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1)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1)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

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

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6“坐忘”“心斋”: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虚静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坐忘指端坐而全忘一切物我的出世思想和精神状态。原意是讲对“道”的体认,须有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和审美心理、艺术心理是相通的。在艺术创造或艺术欣赏时,也须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7得意忘言:出自庄子《外物》篇,他认为“言”的目的在“得意”,但“言”本身并非“意”,它是不尽意的,“忘言”,并不是排斥或抛弃言辞,而是在理解“意”的时候,不拘泥于言辞所已表达的范围,而应由此去领会和把握“言外”的部分,获得更为丰富和完整的“意”。故必须“忘言”而后方能“得意”。“言”只能起一种暗示,象征作用。“得意忘言”这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然而有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认为语言可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如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去获得“言外之意”。

8永明声律论:南齐永明时,由沈约、谢眺等人提出的关于诗歌语言的声音、韵律的理论。周顒着《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八病”,“平仄相间”等。沈约等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形成永明体(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

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但在当时,是有不同看法的,如钟嵘就认为过份讲究声律,文学创作就会受到束缚。

9发愤着书:是司马迁在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拓展。他认为许多着作家都是由于遭遇不幸,受到社会的迫害或压制,有“道”难通,有志难申,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抒发心中怨愤,以流传后世,才着书立说的。“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动因问题,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上承先秦“诗可以怨”的传统,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了极大的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也应当奋起,而不应消沉,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突出表现。

10“不平则鸣”:韩愈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动因的理论。不平则鸣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司马迁“发愤着书”钟嵘、刘勰“吟咏情性”的文学观念,突破了道统之说,所谓古文,不仅是传道的工具,也是鸣不平、写现实的工具。文学创作的发生,是因为作家心中郁结着不平,心中不平则来自现实生活的不公正,因此“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鸣”,不是一种消极的遇到不平后的自然反应,而是一种积极的对现实的干预,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主题。

11风骨:刘勰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特征。骨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理想的文学风格是“风清骨峻”。源于魏晋时代的人物品评。刘勰大力提倡风骨,具有针砭时弊的深刻意义。针对南朝华丽辞藻,风格柔弱的骈体文学。

12隐秀: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

隐秀也是刘勰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要求,以自然为美,又不废弃人为加工的基本美学思想。

13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着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吴景仙书》),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

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具体地说,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美;有抑扬顿挫的诗歌格律美。

14“夺胎换骨”:黄庭坚文学具体创作方法。未见于山谷文集,最早见于惠洪《冷斋夜话》。要求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以构成自己作品的诗意和境界。换骨法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辞,别创新语来表现。夺胎法则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这一理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学习古人作品,吸收有益的成分,努力做到以故为新等等。从消极意义上来说,这一理论有剽窃之嫌。

15“点铁成金”: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劝诫外甥多读古人的书和文章。建议他“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更须治经,深其渊源”,然后“可到古人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16“味外之旨”: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在钟蝾的论是个滋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诗歌的“味外论”。文学作品的醇美之处不在于具体景象上,而在于由具体景象构成,存在于景象之外的艺术境界上,可以让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正是指艺术境界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司空图所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境界来表现山水田园诗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思想精神情操的诗歌。

17“诗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诗学见解。认为有理想抱负的文人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往往能写出好诗。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穷”是文以明道,“工”是艺术上精益求精,对隐秀,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发展。认为一是政治上处于逆境的诗人往往更能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创作出有充实内容、有深刻思想的作品;二是处于逆境的诗人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去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他举例刘禹锡、柳宗元都是失志之人,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文学。

18“性灵”说:袁枚的诗学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反道学,主张个性解放的特征。“性灵”说首先要求抒写真实的性情,这是对李贽的“童心”说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强调诗歌要有自己的个性,说“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再次,强调诗歌的独创性,反对雷同因袭。最后,在艺术境界上要求有自然化工之美,反对有任何的人工痕迹。

【性灵】公安“三袁”提出的诗文主张。袁宏道贡献最大。“性灵”说的含义一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该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仿作。二是“变”,变是批评复古模拟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础。认为真正的继承,不是模仿,而应当是新的创造与发展。三是“趣”,即作品要有趣味,他们所提倡的趣味是童趣,和李贽一样,具有反理学,反传统的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审美趣味。四是“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这种新奇,就在于它不师法前人,而师法自然,凭心而出。

19童心说:李贽提出的着名学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是指人的绝假纯真的自然本性。以“童心”为“天下之至文”之源,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理学桎梏

