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与制作流程

合集下载

西北地区水库网箱鲟鱼精养六法

西北地区水库网箱鲟鱼精养六法

西北地区水库网箱鲟鱼精养六法刘春平(永靖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推广站,甘肃永靖731600)鲟鱼是近年来刘家峡水库养殖发展的新品种,以其营养价值高、肉无杂刺,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养殖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鲟鱼属亚冷水性鱼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溶解氧的含量要求在5mg/L以上,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以及养殖技术易掌握等优点。

本文介绍鲟鱼网箱精养技术,从鱼苗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及鱼病防治等方面,总结出“精养六法”,为水库网箱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1 苗种饲料“把两关”苗种引进“第一关”,优良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购进苗种必须选择口碑好的正规厂家,选择健壮无病苗种,不能贪图便宜购进劣质苗种。

饲料选择“第二关”,选用鲟鱼专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不能盲目跟风,随意更换不同品牌的饲料,这也是“定质”的要求。

2 倒箱筛选“一分二”“一分二”就是将一箱鱼按照大小分为两箱,每10天左右倒箱筛选,按照大小规格分箱饲养,特别是500g以下的苗种,筛选分箱饲养至关重要。

较高的养殖密度对鲟鱼的生长会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1]。

适时调整养殖密度,是取得鲟鱼高产的重要一环。

一般每立方米投放25g的鱼种150尾,50g的鱼种100~120尾,100g的鱼种80尾。

其好处是:避免大鱼吃食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或造成肠炎;对于弱小个体,进行强化饲养;同时进行分箱,更换使用清洁网箱,有利于水体交换;降低饲养密度,有利于提高整体生长速度,增加经济效益。

3 网箱清理“两必须”“两必须”就是发现死鱼必须及时打捞并无害化处理,网衣附着藻类较多时必须及时清理。

为保持良好的水体交换,可将部分网衣提出水面晾晒,晒干后清理,或每隔10天左右,配合分箱时更换网箱一次。

日常应及时清理箱体外漂浮的杂物和垃圾。

清洗时用水泵冲洗网衣,或者将网箱晾晒干后揉搓或打掉附着物。

4 投喂“三定”“两添加”“三定”是饲料投喂遵循“定时、定质、定量”原则。

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瑶琴”。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鲟鱼养殖业也逐渐兴起。

本文将介绍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一、选址选址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要选择水质清澈、流速适宜、氧气含量高、PH值稳定的水域。

其次要考虑交通便利、用电方便等因素。

二、池塘建设池塘建设是关系到整个养殖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

首先要选择土地平整、排水良好的场地。

其次要按照标准尺寸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池塘容积和深度符合种植要求。

在池塘底部铺设防渗膜,以避免水土流失和渗漏问题。

三、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鲟鱼生长速度和适应环境能力不同,因此在进行养殖前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水质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

一般来说,俄罗斯鲟、白鲟和中华鲟是比较适合养殖的品种。

四、投放数量投放数量应根据池塘容量和品种选择进行合理的配置。

通常情况下,每亩池塘可投放200-300尾鱼苗。

五、日常管理1.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度喂食和过度投药等行为。

2. 饲料管理: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喂食方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食。

3. 疫病防治: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4. 清洁消毒:定期清洁池塘和设备,并进行消毒处理。

5. 水温控制: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控制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6. 养殖记录:建立养殖记录档案,记录各项指标数据以便分析和改进养殖技术。

六、收获与销售鲟鱼一般在4-5年后可进行收获。

在收获前应该进行适当的饲料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以保证鱼体健康和肉质品质。

收获后,应及时进行处理和销售,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鲟鱼种鱼养殖技术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只有在科学规划、合理投资和精心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是一种在山区地区流行的养殖业务,山区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条件适宜,是鲟鱼养殖的理想场所。

鲟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介绍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选择养殖场址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需要选择水质清澈的土地水源,以确保鲟鱼养殖的健康和安全。

