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张图看全球手机市场现状

13张图看全球手机市场现状
13张图看全球手机市场现状

13张图看智能手机面板市场近况

2016-08-08

国内LCD供应分布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5寸-6寸是大势

OLED虽火,但未来几年TFT LCD依然是主流

LTPS价格迅速下降

a-Si屏,LTPS屏的主要供应商

2016年手机面板供应商出货量预计

从供应品牌来看三星是智能手机市场老大

安卓机以5-5.5寸为主流

2015年,供应商战况

2015年,LTPS面板渗透率

. 2016年,AMOLED,LTPS,a-Si在几个品牌的占比

国内主要品牌情况

全球液晶面板、模组厂家:

日本:

1.夏普(SHARP)(被鸿海收购)

主营:液晶屏、液晶电视机、液晶模组、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调谐器、数字调谐器、射频调制器、摄像头模块。

2.东芝集团(TOSHIBA)

主营: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社会基础设施建,家用电器。

3.日本显示公司(JDI)

* JDI(Japan Display Inc.)是日本显示公司的英文简称,成立于2011年11月15日。由株式会社产业革新机构、索尼、日立和东芝合资,致力于小尺寸显示屏的生产和研发。

主营:小尺寸显示屏的生产和研发。

4.索尼(SONY)

* 索尼(SONY),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5.三洋电机(SANYO)

* 三洋电机是日本Panasonic旗下的电器公司,总部位于日本大阪,产品涉及显示器、手机、数码相机、机械、生物制药等众多领域。

6.京瓷株式会社(Kyocera)

主营:无线手机和网络设备、半导体元件、射频和微波产品套装、无源电子元件、水晶振荡器和连接器、使用在光电通讯网络中的光电产品。

7.卡西欧(ORTUSTECH)

卡西欧(CASIO),是一家日本的著名电子产品制造商。

8.爱普生(Epson)

* 成立于1942年5月,总部位于日本长野县诹访市,是日本的一家数码影像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爱普生集团通过富有创新和创造力的文化,提升企业价值,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数码影像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9.松下(Panasonic)

* 松下电器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先进技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包括冰箱、电视机、数码相机、调理小家电、空气净化器在内的高品质电器产品。

10.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

* 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分成三个部分:IT解决方案、网络解决方案和电子设备。IT解决方案主要是向商业企业、政府和个人用户提供软件、硬件和相关服务。网络解决方案主要是设计和提供宽带系统、移动和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移动电话、广播和其他系统。NEC的电子设备包括半导体、显示器以及其他的电子器件。

11.三菱电机(Mitsubishi)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创立于1921年,是三菱MITSUBISHI财团之一,全球500强。产品范围广泛,包含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显示产品、手机、厨房电气、车载电气、生活电气、空调电气。面向商业消费者的电子、电力、社会、交通、宇宙、信息、电气、机器、半导体和影像等。

12.精工电子有限公司(SII)

* 自1937年创业以来,一直以来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制造出多元化成的产品,例如手表.晶振,后备电池,从这些电子产品发展到LCD/LCM,SII凭借多年来积累的高科技,产品范围遍布到全球.2000年SII以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外经贸咨询服务部为合作伙伴,成立了广州精工电子有限公司(SEIKO).这是以液晶显示屏和液晶显示装置为制造和销售的基地,主要产品是LCD/LCM(STCN)手机液晶显示屏和各种液晶显示器.

13.富士通(Fujitsu)

* 富士通(Fujitsu),是一家起源于日本的全球性信息通信技术(ICT)企业,提供着全方位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总部位于东京。1935年“富士通信机制造”成立,1954年,富士通研制出日本第一台电脑FACOM 100,1967年,公司的名字正式改为缩写Fujitsu(富士通)。今天,富士通是日本排名第一的IT厂商,全球第四大IT服务公司,名列世界财富500强。

14.日本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Futaba )

主营:无线遥控传输设备、VFD荧光显示装置及物流软件。

15.西铁城(CITIZEN)

* 西铁城公司的前身为日本尚工舍时计研究所,创立于1918年。CITIZEN品牌的计时产品始于1924年,是一款怀表。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是综合性腕表厂商,除钟表外,西铁城公司还生产液光显示板、首饰、眼镜、计算器、电子打印机、微型电视机、摄像机等产品。

16.日本先锋株式会社(Pioneer )?

* 先锋公司是一家总Pioneer Corporation部位于日本东京的跨国公司,精于数位娱乐产品。该公司于1938年在东京创立,当时是一家无线电与扬声器维修店,现时的先锋因在消费电子产业中技术领先而知名。

韩国:

17.LG Display (LG)

主营:AH-IPS、FPR 3D、OLED、Flexible等从手机到商用Display的多种产品。

18.SAMSUNG (三星)

主营:从事LCD、半导体、手机、数位媒体等业务。

19.可隆(NeoviewKolon)

台湾:

20.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AUO)

主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低温多晶硅(LTPS)及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之设计、研发与制造、电视机整体解决方案(19吋~85吋)、太阳能模组。

21.群创光电(Innolux)

* 2010年3月与奇美电子、统宝光电合并,为面板业界有史以来最大宗的合并案。群创为存续公司,保留奇美电子为公司名。为区隔奇美品牌,2012年12月再更名为群创光电。

主营:各式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液晶面板模块(modules)及半成品(open cells):电视用面板、桌上型监视器面板、

笔记型计算机用面板、中小尺寸面板、医疗应用面板、工业应用面板。触控模块:Glass/Glass电容式触控模块、Glass/Film/Film电容式触控模块、One Glass 电容式触控模块。

22.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HannStar)

主营:低輻射、低耗电与轻薄便利的TFT-LCD(薄膜电晶体液晶面板)

23.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CPT)

主营:液晶显示器(TFT-LCD)、映像管及其关鍵零組件、映管、平板显示器设备。

24.元太科技(E Ink )

