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医德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牢记自身职业责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做到医德高尚,业务精能。

2、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3、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及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4、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5、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6、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

7、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8、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就诊服务管理制度

1、门诊指示明确,设立导医台,主要负责解答咨询及提供相关便民服务工作。

2、做好门诊患者接待与分流制度,认真听取患者自诉,精力集中细心诊断,杜绝误诊。

3、门诊张贴相关健康宣教。

4、医务人员在接待过程中,要态度和蔼可亲,举止端庄大方。

5、医护师人员按照健康咨询——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中医体检:体质辩识——健康干预与健康教育——疗效评价与信息反馈的流程有序的开展相关工作。

6、详细询问病情,并认真听取患者对病情的叙述,然后进行必要的检查。

7、医生在诊治中,注重中医体质辨识等体检工作,对病人的病史、体征、临床印象、诊断及处理应重点记入病案,处方记录符合规范与

相关要求。

8、针对就诊者选择合适的调护方案,告知患者相关健康干预措施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诊断证明要求正规填写,应把药品的用法、日服剂量及其它健康干预措施的相关注意事项写清楚。

9、合理安排“冬病夏治”及“冬季进补”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遵从“五个统一”中的规定,规范流程,确保疗效。

10、注重科室要关卫生,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

11、注重临床与科研并重,做好相关信息及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

12、注重健康调护与健康宣教并重。

13、对随访患者详细记录,已备查阅。

三、工作职责

1、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2、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墙报等形式,大力开展传染病、慢性病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预防保健、防疫的能动性。

3、主动配合、协助上级业务部门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

4、设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宣传员按上级要求进行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自编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5、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日的活动,并作好记录和总结。

6、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7、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

中 医 药 特 色 预 防 保 健 方 案 奋斗街道奋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 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社区中医特色保健意义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容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乐意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同时,中医药保健服务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了中医业务的要求,开辟了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发展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理论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让更多的居民受利于中医药服务。 目标:运用不同的形式使社区的老人、儿童、妇女接受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并了解一般中医药防治知识,是社区居民自觉运用中医药的家庭保健意识。 三、实施内容 (一)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 老年人保健,就是通过适当的运动养性修身,定期检查,发病治病,以调和脏腑,益精养血,平和阴阳,达到延缓衰老,增年益寿

的目的。 1、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2、做好老年人精神保健工作,指导保持稳定情绪,怡情养性,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家庭、社会和疾病方面的关系,保持心身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各主要脏腑功能状态,全面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一下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从而判断自己衰老的程度,为制定预防保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4、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中医保健、运动、食疗小处方,使其脏腑强盛、阴阳协调、精气神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二)社区妇女保健 (三)由于妇女在生理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生产、哺育等特点,所以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妇女保健,对于增强妇女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及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案如下: 1、指导妇女做好月经保健。在经期注意个人清洁,宜淋浴,不宜坐浴;保持心情平静和充足睡眠,以利于脏腑安和,气血调匀,经期不宜过劳和过逸,劳则伤气耗力,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经期还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引起经行异常。 2、孕期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思虑过度,增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制度与流程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一、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一、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中医“治未病‘诊疗一体化预防保健服务建设方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发展的历史机遇 治未病源自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未病科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意见》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 国家中管局2014年01月28日发布《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国家中管局2013年11月13日发布《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国家中管局2013年09月24日发布《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页脚内容1

