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碳酸盐岩沉积相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2

灰色厚层癞痢状灰岩(锡矿山组)
灰色白云质泥质条带灰岩(佘田桥组)
隆回六都寨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主要以灰色泥晶灰岩、泥灰岩,呈中厚层状,局部含有“癞痢”凝 块状灰岩,上部约有60m为灰色、暗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顶部约有15m厚的黄褐 色钙质泥质粉砂岩。岩性特征反映该时期的水体深度较浅,为局限台地相沉积。
南丹罗富黑色薄层硅质岩(榴江组)
望谟桑郎硅质岩-灰岩型
南丹罗富灰黑色薄层泥岩(罗富组)
贵州桑郎泥盆系剖面
泥盆系上统
上统响水洞组,
主要以深灰色及灰 黑色薄层钙质泥岩 夹薄层夹黑色硅质 层台盆相环境局部 为硅质灰岩组成的 台棚相环境交替出 现;代化组则以台 棚相的深灰色及灰 黑色钙质泥岩夹杂 部分的中薄层深灰 色生屑灰岩及泥晶 灰岩沉积为主;者 王组主要以深灰色 及灰黑色中薄层泥 晶灰岩、灰黑色中 薄层燧石层及灰黑 色薄层钙质泥岩为 主,反映了深水台 盆相沉积。
在本次野外地层踏勘中,典型的台地边缘礁环境的剖面有紫云石头寨二叠系 生物礁。
紫云洞礁前生物角砾灰岩
紫云石头寨二叠纪生物礁 GPS: 25o44.965N,106o05.755E
6、台地边缘斜坡相
位于台地前缘斜坡处,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沉积物极不稳定,其大小和形 状变化极大,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各种石灰岩,如泥晶石灰岩、砂屑石灰岩、沉积 角砾岩等,这取决于水的能量,岩石颜色从暗色到浅色,有大型的滑塌构造,切 断层理的外来岩块、斜坡泥丘以及碎屑注入岩脉等。
灰黑色薄层炭质泥岩夹 炭质硅质泥岩(代化组)
灰黑色薄层硅质岩(者王组)
深灰色钙质泥岩夹中薄层细晶灰岩 及粉砂岩(代化组)
深灰色钙质泥岩夹中薄层细晶灰岩 及粉砂岩素描(代化组)
紫云火花泥盆系、石炭系剖面
《碳酸盐岩沉积相》课件

欢迎来到《碳酸盐岩沉积相》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回顾地质基础知识,介 绍碳酸盐岩的形成与特征,并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沉积相。
地质基础知识回顾
了解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地层特征,为后续讨论碳酸盐岩的沉积相打下基础。
地层特征
• 岩石类型 • 化石遗迹 • 岩层顺序
浅滩碳酸盐岩沉积相
浅海环境中的碳酸盐岩积聚, 具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和透明 的结构。
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相
深海环境中的碳酸盐岩形成, 岩石颗粒更细腻且密度较高。
黄土碳酸盐岩沉积相
黄土沉积与碳酸盐岩的相互 作用,产生独特的岩石组合 和颗粒结构。
浅滩碳酸盐岩沉积相
探索浅滩环境中的碳酸盐岩沉积相,了解它们的地貌特征、生物多样性和岩石构造。
地球演化史
• 原始地球 • 前寒武纪 • 寒武纪
重要地层
• 古生代地层 • 中生代地层 • 新生代地层
碳酸盐岩的形成与特征
探索碳酸盐岩形成机制以及其独特的地质特征,了解它们为何在沉积相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 成岩作用 • 岩石组分 • 颗粒结构 • 风化和侵蚀
碳酸盐岩沉积相分类
系统分类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沉积相,了解它们的地质背景和特点,为地质学家们的研究提供框架。
1 研究前沿
2 跨学科合作
利用先进技术和综合方法, 深入研究碳酸盐岩沉积相 的演化过程。
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 石油工程等学科合作,推 动碳酸盐岩沉积相领域的 进一步发展。
3 实地考察
前往有代表性的地质景点, 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为 研究提供更多的碳酸盐岩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独特的岩石构造和颗粒组合。
1 黄土层
含有丰富的细颗粒物质,形成了黄土层的特殊构造。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三种模式的对比
