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炫耀性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品味、地位、个性等,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的行为。

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开始出现炫耀性消费的心态,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一是物质文化条件的改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家庭的经济状况开始改善,因此,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他们开始有能力购买高档次的商品,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二是社会文化的影响。

当代社会强调个性、时尚、品味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购买一些昂贵的商品才能展示自己的品味和个性,从而让人们对自己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三是社交需求的增加。

现代社会社交圈日益扩大,一个人能否拥有优秀的社交能力和人脉资源直接影响他的职业和人生的发展。

通过购买奢侈品等高档次商品,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交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四是品牌营销策略的影响。

现代品牌营销注重塑造品牌形象,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进行巨额广告宣传,并推出多个产品系列,使消费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

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各种广告、时尚杂志的影响,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五是文化、教育背景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文化、教育背景较好,接受到的是一种高品位、高端消费的思想教育,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有一些“高端”的喜好和消费品味,才能体现自己的文化、教育层次。

综上所述,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的形成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自己的消费行为,避免盲目消费,切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陷入债务危机。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研究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研究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炫耀性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炫耀性消费更是愈发突出。

大学生在校园里展示名牌服饰、豪华手机、高价车辆等高档消费品,以此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本文将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进行研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1. 社会认可需求大学生处于成长期,面对社会的各种认可和评价,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炫耀性消费,他们能够在同龄人中获得更多的眼球和关注,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和满足自尊心。

2. 个人认同需求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种追求与别人不同、与众不同的心理。

通过炫耀性消费,他们可以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和审美观,满足自己对于独特性的追求。

3. 消费陶醉一些大学生存在一种消费陶醉的心理,他们认为高档消费品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因此乐此不疲地进行炫耀性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4. 资本积累一些大学生将炫耀性消费视为一种投资,通过展示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品,来积累社会资本,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扩大人际关系网络,增加社会认可度和职场竞争力。

二、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1. 购买名牌服饰大学生经常在校园里穿着名牌服饰示人,比如LV、GUCCI等等,这些品牌代表了高端时尚和高价值,他们通过穿着这些名牌服饰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品味。

2. 拥有高端手机大学生追求拥有最新款式、最高配置的手机,比如iPhone、华为Mate等,他们认为拥有这些高端手机能够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3. 驾驶高价车辆有些大学生购买了豪华汽车,比如宝马、奔驰等,通过驾驶这些高价车辆,在校园里吸引众多目光,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4. 炫耀消费场景在校园中,大学生会选择在人群密集、容易吸引眼球的地方进行炫耀性消费,比如在食堂排队时亮出高端手机、购物中心挥霍大把钱财等等。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涌入社会,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与此一些大学生也开始出现炫耀性消费的现象,他们追求名牌、追赶潮流,甚至不惜借贷进行消费。

那么,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原因。

社会舆论的影响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在当今社会,名牌、豪车、豪宅等奢侈品成为了时尚潮流的代表,而这些潮流的传播往往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宣传。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开始追求这些潮流,希望通过名牌消费来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感。

他们往往认为只有消费了这些时尚品牌,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从而加强自己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面子工程”,这就是说,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同龄人面前有更好的表现,他们放任孩子进行消费,而且对于孩子的需求也给予过多的满足,这就使得孩子形成了一种依赖性,认为只有金钱和物质才能给予自己快乐和满足,所以,一旦得不到这些东西,就会感到失落和不安。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的原因还充分体现出了对自我认同的需求。

在大学生这个阶段,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认同,而这种认同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上。

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他们会不惜借贷、积极攀比,让自己充满虚荣心和攀比心,从而将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置于第一位。

媒体的影响也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交流信息和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

社交媒体的普及不仅使得人们的社交圈更加广阔,也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透明。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大学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消费达人,他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消费品和生活方式来吸引关注,得到虚拟的喜欢和评论,这种赞美和认可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炫耀性消费心理。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购买力逐渐上升,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追求炫耀性消费,通过购买奢侈品、时尚服饰等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这种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认同感的满足。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通过与他人交往来满足自己的社会认同感。

大学生社会地位的提升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而炫耀性消费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效果,显示出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因此,大学生购买奢侈品、时尚服装,其背后本质是想满足自己在社交中获得的认同感。

第二,自我陶醉的满足。

大学生处于年轻和充满活力的阶段,在自我意识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以自我为中心地寻求满足。