建设基层“中医治未病示范基地”的思考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预防疾病?如何关心人的健康?现代医学“治未病”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深入思考的问题。 【发展瓶颈】 治未病服务模式和工作流程尚不够清晰合理。 缺乏有效的产品与技术服务支撑 已有技术和产品处于“碎片化”状态,未能形成一体化的治未病服务系统。 治未病服务尚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建设目标】 医生可操作性强,工作积极性高。 民众接受度高,愿意选择。 社会效益突出。 经济效益显著。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治未病 中心”与“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体系”。 页脚内容2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 (一)组织主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以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等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指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一、服务功能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服务内容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三、服务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方案制定、健康干预措施实施、干预效果评估等。 四、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一)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 健康检查(体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二)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应当相对独立,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至少有一间。 (三)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四)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五)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逐步深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欢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构建尚不完善,技术方法的科学筛选与集成不够,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尚未系统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缺乏有效机制,科技支撑的作用有待更好发挥等。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制定本《纲要》。 指导思想 以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中医理论的内涵和特点,突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优势和特色,以理论提升为基础,技术集成为核心,效果评价为抓手,服务应用为重点,案例示范为引导,机制创新为保障,为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民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项目组织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统筹作用,面向民众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研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 (二)坚持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并重。在重视理论知识、技术、产品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把科技支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步推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发展。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传承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最新成果,丰富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和实践。 (四)坚持有效整合资源,支持协同创新。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向服务机构集聚,向现实服务转化。 目标 到2020年末,系统整理和诠释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建立理论体系框架;优化集成一批效果明确、经济实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建立相对系统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和规范;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持续推动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任务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及临床服务能力的整体水平,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 一、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项目目标 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整体水平,初步形成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模式,为下一步在全国全面推广打好基础。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1、项目范围 在全国遴选175个市(地)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2、遴选原则 地市级设有独立的中医药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内设有独立的中医处(科),有专职人员负责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 政府举办的地市级中医医院设有“治未病”科室,具备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基本设施设备,区域划分合理,有专职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人员。 辖区内区级中医医院和一定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初步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的基础条件。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事业的发展,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有相关的配套资金投入。 3、项目内容 (1)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提供平台建设。项目单位建设完善“治未病”科和康复科,配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康复等诊疗设备,制订和实施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及康复科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开展服务效果总结、分析及评价工作,提高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 (2)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发挥市级中医医院技术和指导中心功能,为基层提供咨询指导等工作。一是中医健康教育。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指导;定期深入基层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人群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发放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等。二

中医健康管理项目说明书

中医健康管理项目说明书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落实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的 说明书 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含义 是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利用中医(药)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旨在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生活环境、职业行业等方面出发,对身体状况进行预测跟踪、对疾病早期预预警,通过体检、疾病评估、专家咨询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邦助健康和健康风险人群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减少就医需求,把客户的健康科学、系统、人性化地管理起来。 中医对疾病治疗的理解 “疾”:就是疗疾、治未病,亚健康人群,其使用方法即是中医所说的“疗”,现代人所说的“调”或叫“养生”,其内容包括;按摩疗法、针灸与拔罐疗法、药膳与中医食疗、中医运动疗养(太极拳、八段锦、太极剑、五禽戏等)、花香疗法、音乐疗法、药浴疗法等。 “病”:其使用方法就是“治”,治已生之病。 项目背景 1、时下社会重新认识中医本源,重视中医的健康与养生,同时,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对传统中医的挖掘,以及对西医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各种限制等等因素,使中医和中医养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大健康产业中,唯有中医这一条主线。 2、当今社会包括各大医院,自二十年前的医改以来,社会上充斥着很多伪中医,而民间却有很多名老中医,专治各大医院医不好的疑难杂证。根据政策的发展方向,这些民间老中医将在不久会得到政府的全面认可,所以,各地得到老百姓认可的名老中医需要一个平台,与病人群体建立联系,而不仅仅局限于名医周围一个小地方。 3、对于中药材来讲,药材因野生、养殖、产地不同等其药效各不相同,现各大药房中其药材优良也各不相同,百姓却是无法难以识别,导致不同的治病效果。 4、随着城市人群对高端专属服务需求的日益扩大,私人医生的新兴服务应运而生,享受24小时咨询和出诊服务,定期上门进行健康指导,联系体检、讲解报告,生病时,提供详细就医指导,安排导医和会诊,只要想看

精深中医预防及养生保健工作计划清单及实施方案设计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社区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是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和富有使命感,今年我们已把它纳入中心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上。 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中心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略 成员:略 二、工作计划 1、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心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在每个服务站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和义诊4场次,中心2场次,共计18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浓郁、脍炙人口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 4、确定效益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逐步达标。 在社区开展居民相关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需要建立效益评估标准,以此确定和评价开展服务活动的效果,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它们的标准是居民是否对应用中医药提高保健意识有明显增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有显著下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提高,参加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积极性有较大增加等等。 三、实施方案 1、我们要高度重视把中医预防和养生保健纳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计划中,实行“一票否决权”,做到有人分管、有人专管、年头有计划、平时勤督查、年终有总结,年年有提高。 2、主要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讲座、科普知识宣传和健