主营:电泳式电子纸显示屏及TFT LCD。

25.晶采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MPIRE)

主营:SNT单色显示器,TFT彩色显示器以及AMOLED显示器。

26.智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WiseChip)

主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LED显示模块整合方案,包含绘

图型OLED、字符型OLED、单色OLED。

27.全台晶像股份有限公司(EDT)

主营:TFT、CSTN、STN、FSTN

28.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iantplus)

* 主要投资者为凌阳科技,在母公司IC 设计技术的充份支援下,公司的经营团队皆为来自高科技领域的菁英,并为LCD 面板及模组的专业设计及制造厂,产品以中小型STN LCD 面板及模组为主。

主营:中小尺寸液晶显示面板、模組

29.众福科技(Data Image)

主营:液晶显示模组、单模块、彩色液晶显示模块

30.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iTdisplay)

主营:OLED显示器

31.晶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LiteMax)

主营:高亮度背光模组,LCD模件和高亮度LCD监视器

32.久正光电股份有限公司(Powertip)

主营:液晶显示模组(LCM)、工控液晶屏,手机屏,GPS屏

国内:

33.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

总部:北京

主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LCD显示屏、TFT-LCD,CRT显示器、TFT液晶显示器、TFT液晶电视

34.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TIANMA)

总部:深圳

主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液晶显示器)

35.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IVO)

* 龙腾光电拥有控股昆山龙腾电子有限公司、彩优微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总部:昆山

主营:液晶显示面板、笔记本电脑、台式显示器和液晶电视面板、On-Cell触控技术、氧化物TFT、3D显示、蓝相液晶。

36.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CSOT)

主营:液晶平板显示、液晶面板

37.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PANDA )

主营:六代液晶面板

38.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主营:专注于中小尺寸AMOLED显示屏生产和下一代显示技术研发的高科技公司。

39.国显光电(整合了维信诺)

总部:昆山

主营:公司致力于引领中国AMOLED产业创新发展,带动AMOLED上下游产业链共同进步,业务涵盖AMOLED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AMOLED相关显示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0.北京维信诺(Visionox)

主营:OLED显示、OLED照明以及OLED应用终端

41.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主营:集消费类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导产品为LCD显示器、液晶电视、平板电脑、一体电脑、手机、电源、机箱等。其中显示器产品的国内销售量居同类产品前三名,电源、机箱、彩电产品也都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42、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广东汕尾

专业开发、生产和销售电容式触摸,微型摄像头模组及集成触控模组产品的公司。

43、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损检测仪器、印制电路板、液晶显示和触控器件、覆铜板。

44、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研发和生产中小尺寸平板显示上游材料的厂商。公司的主导产品包括液晶显示器用ITO导电玻璃、彩色滤光片(CF)、TFT-LCD 面板和具有多点触摸控制功能的电容式触摸屏(传感器以及最终模组),可提供完整的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器件用原材料的解决方案,产品规格品种齐全,广泛应用于10.4英寸以下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MP、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GPS导航仪等产品的显示面板。

45.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主营:致力于笔记本电脑、PC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机等产品的

A-Silicon /Poly-Silicon TFT-LCD显示面板的研发及制造。

46.深圳市智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ZHIXUAN )

主营:高亮液晶屏、原装高亮屏、液晶显示屏、户外高亮LCD、液晶LCD

47.苏州研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KINSOON)

主营:高亮液晶屏、各品牌液晶屏、液晶平板电脑、医疗平板电脑

48.深圳市德尔西电子有限公司

主营:致力于设计、生产、销售,主要提供单色TN/STN,TFT 和OLED显示器,包括其它与显示相关的附属产品。

49、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液晶显示模块(LCM),产品涵盖了COB、TAB、COG等LCD 模块产品,TFT、CSTN等彩色LCD显示产品,以及OLED显示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通讯、数码产品、家用电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车载显示器、彩屏显示等领域。

50、深圳市三龙电子有限公司

专业研发、生产、销售背光源、柔性线路板、触摸屏、显示器模组等。

51、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主要致力于TFT-LCD/STN-LCD/OLED 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为TCL集团成员企业及国际电子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液晶显示模组技术及制造配套服务的现代高科技型企业。

52、深圳市帝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集液晶显示模组(LCM),电容式触摸屏(CTP),全贴合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TDM),LCD减薄的技术开发、生产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公司。

53、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总部:深圳

国内规模前四名的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制造商。产品涵盖中小尺寸TFT-LCD显示模组、高精密微型摄像头,已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医疗、工业显示等领域。

54、天亿富电子有限公司题

总部:深圳

LCD事业部专业从事液晶显示屏(LCD)及液晶显示模块(LCM)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拥有十条半自动COG生产线,月产COG 产品1.5KK,产品涵盖了COG、TAB、COB等LCD 模块产品,TFT、CSTN等彩色LCD显示产品,以及OLED显示产品。

55、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深圳

比亚迪IT 产品及业务主要包括充电电池、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微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模组、光电子产品、柔性电路板、充电器、连接器、不间断电源、直流电源、太阳能产品、手机装饰、手机ODM、手机测试、手机组装业务、笔记本电脑ODM、测试及制造组装业务等。

56、星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题

总部:深圳

星源的产品涵盖背光源,液晶屏,光学膜片等,广泛适用于液晶显示模组,相框,平板电脑,便携类,仪器仪表等。

57、煜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总部:深圳

LED显示屏, LED箱体, LED单元板, LED模组灯板。

58、国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深圳

公司长期投入TFT-LCM液晶模组的研发,专注于消费类产品和工控类产品。目前已推出适用的3.5-11.6寸的模组,其中4.0、4.3寸、5寸、6寸、10.1寸产品已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移动电视、PMP、DVD、EPC、安防和工控类产品。

