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行活动简介

校园植物行活动简介
校园植物行活动简介

校园植物行

一、活动背景

校园里有很多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每一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春天繁花似锦,有的秋天来了落叶纷飞,有的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这是因为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分类学地位,这一地位决定了植物的外形特征。本次学习中学生将对一些校园常见植物进行分类识别。

适逢校园科技创新展示,将学生从枯燥的高中生活拉入大自然的怀抱,对于缓解学业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灵感将大有裨益。高中学生对植物的主要类群和植物的主要结构,对植物的分类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开展本次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学以致用,关爱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

二、活动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方法对校园常见植物、身边的药用和观赏植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的关爱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与合作。

三、活动时间

2014年9月29日

四、活动方式

1.以展板的形式介绍植物分类方法,常见药用植物,常见观赏植物。

2.以有奖问答形式让学生辨认植物、植物与名称连线,猜谜,答对者获得小奖品,全校学生均可参与。

3.以导游的形式带领学生认识校园生物园内的植物,了解特定植物的形态特征、用途。

五、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一、准备阶段

1.人员准备:

找5-6个学生进行活动当天的展板的讲解,包括植物分类方法、常用药用植物介绍、常见观赏植物介绍、现场有奖问答环节秩序的维持和奖品派发。

认识校园生物园内植物的学生主要以现场学生为主,以自愿为原则。

2、材料准备

教师自制植物分类检索表,展板内容,采集活动当天植物标本,拍摄照片。

学校负责展板的制作,大概三到四个展板

二、实施阶段

展板一:根据展板内容,介绍植物分类表,并选取校园中的植物,结合检索表示范植物分类的方法。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自己采摘校园植物进行检索。

展板二:观赏植物介绍,主要根据图片对广州常见观赏植物进行简单介绍,可能的话可以摆几盆盆栽进行介绍。介绍其生长环境、如何栽培、作用。

展板三:根据广州人常喝的凉茶配方为切入点,结合图片介绍常见药用植物,并让学生猜测

一些常见药物含有哪些植物成分。

展板四;植物谜语大全和花语介绍。

活动五:根据采集的标本让学生辨认植物,答对给予适当奖励。活动六:以导游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校园植物介绍。

附件:植物检索表

背景资料

一、植物分类方法介绍:

1)哈钦松系统英国学者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年和1934年先后出版《有花植物科志》的第一册和第二册,并在1959、1973年修订第二版和第三版。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被子植物系统,主要特点是以真花学说为基础,认为两性花、木本、花各部分分离、不定数的为原始,而单性花、花部结合、有定数、草本为次生,花部螺旋排列比轮状排列原始。把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支,从木兰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认为这两支是平行发展的,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这个系统在我国也有一定影响,如北京大学生物系、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标本馆,科的排列均采用此系统,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云南植物志也采用这个系统。科的数目由原来332科增加到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目,69科。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2)恩格勒系统这是德国分类学家恩格勒(A.Engler)和勃兰特(K.PrantI)于1897年在其《植物自然分科志》巨著中所使用的系统,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它将植物界分13门,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再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被子植物亚门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并将双子叶植物纲分为离瓣花亚纲(古生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后生花被亚纲)。恩格勒系统将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前,将合瓣花植物归并一类,认为是进化的一群植物,将柔荑花序植物作为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而把木兰目、毛茛目等认为是较为进化的类群,这些观点为现代

