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hip最新选型指南

Microchip最新选型指南
Microchip最新选型指南

西门子伺服电机选型手册

西门子伺服电机选择手册,SINAMICS S120是一种集V/F、矢量控制和伺服控制于一体的新型驱动控制系统。普通异步电动机不能控制转矩,也不能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 S120系列驱动与伺服电机选型手册第1部分:典型结构的多轴驱动控制单元电机模块与通用直流母线电源模块。带起动机(或scout)和SIMATIC manager软件或s7-300400的书本式柜式PC典型配置图,SIMOTION O/D/P 24 V DL说明:1:主控制模块cu320 2:电源模块SIM 或ALM+24 V电源3:单轴电机模块4:两轴电机模块234电源线终端模块驱动Cliq编码器反馈信号线选项板电抗器功率滤波器传感器模块无编码器电机运动控制,带drivc Cliq接口西门子(中国)自动化传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机械SINAMICS S120系列,选自《S120驱动与伺服电机选型手册》第1章多轴传动概述。Sinamics120是一种集V/F、矢量控制和伺服控制于一体的新型驱动控制系统。它不仅可以控制普通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还可以控制步进电动机、转矩电动机和直线电动机。其强大的定位功能将实现进给轴的绝对和相对定位。2007年6月发布的DCC(drive control chart)功能将实现逻辑、计算和简单处理功能。SINAMICS S120产品包括:用于普通直流母线的DCAC逆变器和用于单轴的ACAC逆变器。具有公共直流母

线的DC/AC逆变器也称为多轴驱动。它的结构是电源模块和机器模块分开。电源模块将三个交流电整流成540V或600DC,并将电机模块(一个或多个)连接到直流母线。特别适用于多轴控制,特别适用于造纸、包装、纺织、印刷、钢铁等行业。优点是电机轴间能量共享,接线方便简单●单轴控制交流变频器,俗称单轴交流传动,其结构是功率模块和电机模块的组合,特别适合单轴速度和定位控制。本书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4章,主要介绍多轴交流传动。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介绍单轴交流传动。第三部分包括第九章,主要介绍电机电缆和信号电缆。第四部分包括第10章,介绍了同步和异步伺服电机的指令数据。第五部分,包括第11章,简要介绍了运动控制系统的指令数据。这本书中的技术资料基本上是英文的。详情请参阅英文原文。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传动集团运动控制部生产的机械系列S120系列,源自《S120驱动与伺服电机选型手册》第二章。功率模块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整流器或整流器/反馈单元。它将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为每个抑制模块(通常称为逆变器)供电。具有反馈功能的模块还可以向电网提供直流电。根据是否有反馈功能和反馈方式,将功率模块分为以下三类:基本线路模块:整流单元,但无反馈功能。智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

常用元件 一:气动元件 A:常用品牌:SMC(日本)、亚德客(中国台湾)、小金井(日本)、气立可(中国台湾) 其它品牌:CKD(日本)、MAC(美国)、金器(中国台湾)、长拓(中国台湾) B:类别:1、气源处理:空气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压力表、冷却器、干燥器等。 2、控制元件:速度控制阀、电磁阀、电气比例阀、精密减压阀、 3、执行元件:气缸、气动滑台、摆动气缸、气爪、气动马达、真空吸盘等 4、检测元件:压力开关、流量开关 5、其它:液压缓冲器、磁性开关、管接头、单向阀、真空发生器等 二:液压元件 A:常用品牌:力士乐(德国)、油研(日本)、北部精机(中国台湾)、大金液压(日本) 其它品牌:榆次液压(中国)、派克(美国)、Atos阿托斯(意大利)。 B:类别:动力元件: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 执行元件:液压缸:活塞液压缸、柱塞液压缸、摆动液压缸、组合液压缸 液压马达:齿轮式液压马达、叶片液压马达、柱塞液压马达 控制元件: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换向阀 压力控制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 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分流阀 辅助元件:蓄能器、过滤器、冷却器、加热器、油管、管接头、邮箱、压力计、流量计等 三:常用传感器 A:常用品牌:基恩士(日本)、欧姆龙(日本) 其它品牌:松下(日本)、神视(日本)、西克(德国)、西门子(德国) B:类别:接近传感器:1.当检测体为金属材料时,应选用高频振荡型接近传感器,该类型接 近传感器对铁镍、A3 钢类检测体检测最灵敏。对铝、黄铜和不锈钢 类检测体,其检测灵敏度就低。 2.当检测体为非金属材料时,如;木材、纸张、塑料、玻璃和水等, 应选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 3.金属体和非金属要进行远距离检测和控制时,应选用光电型接近传 感器或超声波型接近传感器。 4.对于检测体为金属时,若检测灵敏度要求不高时,可选用价格低廉 的磁性接近传感器或霍尔式接近传感器。 常用欧姆龙E2E-系列(检测磁性金属) 光电传感器:常用:透过型、回归反射型、扩散反射型 其它:聚焦光束反射性、小光束限定反射型、固定距离型、光泽识别型光纤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和高精度。 安全光栅:光电安全装置通过发射红外线,产生保护光幕,当光幕被遮挡时,装置发出遮光信号,控制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停止工作,避免发生安全 事故。 空气压力传感器:把气体压力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设定值用来抽吸确认、就位确 认、漏测试等。

