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醚和环氧化合物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八章醚和环氧化合物(etherandepoxides)

第八章醚和环氧化合物(etherandepoxides)

第一节醚(ether)一、醚的结构、分类与命名二、醚的物理性质三、醚的化学性质四、冠醚五、硫醚混醚对于 Ar—O—R 型芳香醚,芳香烃基名称在前,脂肪烃基名称在后。

苯甲醚多元醚首先写出多元醇的名称,再写出另一部分烃基的数目和名称,最后写 “醚”字。

CH3OCH2CH2O CH3乙二醇二甲醚CH3OCH2CH2O CH2CH3乙二醇甲乙醚较复杂的醚以较大的烷基、不饱和烃基或芳香烃基所对应的烃作为母体,另一烃基与氧组成的烃氧基作为取代基。

HOCH2CH2OCH2CH3 2-甲氧基戊烷2-乙氧基乙醇环醚多用俗名;或按杂环化合物命名的方法命名。

(1)命名或写结构式(2)(3)CH 3CHCHCH 2CH 2CH 3OC 2H 5CH 32-甲基-3-乙氧基己烷CH 3CH 2OCH(CH 3)2O 乙基异丙基醚苯基环丙基醚一些常见醚的物理性质0.994158.3-37.3苯甲醚35CH 2═CHOCH ═CH 2二乙烯基醚0.769141-97.9(CH 3CH 2CH 2CH 2)2O 正丁醚0.72568-86(CH 3)2CHOCH(CH 3)2异丙醚0.73690.5-122(CH 3CH 2CH 2)2O 正丙醚0.71434.6-116CH 3CH 2OCH 2CH 3乙醚0.69710.8CH 3OCH 2CH 3甲乙醚0.661-24.9-138CH 3OCH 3甲醚密度/(g·cm -3)沸点/℃熔点/℃结构式化合物(续表)0.86383-68CH 3OCH 2CH 2OCH 3乙二醇二甲醚1.033101111,4-二氧六环0.88865.4-108四氢呋喃0.88211环氧乙烷 1.07425927二苯醚密度/(g·cm -3)沸点/℃熔点/℃结构式化合物三、醚的化学性质RCH 2 -O-CH 2R●●1、 盐的生成2、醚键的断裂3、过氧化物的生成H +(一) 盐的生成醚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能接受质子而生成 盐。

醚和环氧化合物

醚和环氧化合物

第7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本章重点介绍醚和环氧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醚键断裂的机制;环氧乙烷开环反应的机制;取代环氧化合物在酸和碱催化下的开环取向;以及醚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醚(ether)是含氧的有机物,可以看成是醇或酚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醚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环氧化合物(epoxide )是指含有三元环的醚及其衍生物。

它属于环醚,但性质与一般的醚不同,高度活泼,是合成反应重要的中间体。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1. 醚的结构如何?它怎样分类和命名? 2. 醚键断裂有何规律?反应机制是什么? 3. 环氧化合物特指哪一类环醚?它如何命名? 4. 环氧乙烷开环反应的机制是什么?5. 取代环氧化合物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开环取向是否一样?为什么? 6. 冠醚是什么样的化合物?有哪些重要用途?7.1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温习提示:醇的结构,醇分子间脱水反应。

醚的结构通式为R-O-R 、Ar-O-R 或Ar-O-Ar ,分子中的C-O-C 键称为醚键,是醚的官能团。

甲醚分子中C-O-C 键角为111.7°,氧原子为sp 3不等性杂化,两对孤对电子位于sp 3杂化轨道。

H 3C3图7-1 甲醚的结构按醚键所连接的烃基不同,醚可以是饱和醚、不饱和醚和芳香醚等: 饱和醚: CH 3OCH 3 CH 3CH 2OCH 2CH 3 CH 3OCH 2CH 3 不饱和醚: CH 3CH 2OCH=CH 2 芳醚:两个烃基相同的为单醚,两个烃基不同的为混醚。

