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忧患论——汤因比的历史哲学思想浅述
汤因比 文明概念

汤因比文明概念汤因比,这名字您听说过不?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他提出的文明概念,那真是让人深思啊!咱先来说说啥是文明。
您想想,文明就像一座大房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房间和摆设。
有的房间装满了知识和智慧,有的房间放满了道德和伦理,还有的房间堆满了艺术和审美。
这每一个房间都很重要,少了哪个,这房子都不完整,都不叫真正的文明。
汤因比认为文明可不是简单的一堆东西凑在一起,而是一个有生命、会发展变化的东西。
这就好比一颗种子,埋在土里,慢慢地发芽、长大,最后变成一棵大树。
文明也是这样,从小小的萌芽开始,经历风风雨雨,不断成长和演变。
您看咱们人类历史上出现过那么多的文明,有的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有的却能延续几千年。
这是为啥呢?汤因比说了,这和文明自身的适应能力、创造力有很大关系。
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他总是害怕改变,不愿意学习新东西,那他能有多大出息?文明也是一样啊,如果一个文明故步自封,不接受新的思想和技术,那它能长久吗?肯定不能啊!再比如说,有些文明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这样的文明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充满了爱和关怀。
而有些文明呢,到处充满了争斗和冲突,人们只想着自己,这样的文明能发展好吗?汤因比的文明概念还告诉我们,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
就像在一个村子里,各家各户都有联系,互相借个东西,互相帮个忙。
文明也是这样,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
比如咱们中国的文明,在历史上和周边的文明有过很多交流,吸收了别人的好东西,也把自己的好东西传给了别人。
这就使得咱们的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更有生命力。
您想想,如果每个文明都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子里,不和别人交流,那得多无聊,多没前途啊!汤因比的文明概念真的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它让我们明白,文明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发展。
咱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更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文明的意义。
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让不同的文明能够和谐共处?是不是应该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让我们自己的文明更加美好?总之,汤因比的文明概念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探索文明之路的方向。
文明忧思:阿诺德J·汤因比的战争观探究

、
战争 与 和平 问题 是 国 际政 治研 究 的核 心议 题 , 学 界对 战 争起 源 的 探 讨 结 果 也 呈 现 出 多样 化 的特 征 。既 往研究 者 更多 的是把 战争 的原 因归 结 于宗教
关键词 : 汤 因比; 战争; 和平 ; 无政府状 态; 社会公正 中图分 类号 : K 0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8 3 3 2 ( 2 0 1 3 ) 0 1— 0 0 5 9— 0 4
阿诺德 J・ 汤因 比是 当代西方 著名 的历史学 家, 但人们在关注他作为一个历史学者的身份 和解 读其以文明史观为 内核的历史哲学思想 的同时 , 却 忽 略 了他对 国 际政 治 问 题 的研 究 。事 实 上 , 汤 因 比 的历史 研究 始终 带有 服务 于英 国外交 政策 和解 决 国 际政治问题尤其是威胁 当代人类文明存续的战争问 题 的价值导 向。本文试从汤 因比的一系列著作、 论 文、 访谈录及与友人书信等相关史料出发 , 来尝试认 识历史学之外的另一个 汤因比, 考察其对 国际政治 中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所做 的一些思考 , 并对其 战争 观 的一 般特 征进 行归 纳解 析 。 战 争起 源的反 思
家的社会中是多余 的。 ” …
因而 , 汤因比所指的
无 产 者 阶层 的 特征 既包 括 物 质 的匮乏 , 也指 精 神 上
为主流社会所排斥 , 而这些无产者则是导致 内部动 荡的根源之一。“ 当我们检查一下这些牺牲者对于 他们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之命运的反应时 , 我们毫 不诧异 地发 现 , 他们 的反 应 之一 乃 是 从 他们 的身 上 爆发出来的野蛮行为, 其粗暴程度超过了他们的压 迫者 和剥 削者 的冷血 与残暴 。这 种狂 热有 一个共 同 色彩 , 就是拼命 的无产者 的暴动 。 ” _ 2 基于此观念 , 他对 2 O世纪 3 0年代希特勒主义的定性为“ 它首先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内容提要: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从整体上进行的,他把每一个文明都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比较研究。
他的整体论思想与中国有着内在的联系。
他认为“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
汤因比不仅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太极阴阳之说,并且用这一学说来解说自己的文明理论。
他不仅运用这种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中国文明历史的进程,而且他还以此来解释世界上其他的文明与历史行程。
原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阿诺尔德.汤因比(Arnold T oynbee,1889-1975)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是当代西方“思辨历史哲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汤因比于1975年10月22日病逝,终年八十六岁。
汤因比曾经说过,他之所以成为历史学家而不是哲学家或物理学家,主要是由于他母亲的缘故,因为他的母亲就是一位历史学家。
汤因比毕业于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在大学时期他接受的几乎全部是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的教育,他曾经用十二年的时间学习希腊文,用十五年的时间学习拉丁文。
在汤因比看来希腊古典作品的教育对一位想成为历史学家的人来说是一种“无价之宝”。
正因为如此,每当他进行历史研究时,总是把他所研究的领域与希腊罗马和西方基督教文明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产生了他的比较历史研究法。
汤因比著作宏富,而代表其基本观点的主要是他的十二卷巨著《历史研究》(从1934年出版第1-3卷到1961年第十二卷出齐,前后共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在这十二卷巨著中提出了他的历史哲学。
他试图描绘出一幅人类历史的总的图式。
在汤因比看来,历史研究中可以理解的最小的研究单位是“文明”或“社会”,而不是“民族”或“国家”。
因为单纯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不可能了解它的历史全貌;人类历史从哲学的意义上讲都是“平行的”、“同时代的”、“等价的”。
他把人类六千年的历史分成二十一个文明,而每一个文明都有其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灭亡。
汤因比文明理论撮要

