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香道
《天工开物》

《天⼯开物》陶埏 《天⼯开物第七陶埏》 宋⼦⽈:⽔⽕既济⽽⼟合。
万室之国,⽇勤千⼈⽽不⾜,民⽤亦繁矣哉。
上栋下室以避风⾬,⽽瓴建焉。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城垣雉堞,寇来不可上矣。
泥瓮坚⽽醴酒欲清,⽡登洁⽽醯醢以荐。
啇〔商〕周之际,俎⾖以⽊为之,⽏亦质重之思耶!后世⽅⼟效灵,⼈⼯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之焉。
掩映⼏筵,⽂明可掬。
岂终固哉? 附:窑变回青 正德中,内使监造御器。
时宣红失传不成,⾝家俱丧。
⼀⼈跃⼊⾃焚,托梦他⼈造出,竞传窑变。
好异者遂妄传烧出⿅、象诸异物也。
⼜:回青,乃西域⼤青,美者亦名佛头青。
上料⽆名异出⽕似之,⾮⼤青能⼊烘炉存本⾊也。
⽡ 凡埏泥造⽡,堀地⼆尺余,择取⽆沙粘⼟⽽为之。
百⾥之内,必产合⽤⼟⾊,供⼈居室之⽤。
凡民居⽡形皆四合分⽚。
先以圆桶为模⾻,外画四条界。
调践熟泥,叠成⾼长⽅条。
然后⽤铁线弦⼸,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不平戛⼀⽚,似揭纸⽽起,周包圆桶之上。
待其稍⼲脱模⽽出,⾃然裂为四⽚。
凡⽡⼤⼩,苦⽆定式,⼤者纵横⼋、九⼨,⼩者缩⼗之三。
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者,名⽈沟⽡,能承受淫⾬不溢漏也。
凡坯既成,⼲燥之后,则推积窑中,燃薪举⽕,或⼀昼夜,或⼆昼夜,视陶中多少为熄⽕久暂。
浇⽔转锈(⾳右),与造砖同法。
其垂于檐端者有滴⽔,下于脊沿者有云⽡,⽡掩覆脊者有抱同,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逐⼀做成。
载于窑内,受⽔⽕⽽成器则⼀也。
若皇家宫殿所⽤。
⼤异于是。
其制为琉璃⽡者,或为板⽚,或为宛筒,以圆⽵与斫⽊为模,逐⽚成造。
其⼟必取于太平府(⾈运三千⾥⽅达京师,参沙之伪、雇役掳舡之忧,害不可极,即承天皇陵亦取于此。
⽆⼈议正)。
造成,先装⼊琉璃窑内,每柴五千⽄烧⽡百⽚。
取出,成⾊,以⽆名异、棕榈⽑煎汁涂染成绿黛;赭⽯、松⾹、蒲草等涂染成黄。
再⼊别窑,减杀薪⽕,逼成琉璃宝⾊。
外省亲王殿与仙佛宫观间亦为之,但⾊料各有譬合,采取不必尽同。
民居则有禁也。
砖 凡埏泥造砖,亦堀地验辨⼟⾊,或蓝、或⽩、或红、或黄(闽⼴多红泥。
草圣书乡景点介绍

草圣书乡景点介绍草圣书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这里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被誉为“书法之乡”,吸引着众多书法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草圣书乡的各个景点吧。
首先,草圣书乡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是草圣庄园。
这里是作家、书法家齐白石的故居,也是他晚年创作的地方。
庄园内有齐白石的故居、工作室、草堂等建筑,展示了齐白石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成果。
参观者可以欣赏到许多齐白石的书画作品,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同时,庄园周围还有美丽的花园和湖泊,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
其次,草圣书乡还有一座名为“草圣书院”的文化景点。
这座书院是为了纪念齐白石而建立的,内部设有展览厅和阅读区域,展示了齐白石的作品和相关资料。
书院还举办各种书法比赛和学术研讨活动,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和学者前来交流。
在书院内,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了解到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此外,草圣书乡还有一座名为“齐白石陵园”的纪念景点。
这座陵园是为了纪念齐白石而建立的,内部有齐白石的墓地和纪念碑,供人们祭拜和缅怀。
