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厂工艺说明范文

合集下载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精选文档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精选文档

⽔⼚净⽔⼯艺归纳精选⽂档⽔⼚净⽔⼯艺归纳精选⽂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来⽔⼚净⽔⼯艺本归纳说明就⽔⼚的细节⼯艺流程逐⼀说明。

按传统⽔⼚净⽔基本⼯艺流程第⼀节取⽔⼯艺地表⽔取⽔构筑物分为固定式取⽔构筑物,活动式取⽔构筑物,特种取⽔构筑物。

固定式取⽔构筑物主要有岸边式、河床式、竖井泵房式和⽃槽式等。

⽽⼤多数采⽤⽐较多的是岸边式和河床式。

固定式取⽔构筑物河床式取⽔构筑物河床式取⽔构筑物适⽤于河床稳定,岸坡平缓,主流离岸较远,岸边⽔深不够或⽔质不好,⽽河中具有⾜够⽔深或较好⽔质时。

其构成是:取⽔头部、进⽔管、吸⽔间和泵站。

(1)取⽔头部其要求是:①避免吸⼊泥沙;②不引起附近河床的冲刷;③避免其进⽔⼝被⽔内冰堵塞;④不被船只、⽊排及流冰撞击;⑤便于清洗。

其设计要求:①具有合理的外形;②取⽔头部进⽔⼝的位置适当,其上缘在最低⽔位以下~,冰盖底⾯以下~,其下缘⾼出河底~;③进⼝⽔流速度适当。

其类型有:喇叭管、蘑菇型、鱼型罩、箱式、墩式、斜板式、活动式。

箱式取⽔头部由周边开设进⽔孔的钢筋砼箱和设在箱内的喇叭管组成。

进⽔孔总⾯积较⼤,能减少冰渍和泥沙进⼊量。

适⽤于冬季冰凌较多或含沙量不⼤,⽔深较⼩的河流上采⽤,中⼩型取⽔⼯程⽤得较多。

中南地区含沙量较⼩的河流上箱的平⾯形状:圆形、矩形、棱形。

(2)进⽔管?进⽔管有⾃流管与虹吸管之分,其⾃流管取⽔:⾃流管淹没在⽔中,河⽔靠重⼒⾃流,⼯作较可靠,⽔中含沙量较⾼时,为取得含沙少的⽔可在集⽔间壁上开设进⽔孔,可设置⾼位⾃流管。

适⽤于⾃流管埋深不⼤,或可以开挖隧道;⽽当河⽔位⾼于虹吸管顶时,⽆需抽真空即可⾃流进⽔;当河⽔位低于虹吸管顶,需先将虹吸管抽真空可进⽔。

虹吸⾼度2—6m。

适⽤于河滩宽阔,河岸较⾼,且为坚硬岩⽯,埋设⾃流管需开挖⼤量⼟⽯⽅,或管道需要穿越防洪堤时可采⽤虹吸管。

优点:减少⽔下⼟⽯⽅量,缩短⼯期,节约投资。

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这可有意思啦!你想想,那浑浊不堪的水,就像一个脏兮兮的小孩子,而净水厂呢,就是能把这个小孩子洗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神奇地方。