59、深圳市宝锐视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产品有:高亮液晶屏,户外液晶屏,户外广告机,高亮监视器,LED背光模组。

60、江门亿都半导体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及销售液晶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模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人机交互介面,如:医疗器械、仪器仪表、音响、家用电器、电话机以及钟表,游戏机等不同类型和用途。

61、深圳市海菲光电发展有限公司

专注于液晶显示模块行业,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TFT模组尺寸从1.44到7寸,产品规格涵盖QVGA、WVGA、qHD、HD等,市场前景广阔。

62、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题

总部:深圳

目前主要产品为TFT-LCD彩色液晶显示屏,广泛应用于手机、PDA、平板、智能终端等产品。

63、深圳雅视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研发移动通讯手机用、电话机用、MP3等高科技产品的液晶显示屏,充电器,电池等产品。

64、深圳易欣达液晶显示有限公司

彩屏模组

65、维拓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深圳

液晶显示模组(TFT、CSTN LCM)

66、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深圳

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为智能手机整机制造商提供全方位触控显示一体化解决方案,专业研发制造Sensor 感应器、电容式触摸屏(GFF/OGS/GG)、中小尺寸LCD

(TN/HTN/STN/CSTN/TFT)及对应模组、玻璃盖板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家用电器、车载电子、数码产品等行业,远销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家。

67、深圳市凯圣德光电有限公司

LED背光源液晶屏,触摸屏。

68、深圳市立德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LCM)、多点电容式触摸屏(CTP)等高新产品。目前开发了1.2英寸-12.1英寸产品1000余款。产品广泛应用在手机、GPS、移动电视、平板电脑、数码相框、电子书等消费电子领域。

69、东莞兴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现分为手机事业部:主要产品为(2.8-6)寸及液晶屏与电容屏全贴合,;MID平板电脑及超级本电脑事业部:主要生产产品尺寸为(7-15)寸电容触摸屏。

70、深圳市聚睿鼎科技有限公司

是集TP贴合、总成贴合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其产品专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工控设备等领域。

71、深圳市显创光电有限公司

致力于3.5~4.3寸、5寸、5.88寸、6.2寸、7.0寸、8.0寸、9.7寸、10.1寸、12.1寸中尺寸FOG、背光工艺生产,产品广泛应于用高端通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车载电视、导航仪等显示产品领域。

72、东莞市龙芯光电有限公司

公司设有注塑事业部、SMT事业部、FPC事业部、背光源事业部、灌晶事业部、TFT模组事业部、SIN模组事业部,产品涉及触摸屏,液晶显示模块,背光源,黑白显示屏,柔性线路板。

73、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二手手机回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我国二手手机回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以旧换新”其实在企业售后服务中不是新鲜的词汇,不过这个曾在家电行业盛行一时的词汇到2015年才在手机圈里流行起来,早期所谓的手机回收根本没有“换新”。早在2005年,诺基亚就曾在全球推行手机回收的活动,当时诺基亚在中国的回收项目被称为“绿箱子环保计划”。有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间诺基亚在中国回收超过了160吨废旧手机。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用户更换手机周期已经从18个月缩短到了15个月,有20%的用户一年之内就会换手机。截至2015年2月,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15.3亿,每年产生的废弃手机大约2亿部,但手机回收率较低,尚不足1%。 大量的闲置手机和极低的回收比例让手机厂商纷纷瞩目。目前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手机厂商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以旧换新’就是一个营销手段,此外它还是手机售后服务的一个拓展。所以,现在手机除了保修之外,也逐渐开始需要这项服务。 一部智能手机,从幕后走到台前,再被新的设备所取代,最终大多被淘汰的设备并未投入新的产业链环节,而是闲置在用户手中。如今,一群创业公司希望撬动这一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在二手回收领域上的创业项目,所涵盖的领域分门别类。智能手机由于客单价高、潜在市场空间巨大,成为创业公司追逐的对象。其背后不乏巨头影子,多家手机厂商和电商平台在回收、二手转变平台领域均有布局。 目前二手回收、二手交易平台均处在跑马圈地的早期阶段。过去两三年智能手机市场销量狂飙,如今如何重新处置这些设备,释放这些“过时”的电子产品价值,创业者们嗅到其中商机。 爱回收在2015年主动找到了小米,但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几乎也都有了各自的回收合作伙伴:华为联合回收宝推出了回收服务,魅族同样联合第三方推出自己的回收服务mCycle. 用户在线上对手机进行检测和评估,通过竞价的方式售卖给出价最高的回收处理商,快递上门收取,平台确认后交易即可完成。但二手的手机最终流向哪里? 以爱回收平台为例,其中20%~30%被环保降解,60%通过竞拍的方式流向各大线下智能机回收厂商,而15%~20%的手机则被用于再销售。尽管从C2B的模式起家,但目前爱回

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之十年历程

手机市场分析:国产手机十年打造生态链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已有20年,手机终端产业的发展却仅有十年。这十年中,中国手机产业既经历了市场份额从零到半壁江山的辉煌,也体验了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的痛苦,但就在起伏挣扎中,一个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平台到应用软件,从方案设计到整机制造的完全自主的手机产业链已经形成。 政府扶持带来 国产手机初春 中国手机产业能走到今天,在终端市场形成与洋品牌抗衡的局面,在上下游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完全得益于我国政府1998年酝酿、1999年开始实施的扶持政策。 1999年以前,我国手机市场完全被国际品牌垄断,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是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所有的手机都需要进口。 1998年成立的信息产业部肩负着改变这一局面的历史使命。1999年,我国开始确定大力扶持国产手机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从国债中拿出4亿元扶持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的手机生产企业,信息产业部从手机入网费中拨出14亿元支持国产手机业务的发展,而国家连续5年从固定电话初装费中提取5%,作为支持国产手机研究和产业化的专项经费。