的人性之美。童心说是针对道学家所崇奉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对封建礼教具有叛逆性的、有启蒙思想色彩的文艺主张,它反映了由政治思想上的解放而导致文艺思想上的解放。

20“义理、辞章、考据”说:姚鼐在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桐城派古文论的纲领。他要求这三者统一才是写文章的最高最美的境界,即既有精深而不芜杂的义理,又有翔实而不琐碎的考证,并能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才是最理想的完美的文章。他所说的“义理”有程朱理学的内容,“考据”有学问的含义,前者就思想而言,后者就题材而言。“文章”主要指语言形式。

21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姚鼐认为文章之美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总的说起来不外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类。阳刚之美指一种雄伟壮阔、崇高庄严、汹涌澎湃、刚劲有力之美。阴柔之美指一种柔和悠远、温婉幽深、细流涓涓、纤秾明丽之美。姚鼐认为这两类美来自天地阴阳的不同。认为文章的艺术美应该刚柔并济又有所侧重。

22“境界”说:王国维提出的诗学理论。“境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往往具有以下美学特征:第一,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他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第二,意境的创造必须具有自然真实之美。他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第三,意境以传神为美,重在神似而不在形似。他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1.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

①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而非纯粹的、单一的论述。

②和哲学、政治思想密切相关。

③文学和艺术紧密结合。

④虽多是片断的论述,但已涉及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成为后代文学批评的渊源。

2.为什么说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表面上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而实际上倒是和扬雄、班固比较一致?

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表面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实际上肯定和赞扬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肯定和赞扬的,这一角度和扬雄、班固一致(尽管观点不同)。他认为《离骚》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甚至可上升到儒家经典的地位,他和扬雄、班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忠”“怨”的不同理解上,扬雄、班固认为《离骚》不符合儒家“忠”“怨”的思想,而王逸则认为完全符合儒家的“忠”“怨”思想。能“怨刺其上”,作品并不违背“温柔敦厚”之旨。

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观念的变迁表现在那些方面?

①表现在创作主题的变化。有先秦两汉的政治教化主题变为个人悲欢遭际,或者说由社会思想主题变为个人情感主题;

②重视作家的创作个性。魏晋名士,不受名教束缚,放浪形骸,率性而为,任其自然,这种个性自由发展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变化。

③重视文学创作本身特点与规律之研究。如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的“缘情”说等。

4.试述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辩与文艺美学的联系。

①对后人把握审美观照的特点,提供了启发。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有限物象的超越。审美观照离不开具体物象,但又不受具体物象的局限,而是要伸向无限的宇宙、历史、人生。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概念的超越。或者说人们的美感往往是不能用概念来表达的。

②对于文学艺术家认识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整体形象之间的辨证关系,给了很大启示。艺术的形式美不应该突出自己,而应该否定自己,从而把艺术的整体形象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唐代皎然在《诗式》中说“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

③这种言、象、意的理论,还为后世的“意境”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塑造虚实相生的形象,从而获得无穷的意蕴。

5.简述刘勰的文学创作理论。

刘勰的文学创作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文学创作的构思。即“神思”问题。认为“神思”的特点是“神与物游”,要求创作主体的心与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强调神思活动的展开,需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肯定“言不尽意”。为缩小言意之间的差距,要注重“文外”之意。

②是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认为文学形象具有“隐秀”特征。。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隐秀也是刘勰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要求,以自然为美,又不废弃人为加工的基本美学思想。在自然、鲜明的形象中表现无穷的意味。

③是文学的风格和体裁。刘勰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即“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刘勰认为文学风格是作家个性的表现,是“因内而符外”的,作家个性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先天因素是“才”“气”;后天因素是“学”“习”。论述了三十四种体裁。从四个方面论述:起源、名称含义与特点、代表作品、创作要领。④是文学作品的“风骨”美。“风清骨峻”是刘勰的审美理想,他希望通过有感染力的刚健清新的文风来矫正当时的柔弱的文风。风,是对作品情感内容的美学要求;骨,是对作品语言形式的美学要求。风骨:爽朗刚健的风貌,是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

⑤是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主张“为情而造文”。重视真实性,讲究作品的整体美。提出“三准论”,使情,事,辞和谐统一。还有声律,艺术夸张问题等等。

6.试述刘勰的文学发展观。

刘勰的文学发展论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通变》篇和《时序》篇。

①《通变》论述文学发展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问题,指文学发展的内因。《通变》中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有常”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这是“通”;“无方”指作品的具体面貌各各不同,千变万化。这是“变”。“变则堪久,通则不乏”,通和变互相联系。作家应当“凭情以汇通,负气以适变”。

