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合集下载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指那些自然风光优美、环境整洁、人文氛围浓厚的乡村地区。

这些乡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居民。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建筑风格、文化传承和乡村发展五个方面来介绍美丽乡村的特点。

正文内容:1. 自然环境1.1 丰富的生态系统:美丽乡村拥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湖泊、河流和山脉等。

这些自然景观为乡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1.2 多样的植被和动物:美丽乡村的自然环境中,植被种类繁多,包括各种树木、花卉和草地。

同时,乡村还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鸟类、鱼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

2. 人文特色2.1 传统文化:美丽乡村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民俗、传统手工艺和节日等。

这些文化传统使乡村更具有独特的魅力。

2.2 历史遗迹:乡村地区通常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古老的庙宇、古堡和传统民居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乡村的历史和文化。

2.3 乡村生活方式:美丽乡村的居民通常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们注重家庭、社区和自然。

这种生活方式吸引了许多人前往乡村体验。

3. 建筑风格3.1 传统民居:美丽乡村的建筑风格通常保留了传统的民居特色,如石头房屋、木质结构和瓦片屋顶等。

这些建筑展示了乡村独有的历史风貌。

3.2 农业设施:乡村地区还有许多农业设施,如农舍、谷仓和农田等。

这些设施体现了乡村的农业文化和农业生产方式。

4. 文化传承4.1 传统手工艺:美丽乡村通常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陶瓷、织布和木工等。

这些手工艺代代相传,保护和传承了乡村的文化遗产。

4.2 艺术表演:乡村地区经常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如舞蹈、音乐和戏剧等。

这些表演展示了乡村的艺术氛围和创造力。

5. 乡村发展5.1 生态旅游:美丽乡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2 农产品销售:乡村地区的农产品通常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通过销售农产品,乡村居民增加了收入。

5.3 乡村改造:为了提升乡村的美丽程度和吸引力,许多乡村进行了改造,包括修复旧建筑、改善交通和增加公共设施等。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美丽乡村是指具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乡村地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宜居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游览和居住。

这些乡村地区通常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和乡土建筑等特色而闻名。

一、自然风光美丽乡村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

山川河流、湖泊湿地、田园风光等都是乡村的独特之处。

比如,位于某省的X乡村,被群山环绕,山水相映成趣,景色宜人。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人们远离喧嚣城市繁忙生活的理想之地。

二、人文景观美丽乡村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这些景观包括传统的乡土建筑、古老的庙宇、历史悠久的村落等。

例如,位于某市的Y乡村,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建于明朝,保存完好。

寺庙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石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三、乡村特色产业美丽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特色产业的支持。

这些产业通常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比如,位于某县的Z乡村以果树种植为主要产业,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采摘水果。

此外,当地还发展了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乡村旅游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乡村地区通常具有较为纯净的水源、丰富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当地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推行生态农业、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

例如,位于某村的W乡村,实施了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减少了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五、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的推动。

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乡村旅游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

比如,位于某市的V乡村,发展了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农耕生活,品尝农家美食。

六、美丽乡村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的美丽程度,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他们修缮古建筑、改善道路、增添绿化等,打造出一个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

例如,位于某省的U乡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将废弃的老旧房屋改造成了精美的民宿,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指那些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乡村地区。

它们以其宜人的环境、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乡村生活方式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美丽乡村的特点、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以及发展前景。

一、美丽乡村的特点1.1 自然风光美丽乡村的地理位置通常远离城市的喧嚣,拥有广袤的田园风光、清澈的河流和壮丽的山脉。

这些自然景观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吸引了许多人前往度假或定居。

1.2 传统文化美丽乡村往往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俗节庆等。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认同感,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1.3 乡村生活方式美丽乡村以其宁静、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种植、养殖和手工艺等传统乡村活动。

这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乡村定居。

二、美丽乡村的文化遗产2.1 古建筑美丽乡村通常拥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古庙、古堡和传统民居等。