与此相配套的,在当时颁发的一个重要文件??“五号文件”中,专门提到“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出“将移动电话的生产纳入国家指导性计划”。 “五号文件”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导国内手机生产的“牌照”制度。在2005年3月之前,国内手机市场有49张牌照:其中GSM手机牌照30张,发给了13家合资企业和17家国内企业;CDMA手机牌照19张,18张发给了国内企业和合资企业,只有一张发给了外资摩托罗拉;有14家企业同时取得了G SM及CDMA牌照。除了严格控制外国移动通信产品的进口外,信息产业部还规定目前外资企业的手机出口至少要占总产能60%。 国家的扶持政策带来了国产手机的春天,在2003年国内手机市场7000多万部的总销量中,国产手机所占份额超过55%,达到国产手机发展史上所占市场份额的最高峰。 市场的迅速扩大引得更多企业意欲进入手机领域,很多企业在牌照申请未果的情况下采取贴牌等方式,这一方面使得部分有牌照企业“不劳而获”,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市场的监管。2004年底,由于“五号文件”的生效期限已到,国家决定将实施多年的“牌照制”改为手机生产“核准制”。2005年2月19日,春节长假三天后,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我国手机产业走上了另一个轨道。 三次嬗变造就两代企业

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2010年9月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述及主要观点 2010年9月,第三季度最后一个月,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月。这个月中国手机市场上看点颇多,摩托罗拉率先于月初发布了延续“明”经典的产品,不但采用最新的Android操作系统,还增加了诸多新的工业设计。 另外,三星于9月发布了自己的Sphone产品,夏普也推出“点心”智能手机。最吸引用户关注的恐怕非苹果iPhone4莫属了,中国联通版iPhone4与苹果旗舰店iPhone4裸机同步上市,再次掀起苹果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通过对中国手机市场各项数据的统计,推出2010年9月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 与8月相比,9月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排名变化明显,摩托罗拉取代索尼爱立信,夺回第四名; ● 产品关注格局:与8月相比,产品关注排名变化亦比较明显,苹果iPhone4冲进前三甲;摩托罗拉MileStone排名提升四位; ● 细分市场:智能、3G手机用户关注度再较8月再度增长; ● 案例分析:借助Android,摩托罗拉用户关注比例步步攀升,9月突破6%。 二、品牌关注格局分析 8月、9月品牌关注格局对比

● 诺基亚以四成用户关注度高居榜首 9月,诺基亚品牌获得44.7%的用户关注比例,较排在亚军的三星高出34%。HTC、摩托罗拉分居第三、第四位。索尼爱立信以5.5%的用户关注度跻身前五。其他品牌关注比例均在5%以下。 ● 与8月相比,9月手机品牌关注排名变化显著 摩托罗拉凭借多款Android新品用户关注度步步攀升,9月较8月增长1.1%,跻身第四位。苹果在iPhone4的助力下,用户关注度上涨1%,超越LG,位居第六。OPPO与夏普亦出现位置互换。 (图) 2010年9月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表) 2010年8-9月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对比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经贸112班 刘强、邵安琪、尹晓晗 手机,移动电话,较广范围内可以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国的手机行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的现状呈现出“外资品牌占主导,民族品牌略微弱势”的特点。 一、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概况 198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台手机在美国诞生。1987年,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1999年,第一台全中文手机诞生。 手机最早来自美国的IT老大-摩托罗拉 1.1市场定义 手机是普遍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现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第二代手机,数字制式的。 在现在市场中,多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1.2市场概述 近二十年来,手机行业技术发展迅速,市场急剧扩张。随着手机市场需求的平稳增长,全球手机行业年出货量也是递增的,并且这种快速增长趋势有望保持到2012年。

由图得,09-11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呈增长趋势,增长率较高,预测,12-14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出货量仍然很庞大,仍然呈现增长趋势。 1.3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手机产业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依托下,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不仅独资、合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国产品牌手机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国内品牌手机原有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增长乏力。渠道、价格和熟悉本土市场情况等原有竞争优势日渐弱化后,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就成为制约我国国内品牌手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扩张太快、新款手机上市速度较慢、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等。 1.4我国手机行业销售状况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差不多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得力量,它得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得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进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得进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得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进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得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得协同进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得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进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进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进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得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得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得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得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歪,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得业务进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得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如此中国联通得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得强劲竞争.两者得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得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我国手机产业产业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分析报告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通信产业都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手机行业由最初的单一化发展到今天的智能化。伴随着这一浪潮的蔓延,分析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机遇和挑战,提出如何推动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智能手机产业提供 参考。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智能手机的使用范围已经布满全世界,但不是人人都知晓与使用因为智能手机具有优秀的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各类软件(仅安卓系统)、完全大屏的全触屏操作感这三大特性,所以完全终结了前几年的键盘式手机。 智能手机的诞生,是掌上电脑(PocketPC )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并不具备通话功能,但是随着用户对于掌上电脑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面功能的依赖的提升,又不习惯于随时都携带手机和PPC 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是才出现了智能手机这个概念。 智能手机同传统手机外观和操作方式类似,不仅包含触摸屏也包含非触摸屏数字键盘手机和全尺寸键盘操作的手机。但是传统手机都使用的是生产厂商自行开发的封闭式操作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非常有限,不具备智能手机的扩展性。智能手机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功 能手 机 sttby 经济学13-3班 1306102076 田静雨