②《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的关系问题。文学发展的外因《时序》篇认识到文学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所以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依赖于时代并受其制约。建安文学之所以慷慨悲壮是因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状况。又如玄学的兴起发展对文学的影响,还有帝王的提倡与否。集中表现了刘勰的文学史观,系统的揭示了各时代文学的总面貌和主要倾向及形成原因。

7.谈谈刘勰的文学批评观。

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知音》篇。

①是考察“知音难逢”的原因。从主体来说,“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知多偏好”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知音难逢。从客体来说,“文情难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②是知音的条件。首先是“博观”,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即“阅乔岳以形培嵝,酌沧波以喻畎浍”。其次,要有文学实践,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还要有正确的态度,“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等等。

③是知音方法。即着名的“六观”说: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六观宫商。

8.试论钟嵘的“直寻”说。

钟嵘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认为诗歌是“吟咏情性”的,只要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或事情,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直寻”强调了直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不排斥理性参与,然而必须以直接可感的形象为主体,使之作用于接受者的感官,进而感染震撼心灵。形象的直觉性可以使诗歌具有“自然英旨”,即没有雕琢痕迹的自然真美。“直寻”就是不强调用典用事和过分讲究声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认为好的作品总是作家在触景生情,情与物冥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美妙的意象,并非由苦苦思索,呕心沥血得来。

9.试论钟嵘的“滋味”说。

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基本审美范畴。以味论诗即以美论诗,“滋

味”即审美感染力。他认识到诗歌的形象性与“滋味”有关。要使诗歌有“滋味”,①要求以”赋比兴”为具体创作手法。②以”直寻”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③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把刚健的内容和优美的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其后,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宋代苏轼的"至味论",乃至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深受其影响,从而构成中国诗学审美批评的重要内容.

10.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对齐梁文风中忽视作品社会内容,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表示强烈不满,针对这两方面,他提出“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

“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要求形象中有寄托,有现实意义。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风骨”则要求有刚健明朗的文风,反对过分讲究技巧。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就遵循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如他的《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等,就既有“风骨”,又有“兴寄”。与陈子昂同时的卢藏用评价他说“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11.试述皎然的诗学思想。

皎然是我国诗歌意境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诗歌意境的创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和禅境合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

①“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诗歌的情与境是不可分离的,境中含情,情由境发。他最理想的诗歌审美境界是创造一个清新秀丽,真思杳冥的境界,展现禅的寂静空灵的内心世界。皎然认为诗和禅是可以互相促进,和谐统一的,禅境对诗歌的含蓄深远有重要作用。对盛唐山水田园诗,特别是王维有深远影响。

②“取境”说(诗境创造论):诗歌境界的创造应当由人工之至极而达到天工之妙,经苦思而臻自然。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溶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③以禅喻诗(禅境)的审美特点(诗境特征论):“高”和“逸”皎然对诗境的要求,是诗禅合一的审美理想的体现。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采奇于象外”);气势腾飞,具有动态之美(诗式·明势);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④“辩体”论一十九字(诗境风格论):看到了具体作品在风格上表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作者的构思取境,决定了作品的主导风格。但主导风格之外,并不妨碍它兼有其他风格,这些风格围绕着主导风格并合为一体,“如车之有毂,众美归焉”。

12.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

①在钟嵘滋味说基础上,提出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问题。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要求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如在耳目之前,而又不空泛,同时还必须含蓄深远,有无穷的意味。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前者就客体形象提出的要求,后者就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司空图处在乱世却主张“醇美”,体现了儒家“怨而不怒”的中和。

②“思与境偕”是对刘勰“神与物游”的发展。思与境偕作诗:要想有深厚的艺术意蕴,注意意境的营造,融情入景,以景寓情,使读者在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之前

殷璠的“兴象”,皎然的“诗情缘境发”都包含这个意思,而司空图说的最为明确,认为思与境谐是诗的艺术的最高标准,说明意境理论在司空图这里更加自觉和成熟。

③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诗歌的形象特色):是在王昌龄的“境思”、皎然的“采奇于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唐代诗歌意境论的一个总结。认为诗歌形象是虚实相生的,是在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描写之外,能借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一个无形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亦即具有召唤结构的艺术形象。

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意境。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的体现。或者说,这二十四种诗境,分别是“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的有机统一,是司空图意境理论的具体体现。

13.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儒释道浑融,他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①主张“有为而作”。这一思想受到欧阳修“穷而后工”和他父亲苏洵“风水相遭”说的影响,他主张发乎自然,“不能不为之为工”。

②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比较强调“知”,认为创作时要对所描写的对象“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

