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卷(全国通用) (2)

合集下载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2)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除杂:
1、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固体,除杂的方法 是 加热 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Na2CO3+H2O+CO2↑ 2、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除去杂质的方法 是 通过量的CO2 Na2CO3+H2O+CO2=2NaHCO3 化学方程式是
3.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Fe3+的检验 方法一:向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若显红 色,则 含有Fe3+ NaOH 方法二:向溶液中加入 溶液,若生成 红褐色 1 沉淀,则含有Fe3+ Fe2+的检验 方法一:向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变化,再加 几滴 氯水 ,若变 红 色,则 含有Fe2+ 方法二:向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若生成 白色 沉 淀,很快变成 灰绿 色,最后变成 红褐 色,则含有Fe2+
金属单质一张表 还原性来不会少 氧气之中焰色妙 和水反应见分晓 酸盐置换好好好 碱类金单beybey了
课前检测
1、钠在空气中燃烧: 2、钠与氧气常温反应: 3、钠与水反应: 4、铁与水蒸气反应: 5、铁与盐酸反应: 6、铝与盐酸反应: 7、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
想一想 将切开的 金属Na露 置在空气 中会出现 哪些现象? 最终得到 什么物质?
1、下列除杂所加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D )
A、NaCl(Na2CO3杂质)—加盐酸
B、NaOH(Na2CO3杂质)—加Ca(OH3杂质)——加热
D、CO2(CO杂质)—点燃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

2019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无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断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解析答题角度,才可以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此题有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医疗上用的“钡餐”成分是BaSOB、纯碱的成分是NaOH4Cu (OH) CO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 O· xH OD、铜绿的主要成分是2322232、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必定获得金属单质C、铝在纯氧气中能激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融的氧化铝D、生铁、一般钢和不锈钢中的含碳量挨次降低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电子必定生成金属阳离子B、难失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必定简单C、合金必定含有金属元素D、金属氧化物必定是碱性氧化物4、以下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①铝与 NaOH溶液反应③用 CO还原铁矿石炼铁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④②钠投入到水中④铜片投入氯化铁溶液中5、以下物质不可以经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 NaHCO3B、 Fe(OH)3C、 Al(OH) 3D、 FeCl26、铝粉投入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产生H2,那么该溶液中以下离子组必定可以共存的是〔〕A、 Cl—2-2+3+++—2-、SO、 Mg 、 Al B、 Na 、 K 、 Cl、 SO44++—2—+3+——C、 Na、 K 、 Cl、 CO3D、 Na、Fe、 Cl、 HCO37、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 Na2O2、Na2CO3、 NaHCO3、 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2019高中化学金版教程二轮复习资料专题5

2019高中化学金版教程二轮复习资料专题5

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投入AlCl3溶液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Na和Na2O2分别投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溶液均变成红色并且均褪色C.将0.01 mol的Na2O和Na2O2分别投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将Na投入H2SO4溶液中,Na先与H2O反应答案C解析Na的量较大时,生成的可能是NaAlO2,A错误;Na投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红色不褪去,B错误;根据方程式可知,C正确;Na与酸溶液反应时,Na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H2O反应,D错误。

2.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D.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不产生沉淀答案D解析在相同条件下,CO2-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故A项条件下,Na2CO3的碱性更强,A正确;常温时,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B正确;Na2CO3加热不分解,NaHCO3加热时发生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C正确;Na2CO3和NaHCO3都能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D错误。