(Feature phone)而来的,本身并不意味着这个手机有多智能(Smart);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智能手机”就是一台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的手机(就像电脑那样)。功能手机是不能随意安装卸载软件的,JAVA的出现使后来的功能手机具备了安装JAVA应用程序的功能,但是JAVA程序的操作友好性,运行效率及对系统资源的操作都比智能手机差很多。 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是IBM公司1993年推出的Simon,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使用Zaurus操作系统,只有一款名为《DispatchIt》第三方应用软件。它为以后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奠定了基础,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估算,2012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而2011前三季度的用户量只有约7亿户。可以看出,智能手机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 其中Google(谷歌)、苹果、三星、诺基亚、HTC(宏达电)这五大品牌在全世界最广为皆知,而小米(Mi)、华为(HUAWEI)、魅族(MEIZU)、联想(Lenovo)、中兴(ZTE)、酷派(Coolpad)、一加手机(oneplus)、金立(GIONEE)、天宇(天语,K-Touch)VIVO、OPPO等品牌在中国备受关注。 产业现状 新一代的智能手机从2007年起步,2011年开始普及,到了2013年,在中国市场基本已经替代完了功能手机。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英赶美,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这就意味着,2014年以后主要的市场是换机,而不是新购智能机,用户经历了首次使用之后,已经熟悉智能机的操作方式,新更换智能机的时候,对体验、品牌的要求会提升。市场总体的增长速度会放慢,而品牌会进一步集中化。智能手机制造商对发展中地区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趋激烈。中国厂商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大约30%的份额,而在中国市场占有64%的份额。未来几年,随着新兴市场在全球移动设备市场的比重上升,中国制造商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2014年,智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三星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国产手机进一步崛起。2014年,小米手机销量达到6112万台,较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华为手机2014年总出货量也超过了7500万台。索尼连续7年下滑,摩托被联想收购,目前市场份额已不足

手机游戏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分析报告(含预测数据) 2011-2014年

本报告 ?针对市场:国内外手机游戏市场; ?针对类型:单机游戏、网络游戏、社交游戏;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游戏邦、清科研究、海纳; 一、概述 1.1、手机游戏行业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与3G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相关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各厂商关注的焦点,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目前仍然以单机版游戏为主,网游版产品所占比重较低。从整体行业来看,中国手机游戏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近两年来,在电信运营

商和手机游戏开发商的联合推动下,中国的手机游戏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的手机游戏数量众多,但是质量和内容无法满足现有玩家需求,国内手机游戏开发商自主开发能力与国外开发商比较,力量相对薄弱。目前的手机游戏大多来自于国外,日、韩、欧美等地开发的游戏几乎占据了中国手机游戏市场80%的游戏内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手机游戏开发商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家,但真正上规模的也不过数十家。目前常见的手机平台有Android,塞班,java,IOS。孰优孰劣没有绝对的界限。 1.2、手机游戏未来发展趋势 1.2.1、手机游戏与其他创意型产业相互融合,呈现“多元娱乐”发展趋势 手机游戏在与其他创意产业融合,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汲取融合优秀的动漫、影视、网络游戏、文学作品等相关创意产业特色内容资源,弥补本行业内容单一、创意不足的缺势;另一方面,融合发展将使手机游戏产品多样化,在进一步融合网络游戏、网页游戏、SNS等娱乐应用特色的同时,成长为“多元娱乐”产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1.2.2、手机游戏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 手机游戏行业的参与者逐渐多元化,除原有的手机游戏厂商以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相继通过手机游戏基地化模式全面切入,传统影视行业厂商通过并购或联合运营方式、互联网游戏厂商通过产品外延方式等,均已加速在手机游戏领域进行布局。 1.2.3、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多样化发展,主体仍借鉴PC网游盈利模式 手机游戏盈利模式多样化,借鉴性的引入网络游戏的盈利模式,如按时收费、包月收费、道具收费、广告内置收费等模式,尽管这些模式尚处于初探期,但却为手机游戏的盈利方式指明方向。 1.2.4、成功的手机游戏,将最大化利用手机游戏用户的“碎片时间” 一般手机游戏用户平均玩游戏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使得用户的黏性大大增加。其设计的过关难度和游戏时间的关系处理十分专业。从用户体验上看,一款优秀的手机游戏,必然考虑到了如何充分利用手机游戏用户的“碎片时间”。

2011-2012中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简版)

2011-2012中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简版) 第1页:2011年手机市场概述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在国际市场平稳快速发展的依托下,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产品类型来看,各类型手机百花齐放,智能、3G、GPS手机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热度最高的三种机型。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再创新高,超八成,成为消费者换机/购机时的首选,也成为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从品牌竞争格局来看,尽管中国手机市场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国外/台系品牌手中,但国产品牌阵营正在重新崛起的事实不容忽视。不少国产品牌如联想、华为、中兴等借助智能、3G的东风采取了全新的产品及市场竞争策略,并取得了群体性突破,ZDC预计2012年中国手机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大品牌中国产品牌席位有望进一步增加。 本报告要点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有了明显的转变,品牌关注集中度下降。尽管诺基亚仍为冠军品牌,但关注比例较2010年明显下降。 ·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走势比较稳定,第四季度三星取代诺基亚成为最受关注的品牌。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产品价位段为1000-2000元,但关注比例明显下降,中高端产品开始更受青睐。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中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全年的整体关注比例达到了81.8%,较2010年提高了14.7%。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中,2.9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手机的关注比例较2010年提高了近三成。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中拥有500万及以上像素摄像头的手机的累计关注比例较2010年提高了26.3%之多。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的整体均价为1683元,全年走势较为稳定。 一、市场概述 中国手机市场销量持续增长,但环比增长率低于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国内手机销量分别为6674万部、6894万部,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量较第一季度增长220万部,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从增长率来看,第二季度环比增长率为3.3%,较第一季度环比4.7%的增长率低1.4%,且远远低于分析师预期。这也是自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环比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走势。整体来看,中国手机市场处于销量增长、但增速放缓的阶段。 另外,由于智能、3G手机行业门槛相对较高,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上,山寨机潮出现消退迹象,销量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市场释放出盘整信号。 智能、3G手机热度不减,成为手机市场增长新引擎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上,智能、3G手机为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超八成,成为用户关注度最集中的机型。并且ZDC认为,随着2011年底千元智能机型的大规模推出,智能手机销量将快速增长。同时,台湾有研究机构指出,2010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销售量达8,000万支,预计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将高达1.1亿支,年成长率为37.5%,远远高于中国整体手机市场的年增长率。 随着三大运营商对3G市场及业务的全面推进,3G手机销量也表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IDC数据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3G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65%,近几个季度3G手机出货量均呈快速提升态势。在智能与3G手机的助力下,预计2012-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2018年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现状与2019年前景预测