汤因比文明理论撮要亨利·汤因比是20世纪初叶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的著作《文明的形成》被认为是世界文化史的经典。
在这本书中,汤因比提出了文明是一种历史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到了文明社会,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汤因比的文明理论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点:1. 文明是历史演化的产物: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历史演化过程的结果,是人类文化、技术、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文明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是原始社会,然后进化为部落社会、城市国家和国家社会等。
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逐渐摆脱了野蛮和动物本能的影响,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2. 技术进步是文明发展的关键:汤因比认为文明的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就是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类随着社会和生产方式不断的升级发展,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进而产生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文明。
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也都逐渐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因此技术进步被汤因比视为文明发展的关键。
3. 文明具有独特性:汤因比认为每个文明都是独特的,具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等,并认为这些因素是文明的核心要素。
最典型的比如,中国文明以儒家文化和封建制度为主要特征,而西方文明则以基督教文化和民主制度为主要特征。
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彼此之间的独特性是得到保持和传承的。
4. 文明不可避免地衰落:汤因比的文明理论中最为悲观的一点是,文明的衰落不可避免。
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内生的或外在的因素,使得文明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
历史上倒塌的文明都遭受了战争、内乱、自然灾害、文化冲突等等的影响,导致其逐渐瓦解。
总的来说,汤因比的文明理论阐述了人类文明历史演化的渐进过程,以及历史中人类不断摆脱动物本能的演化进化过程。
同时,他也指出了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文明之间应该尊重彼此的独特性和独特文化。
不过也强调了文明的衰落不可避免,而文明的衰落通常和一些自身的原因和外在因素等密不可分。
汤因比文明理论撮要

汤因比文明理论撮要汤因比文明理论是近代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早在19世纪中期就被汤因比提出并阐述。
该理论从历史与社会的演进角度分析,阐述文明的起源、传播及发展过程,并对未来文明发展提出一些预测。
汤因比文明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 文明的起源。
汤因比认为,文明的起源始于土地的开发与农业的兴起。
一旦人类开始耕种土地,他们就必须协作合作,发展新的工具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这些必要的合作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最终导致了人类文明的出现。
2. 文明的传播。
汤因比认为,文明的传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科技和财富。
它们被视为文明的三大推动力。
政府需要有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实力,才能吸引其他国家加入自己的文明圈。
科技进步是随着人们学习了新的制造方式和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而财富则带动了商品交流并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
3. 文明的发展。
汤因比认为,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周期性的起落,并受到经济、政治、技术以及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发展的历程中,文明经历了从无文明状态到初级文明状态,再到成熟文明状态的过程。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明越来越复杂、分化和专业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思想体系。
4. 文明的未来。
汤因比认为,未来的文明将会继续发生变化,但社会仍然会存在着不平等、贪婪和人性的本质等基础因素。
在未来的文明中,他认为大众文化和通讯技术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强调精细分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他还预言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世界文化,它将超越国家和种族的限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明。
总的来说,汤因比文明理论对人类文明的起源、传播、发展及未来展望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为探索人类文明之路提供了独到的视角和思路。
汤因比文明理论撮要