机器视觉选型计算概述

机器视觉硬件选型计算概述 V1.0

目录 1相机 (4) 1.1相机光谱类型 (4) 1.2相机像素值 (5) 1.3图像帧速率和快门速度 (6) 1.3.1断续送料的应用 (6) 1.3.2连续送料的应用 (7) 1.4图像数据传输 (7) 1.4.1模拟传输方式 (8) 1.4.2数字传输方式 (8) 1.5其他要点 (9) 1.5.1像素深度 (9) 1.5.2传感器尺寸 (9) 1.5.3像元尺寸 (10) 1.5.4CCD&CMOS (10) 2镜头 (10) 2.1靶面尺寸 (11) 2.1.1面阵相机镜头 (11) 2.1.2线阵相机镜头 (11) 2.2焦距 (11) 2.3镜头分辨率 (12) 2.4接口类型 (13) 2.5工作距离 (14) 2.6镜头其他参数 (14)

2.6.1景深 (14) 2.6.2工作波长 (14) 2.6.3畸变 (15) 3光源 (16) 3.1光源类型 (16) 3.2光源照射方向性 (17) 3.2.1反射类型 (17) 3.2.2照射角度 (17) 3.3光源光谱 (23) 3.3.1光源颜色 (23) 3.3.2光源波长特性 (24) 3.3.3几种光源光谱使用情况汇总对比 (25) 3.4光源亮度调整 (26) 4其他 (27) 4.1各种滤镜/选配件 (27) 4.1.1偏光镜 (27) 4.1.2锐波滤镜 (28) 4.1.3保护镜 (28)

机器视觉硬件选型计算概述V1.0本资料主要包括相机、镜头和光源的选型计算概述。 1相机 相机选型主要参数包括:相机光谱类型、相机像素值、图像帧速率和快门速度、像素深度、传感器尺寸、像元尺寸。 1.1相机光谱类型 相机光谱类型即相机色彩类型主要分为彩色相机和黑白相机。在处理图像时,彩色照相机使用的是色调(颜色)数据,而黑白照相机使用的是强度(亮度)数据。首先要强调目前市场上同等分辨率的彩色相机和黑白相机价格差异不大,但是同等条件下仍然优选黑白相机(特别是涉及尺寸测量),主要原因如下: 1、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中一般实现先将彩色图片转换为黑白 图片然后根据像素之间像素值差异实现边缘检测。在数据 转换中会存在像素信息的丢失。 2、黑白相机本身像素的准确度要优于彩色相机。 3、黑白相机的处理速度要更快,而且软件上可省略彩色转黑 白的时间,因此系统整体的响应时间更短。 但是在色彩信息可以作为识别区分要素的时候,需要选用彩色相机。如下图1所示为金色螺钉识别案例,需要通过色彩区分金色和银色。

元器件选型手册(接插件部分)-1

元器件选型手册 (接插件部分)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前言 (2) 一、普通单双排插针 (3) 二、普通单双排插座 (4) 三、其他插针插座 (5) 3.1蜈蚣插座 (5) 3.2圆孔插座 (5) 3.3DIP芯片插座 (6) 3.4弯针 (6) 四、线对板连接器 (7) 4.1单排针座连接器 (7) 4.2简牛针座 (9) 4.3牛角针座 (9) 五、USB接口 (10) 六、天线及连接线 (11) 七、其他类型接插件 (12) 7.1FPC连接器 (12) 7.2凤凰端子 (13) 7.3PS2插座 (13) 7.4DF12系列连接器 (13) 7.5RJ45模块化插孔 (14) 7.6IC卡座 (14) 7.7SIM卡座 (14)

