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程基准转换

合集下载

egm2008与国家85简单换算

egm2008与国家85简单换算

egm2008与国家85简单换算EGM2008,全名为"Earth Gravitational Model 2008",是一个用于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的大规模的地球重力模型。

它是由NASA的地球测量小组(National Geodetic Survey)和NIMA (National Imagery and Mapping Agency)合作研发的。

这个模型提供了从-90到90度纬度和0到360度经度的高度数据。

这个模型中,地球被划分为离散的网格,每个格点都有对应的重力加速度值。

国家85,则是中国的一种大地水准基准面系统,简称"85高程基准"。

它以钦仰山高程为基准点,确定了中国大陆部分地方标高值。

国家85高程基准采用了全国性、一级高程基准面,同时保留了原地形基准面作为一种可选择的二级高程基准面。

EGM2008和国家85作为表达地球形状和重力场的工具,可以相互配合使用进行相关的换算。

1. 基本原理和定义EGM2008模型定义了一个地球表面高度和对应的地心测地高度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是通过重力势的展开式来表达的。

这个模型的原理是将地球分解为由球谐函数描述的各个引力子问题,并根据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高程数据。

国家85基准则通过在全国各地的高程测量点和钦仰山的高程数据进行比对,得到了高程的基准面。

这个基准面的选取一般要考虑地球自转在形成地球引力场中的作用,以及大地水准面在各地的分布情况。

2. 高程换算关系EGM2008提供了地心测地高度(geocentric height)和椭球高度(ellipsoidal height)之间的转换关系。

椭球高度是相对于基准椭球体的高度,而地心测地高度是相对于地球质心的高度。

国家85基准面系统则提供了国内各测量点相对于钦仰山高程的高度数据。

通过EGM2008模型提供的地心测地高度和椭球高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将国家85高程换算为地球模型中的地心测地高度。

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及其分布

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及其分布

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及其分布一、1985国家高程基准概述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我国大地测量领域的重要基准之一,它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起算面,自198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采用。

该基准的建立,为我国地形测绘、工程建设、地质勘探等众多领域提供了统一的高程基准面。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高程基准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系统差。

二、全球似大地水准面简介三、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及其分布1. 系统差产生原因(1)起算面差异:1985国家高程基准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起算面,而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以地球重力场为依据,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2)重力场模型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存在差异,导致高程基准间的转换存在偏差。

2. 系统差分布特征(1)空间分布: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在我国呈区域性分布。

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系统差较小,西部地区系统差较大。

(2)数值分布:系统差数值在±0.5米范围内波动,部分地区可达±1米。

具体表现为:沿海地区系统差较小,内陆地区系统差较大;平原地区系统差较小,山区系统差较大。

3. 系统差对实际应用的影响(1)地形测绘:系统差会影响地形图的精度,导致地形图与实际地形不符。

(2)工程建设:在高程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系统差可能导致误差累积,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3)地质勘探:系统差会影响地质勘探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矿产资源评价和开发。

四、结论与建议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及其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对我国大地测量及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为减小这种影响,建议如下:1. 加强地球重力场研究,提高重力场模型的精度。

2. 完善我国高程基准体系,逐步实现与国际高程基准的接轨。

3. 在实际应用中,充分考虑系统差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误差。

2000大地高程转85高程

2000大地高程转85高程

2000大地高程转85高程
2000年大地高程是指根据2000年的大地水准面测量的高程数据,而85高程是指根据1985年的高程基准面测量的高程数据。


中国,大地高程和85高程是两种不同的高程系统,它们之间存在一
定的转换关系。

要将2000年的大地高程转换为85高程,通常需要进行高程数
据的基准面转换。

这个转换过程一般需要通过专业的测绘机构或者
地理信息系统进行。

具体的转换方法包括了解当地的高程基准面变
换参数、采用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行转换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地高程和85高程是基于不同的高程基准
面测量的,因此转换时需要考虑到基准面的差异,以及转换参数的
精确性。

另外,在实际的测量和转换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地球椭
球体参数、大地水准面的变化等因素,以确保转换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总之,将2000年的大地高程转换为85高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以确保转换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0.000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0.029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1.688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0.586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天津地区各高程系换算的应用意见

天津地区各高程系换算的应用意见

天津地区各高程系换算的应用意见
天津地区高程系换算是指将所测量的高程值从一个高程系统转换到另一个高程系统的过程。

在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等领域中,高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进行高程系换算。