许多分类学家所不赞同。思格勒系统几经修订,在1964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已把双子叶植物放在单子叶植物之前。共有62目,344科,其中双子叶植物48目,290科,单子叶植物14目,54科。药用植物学教材被子植物分类部分采用修订的思格勒系统,但有的内容有变动。(3)美克朗奎斯特系统国学者克郎奎斯特(A.Cronquist)1958年发表其系统,其后于1968、1981年进行了修订。大纲如下:被子植物门包括11亚纲,83目,383科,16.5万种植物。木兰纲(即双子叶植物):包含6亚纲,64目,318科。即木兰亚纲、石竹亚纲、金缕梅亚纲、蔷薇亚纲、五桠果亚纲、菊亚纲。百合纲(即单子叶植物纲):包括5亚纲,19目,65科约6万种植物。即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跖草亚纲、姜亚纲、百合亚纲。这个系统近年在我国有较大影响,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较为合理,科的数目及范围较适中,有利于教学使用。近年来高校一些植物学教科书中,被子植物的讲授多数采用该系统。克朗奎斯特系接近于塔赫他间系统,把被子植物门(称木兰植物门)分成木兰纲和百合纲,但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科的划分也少于塔赫他间系统。这个系统近年在我国有较大影响,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较为合理,科的数目及范围较适中,有利于教学使用。近年来高校一些植物学教科书中,被子植物的讲授多数采用该系统。(4)APG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是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在科一级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因为将一些传统的科分为几个科,或将几个传统的科合并,引起

了很大的争议。在目以上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没有使用传统的分类名称:门和纲,而是使用“分支”,例如单子叶植物分支、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蔷薇分支、菊分支等。

二、广东常见绿化植物:

木棉、紫荆、紫薇、黄蝉、荔枝、龙眼、黄皮、柑橘、芒果、细叶榕、琴丝竹、凤尾竹、杨桃、菠萝蜜,人面树、柏树、变叶木、山茶、含笑、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家庭常见阴生植物:

巴西铁、绿箩、合果芋、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百合竹,以及桫椤、铁线蕨、波士顿蕨、鹿角蕨等蕨类植物。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由于我校(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对校园植物识别很不够,不清楚我校校园中植物物种有多少,树木的生活状态怎样,不知道怎样更好发挥校园绿化的功能,对此我们对校园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分析环境,让学生对校园环境和校园植物的多样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 二、调查探究对象和器材准备 研究对象:以本校各区域为调查研究区域,选择一些典型区域如校门旁、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及操场周边等进行 调查以校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要调查和研究 对象。 常用器材:笔记本、枝剪、壶瓶山植物志、照相机等。 三、调查探究时间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结题。 学生调查小组的活动时间:每天文体活动课。 四、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舒兆恩(壶瓶山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 负责探究课题的规划指导。 组员:闫伯华(壶瓶山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

负责课题具体运作,课题课程安排、调查小组筹建与管 理、及调查小组活动行为指导。对学生调查小组安全负 责,并最终组织课题结题工作。 袁金(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 负责调查活动中的过程资料整理指导,及学生调查小组 的摄影技术指导。 彭秀欣(壶瓶山镇中心学校生物教师) 负责学生调查小组具体活动、课题课内教学、学生调查 小组的专业技术指导、协助学生调查小组进行资料分 析。 五、学生调查小组成员 校园植物取样组:覃雅琦(组长)指导老师:闫伯华组员:唐耿怀、易嘉佳、付炀 负责在校园各区域寻找各种不同的植物(可以参看七年级全体学生提供的调查报告),利用拍照等方式取样,并记录。 校园植物文献索检组:张琳(组长)指导老师:彭秀欣组员:杨帮隅、唐璇 负责将植物取样组取样过来的植物通过《壶瓶山植物志》等资料补齐相关资料。 资料整理组:唐纯一(组长)指导老师:袁金组员:唐植维 负责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小组及七年级有关资料的收集