前言 1.范围 本手册对公司目前使用的接插件进行了分类,对接插件的描述进行了定义。 本手册仅用于公司产品设计选型时参考。 2.注意事项 本手册中部分物料因在规定的字符条件下无法描述清楚,故采用出图纸的方式,使用时,可以在PLM系统上直接查看或者下载。 本手册中物料描述的尺寸均未标明公差,如实际使用时对尺寸要求很高,请联系厂家出具规格承认书,或者参考GB/T 1804-2000。 所有物料的SAP描述均不能超过40个字符(包括空格)。

一、普通单双排插针 1.1SAP描述规范 双排单塑插针 2.54mm,2*14P,隔两排抽两排,针长16.5,深圳联颖 ①名称②脚间距③引脚数④(类型)⑤针尺寸⑥品牌 ①名称:单排单塑插针、双排单塑插针、单排双塑插针、双排双塑插针; ②脚间距:一般为2.54mm或2mm; ③引脚数:排数*单排引脚数; ④(类型):如抽针,个别针加长等情况的说明,无特殊的可不写; ⑤针尺寸:针长表示针两头之间的长度。若PC=3mm默认不写,此时单塑插针, 只需要写出针长;双塑插针,则需要写明针长和PA面长度;a 1.2典型示例 a PC面为针插入PCB的一端,PA面为远离PCB的一端。

标准铜排的选型指南

1.目的 规范开关柜柜内用铜排的规格尺寸选择,即在铜排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截面规格,以保证铜排在相应使用环境下的额定载流量。 2.适用范围 所有电工用铜和铜合金母线。 3.低压开关柜柜内铜排选择作业指导 低压开关柜柜内铜排的正常使用条件 铜排材料:符合GB/标准的TMY、THMY; 使用条件:环境温度35℃,允许温升70K; 海拔高度:< 1000m; 额定工作频率:50/60Hz。 若使用条件与上述不一致,根据铜排的具体使用条件按本指导书第4条对铜排的载流量重新校核。 系统水平主母线选择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技术支持工程师按表1根据低压系统的额定电流选择或修改水平主母线的规格。若设计院不同意修改,技术支持工程师必须与机械设计工程师一起确认水平主母线的规格选择。 表1:水平裸铜母线额定载流量表(铜排立放,相间距单拼a=110、双拼a=110、三拼a=130)

柜内汇流母线选择 在正常项目设计中,低压开关柜柜内若干主电路连接在汇流母线上,在任一时刻汇流母线通过的预计最大电流为连接其上的所有主电路的额定电流之和乘以额定分散系数(见表2)。汇流母线的规格按预计通过的最大电流来选择。馈线柜垂直裸铜母线的规格选择与对应的额定载流量见表3。 表2:额定分散系数值(引用标准GB 条表1) 表3:垂直裸铜母线额定载流量表(相间距a=80) 装置内其它铜母线选择 进线或联络开关的分支母线选择综合考虑系统的额定电流与开关的框架电流。当系统的额定电流大于开关的框架电流时,分支母线选择框架开关的额定电流;反之,选择系统的额定电流。其余元器件连接母线按元器件的框

架电流选择。铜排规格选择优先考虑使用K3系统中的常用铜排规格,使用不常用的铜排规格时必须得到机械分部经理的同意。装置内其它铜母线额定载流见表4。 表4:装置内其它铜母线额定载流量表(设计选型)

IC 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的选型规律

IC 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的选型规律说到元器件选型,大家头脑中是不是蹦出一大堆“???”如果是,你就out啦!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创客的时代,各种元器件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甚至进入幼儿园了呢!还不懂元器件的小白,Mark下来好好学习下面的内容! 元器件选型原则 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处理器选型要求 要选好一款处理器,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单单是纯粹的硬件接口,还需要考虑相关的操作系统、配套的开发工具、仿真器,以及工程师微处理器的经验和软件支持情况等。 1、应用领域 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能一旦定制下来,其所在的应用领域也随之确定。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分类有航天航空、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医疗系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2、自带资源 经常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问题:主频是多少?有无内置的以太网MAC?有多少个I/O口?自带哪些接口?支持在线仿真吗?是否支持OS,能支持哪些OS?是否有外部存储接口? 以上都涉及芯片资源的问题,微处理器自带什么样的资源是选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芯片自带资源越接近产品的需求,产品开发相对就越简单。 3、可扩展资源 硬件平台要支持OS、RAM和ROM,对资源的要求就比较高。