3.如图两圆相交部分A、B、C、D分别表示两物质间的反应。

下列各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Fe +4H ++NO -3===Fe3++NO ↑+2H 2O B .Fe 3O 4+8H +===Fe 2++2Fe 3++4H 2OC .Fe(OH)3+3H +===Fe 3++3H 2OD .3Fe(OH)2+10H ++NO -3===3Fe3++NO ↑+8H 2O 答案 B解析 Fe 3O 4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Fe 2+会被氧化为Fe 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3O 4+28H ++NO -3===9Fe3++NO ↑+14H 2O 。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1金属及其化合物(讲)(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1金属及其化合物(讲)(含解析).doc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1金属及其化合物〔讲〕〔含解析〕◊♦针禽考(1)考纲要求1.了解金属〔如Na、Al、Fe、Cu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2. 了解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4.以上各局部知识的综合应用.(2)命题规律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局部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以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Q、NaHCONa2CQ〕的性质为载体的推断题或实验题、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5丁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铜的冶炼及Cu〔QH〕2的性质等.钠及其化合物、合金与硝酸的反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估计以后高测试题将会在选择题中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氧化复原反响、物质的鉴别与别离等角度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会在非选择题中以金属元素的性质为载体,通过推断题、实验题,考查考生运用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铝三角〞、“铁三角〞,同时在复习时要增强化合物知识与理论局部的联系.【例1】【2021年高考新课标H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参加足量水仍有局部固体未溶解;再参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参加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 NaHCQ Al〔QH〕3 B . AgCl、NaHCQ C . NaSQ、BaCQ D . N%CQ、CuSQ【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NaHCOis AlfOHJj中参加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 最终无固体存在,从1频甑冬B.AgCl不溶于水和酸,参加水后,碳酸氢钠溶解,而AgCl不溶,再参加足量稀盐酸,AgCl仍然不溶,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B项错误;C.亚硫酸钠和碳酸钢中参加水,碳酸钢不溶于水使局部固体不溶解, 参加稀盐酸,碳酸钢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银、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参加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钢反响生成硫酸钢沉淀、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C项正确;D. N&CQ、CuSQ中加热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 D项错误;【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推断和性质.【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和性质.该题既能检查学生元素化合物根底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水平,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难度较大,解答时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例2】【2021年高考上海卷】NaOH+Al(OH)一NaAl(OH) 4].向集满CO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B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响是( )A. CO+2OHRCO2-+H2OB. A12O+2OH+3 Hzg2 Al(OH) 4] -C. 2 A1+2OH-+6H282 Al(OH) 4] —+3 H2T D , Al 3++4 OH-Al(OH)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向集满CS的铝罐中参加过量氢氧化钠,首先C.与氢氧化钠反响,表现为铝罐变瘪,接着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与铝罐反响j因铝罐外表的氧化膜AW%具有两性可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单质A1与氢氧化钠落沌反响生成用,罐壁又重新凸起.故可发生典、B、C的反响口应选D.【考点定位】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名师点睛】铝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M人类对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量仅次于铁,因此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铝的冶炼是历次测试的主要考点之一.重点掌握闻、枇6、A1(C知3的性质及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关闪2同‘两性的图像题和计算,由铝土矿冶炼金属铝的工业流程等, 一般都具有一定难度,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有关根底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技巧、方法的总结.◊♦钎基砒1、钠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2)考前须知①钠与盐的溶液反响: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响,反响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响.②NaaQ与CO或H2O反响时,生成1 mol 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③N K Q跟CO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响时,应先考虑N*O跟CO的反响.由于假设先发生反应:2NaQ+2HO=4NaOHQT ,必定还发生反响:2NaOH CO=N&CO+HQ④向N&CO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反响是分步进行的.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 4 =HCO、HCO+H+=hH»COT.2、镁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燃烧①.2点MgSO4 * ■ Mg(OH)2 . 即MgCl2H "H2SC4 NaOH(2)考前须知①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发生反响:2Mg+ Q点燃2MgO此外还发生反响:3Mg+ N2点燃MgN、2Mg+ CO 2MgOF C=②加热Mg(HC(3h溶液生成的是Mg(OH)沉淀,而不是MgCOB淀,由于Mg(OH)比MgCOM难溶于水.反响方程式为Mg(HC(3)2=S=Mg(OH)4 + 2COT.3、铝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2)考前须知 ①AI2Q 、Al(OH) 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 (如在氨水和碳酸中不溶).②Al 3+、AIO 2只能分别存在于酸性、碱性溶液中. Al 计与以下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OH\ CO 」、HCO 、SO-、S 2 > Cl .-、AlO 2,其中ON 是由于直接反响,其余均是由于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 反响.AlO 2与以下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H+、HCO 、Al 3+、Fe 2+、Fe 3+,其中M 和HCO 是由于与 AlO 2直接反响(AlO 2 + HCO + H b O===Al(OH)3 J + C O 」),其余也是由于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反响.4、铁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①Fe 与Cl 2反响只能生成FeCl 3,与12反响生成Fe 也 与反响物的用量无关. ②过量的Fe 与硝酸作用,或在Fe 和Fe 2c 3的混合物中参加盐酸,均生成Fe 2+O 要注意产生的Fe 3+还可以氧化单质Fe 这一隐含反响:Fe+2Fe 3+=3Fe 2+. A1€LHQ HCI 后(如虹吟 “通电维曲荀 冷液HN6 或融肉SO. 