这些建筑代表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2 手工艺品美丽乡村的居民通常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陶瓷、织布和木雕等。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技艺和文化。

2.3 民俗节庆美丽乡村的居民保留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如农民舞蹈、传统音乐和民间戏剧等。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展示了当地的文化传统。

三、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3.1 生态多样性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通常非常丰富多样,拥有各种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资源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也吸引了生态旅游者的关注。

3.2 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的居民通常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开发建设、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

3.3 绿色发展美丽乡村的发展趋势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他们注重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交通和建设绿色建筑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的美丽乡村

我的美丽乡村

我的美丽乡村引言概述:我的美丽乡村是一个充满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的地方。

它位于山水交融的地带,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下面将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传统习俗和美食特色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我的美丽乡村。

一、自然环境:1.1 壮丽的山水景观:我的美丽乡村坐落在一片壮丽的山水之间。

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清澈的溪流在山间蜿蜒流淌。

这些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1.2 多样的植被:乡村地区的植被种类繁多,有茂密的森林、广袤的田野和各种各样的花草。

四季更替时,乡村的景色也在不断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感。

1.3 珍稀的动植物:乡村地区保存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这些物种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成为乡村的独特魅力。

二、人文景观:2.1 古老的建筑:我的美丽乡村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古庙、古桥等。

这些建筑融合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展示了乡村的历史文化。

2.2 传统手工艺:乡村地区传承着许多传统手工艺,如木雕、刺绣等。

这些手工艺代代相传,是乡村文化的宝贵财富。

2.3 民俗活动:乡村地区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如庙会、农民艺术表演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三、传统习俗:3.1 农耕文化:我的美丽乡村是一个农耕文化的代表。

农民们世代种植庄稼,传承着农耕的智慧和技艺,这成为乡村的一大特色。

3.2 节日庆典:乡村地区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庆典,如春节、中秋节等。

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传承着乡村的文化传统。

3.3 家族文化:乡村地区注重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人们尊重长辈,注重家族的团结和互助,这种传统文化使乡村更加温馨和和谐。

四、美食特色:4.1 农家菜肴:我的美丽乡村以农家菜肴闻名。

这些菜肴选用当地新鲜的农产品制作,口味独特,营养丰富。

4.2 特色小吃:乡村地区有许多特色小吃,如米粉、豆腐脑等。

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吸引了许多游客。

4.3 地方特产:乡村地区还有许多地方特产,如柿饼、蜂蜜等。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美丽乡村是指那些自然风光优美、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富的乡村地区。

它们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传统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美丽乡村的特点之一是自然风光优美。

这些乡村地区通常位于山水之间,拥有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河流和宜人的田园风光。

四季变幻的景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享受。

例如,在某个美丽乡村中,你可以欣赏到绵延起伏的绿色丘陵,远处的湖泊倒映着蓝天白云,周围的田野里有着金黄色的麦浪翻滚。

这些美丽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仙境。

除了自然风光,美丽乡村还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

这些乡村通常保存着古老的民居和传统的建筑,如古老的石头房屋、木结构的民居和独特的宫殿。

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美丽乡村中,你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彩绘的壁画和精心设计的庭院。

这些建筑不仅令人赞叹,也给人们带来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考。

此外,美丽乡村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些乡村地区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和习俗,如传统的节日庆典、民间音乐和舞蹈表演、手工艺制作等。

在这些乡村中,你可以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例如,在某个美丽乡村的农历春节期间,你可以看到人们穿着传统的汉服,舞龙舞狮、放鞭炮,还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人们更加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美丽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保护和发展美丽乡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投入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同时,居民也积极参与乡村的发展,他们通过开展农业旅游、民宿经营等方式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收入。

这种共同努力使得美丽乡村成为了一个既宜居又宜游的地方。

总之,美丽乡村以其自然风光、传统建筑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

它们不仅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的好去处,也是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指那些自然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地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度增加,美丽乡村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模式逐渐兴起。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文化传承、旅游资源、生态农业和乡村治理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美丽乡村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一、自然环境:1.1 丰富的生态系统:美丽乡村通常拥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湖泊、河流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乡村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1.2 清新的空气质量:相比城市,美丽乡村的空气质量更佳,没有污染源的干扰,人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健康的生活。