二○二○年·第一期史坛纵论78其时“哀帝被疾”,朝政及经济状况已远非汉武帝时代之强盛;若交恶匈奴,其危殆之情势不言自明。
幸得哀帝能及时清醒,当即听取了扬雄的谏言而接纳匈奴的“归义”。
史称哀帝“文辞博敏,幼有令闻”,不虚言也。
汉代与匈奴之间的和、战关系,极为复杂多变;大抵说来,乃取决于双方实力的强弱消长。
但是,总体而言,汉、匈之战,皆为匈奴一方挑起事端,西汉被迫还击。
当然,若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时代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矛盾冲突及民族融合的眼光来审视的话,西汉和匈奴之间的和与战,毕竟是难以避免的。
匈奴就其族源上来看,也是华夏的成员(有《史记》《汉书》为证)。
正是从这个层面讲,汉匈战争,实乃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发生的矛盾,产生的冲突,又由此激化为高级形式的战争。
这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民族融合的一种形式,所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准此,扬雄谏言主张接受匈奴归附,反对轻启战端,显示出其胸怀开阔,眼光睿哲,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扬雄这篇论政文章,如此思致缜密,论辨有据,气势跌宕,令人叹服,只是为研究者所忽略。
惜哉!究其原因,大抵是扬雄在文学、哲学、语言学、史学方面的成就卓著,从而掩盖了此文的光辉。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西方思辨历史哲学的主要代表,也是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他的传记作者,同为世界著名历史学家的威廉·麦克尼尔将他与希罗多德、但丁以及弥尔顿相提并论,认为汤因比是这些优秀前辈在20世纪的追随者,“因为他同这些先贤一样,拥有一个强大的充满创造性的头脑,可以不停歇不间断地使世界更富有意义”[1]。
他撰写的《历史研究》《文明经受着考验》《人类与大地母亲》等著作,从极为宏大的视角对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理解,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提出全新的独到见解,故而曾名噪一时。
然而,也正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个时刻起,历史学界一些著名的学者开始对汤因比进行批评和攻击,导致汤因比的名望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走向黯淡和颓败。
汤因比的历史理论

汤因比的历史理论汤因比的历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史学的两个趋势:一是19世纪传统的叙述型历史已转向整体型、分析型历史;二是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在对文明起源的解释上,汤因比提出了挑战与应战的理论,这是他比斯宾格勒高明之处,也比传统的种族论和环境论大大前进了一步,因为他注意到了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注意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
但这一理论也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过分强调了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用;二是忽视了挑战应战过程中物质因素的存在。
汤因比看到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注重道德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完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他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夸大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汤因比用他的文明衰落理论硬套其他文明的历史,是不符合事实的。
但他在晚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指出仅用一个西欧模式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还应再加一个中国模式或犹太模式,并对中国的未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从汤因比的理论和体系中,也可以看到当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潜意识和直觉的作用。
但他仍然认为人的理智和良心是高于一切的。
在对西方前途的解释上,汤因比也与斯宾格勒不同,他认为西方文明虽然发展到了顶点,但还没有理由说它已走向死亡。
西方将来的命运如何,取决于西方人能否面对挑战进行成功的应战,能否解决那些西方文明生存的各种问题。
这种比较乐观和现实的态度,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代和西方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他也不是个纯粹书斋型学者,他曾数次进入英国外交部工作,作为英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过巴黎和会,搞过情报工作,在《历史研究》一书的开头,汤因比就尖锐指出,以往历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这大大限制了历史学家的眼界。
事实上,欧洲没有一个民族国家能够独立地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
因此,应该把历史现象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比较和考察,这种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
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
汤因比文明理论撮要

汤因比文明理论撮要汤因比文明理论概要汤因比(Samuel P. Huntington)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学家和学者,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在国际关系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而他的汤因比文明理论也因此成为了国际关系和社会学领域中备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理论之一。
汤因比文明理论主要从文明的角度对全球政治形势和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在他的观点中,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世界历史上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他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明的价值观和利益冲突将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文明冲突将会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文明的定义和特征汤因比将文明定义为“最高水平的文化标识”,并且指出一个文明是由共同的宗教、语言、价值观、历史和传统构成的。
他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根植于其宗教、历史和文化差异之中。
文明冲突的观点汤因比认为,文明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
他指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东方文明等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是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争议,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文明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文明冲突的例证汤因比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列举了许多例证来支持他的文明冲突观点。
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之间的冲突、印巴冲突、中美关系中的文明冲突等等。
他认为,这些冲突并非偶然的事件,而是文明间根深蒂固的矛盾所导致的。
文明冲突的影响汤因比认为,文明冲突将给全球政治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战争、恐怖主义等严重后果。
他强调,全球各国需要通过对话、合作和谅解来化解文明之间的冲突,以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
汤因比文明理论强调了文明冲突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将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这一理论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汤因比的观点也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和讨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通过对文明冲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政治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合作与对话来化解文明之间的冲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