 方面进行 了综 合防护 ,可 适用于 不 同环境 下 的通 在 河北省 几个地 市移 动基 站改造应 用 , 并 取得 良好 严 禁 将 C级 4 0 K A 的 模 块 型 防 雷器 进 行 并 联 组 合 作 为 信基 站 , 运 营效果 , 对基站防雷工程防雷改造 工程 有一定 的参考价 值。 8 O K A或 1 2 0 K A的 S P D使 用。 用 大于 1 6平 方多股 铜线 就近 与地 网连 接 ,防 雷箱 或 防 雷模块 安 装 在 了总 接地 母排 旁 边 , 采用 的 是 凯文接 线 方 [ 2 1 颜松 毅 , 马路 金 , 刘祖 建. 防雷检 测接地 电阻 分析 [ J 】 . 价值工 式, 这样 地 线 引 线 最 短 , 残压 最 低 , 雷 电流 入 地 通 道 最 合 程 , 2 0 1 1 ( 1 8 ) . 理, 保护效 果 最好 。 f 3 】 徐航航. 配 电 网线 路 防 雷 系 统 的 保 护 研 究 【 J 】 . 价 值工程 , 2 0 1 1 在开 关 电源直 流输 出处未 设 置直 流防 雷模 块 的 , 安 装 ( 2 1 ) .
关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综述分析

关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综述分析
文翌铖;陈亦文;魏铃琼;刘海洋;李文博
【期刊名称】《电气开关》
【年(卷),期】2024(62)2
【摘要】电力系统逐渐发展成为以电力电子为基础的电力系统,各种电能质量问题的存在,推动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发展。
APF作为综合性电能质量调节器,是一种具备动态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功能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其
性能优劣与所采用的拓扑结构、电流追踪控制方法等密切相关。
为了推广在高压大容量下APF的控制技术,拓宽其应用范围,分类整理了APF拓扑结构,归纳总结了APF的电流跟踪控制技术,将各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性能对比,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此外,还简要总结了APF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总页数】8页(P10-16)
【作者】文翌铖;陈亦文;魏铃琼;刘海洋;李文博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福建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61
【相关文献】
1.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解耦控制研究综述
2.应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重复控制研究综述
3.APF有源电力滤波器分析及控制方法综述
4.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
的研究综述5.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现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建模与控制策略分析

Ab ta t: Ba e hene dsofs s e c ntols r t g nd t ki g t e ou p fa tvepo rfl sr c s d on t e y t m o r ta e y a a n h t uto c i we i— t ri o c nsd r ton。a s t h f nc i n m e ho s a o e o bu l he ma he a i a o e f e nt o i e a i wic u to t d wa d pt d t id t t m tc 1m d 1o pa a llhy i c i owe it r Thi a r a s e e s a f e or r n ou e l p c n— r le brd a tve p r fle . s p pe lo pr s nt e d f wa d a d d bl oo o t o e h l y,isd bl oo o r li l di nd t r c r n nn rl p c nt o nd i t n r lt c no og t ou e l p c nt o nc u ng a i uc o ur e ti e oo o r la ns a — t n o o t g t r l o on r .Ex rm e a e u t ho t t t y t m a c i v o a e us v la e ou e o p c t o1 pe i nt lr s ls s w ha he s s e c n a h e e go d snus i a ut v f r ,f s yn mi e po e a gh pr cson o t tc r n . i o d lo putwa e o m a td a c r s ns nd hi e i i fou pu ur e t Ke r :APF;s t h f y wo ds wic unc i n me ho to t d;f e or r omp ns t r e d f wa d c e ao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综述

02
FPGA可以通过重新配置来实现不同的控制算法,方便灵活。
高可靠性
03
FPGA具有高可靠性,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1
基于PLC实现的控制策略
2
3
PLC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用于工业控制现场。
稳定性好
PLC故障率较低,维护较为简单。
易于维护
PLC编程语言较为简单,易于学习掌握。
编程方便
间接电流控制策略通过间接地控制交流侧电压,以实现对电流的间接控制。这种控制策略通常需要使用电压传感器对交流侧电压进行采样和反馈,并通过控制器对电压进行调节和控制。
间接电流控制策略
