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结构设计
链传动设计ppt

查表5.8,KL=1.024
查表5.9,Km=1(单排)
由式(5.8),
P0
KAP KzKLKm
1.4 22 kW 1.23 1.024 1
设计结果
KA=1.4 Kz=1.23 KL=1.024 Km=1
P0=24.5kW
5. 选定链条型号、 确定链条节距p
根据n1、P0查图5.10,选单排16A型 滚子链,p=25.4mm 因点(n1,P0)在曲线高峰值的左侧, 和所选系数Kz 、KL是一致的,故 P0 不需要重新计算
的可能性很大,故应进行抗拉静力强度计算。
详细说明
例 5.1 解:
选择并验算一带式输送机的链传动,已知传递功率
P=22kW,主动轮转速n1=750r/min,传动比i=3,工 况系数KA=1.4,中心距a≤800mm(可调节)。
计算项目
设计依据及内容
设计结果
1. 选择链轮齿数 (1) 小链轮齿数z1 (2) 大链轮齿数z2
链的紧边拉力为:
F1 Fe Fc Ff
链的松边拉力为:
F2 Fc Ff
其中:Fe为有效圆周力:
P Fe 1000 v
Fc为离心力引起的拉力: Fc qv2
Ff为悬垂拉力,与链条松边的垂度和传动的布置方式有关。
在上述各式中,P 为传递的功率(kW);v为链速(m/s);q为单位长度链 条的质量(kg/m)。
230 p 23 69
p
69
23
2
≈107.8
p
2 30 p 2
取Lp=108(偶数)
计算项目
设计依据及内容
4. 计算额定功率P0 (1) 工况系数KA (2) 齿数系数Kz (3) 链长系数KL (4) 排数系数Km
链传动的设计ppt课件

链号 排数 整链链节数 标准编号
11.2.2 齿形链
• 齿形链又称无声链,它是由一组带有两个齿的链板左右交错并列铰接而 成;
• 链齿外侧是直边,工作时链齿外侧边与链轮轮齿相啮合实现传动,其啮
合的齿楔角有60ْْْْْْْ 和70º两种,前者用于节距p≥9.525mm,后 者用于p<9.525mm。其中楔角为60ْْْْْْْ 的齿形链传动因较易制造,
比大时,选小节距多排链;速度不太高、中心距大、传动比小时选大节
距单排链。
5.确定中心距和链长a (30 ~ 50) p
i4
amax 80 p
amin 0.2z1 i 1 p
i4
amin 0.33z1 i 1 p
LP
z1
2
z2
2
a p
z2 z1
2
2
p a
6.链速和链轮的极限转速 • 链速的提高受到动载荷的限制,所以一般最好不超过12 m/s。 • 如果链和链轮的制造质量很高,链节距较小,链轮齿数较多,安装精度
• 高速、重载、连续工作的传动,采用低碳钢、低碳合金钢表面渗碳淬 火(如用15、20Cr、12CrNi3等钢淬硬至55HRC-60HRC)或中碳钢、 中碳合金钢表面淬火(如用45、40Cr、45Mn、35SiMn、35CrMo等 钢淬硬到40HRC-50HRC)。
• 载荷平稳、速度较低、齿数较多时,也允许采用B 200的MP铸a 铁制造链轮。
避免垂直传动。 • 属于下列情况时,紧边最好布置在传动的上面:
1)中心距a 30 p 和 i 的 2水平传动;
2)倾斜角相当大的传动;
3)中心距a 60 p、传动比 i 和1.链5 轮齿数 的水z1 平 2传5动。
《链传动设计标准》课件

链传动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链传动常用于工业机械、农业机 械、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领域 的设备和机械动方式分类
链传动主要分为正传动、反 传动和再动链传动等几种不 同的传动方式。
根据链条类型分类
链传动根据链条的结构和形 式,可以分为单链、双链、 多链和挠性链等不同类型。
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链传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总结链传动设计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如传动比的选择、链轮与链条的匹配等。
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针对链传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方向。
链传动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 如工业机械、农业机械、交 通工具等,也会有相应的细 分分类。
3. 链条的材料选择
1 钢材
钢材是链条制作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高强 度、耐磨损和耐腐蚀等特点。
2 不锈钢
不锈钢链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潮湿、 腐蚀环境下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铜材
铜材链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某 些特殊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
5. 链条的安装与维护
1
链条的维护保养
2
链条需要定期润滑和检查,确保链条的
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3
链条的安装注意事项
正确安装链条是保证链传动正常工作的 关键,需注意链条的装配顺序和张力的 调整。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介绍常见的链条故障问题,如掉链、断 链等,并提供解决方案。
6. 案例分析
农业机械中的链传动应用
4 其他材料选择
根据特殊需求,链条也可以采用聚合物材料、 陶瓷材料等进行制作。
4. 链条的尺寸选择
根据传动功率选择
根据传动所需的功率大小,选 择合适的链条尺寸和型号。
根据链轮齿数选择