陵园周围有茂密的树林和美丽的花坛,环境优美,适合散步和休闲。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齐白石的伟大艺术成就和对书法的热爱。
除了以上几个景点,草圣书乡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值得一提。
例如,“草圣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广场,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表演。
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独特的艺术演出和书法展览。
此外,草圣书乡还有一些书法培训机构和艺术工作室,提供书法教学和艺术创作的机会,吸引了许多学生和艺术家前来学习和交流。
总的来说,草圣书乡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以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书法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
你可以在这里参观草圣庄园,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也可以在草圣书院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在齐白石陵园祭拜和缅怀这位伟大的书法家。
此外,草圣书乡还有草圣广场和其他的文化活动场所,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和学习机会。
近二十年香文化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近二十年香文化研究的热点及趋势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香文化概述 (3)2. 研究背景与意义 (4)二、香文化研究的热点领域 (5)1. 香料与香气研究 (6)1.1 常见香料及其特性 (7)1.2 香气分析技术与方法 (8)1.3 香料应用与香气设计 (9)2. 香道文化研究 (10)2.1 香道历史演变 (11)2.2 香道精神内涵 (12)2.3 香道艺术表现 (13)3. 宗教香文化研究 (14)3.1 佛教香文化 (16)3.2 道教香文化 (17)3.3 儒家香文化 (18)三、近二十年香文化研究的趋势 (20)1. 跨学科研究趋势 (21)1.1 生物学与香料研究结合 (23)1.2 文化学与香道研究融合 (24)1.3 历史学与宗教香文化探究 (25)2. 多元化发展趋向 (26)2.1 香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 (27)2.2 香道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28)2.3 香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30)四、国内外研究对比及借鉴 (31)1.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32)2. 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33)一、内容简述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者们关注如何将传统香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遗产。
通过对古代香方、香具的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新的香品和香薰产品。
香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近年来,香文化研究中关于香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