校园植物种类

校园植物种类 学校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推动作用。校园绿化是学校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这其中,绿化植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对校园内的绿化植物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学校的环境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多方面的资料,并且进行的实地调查,对校园内植物的分布及种类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研究的重点为植物的种类及对学校环境的作用,同时对于部分植物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建议及改进措施。 校园内植物的主要品种为绦柳及在城市绿化中常用的草皮及低矮灌木。 绦柳,杨柳的一种,主干通常在二三米处就长出分支,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主要种植于华北、东北,西北至淮河流域园林中,多栽培为绿化树种,适合于都市庭园中生长,尤其于水池或溪流边,对空气污染、二氧化硫及尘埃的抵抗力强。绦柳具有一定的绿化和防止污染作用,种植于学校内可以对近年来的雾霾天气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绦柳的颜色较鲜艳,其柔软嫩绿的枝叶,丰满的树冠,还有许许多多姿的栽培树种,都给人以亲切优美之感,可以美化校园的整体环境。 但是在春夏交替之际,绦柳会产生大量柳絮,不时飘飞,遇到晴朗、气温高、风力好的天气,柳絮飘飞就开始增多,在日出之后到日落之前,往往是柳絮飘飞的高发时段。柳絮容易聚集成团并且不易除去,影响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人的行走,一些过敏体质的学生及老师可能会感到不适。由于柳树是柳树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所以在种植柳树时,应该注意柳树的雌雄情况,主要种植雄株柳树,在适当时候对柳树注射抑制柳树飘絮的药剂,同时在柳树品种的选择上也应该选择柳絮少,易于管理的柳树品种。 校园内其他树木的不利影响较小,但部分树木的生长较快,树枝需要经常修剪,在夏秋季要进行大的剪裁,所以在日常管理时应注意对树木生长的控制。 校园内绿化草皮包括多种植物,以草类和低矮灌木为主,对于校园内扬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草皮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由于气候较为干燥,草皮需要经常进行灌溉,加大了种植难度,对于设施和人力的要求也较高,可以考虑换种对水分要求较少且耐干旱的其他品种。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调查,但对部分植物的种类及特性仍然没有清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题准备,其次在过程中注意材料的收集,加强对课题内容的了解,得到充分、详实的结果,最后,注意对改进措施的设计,以期通过研究性学习对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园林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是市级规范化校园,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北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xx年5月到xx年7月 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 xx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校园植物游活动策划书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校园植物游活动策划书正 式版

校园植物游活动策划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活动主题:校园植物游 活动时间:第8周周三(10。22)下午 活动地点:校园绿化地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身边的植物,更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丰富同学的科普知识,培 养对花草的兴趣,陶冶情操。 面向对象:主要面对内部会员,以新会员为主,老会员也要参加。闵行校区其他学生也欢 迎参加

活动单位:某某大学植物协会 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一)前期宣传 1.宣传单制作时间:10.13—10.16 打印时间:10.16 10.20将宣传单贴在各寝室楼下 活动负责单位——宣传部 2.海报制作时间:10.15—10.18 10.20将海报贴在南区海报栏 活动负责单位——宣传部 3.通知会员时间:10.16-10.17 活动负责单位——老会员 (二)老师联系 与老师联系好时间,了解老师准备详

细介绍的几种植物,方便资料准备。 时间:10.13—10.15 活动负责单位——外联部 (三)前期策划 写好策划书,向各部门各人分配任务 时间:10.13 活动负责单位——组织部 (四)资料准备 1.资料组织、编写 了解老师准备详细介绍的几种植物,在网上查找有关知识,组织一份有关校园主要植物简 介的材料,材料应包括植物名称,主要特性等。会员每人一份,其他人要可购买。

常见校园植物

常见的绿化植物 1. 矮牵牛 茄科矮牵牛属,别名: 碧冬茄、杂种撞羽朝颜、灵芝牡丹、毽子花、矮喇叭、番薯花、撞羽朝颜。 2.蜀葵 3. 白兰花 木兰科含笑属,别名:黄桷兰、白缅桂、白兰、把兰。 4. 百合竹 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别名: 短叶朱蕉。 5. 彩叶草 唇形科锦紫苏属,别 名: 老来少、五色草、锦紫苏 、洋紫苏。 6. 苍耳 菊科苍耳属,别名 :呆耳,亦名胡、常思、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

7. 黄花酢浆草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酸咪咪。 8.红花酢浆草 9. 打碗碗花 旋花科打碗花属,别名:小旋花、兔耳草。 10.紫薇 千屈菜科紫薇属,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 11.大薸 也称大漂,天南星科大薸属。 12.大叶黄杨 卫矛科卫矛属,别名:冬青卫矛、正木、扶芳树、四季青、七里香、日本卫矛。