西门子选型手册

西门子选型手册 16ES7?212-1AB23-0XB0CPU(8I/6O)晶体管输出 26ES7?212-1BB23-0XB0CPU??(8I/6O)?继电器输出 36ES7?212-1AB23-0XB8CPU(8I/6O)晶体管输出?CN 46ES7?212-1BB23-0XB8CPU??(8I/6O)?继电器输出?CN 56ES7?214-1AD23-0XB0CPU(14I/10O)晶体管输出 66ES7?214-1AD23-0XB8CPU(14I/10O)晶体管输出?CN 76ES7?214-1BD23-0XB0CPU(14I/10O)继电器输出 86ES7?214-1BD23-0XB8CPU(14I/10O)继电器输出??CN 96ES7?214-2AD23-0XB0CPU224XP(14DI/10DO,2AI,1AO)?晶体管输出? 106ES7?214-2BD23-0XB0CPU224XP?(14DI/10DO,2AI,1AO)继电器输出116ES7?214-2AD23-0XB8CPU224XP?(14DI/10DO,2AI,1AO)晶体管输出126ES7?214-2BD23-0XB8CPU224XP?(14DI/10DO,2AI,1AO)继电器输出136ES7?216-2AD23-0XB0CPU??(?24I/16O?)?晶体管输出 146ES7?216-2BD23-0XB0CPU(24I/16O)继电器输出 156ES7?216-2AD23-0XB8CPU??(?24I/16O?)?晶体管输出?CN 166ES7?216-2BD23-0XB8CPU(24I/16O)继电器输出?CN 176ES7?221-1BF22-0XA08点24VDC输入 186ES7?221-1BF22-0XA88点24VDC输入?CN 196ES7?221-1BH22-0XA016点24VDC输入 206ES7?221-1BH22-0XA816点24VDC输入?CN 216ES7?222-1HF22-0XA08点继电器输出

工业相机的选型规则

工业相机的选型规则 工业相机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其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将光信号转变成AFT-808小型高清工业相机为有序的电信号。选择合适的相机也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相机不仅是直接决定所采集到的图像分辨率、图像质量等,同时也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模式直接相关。 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中,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图像采集卡、机器视觉光源、机器视觉系统平台软件,在选择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那么今天就工业相机、工业CCD摄像头的选择,给大家介绍一些经验。 1、选择工业相机的信号类型 工业相机从大的方面来分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 模拟相机必须有图像采集卡,标准的模拟相机分辨率很低,一般为768*576,另外帧率也是固定的,25帧每秒。另外还有一些非标准的信号,多为进口产品,那么成本就是比较高了,性价比很低。所以这个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另外模拟相机采集到的是模拟信号,经数字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存储。模拟信号可能会由于工厂内其他设备(比如电动机或高压电缆)的电磁干扰而造成失真。随着噪声水平的提高,模拟相机的动态范围(原始信号与噪声之比)会降低。动态范围决定了有多少信息能够被从相机传输给计算机。工业数字相机采集到的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不受电噪声影响,因此,数字相机的动态范围更高,能够向计算机传输更精确的信号。 2、工业相机的分辨率需要多大。 根据系统的需求来选择相机分辨率的大小,下面以一个应用案例来分析。

应用案例:假设检测一个物体的表面划痕,要求拍摄的物体大小为 10*8mm,要求的检测精度是0.01mm。首先假设我们要拍摄的视野范围在12*10mm,那么相机的最低分辨率应该选择在:(12/0.01)* (10/0.01)=1200*1000,约为120万像素的相机,也就是说一个像素对应一个检测的缺陷的话,那么最低分辨率必须不少于120万像素,但市面上常见的是130万像素的相机,因此一般而言是选用130万像素的相机。但实际问题是,如果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缺陷的话,那么这样的系统一定会极不稳定,因为随便的一个干扰像素点都可能被误认为缺陷,所以我们为了提高系统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最好取缺陷的面积在3到4个像素以上,这样我们选择的相机也就在130万乘3以上,即最低不能少于300万像素,通常采用300万像素的相机为最佳(我见过最多的人抱着亚像素不放说要做到零点几的亚像素,那么就不用这么高分辨率的相机了。比如他们说如果做到0.1个像素,就是一个缺陷对应0.1个像素,缺陷的大小是由像素点个数来计算的,试问0.1个像素的面积怎么来表示?这些人以亚像素来忽悠人,往往说明了他们的没有常识性)。换言之,我们仅仅是用来做测量用,那么采用亚像素算法,130万像素的相机也能基本上满足需求,但有时因为边缘清晰度的影响,在提取边缘的时候,随便偏移一个像素,那么精度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故我们选择300万的相机的话,还可以允许提取的边缘偏离3个像素左右,这就很好的保证了测量的精度。 3、选择工业相机的芯片。 工业相机从芯片上分,有CCD和CMOS两种。 如果要求拍摄的物体是运动的,要处理的对象也是实时运动的物体,那么当然选择CCD芯片的相机为最适宜。但有的厂商生产的CMOS相机如果采用帧曝光(全局曝光)的方式的话,也可以,虽然是CMOS芯片,但在拍摄运动物体时绝不比CCD的差,又假如物体运动的