水从水源地流出来后,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混凝啦。

这就好比给脏小孩身上撒上一把神奇的粉末,让那些杂质啊、悬浮物啊都能聚集到一块儿。

这时候,水就开始有点变化啦,那些脏东西不再到处乱跑,乖乖地等着被收拾呢。

然后呢,就是沉淀啦。

这就像是让那个聚集了脏东西的小团体找个安静的角落待着。

水慢慢地流啊流,那些脏东西就慢慢沉到水底啦,水可不就变清了一些嘛。

接下来就是过滤啦。

这就好像给水流过一个超级细密的筛子,把那些更小的杂质都给拦住咯。

水经过这一道关卡,那可真是干净了不少呢。

可别以为这样就完事儿了,还有消毒呢!这可是很关键的一步哦,就像是给洗干净的小孩子喷上香喷喷的香水,让那些细菌啊、病毒啊都不敢靠近。

经过消毒,这水才真正能放心地被我们使用呀。

你说神奇不神奇?从那么脏的水,经过这么几道工序,就变成了我们可以放心使用的干净水啦。

这就像是一场魔法,把不好的变成好的,把不能用的变成能用的。

咱每天打开水龙头,就能用到干净的水,这背后可都是净水厂的功劳呀!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处理流程,那我们用的水会是什么样呢?哎呀,真是不敢想啊!所以说,我们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干净水呀,可别浪费咯。

这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嘛。

我们享受着干净水带来的便利,也应该感谢那些默默工作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咱再想想,这水就跟我们人一样,有时候也需要经过一些磨练和处理,才能变得更好呀。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就像是水遇到了杂质嘛,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方法,也能像水一样,经过一道道工序,变得更加纯净,更加美好。

总之,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干净和清爽。

让我们一起为它点赞吧!。

净水厂设计说明范文

净水厂设计说明范文

净水厂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目标净水厂的设计旨在将进水源中的各种杂质和污染物去除,提供安全、健康、清洁的饮用水供给。

二、设计原则1.考虑水源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净水工艺和设备,确保对水质的综合处理效果。

2.高效、节能:采用高效的工艺和设备,提高水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3.安全可靠:确保净水过程中的操作安全、设备可靠、水质稳定,防止二次污染。

4.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净水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流程1.水源采集和预处理:选择合适的水源采集点,并进行预处理,如筛选、沉淀、调节pH值等。

确保水源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2.混凝与絮凝:采用合适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并形成絮凝物。

3.沉淀与过滤:通过重力沉淀和过滤,将絮凝物从水中完全分离。

可采用沉淀池和砂滤器等设备。

4.吸附和活性炭过滤:利用活性炭等物质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溶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5.灭菌消毒:采用适当的灭菌消毒方法,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6.膜分离:通过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溶解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7.余氯消除和调整:在灭菌消毒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去除余氯和调整水质的pH值,使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8.出水处理:对净水进行调压、测流、调温等处理,确保出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水质监测和管理:设置水质监测仪器和系统,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证水源达标。

四、设备和工艺选择1.混凝和絮凝过程可采用化学法,如加入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和絮凝剂。

2.沉淀可采用沉淀池或SBR(序批式反应器)工艺,通过多级沉淀和污泥回流等方式提高沉淀效果。

3.滤料选用石英砂、活性炭等材料,滤速和压差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4.灭菌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臭氧曝气、氯化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消毒工艺。

净水厂工艺说明

净水厂工艺说明

净水厂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万m3/d.(4)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温度4℃,最热月平均温度34℃,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常年风向东南。

(5)地质资料:净水厂地区高程以下0~3米为粘质砂土,3~6米为砂石堆积层,再下层为红砂岩。

地基允许承载力为~公斤/厘米。

(6)厂区地形平坦,平均高程为米,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西北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7)二级泵站扬程(至水塔)为40米。

2. 设计依据及原则设计依据(1)《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给水工程》(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3)《给水排水工程师常用规范选》(上册)(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5)《给排水简明设计手册》(6)《给水工程》(7)《给水排水标准图集》(8)《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第1册)(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10册)设计原则(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必要时通过计算确定。

(2)水厂应该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水厂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4)水厂自动化程度,应着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

(5)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

3.工艺流程的确定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除浊度,色度和菌落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

因此,该水厂应采用常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流程,完善有效的混凝、沉淀和过滤,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对水中某些有机物、细菌、病毒等的去除也有一定的效果。

净水工艺流程范文

净水工艺流程范文

净水工艺流程范文净水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水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去除其中的杂质、污染物、有害物质,使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达到饮用或工业用水的标准。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净水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几个步骤。