正确使用香料可以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改善睡眠等,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香文化的国际化与交流:随着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香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
国内外学者共同探讨香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推动香文化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香文化与艺术设计:香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设计师们从香文化中汲取灵感,将香料应用于服装、家居、首饰等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美学体验。
香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学者们还关注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价值,包括礼仪、教育、社交等方面的作用。
我的师父-传奇姚征

我的师父-传奇姚征有人说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我觉得有道理,弱肉强食,向来是自然界的不二法则,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你要是不比别人更努力的去奋斗,你就会被其他人取代,很多人想方设法的提升着自己,各种收费昂贵的职业技能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吸收着社会里渴望提升自己的人。
我在一家体育文化传媒公司做着主持人以及赛况解说员的工作,越是深入进去越是感知到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我内心也想过去找这样的一个培训班充实自己,在公司朋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我现在的师父----姚征。
在我见师父之前,我就听我同事大概的说过他的一些身份,做过主持人,当过演员,做过歌手,办过公司,办过全国巡演,和毛阿敏等巨星同台演出过,现在又还是湖南培训联盟理事会副会长,金牌企业培训讲师,伊宅购商学院院长,上市公司副总,这一系列的身份说出来我心里就开始有点紧张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敲开了办公室的门,在敲门之前我脑袋里幻想过无数个师父的模样,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气势凌人,或少言寡语,第一次看见师父本人,给我的感觉,两个字,儒雅。
儒雅不是靠人的衣着打扮去体现的,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一种气质,是需要人用心去感受的。
他开口和我打招呼,我有点不知所措的回答着,他让我随手拿了一本杂志读出来给他听听,听完后,用一种很温暖的目光看着我,点点头说还不错,我忐忑的心瞬间平稳下来,他问我想不想参加他办的主持人培训班,我很快的点了点头,之后又弱弱的问到,不知这学费得交多少,他的回答让我非常的出乎意料,分文不收。
我当时就有点愣了,不收钱?在这个唯利是图的社会还有这种事情?我带着疑惑的心报了名,就这样开始我的“天龙八部”的练功之路。
第一次参加这种培训班的我非常紧张,同学陆陆续续的坐满了整个房间,那个房间不大,刚好能容纳二十几个人坐下,那天的天气比较热,不大的房间里坐满了人更是显得沉闷,我不停的拿着纸扇风,课开始了,在主持人做了前面的开场后,在一片掌声的响起下,师父徐步走上台,穿着西服,打着领带,一身正装出现在所有人的目光当中,我心里就想天气这么热穿的这么正式,还真专业,我心里默默的点了个赞。
妙峰山的五条古香道

[妙峰山的五条古香道]
一是南道:从门头沟的三家店起,经军庄、仰山十八盘、仰山寺(栖隐寺)遗址、桃园、张公洞、滴水岩奇洞、庄士敦别墅、涧沟村到妙峰山。
二是中南道:从门头沟的三家店起,经军庄、灰峪、六郎塔、再与南道汇合。
三是中道:从海淀北安河乡大觉寺起,经寨儿峪、三百六十胳膊肘、五道岭、罗卜地、涧沟村到妙峰山。