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电阻器)

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电阻器) 电阻器,简称电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电路元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元件总数的30%以上,其性能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可作为消耗电能的负载、分流器、分压器、稳压电源中的取样电阻、晶体管电路中的偏置电阻等。 一、基础知识 1.电阻的分类 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殊电阻。固定电阻按照制作材料和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2.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电阻器、电位器的命名由四部分组成:主称、材料、特征和序号。

3.主要性能指标 (1)标称阻值 产品上标示的阻值,单位为欧,千欧,兆欧,标称阻值都应符合下表所列数值乘 以10n倍(n为整数)。

(2)允许误差 电阻和电位器实际阻值对于标称阻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它表示产品的精度。允许误差的等级如下表所示。 (3)额定功率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假定周围的空气不流通,在长期连续负载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性能的情况下,电阻器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一般选用其额定功率比它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高1-2倍。额定功率分19个等级,常用的有0.05W、0.125W、0.25W、0.5W、1W、2W、3W、5W、7W、10W。 (4)最高工作电压 电阻在长期工作不发生过热或电击穿损坏时的电压。如果电压超过规定值,电阻器内部产生火花,引起噪声,甚至损坏。 (5)稳定性 稳定性是衡量电阻器在外界条件(温度、湿度、电压、时间、负荷性质等)作用下电阻变化的程度。

温度系数a,表示温度每变化1度时,电阻器阻值的相对变化量; 电压系数av,表示电压每变化1伏时,电阻器阻值的相对变化量。 二、电阻器选型与运用 在电子电路设计的时候,应根据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电路的具体要求和电阻的特性参数“因地制宜”地来选用电阻的型号和误差等级;额定功率应大于实际消耗功率的1.5-2倍;电阻装接前要测量核对,尤其是要求较高时,还要人工老化处理,提高稳定性。下面是有关电阻的选型基本原则。 1.电阻器的归一化选型 归一化选型原则只是针对电阻选型的一个“轮廓”,根据以往工程师的选型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大众化的选型意义,在要求严格的电路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电路设计中的电器要求对电阻选型进行进一步的考量。 (1)金属膜电阻器:1W以下功率优选金属膜电阻;1W及1W以上功率优选金属氧化膜电阻; (2)熔断电阻器:不推荐使用。反应速度慢,不可恢复。建议使用反应快速、可恢复的器件,以达到保护的效果,并减少维修成本。 (3)绕线电阻器:大功率电阻器。 (4)集成电阻器:贴片化。插装项目只保留并联式,插装的独立式项目将逐步淘汰,用同一分类的片状集成电阻器替代。 (5)片状厚膜电阻器:在逐步向小型化、大功率方向发展,优选库会随着适应发展方向的变化而动态调整。这类电阻器是小功率电阻的优选对象。 (6)片状薄膜电阻器:建议使用较高精度类别。

元器件选型手册(接插件部分)-1

元器件选型手册(接插 件部分)-1 https://www.360docs.net/doc/60512088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元器件选型手册 (接插件部分)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前言 (2) 一、普通单双排插针 (3) 二、普通单双排插座 (4) 三、其他插针插座 (5) 3.1蜈蚣插座 (5) 3.2圆孔插座 (6) 3.3DIP芯片插座 (6) 3.4弯针 (7) 四、线对板连接器 (8) 4.1单排针座连接器 (8) 4.2简牛针座 (11) 4.3牛角针座 (11) 五、USB接口 (13) 六、天线及连接线 (14) 七、其他类型接插件 (16) 7.1FPC连接器 (16) 7.2凤凰端子 (16) 7.3PS2插座 (16) 7.4DF12系列连接器 (17) 7.5RJ45模块化插孔 (18) 7.6IC卡座 (18) 7.7SIM卡座 (18)