2018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市场首次出现“量价双降”的局面。2018年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9%,销售额同比下滑9%。同时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4.5亿部,同比下降超15%。 2016年Q3-2018年Q3中国手机市场销售业绩统计及增长情 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这一年里,手机市场陷入低迷的同时,行业产生巨变,企业也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昔日霸主面临份额迅速丧失的处境踏上自救之路,曾位列第二梯队的企业已实现逆袭开始冲击全球 TOP3,部分中小企业迅速坠落、十几年的基业轰然倒塌,走入绝境。

当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萎缩之势已无法阻挡,如何生存和扩张成为所有手机品牌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主导企业而言,其踏入了在全球新市场开拓的新征程;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濒临绝境的企业而言,市场已经没有更多的机会留给它们。未来的手机市场格局将呈现更多的是不均衡性。 关厂、砍单巨头格局被颠覆 危机不再是中小企业的专利,当下手机巨头们也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市场经历过这一两年的震荡再生变,原有的格局已被颠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持续下滑,到2018年第三季度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出现萎缩。不过这种下滑到2019年就会有所改变,智能手机市场将恢复平稳缓慢的增长。 2019年将给更多的企业留下一个窗口期,是走是留,到了该抉择的时候。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87亿台,其中三星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为0.723亿台,市场份

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

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现已占有全球手机生产量的三分之一和销售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行业也成为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以往,国产手机的市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营销手段和渠道的创新,在冲破国外手机的垄断后,要想真正与国外手机企业争锋,不仅需要从“量”,更需要从“质”的角度大力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手机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从技术上缩短与国外手机企业的差距,尽快改变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我们首先从与技术革新最为密切相关的专利入手,对我国手机行业的专利状况进行初步分析,目的是从专利角度考察我国手机行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能力和初步了解该行业的技术研发现状,为更好地利用专利制度促进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此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检索于2004年1月8-9日进行,因此本报告的分析是基于该数据库中2004年1月7日前收录的已公开专利文献。 本报告从国内重要厂家有关手机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和专利申请的数量、专利申请年度分布、企业专利申请分布情况、专利申请技术

分类及其时间分布情况、企业专利申请的技术分类情况等方面出发,对我国当前手机行业的专利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另外,尽管有些手机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较大,但在检索时却未发现其在中国有相应的专利申请与专利,所以本报告的分析对象仅限于那些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过专利申请并已经公开或者获得专利授权的手机生产厂家。 通过专利分析,可以对我国目前手机行业的专利保护意识以及技术竞争实力等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手机行业从1997年开始重视利用专利制度保护其发明创造,这种意识随着竞争的加剧日益增强,这可以从1997年开始有国内专利申请出现并且国内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得到证实,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利制度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十分重要。 2、在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不仅体现了核心技术方面的竞争,也体现了在设计方面的竞争,这是手机行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手机行业外观设计专利数量高这一现象本身,说明了手机行业的竞争除了围绕核心技术展开之外,国内企业也很重视围绕手机外观的升级换代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3、尽管国内企业在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数量占据了其专利申请和专利的大多数,但是从专利申请随年度变化的趋势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特别是以中兴通讯等为主的国内手机制造商的研发活动非常活跃,尤其是将目光投放在了高端技术的研发上。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力分析

谁在丧失竞争优势?

目录 一、让市场占有率来说话 3 二、国产手机的竞争力 3 1、国产品牌的渠道优势 4 2、消费电子产品:本土化开发显现优势 5 3、国际厂商丧失规模优势? 6 三、历史的机遇7 1、CDMA的机遇7 2、手机从“通讯技术产品”转型到“消费电子”7 四、中国手机制造商在进步8

表: 表1: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比较 3 表2:国产手机的进步9 表3:国产手机制造商的努力方向9 图: 图1: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 3 图2: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 4 图3:毛利率比较 5 图4:市场份额的变化 6

图5:每部手机分摊费用比较 6 图6: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崛起示意图8 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

一、让市场占有率来说话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字,到2003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28%,比去年提高16.21个百分点,国内市场手机销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波导(15.01%)、摩托罗拉(14.21%)、TCL(11.64%)、诺基亚(9.72%)、康佳(6.65%),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国产手机当自强”的口号之下,国产手机从1999年起奋发图强,一路高歌猛进,收复失地,终于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 图1: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信中利研究 然而,对国产手机竞争能力的担心却有增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无减,关心国产手机的人们纷纷询问:缺乏核心技术、库存暴涨、价格下跌、出口乏力是否正在侵蚀国产手机的竞争优势?国产手机的“危机”是否正在逼近?我们认为:顾客的选择就是最货真价实的竞争

华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华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一.手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2014年,对中国手机厂商而言,是充满变革的一年。随着4G商用和硬件成本降低,中国智能手机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企业强势崛起,出货量迅猛增长,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运营商渠道调整,电商及公开渠道比重加大,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价格战”日趋激烈。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移动数据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必然将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下图演示了自2007年以来全球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其销量和增幅如下图所示: 2007-2014年全球手机销量和增速 以 中国为 例, 2010年 以来, 中国移 动智能 终端出 货量以