钝化NaAlOj NaOHNaOH (2)考前须知③FezQ、Fe(OH)3与氢碘酸反响时,涉及Fe"与I 一的氧化复原反响,产物为Fe2+、I2和H2O.5、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竹黄的【例1】【2021届北京朝阳一模】某厂用Na除掉苯中的水分. 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响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响釜还残留大量的Na.以下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平安的是( )A.翻开反响釜,将Na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响B.向反响釜通入Cl2, Na^CI2中燃烧生成NaClC.向反响釜加大量HzO,通过化学反响“除掉〞金属钠D.向反响釜滴加QH50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儿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响,但钠与水反响放出大量热』当到达物质的看火点时,甲茶燃烧,引发火灾,因此该处理方法不当,错误.B选项钠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当达到甲茶的着火点时,甲羊燃烧,引发火灾,因此该处理方法不当,错误.C钠与水反响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甲苯燃烧,引发火宓,错误“ 口钠与茶酚反响,反响速度相对缓慢,更平安、更合理,正确.考点:考查实验室平安及钠的相关化学知识.【趁热打铁】【2021届郴州一模】以下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Al (0H 3和H20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0C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响生成Fe zQ和H2D .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响制NaO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铝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错误,不选A;日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错误,不选B; 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响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错误,不选C;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选Db考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例2M2021届南通三调】以下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NaCl(aq) -CO^ NaHCQs) Na2CO(s)NaOH(aq) . c葡萄糖nB.CuCl2 、Cu(OH)2 2^~, CuC.Al Na0H当')NaAlO2(aq) NaAlQ(s)D.MgO(s)HN O^a?)Mg(NQ)2(aq) Mg(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钠溶淹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生成碳酸氢钠,应该先通入氨气,故A错误.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葡萄糖反响生成氧化亚铜,不是铜,故B错误宁C铝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溶液加热可以得到偏铝酸钠固体,故C正确,D、氧化镁和硝酸反响生成硝酸I9制取金属镁应该电解氯化镁,而不是硝睇急故D错误,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葡萄糖的性质,铝的性质,金属的冶炼【趁热打铁】【2021届邯郸一模】A、B D E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局部产物略去),那么以下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A是铁,那么E可能为稀硝酸B.假设A是CuQ E 是碳, 那么B为COC.假设A是NaOH§液,E是CO,贝U B 为NaHCOD.假设A是AlCl 3溶液,E可能是氨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A 为艮和硝酸反响可以生成硝酸铁和硝酸亚铁,硝酸亚铁可以被氧化为硝酸铁,能实现上 述转化,故A 不符合:B. A 为CuO,碳复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裱过量碳复原为一氧化 碳,符合上述反响转化,故B 不符合厘C,假设A 是NaOH 溶液,二氧化碳和氯氧化钠溶于反响可以生成碳 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以相互转化,符合上述转化,故C 不符合f D.假设A 是AlCb 溶液, 和氨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涔于氨水,不能实现转投,故D 符合)应选D 小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应用◊♦褂方法1 .要从题目读取有关信息,并加以归纳处理,能找到关键词,并把它转换成可操作的概念、原 理、定律、化学反响等,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应用,作出准确的推理和判断,然后完整答 题.2 .关注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关注金属元素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善于从根本概念和反 应原理的高度来分析信息中金属元素知识,善于从质量守恒定律、得失电子守恒的角度分析未 知的化学反响.◊♦稀易带【例】【百强校・2021届江西师大附中期末】 物质A — G 有以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局部反响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 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响可得到B 和C .单质C 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响, G 为砖红色沉淀. 请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B 、G;(2) C 与硫磺在加热条件下的生成物与足量浓硝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3)反响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molB 和0.11mol 氧气放入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响到达平衡,得到 0.12molD ,那么反响的平衡常数 K= .假设温度不变,再参加0.50mol 氧气后重新到达平衡,D 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1〕 SO; CibO 〔每空 1 分,共 2 分〕〔2〕 Cu 2S+12N+10NQ - = 2Ci f ++SQ 2-+10NQT +2H 2O一回标写而回吧回「43 ------------------------一回 N»OHA(2分)(3) Cu+2H 2SO 〔浓〕CuSOSOT+2H 2O 〔2 分〕〔4〕 23.8 mol -1 • L 〔 2 分〕;减小〔2 分〕【解析】试题分析:铸红色沉淀G 是葡萄糖和新制CugH 〕便反响,那么G 和单质C 分^为CwO 和Cu,结合反响①条件可确定B 、D 分别为SCh. SO3, E 和F 分别为H2SO4和CuSC4o⑴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 和G 的化学式分别是〕S6、为白⑵铜在硫中燃烧生成硫化亚铜,硫化亚铜与浓硝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CM+12H"10N .户2C U 3++SO I 2-+10NO J 1 包hC 2⑶反响②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aSO4 〔浓〕35T STTHid〔4〕根据①中发生反响可知2S53心@ 一羽5伽 起始浓度〔moVL 〕023 0.11 0 转化浓度〔mol/L 〕012 0.06 0.12 平衡浓度〔mobL 〕0.11 005 0.12 平衡后通入5,平衡向正反响方向进行,但由于总体积增加的程度更大,那么再;欠到达平衡时SO,的体积分 数也会属小.考点:此题主要结合无机框图推断 误区警示:1.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要与根本实验实验、化工生产工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 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往返重复和死记硬背.2.在做好会做的题的根底上,关键要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哪怕只写 个方程式或公式.对于从来就不会的题或某一小问,果断舍去. 那么平衡常额K= c J (gO 3) c^SOjXOJ 0.12a 0411 x 0.05 =23.8。