③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妙观逸想”。要使创作对象“了然于心”,就必须进入“虚静”“物化”的精神世界。“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论画竹时说“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在妙想中把握机遇,捕捉灵感萌发的奇妙景象,画竹必先“成竹在胸”。

④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以形传神”“神形兼备”。要顺乎自然,“尽物之态”。善于抓住体现创作对象之“神”的“形”主张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

⑤“无法之法”的主张。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他说杜甫“信手拈得俱天成”,就是这种“无法之法”。反对堆砌雕琢。强调作家在创作是的精神自由,要求摆脱各种束缚,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实感。带有某种人文解放的倾向。

⑥多种风格并举的同时提倡豪放与平淡质朴的风格主调。年青时代,对雄壮豪放的艺术风格特别推崇。晚年推崇平淡质朴的风格。赞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评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要求在自然平淡中自有无穷韵致和从容的美态。

14.试论严羽诗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严羽的诗学思想在宋代超越众家之上,不是偶然的,他是有继承和创新。

①他“以禅喻诗”有继承和创新,以禅喻诗并非始于严羽,唐代许多诗人都学禅,如王维特别善于将禅意融入诗心,使诗境与禅境合一,中唐皎然、灵澈、刘禹锡等人论诗歌意境,均与禅境紧密相联。宋代禅宗有了更大发展,文人学禅更为普遍,如苏、黄均为禅宗居士,并被列入禅宗法嗣,以禅喻诗相当普遍。但严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他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江西诗派的,另外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比前人的影响大。

②他的“别材”“别趣”说、“兴趣”说,显然受到钟嵘、司空图等人的影响,都属于“缘情”派。这和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思想是一致的。但严羽的“别材”“别趣”“兴趣”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苏、黄和江西诗派等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流弊而提出的,有现实意义,对宋诗缺乏形象性、缺乏审美性有纠偏作用。另外对后世的格调说、神韵说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5.试述李贽、公安“三袁”的诗文主张。

一.李贽所说的“童心”就是真心,就是清洗了封建伦常教条束缚和蒙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它不是一般所谓的“真情实感”,而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真情实感。他说的“童心”是反对以

程朱理学为心,是以打破封建思想桎梏为前提的。“童心”说为文学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标准,文学不再是“明道”“载道”的“假言”“假事”“假文”,只要是出于“童心”,就是天下之至文。李贽这一学说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其批判的锋芒直指儒家正统文学观。二.“性灵”说是公安三袁的诗文主张。①首先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该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②是“变”,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③是“趣”,即审美趣味。他们所说的“趣”明显带有时代的色彩。主要是指“童心”之趣,不受理学污染的率性而行之趣,有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特征。④是“奇”,即符合人的真性情,而有极自然的新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

16.试述明代小说理论批评中对真与假的认识。

明代小说理论批评对真和假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①是对小说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关系的认识。他们提出“逼真”“肖物”“传神”等范畴,强调小说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情理。但在强调真实的同时,也肯定了艺术虚构。

②是对历史小说创作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认识。认为历史小说允许想象和加工。

③是对魔幻小说创作中真与幻的认识。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辞》中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作家的幻想愈充分,寄寓的意义愈深刻,所反映的生活真理也就更普遍、更确切。

17.试述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批评思想。

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成就在艺术理论方面。

①是认识到小说与历史的区别,他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认为历史是叙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小说却是虚构的。

②是提出小说创作的“三境”说,即“圣境”“神境”“化境”,最高境界是化境,即已经达到心手两忘,没有人工痕迹,而合乎化工造物的境界。

③是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提出以形写神、同中有异、陪衬突出、个性化语言、合乎人情物理等方法。

④是作家论,提出“澄怀格物”“因缘生法”等。

⑤是结构论,强调结构的整体性、有机性等等。

18.试述李渔的戏剧理论批评思想。

李渔的戏剧理论主要表现为:

①提出“结构第一”。就是要把文学剧本的创作放在第一位。“结构第一”包括“审虚实”“戒讽刺”“戒荒唐”“脱窠臼”“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审虚实”强调戏剧创作主要是虚构的;“戒讽刺”“戒荒唐”,强调戏剧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有意义,反对泄私愤,报私仇,或写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作为个人的消遣;“脱窠臼”,提倡戏剧创作的独创性;“立主脑”“减头绪”,强调戏剧创作要相对集中,写好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密针线”,强调戏剧创作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②提出“词采第二”。这是对戏剧语言的要求,提出“贵显浅”“戒浮泛”“重机趣”“忌填塞”,。

③重宾白。他对戏剧的宾白提出八点要求:“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减”“字分南北”“文贵洁净”“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