13.倒挂金钟 柳叶菜科,倒挂金钟属,别名: 吊钟海棠、吊钟 花、灯笼海棠。 14.吊竹梅 鸭跖草科 吊竹梅属,别 名:吊竹兰、斑叶鸭跖草。 15.风信子 百合科风信子属,别名:洋水仙、五色水仙。 16.佛肚竹 禾本科簕竹属,又称佛竹,罗汉竹、密节竹,大肚竹、葫芦竹。 17.狗牙花 夹竹桃科狗牙花属,别名:马蹄香、白狗花、狮子花、豆腐花。 18.枸骨/猫儿刺 冬青科 冬青属,别名:鸟不宿、猫儿刺。

19.旱金莲 毛茛科、金莲花属,别名:旱荷、金莲花、旱莲花、金芙蓉、金梅草、印度水芹、大红雀。 20.红蓼 蓼科、蓼属,别 名:狗尾巴花。 21.花叶万年青 22.黄花夹竹桃 夹竹桃科 黄花夹竹桃属,别名: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黄花状元竹、断肠草。 23.鸡蛋花 夹竹桃科、鸡蛋花属,别名:缅栀子、蛋黄花 、大季花、印度素馨。 24.夹竹桃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了解校园植物种和科的识别特征。 3、编制校园植物检索表,并对植物进行归纳。 二、材料与器具 放大镜、镊子、铅笔、笔记本、检索表及相关工具书 三、常见庭院植物的物种识别与分类 现在的大学校园绿化比较好,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很多。在积累了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绿化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为其后的野外实习做准备。为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实验前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学校分成不同的区域,学生可分成多个小组对不同校园区域的植物(包括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 (一)基础性实验——校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科学描述 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是进行物种识别与分类的基础,学生在野外实习之前一定要学会植物形态特征的科学描述方法。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的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须借助放大镜观察,并能按以下特征进行观察和科学描述。 1、植物的性状——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木(包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茎的形状、颜色、被毛或滑;直立;平卧,匍伏;攀援;缠绕或其他。 2、叶——单叶或复叶;叶形,有无叶柄?对生或互生,或轮生。叶面及叶背颜色如何?被毛或其它,网状脉或平行脉有托叶或无托叶? 3、花序——总状类花序(如穗状、总状、园锥、伞形等花序)或聚伞类花序(如轮伞、聚伞花序)或花单生等。 4、花的各部分: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1)苞片——形状、颜色、数目、被毛或其他。 (2)花萼——萼片形状、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3)花冠——花瓣形态、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4)雄蕊——数目、花丝离生或合生,雄蕊与花瓣,萼片对生或互生。花药的着生情况和开裂方式。 (5)雌蕊——花柱数目、柱头分裂数或不裂或浅裂。 ①子房上位、下位或半下位; ②子房室的数目; ③胎座式(如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侧膜胎座等); ④胚珠数目——少数或多数或定数。 (6)果实——属于何种果实?开裂或不开裂,果实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校园种植活动方案t.

主题《校园美容师》开展活动的方案 ——《认识校园植物》 一、活动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有近一万平米的绿地面积,种植着许多花木。一走进校园,草坪绿意莺莺,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五颜六色,就像走进了充满生机的大花园。一次,有位同学指着校园内的一棵盘槐问我,“这是什么树呀?”没想到同学们对朝夕相处的校园植物很是陌生,大多数都叫不出名。在后来的了解中,同学们都说我们的校园很美,很想知道这些花草树木。何不借此机会组织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大家探究和体验呢?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又十分贴近学生的研究问题,活动范围又在校园内,操作起来很安全,是科技实践活动不可多得的一个资源。 二、活动的目的 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了解校园植物的名称、属性,理解人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珍爱植物的态度,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植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实践的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3.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了解植物也需要呵护,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三、活动实施过程 1.教师实地考察为活动做准备 为了开展好活动,教师首先充实自己在园林方面的知识,查找到了校园植物分布图,对校园植物进行了初探,不懂的地方就向对园林师傅请教。 2.活动动员 1)自制校园绿色植物的视频短片《美丽的校园植物》,让同学们猜猜片中的主角――校园植物,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师生共同讨论并制定活动计划。经过大家讨论,简单方案形成了: ①建立4个活动小组。 ②开展系列活动:●校园花木知多少;●花木品种知多少;●花木知识知 多少;●我为花木建名片。 ③活动重点: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问题,并写成小说 明文(介绍花木)。