当大学生购买奢侈品或时尚服饰时,会感受到自己在这样的场合中格外吸引人,引人注目,挑战自我,坚定自己的自我形象。

我们将这种心理称为“自我陶醉”。

第三,对未来的自信感。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可以反映出其对未来的信心。

那些过度追求炫耀性消费的大学生表现出对未来的自信感。

他们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加优越,因此会提前披着奢华的外衣走在时尚潮流的前沿,这样能够让自己更有自信面对未来。

第四,追求享受生活的愉悦感。

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们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和责任,比如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等。

因此,他们会通过炫耀性消费来缓解这些压力、重新获得生活的乐趣、享受物质生活的愉悦感。

他们常常会奢侈消费、享受高品质的服务、体验更高档次的锻炼项目等等,以此来体验生活的满足感。

总之,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原因有很多,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包括追求个性化和个性认同感等等。

尽管炫耀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和社交需要,但是过度追求这种消费需要时时审视,因为过度的消费会带来财务风险、资源浪费和社会责任等诸多风险。

大学生应该理性消费,把精力放在创造价值和实现梦想上,让消费成为他们生活的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无论是衣着打扮、手机、电脑还是其他奢侈品,大学生们似乎总是不断追求最时尚、最新潮的产品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这种行为背后存在一系列的心理原因。

大学生群体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产生了“面子文化”。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大学生们在这些平台上可以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购物经历以及其他炫耀性消费的内容,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生活质量或者有钱的形象。

他们渴望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关注和点赞,通过炫耀自己的消费能力来获得虚拟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大学生们在这个时期经历着身份认同的探索阶段。

大学生通常处于由依赖家庭向独立自主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希望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展示自己的成熟和个性,以此来获得身份认同和自尊心的满足。

购买昂贵的奢侈品给他们带来了一种成为社会上“成功人士”的感觉,他们相信这些物品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受人尊重的程度。

广告和商业的推动也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商家通过大量投放广告和营销手段给大学生营造了一种“不买就out”的氛围,让他们相信只有拥有了最新的产品才能凸显自己的时尚和个性。

一些明星或者偶像的代言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购买行为,他们希望通过购买偶像使用的产品来感受到自己和偶像之间的共鸣和近距离的连接。

大学生对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也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原因之一。

大学生们希望通过购买昂贵的奢侈品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在他们的心理中,昂贵的商品和奢侈品与优质的生活和幸福密切相关。

购买这些物品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充实。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原因有很多,包括社交媒体的影响、身份认同的探索、广告和商业的推动以及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

了解这些心理原因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更加注重个性与品位,对于炫耀性消费更是手到擒来。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原因复杂,本文将从社会环境、个人情感、社会认同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当一个人消费了某种奢侈品或者拥有了某项高档品牌的产品时,他很快就能够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上的照片、视频或者评论来得到其他人的赞赏和分享。

这样的赞赏和分享能够带来满足感和归属感,这一点尤其对于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更加重要。

因为年轻人更加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他们希望自己的社交圈子更加广阔,拥有更多关注和支持者。

其次,个人情感的因素也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买卖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方式,与人们的身份、性格、情感等因素紧密相关。

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人都有种内心不稳定的情感,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炫耀性消费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比如,有些人会因为自卑而购买昂贵的奢侈品,想要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品位和格调。

而有些人则可能是因为某种童年不幸的经历或者感情上的创伤,而通过购买昂贵的物品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缺失。

最后,社会认同也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中,许多商品和服务已经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人们往往通过购买适合自己的商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获得社会认同。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他们往往需要自己更加明确地了解和建立自己的社会角色。

通过购买适合自己的奢侈品或者高端品牌,能够让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社会认同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总之,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消费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但是,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文化的不断演变,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现象会持续存在,我们需要重视和理解这一群体的消费心理,积极引导一种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上来说,在校大学生都属于同一青年群体,年龄相近,作为无正式收入或的知识青年,他们的消费水平按理不应具有太大差距;而事实表明,在炫耀性指标倾向的程度上差距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炫耀性消费的样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炫耀性消费呢?为了了解这一事实,我们试图就影响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重要因素进行一番初步盘点。

具体地说,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部分:内在因素包括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可支配经济收入、自身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消费态度等方面。