Laporate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Irwin模式 Z带 Y带 X带 Young et al.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局 限潮下带 开阔潮下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1974)对北美阿 拉斯加北极地区的石炭系两种不同的沉积组合 进行系统研究后,拟定了两个沉积模式,其中 之一就是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该模式 代表一个海进组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七、我国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我国对碳酸盐沉积相研究主要是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量借鉴国外沉积模式来进 行研究的。 国外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在我国已被广泛采 用,尤其是Wilson的模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 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广大沉积学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许 多模式,补充和修改了威尔逊模式不足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是关士聪等提出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 欧文(Irwin,1965)继承了Shaw的陆表 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 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 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Irwin根据陆表海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 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 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 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1)潮上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岩石类型:主要是泥—粉晶白云岩、白云质 泥质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少见。
(2)潮间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第十二章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第一节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特点一、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海洋环境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主要分布于30°纬度的赤道南北温暖浅海地带,如加勒比海大巴哈马滩、波斯湾、孟加拉湾、我国南海诸岛及印度尼西亚巽他陆棚等地。
上述地带钙藻大量繁殖,珊瑚礁发育,局部有贝壳砂、鲕粒砂、葡萄状团块、球粒灰泥及造礁生物粘结岩正在堆积。
而在南北纬度40°之间的深海盆地底部,有大量浮游生物碳酸盐沉积。
这些现代海相碳酸盐产出环境,不仅是温暖、浅水,而且是清水环境,如加勒比海的三大碳酸盐滩,远离密西西比河口自西来的沿岸流,这就避开了大量细碎屑沉积物的注入;我国广西北海水域的涠洲岛和海南岛南端的三亚市的滨浅海域,同样远离粘土及粉砂的供给区而以沉积碳酸盐为主。
除造钙生物提供的骨骼,现代热带浅海碳酸钙沉积与藻类活动有关。
据金斯伯格(R. N. Cinsburg,1975)的资料,现代热带浅海小于10-15m水深的海域,所产生的CaCO3比深陆缘海每单位面积的CaCO3多几倍,主要与这一水域的绿藻海松科及蓝绿藻特别丰富有关,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需要从海水中吸收大量CO2,从而促使海水中的CaCO3过饱和,沉淀出文石质灰泥来,而且钙藻的外壳也是文石质灰泥及颗粒的主要提供者,因此藻类繁生可以提供大量碳酸盐沉积物,而它的生活需要一个温暖浅水清洁透光的环境。
如果海水浑浊,不仅妨碍光合作用,阻止钙藻的生长,另外悬浮的粘土可以堵塞许多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摄食器官,使这些动物不能繁衍,也妨碍了大量碳酸盐颗粒的产生,故浑水对碳酸盐的生成起着抵制作用。