1.预处理阶段:-原水入水箱:原水首先经过进水管道进入水箱,水箱可以用来调节水流量和水质。

-粗筛过滤:将较大的悬浮物、泥沙、树叶等杂质通过粗筛过滤器进行初步去除。

-洗涤:对原水中的有机胶体、沉积物进行洗涤,主要通过加药、搅拌、沉淀等方式进行。

2.混凝沉淀阶段:-混凝剂加入:向水中添加混凝剂,如铁盐、铝盐等。

混凝剂与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发生反应,形成较大的团聚体。

-沉淀池:将混凝后的水送入沉淀池,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形成混凝沉淀物。

-滗水:从沉淀池中取出上清液,经过滗水器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3.过滤阶段:-砂滤器:将上清液通过砂滤器进行过滤,砂滤器中的石英砂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少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活性炭滤器:将经过砂滤器过滤后的水进一步通过活性炭滤器,活性炭能够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色度。

-精密过滤器:使用精密过滤器对水进行最后一道过滤,去除残留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4.吸附阶段:-预处理:将经过过滤的水送入吸附器预处理单元,通过添加药剂、调节pH值等方式改善水质。

-吸附:将预处理后的水流经过吸附器,吸附器内填充着一些吸附剂,如活性炭、树脂等。

吸附剂能够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5.杀菌消毒阶段:-消毒剂加入: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可以添加适量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臭氧等。

-保持时间:将消毒剂加入的水在消毒槽中保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细菌等微生物被彻底消灭。

-脱臭:在消毒后的水中添加除臭剂,去除消毒剂残留的气味。

最终,经过以上各个步骤的处理,原水经过净水工艺流程后,将得到清澈透明、无异味、无杂质的净水。

不同的净水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根据实际需要和水质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工艺步骤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净水效果。

净水厂设计说明范文

净水厂设计说明范文

净水厂设计说明范文一、背景介绍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之一,而现今社会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净水厂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设施,具有净化水质、保障民众健康、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净水厂的设计进行说明。

二、设计目标1.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净水厂的设计目标是确保提供高质量、安全、健康的饮用水,经过系统处理后的水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质标准。

2.提高水处理效率:根据水源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处理效率,提高工艺操作的稳定性。

3.节约能源和资源: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原则,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废水排放和水资源的浪费。

4.考虑可持续发展:净水厂的设计应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水处理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

三、设计原则1.根据水源水质分析:在设计净水厂之前,必须对水源的水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确保净水厂设计合理、科学。

2.选择合适的净水工艺: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净水工艺,如混凝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严格控制水质参数。

3.设计完善的工艺流程: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等环节,确保水质达标。

4.配置适用的设备和管道:根据工艺流程和处理需求,选择适用的设备和管道,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工艺费用。

5.加强监测和调控:加强对净水厂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紧急处理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质安全。

四、设施主要设备1.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混凝剂投加系统等,用于去除悬浮物、颗粒物和溶解有机物等。

2.主处理设备:包括滤池、活性炭吸附器等,用于去除悬浮物、胶体、溶解性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等。

3.后处理设备:包括加氯消毒装置、臭氧消毒装置等,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使水质符合安全标准。

4.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监测仪器、流量计、自动调节阀等,用于实时监测和调控水质参数,确保净水效果稳定。

滨州净水工艺说明

滨州净水工艺说明

第一章项目背景1.1简介山东滨州海洋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PVC、烧碱等产品的化工企业。

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决定在建设生产线的同时,考虑自建一个净水站,以满足生产需要。

滨州烧碱PVC项目工程从富国水库取水。

该水库水源为黄河水,水质变化较大,且经常受藻类和有机物影响,根据厂方提供的生产情况、黄河水水质的特点以及我们多年来从事净水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成功经验,设计净水站工程方案。

1.2 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和范围1.2.1编制目的对净水站处理工艺单体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主要设备材料表,据此编制投资估算。