在山区地形复杂的地方选择养殖场址时需要特别注意地势高低以及水源的清洁度。

二、搭建养殖设施在流水池鲟鱼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搭建合适的养殖设施。

首先要确保流水池的合理布局,选择适当大小的池塘,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其次是要保证流水池的防渗工作,以防止鱼塘漏水。

最后是要建设支撑设备,如水泵、过滤设备等,以保证水体的清洁和养殖鲟鱼的健康。

三、培育鲟鱼幼苗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中要求培育鲟鱼幼苗,以保证养殖鲟鱼的数量和质量。

在幼苗期需要严格控制养殖环境,在养殖池中定期投喂鱼饵,保持水质优良,以促进鲟鱼的健康成长。

四、鲟鱼的饲养管理在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中,鲟鱼的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鲟鱼是肉食性鱼类,喜食活体或死体的小鱼和虾类等。

需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让鲟鱼获得充足的营养,健康成长。

五、水质养殖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中水质的养殖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养殖者定期检查水质情况。

在养殖的过程中要保持水体的清洁,避免水体污染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保证水质清洁也是保证养殖鲟鱼健康的重要因素。

六、定期排水换水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中需要定期排水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

在换水的过程中需注意水温和水质的平衡,防止温度变化等因素对鲟鱼的影响。

通过定期排水换水,可以保持水体清洁,促进鲟鱼的生长和发育。

七、疾病防治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中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定期检查鲟鱼的健康情况,加强水质和饲料的管理。

一旦发现鲟鱼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及时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鲟鱼养殖条件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鲟鱼养殖技术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鱼类形体最大的一种。

对于这种比较名贵的鱼种,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过,真正见到的人却不多。

不过随着人们对于鲟鱼价值的开发,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也有不少人开始人工养殖鲟鱼。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养殖鲟鱼的一些条件和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一、池塘条件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

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有独立的供水,能不定期地补充新水,并可以充分地排水。

二、放养条件放养前对养殖池彻底清洗,安装好拦网,并用浓度30-50毫克/米3高锤酸饵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清洗池子,放水待放苗。

选择元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体长为10-15厘米,每亩放养600-1000尾。

三、饲料条件养定后第三天开食,喂食泥鳅小虾和鸡肉。

泥鳅太大要切段改刀,以嘴大小能一下轻松吸进去的大小为主。

鲟鱼养殖技术1、投喂量与投喂方法具体根据天气的情况有所变动。

投饵量,前期按鱼体重的5%-7%投喂,后期按鱼体重体重的4%-5%技喂,具体可根据摄食情况而定。

日投饵2-4次。

每次投喂时定时、定量将饵料均匀投撒于池中。

2、水质管理水质要求清新,每天排污1次,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

苗种阶段每隔7天清池1次,成鱼阶段15天清池1次,保持池内清洁及水流畅通。

水位苗种阶段保持在0.3-0.4厘米,成鱼阶段为0.4-0.6厘米。

水位交换苗种阶段3-4次/小时,成鱼阶段2-3次/小时。

养殖期间溶氧在6.68-10.48毫克/升,pH值7.78-8.56,平均温度10.1-22.3°C为宜。

3、日常管理随时观察鱼活动及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应,每天做好天气、水温、投饵、防病及鱼类生长抽查情况记录。

鲟鱼常见病害的防治一、鲟鱼车轮虫病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

中国鲟鱼家庭养殖方法

中国鲟鱼家庭养殖方法

中国鲟鱼家庭养殖方法引言中国鲟鱼是一种珍稀的淡水鱼类,被誉为“水中稀世瑰宝”。

随着人们对养殖业的不断关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尝试养殖中国鲟鱼。

本文将介绍中国鲟鱼的家庭养殖方法,希望能帮助养殖者们成功养殖出健康的中国鲟鱼。

准备工作在养殖中国鲟鱼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选址选址是养殖中国鲟鱼的重要一环。

合适的地理环境和水质条件对中国鲟鱼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距离市区较远、水质清洁的地点。