四是中北道:从海淀北安河乡环谷园遗址(今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起,经骆驼石、古刹金山寺、瓜打石、三瞪眼、快活三里、庙儿洼、玫瑰谷、涧沟村到妙峰山。
五是北道(亦称老北道):从海淀北安河乡北边的聂各庄起,经车耳营村、双龙岭、大风口、涧沟村到妙峰山。
分享到。
大觉寺-阳台山-凤凰岭

1、大觉寺-萝卜地垭口-萝卜地北尖-阳台山主峰-凤凰岭(南线)景区网址:/i/2855227.html时间:2013年9月19日(中秋节)路线:周家巷346路车站-大觉寺-妙峰古道牌楼-萝卜地垭口-萝卜地北尖-庙洼-阳台山主峰-大风口-小风口-高压线-凤凰岭南线景区-聂各庄346路车站距离:28km,累计爬升、下降大约1200m坐颐和园开往凤凰岭的346路公交车,从周家巷站下车后继续沿346路前进方向走3 00m左右到达西六环路的周家巷桥,过桥左拐向西去往大觉寺,路程大约3km。
从大觉寺大门南边的胡同往西,过村子沿防火道前行可见右侧石板路豁口,沿石板上香古道上山,大约3km到“妙峰古道”牌楼。
从妙峰古道牌楼中间上去,沿进香古道继续西行大约5km即到萝卜地垭口(冷风口),这段路爬升在500m以上,是整个穿越过程最消耗体力的路段,以后路程大都在900-1000m水平方向上下啦,最高处也就是妙峰山主峰1 291m啦。
萝卜地垭口是大西山最南的线路节点,南去灰峪、陈家庄,西区萝卜地、涧沟村、娘娘庙,北去萝卜地北尖、阳台山。
从萝卜地垭口向北偏西去往萝卜地北尖,北尖上有竖立的天线为标志,道路基本是沿平缓的山脊前行。
过一破损的防火牌后略有下降到松树林后继续爬升,快到山顶时出现一个岔口,左侧上升到达萝卜地北尖,右侧平切过去的可绕过萝卜地北尖直达庙洼。
上到萝卜地北尖后可清楚看到北面的盘山公路、远处的阳台山主峰。
从萝卜地北尖山顶北侧小路下山,很快与绕过北尖小路汇合,快到庙洼时小路都是碎石而且很陡,要注意安全。
庙洼(妙儿洼)时大西山中部的交通节点,向东有下到阳台山公园的石板路(中北香道),向西盘山路下面有去往涧沟村的古香道,向北可到阳台山主峰、大风口等。
从庙洼向北沿盘山路走,在过左侧一大片平地和铁牌子后,在右侧“转弯指示牌”处有上山土路,土路穿过大片玫瑰梯田后过小白屋子东侧下到阳台山南侧山坳中,山坳公路西边大树下有棋盘休息处,远处公路右侧有瞭望台(牌子)。
京西登山徒步攻略

京西登山徒步攻略一.京西山脉概述对于北京地区的户外登山爱好者来说,以门头沟区为主的京西郊区是一个绝佳的去处!这里离城区近,交通便利;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壮丽,奇峰怪石,鬼斧神工,从深谷绝壁到高山草甸,各种地貌应有尽有;这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庙宇林立,名人墓碑石刻众多,崇山峻岭之中,一个个古村落散布其中,连接这些村落的,是一条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京西古道,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属太行山的一条支脉,自古以来,就有“神京右臂”之称。
这层峦叠嶂的山峰,就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本攻略将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主,兼顾房山、昌平、海淀、石景山以及河北省怀来、逐鹿县等多个地区,较系统的介绍其中的徒步路线。
根据本人实际经验,我把西山分成了7块区域,分别是:1. 小西山(香山-八大处)周边2. 妙峰山-阳台山-凤凰岭-大觉寺周边3.九龙山(京西古道)周边4. 永定河峡谷北岸(幽州-泸子水-笔架山-棋盘山)地区5. 门头沟中部(狗牙山-清水尖-抓髻山)地区6. 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西湖林周边7. 西灵山-东灵山-北灵山-黄草梁周边接下来,我将针对这7块区域分别进行介绍。
因作者水平有限,业余时间有限,其中有错误不足之处,欢迎广大驴友批评指正,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这部攻略。
关于强度的说明:每条徒步路线会有一个强度指数,基本遵循绿野网户外运动前辈制定的强度标准,从0.5-3.0不等,数值越大,强度越高。
1.0以下为户外休闲级,适合所有身体健康的驴友,1.5左右有一定强度,适合有一定经验的驴友,2.0以上是强度较大的路线,适合体能较好的驴友。