1.2.2 编制依据1. 石油化工给水水质标准(SH 3099-2000);2. 工程设计执行《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3.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2.3 编制原则○1在生产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净水站工程的建设,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采取近远期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为工程方案的尽早实施,为净水站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4采用高效节能,操作简便易行的处理工艺,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5设备选型做到合理、可靠、先进。

1.3工程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为黄河水进入净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石油化工给水水质标准(SH 3099-2000),净水站内净水处理工艺、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

但污泥的最成处置不包括在内。

第二章净水处理工艺说明1. 水量、水质及排放标准1.1 原水水质滨州烧碱PVC项目工程从富国水库取水。

该水库水源为黄河水,水质变化较大,且经常受藻类和有机物影响,水体浊度变化与季节变化相关。

1.2设计净水水量最大日处理水量:32400m3/d1.3原水水质和处理水水质标准1.3.1 原水水质原水水质如下表表1 原水水质水量富国水库水质分析项目表:1.3.2 处理水水质标准出水标准按生产水按石油化工给水水质标准(SH 3099-2000)作基本要求。

水厂工艺总结

水厂工艺总结

水厂工艺总结1. 引言水厂是负责处理并供应清洁饮用水的重要设施。

在水厂的运作过程中,各种工艺被应用以确保水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总结水厂常见的工艺,包括净水、消毒、除臭和水质监测等方面。

2. 净水工艺净水是水厂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它用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以下是常见的净水工艺:2.1 混凝混凝是指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物,以便后续工艺更容易移除。

常用的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铁(PFS)等。

2.2 沉淀沉淀是指利用重力使混凝后的颗粒物沉积到水底部。

水厂一般采用沉淀池来实现沉淀作用,通过控制水流速度和停留时间,将颗粒物沉积并形成污泥底床。

2.3 过滤过滤是将水通过不同材质的过滤介质,例如石英砂、活性炭和陶瓷等,以去除残余的颗粒物、胶体和有机物。

过滤是净水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能够有效去除细小的颗粒物和微生物。

3. 消毒工艺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确保水的安全饮用。

以下是常见的消毒工艺:3.1 氯消毒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它利用氯化物或次氯酸钠等氯试剂进行消毒。

氯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

3.2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利用高浓度的臭氧气体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相比氯消毒,臭氧消毒能够更快速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并且无二次污染的问题。

4. 除臭工艺除臭是为了去除水中的异味,提高水的口感和质量。

以下是常见的除臭工艺:4.1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通过其大表面积和多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将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能够去除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氯胺类化合物,从而改善水的气味和味道。

4.2 生物除臭法采用生物除臭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引起异味的有机物。

常用的生物除臭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膜法和生物接触氧化等。

5. 水质监测为了确保水的质量稳定,水质监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常见的水质监测参数包括浊度、溶解氧、pH值、电导率和余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水厂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2.5万m3/d.(4)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温度4℃,最热月平均温度34℃,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常年风向东南。

(5)地质资料:净水厂地区高程以下0~3米为粘质砂土,3~6米为砂石堆积层,再下层为红砂岩。

地基允许承载力为2.50~公斤/厘米。

(6)厂区地形平坦,平均高程为70.00米,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西北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7)二级泵站扬程(至水塔)为40米。

2. 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给水工程》(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3)《给水排水工程师常用规范选》(上册)(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5)《给排水简明设计手册》(6)《给水工程》(7)《给水排水标准图集》(8)《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第1册)(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10册)2.2 设计原则(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必要时通过计算确定。

(2)水厂应该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水厂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4)水厂自动化程度,应着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

(5)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

3.工艺流程的确定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除浊度,色度和菌落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

因此,该水厂应采用常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流程,完善有效的混凝、沉淀和过滤,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对水中某些有机物、细菌、病毒等的去除也有一定的效果。

消毒可灭活水中致病微生物,减少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数我选择混合-絮凝沉淀-过虑-消毒这样的处理工艺.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净水厂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3.1投药系统投药系统有泵前投加、高位溶液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泵投加四种。