年均150%的速度加速增长,并在2012年达到170%的最高值,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7亿部,中国智能出货量为5300万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201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75亿部,比2011年增长了96%,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26%,而在2011年,这一数值仅为19%。2013年前8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为2.9亿部,同比增长100%,移动智能终端占移动终端的比例为72.2%,与2012年底相比提高了16.9个百分点。2014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更是超过了4.07亿部。据市场研究公司Flurry,Analytic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智能设备市场。 二.竞争态势分析 2014年全球手机终端销售量总计近19亿支,较2013年同期成长3.9%;所有区域在2014年均见成长,除了日本和西欧分别衰退了2.8%和9.1%。 2014年全球手机终端销售量(单位:千支)(来源:Gartner,2015年3月) 这19亿部手机中,智能手机接近13亿台。主要作业系统构成为: 中国品牌,如华为(Huawei)和小米(Xiaomi),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的销售量不断增加,进而提升其于中、低阶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ZDC表示:“中国厂商再也不是追随者。他们能生产具吸引力硬体功能的更佳装置,足以与知名手机品牌匹敌。品牌的建立和行销将是中国品牌能否在成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 三. 中国竞争态势分析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进行了排名,排名显示,小米成为了第一,而受中国消费者喜欢的苹果位居第四。具体的排名是依次是这样的:小米(60.8,单

华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1)

华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一.手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2014年,对中国手机厂商而言,是充满变革的一年。随着4G 商用和硬件成本降低,中国智能手机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企业强势崛起,出货量迅猛增长,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运营商渠道调整,电商及公开渠道比重加大,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价格战”日趋激烈。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移动数据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必然将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下图演示了自2007年以来全球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其销量和增幅如下图所示: 2007-2014年全球手机销量和增速

以中国为例,2010年以来,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以年均150%的速度加速增长,并在2012年达到170%的最高值,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7亿部,中国智能出货量为5300万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201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75亿部,比2011年增长了96%,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26%,而在2011年,这一数值仅为19%。2013年前8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为2.9亿部,同比增长100%,移动智能终端占移动终端的比例为72.2%,与2012年底相比提高了16.9个百分点。2014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更是超过了 4.07亿部。据市场研究公司Flurry,Analytic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智能设备市场。 二.竞争态势分析 2014年全球手机终端销售量总计近19亿支,较2013年同期成长3.9%;所有区域在2014年均见成长,除了日本和西欧分别衰退了2.8%和9.1%。

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2011年1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品牌关注格局分析 一、市场概述及主要观点 2010年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将目光瞄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兴、华为、联想、魅族成为众多品牌的先行者,并取得一定成绩。2011年国产品牌持续发力智能手机领域,ZDC预计2011年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格局有望发生明显改变。 报告要点: ● 品牌关注格局:联想、魅族、多普达三大品牌为国产手机市场用户关注前三甲,联想领先优势明显。 ● 产品关注格局:魅族M9遥遥领先,最受关注十大国产手机中智能机占主流。 ● 不同参数关注分析:国产手机市场2000元以下产品为用户关注主流,累计占据超七成比例。 ● 案例分析:OPPO依旧坚持音乐手机路线,被转向智能手机领域的厂商超越。 二、品牌关注格局分析 2011年1月,国产手机市场上,联想以21.3%的用户关注比例继续稳居冠军,2011年1月第二代智能手机新品正式上市的魅族本月以14.4%的用户关注

度获得亚军,多普达继续位居第三。近两年在3G市场持续发力的酷派以8.2%的用户关注度位居第四,投身智能手机领域的华为紧随其后。 与2010年12月相比,发布CDMA2000版本乐phone的联想用户关注比例增长2.4%,上升明显。魅族热度稍将,较上月下降0.9%。 (图) 2011年1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表 2010年12月、2011年1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对比 排名2010年12月最受关注 十大品牌 关注比例 2011年1月最受关注十 大品牌 关注比例 1联想18.9%联想21.3% 2魅族15.3%魅族14.4% 3多普达9.3%多普达9.5% 4华为8.4%酷派8.2% 5酷派7.2%华为7.8%

华北地区手机市场调研报告

华北地区手机市场调研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区域/行业发展/企业调研报告 题目:华北地区手机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刘锴琪 学号:1502122220 专业班级: 人力资源管理15级本二班

务的广泛开展,使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存差地区,资金相对充裕。此外,北京市是一个14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消费规模较大,消费水平、档次较高,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优势。 2.山西省 现实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基础上的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支柱的 超重型结构,存在着支柱产业单一,产品结构初级,支撑体系薄弱,产业素质低下等影响发展后劲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矛盾。以资源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造成了山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系的破坏和污染等问题。 3.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比较稳定,“八五”以来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速度。从产业结构演变看,虽然长期以来一产占有较高比重,但自“八五”以来,初级工业化产业结构特征显著。“八五”和“九五”期间二产、三产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一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由1996年的32.7%下降到2002年的21.6%,而第二、三产业比重则由39.3%和28.9%分别上升到42%和36.4%,这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正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二元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相连,具有很好的地缘优势。东北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接壤,西南与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五省区为邻,北部与蒙古和俄罗斯为界,位置的邻近性和经济上的互补性有利于发展同俄罗斯、蒙古及国内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合作与交流。但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制约内蒙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合作。 一.行业调研 (一)手机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工信部运行局预计,在4G网络上线后,我国4G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2014年达到1.2亿部才能满足用户对网络接入的庞大需求。从用户发展和营收来看,4G发展速度将远高于3G网络部署之初的记录,未来3年国内4G市场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而非3G初期渐进式增长。 工信部指出,由于国内手机生产企业技术积累不足,与众多的外资手机企业先比,总体技术水平仍远落后于外资企业,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掌握在外资手机厂商中。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述及主要观点 2010年,是智能手机市场快速成长的一年。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普通手机销量为3.147亿部,同比增长17%,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则增长48.7%,至5430万部。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6165万部,同比增长50%。智能手机市场的成长速度可见一斑。 市场在增长,品牌间的竞争也在加剧。2010年9月,摩托罗拉、三星、夏普、苹果均在中国市场上推进新智能手机上市,产品大战已经爆发。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通过对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相关数据的分析,推出2010年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简版)。 主要结论如下: ● 品牌关注格局:诺基亚、HTC、摩托罗拉三大品牌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前三甲; ● 产品关注格局:诺基亚Symbian S60产品拥有绝对优势,十五款产品中,诺基亚占据十二款;苹果iPhone4(16GB)跃居前三甲之列; ● 细分市场关注格局:Symbian S60系统智能手机占据51.0%的用户关注比例,Android 系统产品成长快速,用户关注比例接近两成;2.9英寸以上大屏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超六成; ● 案例分析:三星失意中国智能手机市场,1-9月用户关注比例尽管稳中有升,但竞争对手的增长较三星更为快速,9月,摩托罗拉超上来将其挤出三甲。 二、品牌关注格局分析 ● 诺基亚、HTC、摩托罗拉位居前三甲 2010年9月,诺基亚、HTC、摩托罗拉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用户关注的前三甲品牌。三星以0.1%的差距被摩托罗拉挤出前三。从关注比例来看,摩托罗拉与HTC差距正在缩小,9月,摩托罗拉仅落后2.1%。但两大品牌与诺基亚差距悬殊,短期内单品牌力量尚难以与诺基亚形成抗衡。 ● 与整体市场排名相比,三星、索尼爱立信成为失意者 三星、索尼爱立信在9月中国整体手机市场上分别获得10.7%、5.5%的关注比例,但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关注比例分别仅为8.0%、2.7%,且排名均后退两位。在诺基亚Symbian S60及Android的攻势面前,两大品牌仍需调整自己的目标市场。