200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结构设计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结构设计作 者 姓 名 金玉良专 业 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 范维华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实验师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结构设计目 录摘 要 (1)第一章 概述 (3)1.1 物流知识 (3)1.1.1 物流的定义 (3)1.1.2 物流系统的组成 (3)1.1.3 常用输送机构及功能 (3)1.2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 (5)1.2.1 概述 (5)1.2.2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技术现状 (5)1.2.3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应用情况 (6)1.2.4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发展趋势 (6)第二章 设计任务书 (6)2.1 设计题目 (6)2.2 设计背景 (6)2.2.1题目简述 (6)2.2.2使用状况 (6)2.2.3生产状况 (7)2.3 设计参数 (7)第三章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总体设计方案 (7)3.1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工作原理 (7)3.2 中叉传动方案的设计 (8)3.3 上叉传动方案的设计 (9)3.4 链轮张紧装置的设计 (9)3.5 中叉联结板的设计 (11)第四章 电机的选择与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2)4.1 电机的选择 (12)4.2 主动链轮的设计计算 (13)4.3 下叉循环链中链条末端在中叉两点的确定 (14)4.4 中叉链轮的设计计算 (15)第五章 传动轴及轴承的设计计算 (16)5.1 链轮轴的设计计算 (16)5.1.1最小直径 (16)5.1.2 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 (17)5.1.3 轴的校核 (17)5.2 滚轮轴的设计计算 (18)5.2.1 最小直径 (19)5.2.2 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 (19)5.2.3 轴的校核 (19)5.3.1 链轮轴轴承的校核 (20)5.4 货叉的强度计算 (21)5.4.1 货叉机构的受力分析 (21)5.4.2 货叉的强度计算 (22)第六章 我国企业物流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24)第七章 总结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摘 要堆垛机货叉是现代物流装备的主要取物装置,一般应用于以标准托盘存取的集 装化单元货物和货物体积、质量较大的场合。
第三章_链传动设计

第三章链传动(c h a i n t r a n s m i s s i o n)链传动链与链轮套筒磙子链结构链的接头形式链传动的运动特性链传动的受力分析链传动的失效形式链传动的许用功率润滑布置和张紧链传动(c h a i n t r a n s m i s s i o n)第一节链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一、组成和工作原理1、组成:链条、链轮2、工作原理有中间扰性件的连续啮合传动。
在两个或多个链轮间依靠链轮轮齿与链节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传动是强制性的)3、优缺点4、适用场合1、链条(c h a i n )分类:套筒滚子链套筒链齿形链成型链2、套筒滚子链结构二、链轮和链条单列链双列链多列链(起重链、牵引链、传动链)传动链:成形链套筒滚子链的结外链节内链节形成铰链164.253、套筒滚子链的接头形式4、套筒滚子链的标准1)、节距P 2)、标记:链号系列--列数×节数国家标准标记示例:16A --2×100 G B /T 2431--1997P =链号×=16×=25.4m m 164.25套筒滚子链规格和主要参数5、套筒滚子链的链轮1、轮齿形状2、链轮结构和参数:zp d 180s i n =3)分度圆直径d1)节距P ; 2)齿数Z4)齿顶圆直径d a1m i n 1m a x )/6.11(25.1d z p d d d p d d a a −−+=5)齿根圆直径d f d f =d -d 1 式中,d 1为滚子外径m m−+=链的接头形式偶数节奇数节链轮轮齿形状链轮(s p r o c k e t w h e e l)第二节链传动的运动分析一、平均速度与平均传动比1、平均速度v m)s /m (100060p n z 100060p n z v 2211m ×=×=2、平均速比i2112m n n z z i ==二、链传动的瞬时速度分析R 2ω2=υ/c o s γυ/ωR 1υm i n = R 1ω1c o s 180/z 1υ=R1)、主动论V 1=R 1ω1V =R 1ω1c o s βV /=R 1ω1s i n β2)、从动论V 2=R 2ω2 V =R 2ω2c o s γR 2ω2c o s γ= R 1ω1c o s βω2= R 1ω1c o s β/ R 2c o s γ∵β和γ在不断的变化∴ω2≠常数3、瞬时传动比zp d 180s i n =1)、在主动轮直径d 1和角速度ω1为常数时,链速对应每一个链节做周期性变化。
链条传动及画法

24A
38.10
45.44 22.23 25.22 11.10 36.20 124600 5.60
28A
44.45
48.87 25.40 25.22 12.70 42.24 169000 7.50
32A
50.80
58.55 28.58 31.55 14.27 48.26 222400 10.10
40A
图 滚子链链轮端面齿形 图 滚子链轴面齿形
3
2.5.2 单排小链轮设计