这种控制策略通过直接控制交流侧电流实现谐波补偿。
直接电流控制策略通过直接控制交流侧电流来实现谐波补偿。这种控制策略通常需要使用电流传感器对电流进行采样和反馈,并通过控制器对电流进行调节和控制。
本文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提出了几种新型的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01
02
03
通过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综述,本文全面展示了各种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不仅对不同类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还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提出了一些新型的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综述》
CATALOGUE
目录
引言有源电力滤波器基本原理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策略实现控制策略优化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导致谐波污染日益严重
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为一种有效的谐波抑制工具,能够提高电能质量
背景与意义
基于不同控制策略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现状指令电流控制直接电流控制间接电流控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实现多目标优化和协同控制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管理策略研究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管理策略研究[摘要]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动态无功补偿和抑制谐波的电力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机关团体的配电网中,如:电力系统、PS/发电机组、电气化铁路系统等。
该电力设备能有效的解决无源滤波器存在的缺点,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电力工程管理策略1、引言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动态无功补偿和抑制谐波的电力设备,由静态功率变流器构成,具有电力变流器的高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
与无源滤波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向交流电网注入补偿电流,补偿电流的幅值与负载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暂时对L并联联以低于其饱和电抗值的R,可使电感脱离饱和状态而回归原工作点,达到电路脱谐的目的。
3、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管理策略分析管理策略是有源电力滤波器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目前关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管理策略很多,且多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or,DSP)技术为基础,能获取较高的计算精度,从而保证管理器进行实时补偿。
现对各种管理策略分析如下:(1)空间矢量调制。
空间矢量调制(SpaceVectorModulation,SVM)是将三相整流器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管理与参考矢量最接近的三个开关矢量组合的作用时间,使一个管理周期内开关矢量输出的平均效果与参考矢量相等;其基本思想是在矢量空间中用有限的静止矢量去合成和跟踪调制波的空间旋转矢量,使合成的空间矢量含有调制波的信息。
(2)电流跟踪管理。
电流跟踪管理(Current-TrackingControl,CTC)是根据补偿电流的指令信号和实际补偿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管理补偿电流发生电路中主电路各个器件通断的PWM(Pul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管理的结果应保证补偿电流跟踪其指令信号的变化。
(3)单周管理。
单周管理(One-CycleControl,OCC)作为一种新型非线性管理法,基本思想是在每个管理周期内强迫开关变量的平均值与管理参考相等或成比例,从而消除稳态和瞬态误差。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综述.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综述王建元张国富东北电力大学摘要: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谐波和无功电流注入电网,引起电网污染,造成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
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 e po wer filter,AP F是补偿电力系统谐波及无功功率的重要装置,其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是实现有效补偿的一个关键。