校园植树节活动方案

校园植树节活动方案 第一篇:小学校园植树节的活动方案 借助教师节的到来,对全园幼儿进行教师节主题教育,让幼儿认识教师的职业,从而萌发尊敬教师、热爱教师的情感;组织全体员工营造教师节的节日氛围,通过活动让员工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树立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形象,同时增强全体员工的集体凝聚力,培养员工之间的情感。下面是幼儿园教师节活动方案范文,欢迎参阅。 一、活动目的: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认养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口号: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三、活动时间:2020年3月11日——3月18日 四、活动内容: 1.活动宣传: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护绿行动: 师结合“植树节”会徽标志讲解(树形、“中国植树节和3.12”五棵树、绿色外圈),告诉他们植树不是只在这一天,而是要“过好植树节,留下植树月”,即我们可以在节日举办不同的“植树”、“植绿”仪式,但不必把所有的植树性都集中在这区区一天,我们还要在植树节过后,实事求是地倡导植树月、植树周甚至是护绿月、护绿周,植树造林、爱护、保护、营造绿色生态环境。www.liuexuecom 《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家长游戏(同级部的爸爸们进行比赛) :《跳绳比赛》《针线活》《拔河比赛》《蜈蚣竞走》 (1)“校园环保小卫士”选拔赛 第一块:“中队环保小卫士”评比 班级评选方式:各班利用班会通过投票评选5名“班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四十四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高一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2017年4月到2017年5月 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李华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4、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5、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6、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生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7、制作标牌:将资料打印,制成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正面标明树名、学名、科名、英文名、习性与特点等。反面标明责任班级,将标牌固定在标本上。 8、展示陈列:按班级分成小组,将各小组所制标本置于实验室内,参观交流。 八、研究成果 1、高一年级学生对校园植物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确认校内树木有个种类,个科属,大小花木约万多棵) 2、为今后植物学教学准备了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活动计划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塞北隆化此时正值夏初,校园植物绿意盎然,草长花开,莺飞燕舞,充满生机。了解、观察生活环境的各种植物,培养热爱校园、热爱自然的情怀和观察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以及搜集、处理信息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校园环境,懂得人与环境的关系。 3.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尝试发现的途径和方法,感受发现的乐趣。 三、调查内容 (一)校园植物的种类 调查种类时,认识各类植物并对各类植物从形态、特征、习性、生长繁殖期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可按木本、草本、藤本进行分类,可按赏花、赏果的时间进行分类…… (二)将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三)制作植物名片。 四、实施步骤 (一)了解植物的种类 1.认识、熟记校园植物的种类及名称,观察其外形,做到心中有形。选择最感兴趣的花草树木向指导老师、生物任课老师及校园绿化管理人员请教,看书、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其特征、习性、生长繁殖期等方面其特点,并对研究调查结果作好资料记录。 2.小组合作,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小组内研究的花草树木进行分类3.举办交流会,制作植物名片。通过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 看书、进行实地调查, 将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给校园的植物做了一个自己设计“名片”。(二)材料用具:记录本和笔,照相机 (三)方法指导 1.制定小组的调查计划 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6-8人的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小组长。小组成员有分工。