关于照片的说明:攻略中部分照片通过网络搜索得来,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本人会马上换掉。
关于地图的说明:攻略中所有地图为本人亲手绘制,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小西山(香山-八大处)周边登山1. 点评风景指数:★人文指数:★★★★★安全指数:★★★★★香山-八大处一带的穿越路线俗称香八拉(香山到八大处的拉练),是北京地区大多数驴友户外生涯起步的地方,路线成熟,强度可大可小,游人众多,安全系数高,自然风景一般,人文景观丰富,有很多寺庙遗迹,比如法海寺、慈善寺、卧佛寺、碧云寺和名人墓地等。
一直以来我都很困惑阳台山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直以来我都很困惑阳台山到底是怎么回事。
5/3我仔细探了把路,总算搞明白了。
从妙峰山牌楼可以上阳台山玫瑰园,而且骑车论坛中提到的阳台山一般都是这条路线。
从北清路往西走到头,就看到一个丁字路口,向北阳台山鹫峰。
从这里出发经过1km陡坡到阳台山公园管理处,交了门票之后就可以一直爬到金山寺(大概5km左右,也许更长,我没注意里程,这段坡很陡)。
也可以经金山乡情园直接骑到金山寺,但依然需要门票,强度大致相当于太舟坞上望京楼。
到了金山寺有一个水站可以补水。
继续往上就是妙峰古香道。
这是一长段越野路,不过我怀疑有人能骑车上去,除非兼练攀爬。
经过瞻云妙等地,大概有10km+,同样可以到阳台山玫瑰园,然后下到涧沟村,然后可以再上妙峰山。
这是一条著名的妙峰古香道,由太监安德海所修。
(还有一条古香道是从大觉寺出发,有一条羊肠台阶道也可以上去,这条路我没走过,以前游大觉寺时大觉寺管委会主任说的,据说是徒步经典路线之一。
)
5/3一大早我开车走北清路直接到了阳台山管理处,然后爬了爬古香道,吃过午饭之后老婆开车送我到妙牌楼,我下来取出新入的bike friday骑到禅房,打算继续爬到阳台山,结果涧沟村入口处居然被人设置了路障,要求收5块钱停车费。
当时已经下午5点了,我已经有点抽筋,体力有点跟不上了,另外那5块钱虽然不多,但也觉得不爽,于是索性就把friday折叠放进后备箱,开车回家了——我没带头盔,放坡虽然爽,但是玩命的干活我还是不要。
金山寺到阳台山顶那段路,有志于车骑人的兄弟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到时候如果上下两难可不要怪我,那条路徒步都能要命,骑车几乎不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西门头沟区妙峰山上娘娘庙的庙会是驰名于世的,因其山顶的娘娘庙(碧霞元君祠)内有一高大的岩石独立,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闪光,所以人们称为“金顶妙峰山”。
清康熙皇帝也赐封“金顶妙峰山”。
现此石上书写有“金顶妙峰山”五个大字,石旁有一巨大“金顶松”挺立。
妙峰山的娘娘庙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
其庙会在明清及民国时期,是京城最盛的庙会。
届时,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北至东北三省,西至山西、陕西,南到广东、广西,全国各地以及日本、东南亚各国的香客信徒们,纷纷前来“朝顶进香”。
各路的香会、花会、茶会等民间组织,更是蜂拥而至,各显其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所以我国著名的民俗专家如钟敬文、顾颉刚等认定妙峰山是中国民俗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并亲自登顶考察。
庙会之盛,据《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
自始迤终,继昼以夜,人无停止,香无断烟。
奇观也”。
“人烟辐奏,车马喧嚣,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人马计之,共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天下”。
在古代,到娘娘庙进香,讲究的是抢头香。
有钱妇女们都争抢头香。
后来,皇宫里的娘娘们都争抢头香。