介绍了几种适合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和补偿电流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控制策略的不断发展可使有源滤波器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检测方法控制策略Overviews of C ontrol Strategy of Active Power FilterWang Jiany uan Zhang GuofuAbstract:With the w ide application o f po wer electr onic equipments in pow er system,mor e harmonic and reactive curr ent a re po ured into the pow er sy stem,which cause pow er po llut ion and make t he po wer quality pr oblem increasing ly serio us.A ctiv e pow er filter(A P Fis an impo rtant equipment to compensate har monic and reactiv e cur rent in pow er system and the key of the effective compensatio n lies in the rea-l time and accur ate co nt rol.T he fundamental pr inciples o f sev eral detect met ho ds of harmo nic curr ent and co ntr ol st rateg ies o f co mpensate cur rent wer e pr esented,on contrast analysis was car ried,and the respective mer it and demer it o f these contro l strat eg ies w ere pointed out.W ith the continuo us development o f the contro l str ategy,activ e po wer filt er w ill achieve hig her per for mances and w ider application.Keywords:active pow er filter detect met ho d contr ol st rateg y1 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装置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近年来配电网中整流器、变频调速装置、电弧炉等非线性负荷不断增加,这些负荷的非线性、冲击性和不平衡的用电特性,使电网中暂态冲击、无功功率、高次谐波及三相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对公用电网的供电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消除电网中的谐波污染已成为电能质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源电力滤波器pi控制策略研究

有源电力滤波器pi控制策略研究
电力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设备,用于消除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磁干扰和其他电力质量问题。
在滤波器中引入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PI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基于功率电子器件的电力滤波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滤波器与电网并联,将非线性负载引起的谐波电流通过滤波器内部的逆变器转换为有源电流,在滤波器输出端产生与非线性负载电流相反的电流,从而实现谐波的消除。
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中,PI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建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数学模型,推导了PI控制器的控制算法。
该算法基于逆变器输出电流和电网电流之间的误差信号,计算PI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控制逆变器的PWM信号,从而实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消除和电网电压稳定。
最后,我们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PI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迅速响应电网电压的变化,并保持较低的谐波失真率。
因此,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实际控制中。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综述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摘要:针对空间矢量最优控制、定频滞环电流控制、单周控制、变结构控制等几种目前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控制中较新、应用较广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提出了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控制和组合变流器相移SPWM两种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关键词:单周控制;变结构控制;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组合变流器相移SPWM1 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它所产生的谐波和无功功率给电网带来的各种危害也越来越大。