设计好调查表,并制定小组的调查计划。 2.实施调查 (1)调查要做好记录。将观察到的植物名称,简要特征等记录下来,不知道名称的植物可以相互交流或问老师,也可记录它们的特征,自己查询。同时给每种植物照张像。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制作植物名片。 3.做好调查记录 指导教师: 任课老师: 校园植物调查小组 班级:任课老师:________

校园内植物挂牌及认养活动方案

校园内植物挂牌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给树木挂牌,让来到校园的每一个人都了解所有花木,激发同学们爱植物、爱校的热情;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和科学探究合作的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为我校创建绿色学校贡献一份力量。 2、通过校园植物的认养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 二、活动实施步骤 (一)、给植物挂牌 第一阶段: 制定方案,倡议动员,教师培训; 第二阶段: 分组分工,分配地域,实地考察调查,了解植物名称、数量、种类等情况。 第三阶段: 1、查阅有关资料(如工具书、报刊杂志、网络等)弄清校园内植物的种、科、属,学名,别名、英文名、生物特征、习性、产地、用途等知识并制牌; 2、写出植物寓意和活动感言; 3、讨论挂牌的材质,制作规格 第四阶段: 举行挂牌仪式 (二)、植物认养

1、根据学生年龄层次,以班为单位由领导小组划分认养范围,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2、观察所认养的植物生长情况,适时给花木除草、除虫、施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评比认养活动中的优秀班级。 三、活动参加人员 校领导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和3到6年级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本月下旬 五、活动地点: 1、校园公共绿化区 2、校中心花园 五、活动要求 1、植物的分类要求科学、准确无误。 2、植物认养活动班主任要加强指导,做到坚持不懈。 3、植物认养既要求分区,又强调合作;既要增强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又要注意培养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活动简介 活动名称: 校园树木挂牌活动 活动主题: 正校园树木之身份,浓校园科学之氛围

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创新项目设计 校园常见植物的分类识别 黄兆广 课题背景 校园内有很多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每一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春天繁花似锦,有的秋天来了落叶纷飞,有的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这是因为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分类学地位,这一地位决定了植物的外形特征。本次学习中学生将对一些校园常见植物进行分类识别。 初中学生意见学习了植物的主要类群和植物的主要结构,对植物的分类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开展本次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学以致用,关爱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并能只是 和方法对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中绿色植物的关爱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与合作。活动重点和难点 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对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进行分类。 活动方式 1、对已有名称的植物,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研究方式,在植物分类检索表中对 应观察植物的相关特征。 2、对未知名称的植物,可以全面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的特征,再对应植物分类 检索表来查找名称。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一、准备阶段 1、人员准备: 把学生分为4—5个人一组,要求学生在本小组内确定组长、观察员和记录员,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本次研究性学习。 2、材料准备 每人领取工具箱一只,内有教师自制的植物分类检索表、调查报告单、放大镜、镊子等。 二、实施阶段 活动1:什么是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繁琐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本次研究的只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植物分类研究,其对象是我们校园常见植物。 给学生提供植物分类的小资料 活动2:植物分类有哪些方法?

校园植物知多少

《校园植物知多少》教案 一、活动设计 (一)主题活动背景 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绿化面积,校园里虽长有着各式各样的植物,但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化环境中的同学们,对这些大自然的伙伴们却不是那么熟悉,对有些植物甚至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因此希望能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了解,与同学们一同来探访认识校园植物,使我们的同学们对这些周边的植物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操,也因更了解学校的环境进而能更亲近、喜爱我们的校园。本次活动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根据五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 紧密围绕“校园植物知多少”设计主题活动,通过参观、资料查询、制作植物名片、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植物、热爱植物、赞美植物……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主题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认识校园内目前存在的绿化植物物种和分布情况,了解植物的观赏价值,为美化我们的校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走近校园植物,让学生了解一些植物的原产地、形态、用途,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长过程,丰富植物学的知识,理解人与植物及自然的联系。 (3)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阳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和热爱学校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与人交际,小组合作,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观察、摄影、记录、访问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 (3)填写调查表,写活动体会,学会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 3、情感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人交流。 (2)学会互相帮助,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与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三)活动方案设计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