设备养殖中国鲟鱼需要一些基本的设备,如鱼池、过滤系统和加热系统等。

鱼池的大小取决于养殖规模,但通常要足够大以容纳鱼群的成长。

过滤系统可以帮助保持水质的清洁,而加热系统则可以提供适宜的水温。

种苗购买选择优质的种苗对于养殖中国鲟鱼至关重要。

种苗应该健康、活跃,并且没有任何身体异常。

在购买种苗时,可以选择专业的养殖场进行购买,以确保种苗的质量。

养殖方法有了准备工作的支持,我们可以开始养殖中国鲟鱼了。

水质管理中国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水质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测试水质的pH值、氨氮含量和溶解氧含量等。

确保水质符合中国鲟鱼生长的标准。

其次,定期清理鱼池,保持水质的清洁。

最后,通过增氧设备或水流装置来提供充足的氧气。

饲料喂养提供适宜的饲料是养殖中国鲟鱼的关键。

中国鲟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食用鱼粉、鱼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等。

喂养时需要注意控制好饲料的量,避免过度喂养。

同时,定期检查鱼嘴和鱼鳞的健康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

疾病防控在养殖过程中,中国鲟鱼可能会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并对鱼群进行定期体检。

如果发现有鱼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同时,使用专业的养殖药剂和疫苗也可以帮助防控疾病的发生。

成长管理中国鲟鱼的成长速度较慢,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鱼群的生长情况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此外,注意鱼的数量控制,避免过度放养导致资源竞争。

池塘怎样养殖鲟鱼_鲟鱼应该怎么养

池塘怎样养殖鲟鱼_鲟鱼应该怎么养

池塘怎样养殖鲟鱼_鲟鱼应该怎么养鲟鱼是广温性鱼类,可存活温度为0~30℃,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如史氏鲟)。

那么鲟鱼要怎么养呢?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鲟鱼的介绍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

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

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池塘养殖鲟鱼的方法一、池塘条件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3米,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

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

二、清塘消毒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15-20厘米,用100-150公斤/亩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以消灭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4天后把池水排出池外,再进水浸泡池底,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用15-20公斤/亩的茶子饼清塘消毒,消毒前先把茶子饼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后,全池泼洒,可以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清塘后的茶麸留在池中做肥料。

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三、培养浮游生物放苗前7-8天,按照每亩池塘准备50公斤干鸡粪,且鸡粪浸泡2天,最好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再去除杂物(过滤)后,全池泼洒。

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放到池塘中的下风口处,继续做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

四、苗种放养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苗种,体长在20厘米以上为好。

一般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为400-600尾/亩。

放苗时间既要考虑水温适宜,又要考虑成鱼上市。

苗种运输前1-2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选用38×82的聚乙烯包装袋,在袋中加水3/5,并用冰块将水温调节到12-15℃,每袋放入体长20-30厘米的鱼苗20尾,包装后运输。

鲟鱼快速养殖高产高效技术

鲟鱼快速养殖高产高效技术

鲟鱼快速养殖高产高效技术1. 引言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鲟鱼产品的需求,提高养殖效益,需要采用快速养殖高产高效技术。

2. 环境准备与优化在鲟鱼养殖过程中,环境的准备和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

2.1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对鲟鱼生长和养殖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水质管理的几个关键点:•定期监测水质:包括pH值、温度、溶解氧等指标。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水体富氧:保证水质中足够的氧气含量,可以使用氧气增氧设备或安装喷泉等。

•预防水污染:监控并避免饲料、鱼粪等有机物的堆积,定期清理底泥和过滤器。

2.2 养殖池设计合理的养殖池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鲟鱼的生长效果,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池塘大小:根据养殖规模和鲟鱼的数量确定池塘大小。

适当的水深和水面面积可以增加鲟鱼的运动空间和生长环境。

•水流控制:养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水流,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充氧。