中医预防保健(精)

古人养生理念: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 武之望,生卒年代不祥,字叔卿,明代陕西临潼人。武氏于1626年编著《济阳纲目》,全书108卷,内容宏瀚,书中以治疗内科杂症为主,纲目清晰,分析透彻。涉及老年医学除虚损、延年、养老等诸卷外,其他卷也有部分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生以不伤为本,大法以防病为先。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武氏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并列数种养生伤身之由,告诫世人,要求人们处事要坦然随和、怡淡欢愉、情绪稳定、心境舒畅、生活规律、饮食适宜、劳逸得当、养成良好习惯,不能思虑无穷、患得患失。同时还指出:言伤者,初亦不觉,久则损寿,亦既当防患于未然。总之,意欲养生长寿,必先防病;意欲防病,先防伤身的养生思想,给世人很多有益启示。 2.衰老源于营卫俱损,防老应重视调补脏腑。营卫二者,同出一源,为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营养周身;若营卫虚损,周身失养、卫外失司,则内失濡养,外受邪干,必早衰。脏腑亏虚,尤其是脾肾虚衰与衰老有密切关系乃为医家公认。故武氏认为,防老必当调补脏腑,而调补之法并非一味温补,而应以“平和药调之”。他还认为,防老除以药剂调理脏腑以外,尚应忍喜怒以养阴阳之气,节嗜好以固真元之精。 3.立方以平和为主,治病以食疗为佐。老年人容易气血虚损,脏腑功能日渐衰弱,尤其是脾胃运化受纳失司居多,故用药当以平和清淡之品为佳。所以武氏立方治疗主张平和为主,并在注重平和为主的同时,重视食疗的作用,认为老年人无大病者,只宜食治,反映了武氏对食疗的重视。 ⒋广采医方,益寿延年。武氏治学严谨,以济世之心广采医方,其中涉及老年病症之医方达数百首。内中既有养生延年之方,又有防病祛疾之剂,治疗分补气补血、益阴益阳等,有单方、复方、食疗方,可谓蔚为大观,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内容。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医院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是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和富有使命感,今年我们已把它纳入中心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上。 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医院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略 成员:略二、工作计划? 1、由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患者预防调摄、养生保

健,增强患者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在每个服务站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义诊4场次,中心2场次,共计18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内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内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 4、确定效益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逐步达标。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x中医院始建于1953年。经过 60多年的努力我院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同时也是xx区中医龙头单位。医院本部迁建已通过规委会,马上进入立项、环评、初设和概算。于今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我院于2011年成立了中医“治未病”科,面积50平方米,有体质辨识软件一件,有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人员3人,开展了逐步的、有针对性、探索性的“治未病”工作。设备有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开展的项目有:针对老年、慢性病、及颈肩腰腿痛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治疗,对慢支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胃痛、虚人感冒等开展了三伏贴。为全区中医科进行指导,治未病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 将“治未病科”列入我院重点建设学科,力争在2016年前打造成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在2020年前打造成为全国中医重点专科,形成本区域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带动全区中医治未病工作发展。

三、“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的组织机构 (一)成立綦江区中医院“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江(綦江区中医院院长) 副组长:杨正弦(綦江区中医院副院长) 苟洪娟(綦江区中医院副院长) 代虹(綦江区中医院副书记) 王成虎(綦江区中医院副院长) 杨昆鹏(綦江区中医院院长助理) 成员:董大俊(医务科科长)封孝和(治未病科主任)、王开莉(体检科主任)、帅永开(护理部主任)、李治(总务设备科科长)、祝光林(药剂科副科长)、明鑫(财务科科长)、许静(宣传科科长)工作职责:负责组织与协调中医治未病工作。 (二)成立綦江区中医院“治未病”专家委员会 主任:杨昆鹏(副高级中医师) 副主任:封孝和(副高级中医师) 委员:刘启文(正高级中医师)、张宗勤(副高级中医师)、周清云(副高级中医师)、蒲朝刚(副高级中医师)、梅钟民(副高级中医师)、刘必成(副高级中医师)、代志敏(副高级中医师)、王明祥(副高级中医师)、王强(副高级中医师)、彭世敏(副高级中医师)、李芳群(副高级中医师)。 工作职责:负责加强对技术规范、人才培养、服务模式与考核评估方面的研究与指导。