在应用方面,天津地区高程系换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勘探:在采集地质数据时,由于填图高程和大地高程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将填图高程转换为大地高程,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地质构造和地质条件。

2. 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测量和控制高度和高程,将不同高程系之间的高程数据进行换算可以保证建筑物的高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3. 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需要测量水位的高度,将水位高程值从一个高程系转换为另一个高程系可以保证水位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因此,天津地区高程系换算的应用非常广泛,对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高程转换是地理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地表的高度和海拔的计算,对于地形地貌的研究和工程测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是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高程转换计算的工具,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的相关知识。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球的椭球体形状和地球重力场的分布规律,通过测量和计算地表点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地表点的三维位置。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主要包括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和椭球面高程变换等内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的计算公式口诀。

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是指将地球表面的高程转换到大地水准面上的过程,其计算公式口诀为,H=h+N,其中H表示大地水准面高程,h表示地表的高程,N表示大地水准面的高程改正数。

这个公式口诀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的计算。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的计算公式口诀。

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是指将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转换到另一个大地水准面上的过程,其计算公式口诀为,H2= H1+ΔH,其中H1表示第一个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H2表示第二个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ΔH表示两个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高程差。

这个公式口诀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的计算。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椭球面高程变换的计算公式口诀。

椭球面高程变换是指将地球椭球体上的高程转换到地球表面上的过程,其计算公式口诀为,h= H-Δh,其中h表示地表的高程,H表示地球椭球体上的高程,Δh表示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高程差。

这个公式口诀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椭球面高程变换的计算。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是地理测量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高程转换的计算。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口诀来进行高程转换的计算,以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

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

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1.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探讨的是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问题。

在工程测量中,常常需要将以WGS84坐标系或者其他国家地理坐标系表达的地球高程转化为本地地方坐标系高程,以满足工程测绘的精确需求。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首先阐述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基本原理,包括通过坐标系转换方法实现数据转化,以及各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等。

其次,本文将详细介绍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计算方法,包括高程基准转换、坐标转换以及相关参数的使用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工程测绘人员更准确地进行地球高程的测量和表达。

同时,本文也将总结研究结果,提出一些研究的启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本文将全面探讨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相关案例和实证分析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测绘人员有所帮助,为工程测绘的高程测量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对整篇文章进行总体的呈现和组织。

本文主要介绍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得出结论和研究启示。

以下是本文的详细文章结构:1. 引言1.1 概述: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研究目的,说明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1.2 文章结构:介绍本文的文章目录和主要章节内容,为读者提供整体阅读结构的概览。

1.3 目的:明确论文的目标和意义,指出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实用性。

2. 正文2.1 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2000坐标系高程和地方坐标系高程的概念和特点,解释二者之间的关联和转换原理。

2.2 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计算方法:系统阐述了基于数学模型和算法推导的2000坐标系高程转地方坐标系高程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重力异常的修正等相关步骤。

1985国家基准高程换算与吴淞冻结基面换算

1985国家基准高程换算与吴淞冻结基面换算

1985国家基准高程换算与吴淞冻结基面换算1985国家基准高程换算与吴淞冻结基面换算在地理测量与地图制图领域中,高程和基准面的概念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1985国家基准高程和吴淞冻结基面是地球测量学中常用的两种高程和基准面标准。

它们的换算关系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这两种基准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测量与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

1. 1985国家基准高程1985国家基准高程,简称1985高程,是我国大地水准面的一种高程基准。

它是以1985年的大地基准点为基础点,通过大地水准原理和技术手段,建立的用于表示地面高程的几何基准面。

1985高程是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高程基准,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1985国家基准高程的换算关系是指将不同基准下的高程数值进行转换的过程。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地球形状、重力场、大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基准下的高程数值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需要进行高程的换算,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吴淞冻结基面吴淞冻结基面,是上海市规定的高程基准面。

它是以上海市黄浦江吴淞口的平均海平面为基准点,通过大地水准测量和调整,建立的用于表示上海市地面高程的几何基准面。

吴淞冻结基面是上海市地理信息领域中常用的高程基准,对于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吴淞冻结基面与1985国家基准高程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上海市地理信息系统和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对接的关键。

通过进行基准面的换算,可以实现不同基准下地理信息数据的无缝对接和共享利用,提高数据的整合性和应用价值。

3. 应用与展望1985国家基准高程和吴淞冻结基面的建立和换算关系,为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数据对接和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未来,随着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基准面的精度和转换方法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以满足多样化、精细化的地理信息应用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