可以设置水泵和喷泉等设备,保持水体流动。

•防护措施:安装防鸟网和防虫网,防止外部害虫和鸟类进入养殖场。

3. 饲料管理和营养需求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是鲟鱼快速养殖的重要环节。

3.1 饲料种类和配方根据鲟鱼的不同生长阶段与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和配方。

常见的饲料种类包括鱼饲料、蚯蚓、虫、水生植物等。

3.2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是养殖效益的决定因素之一。

以下是饲料投喂的几个要点:•饲料投喂时间:根据鲟鱼的饥饿程度和消化能力,合理安排饲料投喂的时间。

•饲料投放量:根据鲟鱼的体重和生长需求,确定适量的饲料投放量,避免饲料的过量或不足。

•饲料投喂频率:鲟鱼的消化能力较弱,宜采用多次少量的方式进行饲料投喂。

4. 疾病预防和控制鲟鱼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保障高产高效的关键。

4.1 养殖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环境卫生措施:•底泥清理:定期清理底泥,避免废物积累和细菌滋生。

•消毒处理:对养殖设备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鲟鱼规模化池塘养殖技术

鲟鱼规模化池塘养殖技术

鲟鱼规模化池塘养殖技术
2000年11月,笔者在广东梅州利用80亩池塘,用涧水养殖杂交鲟(史氏鲟又达氏鳇)。

经过180天饲养,平均亩产达831.25千克,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1号塘养殖过程要点总结如下:
1.池塘及水质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

每口塘配备有2台0.9千瓦(EORO-2型)意大利式增氧机。

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2.放养放养前每口塘用石灰彻底消毒,经试水安全后才投放鲟鱼种,放养密度为700尾/亩,放养的当日要用30%食盐溶液泡鱼体消毒。

3.管理下塘鲟鱼个体已长至25厘米以上,可以摄食沉水性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5%),投喂前先用毛刷涮干净食台地板。

在投喂过程中,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5%大蒜素和土霉素(50千克饵料拌100克),投饵率为:鱼体重50~200克,投饵率为10%~4%;鱼体重200~1000克,投饵率为4%~2.5%;1000克以上为2.5%~1%,以20分钟内吃完为宜。

鲟鱼对溶氧要求比较高,对急剧温差变化适应性差。

日常管理,要确保水中溶氧高于5ppm,水质要清爽。

遇到暴风雨,温差骤变,气压降低,要多加巡塘,观察,并采取有
效的预防措施。

在池塘养殖鲟鱼过程中,要每隔30天,用网捕捞一次,把那些瘦弱的鲟鱼选出来,专池专料培育复壮,之后再下塘养殖,这是保证鲟鱼池塘养殖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经过专池培育,瘦弱的鲟鱼可达到70%开口食料并复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一种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包括环境控制、鱼苗把关、营养控制、病害防控等方面入手;严格控制鲟鱼养殖条件,减少鱼病发生,全面保证鲟鱼的养殖环境,及生长所需营养,使鲟鱼健康生长、减少死亡率,提高产出量;同时良好的水体环境、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提高了商品鱼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