中医常见预防保健

中医常见医防保健小技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怎样生活得更健康、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得健康是人们比较关注和追求的,其实,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科学平衡饮食,积极调整心态,坚持锻炼身体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掌握一些家庭常见病简易疗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你在家居生活中即可随看随找随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颇佳。 1.晕车的简易疗法 食醋法用食醋二汤勺,凉开水适量,在乘车(船)前10分钟服用。 胶布贴脐法用1寸见方的医用胶布或伤湿膏在乘车前1小时贴脐,到站撕下。 鲜姜贴脐法切鲜美片1片,上车前贴在脐上,用医用胶布或伤湿膏固定,到站时撕下。 穴位点按法筑宾穴位于内踝上5寸(5个自已拇指关节宽的幅度)稍后凹陷处。可在乘坐交通工具前用拇指反复按压,是预防晕动病的特效穴。 另外,经常暴车的人平时可做些抗晕锻炼,如练滚轮,坐轮椅,走浪桥,荡秋干等,以提高耐受性.乘车前保证充足睡眠,不宜过饥,过饱;乘车时最好坐于掌窗且与行驶方向一致的正向座位,放松精神,固定头部,最好闭目养神或睡眠。

2.中暑的间易疗法 三皮汤取鲜西瓜皮,冬瓜皮和丝瓜皮各50克,用水煎15分钟,取汁加适量的糖,温服。能消暑,清热、利尿。 三豆汤绿豆、小红豆和黑豆各10克,加入600毫升水,煮沸,再用小火煎至2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本方有健脾消暑之用。 绿豆粳米粥绿豆30克加梗米100克淘净,用温水浸泡两小时后,加1000毫升水,用砂锅煮成稀粥,每天吃2-3次,可消暑,生津,解毒。 酸梅汤将鸟梅4个加入1000毫升水中.煮沸20分钟,再加入20克白糖,冷却后饮用,能开胃生津,解暑除烦。 3.轻度落枕的简易疗法 按摩法此法由家人帮助。家人可站在落枕者身后,用拇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拇指从该侧颈部上方开始,向下到肩背部均匀有力地按揉,对最痛点力度加大,直至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2-3次。然后两手握空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次。 热敷法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或红外线灯泡照射惠部。注意防止烫伤。 擦揉法在痛处滴少量正红花油,或甘村山风温油,云香精等,轻轻擦揉,每天23次。 穴位点按法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扰,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右。找到患侧小指根部关节下凹陷处的后溪穴,边用务一手拇指尖指按,一边

治未病”服务规范

仁寿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治未病”服务规范 (总纲)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 年)》和《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制定宜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基本服务规范。 一、中医为体,中西兼用 以中医理论和技术方法为基础,积极借鉴应用西医及其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二、三观并用,动态辨识、评估、干预 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宏观体现于个体人的体质等,中观体现于个体人的脏腑、经络、气血状态及症候等,微观体观体现于个体人的脏腑、经络、气血状态及症候等,微观体现于理化参数、组织形态/功能“影像”和高危因素等。从“宏、中、微”三观,辨识服务对象健康状态变量(参数)的时序改变和变化趋势(它们必然是个体的、动态的、系统的),并据此评估个体人健康状态的种类和风险。在辨识、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及其风险,应用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调理体质、脏腑、阴阳、气血等),并应用健康管理方法和现代医学针对疾病的治疗手段,系统改善和提升服务对象的整体功能状态,防范健康风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三、全程递进 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前后贯通、循环运行、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及其风险进行系统、全程跟踪,并循环递进地改

善和提升服务对象整体功能状态,防范健康风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细则) “治来病”科是一个复杂的公众场所,要使每个受访者在治未病科都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不仅取决于治未病科的硬件设施好,医疗技术高,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医护人员的高素质、高质量、优质服务,因此,治未病科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遵守服务规范,注意个人形象,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1、仪表仪容 (1) 身体、头、面、手部必须卫生干净,梳理整洁,男性头发不宜太长,每天修剪胡子。 (2) 保持口腔清洁,上班前最好不吃异味食物(葱、蒜)。 (3) 女性上班可化淡妆.涂本色指甲油,带细项链、耳钉,不得浓妆艳抹、佩戴显眼饰物,留长指甲、涂鲜艳指甲油。 (4) 服务号牌不得歪歪扭扭,发现时及时纠正。 (5) 仪表要庄重.稳健、站坐姿端正,站时不要东依西靠,应双手交握身前(右上左下)。坐时不能跷二郎腿。 (6) 上班前要自觉主动检査仪表仪容,做好个人卫生,无论有无受访者在场,都不要在医院公共场所搀鼻涕、掏鼻孔.挖耳朵等。 2、言谈礼节 (1) 声调要自然、清晰.柔和、亲切,不要装腔作势,声音过高。 (2) 不准讲粗言秽语,不准恶语伤人。 (3) 提倡文明语言:请、谢谢、对不起、您稍等。