为了抑制高次谐波和补偿无功功率,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和有源滤波系统。
这些装置虽然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要求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谐波和无功功率,从而实现快速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逆变器的PWM技术,目前常用的PWM技术有:1)基于正弦波对三角波调制的SPWM技术;2)基于消除特定次数谐波的HEPWM技术;3)基于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PWM技术。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模拟系统,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很少采用;第二种方法需要预先计算出要消除的若干次指定谐波,在负载经常变化的情况下,跟随特性难以保证;第三种方法比较适合微机控制,其原理为实时检测逆变器的输出、并与跟踪目标进行比较,当偏差超出允许的边带时,控制器动作,使偏差减小。
一般来说,波形质量,开关损耗,电压利用率等是衡量PWM方法的几个重要指标,随着现代大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波形质量问题己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而开关损耗问题却日益严重,以电路拓扑改进为代表的软开关技术在解决开关损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电路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对复杂电路尤其如此。
所以,如何从PWM控制方法的优化上减小开关损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针对APF的控制,相关文献提出了各种控制方法,如正弦三角波调制,代价函数最小PWM法和空间矢量PWM法、单周控制、无差拍控制、变结构控制等。
这里简单介绍几种较好、较新的控制方法。
2 各种控制策略综述2. 1 空间矢量最优控制空间电压矢量法(SVPWM)也叫磁通正弦PWM法。
它以三相对称正弦波电压供电时交流电动机的理想磁通圆为基淮,用逆变器不同的开关模式所产生实际磁通去迫近基准圆磁通。
由它们的比较结果决定逆变器的开关,形成PWM波形。
此法从电动机的角度出发,把逆变器和电机看作一个整体,使电机获得幅值恒定的圆形磁场。
通过控制磁通或电压矢量导通时间,用尽可能多的多边形磁通去逼近正弦磁通。
具体方法又分为磁通开环式和磁通闭环式。
磁通开环法用两个非零矢量和一个零矢量合成一个等效的电压矢量,若采样时间足够小,可合成任意电压矢量。
此法输出电压正弦波调制时提高l5%,谐波电流有效值之和接近最小。
磁通闭环式引入磁通反馈,控制磁通的大小和变化的速度。
在比较估算磁通和给定磁通后,根据误差决定产生下一个电压矢量,形成PWM波形。
这种方法克服了磁通开环法的不足,解决了电机低速时,定子电阻影响大的问题,减小了电机的脉动和噪音。
有的学者提出一种应用于新型三电平PWM高频整流系统的电压空间矢量PWM调制控制方式[1],使得系统不仅能控制有功功率的传输,而且能提供无功功率的吞吐。
它不仅优化开关矢量,降低开关频率,提高直流侧电压利用率,减小AC侧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而且在中点电位控制方面也易于实现。
将开关矢量划分为4类:小开关矢量,零开关矢量,中开关矢量,大开关矢量(见图1)。
开关矢量选择及优化的原则如下:1) 为了优化开关频率,开关矢量选择应该是每次开关矢量变化时,只有一个开关函数变动,而且变动值循环;2) 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开关矢量的选择是对称的;3) 零矢量或等效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是等分分配的;4) 考虑正开关矢量和负开关矢量的协调作用来平衡中点电位的浮动。
基于电压矢量的控制方法本身就有较高的直流电压利用率和控制精度,利用该方法能方便地判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区域,从而应用最优电压矢量进行控制,使得SVPWM性能进一步提高。
2.2 滞环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是一种简单的Bang bang控制,它集电流控制与PWM于一体。
实际电流与指令电流的上、下限相比较,交点作为开关点。
指令电流的上、下限形成一个滞环。
滞环电流控制具有以下特点:1)滞环电流控制是基于电流暂态的控制,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的优点;2)滞环电流控制本质是一种隐含载波的变频SPWM调制方式,在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中,滞环控制的隐含载波频率随电网电压做周期性变化,变化频率为工频的2倍;3)滞环电流控制输出频谱范围宽,滤波较困难,谐波能量均匀分布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
该方法将指令电流值与实际补偿电流的差值输入到具有滞环特性的比较器中,然后用比较器的输出来控制逆变器的开关器件。
与三角载波控制方式相比,该方法开关损耗小,动态响应快。
但是,该方法使开关频率变化较大,容易引起脉冲电流和开关噪声。
后来,为限定开关频率的最大值而提出了变滞环带宽的改进算法,这必将影响响应速度和补偿电流跟踪精度。
为了解决滞环电流控制变频的缺点,仍有不少学者在探索改进的方案,比如:限制最高开关频率,通过改变滞环宽度实现恒频控制等。
目前应用于有源滤波器的电流控制方法一般有两类,即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和三角波电流控制方法。
前者精度较高且响应快,但开关频率可能波动很大,后者开关频率恒定,装置安全性较高,但响应较慢,精度较低。
而基于电压矢量的控制方法有较高的直流电压利用率和控制精度。