2019高中化学金版教程二轮复习资料专题2

2019高中化学金版教程二轮复习资料专题2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答案D解析由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知,23 g(即1 mol)Na与足量H2O反应可生成0.5N A个H2分子,故A错误;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SO2而不是SO3,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即1 mol)N2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原子,故C错误;Fe―→Fe3O4,可以看作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83价,故3 mol Fe失去电子数为(83-0)×3N A=8N A,故D正确。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20.0 g重水(2H2O)中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N AB.标准状况下,11.2 L戊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 AC.1.0 L 0.1 mol·L-1 Cu(NO3)2溶液中含有的Cu2+数目为0.1N AD.常温常压下,22.4 L C2H4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4N A答案A解析2H2O分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20.0 g 2H2O为1 mol,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N A,A项正确;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B项错误;由于部分Cu2+发生水解,故1.0 L 0.1 mol·L-1 Cu(NO3)2溶液中含有的Cu2+数目小于0.1N A,C项错误;题述条件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错误。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 mol 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N AC.1 mol碳烯(··CH2)所含电子数目为6N AD.t℃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有OH-的个数为10-6N A答案C解析Cl2和NaOH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1 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为N A,A正确;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小于2N A,B正确;1 mol碳烯中含8 mol 电子,即含8N A 个电子,C错误;pH=6的纯水中c(H+)=10-6mol·L-1,而纯水显中性,故纯水中c(OH-)=10-6 mol·L-1,则OH-的物质的量为n=cV=10-6 mol·L-1×1 L =10-6 mol,个数为10-6N A,D正确。

