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doc
地表水环境影响自查表

水文要素紊影响型 水温 口;径流 口;水域面积 口
影响因子
持久性污染物 口;有毒有害污染物 口;非持久性污染物 口; 水温 口;水位(水深) 口;流速 口;流速 口;其
pH 值 口; 热污染 口; 富营养化 口;其他 口
他口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一级 口;二级 口;三 级 A 口; 三级 B 口
规划年评价标准()
评价时期
丰水期 口;平水期 口;枯水期 口; 冰封期 口 春季 口;夏季 口;秋季 口; 冬季 口
影响预测
评价结论
预测范围 预测因子 预测时期 预测情景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劝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口: 达标 口;不达标 口;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 口: 达标 口; 不达标 口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口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口
预测方法
数值解 口;解析解 口;其他 口 导则推荐模式 口; 其他 口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环境影 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区 (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口;
替代削减源 口
排放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口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填功能区水质直达标 口
工作内容
影响类型
自查项目 水污染影响型 口; 水又要素影响型 口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口;饮用水取水口 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 口;重要湿地 口;
水环境保护目标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口;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
影响识别
影响途径
体 口;涉水的风景名胜区 口; 其他 口 水污染影响型
污染物名称
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要点2017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全国、省、市环保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贯彻执行新法新规新标为主线,以打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以环境执法大练兵和严厉打击环境行为、集中查办典型环境案件为抓手,以防环境风险为底线,努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扎实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效能,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
一、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一)以减轻雾霾改善空气质量为重点,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专项执法检查。
一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按照市局工作安排,组织开展整治“小散乱污”、燃煤发电机组、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许可管理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等各类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依法监督排污单位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各类废气超标排放行为,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推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开展水泥、玻璃行业整治专项行动。
按照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要求,各县(区)环保部门对行政区域水泥、玻璃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报经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是开展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排查整治。
按照环保部定期筛选出的大气污染程度较高的热点网格,相关县区环保部门要对相应网格涉气排放的企业和设施开展排查,重点查明企业名称、位置、所属行业、污染排放等相关信息,并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超标排放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督促超标企业达标排放。
(二)以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专项执法检查。
一是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按照市政府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检查,摸清污水处理厂外排水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排放情况;开展造纸、氮肥、农副食品加工、印染、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电镀等七大重点污染行业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超标排放等环境行为,督促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推动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和水环境质量改善。
附录2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核与辐射事故处置应急响应能力,高效有序地做好我市和波及我市的核与辐射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及企业处置突发辐射事故的职责,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对核与辐射事故的防控和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核与辐射事故所造成的损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人为本、减少危害;职责明确、规范有序;依靠科学、提高效能。
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4)《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南阳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照射的处置。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 成立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立南阳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全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环保局、公安局、安监局和卫生局局长担任。
成员由市环保局、安监局、公安局、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交通局、武警消防支队、武警南阳市支队、电信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各级有关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政策法规;领导、指挥和组织全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工作;在发生核与辐射事故时,确定或终止应急状态,发布有关应急状态的指令或通告,指挥全市应急响应行动;协调解决核与辐射日常管理工作及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情况;积极配合市应急指挥中心统一部署的应急支援工作。
2.2 下设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成员由市环保局、公安局、安监局、卫生局、财政局、工信局派员组成。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影响评价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削减源
水环境影响评价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达标区
不达标区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
水温;径流;水域面积
影响因子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
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二级;三级A;三级B
一级;二级;三级
现状调查
区域污染源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影响预测
预测范围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预测因子
()
预测时期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预测情景
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
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最新环境影响评估自查记录表(环保)

最新环境影响评估自查记录表(环保)
1. 公司信息
- 公司名称:
- 公司地址:
- 负责人:
- 联系
2. 自查日期:
- 自查人员:
- 自查地点:
3. 自查内容
请根据以下环保方面的要求进行自查,并在每项要求后标注是否符合要求。
水污染防治
- 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 是否有针对水污染的应急预案?
- 是否定期对污水排放进行监测?
- 是否有污水排放记录?
大气污染防治
- 是否使用先进的净化设备?
- 是否有针对大气污染的应急预案?- 是否定期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
- 是否有废气排放记录?
噪声污染防治
- 是否存在超标噪声源?
- 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防止噪声扩散?- 是否定期对噪声进行监测?
- 是否有噪声监测记录?
固体废物管理
- 是否存在随意堆放固废的情况?
- 是否将固废交由专业处理机构处理?- 是否对固废进行分类和储存?
- 是否有固废处理记录?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 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泄漏的情况?
- 是否定期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
- 是否有泄漏事故记录?
- 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
4. 自查结果
请在下面列出每项自查要求的结果。
5. 自查结论与改进建议
请在此处提供自查的结论,并列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及相应的建议。
6. 自查人员签名:
请在下面签名并填写日期。
自查人员签名:
日期:。
地表水导则附表(含自查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建设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
A.1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表A.1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HJ 2.3—2018
A.2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表A.2 废水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HJ 2.3—201□
表A.3 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HJ 2.3—2018
表A.4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
A.3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
表A.5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新建项目)
HJ 2.3—2018
表A.6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改建、扩建项目)
A.4环境监测计划及记录信息表
表A.7 环境监测计划及记录信息表
HJ 2.3—2018
续表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表B.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HJ 2.3—2018
HJ 2.3—2018
施
HJ 2.3—2018。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自查表