如果氧原子与烃基连成环则为环醚。

分子中含有多个氧原子的大环醚,因为结构象皇冠而被称为冠醚。

单醚命名时,如果是两个饱和烃基,在烃基名称后面加上醚字,通常“二”字可省略;CH 33如果是不饱和烃基或芳烃基,“二”字不可省略。

英文名称醚为ether ,例如:CH 3CH 2-O-CH 2CH 3 CH 2=CH-O-CH=CH 2(二)乙醚 二乙烯基醚 二苯醚diethyl ether diethenyl ether diphenyl ether混醚命名时,分别写出两个烃基的名称,加上醚字,如果是两个脂肪烃基,较优基因放在后面;如果有芳烃基,则芳烃基放在前面,英文命名醚中烃基按第一个字母顺序排列。

《医用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总)

《医用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总)

医用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009)第1章 绪 论习 题7 指出下列结构中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1)CH 3CH 2OCH 3 (2)CH 3CH=CH 2 (3)CH 3CH 2≡CH (4)CH 3CH=CH-OH解:第2章 链 烃习 题1 用IUPAC 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取代基。

解:(1)3,3-二乙基戊烷 (2)2,6,6-三甲基-5-丙基辛烷 (3)2,2-二甲基-3-己烯 (4)3-甲基-4-乙基-3-己烯 (5)4-甲基-3-丙基-1-己烯 (6)丙烯基 (8)2,2,6-三甲基-5-乙基癸烷 (9)3-甲基丁炔3 化合物2,2,4-三甲基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各属于哪一类型(伯、仲、叔、季)碳原子? 解:CH 3CCH 3CH 3CH 2CHCH 3CH 2CH 31°4°1°2°1°3°2°1°1°4 命名下列多烯烃,指出分子中的π—π共轭部分。

解:(1) 2–乙基–1,3–丁二烯(2) 2–乙烯基–1,4–戊二烯(3) 3–亚甲基环戊烯(4) 2.4.6–辛三烯spsp2sp 3sp 2sp 2spsp 2CH 3CH=CH 2sp 2(1) (2)(3)CH 3CH 2≡CH (4)CH 3CH=CH-OH CH 3CH 2OCH 3sp 3sp3sp 3sp 3(5)5–甲基–1.3–环己二烯(6)4–甲基–2.4–辛二烯9 将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 解:(3)>(2)>(1)>(4)10 按稳定性增加的顺序排列下列物质,指出最稳定者分子中所含的共轭体系。

解:(1)d >b >c >a (2)d >c >b >a12下列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现象?若有,写出它们的顺反异构体。

解:(1)无 (2)有C=CCH 3HH 2H 5C =CCH 3HHC 2H 5(3)有C =CHC =CH BrCl C 4H 9Br ClC 4H 9(4)有3C =CBrCl HCH 3C =CBr ClH(6)有C =CC 2H 5CH 3C 2H 5CHCH 3CH 3C =CC 2H 5CH 32H 5CHCH 3CH 314 经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下列产物,试写出原烯烃的结构式。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章酚和醚部分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章酚和醚部分答案