到清同治、光绪年间,这头香就被慈禧占了。
她曾进香为同治发痘保平安。
她还下旨:“先期预诏庙祝,必须宫中进香后,始行开庙,谓之头香”。
有宫词云“昨夜慈宁亲诏下,妙高峰里进头香”(故宫里的慈宁宫,是太后居住的地方。
这里指的为慈禧)。
妙峰山的香会分为“武会”和“文会”两种,并有“老会”和“圣会”之别。
“老会”是百年以上的香会,而“圣会”则不到百年。
“武会”又叫“花会”、“走会”,是表演舞蹈技艺的组织。
据《京都风物志》载:“城内诸般歌舞之会,必于此月登山酬赛,谓之‘朝顶进香’。
如开路(要耍三股叉)、秧歌、挎鼓、高跷、太少师、五虎棍、扛箱会”等。
“武会”大多从京城菜市口的山西洪洞会馆、白纸坊纸业公会、德胜门外松林闸三处出发,途中,锣鼓齐奏,每到茶棚,都要表演,“观者如堵,使进香沿途十分热闹壮观”。
“文会”又为“善会”,是北京、天津地区人们组织起来的为进香人服务性的慈善组织,如“茶棚老会”(供茶)、“施粥老会”(供粥)、“献盐老会”(供盐)、“拜席老会”(供席棚)、“燃灯老会”(供灯火)等。
过去到妙峰山进香,主要有四条香道。
这四条香道上文物古迹很多,而且还有很多当时的茶棚、粥棚遗址。
据《光绪顺天府志》记:在光绪年间,有茶棚65座。
以后又发展到妙峰山周围40里的上山香道上有茶棚30多座,现还有遗址20余处。
北京城外到妙峰山平原上的茶棚也有40多座。
山上的很多茶棚还设在沿途的古庙里。
茶棚一般以所在的地名简称,但都有吉祥的会名。
这些古香道不但是访古探幽的佳处,也是研究北京民俗文化的好地方。
所以在1996年春,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特组织几位著名的北京史地民俗专家,有常华、白鹤群、李新乐、张振华等众先生,专门考查了这四条古香道。
南道虽远,景致幽胜南道从门头沟的三家店村起,经军庄、桃园、南庄、仰山十八盘、樱桃沟村、栖隐寺(又名仰山寺)、到涧沟村。
这条香道虽然远,但景致幽胜,尤其是三家店村是京西古道上的重镇,来往客商都要在此休整。
在庙会期间,各地香客更是云集在此,现在有公路通到山顶,所以游客大多从此道上山。
南道上有茶棚10座:陈各庄西北涧关帝庙的茶棚,全名是“提灯乐善粥茶老会”、桃园村茶棚、樱桃沟茶棚老会、兴隆十八盘茶会、水泉降香会、樱桃沟村西北的“诚献白米粥会”、仰山药王殿燃香老会、香风岭、引香亭等。
在南道上有很多摩崖石刻,最著名的是桃园村外悬崖石壁上的石刻,石刻为对联一副,上联是“古出奇峰遮日月”,下联是“岸有幽背显神灵”,额题为“静与天游”。
这些刻字,字体苍劲有力。
据当地的文物部门考查,这些大刻字都是刻工们用长绳悬吊在半空,冒着性命危险凿刻的。
在樱桃沟村外的崖壁上,有“松柏常寿”、“为善最乐”、“虔心永在”等石刻。
还有栖隐寺在樱桃沟村北,是北京历史上的一座佛山,向以五峰八亭著称。
五峰为:独秀、翠微、紫盖、妙高、紫微,五峰相拱,形如莲花。
五峰之上建有八亭,即:接官、回香、洗面、具服、列服、龙王、梨园、招凉。
辽金时著名的皇家寺院栖隐寺(又名仰山寺)就在莲花五峰的环抱中。
栖隐寺始建于辽代,金代时为金章宗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的“灵水院”。
到元代时寺院最盛,僧人最多达千人,寺外塔林达七八百座,为京郊最大的塔林之一。
元代时著名的高僧万松行秀(万松老人)就是在这里住持。
圆寂后埋葬在西城的砖塔内。
滴水岩和檀木林也是一景。
滴水岩在南庄村北约五里地。
在古代为宛平八景之一“灵岩探胜”。
滴水岩洞中是洞中套洞,“需侧身螺旋而下”,“水光所射,几灭绝,再人则潭深莫测也”。
其洞口处有一滴水泉,终年长流。
在洞旁有一大片青檀木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古老的几棵为元代遗物。
据专家们考证,这片檀木林,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檀木林。
因在北京地区很少有檀木,故现已引起林学家们的关注,林业大学的师生们曾前去考察。
在南道的东边有一条分叉香道,人们称为中南道:也是从三家店起,经军庄、灰峪村、六郎塔、到仰山寺,再与南路汇合。
此道可游六郎塔、赏灰峪的建阳古洞。
六郎塔原本是仰山寺最东边的一座高僧佛塔,相传杨六郎曾在此大败辽兵。
中道名刹大觉寺中道从海淀区北安河乡的徐各庄起,经大觉寺、寨尔峪、冷风口、三百六十胳臂肘、五道岭、萝卜地到涧沟。
此道有茶棚8座,徐各庄关帝庙茶棚、栗子台、寨尔峪、上平台、萝卜地茶棚、松棚、三岔涧等。
在大觉寺是西山著名的古寺。