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专练)-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专练)-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1.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钽、铌、锆等②K、Na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④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⑤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⑥明矾常作为消毒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

2.“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③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④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金属镁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

3.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答案】B。

【解析】A项Fe3+遇KSCN会使溶液呈现红色,Fe2+遇KSCN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既含Fe3+,又含Fe2+,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Fe3+但并不能证明无Fe2+,故A项错误;B项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为蓝色,故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B项正确;C项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Na+颜色反应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K+,因为黄光可遮住紫光,故K+颜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故C项错误;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不一定是CO2,D项错误;本题选B。

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本 专题九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本 专题九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九金属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7云南昆明适应性考试,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浓硝酸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B.钠可以从钴盐溶液中置换出钴单质C.食盐中加入碘单质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光导纤维遇氢氧化钠溶液易“断路”2.(2017湖北八所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B.Cu与AgNO3溶液反应:2Ag++Cu Cu2++2AgC.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CH3COOH+OH- CH3COO-+H2OD.CuSO4与Ba(OH)2溶液反应:Cu2++S+Ba2++2OH- BaSO4↓+Cu(OH)2↓3.(2017河北武邑中学二调,9)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CO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立即封口并振荡,可以发现易拉罐先咔咔作响,变瘪,然后再次鼓起来,其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A.Al(OH)3分解B.CO2+OH-C.Al+OH-+H2OD.Al2O3+OH-4.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X,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甲乙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为NaOH溶液,乙为白色沉淀,则X可能为短周期金属元素B.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乙反应可生成丙C.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D.若乙为NaHCO3,则甲或丙可能是CO25.(2017四川成都九校联考,11)进行下表中的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 KSCN溶液FeCl3溶液产生红色沉淀B 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C 稀硫酸Na2S2O3溶液逐渐变浑浊D 稀AlCl3溶液浓氨水产生白色沉淀6.(2017安徽江南十校3月联考,13)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分别向盛有1 g 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水,前者试管外壁变热,后者无明显变化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NaHCO3固体溶于水热效应不明显B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在水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uSO4溶液作电解液,阴极析出精铜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D 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溶液中c(Ca2+)·c(C)<K sp(CaCO3)7.(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调,9)已知A、B、C、D、E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A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与E同主族,且E 的原子序数是B的两倍;C、D是金属,它们的氢氧化物均难溶于水。

2019届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综合考试测试卷 (解析版)

2019届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综合考试测试卷 (解析版)

2019届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硫酸铜晶体(CuSO4•nH2O)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导致n值偏小的是()A.晶体未研成粉末B.坩埚未干燥C.加热过程中晶体爆溅D.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2.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下图所示立体结构,晶胞是整个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

小黑球表示阳离子,小白球表示阴离子,该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A. 1∶8B. 1∶4C. 1∶2D. 1∶13.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 =+285.5 kJ·mol-1B.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890 kJ热量,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O2(g)===CO2(g)+H2O(l)ΔH=-445 kJ·mol-1C.已知2C(s)+O2(g)===2CO(g)ΔH=-221 kJ·mol-1,则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D.表示盐酸与NaOH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HF与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ΔH=-57.3 kJ·mol-15.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甲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25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mol甲醇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B.浓硫酸在反应中只作催化剂C.2υ(CH3OH)=υ(CH3OCH3)D.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加快反应速率6.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甲装置配制100 mL 0.1 mol·L-1的硫酸B.用图乙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用图丙装置制取少量乙烯气体D.用图丁装置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7.若氧元素只有16O、18O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和18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C.向的平衡体系中加入18O2,达到新的平衡后18O只出现在O2与SO3中D.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H218O的普通水时,阳极可能产生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氧分子8.某有机物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还能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则这种有机物的结构中最可能具有的基团是()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⑥9.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希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黄铜是合金,它是( )A.铜的化合物 B.含铜的混合物 C.铜的氧化物 D.铜单质2.碲锌镉(TeZnCd)晶体可以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由Te、Zn、Cd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无固定的熔、沸点B.它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C.它的熔、沸点比Zn的低D.它的硬度和强度比Cd的大3.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等特点,主要用来制作飞机发动机部件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常用于制造发热体4.进行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时有以下步骤,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蘸取待测液②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③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④用稀盐酸洗净铂丝A.④②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5.现有铝、铁组成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氢气的体积比为2∶1(相同条件下)。