环保措施
污水处理设施 ;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消减依托其他工程措施 ;其他
防 治
监测计划 措 施
监测方法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环境质量
手动 ;自动 ;无检测
(
)
(
)
污染源
手动 ;自动 ;无检测
(
)
(
)
污染物排放清单
评价结论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
注:“”为勾选项,可√;“( )”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影
水环境保护目标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地及索耳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
响
水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 ;其他
识
水污染影响型
别
影响途径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其他
水文要素影响型 水温 ;径流 ;水域面积
影响因子
持久性污染物 ;有毒有害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 染物 ;pH 值 ;热污染 ;富营养化 ;其他
数据来源 水行政主管部门 ;补充监测 ;其他
监测时期
监测因子
监测断面或点位
补充监测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现
评价范围
河流:长度(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km2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 )个
状
评价因子
(
)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评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
水温 ;水位(水深) ;流速 ;流量 ;其他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A ;三级 B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20190809034458)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影响类型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应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水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地及索耳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水影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其他响识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影响途径别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水温;径流;水域面积影响因子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A ;三级 B 一级;二级;三级调查项目数据来源区域污染源已建;在建;拟建;其他;拟替代的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即有实测;现场监测;入河排放口数据;其他调查时期数据来源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状调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未开发;开发量40%以下;发量40%以上查调查时期数据来源水文情势调查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监测时期监测因子监测断面或点位补充监测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个工作内容自查项目2 评价范围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评价因子()河流、湖库、河口: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评价标准近岸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规划年评价标准()现状评价评价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评价结论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底泥污染评价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达标区不达标区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2预测范围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预测因子()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影预测时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响设计水文条件预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测预测情景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可减缓措施方案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预测方法数值解;解析解;其他导则推荐模式;其他影响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消减源工作内容自查项目评排放口混合去外满足水环境保护要求价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水环境影响评价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满足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污染物名称排放量/ (t/a )排放浓度/ (mg/L)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污染源名称排污许可证编号污染物名称排放量排放浓度/ (mg/L)替代源排放量情况()()()()()生态流量确定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 ;鱼类繁殖期()m3 /s ;其他()m3/s3/s ;鱼类繁殖期()m3 /s ;其他()m3/s3 3 3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s ;鱼类繁殖期()m/s ;其他()m/s环保措施污水处理设施;水文减缓设施;生态流量保障设施;区域消减依托其他工程措施;其他环境质量污染源防治措施监测计划监测方法手动;自动;无检测手动;自动;无检测监测点位()()监测因子()()污染物排放清单评价结论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注:“”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放浓度/(mg/L)
(/)
(/)
(/)
(/)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 / )m3/s;鱼类繁殖期( / )m3/s;其他( / )m3/s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 / )m;鱼类繁殖期( / )m;其他( / )m
污水处理设施 ☑;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削减 □;依托其他工程措施 □;其他 □
响
风景名胜区 □;其他 ☑
识
水污染影响型
别
影响途径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其他 □
水文要素影响型 水温 □;径流 □;水域面积 □
影响因子
持久性污染物 □;有毒有害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 □; pH 值 ☑;热污染 □;富营养化 □;其他 ☑
水温 □;水位(水深) □;流速 □;流量 □;其他 □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A □;三级 B ☑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
区域污染源
调查项目 已建 □;在建 □;拟建 □;其他 □
拟替代的污染源 □
数据来源
排污许可证 □;环评 □;环保验收 □;既有实测 □; 现场监测 □;入河排放口数据 □;其他 □
调查时期
影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
响
水环境影响评价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 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
评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
工作内容 价
自查项目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 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
数据来源 水行政主管部门 □;补充监测 □;其他 □
补充监测
监测时期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监测因子 (/)
监测断面或点位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 )个
现
评价范围
河流:长度( /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 )km2
工作内容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
预测方法
数值解 □:解析解 □;其他 □ 导则推荐模式 □:其他 □
影 响 评 价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 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替代削减源 □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
(/)
防
治 措
监测计划
施
监测方式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污染物排放清单
□
环境质量 手动 □;自动 □;无监测 □
(/) (/)
污染源 手动 ☑;自动 □;无监测 □
废水总排口 pH 值、COD、BOD5、SS、石油类、NH3-N
评价结论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
注:“□”为勾选项,可√;“( )”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现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状 调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未开发 □;开发量 40%以下 □;开发量 40%以上 □
查
调查时期
水文情势调查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补充监测 □;其他 □
附表 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影响类型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取水口 □;涉水的自然保护区 □;重要湿地 □;
影
水环境保护目标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 □;涉水的
河流:长度( /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 )km2
预测因子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影
预测时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响
设计水文条件 □
预
建设期 □;生产运行期 □;服务期满后 □
测
预测情景
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 □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
状
评价因子
评
价
评价标准
评价期
评价结论
预测范围
自查项目
pH、CODC、BOD5、BOD5、氨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 近岸海域: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 规划年评价标准( /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 ☑:达标 ;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底泥污染评价 □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 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
包括二次 PM2.5 □ 不包括二次 PM2.5 ☑
国家标准 ☑
地方标准 □
附录 D □
其他标准 □
环境功能区
一类 □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CODCr
0.996
120
DW001
BOD5
0.332
40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NH3-N
0.166
20
CODCr
3.024
360
替代源排放情况
生态流量确定 环保措施
DW002
SS
0.269
32
石油类
0.067
8
污染源名称
排污许可证编号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附表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评价等级 与范围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一级 □ 边长=50km □
二级 边长 5~50km
三级 □ 边长=5km □
评价因子
SO2+NOx 排放量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2000t/a □
500~2000t/a □
<500t/a ☑
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O3) 其他污染物( TV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