④对“科诨”的语言也提出了要求,如“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等等。

19.袁枚和沈德潜的诗学思想,分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袁枚和沈德潜诗学思想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袁枚不赞成沈德潜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他认为“温柔敦厚”未必真是孔子的话。袁有叛逆性,沈有保守性。

②是袁枚不赞成沈德潜专门提倡“唐音”、主张效法古人的思想。他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他强调个性。

③是袁枚不赞成沈德潜对艳诗的评价,认为不应该把艳诗、即爱情诗看作是有悖“诗教”、有伤社会风化的作品。

20.为什么说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我国自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论述过意境问题,如刘禹锡、皎然、司空图等等,但是王国维是对意境理论论述得最全面、最充分、最深刻的一位文学理论批评家。王国维“境界”说的提出,受到了西方美学家思想,特别是康德、尼采、叔本华思想的影响,并在中国古代文论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是从文学创作的本质和特征来认识和理解意境的美学内容的。他的“境界”与“意境”的含义基本一致,指文学创作中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是意和境的融合统一,是主、客观的统一。

他的“意境”具有以下美学特征:

①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刘勰的“隐秀”论和钟蝾以“文有尽而意有余”释“兴”,是言象意关系论转向意境论的关键,唐代意境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则为意境的美学特征做了深刻的说明。后来苏轼,严羽,王夫之等从不同角度作了补充,王国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正是对我国古代美学中有关意境美学特征的总结。

②意境的创造具有自然真实之美。“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种“真景物,真感情”指合乎自然造化,无人工雕琢痕迹的事物和人心的自然态势。这种自然真实之美,在我过有悠久的传统。钟蝾“自然英旨”的“直寻”之作。苏轼的“行云流水”严羽的“镜花水月”,王渔洋的“神韵天然”,都把自然真实作为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王国维则明确将之作为艺术境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

③意境以传神为美,重在神似而不再形似。这也和自然真实之美分不开。

④提出“不隔”的美学要求。“不隔”,当是指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工雕琢之痕。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土禛的“神韵”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与之一脉相承。

⑤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区分为“一优美,一宏壮也”。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王国维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种对文学风貌刚柔论刘勰曾有“风趣刚柔”之说,严羽说诗歌风格有“沉着痛快”和“悠游不迫”两类,姚鼐说“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1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功利相联系的

2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3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4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美和善的结合。

5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6荀子的《乐论》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

7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对“象”的论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

8庄子的“自然无为”哲学观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成为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

9荀子《解蔽》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10《庄子秋水》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11物我不分,方能创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艺术珍品。这是庄子艺术创作论的要害之所在。

12儒家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是“文学---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于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了美刺讽谏说。

13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学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点是摆脱了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重视文学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注意对文学的艺术表现技巧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

14汉代儒家文艺思想有代表性的纲领性着作是《礼记乐记》和《毛诗序》。

15扬雄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16王充《论衡》一书突出地体现了真善美相结合的文艺观和美学观

17曹丕的《典论论文》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艺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

18陆机的《文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19“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20 南朝文学思想发展中有两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即是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21永明声律论的代表人物有沈约、谢眺、王融、周顒等。

22“四声八病”具体是指“平、上、去、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23南朝时提出区分文笔,正是为了进一步分清文学和非文学

24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的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25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称赞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钟嵘的《诗品》“思深而意远”。该书对自汉迄梁122位五言诗作家,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价。

26钟嵘的诗学理论可概括为感情论;自然论;风骨论;滋味论等。

27评阮籍诗曰:“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28评颜延之诗时曾引汤惠休的话:“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29钟嵘说:“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

30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31钟嵘认为五言诗受《诗经》影响的,其特点是怨雅而温柔或怨雅而悲壮;受《楚辞》影响的,其特点是怨而愤,悲而少壮。

32《诗品序》曰:“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33隋唐时期,对齐梁文学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一是基本肯定。前者以李谔、王通、王勃为代表;后者以魏徵、令狐德棻、姚思廉为代表。

34“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36在唐人选唐诗中,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本,它不但选诗,且附以评

37相传为王昌龄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38皎然的《诗式》中有关诗境的论述是对殷璠、王昌龄诗境论的进一步发展。

39刘禹锡对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作了非常深刻,非常确切的理论概括:“境生于象外”。

40“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41唐代古文提倡者所说的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期那种与六朝骈文不同的、不讲骈俪对偶的单行散体的语言表达方式

42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43以古文代替骈文而成为文章写作主要语体形式,并且在文风上发生重大转折的这场历史性变化,是由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韩愈和柳宗元来完成的。