前言 1.范围 本手册对公司目前使用的接插件进行了分类,对接插件的描述进行了定义。 本手册仅用于公司产品设计选型时参考。 2.注意事项 ?本手册中部分物料因在规定的字符条件下无法描述清楚,故采用出图纸的方式,使用时,可以在PLM系统上直接查看或者下载。 ?本手册中物料描述的尺寸均未标明公差,如实际使用时对尺寸要求很高,请联系厂家出具规格承认书,或者参考GB/T 1804-2000。 ?所有物料的SAP描述均不能超过40个字符(包括空格)。

一、普通单双排插针 1.1SAP描述规范 双排单塑插针 2.54mm,2*14P,隔两排抽两排,针长16.5,深圳联颖 ①名称②脚间距③引脚数④(类型)⑤针尺寸⑥品牌 ①名称:单排单塑插针、双排单塑插针、单排双塑插针、双排双塑插 针; ②脚间距:一般为2.54mm或2mm; ③引脚数:排数*单排引脚数; ④(类型):如抽针,个别针加长等情况的说明,无特殊的可不写; ⑤针尺寸:针长表示针两头之间的长度。若PC=3mm默认不写,此 时单塑插针,只需要写出针长;双塑插针,则需要写明针长和PA面 长度;a 1.2典型示例 描述单排单塑插针 2.54mm,1*17P,PC=5,针长11.5,尤提乐 对 照 图 描述双排单塑插针 2.54mm,2*16P,针长18,尤提乐 对 照 图 描述单排双塑插针 2.54mm,1*4P,针长15.5,PA=PC=3,深圳联颖 对 照 图 描述双排双塑插针 2.54mm,2*15P,针长27,PA=9,尤提乐 a PC面为针插入PCB的一端,PA面为远离PCB的一端。

ABB低压元件选型手册

低压产品

目 录页 1.断路器 空气断路器 - New Emax 塑壳断路器 - Isomax 塑壳断路器 - Tmax 漏电保护组件/漏电保护继电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DPT 配电智能化元件 - IPD 2.工控产品 软起动器接触器手动电机起动器 - MS 系列短路保护电器和接触器及热继电器的配合电动机保护指示装置接线端子电子产品和继电器3.开关及熔断器组 开关熔断器组 - PowerLine 负荷开关 - SwitchLine 熔断器开关 - EasyLine 4.终端配电保护产品 建筑电器元件建筑用接触器 - ESB (导轨安装)电涌保护器 - OVR 优化脉冲提前放电避雷针 - OPR 5.箱体 终端配电箱 - ACM/ACP/ACF 系列三相配电箱 - SDB 系列动力配电箱 - MDS 系列6.电网质量产品 电容器专用接触器 无功补偿控制器件有源谐波滤波器7.断路器保护配合表 断路器保护配合表● 因产品技术不断改进,所有数据应以本公司最新确认为准。●ABB 公司对本手册的接受或使用无任何商业承诺或保证,由使用者根据具体应用考虑本手册的适应性。 0/1 ABB 低压电器元件选用手册 1 2 3 4 5 6 7............................................................................... 1/1-4 .................................................................................... 1/5-6 ..................................................................................... 1/7-10 ........................................................................ 1/11 .................................................................................. 1/12 ............................................................................ 1/13-14..................................................................................................... 2/1-7 ........................................................................................................... 2/8 ........................................................................... 2/9-11 .......................................................... 2/12 .............................................................................................. 2/13-17 .................................................................................................. 2/18-19 .................................................................................................. 2/20-21 ..................................................................................... 2/22-24............................................................................... 3/1 .................................................................................. 3/2-3 .................................................................................... 3/4............................................................................................... 4/1-8 ........................................................................ 4/9 ......................................................................................... 4/10 ...................................................................... 4/11..................................................................... 5/1 ................................................................................. 5/2-3 ................................................................................. 5/4-5........................................................................................... 6/1 ........................................................................................ 6/2-3 ........................................................................................... 6/4-5...................................................................................... 7/1-10