为解决既能保持恒定的开关频率,有较高的直流电压利用率,又能同时提高有源滤波器性能和效率的难题,有人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优化电压矢量的有源滤波器定频滞环电流控制方法[2]。
它的主要原理是保持一相开关合于下臂不动,用其余两相开关去独立控制相应的相间电流,并不需要估计阻抗参数,便能实现两相解耦,进而在传统的滞环控制中实现了开关定频。
该方法的特点,一是能快速正确判定参考电压矢量的区域,从而选择优化电压矢量去控制电流,二是可选择逆变器中的两个适当的开关去独立控制相应的两个相间电流,不需估计阻抗值即可实现开关定频化。
在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保证较高的输出电压的同时,还实现了开关的定频化,从而使有源滤波器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提高。
2. 3 单周控制单周控制法,又称积分复位控制(Integration Reset Control,简称IRC)作为一种非线性控制法,最早由美国学者Keyue M.Smedley和S1obodan Cuk提出。
该技术同时具有调制和控制的双重性,通过复位开关、积分器、触发电路、比较器达到跟踪指令信号的目的。
单周控制器由控制器、比较器、积分器及时钟组成,其中控制器可以是RS触发器,其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
图2中,K可以是任何物理开关,也可是其它可转化为开关变量形式的抽象信号。
单周控制法作为一种新型非线性控制技术,它可应用于PWM控制、软开关等。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开关占空比,在每个周期内强迫开关变量的平均值与控制参考量相等或成比例。
单周控制在控制电路中不需要误差综合,它能在一个周期内自动消除稳态、瞬态误差,前一周期的误差不会带到下一周期,因此,克服了传统的PWM控制方法的不足,适用于各种脉宽调制软开关等开关逆变器,具有反应快、开关频率恒定、鲁棒性强、易于实现、控制电路简单等优点,此外,单周控制还能优化系统响应、减小畸变和抑制电源干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控制方法。
在DC/DC变换器中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
作为一种调制方式,该技术最近在向三相变流器方面,如电流型PFC、电压型APF探索。
IRC具有电路简单可靠、控制效果好的优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2. 4 变结构控制[3][5]目前,混合型电力滤波器(HAPF)是一种效率较高,应用极为广泛的APF。
其中,无源滤波器对负载的谐波电流进行滤波,并提供一定的基波无功补偿;而有源滤波器则起改善无源滤波器特性的作用。
因而,以非常小容量的有源滤波器,就可以弥补无源滤波器特性的一些固有缺陷。
这样既可以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防止其与电网之间发生谐振,又避免了并联有源滤波器的谐波电流注入并联的无源滤波器形成谐波短路的现象,提高了有源滤波器的有限容量的利用率。
而HAPF的控制策略,大多以上世纪80年代初H.Akagi等人提出的瞬时无功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电力系统中无功和谐波电流的检测计算来实现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的补偿。
不仅计算、控制复杂,而且由于未对期望的电源电流实现闭环跟踪控制,测量和计算误差得不到补偿,影响了其补偿性能的提高。
变结构控制(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简称VSC)理论,对系统的变化和外部干扰不敏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文献[4]应用VSC理论,在建立空间矢量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出一种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的变结构控制方法,避免了较复杂的谐波电流计算,实现了对电源电流和电容电压的闭环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是一种简单有效且易于实现的方法。
2. 5 无差拍控制[5][6]无差拍控制(Dead Beat Control,简称DBC)是一种全数字化的控制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将输出参数波形等间隔地划分为若干个取样周期。
根据电路在每一取样周期的起始值,预测在关于取样周期中心对称的方波脉冲作用下某电路变量在取样周期末尾时的值。
适当控制方波脉冲的极性与宽度,就能使输出波形与要求的参数波形重合。
不断调整每一取样周期内方波脉冲的极性与宽度,就能获得谐波失真小的输出。
其优点是动态响应很快,易于计算机执行。
无差拍控制逆变器也存在如下诸多缺点:1)对系统参数依赖性较大;2)鲁俸性较差;3)瞬态响应的超调量大;4)计算的实时性强,对硬件要求高。
为克服DBC的以上种种不足,国内外学者做了一些大胆尝试。
文献[7]中提出了一种带负载电流观测器的DBC,假定负载电流变化率在采样间隔保持不变,用两个二阶观测器分别观测状态变量(通常为输出电压和滤波电感电流)和负载电流,提高了对不同负载性质的适应性。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DSP)应用的不断普及,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控制方法。
在APF中,跟踪参考信号的控制方法是决定有源滤波器补偿质量的关键。
因为,只有求得补偿信号参考值后,才能通过反馈环节和控制变流器的开关元件使变流器产生与参考信号相等的实际信号。
文献[8]表明:用基于DBC的APF变流器的输出可以很好地跟踪参考谐波电压信号,使负载端的电压波形接近于正弦波,这种APF即使在开关频率比较低的情况下也有着良好的动静态响应。
2. 6 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的目的是使非线性负载和滤波器的并联等效为一电阻性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