根据表 2-1 和表 2-2 得到小链轮的设计数据:齿数 Z1=19、分度圆直径 d=77.16、分 度圆舷高取 3、齿根圆直径 df=69.21、齿侧凸缘直径 dg=62.79、选用 08 A 型链条,链条 节距 P=12.7、滚子最大外径 dr=7.95、内链节内宽最小 7.85。
表 滚子链的规格及主要参数(摘自 GB1243.1-83)
链号
节距 p/mm
排距 p1/mm
滚子外 径
d1/mm
内链节 链宽
b1/mm
销轴直 径
d2/mm
内链板 高度
h2/mm
极限拉 伸载荷 (单 排)Q/N
每米质 量(单 排 )q/(k
g/m)
05B
8.00
5.64
5.00
3.00
2.31
7.11
制出二条水平线和一条竖线,上面一条水平线右端点与竖线端点重合,下面一条水平线
7
右端点与原点重合,左端点与竖线下端点重合。如图 2-12 所示。选择刚画的二条水平 线和一条竖线再加一条中心线,选择时按住“Ctrl”键,然后在工具栏中单击“镜向” 工具,将选中的草图镜向。如图 2-13 所示。用“智能尺寸” 工具标注出如图 2-14 所 示的尺寸。
机械设计-链传动

4、链轮的材料选用
一般工况下:
重要工况下:
简单工况下:
§9-2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一、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在链传动中,链条绕在链轮上如同绕在两个正多边形的轮子上,正多边形的边长等于链节距 p。
平均链速为:
平均传动比为:
(是恒定的)
链速是周期性变化的,链节距越大,齿数越少,链速的变化就越大。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当主动链轮匀速转动时,从动链轮的角速度以及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 都是周期性变化的。
Kp-多排链排数系数,
传递的功率
当链速<0.6m/s时,主要失效形式为过载拉断,应进行静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为:
≥4~8
式中:zp-链排数;
Q-单排链的极限拉伸载荷,见表11-1。
详细说明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三、主要参数的选择
2.链轮齿数 z
通常 i≤7,推荐的传动比 i = 2 ~ 3.5。
链速
功率
紧边拉力
松边拉力
压轴力:
(可见,链受的是变载荷)
式中: -压轴力系数,水平传动取1.15,垂直传动取1.05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9-3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一、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失效图片
1)链板疲劳
2)铰链的磨损
3)滚子、套筒的冲击疲劳
4)销轴与套筒工作面的胶合
(图9-2)
概 述
排数越多,承载能力越高,但各排链受载不均现象越严重,故排数不宜过多。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11章 链传动

二、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的特点
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有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张紧力小,故对轴的压力小; 可以在恶劣条件下工作; 传动平稳性差,工作时有噪音; 多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低速传动。
2020/7/28
第十章 链传动
10.1 概述
三、链传动适用的一般范围
传递功率: 中心距: 传动比: 链速: 传动效率:
滚子链各联结 部分的配合: 滚子与套筒之
间
留有间隙
2020/7/28
第十章 链传动
10.2 滚子链的结构及标准
2、链的排数 把一根以上的单列链并列、用长销轴联接 起来的链称为多排链。
双 排 滚 子 链
2020/7/28
第十章 链传动
10.2 滚子链的结构及标准
链的排数愈多,承载能力愈高,但链的制 造与安装精度要求也愈高,且愈难使各排 链受力均匀,将大大降低多排链的使用寿 命,故排数不宜超过4排。当传动功率较大 时,可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双排链或三 排链。
2020/7/28
第十章 链传动
10.1 概述
2、齿形链传动
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具有工作平 稳、噪声较小、允许链速较高、承受冲 击载荷能力较好和轮齿受力较均匀等优和维护的要求也 较高。
2020/7/28
第十章 链传动
10.2 滚子链的结构及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11章 链传动
第十章
基本要求:
链传动
1).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2).了解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链轮结构 特点;
3).掌握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4).