44“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45柳宗元“文以明道”的“道”不同于韩愈的“道”:一是不像韩愈那样是严格的纯粹的儒家之道,而是以儒为主又兼有诸子百家之道;二是柳宗元的“道”更重视现实性,亦即他所说的“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的意思。

46柳宗元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说“文有二道”:一是“箸述者流”,二是“比兴者流”

,表现出柳宗元对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分。

47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理论是对王昌龄的诗境论、皎然的情境论、刘禹锡的境生象外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唐代诗歌意境论的一个总结。

48《二十四诗品》的“品”与谢赫的《画品》,钟嵘的《诗品》的“品”字的含义不尽相同

,是指品格的意思,即指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境界。

49“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出自《二十四诗品》中的含蓄品。

50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主要是针对当时“时文”“西昆体”流弊而发起的,代表人物有欧阳修、苏轼等。

51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次以“诗话”命名的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52写出下列话语的提出者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司空图)

53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54苏东坡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55周敦颐在《周子通书》中提出“文以载道”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56江西诗派所谓“一祖三宗”是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57江西诗派得名起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58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大致可用“理”“学”“法”三字来概括。

59列出北宋时期主要的诗话着作《六一诗话》、《温公续诗话》、《石林诗话》;南宋时期主要诗话着作《岁寒堂诗话》、《韵语阳秋》、《沧浪诗话》等。

60宋理学家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朱熹提出“文便是道”。

61写出下列诗句的作者: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

“江山岂无意,邀我觅新诗”(杨万里)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元好问)

62严羽的《沧浪诗话》,在宋人诗话中有鹤立鸡群之姿,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诗话形式探

讨诗歌艺术理论进入更自觉的阶段。

63李清照的《论词》一文,是北宋末期最早出现的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词的创作的专论,提出词“别是一家”。

6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已觉祖师低一着,纷纷法嗣复何人。”(王若虚)

65“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

好问)

66宋元时期的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被认为是小说评点的滥觞。

67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是一本记载戏曲作家及其作品的着作,其中反映他的戏曲思想。68明初自洪武至宣德、正统的近百年间,文学思想以明道宗经为主导倾向,从弘治、正德之交到隆庆、万历之际的百年间,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模拟文艺思潮占据文坛主要地位。

69“前七子”有专门论诗着作的有徐祯卿的《谈艺录》;“后七子”有专门论诗着作的有谢榛《四溟诗话》,王世贞《艺苑卮言》

70前后七子的共同诗文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71明代从嘉靖后期开始,文艺上出现了一种新思潮,其代表人物有李贽、公安“三袁”

72“唐宋八大家”一说出自茅坤《八大家文钞》。

73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代表人物有李贽、叶昼、冯梦龙。

74徐渭写了有关南戏的专门理论批评着作《南词叙录》。

75吴江派和临川派论争的焦点是戏曲创作应当重音律还是重意趣;,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重音律;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重意趣。

76明代后期戏曲理论方面有两部比较重要的专着,这就是吕天成、《曲品》;王骥德、《曲律》《诗品》[南朝]庾肩吾

《词品》[南朝]谢赫

《曲品》[南朝]钟嵘

《书品》[明]杨慎

《古画品录》[明]吕天成

77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兴观群怨”论和“情景融和”论

78叶燮的《原诗》,不同于一般的诗话,不像一般诗话那样零散、琐碎,而是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着作。

79叶燮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80金圣叹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离骚》、《庄子》、杜诗、《史记》、《水浒》、《西厢》六部书的评点中,他称为六大才子书。

81李渔是明清之交着名的戏剧理论批评家,着有《闲情偶记》,其中词曲、演习、声容是关于戏剧的理论。

82清代在诗歌理论方面出现了四个主要的流派:王士禛的神韵派;沈德潜的格调派;袁枚的性灵;翁方纲的肌理派

83王士禛的诗学思想核心是神韵说

84袁枚的诗学思想核心是性灵说,他的诗话着作是《随园诗话》

85翁方纲诗学思想核心是肌理说,他的诗话着作是《石洲诗话》。

86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论文偶记》的作者是刘大魁

87姚鼐明确提出桐城派文论的纲领是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

88清代词学,常州词派,张惠言,着有《词选》,以寄托为所指

89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是中国古代词话中篇幅最大,成就较高的一部重要着作。

90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黄遵宪,其诗歌理论核心是我手写我口

91中国近代中西文学思想直接交流和融会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和王国维

92梁启超的新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所提倡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93梁启超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的纲领性论文是《论小说和群治之关系》。

94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和他激进的改良主义政治主张密不可分。

95王国维最有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文学理论批评着作是《人间词话》,其核心理论是“境界”说。