海水太深,阳光不足,氧气不够,对藻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生长不利;位于CCD面之下的深海水域,水压大,溶解CO2多,CaCO3不饱和,因此深水不仅不会有大量原地碳酸盐沉积物的直接产生,而且对已堆积的碳酸盐沉积物有强烈溶解作用,部分深水碳酸盐沉积物主要靠海水表层具几丁质表面保护层的浮游生物(如颗石藻、抱球有孔虫、翼足类等)和浅水陆棚区以浊流方式搬运来的灰泥或粉屑供给。
碳酸盐岩一般沉积相模式及进展

碳酸盐岩标准相带模式——综合模式
——海底地形、潮汐、波浪、氧化界面、盐度及海水循环
X
Y
Z
威尔逊标准相带模式
基本格局:低能 — 高能 — 低能
盆地相区 浪基面之下
台地边缘相区 波基面之上 波 浪 作 用强 烈 , 均属高能带 与 Irwin 的 Y 相 带 相当
属低能带 与 Irwin 的 X 相带相当。
台地相区 台地边缘靠陆 一侧 波浪消失,潮 汐为主 属低能带 与Irwin的Z相 带相当。
–三大相区九个标准相带
–A.盆地相区(相当于陆棚+陆坡
沉积区)
1.盆地相
2.开阔陆棚相 3. 碳酸盐斜坡脚相(盆地边缘或深陆 棚边缘相)
波基面以下——X带,静水还原 环境
暗色泥晶灰岩和页岩
主要生油区 宽相带区
较深水、静、氧气 不足,藻的生长受到 限制 , 浮游生物发育。 Y带:近岸高能带 波浪、潮汐作用强烈, 阳光、氧气、养料丰富, 底栖生物及藻类大量繁 盛。
Z带:滨岸低能带
波浪作用弱。生物丰度和分异度 低,仅见兰绿藻、介形虫、腹足类 等。
岩石
粉屑、灰泥沉积为 主(粉屑灰岩、灰泥
形成生物礁、颗粒滩 (鲕粒、生物碎屑、内
岩性 和生 物 沉积 构造
细-粗晶白云岩;白云质生物颗 白云岩及石膏或硬石 粒质泥岩;泥质颗粒岩;白云质 膏 ;碎屑红层 球粒(灰岩)泥岩 鸟眼构造、叠层石 泥裂
谢谢
• (三)台地相区(相当于潮坪、泻湖沉积区)
–7.开阔台地相
–8.局限台地相 –9.台地蒸发相
基本是低能带
近岸低能带/潮坪带——Z带
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蒸发岩 白云岩——储集岩 蒸发岩——盖层 分布宽阔——宽相带区 按能量、盐度、暴露细分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对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
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但结构构造复杂。
岩石性质活泼、脆性大。
②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
③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
④断裂、溶蚀和白云化作用是形成次生储集空间的主要作用。
⑤次生储集空间大小悬殊、复杂多变。
⑥储层非均质程度高。
1.沉积相标志(1)岩性标志岩性标志包括颜色、自生矿物、沉积结构、构造、岩石类型等五方面。
①岩石颜色:岩石的颜色反映沉积古环境、古气候。
②自生矿物:a.海绿石:形成于水深10~50m,温度25~27℃。
鲕绿泥石:形成于水深25~125m,温度10~15℃。
二者均为海相矿物。
b.自生磷灰石(或隐晶质胶磷矿):海相矿物。
c.锰结核:分布于深海、开放的大洋底。
d.天青石、重晶石、萤石:咸化泻湖沉积。
e.黄铁矿:还原环境。
f.石膏、硬石膏:潮坪特别是潮上、潮间环境。
③沉积结构。
碳酸盐岩的结构分为粒屑(颗粒),礁岩和晶粒三种。
不同的沉积结构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
粒屑结构;粒屑结构由粒屑、灰泥、胶结物和孔隙四部分组成。
粒屑结构代表台地边缘浅滩相环境。
根据颗粒类型、分选、磨圆、排列方向性、填充物胶结进一步确定微相。
a.内碎屑、生屑反映强水动力条件。
b.鲕粒、核形石、球团粒、凝块石反映化学加积、凝聚环境,水动力中高能。
鲕粒包壳代表中等能量,持续搅动,碳酸钙过饱和的环境,核形石(藻包壳)、泥晶套反映浅水环境。
c.分选好,反映持续稳定的水动力条件,反之则反映强水动力条件。
d.磨圆度高反映强水动力环境,反之反映弱水动力环境。
e.颗粒、生屑化石平行排列,尖端方向交错,长轴平行海岸,反映振荡水流。
尖端指向一个方向,长轴仍平行海岸线,则为单向水流。
f.用胶结物和灰泥的相对含量反映水动力强弱。
胶结物/(胶结物+灰泥)在0~1之间,越接近0,水动力越弱,反之越强。
碳酸盐岩沉积相

1. 实际材料图 常用简化后的地质图为底图。图面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层位的露头分布情况。 (2)注明编图使用的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位置。 (3)所有剖面点统一编号,以便查阅。
2. 沉积相柱状剖面图:是根据野外和室内的成果,综合分析后 编制而成。既是描述性的,也是解释性的。包括地层单位系统、 实际材料(层号、厚度、样品等)、相标志(岩性、成分、颜 色、层理、结构构造、生物类型、生态特征、成岩后生变化等) 和沉积相类型四个方面。
2、相带沉积特征
5)台地边缘生物礁相--晴天浪底之上
①灰泥丘或生物碎屑丘; ②圆丘礁台或斜坡, ⑤格架建筑的环礁。
现代生物礁.