对齿形链的结构特点以及链传动的布 置、张紧和润滑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020/7/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结构设计作 者 姓 名 金玉良专 业 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 范维华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实验师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结构设计目 录摘 要 (1)第一章 概述 (3)1.1 物流知识 (3)1.1.1 物流的定义 (3)1.1.2 物流系统的组成 (3)1.1.3 常用输送机构及功能 (3)1.2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 (5)1.2.1 概述 (5)1.2.2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技术现状 (5)1.2.3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应用情况 (6)1.2.4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发展趋势 (6)第二章 设计任务书 (6)2.1 设计题目 (6)2.2 设计背景 (6)2.2.1题目简述 (6)2.2.2使用状况 (6)2.2.3生产状况 (7)2.3 设计参数 (7)第三章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总体设计方案 (7)3.1 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的工作原理 (7)3.2 中叉传动方案的设计 (8)3.3 上叉传动方案的设计 (9)3.4 链轮张紧装置的设计 (9)3.5 中叉联结板的设计 (11)第四章 电机的选择与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2)4.1 电机的选择 (12)4.2 主动链轮的设计计算 (13)4.3 下叉循环链中链条末端在中叉两点的确定 (14)4.4 中叉链轮的设计计算 (15)第五章 传动轴及轴承的设计计算 (16)5.1 链轮轴的设计计算 (16)5.1.1最小直径 (16)5.1.2 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 (17)5.1.3 轴的校核 (17)5.2 滚轮轴的设计计算 (18)5.2.1 最小直径 (19)5.2.2 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 (19)5.2.3 轴的校核 (19)5.3.1 链轮轴轴承的校核 (20)5.4 货叉的强度计算 (21)5.4.1 货叉机构的受力分析 (21)5.4.2 货叉的强度计算 (22)第六章 我国企业物流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24)第七章 总结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摘 要堆垛机货叉是现代物流装备的主要取物装置,一般应用于以标准托盘存取的集 装化单元货物和货物体积、质量较大的场合。
现代产业物流管理中,产品和原材料采用现代化立体仓库周转储运是发展方 向。
现代储运立体仓库通常由固定的立体货架和自动化堆垛机2部分构成,由堆 垛机实现物料自动化入库出库。
而货叉是有轨巷道堆垛机装置中重要的存物取货 机构。
货叉下挠度,是堆垛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直接关系到堆垛机是 否能正常工作。
因结构型式、材料及加工热处理工艺的限制,同等状况下,目前 国内立体堆垛机的货叉下挠度要比国外大20%~30%。
改进货叉结构,合理选材, 提高工艺手段,是减少货叉下挠度,保证堆垛机工作性能的重要措施。
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都把着眼点放在开发性能可靠的新产品和采用高新技术 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
在堆垛机货叉方面,我们应当看到和世界发达国 家的差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打破传统思路,推出新的外形和更高性能的堆 垛机。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必能设计出结构安全、可靠性能高的堆垛机 货叉,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我国填补一分科技空白。
本次设计任务是设计纯链传动双向伸出货叉机构, 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其 性能及效率进行改善,以便在物流产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的软件主要 有二维软件CAXA和CAD。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校核计算。
关键词:链传动 双向伸缩 三层货叉 直线差动ABSTRACTSTACKING MACHINE goods crosses the modern logistics and equipment for the main pollutant devices, the general standard tray access to apply the assembling of goods and goods unit volume, compared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occasion.Modern industry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ducts and raw materials used modern threedimensional warehouse revolving storage, transport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Modern storage, transport and storage normally fixed stereo stereo rack and automation of stacking machine 2 parts of the material stacking machine for the library automation storage. The goods crosses the rail alley stacking device, the property of the goods.The goods of