毋庸置疑,其中可支配经济收入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统计分析结果看,其他的因素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多少有些影响,如年级这一变量,低年级的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一般较少;外在因素包括同辈群体的示范效应、父母消费习惯的影响、校园消费文化、广告传媒、明星偶像的影响等等,其中同辈群体、广告传媒等起到很大的示范效应。

一、独特成长环境造就的80、90后文化我国的80、90后一代的成长处在中国社会转型和历史巨变中的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环境深刻影响了80、90后次文化的形成。

80、90后次文化是世代衔接的"过渡性"产物,是社会阶级流动的表征。

一方面,80、90后希望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与欣赏,因此试图表现出成人世界所接受的价值观,不断雕琢完善自我以实现向主流文化的社会化过渡;另一方面 ,80、90后又期望保留这个群体所独有的特质,减缓这种社会化过渡,因此创造出这个群体所独有的行为准则、特殊的文化符号系统和新的价值观。

这种身份建构的矛盾来源于社会、家庭和周围群体,而炫耀性消费作为一种建立身份表达、获取文化认同的方式能让80、90后获得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一方面可以通过炫耀性符号要素将80、90后所追求的个性、自我、独立等独有价值观表露无疑 ;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又是上层社会身份、地位、品味的象征,80、90后对这种消费方式在观念和行为上的认同又表现出他们对成人世界和主流文化的趋同、对成功和梦想的追求心理。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研究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研究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渐成熟,人们对于消费也越来越重视。

尤其是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大群体,其消费行为更是备受关注。

在大学生群体中,炫耀性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在购物、出行、饮食等方面展现出炫耀与攀比的心态。

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旨在探讨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与行为,并探讨背后的原因。

一、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分析1. 社会认同需求:大学生处于对自我认知、社会认同和未来规划的阶段,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

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很多大学生倾向于通过昂贵的消费来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2. 消费焦虑心理:在当下社会,消费观念日益成熟,消费市场也日益丰富多样。

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周围同龄人的消费水平和品味的影响,导致消费焦虑心理。

为了减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他们往往倾向于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彰显自己的品味和经济能力。

3. 心理潜意识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选择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他们会受到媒体、社交网络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消费决策。

在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可能更容易陷入攀比的心态,从而选择昂贵的消费品牌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1. 品牌消费:大学生群体中,很多人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商品,例如服装、鞋包、手机等,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品味。

消费者会追求名牌、限量款等独特商品,通过品牌消费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

2. 社交消费:大学生在进行社交活动时,会选择一些高档的餐厅或咖啡厅进行聚会,选择昂贵的饮食来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他们会通过炫耀性的社交消费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高大上”。

3. 虚荣消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虚荣消费,他们会购买一些与自己实际需求不符合的物品,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上的虚荣感,或者是为了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品味。

1. 社交网络的影响:社交网络在当下的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来展示自己的生活、消费和社会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前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年轻一代的在校大学生,总数有2亿多人。

他们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80、90后一代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对社会消费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

关键词: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因素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在校大学生都属于同一青年群体,年龄相近,作为无正式收入或的知识青年,他们的消费水平按理不应具有太大差距;而事实表明,在炫耀性指标倾向的程度上差距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炫耀性消费的样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炫耀性消费呢?为了了解这一事实,我们试图就影响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重要因素进行一番初步盘点。

具体地说,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部分:内在因素包括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可支配经济收入、自身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消费态度等方面。

毋庸置疑,其中可支配经济收入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统计分析结果看,其他的因素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多少有些影响,如年级这一变量,低年级的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一般较少;外在因素包括同辈群体的示范效应、父母消费习惯的影响、校园消费文化、广告传媒、明星偶像的影响等等,其中同辈群体、广告传媒等起到很大的示范效应。

一、独特成长环境造就的80、90后文化
我国的80、90后一代的成长处在中国社会转型和历史巨变中的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环境深刻影响了80、90后次文化的形成。

80、90后次文化是世代衔接的”过渡性”产物,是社会阶级流动的表征。

一方面,80、90后希望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与欣赏,因此试图表现出成人世界所接受的价值观,不断雕琢完善自我以实现向主流文化的社会化过渡;另一方面 ,80、90后又期望保留这个群体所独有的特质,减缓这种社会化过渡,因此创造出这个群体所独有的行为准则、特殊的文化符号系统和新的价值观。