第十章酚、醚参考答案
2 写出下列结构式的系统命名
(6)5-硝基-3-氯-1,2-苯二酚(考察内容:较优官能团的确定,取代基的优先顺序)(7)对溴苯乙醚(对溴苯基乙基醚;考察内容:较优官能团的确定,醚的命名)
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8 完成下列各反应
(6)(CH3CH2)2CHI + CH3 (考察内容:醚键的断裂,思考:醚键断裂顺序,如果HI不过量产物是什么?)
(8)CH3CHBrCH2OH (考察内容:环氧乙烷的酸性开环,注意酸性开环和碱性开环的不同)
(13)(考察内容:环氧乙烷的碱性开环,S N2开环机理)
(14)(考出内容:环氧乙烷的酸性开环,断键位置类似S N1,反应实质S N2,注意反应的反应机理)
(16)(考察内容:醚键的断裂规律,脂环烃中氢原子表示方法)
(18)(考察内容:酸性开环的断键位置及原因,亲核试剂进攻方向,产物构型)
(19)(考察内容:碱性开环的断键位置,亲核试剂进攻位点、方向,产物
构型)
13 合成题:
3 参考答案:
丙烯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与HBr加成得到正溴丙烷,正溴丙烷与镁形成丙基溴化镁格氏试剂,后者与丙酮发生加成反应后水解,即可得到1,1-二甲基丁醇,1,1-二甲基丁醇与金属钠反应可得到相应的醇钠;
丙烯与NBS发生自由基取代可得到3-溴丙烯,3-溴丙烯与上面制备得到的醇钠反应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考察内容:威廉森制醚法: 醇钠和卤代烃的选择原则;醇钠的制备;由烯烃制备一级卤代烃的方法(过氧化效应);烯烃中α氢的取代反应;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应用)。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8-13章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8-13章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 _第9-13章《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其中包括各种判断题、推断题、思考题以及合成题的答案!)第9章 醇、酚、醚9-1 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OHCCHO OO OO OHH 3COCH 3OHCH 2OHPhCHCH 2CH 2CH 3OHPhOCH 2CH=CH 2OOCH 3H 3COOCH 2CH 3CH 3(CH 2)10CH 2SHCH 3SCH 2CH 3O 2S(1)(2)(3)(4)(5)(6)(7)(8)(9)(10)(11)(12)(1)3-丁炔-2-醇; (2)15-冠-5; (3)(1R )-5-甲基-2-异丙基环已醇; (4)3-甲基-5-甲氧基苯酚; (5)3-羟甲基苯酚; (6)1-苯基-1-丁醇; (7)苯基烯丙基醚; (8)4,4’-二甲氧基二苯醚; (9)1,2-环氧丁烷; (10)正十二硫醇; (11)甲乙硫醚; (12)二苯砜。