fork, stacking machine is a very important in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TACKING MACHINE is related to normal. due to structural type,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Limited, and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acking the goods crosses the deflection to more than foreign 20% to 30%.Improving cargo fork structure, reasonable uploaded,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means, is to reduce goods crosses the deflection to ensure that STACKING MACHINE performance.Th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are reliable and high technology, more emphasis on practical and security. The STACKING MACHINE cargo fork, we should see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nd the world, summing up experiences and to identify weaknesses, break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and new dimensions and better performance of stacking machine.I believe that through our efforts, will be able to design the structural safety, reliability, high STACKING MACHINE cargo fork, to enhance ou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o fill the gap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design is designed purely chain transmission reciprocal fork out of goods, the existing on the basis of their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order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oftware 2 D CAXA and CAD software. as a basis for the necessary school nuclear calculation. Key words:chain transmission ;Two Way flexible ;threetier telescopic fork ;Linear differential第一章概述1.1 物流知识:1.11 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就是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 手里的广范围的活动,有时也包括从原材料的供给源到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
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在下这个物流定义的同时还列举了物流活动的诸种要素。
即 货物运输、仓库保管、装卸、工业包装、库存管理、工厂和仓库选址、订货处理、 市场预测和客户服务。
现代物流系统是实施CIMS技术后在全面信息集成和高度自动化环境下,以 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以市场反馈的信息为依据快速安排和合理变更生产计划有效 地实施了生产管理与控制强化了生产环节的物流管理系统。
现代物流系统具有很 强的时空性、技术性和经济性。
从整体上讲它精简组织结构,减少纵向管理层次 增加横向的管理范围,以灵活多变,基于项目的组织结构代替传统的阶梯式组织 结构,并且尽可能缩小中央管理部门的功能,把更多的权限下放到业务部门。
现 代物流系统使技术资源、 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等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作业 的敏捷性大大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1.1.2 物流系统的组成:立体仓库、 各类缓冲站以及从事物料搬运任务的运输设备是物流系统的三大 要素。
整个物流系统的开发就是围绕它们展开的。
物流系统的目标就是高效率、 合理化地利用全部储运机械, 对从毛坯采购入厂到成品销售出厂全过程中的物流 进行控制和管理, 满足生产各单元的需求, 达到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物流故障率、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生产的过程。
对物流系统的要求是能够按准 确的时间,将准确的物料,以准确的质量,运送到准确的地点。
制造行业的物流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毛坯、半成品、成品所构成的工件流;刀具、夹具所构成的工具流;货箱、托盘及辅助设施所构成的配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