选用泵前投加,该投加方式适用于混凝自动控制系统,可定量投加不受压力管压力所限,但取水泵房距水厂不能太远,因为太远的话容易在吸水管内产生矾花,又在压水管内打碎,这就使矾花失效了,而本设计中的水源取水口仅离水厂50m,故选用泵前投加。

3.2混合设备在本设计中,凝聚剂采用液体硫酸铝,采用泵前投加.溶解采用电动搅拌机搅拌溶解.混合的方式主要有: 管式混合,水力混合,机械搅拌混合以及水泵混合。

水力混合: 设备虽简单,但难以适应水量,水温等条件变化,故排除。

机械混合: 可以适应水量,水温等的变化,但是相应增加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上的不方便。

水泵混合: 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目的.混合效果好,不需另建混合设施,节省动力,适合于投加点近絮凝池,可用于本次设计.还有由于省掉专门的混合设施,所以在以往的设计中较多采用,近来少用,原因: 管中流速低时,絮凝体还可能沉积管中, 对水泵混合的效果有了新的认识,例如G值偏小,投药量难以做到精确计量,难自动化控制投加.管式混合: 缺点是流量小时效果下降,由于该水厂属于中小型水厂,流量比较小,需设置专用混合池,混合池占地大,基建投资高。

综合优缺点,水泵混合设备与泵前投加投药系统配合,混合器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混合快速而均匀,混合效果好,而本设计中的水源取水口仅离水厂50m,不会在吸水管内产生矾花,又在压水管内打碎,可确保药剂发挥效果,故选用选用水泵混合设备。

3.3絮凝设备絮凝设备有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机械絮凝池等五种方式。

网格絮凝池, 网格絮凝池处理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较短,所造成的水流紊动接近与局部各向同性紊流。

网格或栅条絮凝池存在末端池底积泥现象,少数水厂发现网格上滋生藻类,堵塞网眼现象.隔板絮凝池在流量变化大时,絮凝效果不稳定,水流条件不甚理想,能量消耗的无效部分比例较大,故需较长絮凝时间(10min-15min),池子容积较大。

折板絮凝池, 折板絮凝池的优点是:水流在同波折板之间曲折流动或在异波折板之间缩放、流流动且连续不断,以至形成众多的小涡旋,提高了颗粒碰撞絮凝效果。

与隔板絮凝池相比,水流条件大大改善,即在总的水流能量消耗中,有效能量消耗比例提高,故所需絮凝时间可以缩短,池子面积减小。

折板絮凝池因板距小,安装维修较困难,折板费用较高。

综合上述,选用折板絮凝池。

3.4沉淀池原水经投药、混合与絮凝后,水中悬浮杂质已形成粗大的絮凝体,要在沉淀池中分离出来以完成澄清的作用。

沉淀池有平流式沉淀池、斜管(板)沉淀池等。

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

从经济性看,平流式沉淀池造价比斜管沉淀池低,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

斜管(板)沉淀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而且占地面积少。

综合上述,选用斜管(板)沉淀池。

3.5滤池滤池有普通快滤池、无阀滤池、虹吸滤池、移动罩滤池、V型滤池。

普通快虑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超过100m*2,以免冲洗不均;可和平流或者斜管沉淀池组合使用,在原水常年浊度低,含藻量少,可直接过虑;高度3.0-3.2m,须与所选絮凝,沉淀和清水池的高度相配合.无阀滤池由于构造简单,没有阀门,冲洗过程可以自动运行,一般用于小型水厂.虹吸滤池适用范围单池的适用水量0.5-5万m*3/d.水厂产水量小时,虹吸虑池分格后,单格面积太小,不便施工安装;水厂产水量大时,如单格面积做得很大,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不易冲洗均匀.移动罩滤池 (虹吸式,大型水厂),(泵吸式,小型水厂) 水厂要有足够的机电保养维修力量,要求较高.V型滤池特点:截污能力大,反冲洗干净,过虑周期长,处理水质稳定,国内广泛应用,技术成熟.综合上述,采用拥有成熟运转经验的普通快滤池。