碳酸盐滩
现代碳酸盐滩
Wilson模式相带实例(礁、滩)
贵州香树园组珊瑚礁灰岩 山东徐庄组鲕粒灰岩
环 礁 的 发育演化
岸礁—与陆地或岛屿相连的礁
堡礁—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
一、古地理研究的指导思想
1、构造古地理 2、生物古地理 3、岩相古地理
沉积盆地: 地球表面三度空间内,容纳沉积物堆积 的场所。 沉积盆地分析: 运用多学科(沉积学、地层学、构 造地质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钻孔、露头观察、 地球物理)对沉积盆地的形成、沉积充填、古地理 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进行综合研究的过程。
2)广海陆棚相 水深几十米至100米,风暴浪基面以下; 富含生物化石的泥灰岩和石灰岩; 多见生物扰动构造
2、相带沉积特征
3) 碳酸盐台地斜坡脚相
风暴浪底附近,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 碳酸盐台地的细碎屑组成;少量粘土质及硅质 夹层,块状层理
2、相带沉积特征
4) 台地前缘斜坡相
晴天浪底附近,为深水陆棚和浅水碳酸盐台地 的过渡沉积;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灰沙); 广海生物发育
沉积岩石学与沉积相-碳酸盐岩

第一节 碳酸盐岩概论 (General view of carbonate rocks)
一,概述(Summary)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 物组成的沉积岩. 规模:占沉积岩总量的20%.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第六章 碳酸盐岩 (Carbonate Rocks)
Carbonate shelf in the Bahamas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内碎屑级别的划分:
内 碎 屑 砾屑 极粗 砂屑 2.0 1.0 粗砂 屑 0.5 砂屑 中砂 屑 细砂 屑 0.1 粉屑 极细 粗粉 砂屑 屑 0.05 细粉 屑 泥屑
mm
0.25
0.01
0.005
陆源碎屑级别的划分
陆 源 碎 屑 mm 砾 砂 粉砂 泥 粘 土
巨砾 粗砾 中砾 细砾 粗砂 中砂 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1000 100 10 2 0.5 0.25 0.1 0.05 0.0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X带(低能带 、 带 低能带 低能带) ①位于浪底浪基面之下,一般来说海底很少受 位于浪底浪基面之下, 到扰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海流的干扰。 到扰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海流的干扰。 ②此带宽约几百英里。 此带宽约几百英里。
③沉积物主要是来自Y带(高能带)的细粒物 沉积物主要是来自 带 高能带) 主要为灰泥。 质,主要为灰泥。 ④生物:各种底栖生物和藻类都不发育;来自 生物:各种底栖生物和藻类都不发育; 高能带的大量有机物质和浮游生物、自游生物、 高能带的大量有机物质和浮游生物、自游生物、都可 以在这里堆积下来。 以在这里堆积下来。 ⑤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发育。 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发育。 ⑥颜色:这一环境安静缺氧,所以多呈暗色。 颜色:这一环境安静缺氧,所以多呈暗色。 ⑦沉积厚度:这一带沉积物厚度一般不大。 沉积厚度:这一带沉积物厚度一般不大。 ⑧该带岩石是有利的生油岩。 该带岩石是有利的生油岩。
2、Y带(高能带 、 带 高能带 高能带) ①从波浪开始冲击海底的地点开始,向滨岸方 从波浪开始冲击海底的地点开始, 向延伸,直到波浪和潮汐的能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为止。 向延伸,直到波浪和潮汐的能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为止。 ②此带宽约几十英里。 此带宽约几十英里。 ③沉积特征:这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水浅、 沉积特征:这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水浅、 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 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 向海一侧,从深水上升带来的氧料尤其丰富, 向海一侧,从深水上升带来的氧料尤其丰富, 因而各种生物大量发育,往往形成生物礁。 因而各种生物大量发育,往往形成生物礁。 向滨岸一侧,则可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 向滨岸一侧,则可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所 形成岩石主要为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 形成岩石主要为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 分选和磨蚀良好,灰泥含量少,具交错层理 具交错层理。 分选和磨蚀良好,灰泥含量少 具交错层理。 ④此带形成的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 此带形成的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
滨 岸 碳 酸 盐 沉 积
滨 岸 碳 酸 盐 沉 积
台 地 碳 酸 盐 沉 积