96王国维深入钻研过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特别爱好康德和叔本华的着作,并对中西学术的不同认真地作过对照比较。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二.名词解释 1.汽车的动力性:指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评价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及最大爬坡度 2.汽车的后备功率:将发动机功率Pe与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之差。 公式表示为(P f P w) Pe- η t 3.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4.汽车功率平衡图:若以纵坐标表示功率,横坐标表示车速,将发动机功率、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对车速的关系曲线绘在坐标图上,即得功率平衡图。 5.汽车的驱动力图:一般用根据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Ft—Ua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图。 6.最高车速:在水平良好的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7.发动机特性曲线:将发动机的功率P e、转矩以及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曲轴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则此曲线称为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或简称为发动机特性曲线。 8.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态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9.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汽车在一定载荷下,以最高挡在水平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 10.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11.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常测出每隔10km/h或20km/h速度间隔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然后在图上连成曲线 12.汽车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13.同步附着系数:(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 线与(理想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 14.I曲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 15.制动效能: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16.汽车的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17.地面制动力:由制动力矩所引起的、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切向力。 18.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 19.汽车的制动跑偏: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 1 20.汽车制动方向稳定性: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 21.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22.峰值附着系数:制动力系数的最大值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名解部分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相继建立起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封王建制”。主要内容有: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制度;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金田起义以来的斗争成果,大大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军的出省作战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湖口大捷 湖口大捷是太平军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公元1855年初,湘军反扑九江。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江西湖口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清军相持一月有余。同年2月,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湘军大败。同时驻守九江的太平军很好的配合了湖口的战斗。湖口大捷的胜利,扭转了西征军湘潭战后连续败退的局面,太平军从此乘胜西进,全面反攻。到1856年,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的大部分均为太平军所控制。 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1858年,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陈玉成得知三河危急的消息,星夜驰援三河,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全歼清军。三河大捷是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复苏了后期太平军的士气,扭转了内讧后的危局,保卫了太平天国在安徽的根据地,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安庆之围不战而解。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1. Transcendentalism The origin of it is a philosophical and literary movement centered in Concord and Boston, which marks the summit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19th-century movement of writers and philosophers in New England who were loosely bound together by adherence to an idealistic system of thought based on a belief in the essential unity of all creation, the innate goodness of man, and the supremacy of insight over logic and experience for the revelation of the deepest truths. The major features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re:It emphasis on spirit, or the Oversoul,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niverse. I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 To them the individua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society. It offered a fresh perception of nature as symbolic of the Spirit or God. 2.Romanticism The Romanticism period stretches from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hrough the outbreak of the Civil War. It is a term associate with imagination boundlessness, and in critical usage is contrasted with classicism which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reason and restriction. The features of Romanticism are: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in a way derivative: American romantic writing was some of them modeled on English and European works.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in essence the expression of "a real new experience "and contained"an alien quality".Representatives:William Cullen Bryant; Henry Longfellow and James Cooper, Washington Irving. 3.Real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Civil War brought the Romantic Period to an end. The Age of Realism came into existence. It came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lie of romanticism and sentimentalism. Realism turned from an emphasis on the strange toward a faithful rendering of the ordinary, a slice of life as it is really lived. It expresses the concern for commonplace and the low, and it offers an objective rather than an idealistic view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xperience.The representatives are Howells, James, and Mark Twain. 4. Naturalism American naturalism was a new and harsher realism, it had come from Europe. Naturalism was an outgrowth of realism that responded to theories in science, psychology,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thought current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background of naturalism are: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modern science, intelligent minds began to see that man was no longer a free ethical being in a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 universe. In this chance world he was both helpless and hopeless.Major Features of it are:Humans are controlled by laws of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The universe is cold, godless, indifferent and hostile to human desires.Representatives of it such as Stephen Crane, Frank Norris and Theodore Dreiser. 5.New Criticism The New Criticism as a school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established itself in the 1940s as an academic orthodox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chool has its beginning in the 1920s. It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rather paying attention to external elements such as its social background, its author's intention and political attitude,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 Then it explores the artistic structure of the work rather than its author's frame of mind or its reader's responses. It also see a literary work as an organic entity, the unity of content and form, and places emphasis on the close reading of the text. These New Critics included T.S. Eliot,I.A.Richards,John Crowe Ransom, Allen Tate and some other critics. The New Criticism has tended to divorce criticism from social and moral concerns, which was to become one salient feature of the movement. 