这种身份建构的矛盾来源于社会、家庭和周围群体,而炫耀性消费作为一种建立身份表达、获取文化认同的方式能让80、90后获得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一方面可以通过炫耀性符号要素将80、90后所追求的个性、自我、独立等独有价值观表露无疑 ;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又是上层社会身份、地位、品味的象征,80、90后对这种消费方式在观念和行为上的认同又表现出他们对成人世界和主流文化的趋同、对成功和梦想的追求心理。

二、物质主义价值观
所谓物质主义,即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与欲望,导致忽视谨慎层面的生活方式,对物质的兴趣完全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见及行为上。

物质主义强调的是物质的占有和金钱的追逐,并以此作为生命的信仰和生活的导向,对物质追求的过程是生活满意与否的标准。

对物质的拥有除了能让人产生安全感的依附外,其更可以当成身份地位的象征,用来表达自我的与众不同。

由此可知,在物质主
义盛行的社会,物质或金钱的拥有是个人快乐的重要来源,金钱比较的心态发挥到极致就是炫耀。

rassml 也认为阶级意识和物质主义的盛行产生了炫耀性消费,他认为高物质主义者常以个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来衡量他人与自己的价值。

因此可以说物质主义的盛行是导致炫耀性消费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如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义和由金钱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使得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将物质的占有视为对生活是否满意的标准之一,个体间有意无意的金钱攀比竞赛,成功人士们用金钱构筑的奢华生活方式,这些现象对80、90后耳濡目染,也推动和加速了他们对高标准炫耀性消费行为的认同和追求。

三、人情、面子、自尊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比外国消费者更容易受到群体间
人际影响,且更容易将产品或品牌与”面子联系起来,在送礼、宴会等倾向性消费时更注重产品的声誉和标志地位的符号作用。

购买产品时较多将公众期望、社会得体性放在考虑的首位,且多用于礼品相互赠送等。

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社会本位论、集体主义文化观 ,强调个体无法自外于群体,个体行为一定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80、90后身上不可能抹杀这种基本的文化根源,因此表现在消费行为上也会首先考虑社会公众压力和团体规范。

在人际互动上80、90后认为炫耀性物质的拥有可以造成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权力、心理差距,可以从别人的羡慕或称赞眼光中获得自身的满足感。

在面子观上,社会公认的合适行为规范、
合乎礼仪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

80、90后在进行炫耀性消费行为时,迫于周围同阶层群体或更高阶层群体的规范压力会产生自尊的需求,这种需求动机促使他们进行炫耀性消费行为以获得人际间认可或者让自己更有面子。

理论和事实都表明,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更加在乎人情与个人面子,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伴随中国人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炫耀”这一古老而又新潮的消费现象正日益引起关注。

而近年来,中国人群中还出现了一个显著的炫耀性消费趋势,即正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并且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在校大学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攀比消费等行为。

据统计,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出生的独生子女有9 000 多万,目前正处于收入和消费的上升期;1992 ~ 1998 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约有3亿多,也将逐步进入消费年龄。

这两代人的消费倾向都可能是炫耀性消费。

四、混合性炫耀消费
除了上述两种炫耀性消费方式外,还有一种炫耀消费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混合性炫耀消费,它是介于工具性炫耀消费和情感性炫耀消费之间的。

这种消费方式的动机兼有工具性和情感性双重特征,不仅为了实用又为了获得他人赞赏和自身虚荣心的满足。

或者我们说,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补偿性的炫耀消费,可以说,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种方式。

比如,大学生对于名牌球衣球鞋的消费,通过名牌球衣球鞋的消费一来为自身的打球锻炼等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带有工具性质,二来通过这一名牌消费本身也
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具有情感性特征。

当然,以上笔者将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动机类型化为工具性炫耀消费、情感性炫耀消费、混合性炫耀消费只是为了研究需要而作的理想类型划分,他们三者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更多的时候呈现的是一种混合性状态,这也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兼具感性与理性特征,是激情与理性的纠结,在两者之间徘徊。

例如,工具性炫耀消费中也肯定会有情感性的成分;同时,情感炫耀性消费也具有工具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amould,e.j.),等著.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邓晓辉,戴俐秋.炫耀性消费理论及其最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4).
[3][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学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作者简介:李震宇(1988.7-),男,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2010级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刑事诉讼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