非海洋环境碳酸盐沉积物主要有湖泊碳酸盐沉 土壤中的钙结核、钙质砂丘、钙质泉华、 积、土壤中的钙结核、钙质砂丘、钙质泉华、洞穴碳 酸钙沉积等形式。 酸钙沉积等形式。其中湖泊碳酸盐沉积具有相当的研 究价值。 究价值。 湖泊碳酸盐岩 一般规模很小, 一般规模很小,局部 发育, 发育,也有呈区域性 的较大规模发育。 的较大规模发育。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
欧文(Irwin,1965)继承了 继承了Shaw的陆表海的水能 欧文 继承了 的陆表海的水能 量及沉积相的观点, 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概 念及相带模式。 念及相带模式。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 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 清水沉积作用 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Irwin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 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 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 和波浪作用的能量,也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和波浪作用的能量,也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远离海岸的X带 低能带 低能带) 远离海岸的 带(低能带 稍近海岸的Y带 高能带 高能带) 稍近海岸的 带(高能带 靠近海岸的Z带 低能带 低能带) 靠近海岸的 带(低能带
在地质历史中, 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浅海大多 是陆表海。但是, 是陆表海。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浅海却大都 不是陆表海,而是陆缘海。 不是陆表海,而是陆缘海。 我们正生活在 一个海平面很低的 地质时代中。 地质时代中。
Shaw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陆表海的水能量特征, 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陆表海的水能量特征, 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陆表海的水能量特征 并且还在能量的基础上, 并且还在能量的基础上,对陆表海沉积物的分布也进 行了相应的划分。 行了相应的划分。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Sedimentary models of carbonate rocks
一、陆表海与陆缘海
Shaw(1964)首先把碳酸盐的主要沉积场所 浅 首先把碳酸盐的主要沉积场所—浅 首先把碳酸盐的主要沉积场所 海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陆表海和陆缘海。 海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陆表海和陆缘海。
⑴潮上带 位于平均高潮面以上几英寸到几英尺的地带。 位于平均高潮面以上几英寸到几英尺的地带。 岩石类型:主要是泥-粉晶白云岩 粉晶白云岩、 岩石类型:主要是泥 粉晶白云岩、白云质泥质 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化石少见。 化石少见。 ⑵潮间带 位于平均高潮面与平均低潮面之间的地带。 位于平均高潮面与平均低潮面之间的地带。 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主要为薄层的不含化石的球粒泥晶 石灰岩;内碎屑、鲕粒、叠层石及藻灰结核也常见。 石灰岩;内碎屑、鲕粒、叠层石及藻灰结核也常见。 沉积构造:冲刷、干裂。 沉积构造:冲刷、干裂。 化石种类较单调,数量丰富,多杂乱堆积。 化石种类较单调,数量丰富,多杂乱堆积。
2、陆缘海(Pericontinental sea) 、陆缘海 大陆边缘海。 大陆边缘海。 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 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 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坡度较大:海底坡度 ~ 坡度较大:海底坡度2~10ft/mi(0.6~3m/km)。 ~ 。 范围较小:宽度一般100~300mi(160~480km)。 范围较小:宽度一般100~300mi(160~480km)。 深度较大:水深可达 最深)。 深度较大:水深可达200~350m(最深 。 ~ 最深 如:我国东部沿海的黄海、东海及南海均属于 我国东部沿海的黄海、 陆缘海。 陆缘海。
三、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1、拉波特的模式 、 Laporate(1967)对美国纽约州下泥盆统曼留斯组 对美国纽约州下泥盆统曼留斯组 的碳酸盐岩进行研究, 的碳酸盐岩进行研究,认为该组是在一个非常接近海 平面的环境中形成的。 平面的环境中形成的。 他根据该组岩性及 古生物特征, 古生物特征,以潮汐作 用带为主要标志, 用带为主要标志,划分 出了3个相带 个相带。 出了 个相带。 潮上带 潮间带 潮下带