该寺始建于辽代,其朝向坐西朝东,是北京地区辽金古刹“面东朝日”的典型代表。
大觉寺为金章宗时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的“清水院”。
寺内多有古树名木而著称。
像著名的辽代“银杏王”、清代乾隆年间的白玉兰等。
从大觉寺前行有寨尔峪清泉,山上有山寨遗址,相传绿林好汉窦尔墩曾在此占山为王。
但戏剧中说他是河涧府的人。
寨尔峪有一股清泉为当地名泉。
自古就为附近乡民的饮用之水。
故这里有“寨尔峪茶棚”。
中北道善心金阶中北道是过去到娘娘庙进香的主香道。
从北安河村起,经环谷园(现北京四十七中学)、响墙茶棚、骆驼石、古刹金山寺,瓜打石、快活三里、妙儿洼(又名“饭台子”),就到了涧沟。
过去这条香道被称为“善心金阶”。
因香道的石阶路是清光绪年间大太监安德海出资修建的。
当然他的钱是勒索百官的,而百官的钱又是压榨老百姓的。
当年慈禧就是从这条香道让宫人抬着坐轿进香的。
现在这条古香道已开辟为阳台山自然风景区。
这条香道有茶棚7座,清福观、响塘庙、响墙茶棚、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妙儿洼。
响墙茶棚是一座大茶棚,因其院墙是空心的,一敲能发出响声,故名“响墙”。
现已复修,仍为茶社。
骆驼石为一巨石,为“古香道上的三奇石”之一。
它形似卧姿的大骆驼,向为京西名石。
金山寺始建于辽金时代,在金章宗时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的“金水院”。
在寺内有两棵巨大的金代雌雄银杏。
寺前有一大片天然的银杏林。
寺北的山崖上有“迎客松”、“母子松”、“姊妹松”、“王冠松”等名松。
寺前的“金山泉”自古就是京西名泉。
在金山寺前有一大片空地,这里是观日出的佳境。
有文人写过在这里观日出的散文。
这里也经常有旅游者野营露宿。
京西名石“瓜打石”为“古香道上的三奇石”之一。
它半突兀半山崖,挡住山路。
“瓜打石”原名“刮倒石”,即大风一刮,巨石就倒下山崖。
远看巨石当空。
近前一看,巨石四分五裂,有巨大裂缝可通。
游人香客要钻过巨石才能通过。
轿子也可通过瓜打石。
瓜打石东的茶棚叫“遇仙石茶棚”,全名是“普善全心素供老会”。
老北道奇绝石上塔老北道是从聂各庄或抬头村起,经关帝庙或龙泉寺,到车耳营古村落,经双龙岭、磕头岭、鲜花洞、悬空寺、张玉亭墓和贵子港到涧沟。
此道上有茶棚9座。
过去天津人进香都走这条香道,所以此道上的茶棚也有为天津人所建,像老爷庙茶棚、车耳营粥茶老会茶棚、双水泉茶棚、磨镰石河“天津磨镰石河馒首粥茶会”、双龙岭茶棚、大风口“天津合郡路灯茶会”、磕头岭茶棚、苇子港粥茶老会茶棚、贵子港茶棚。
老北道上的古刹龙泉寺始建于辽代,为西山北端的大寺。
寺的西部原建于辽代,故坐西朝东,而东部现在的主要建筑则重修于明代,故坐南朝北。
寺内以明代的“神柏”和古银杏著名。
现已以龙泉寺为中心建成“凤凰岭自然风景区”。
车耳营村成村在辽金时代。
其村北有古刹石佛寺,寺内供奉有在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北魏石佛”(现存放在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馆)、村西北有金代的古刹黄普寺遗址,为金章宗时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圣水院”。
寺的山门处有一姿态奇绝的“石上塔”。
村东有辽代时的关帝庙,此庙过去是“老爷庙茶棚”,庙前有辽代的“迎客松”,其干周长为3.5米,是北京的“古油松之最”。
迎客松向南的一个大枝长长的伸延向大道(过去的香道),日夜迎接着来往的村民、香客、游人。
以上所述,只是通往妙峰山的部分景点。
这几条香道,因山峦叠翠、树海沧茫、流泉淙淙,风景幽丽,尤其是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丰厚。
既有自然风物,又有人文景观。
所以就不是在庙会期间,也经常有游人前去访古探幽。
现在这几条古香道更是喜欢登山的北京中老年朋友的主要登山路线。
门头沟的金秋是美丽的,百里河山绚丽如画。
随着门头沟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妙峰山的管理部门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又举办了“秋香”大庙会。
也是游人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