手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0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07073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07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ngFenX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于1957年发明的。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总体看来,目前国内手机企业的发展形势表现为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三星、苹果、索尼为代表,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并逐步延伸至中低端市场。第二梯队以国产品牌手机中兴、华为、多普达、联想、TCL、金立等为主要代表,凭借其质量上乘、品牌保证、价格低廉,再加上本土文化的渗透占据中低端市场。第三梯队以国产杂牌手机“山寨机”为主要代表,占据国内很大的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手机已经摆脱了艰难的时期,虽然三星凭借其品牌、技术等优势,其市场份额占比排在第一位,但是以联想、华为、中兴、酷派为主要代表的国产手机占有的市场份额总和也已接近百分之八十,国产手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的比例最大。从手机厂商的销量来看,三星、诺基亚、华为分列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前三位,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8.5%,市场份额被上升较快的几大国产品牌分食。 《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在多年手机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手机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手机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手机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模板 篇一: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1976年4月1日,苹果公司由几名年轻人创立。 几十年几经风浪的苹果公司在1996年重新由乔布斯掌舵之后,它在电子科技领域的创新动作就不曾停止,它先后推出了iPod、iMac 等象征着新时代的电子产品,给众多消费者带来了新的电子科技的体验。 苹果公司在2019年1月9日推出iPhone掀起了数字通信领域的消费高潮,随后陆续推出的iPhone系列产品,尤其是iPone4及之后的iPone4s更是几乎成为一种新时代的新时尚,街头巷尾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2019年9月21日凌晨,苹果公司宣布推出iPhone5s和iPhone5c 两款新的iPhone系列手机,这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iPhone购买潮,无数人不惜排长队只为了拥有这款电子通信界的新宠。 在iPhone如此火爆的背景下,我们小组决定对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在北京范围内消费者展开调查。 二、调查目的 根据目前苹果公司iPhone用户迅速扩大,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苹果市场状况、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状况 2、消费者行为及原因,消费者行为习惯和态度、消费者产品策略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式和方法 1、网络问卷调查 数据收集方法:为了满足真实性和可比性,将问卷试题放到网络问卷星上,通过邮件、QQ链接等方法发放问卷,以便了解消费者信息。 2、人员发放问卷调查 数据收集方法:针对学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北京高校校内学生苹果消费者行为状况。 五、调查区域、对象 研究区域:北京地区 被访者条件:年龄不限,月收入在3500以上及在校学生,学历不限。 六、抽样方案 1、北京高校校内随机抽取 2、北京地区通过QQ查找出北京地区各个区域的部分QQ号码,并用 QQ邮件方式按比例发放网络问卷。 从理论上讲,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少,结果代表性就越好,在考虑时间和费用因素的同时,采用以下样本抽查:

我国手机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手机市场现状及进展分析指导老师:郝宏兰

学生:孙晓净 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4月

目录 目录 (2)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4) 1绪论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意义 (6) 1.3论文研究的要紧内容 (7) 2我国手机市场状况分析 (8) 2.1移动电话得到超前进展 (8) 2.2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8) 2.3手机由“模拟”向数字方向进展 (9) 2.4国外手机品牌仍然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9) 2.5智能手机市场激增 (11) 2.6竞争使手机价值持续下降趋势 (11) 3我国手机市场存在的要紧问题 (13) 3.1国产手机转型升级偏缓,缺乏核心竞争力 (13) 3.2国外品牌手机垄断市场的局面 (13)

3.3国际贸易摩擦升级,阻碍我国手机出口 (14) 3.4信任危机(售前、售后) (15) 3.5营销问题 (16) 4我国手机市场PEST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17) 4.1 PEST分析法简介 (17) 4.2政治环境分析 (18) 4.3经济环境分析 (18) 4.4迅速进展的技术环境分析 (19) 4.5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9) 5 我国手机市场需求分析 (20) 5.1手机产品的寿命周期分析 (20) 5.2当前手机市场的特点 (21) 5.2.1国产智能手机抢占市场 (21) 5.2.2合约机渐受消费者青睐 (22) 5.3市场需求规模预测 (23) 5.4手机增值市场规模预测 (24) 5.5手机市场成功关键因素 (24) 5.6以后手机需求的特点 (25) 6我国手机市场进展策略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