1.3 美丽的自然景观:美丽乡村的自然景观宛如一幅画卷,山峦起伏,水波荡漾,花草树木繁茂,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二、文化传承:2.1 传统建筑风格:美丽乡村通常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如古老的民居、古桥、古井等,这些建筑物见证了乡村的历史和文化。

2.2 乡村民俗活动:美丽乡村的居民通常保持着传统的民俗活动,如农民舞、传统节日庆祝等,这些活动保持了乡村的独特魅力。

2.3 文化遗产保护:美丽乡村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等方式,让乡村的文化得以延续。

三、旅游资源:3.1 自然景点:美丽乡村的自然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如美丽的山峦、湖泊、瀑布等,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3.2 乡村体验活动:美丽乡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乡村体验活动,如农家乐、采摘果蔬、亲近动物等,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农事活动,感受乡村的生活方式。

3.3 传统文化体验:美丽乡村还提供了传统文化体验,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乐器等,游客可以了解乡村的文化底蕴。

四、生态农业:4.1 有机农业:美丽乡村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健康。

4.2 农产品品质:美丽乡村的农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而闻名,如绿色有机蔬菜、优质水果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乡村美丽标准是什么标准

乡村美丽标准是什么标准

乡村美丽标准是什么标准
乡村美丽标准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它涵盖了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和谐等多个方面。

要评判一个乡村是否美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乡村美丽的标准是什么标准。

首先,乡村美丽的标准之一是自然环境的美丽。

一个美丽的乡村,应该有清澈的河流、翠绿的田野、蓝天白云等自然景观。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清澈是衡量一个乡村自然环境美丽的重要标准。

此外,乡村的生态环境也应该得到有效保护,不应有乱倒垃圾、乱砍乱伐等行为。

其次,乡村美丽的标准还包括人文景观的美丽。

一个美丽的乡村,应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风情,这些都是乡村独特的魅力所在。

传统的建筑风格、古老的民间艺术、丰富的民间传说等都是评判乡村人文景观美丽的重要标准。

此外,乡村美丽的标准还应包括社会和谐的标准。

一个美丽的乡村,应该是一个和谐宜居的社区。

社区居民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是衡量乡村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准。

此外,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完善,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总的来说,乡村美丽的标准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既包括自然环境的美丽,也包括人文景观的美丽,更包括社会和谐的美丽。

一个乡村要想成为美丽乡村,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需要政府、居民、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设出更多美丽的乡村,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美丽乡村是指那些具有独特风貌、环境优美、人居舒适、生态宜居的乡村地区。

这些乡村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传统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休闲和居住。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美丽乡村的特点、发展模式以及实施的政策措施。

一、美丽乡村的特点1. 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美丽乡村拥有壮丽的山川河流、清澈的湖泊和湿地、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这些自然景观为乡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2. 人文风情浓厚:美丽乡村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如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和乡村音乐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氛围,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3. 生态环境优美:美丽乡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乡村的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肥沃,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4. 人居舒适便利:美丽乡村致力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乡村建设有舒适的居民住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条件。

二、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1. 旅游开发模式:美丽乡村依托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通过规划和开发旅游线路、景点和特色民宿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体验乡村生活。

2. 农业产业模式:美丽乡村注重发展绿色农业和农村产业。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农业观光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3. 文化传承模式:美丽乡村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

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开展民俗活动和培养乡土文艺人才,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4. 生态保护模式:美丽乡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建设,保护乡村的生态系统,提升乡村的生态品质。

三、美丽乡村的政策措施1. 政府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包括财政资金的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政策的调整和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等,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标准。

我个人理解,建设美丽乡村应该是建设新农村的延伸与拓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同步提升的有机过程。