西门子选型手册

西门子选型手册 1 6ES7 212-1AB23-0XB0 CPU(8I/6O)晶体管输出 2 6ES7 212-1BB23-0XB0 CPU (8I/6O)继电器输出 3 6ES7 212-1AB23-0XB8 CPU(8I/6O)晶体管输出 CN 4 6ES7 212-1BB23-0XB8 CPU (8I/6O)继电器输出 CN 5 6ES7 214-1AD23-0XB0 CPU(14I/10O)晶体管输出 6 6ES 7 214-1AD23-0XB 8 CPU(14I/10O)晶体管输出 CN 7 6ES7 214-1BD23-0XB0 CPU(14I/10O)继电器输出 8 6ES7 214-1BD23-0XB8 CPU(14I/10O)继电器输出 CN 9 6ES7 214-2AD23-0XB0 CPU224XP(14DI/10DO,2AI,1AO)晶体管输出 10 6ES7 214-2BD23-0XB0 CPU224XP (14DI/10DO,2AI,1AO)继电器输出 11 6ES7 214-2AD23-0XB8 CPU224XP (14DI/10DO,2AI,1AO)晶体管输出 12 6ES7 214-2BD23-0XB8 CPU224XP (14DI/10DO,2AI,1AO)继电器输出 13 6ES7 216-2AD23-0XB0 CPU ( 24I/16O ) 晶体管输出 14 6ES7 216-2BD23-0XB0 CPU(24I/16O)继电器输出 15 6ES7 216-2AD23-0XB8 CPU ( 24I/16O ) 晶体管输出 CN 16 6ES7 216-2BD23-0XB8 CPU(24I/16O)继电器输出 CN 17 6ES7 221-1BF22-0XA0 8点24VDC输入

最新元器件选型手册接插件部分-1

元器件选型手册接插 件部分-1

元器件选型手册 (接插件部分)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前言 (2) 1.范围 (2) 2.注意事项 (2) 一、普通单双排插针 (3) 二、普通单双排插座 (4) 三、其他插针插座 (5) 3.1蜈蚣插座 (5) 3.2圆孔插座 (5) 3.3DIP芯片插座 (6) 3.4弯针 (6) 四、线对板连接器 (7) 4.1单排针座连接器 (7) 4.2简牛针座 (10) 4.3牛角针座 (10) 五、USB接口 (11) 六、天线及连接线 (12) 七、其他类型接插件 (13) 7.1FPC连接器 (13) 7.2凤凰端子 (14) 7.3PS2插座 (14) 7.4DF12系列连接器 (14) 7.5RJ45模块化插孔 (15) 7.6IC卡座 (15) 7.7SIM卡座 (15)

前言 1.范围 本手册对公司目前使用的接插件进行了分类,对接插件的描述进行了定义。 本手册仅用于公司产品设计选型时参考。 2.注意事项 ?本手册中部分物料因在规定的字符条件下无法描述清楚,故采用出图纸的方式,使用时,可以在PLM系统上直接查看或者下载。 ?本手册中物料描述的尺寸均未标明公差,如实际使用时对尺寸要求很高,请联系厂家出具规格承认书,或者参考GB/T 1804-2000。 ?所有物料的SAP描述均不能超过40个字符(包括空格)。

一、普通单双排插针 1.1SAP描述规范 双排单塑插针 2.54mm,2*14P,隔两排抽两排,针长16.5,深圳联颖 ①名称②脚间距③引脚数④(类型)⑤针尺寸⑥品牌 ①名称:单排单塑插针、双排单塑插针、单排双塑插针、双排双塑插 针; ②脚间距:一般为2.54mm或2mm; ③引脚数:排数*单排引脚数; ④(类型):如抽针,个别针加长等情况的说明,无特殊的可不写; ⑤针尺寸:针长表示针两头之间的长度。若PC=3mm默认不写,此 时单塑插针,只需要写出针长;双塑插针,则需要写明针长和PA面 长度;a 1.2典型示例 描述单排单塑插针 2.54mm,1*17P,PC=5,针长11.5,尤提乐 对 照 图 描述双排单塑插针 2.54mm,2*16P,针长18,尤提乐 对 照 图 描述单排双塑插针 2.54mm,1*4P,针长15.5,PA=PC=3,深圳联颖 对 照 图 描述双排双塑插针 2.54mm,2*15P,针长27,PA=9,尤提乐 a PC面为针插入PCB的一端,PA面为远离PCB的一端。