由于陆表海平坦宽阔,水又很浅, 由于陆表海平坦宽阔,水又很浅,因此微 弱的地壳升降运动或冰川的消长都会使海平面 产生显著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大范围的潮坪沉 产生显著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大范围的潮坪沉 积。 陆表海碳酸盐沉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旋 陆表海碳酸盐沉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旋 回性发育。 回性发育。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绝大部分是陆表 海清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海清水沉积作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发育于海洋环境, 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发育于海洋环境,少量 见于非海洋环境。 见于非海洋环境。 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 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温暖、清洁、 透光的浅 透光的浅水。 浅水海洋环境是指水深<20m(或50m)的各种海 或 浅水海洋环境是指水深 的各种海 洋环境,如潮上、潮间、浅水潮下、泻湖、滩等。 洋环境,如潮上、潮间、浅水潮下、泻湖、滩等。 现代浅水碳酸盐主要发育在南纬和北纬30° 现代浅水碳酸盐主要发育在南纬和北纬 °之 如加勒比海的巴哈马地区、波斯湾、洪都拉斯、 间,如加勒比海的巴哈马地区、波斯湾、洪都拉斯、 孟加拉湾、我国的南海等海域。 孟加拉湾、我国的南海等海域。
第十六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Sedimentary 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教材第24~29章 章 教材第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carbonate rocks
一、概 述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是碳酸岩岩石 学的核心内容。 学的核心内容。 只有了解了碳酸盐岩沉积时的环境条件, 只有了解了碳酸盐岩沉积时的环境条件,才可 能真正了解它的成因。 能真正了解它的成因。 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气候条件下的浅海环 不仅以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方式形成, 境。不仅以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方式形成,也有 机械作用形成的。 机械作用形成的。
第16章 思考题 章
1、大规模碳酸盐沉积作用要求具备哪些特定条件? 、大规模碳酸盐沉积作用要求具备哪些特定条件? 2、什么叫陆缘海?什么叫陆表海?为什么我们现在 、什么叫陆缘海?什么叫陆表海? 见到的主要是陆缘海,而没有陆表海? 见到的主要是陆缘海,而没有陆表海? 3、概述 绘图 欧文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及其 、 概述(绘图 绘图)欧文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及其 与生油、储油条件的关系。 与生油、储油条件的关系。 4、列表和绘图对比欧文、杨的和威尔逊等三种不同 、列表和绘图对比欧文、 划分方法的碳酸盐相带模式。 划分方法的碳酸盐相带模式。 5、什么叫礁?礁相是如何划分的?礁在石油地质上 、什么叫礁?礁相是如何划分的? 有何意义? 有何意义?
三、现代碳酸盐沉积作用
潮坪碳酸盐沉积:缺乏陆源物质输入物、 潮坪碳酸盐沉积:缺乏陆源物质输入物、海浪 碳酸盐沉积 被阻止。这类碳酸盐岩分布最广。 被阻止。这类碳酸盐岩分布最广。 海滩碳酸盐沉积:处于开阔浅海, 海滩碳酸盐沉积:处于开阔浅海,受波浪作用 碳酸盐沉积 的影响较大。 的影响较大。 生物礁碳酸盐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开拓成的。 生物礁碳酸盐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开拓成的。 碳酸盐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开拓成的 风暴控制的浅海碳酸盐台地:风暴岩。 风暴控制的浅海碳酸盐台地:风暴岩。 台地 大陆坡碳酸盐沉积:远洋软泥 浊流沉积等 浊流沉积等。 大陆坡碳酸盐沉积:远洋软泥+浊流沉积等。 碳酸盐沉积 深海碳酸盐沉积:远洋软泥为主。 深海碳酸盐沉积:远洋软泥为主。 碳酸盐沉积
3、Z带(低能带 、 带 低能带 低能带) 带的向岸方向, ①位于Y带的向岸方向,直到滨岸为止。 位于 带的向岸方向 直到滨岸为止。 ②水很浅,波浪和潮汐作用都很弱,水循环也 水很浅,波浪和潮汐作用都很弱, 很弱。 很弱。 宽度较大,可达几百英里宽。 ③宽度较大,可达几百英里宽。 ④海底坡度很小,或近于平坦。 海底坡度很小,或近于平坦。 ⑤靠近滨岸的地带,如因气候炎热干燥,水流 靠近滨岸的地带,如因气候炎热干燥, 停滞,可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类盐类矿物的沉积。 停滞,可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类盐类矿物的沉积。 ⑥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晶白 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 云岩以及蒸发岩。 云岩以及蒸发岩。 ⑦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相当发育。 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相当发育。 ⑧沉积构造:干裂、冲沟、鸟眼、生物钻孔等。 沉积构造:干裂、冲沟、鸟眼、生物钻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