中医健康干预方案

中医预防保健科健康干预方案 本科室根据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将受检者的健康信息 分析汇总,归结为九种体质类型,如下: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平和质及特禀体质,并根据不同受检者的体质类型制定了相应的健康干预方案:一、气虚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隔姜片灸神阙(即肚脐),温针灸气海、足三里等穴,以补气温阳健脾;早晚睡前及下床前摩腹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注意作息,夜晚早睡以助阳气收藏,晨起适量运动以助阳气升发,使自身顺应阴阳气机的变化,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配合小米山药粥以健脾养胃,真正做到适劳逸,调饮食。 二、阳虚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隔附子或盐灸神阙穴以及温针灸或者艾条直接灸关元、脾俞、肾俞、命门、足三里等穴以温补脾肾阳气;根据虚寒体质秋冬季易发作的疾病,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以温阳的药物穴位贴敷脾俞、胃俞、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以温补脾肾阳;掌擦脐下关元穴附近以温下焦元气;早卧早起以顺应天地 阴阳气机的变 化,饮食宜食牛羊肉等温性食物以补阳,可配合服用附子理中丸及桂附地黄丸以温脾肾阳。 三、阴虚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针刺太溪、三阴交、肾俞等

滋阴之要穴以滋肾阴;早睡早起,晨起多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以助阳气的升发,饮食不宜辛辣过烫以防耗散阳气伤阴血,宜进食清淡。 四、气郁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走罐,肝俞、胆俞闪罐后留罐以调畅气机;点按太冲穴并配合深呼吸;先逆时针摩腹再顺时针摩腹以顺肝气;早睡早起,晨起多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步、爬山等以调畅情志,有时间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以抒发心中的不悦,饮食宜清淡,真正做好调饮食、畅情志。五、血瘀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膈俞刺络拔罐,针刺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活血祛瘀、益气通络;按揉腹部或摩腹以通腹部上下之气机,气行则血行;早睡早起,并多做户外运动,饮食宜清淡不宜进食生冷油腻之品,以防伤胃气,可配合服用血府逐瘀丸以活血化瘀。 六、痰湿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点按丰隆、太溪、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中脘等健脾祛湿要穴,以助脾胃运化之功,从而化痰湿;早晚摩腹以助运化;忌大量饮酒及进食肥甘厚腻之品以防生痰湿,饮食宜清淡,可配合食用茯苓、薏米、小米、红豆熬制的粥品以健脾祛湿,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锻炼,重要在于改善饮食及作息习惯,方能更好地改善痰湿体质。 七、湿热体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方案:针刺丰隆、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曲池、天枢等穴以祛除体内湿热,并酌以按揉足三里、中脘、公孙等穴健脾胃助运化以祛湿热;忌大量饮酒及进食辛辣肥甘厚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指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一、服务功能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服务内容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三、服务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方案制定、健康干预措施实施、干预效果评估等。 四、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一)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 健康检查(体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二)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应当相对独立,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至少有一间。 (三)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四)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全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特制定以下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一、中医保健目的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涵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社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老年人、妇女、儿童的中医保健方案,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中医内容有机地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中医业务的渠道,开辟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径,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二、中医保健服务对象 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 三、中医保健服务措施 (一)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理论整体系统的认知方式,整体与功能调节的艺术,反映中医健 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社区居民实践预防保健。 (二)情志调摄:七情是人体对事物的不同反映,强调形神统一和保持“神”的自然稳定调节,移情易性,以情解情,避免七情所伤,防止疾病发生。 (三)开展社区 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价,重点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和早报告,积极控 制和改变社区不良行为因素和社会方式。 (四)充分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药、针灸、推拿、放血、拔罐、刮痧、沐足、穴位埋线、食疗、药膳、保健运动等自然疗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 (五)充分利用社区中医药资源,对社区慢性病人开展康复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医德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牢记自身职业责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做到医德高尚,业务精能。 2、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3、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及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4、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5、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6、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 7、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8、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就诊服务管理制度 1、门诊指示明确,设立导医台,主要负责解答咨询及提供相关便民服务工作。 2、做好门诊患者接待与分流制度,认真听取患者自诉,精力集中细心诊断,杜绝误诊。 3、门诊张贴相关健康宣教。 4、医务人员在接待过程中,要态度和蔼可亲,举止端庄大方。 5、医护师人员按照健康咨询——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中医体检:体质辩识——健康干预与健康教育——疗效评价与信息反馈的流程有序的开展相关工作。 6、详细询问病情,并认真听取患者对病情的叙述,然后进行必要的检查。 7、医生在诊治中,注重中医体质辨识等体检工作,对病人的病史、体征、临床印象、诊断及处理应重点记入病案,处方记录符合规范与