校园植物20种

校园植物20种 1、雪松(Cedrus deodara) 雪松属植物是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老时剥落。叶在长枝上为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叶针状,质硬,先端尖细,叶色淡绿至蓝绿。雌雄异株,稀同珠,花单生枝顶。球果椭圆至椭圆状卵形,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花期为10——11月份,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间;中国自1920年起引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能生长良好。雪松树木高大,树形优美,为著名的观赏树。雪松能耐短期-25℃的低温,耐旱力强,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之土壤,喜生于中性、微酸性土壤,在碱性土壤中稍差。

2、圆柏(Sabina chinensis) 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柏树在国外是情感的载体,柏树常出现在墓地是后人对前人的敬仰和怀念。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形或刺形,在枝上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有时在一株树上兼有鳞叶和刺叶、称异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于枝顶或叶腋。雄球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每珠鳞腹面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球果球形,成熟开裂或肉质合生成浆果状,发育种鳞有1至多个种子;种子周围具窄翅或无翅。22属,约150种,分布南北两半球。我国有8属,29种,广布全国。木材具树脂细胞,无树脂道,纹理直或斜,结构细密,材质好,坚韧耐用,有香气,可供建筑、桥梁、舟车、器具、文具、家具等用材;叶可提芳香油,树皮可提栲胶。多数种类在造林、固沙及水土保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科通常分为3个亚科。侧柏亚科:球果种鳞木质,当年成熟、开裂,种鳞不为盾形,主要有侧柏属、崖柏属、罗汉柏属和翠柏属;柏木亚科:球果次年成熟、开裂,种鳞木质、盾形,主要有柏木属、扁柏属和福建柏属;圆柏亚科:球果肉质球形,成熟不开裂,仅圆柏属和刺柏属。翠柏、红桧、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鲜崖柏、崖柏等列为我国首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世界上的柏树王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林芝柏树王园林位于国道旁,距八一镇5公里,海拨3000米,园内面积约10顷,有900多株柏树,平均树高30米直径100厘米,最大一颗高50多米,直径5.8米,2600多岁,确实是世界之最。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 导语: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杭城,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风雨长廊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朝晖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在指导老师的推动下,我们七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木本植物。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课余时间及专项的活动时间 七班全体学生。 戴老师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

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选修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4、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借阅了《植物志》,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1、全体学生对校园树木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4、为学校绿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在数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年级主任、指导老师及其他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我们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園植物調查研究報告 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 ○一、校园植物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大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据上海地区对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并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强。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银杏、桧柏、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的能力比较强。另外,木槿、合欢、杨树、紫荆、紫藤等对氯气、氯化氢气体有很强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银杏、柳杉、樟树、海桐、青冈栎、女贞、夹竹桃、刺槐、悬铃木、连翘等净化臭氧的作用较大。树木还能吸收氨、铅及其它有害气体等等。故有"有害气体净化场"的美称。 3,调节气候树木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为师生的生活创造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树木也能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据测定,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温度高达30℃—40℃,而草地的温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温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公园中的空气湿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 4,减弱噪声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林可以降低噪声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8-10分贝。在森林中声音传播距离小,是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声波通过时,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象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把噪声吸收掉。