它的优点是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较大;降速过滤,效果好。

虹吸滤池池深比普快滤池大,冲洗强度受其余几格滤池的过滤水量影响,冲洗效果不如普通快滤池稳定。

故而以普快滤池作为过滤处理构筑物普通快滤池应用普遍,一般采用变速过滤,运行管理可靠,有较成熟的运转经验,池深较浅。

3.6 消毒系统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

氯: 消毒灭细菌,病毒效果好,而且原水水质PH=7,消毒效果更理想,在配水管网中有剩余消毒作用,应用广泛,适用于极大多数净水厂。

氯胺: 消毒灭菌,病毒效果差.受PH影响,应用少,适用于原水中有机物较多和供水管线较长时使用。

二氧化氯: 消毒灭菌,消灭病毒效果好.PH>7时较有效,中间产物多,尚未在城市水厂应用,适用于有机物如酚污染严重时,须现场制备,直接应用。

臭氧: 缺点,制造成本高,适用于有机物污染严重时,无持续消毒作用,需另加少量氯。

紫外线辐射: 需补加氯,应用少,限于小水量处理,适用于工矿企业等集中用水处理。

综合上述,选用氯消毒: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加氯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原水水质好时,一般为虑后消毒,它的杀菌能力较强,维持水中含氯量持久。

4.水厂的平面布置净水厂是给水处理的主要场所,给水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杂质,使之符合生活饮用水或工业使用所要求的水质。

水厂的平面布置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布置紧凑,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渠的长度,并便于操作管理。

但各构筑物之间应留处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和管道地位;(2)充分利用地形,力求挖填土方平衡以减少填、挖土方量和施工费用;(3)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应简单、短捷,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此外,有时也需要设置必要的超越管道,以便某一构筑物停产检修时,为保证必须供应的水量采取应急措施;(4)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5)有条件时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尽量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区通行和逗留,以确保生产安全;(6)对分期建造的工程,既要考虑近期的完整性,又要考虑远期工程建成后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还应该考虑分期施工方便。

5.水厂的高程布置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

两构筑物之间水面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等水头损失在内。

水头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并留有余地。

各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与构筑物和构造有关,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断面尺寸由流速决定。

当各项水头损失确定后,便可进行构筑物高程布置。

水厂设计时必须符合以下的设计要点: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

水厂应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根据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对近期工程亦可作分期建造的安排。

对于扩建、改造工程,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原有设施的效能,并应考虑愿有构筑物的合理配合。

水厂设计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水厂自动化程度,应本着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降低能耗、药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性和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

力求直线布置,注意今后扩建,如不能直线布置,应注意扩建时构筑物间的相互衔接。

取水构筑物,二级泵站,加药间一次完成;泵房机电设备和加药,加氯间的设备可分期安装,一般采用预留位置或者更换水泵的方法。

水厂设计时有关说明:占地面积的确定:规模在20万m*3/d以下的水厂,单位万m*3用地面积为2700~3300m*2,其中道路和绿化占20-30%.净水构筑物力求布置集中,以缩短管线和便于管理,性质相近的辅助和附属建筑物尽量合并。

絮凝池与沉淀池宜建成一体,两池之间用穿孔花墙分隔(平流沉淀池)或者导流墙(斜管沉淀池)分隔。

虑池的操作室,二级泵房,加药间,化验室,检修间,办公室等应尽量接近南北向布置。

为了节省用地,平流沉淀池地下建造清水池,泵房上层布置变电配电室等。

净水构筑物上的主要通道应设栏杆,栏杆高度1.0米.定。

当各项水头损失确定后,便可进行构筑物高程布置。

详情见设计计算和高程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