9-2 完成下列反应(1)25H 3C 6H525H 3C 6H 52H 53(S N i 反应,构型保持)(S N 2反应,构型翻转)OH CH 3H PBr 3H CH 3Br(S N 2反应,构型翻转)(CH 3)3CCH 2OHH 2SO 4CrO 3,(CH 3)2C=CHCH 3(E1反应,碳架发生重排)HOOH CH 3NOOHCH 3(弱氧化剂不能氧化叔醇和双键)O3OH(S N 2反应,进攻位阻较小的碳原子)(2)(3)(4)(5)OHHCO 3H H 2O / H(6)OHH HOHOHH +(中间产物为环氧化物,亲核试剂进攻两碳原子的几率相等)CH 3AlCl 3(8)OH+CH 3OOHCO CH 3(Fries 重排,热力学控制产物)(7)OH OHOOO (频哪醇重排)(邻二醇氧化)222(10)O CH 2CH=CHCH 2CH 3OH(1) NaOH (9)OHOHOO (亲核取代反应)H 3CCH 3*OHH 3C3CH 2CH=CHCH 2CH 3*(发生两次Claisen 重排)OH OHC +(Reimer-Tiemann 反应)(11)C 2H 5SH(13)CH 3CH 2CHCH 2CH 3(15)CH 3Br +(12)OCH 3+CH 3CH 2CHCH 2CH 3OH+(S N 2反应)OHOBrHBr(S N 1反应)(CH 3)2CHCH 2CH 2CH 2Br+OH(CH 3)2CHCH 2CH 2CH 2SVH 2CH 3(S N 2反应)OH HClH H OH H OHOHHOHH (1) OH (2) H 2O(14)9-3 将下列各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成序。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 (2)3-甲基-4-异丙基庚烷 (3)3,3,-二甲基戊烷 (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2,5-二甲基庚烷 (6)2-甲基-3-乙基己烷 (7)2,2,4-三甲基戊烷 (8)2-甲基-3-乙基庚烷 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 3)3CC(CH 2)2CH 2CH 3 (2) (CH 3)2CHCH(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3CCH 2CH(CH 3)2 (4) (CH 3)2CHCH 2C(CH 3)(C 2H 5)CH 2CH 2CH 3 (5)(CH 3)2CHCH(C 2H 5)CH 2CH 2CH 3 (6)CH 3CH 2CH(C 2H 5)2(7) (CH 3)2CHCH(CH 3)CH 2CH 3 (8)CH 3CH(CH 3)CH 2CH(C 2H 5)C(CH 3)3 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 (2)2,4-二甲基己烷 (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 (5)4,4-二甲基辛烷 (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 H HHHHH H Br BrBr Br交叉式 最稳定重叠式 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 构造异构(4),(5) 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 3)4 (2) 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CH(CH 3)CH 2CH 3 (4) 同(1)10、 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 (CH 3)2CHCH(CH 3)CH 3 (2)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 , (CH 3)3CCH 2CH 3 (3)CH 3CH 2CH(CH 3)CH 2CH 3 (4)CH 3CH 2CH 2CH(CH 3)2 14、 (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eH H i-PrEt Men-PrMe Me Et i-Prn-P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H 2CH 3CH 3CH 2CCHCH 3CH 3OH BrCH 3CH 2CCHCH 3CH 3Cl ClCH 3CH 2C CHCH 3CH 3OH OHCH 3CH 2CH CHCH 3CH 3OHCH 3CH 2COCH 3CH 3CHOCH 3CH 2CH CHC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OOH
CH3CH2OCH2CH3 + O2
CH3 CHOCH2 CH3
• 除去过氧化物方法: (A) 加入还原剂如Na2SO3 、FeSO4等,以破坏生成的过氧
化物; (B) 储存时醚中加入少许金属钠或铁屑,以免过氧化物形成。
10.6 醚和环醚的化学性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蒸馏乙醚时,不要完全蒸完,以免过氧化物过度受热 而爆炸。蒸馏前必须检验有无过氧化物存在,以防意 外。
(2)合成环醚
OHCC Cl OH
CC O
C C + RCO3H
CC O
用分子内的Williamson合成反应制备
OH
O
OH
(CH2)n
H2O
(CH2)n
X
CH2X
CH2—X
(CH2)n+1 O
10.3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法
10.3.3 不饱和烃与醇的反应
ROH
CH3
CH3 C CH2
浓H2SO4
(CH3)3COCH2CH2MgBr HCHO
+
H3O
(CH3)3COCH2CH2CH2OH
浓H2SO4 HOCH2CH2CH2OH + (CH3)2C=CH2
10.4 醚的物理性质
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醇要低,因为醚分子中没有羟基, 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
醚与水能形成氢键,乙醚与丁醇溶解度相同.
MgBr
H2C
CHCH3 纯醚
O
H+ H2O
CH2CHCH3 OH
10.6 醚和环醚的化学性质
10.6.5 Claisen重排
OCH2CH CH2 200℃
OH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

【答案】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323232232Δ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ƒ2332Δ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解析】 【分析】(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

【详解】(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故答案为: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323232232Δ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ƒ,故答案为:323232232Δ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ƒ;(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反应方程式为:2332Δ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故答案为:2332Δ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故答案为:()()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为精品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下载支持,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谢谢支持!
1 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
1. 命名下列化合物:
(1)异丙基仲丁基醚 (2)2-甲基-5-甲氧基己完烷
(3)4-甲基-4’-硝基二苯醚 (4)对硝基苯基叔丁基醚
2. 完成下列反应式:
4. 因为CH 2=CHCH 2OH 能形成很稳定的碳正离子CH 2=CHCH 2+。

6. 解释下列事实:
7. 写出下列反应的可能过程:
8. (1)他得到的化合物为:
(2)正确的合成路线如下:
9. 以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0.以苯、甲苯、乙苯、环己醇和四个碳以下的有机物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1. A 、B 、C 、D 的可能结构式如下: OCH 3CH 3Br
A B C D OCH 3CH 2Br OCH 3COOH Br OCH 2CH 3Br 有关反应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