立足南京市情实际,“都市美丽乡村”应该符合五个方面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美丽乡村的貌。

破破烂烂肯定不是美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更不是美丽,“天蓝、山青、水绿、地净”是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

二是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这是美丽乡村的形。

工业区与居民区相互掺杂,生产与生活功能混乱,也不是美丽乡村。

只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农村才能称之为美丽乡村。

三是要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这是美丽乡村的质。

美丽乡村不是说只要青山绿水,不要生活便捷。

美丽乡村要让农民跟市民一样,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出行、就医、就学、养老等生产生活配套服务。

四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这是美丽乡村的本。

贫穷的乡村不是美丽乡村。

如果农民一年到头只能填饱肚子,就算居住环境再美丽,也难以称其为美丽乡村。

五是要有和谐的社会风尚,这是美丽乡村的魂。

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体现不了美丽的内涵,和谐文明、健康淳朴的乡风才是美丽乡村真正的灵魂。

总而言之,美丽乡村既要求“形态美”,也要求“内在美”,要形神兼备、美丽于形、魅力于心,这才是广大农民群众期盼的美丽乡村模样。

去年以来,我们在建设都市美丽乡村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了如江宁“五朵金花”这样的典型,也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下一步总的考虑是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由都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向示范区拓展。

今年要完成老五县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全面拉开1000平方公里建设框架。

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江宁、高淳美丽乡村示范区。

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浦口、六合、溧水美丽乡村示范区,使五大都市美丽乡村示范区成为展示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成果的样板区、示范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都市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强化四个坚持,突出四项重点”。

强化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与建设相互促进。

盲目建设浪费财力物力,低层次的规划建不成精品。

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前提是科学统盘、精益求精的规划,关键是高质量建设。

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前瞻、适度超前地搞好全市域都市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同时,要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理念,量入为出,集中有限物力、人力、财力,重点打造几个示范片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建设和过程性浪费。

二是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村庄美不美,不光要看生态,还要看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是否上水平。

要坚持把生态富民、产业转型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同步推进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促共赢。

三是坚持功能与品质同步提升。

坚持内外兼修、形神共塑,既要注重农村功能性的硬件设施建设,也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素质教育等软件建设,促进乡村外在功能和内在品质双提升。

四是坚持个性与共性相互融合。

在优化提升生态环境、功能布局、经济发展等共性之美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农村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资源,努力彰显个性之美。

突出四项重点:一是突出生态优先,整体改善农村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公共产品。

广大农村地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在苏南地区无出其右。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村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

改善农村环境水平,首先要改变发展理念。

决不能片面追求GDP,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遍地开花搞小工业园和低层次工业项目。

溧水县晶桥镇坚决关闭观山化工园及全部34家化工企业,全市广大郊县、镇街就是要以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农村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污水和垃圾问题,当前要着力做好两项重点工作:一项是以科学的机制强力推进污染整治。

很多镇街污水处理厂成了摆设,既有管网建设方面的问题,又有管理运营机制方面的缺陷。

下一步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完成“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任务。

另一项是继续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省里的部署,去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村庄环境改善了,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下一步,要继续推进新一轮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垃圾集中收集等设施建设,严控乱搭乱建,促进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要健全长效维护管理机制,不能今天整治干净整洁了,明天又变成垃圾遍地。

二是突出产业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现在来看,发展现代农业,仍然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出路。

要立足生活保供、生态涵养、都市休闲三大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我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南京正在推进高标准良田建设,农田再也不是过去的小面积、分散化状态,农业也在向生物农业等高端业态转型,这就意味着过去的小农经济、单打独斗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必须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一般农户也要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发展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二要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证明,农业生产力的解放,离不开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

下一步,要重点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让科技人员沉到农村、沉到农业园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农业科技人才创业,让农民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

三是突出全域统筹,扎实推进农村建设。

南京的城乡统筹,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主要思路是以10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街建设为先导,带动新市镇新社区由点到面展开,全面提高市镇现代化水平。