机器视觉工业相机选型指导

机器视觉工业相机选型指导 工业相机又俗称摄像机,相对传统的民用相机(摄像机)而言,它具有更高的图像稳定性、高传输能力和高抗干扰能力等优势,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选择性能良好的工业相机,对于机器视觉视觉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购合适的工业相机时,维视图像建议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选购: 第一、先明确需求,要先确定检测产品的精度要求,要确定相机要看的视野大小,要确定检测物体的速度,同时确定是动态检测还是静态检测。 第二、确定硬件类型,硬件的相关参数会影响其性能,因此在确定硬件类型前要先确定其相关参数,包括以下几点: 1、相面像素大小的确定 目前市面上的软件精度一般是没有误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亚像素,但虽软件没有误差,但硬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在市场上的机器视觉系统一般都保证在误差为一个像素,所以要通过如下计算公式: 例如:假设视野为10mm,精度要求为0.02mm,那么相机的像素=10÷0.02=500像素,那就只需要30万(640*480)像素的相机就可以了 2.相机传输方式的确定,针对目前市面上的相机传输方式及其应用的优缺点如下所述:1)模拟相机(PCI采集卡),对速度要求不高可选择。其优点:稳定,性价比高;缺点:帧率低,一般只能达到25帧—30帧; 2)USB接口相机,系统只用到单个相机的可先择,要求高速的时候可先择。优点:不需要占PCI插槽,帧频高,性价比高;缺点:占系统CPU; 3)1394接口相机,系统用到多个相机的时候可先择,要求高速的时候可先择。优点:不占系统CPU,帧频高;缺点:占PCI插槽,价格昂贵。 3.相机的触发方式的选择

1)连续采集模式:对静态检测可选择,产品连续运动不能给触发信号的可选择; 2)软件触发模式:对动态检测可选择,产品连续运动能给触发信号的可选择; 3)硬件触发模式:对高速动态检测可选择,产品连续高速运动能给触发信号的可选择。 工业相机的类别也是多样的,根据不同行业的应用,用户均可选购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工业相机也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及绝佳的性能,在各大领域都可看到他的身影,助力行业稳步发展。 本文摘自:维视数字图像技术资料部分内容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05120887.html,/service/service.html,欢迎转载和订阅最新的远心镜头内部技术资料!

电子工程师提升指南: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电子工程师提升指南: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一、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a)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b)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c)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d)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e)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f)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g)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芯片的选型过程是对各个维度考量的折衷。

二、全流程关注芯片属性 1、我们在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试产的情况、同时需要考虑批量生产时的情况。 小批量采购的价格、供货周期、样片申请;同时需要关注,大批量之后的价格和供货周期。有可能批量变大之后,供货的价格没有优势、或者批量大了之后,产能不足。 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际采购情况,找对应的量级的供应商。例如,原厂往往不直接供货,需要通过代理商。有些代理商的供货量级都是有要求的。 之前,有一个选型,选择了ST的STM32F427IGT6,原厂很给力帮忙申请样片。但是在采购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希望整盘采购,但是由于其代理商出货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导致价格跟一开始通过原厂了解到的价格不一致。要高出很多。 同时由于整个行业使用该芯片的场景不是很多,所以导致淘宝价格非常贵,根本没法接受。同时,有做芯片销售的朋友说是由于无人机厂家大量使用,导致有人在炒这颗芯片的价格,所以导致很难买到。 2、关注器件本身的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匹配 对于通信设备一般要求我们选用的器件要有5年以上的生命周期,并且有后续完整的产品发展路标。 我们的当时的一个新硬件平台,产品规划的时候是用于替代发货量在百万级单板数量的成熟平台。由于切换周期比较长。新产品在完成开发后1~2年之后,才逐步上量。其中一个DSP 电路板,外设存储是SDRAM。正在产品准备铺量的时候,镁光等几大内存芯片厂家,宣布停产。导致产品刚上量,就大量囤积库存芯片,并且寻找台湾的小厂进行器件替代。 所以在器件选型的时候,充分体现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除了考虑功能和实验室环境,还需要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场景。

元器件选型指南

Component and Supplier Management
Dennis Liu Manager ICenter China E&HT Group

Agenda
Business and Design challenges requiring CSM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CSM Overview
Traditional Practices VS Advanced
A Model for Selecting the Right Parts During Design
Examples
How to reuse the component record
Summary
? 2006 PTC

Business Challenges that require CSM information
Political Support for “Green” Legislation
?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Disposal & recycling laws for electronics, equipment, and automobiles ? Ex: Rohs, China Rohs WEEE, ELV, JGPSSI, Reach,etc.
Shorter Product Lifecycles
? Massive time-to-market pressures ? Greater emphasis on process excellence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 Difficult to recoup product development costs
Component & Supplier Management
Global Outsourcing
? Design teams and processes span business & geographic boundaries ? Increased outsourcing of innovation and design (ODM)
? Complex array of design tools that must work in concert (EDA, MCAD, Software)
Increased Product Complexity
? New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requiring companies to declare material contents of products ? SKU proliferation - customers now expect highly localized, demographic products ? Smaller and more complex form factors
Dfx Requirements
? Environment ? Manufacturability ? Target Cost
? 2006 PT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