权利要求书1.一种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1)环境控制:A.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面积不小于4亩,塘深2米以上,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坡降、饲料台,并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和拦网;B.清塘消毒:在投放鱼苗前15~20天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首先泼洒茶子饼浸出液清塘1~2天,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然后使用生石灰水浸塘3~4天,水深20~30厘米;排出后放入清水洗塘,保证水体pH值为7~8;再次排出,放入清水作为养殖用水,并且在投苗前10天,将池塘水深加到70~80厘米,使用含氯消毒剂再次消毒;C.培养浮游生物:放入养殖用水后,将干鸡粪浸泡消毒后的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放到池塘中的下风口处,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D.设置网箱:投放鱼苗前7~10天,在池塘中设置养殖用网箱,网箱规格为4~5平方米,网衣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网目大小以不逃鱼和有利于水体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饵为原则;网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水浸泡处理;2)鱼苗把关:E.鱼苗选择:选择体长为10~15厘米或体重为75~150克的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鱼苗作为放养苗种;F.鱼苗试水:放鱼苗前2天,选择相同规格的鱼苗10~15条杀菌处理后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无异常后才可放苗;G.投放鱼苗:鱼苗试水无异常后,使用盐水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入网箱,投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0~50尾;3)营养控制:H.饲料投喂:鱼苗投放后停止喂食2~3天,第三天开食,每天投喂饲料4次,早中晚各投饵一次,夜间投喂一次,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3%~5%;I.饲料回收:在饲料台上设喂食网,每次投放饲料1~2小时后,通过喂食网,将饲料回收,回收的饲料可加工后再次利用,保证饲料营养健康,同时保证水体清澈干净;4)病害防控:J.水质管理:鱼苗投放后,鱼苗阶段每隔7天换水1次,成鱼阶段每隔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后加入一定量的定向绿藻肥或微生物制剂,保证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生长需求,保证水体透明度在30~50厘米,同时保持水体pH值为7~8,净溶氧量在5mg/L以上;每隔10天清洗一次网箱,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减少病害;K.换置网箱:随着鱼体增长,每月换置一次网箱,控制养殖密度,控制病害;L.鱼病防治: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一次,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后提箱检查捞岀箱内病鱼死鱼,并整箱隔离流水饲养,同时使用相应的防治药物进行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独立进水口设有60目的过滤筛网;饲料台为水泥混凝土制成,其面积为6~8平方米,并且上面设有遮荫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茶子饼浸出液,为将茶子饼打碎后用水浸泡24~48小时获得浸出液,每亩池塘用茶子饼15~20公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用作培养浮游生物肥料的干鸡粪每亩用量50公斤,鸡粪浸泡2天,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过滤去除杂物后使用。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G中,所述使用盐水浸浴鱼体进行杀菌处理,盐水的浓度为3%~4%,浸浴时间为10~15分钟。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所述投喂饲料的配方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组份:鱼粉20~30份、鸡肉30~50份、泥鳅小虾10~20份、蚕蛹粉10~15份、麦麸10~12份、玉米份8~12份、酵母8~10份、免疫增强剂15~20份和微生物制剂添加剂5~10份。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增强剂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组份:艾叶5~10份、板蓝根5~10份、桑叶粉8~10份、蚕砂粉5~10份、金银花6~10份、枸杞6~10份。

8.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添加剂为市售的含有有益微生物的配套养殖业饲料用的各种添加剂。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J中,所述换水后加入的定向绿藻肥为定向硅藻肥,用肥量为0.2~0.4千克每亩;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市售的含有芽孢杆菌的有益微生物制剂。

技术说明书一种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鲟鱼养殖方法,具体是一种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

技术背景鲟鱼,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价值。

目前野生鲟鱼资源已接近枯竭,市场上的鲟鱼几乎全是人工饲养的。

鲟鱼冷水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

鲟鱼养殖对环境要求极高,要求水质干净溶氧量高、温度适宜、并且需要较大的饲养场地,因此养殖的投入成本高。

另外,鲟鱼生长过程中,特别是高密度养殖鲟鱼时,还容易因病虫害导致死亡,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在鲟鱼的养殖的过程中需要精细化的管理,保证鲟鱼的生长环境和养殖的密度,减少病虫害,降低死亡率,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了,是目前鲟鱼养殖者的重点目标。