相关要求。 8、针对就诊者选择合适的调护方案,告知患者相关健康干预措施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诊断证明要求正规填写,应把药品的用法、日服剂量及其它健康干预措施的相关注意事项写清楚。 9、合理安排“冬病夏治”及“冬季进补”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遵从“五个统一”中的规定,规范流程,确保疗效。 10、注重科室要关卫生,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 11、注重临床与科研并重,做好相关信息及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 12、注重健康调护与健康宣教并重。 13、对随访患者详细记录,已备查阅。 三、工作职责 1、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2、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墙报等形式,大力开展传染病、慢性病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预防保健、防疫的能动性。 3、主动配合、协助上级业务部门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 4、设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宣传员按上级要求进行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自编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5、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日的活动,并作好记录和总结。 6、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7、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 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逐步深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欢迎, 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构建尚不完善, 技术方法的科学筛选与集成不够, 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尚未系统建立, 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缺乏有效机制, 科技支撑的作用有待更好发挥等。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 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标, 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握中医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突出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服务的优势和特色,以理论提升为基础,技术集成为核心,效果评价为抓手,服务应用为重点,案例示范为引导,机制创新为保障,为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民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项目组织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统筹作用, 面向民众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研发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 (二坚持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并重。在重视理论知识、技术、产品创新的同时, 高度重视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 把科技支撑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服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步推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发展。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能力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中医药预防保健 及康复能力建设项目xx市中医医院工作方案 市卫生局: 为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简、便、廉、验安全有效中医药服务,根据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下达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中医药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的通知》(甘财社〔2013〕169号)及《关于印发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张卫函发〔2013〕352号﹚要求,为认真实施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能力建设项目,推进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项目目标 进一步完善我院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培养,切实提升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水平,形成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模式。 2、项目范围 **市中医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康复科。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组长:xx 市中医医院院长 副组长:xx 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成员:xx 市中医医院办公室主任 Xx 市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 Xx 市中医医院财务科科长 Xx 市中医医院药械科主任 Xx 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Xx 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xx同志负责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二﹚资金安排 严格按照项目专款专用的原则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确定: 1. 中央补助我院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康复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的138万元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内容为: (1)建设完善治未病科和康复科。治未病科独立设置,科室主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科室其他工作人员分别由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中级职称医师、2名医师、1名护士共6人组成。康复科在原有建制的基础上,选派2名医生赴省外进行为期半年的康复临床医学进修学习,选派1名护士赴省外进行为期半年的康复护理进修学习。医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配备先进的康复诊疗设备,进一步做强做大康复科,并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 (2)配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康复等诊疗设备。拟计划购置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1套,约使用资金50万元;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1套,约使用资金200万元;智能下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1套,约使用资金40万元。购买诊疗设备不足的资金由医院自行统筹解决。 (3)制订高危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医院制定高血脂危险人群、腰腿疼易发人群、脂肪肝人群、中风前兆人群、冠心病前兆人群、慢性咳嗽前兆人群、易感冒人群等7种高危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具体由治未病科实施。康复科严格实施本科室的4种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并每月对进入路径管理的病种进行统计分析。 (4)开展服务效果总结、分析及评价工作,提高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