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通达所有区县、干线公路连接镇街、农村公交“村村通”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农民创造更为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

现在,10个统筹城乡试点镇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规划,有些镇街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下一步,要加快推进万顷良田和增减挂钩项目,尽快编制和实施快速通道沿线 25万亩土地整治计划。

同时,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加快村镇建设进度,着力打造一批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万人左右、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市镇。

村镇建设面广量大,筹集资金是最大的难题。

加快村镇建设,关键是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

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乡村建设,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投融资机制。

四是突出民生为重,切实改善农民生活。

建设都市美丽乡村,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如果我们把村容村貌搞得漂亮了,但是农民生活水平没有改善,老百姓会批评我们大把花钱搞面子工程。

所以,我们要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改善民生上,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要着力优化农民收入结构。

现在来看,光靠农业增收,空间毕竟有限。

要更加注重开拓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个增收渠道,加大农民创业扶持力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土地及房产资源,力争今年农民创业基地达到100个,社区股份合作社覆盖率达到80%。

二要继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提标扩面。

稳步提高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的筹资和发放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农村养老金,把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夯实。

三要加大低收入农户帮扶力度。

低收入农户最需要扶持帮助。

要锁定全市年均收入低于6500元的低收入农户,采取以“输血”为辅、“造血”为主的方式,帮助他们就业创业。

特别要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扶持,让有资源、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勤劳致富、智慧致富。

(四)提高创建质量。

一个县域的美丽乡村由一批精品村、若干条景观带组成,要加强分类指导、分片实施,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以点串线、由线到面,连线成片推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

一要抓好面上整治。

要把连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对于列入今年整治任务的201个待整治村要严格按照省里要求,抓好“五大工程”建设,确保按期保质通过省里验收。

特别是要抓好农村洁化、绿化两项重点工作。

农村洁化是最基础、受益面最广也是最难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落实保洁员责任、工资,积极开展保洁创建活动,加大农村清洁工程督查力度,确保农村长年保持干净整洁。

同时要加大垃圾收集、污水管网、沼气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农村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花钱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有效之举,要大力鼓励农民种树,大规模开展“见缝插绿”、“花开百户”、“美化庭院”活动,尽可能做到绿化观赏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对种树贡献大的农民实行以奖代补。

二要培育精品村。

选择一批自然条件较好、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文化资源丰富、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进行重点培育。

按照“一村一景、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村庄规划设计,合理区别生产区、生活区、功能区,对农民住房的层高、外观式样、立面色调等要统一协调,对村里重要的人文、自然资源要保护利用。

三要连片打造景观带。

要以精品村、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为依托,串点成线,打造若干条各具特色的景观带。

各地在确定精品村、中心村时要尽可能相对集中,在同一区块或同一条沿线,以便连线成片推进。

要加强对重要交通干道、风景区沿线的整治,加强违章建筑清理、绿地白化消除、村庄立面整治以及人文生态特点的打造。

四要融入文化元素。

要以文脉传承为特征,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认真开展古建筑村落、民俗风情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等历史文化村落的普查,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林、古家具、古农具等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俗等的发掘、传承和弘扬,积极保护和培育文化特色村,培育和创造乡村地域文化,着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既要注重结果,确保五年创建目标的如期实现;更要注重过程,把各项工作做扎实,真正在创建过程中提升农民素质。

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

“形”是美丽乡村的外在表现形式,指的是村容整洁、环境美丽,这是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

“神”是美丽乡村的内在品质,是通常我们说的幸福感,这是美丽乡村的更高要求。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要坚持“神”与“形”的统一,力求神形不离、神形兼备。

要处理好建设与管护的关系。

建与管是美丽乡村建设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建是管的前提,没有建设,管理就无从谈起;管是建的保障,管护机制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就得不到巩固。

工作中要把建设与管护两个方面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机整体来抓,一起部署、一同推进、一并考核。

特别要把文化特色村当作旅游景点来保持、管护,建立清洁卫生长效机制,让习惯成自然,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