技术内容针对上述鲟鱼养殖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对鲟鱼养殖的环境、营养及病虫害严格把控,在高密度养殖的前提下,增加产出,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如下:1)环境控制:A.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面积不小于4亩,塘深2米以上,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坡降、饲料台,并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和拦网;B.清塘消毒:在投放鱼苗前15~20天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首先泼洒茶子饼浸出液清塘1~2天,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然后使用生石灰水浸塘3~4天,水深20~30厘米;排出后放入清水洗塘,保证水体pH值为7~8;再次排出,放入清水作为养殖用水,并且在投苗前10天,将池塘水深加到70~80厘米,使用含氯消毒剂再次消毒;C.培养浮游生物:放入养殖用水后,将干鸡粪浸泡消毒后的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放到池塘中的下风口处,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D.设置网箱:投放鱼苗前7~10天,在池塘中设置养殖用网箱,网箱规格为4~5平方米,网衣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网目大小以不逃鱼和有利于水体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饵为原则;网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水浸泡处理;2)鱼苗把关:E.鱼苗选择:选择体长为10~15厘米或体重为75~150克的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鱼苗作为放养苗种;F.鱼苗试水:放鱼苗前2天,选择相同规格的鱼苗10~15条杀菌处理后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无异常后才可放苗;G.投放鱼苗:鱼苗试水无异常后,使用盐水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入网箱,投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0~50尾;3)营养控制:H.饲料投喂:鱼苗投放后停止喂食2~3天,第三天开食,每天投喂饲料4次,早中晚各投饵一次,夜间投喂一次,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3%~5%;I.饲料回收:在饲料台上设喂食网,每次投放饲料1~2小时后,通过喂食网,将饲料回收,回收的饲料可加工后再次利用,保证饲料营养健康,同时保证水体清澈干净;4)病害防控:J.水质管理:鱼苗投放后,鱼苗阶段每隔7天换水1次,成鱼阶段每隔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后加入一定量的定向绿藻肥或微生物制剂,保证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生长需求,保证水体透明度在30~50厘米,同时保持水体pH值为7~8,净溶氧量在5mg/L以上;每隔10天清洗一次网箱,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减少病害;K.换置网箱:随着鱼体增长,每月换置一次网箱,控制养殖密度,控制病害;L.鱼病防治: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一次,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后提箱检查捞岀箱内病鱼死鱼,并整箱隔离流水饲养,同时使用相应的防治药物进行防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A中,所述独立进水口设有60目的过滤筛网;饲料台为水泥混凝土制成,其面积为6~8平方米,并且上面设有遮荫网。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步骤B中,所述茶子饼浸出液,为将茶子饼打碎后用水浸泡24~48小时获得浸出液,每亩池塘用茶子饼15~20公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C中,所述用作培养浮游生物肥料的干鸡粪每亩用量50公斤,鸡粪浸泡2天,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过滤去除杂物后使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F、G中,所述使用盐水浸浴鱼体进行杀菌处理,盐水的浓度为3%~4%,浸浴时间为10~15分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H中,所述投喂饲料的配方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组份:鱼粉20~30份、鸡肉30~50份、泥鳅小虾10~20份、蚕蛹粉10~15份、麦麸10~12份、玉米份8~12份、酵母8~10份、免疫增强剂15~20份和微生物制剂添加剂5~10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所述免疫增强剂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组份:艾叶5~10份、板蓝根5~10份、桑叶粉8~10份、蚕砂粉5~10份、金银花6~10份、枸杞6~10份;所述生物制剂添加剂为市售的含有有益微生物的配套养殖业饲料用的各种添加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J中,所述换水后加入的定向绿藻肥为定向硅藻肥,用肥量为0.2~0.4千克每亩;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市售的含有芽孢杆菌的有益微生物制剂。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精细化的饲养为鲟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丰富的营养保证鲟鱼健康生长。

2、精细的病虫害控制体系,贯穿池塘、鱼苗及整个养殖过程,严格把关,减少死亡率,提高产出量。

3、营养丰富、绿色健康的饲料配方保证鲟鱼快速生长,提高鱼体免疫力,增加病虫害抗性,进一步提高鲟鱼产量。

4、在水体环境好、饲料健康、养殖方式绿色环保的前提下保证商品鱼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精细化鲟鱼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如下:1)环境控制:鲟鱼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提别高,好的池塘条件是养殖鲟鱼的首要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控制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A.池塘条件:建设的养殖池塘面积为4亩,塘深3米,塘底为沙质,塘两端分别设立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塘四壁修建坡降,坡度约为30度,池塘内用混凝土修建6个饲料台,饲料台面积为8平方米,上面设有遮荫网。

在池塘的两侧各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池塘的进水口设有绢布顾虑网,规格约为60亩,池塘排水口设有拦网防止排水时鱼苗溜走。

B.清塘消毒:在投放鱼苗前20天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首先将茶子饼打碎后用水浸泡24小时获得浸出液,然后将茶子饼浸出液全面泼洒在池塘中,水深25厘米左右,清塘2天,以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为每亩池塘用茶子饼20公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