则该混合物中铝和铁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物质的量之比为2∶3C.质量之比为56∶27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6.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能导电、传热 B.合金属于纯净物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的熔点都高于成分金属7.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金的熔点很高,难熔化 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C.金越进行冶炼,其纯度越高 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8.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则剩余的固体中不含有的金属是( ) A. Cu、Ag B. Fe、Zn C. Pt、Cu D. Ag、Au9.有下列物质:①小苏打、②硫酸铝、③氯化铁、④磁性氧化铁、⑤氢氧化铁,其中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10.在某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幅向观众拜年的对联是:“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针对此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金属B.它们都是绝缘体C.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D.只用磁铁就能把它们鉴别出来1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A. H2O B.浓H2SO4C. NaCl D. NaOH12.向500 mL 2 mol·L-1的CuSO4溶液中插入一铁片,反应片刻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称其质量比原来增加2.0 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 A.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 gB.析出的铜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C.反应后溶液中c(CuSO4)=1.5 mol·L-1D.反应后溶液中c(FeSO4)=1.5 mol·L-113.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单质都可以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14.等质量的镁分别在足量的二氧化碳、氧气中燃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的固体质量大B.在氧气中产生的氧化镁质量大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都是2∶1D.反应中都是氧元素被还原15.合金是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16.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量一样多2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7.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与酸不反应B.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D.铝箔表面未熔化18.若镁、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则镁与铁的质量比是( ) A. 1∶1 B. 1∶2 C. 3∶7 D. 7∶319.钠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呈( )A.砖红色 B.紫色 C.黄色 D.绿色20.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氯气的容器的质量为74.6 g,若装满氮气时该容器的质量为66 g,则此容器的容积是( )A. 22.4 L B. 44.8 L C. 11.2 L D. 4.48 L二、实验题2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的实验,并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的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按(2)中所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与NaOH溶液反应。

若按右图所示操作,可观察到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具有____________性。

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有Fe2+的盐溶液需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

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而2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 g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A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③B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填“是”或“否”)。

④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D中NaOH溶液的作用。

⑥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⑦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⑧实验完成后E到F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氢氧化亚铁和观察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

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6 mol·L-1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1)B中盛有一定量的________,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A反应一段时间后将活塞E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04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参加反应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

三、推断题24.用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气体A是____________。

(3)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__,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25.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并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D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26.标况下将8.96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100 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反应。

(1)所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多少?(3)标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多少?(4)将生成的氯化亚铁配成400 mL溶液,此溶液中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7.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病人补铁。

现取20粒糖衣片,质量为10 g,溶于40 g水中,向所配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略过量,过滤、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灼烧到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质量为0.8 g。

试计算:(1)该糖衣片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2)1粒糖衣片中含铁元素的质量。

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黄铜是铜锌合金,由多种物质熔合而成的混合物。

2.【答案】A【解析】碲锌镉晶体是由Te、Zn、Cd按一定比例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只要比例确定,其组成就固定,因而有固定的熔、沸点;合金具有比其各成分金属低的熔、沸点,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3.【答案】D【解析】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不适合制造发热体。

4.【答案】A【解析】焰色反应实验的一般顺序操作是,用稀盐酸洗铂丝,放置在酒精灯无色火焰上灼烧,直至火焰为灯芯本身颜色为止;蘸取待测物质,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看焰色。

如果检验钾元素时,还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A正确。

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出铝与NaOH溶液(或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和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由关系式2Al~3H2、Fe~H2,可知n(Al)∶n(Fe)=2∶3,m(Al)∶m(Fe)=(27×2)∶(56×3)=9∶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