校园种植活动方案t

主题《》开展活动的方案校园美容师——《认识校园植物》 一、活动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有近一万平米的绿地面积,种植着许多花木。一走进校园,草坪绿意莺莺,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五颜六色,就像走进了充满生机的大花园。一次,有位同学指着校园内的一棵盘槐问我,“这是什么树呀?”没想到同学们对朝夕相处的校园植物很是陌生,大多数都叫不出名。在后来的了解中,同学们都说我们的校园很美,很想知道这些花草树木。何不借此机会组织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大家探究和体验呢?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又十分贴近学生的研究问题,活动范围又在校园内,操作起来很安全,是科技实践活动不可多得的一个资源。二、活动的目的 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了解校园植物的名称、属性,理解人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珍爱植物的态度,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植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实践的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3.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了解植物也需要呵护,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三、活动实施过程 1.教师实地考察为活动做准备 为了开展好活动,教师首先充实自己在园林方面的知识,查找到了校园植物分布图,对校园植物进行了初探,不懂的地方就向对园林师傅请教。 2.活动动员 1)自制校园绿色植物的视频短片《美丽的校园植物》,让同学们猜猜片中的主角――校园植物,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师生共同讨论并制定活动计划。经过大家讨论,简单方案形成了: ①建立4个活动小组。 ②开展系列活动:●校园花木知多少;●花木品种知多少;●花木知识知多少; ●我为花木建名片。 ③活动重点: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问题,并写成小说明文(介绍花木)。 .. 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主题 观察、数一数校园花木实地观察、上网查询有多少,知道校园内花两周认识校园植物木品种,初步了解校园及采访调查植物的有关知识学生制作植物名片。在班级分小组种一个研究校园植学生种养植物,写植物,观察植物的生察日记过程和生长特点设计保护植物的广两保护校园植系知道一些花木知识语。.活动体验3活动一:认识校园植物.观察花草与树木的不同,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征。见下表:1 花朵特点枝杆特点植物 树 花 2.数一数校园花木的数量。其我们学校到底有多少植物呢?这可让研究

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植物最全面介绍

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植物最全面介绍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植物最全面介绍——资料来自生物工程系来源: 赵金龙的日志 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植物最全面介绍——来自生物工程系 一、生物馆前 杨属小叶黄杨(瓜子黄杨) Buxus microphylla 黄杨科黄 主要分布在天健大道、厚德大道两侧绿化带及其他部分道旁树下。常绿灌木或乔木。茎和小枝四棱形,有短柔毛。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有柔毛,背面无毛。花簇生在叶腋或枝条顶端, 4 月开花,花淡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果球形, 9——10 月成熟。该属尚有 雀舌黄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 珍珠黄杨,常绿、灌木,叶形,有光泽。 以上两种树姿优美,均为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毛梾(车梁木) Cornus walteri (Wanger.)Sojak 山茱萸科梾木属 主要分布在春华路两侧;生物馆北侧 落叶乔木,高达12M,树皮暗灰色,常纵裂成长条。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长4-10CM,叶端渐尖,叶基广楔形,侧脉4-5对,叶表有贴伏柔毛,叶背面毛更密;叶柄长1-3CM。 (梾木属:6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22种,南北均产之,西南部尤盛,大部供观赏用,有些入药。灌木或乔木;叶脱落,对生、稀互生或轮生;花小,两性,白色或白绿色,为顶生的伞形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下无总苞;萼4齿

裂;花瓣4,镊合状排列;雄蕊4,花药长圆形;花盘垫状;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 胚珠1颗,花柱短圆柱伏,柱头头状;果为一核果,有种子2颗。) 小叶女贞 Ligustrum quihoui Carr. 木犀科女贞属 主要分布在天健大道、厚德大道路心花坛(M 低的,没型;而单株常分层) 落 叶或半常绿灌木,枝条铺散,小枝具短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无毛,顶端钝,基部楔形,全缘,边缘略向外反卷;叶柄有短柔毛。圆锥花絮;花白色,芳香,无梗,花冠裂片与筒部等长;花药超出花冠裂片。核果椭圆--8月。形,紫黑色。花期7 银杏 Ginkgo biloba L. 五星广场及行政楼前两侧;中心花园;钟楼西侧;培英 路西段路南;河园东路北段路西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落叶乔木,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一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一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 长2.5一3.5厘米,直径1.5一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 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系孑遗植物。种仁供食用,多食中毒。木材浅黄色,细致,轻软,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它工艺品用。又为庭园树,行道树。中医学上以种子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功能敛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 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e 木兰科木兰属 主要分布在中心花园北部,核心区东侧;培英、毓秀路两侧;假山顶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