6.Imagism: Between 1912 and 1922 there came a great poetry boom in which about 1000 poets published over 1000 volumes of poetry. Indeed ,to express the modern spirit, the sense of fragmentization and dislocation, was in large measure the aim of quite a few modern literary movements, of which Imagism was one.The first Imagist theorist, the English writer T.E.Hulme. Hulme suggests that modern art deals with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omentary phases in the poet's mind.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to express these momentary impressions is through the use of dominant image.It is a literary movement launched American poets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that advocated the use of free verse, common speech patterns, and clear concrete images as a reaction to Victorian sentimentalism.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Ezra poun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nd some other poets.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就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就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就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就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就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与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就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与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就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就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与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就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就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与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就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就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就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与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与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与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府,中央官学的核心。大学之名始于西周,就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央官学,大学性质。招收学生资格历代多有变化。太学的建立,使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大学,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官立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1)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1.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汽车I档满载时最大爬坡能力 2.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将发动机功率P,转矩Ttq,燃油消耗率b与发动机曲轴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称发动机特性曲线,如果发动机节气门部分开启,则称为 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4.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车重所需推力。 5.动力因数(Ft-Fw)/G为汽车的动力因数并以D表示D=Ψ+ (δdu)/(gdt) 6.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态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7.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β线) 8.侧向力系数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9.稳定性因数是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 10.超调量最大横摆角速度wr1常大于稳态值wr0。Wr1/wr0*100%称为超调量。 11. 附着椭圆驱动力或制动力在不同侧偏角条件下的曲线包络线接近于椭圆,称为附着椭圆。 12.侧倾转向在侧向力作用下车厢发生侧倾,由车厢侧倾所引起的前转向轮绕主销的转动,后轮绕垂直地面轴线的转动,即车轮转向角的变动,称为侧倾转向。 13.回正力矩在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轴的力矩Tz.圆周行驶时,Tz是使转向车轮恢复到直线行驶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称为回正力矩. 14.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汽车前、后轮(总)侧偏角包括:1)考虑到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等因素的弹性侧偏角;2)侧倾转向角(Roll Steer Angle);3)变形转向角(Compliance Steer Angle)。这三个角度的数值大小,不只取决于汽车质心的位置和轮胎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悬架、转向和传动系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有关。因此要进一步考虑它们对前、后轮侧偏角的影响。 15.充气轮胎弹性车轮的“弹性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时恢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2016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1757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知县逮捕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Allegory is a narrative that serves as an extended metaphor. Allegories are written in the form of fables, parables, poems, stories, and almost any other style or genre. The main purpose of an allegory is to tell a story that has characters, a setting, as well as other types of symbols, that have both literal and figurative meanings. One well-known example of an allegory is Dante’s The Divine Comedy.In Inferno, Dante is on a pilgrimage to try to understand his own life, but his character also represents every man who is in search of his purpose in the world. Alliteration is a pattern of sound that includes the repetition of consonant sounds. The repetition can be loc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successive words or inside the words. Poets often use alliteration to audibly represent the action that is taking place. Aside is an actor’s speech, directed to the audience, that is not supposed to be heard by other actors on stage. An aside is usually used to let the audience know what a character is about to do or what he or she is thinking. Asides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increase an audience's involvement in a play by giving them vital information pertaining what is happening, both inside of a character's mind and in the plot of the play. Gothic is a literary style popular during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This style usually portrayed fantastic tales dealing with horror, despair, the grotesque and other “dark” subjects. Gothic literature was named for the apparent influence of the dark gothic architecture of the period on the genre. Also, many of these Gothic tales took places in such “gothic” surroundings. Other times, this story of darkness may occur in a more everyday setting, such as the quaint house where the man goes mad fro m the "beating" of his guilt in Edgar Allan Poe's “The Tell-Tale Heart.”In essence, these stories were romances, largely due to their love of the imaginary over the logical, and were told from many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CATHARSIS is an emotional discharge that brings about a moral or spiritual renewal or welcome relief from tension and anxiety. According to Aristotle, catharsis is the marking feature and ultimate end of any tragic artistic work. IMAGERY: A common term of variable meaning, imagery includes the "mental pictures" that readers experience with a passage of literature. It signifies all the sensory perceptions referred to in a poem, whether by literal description, allusion, simile, or metaphor. Surrealism is an artistic movement doing away with the restrictions of realism and verisimilitude that might be imposed on an artist. In this movement, the artist sought to do away with conscious control and instead respond to the irrational urges of the subconscious mind. From this results the hallucinatory, bizarre, often nightmarish quality of surrealistic paintings and writings. Sample surrealist writers include Frank O'Hara, John Ashberry, and Franz Kafka.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诸子百家: 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泛指学派众多,习惯上就是指“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 2.科举制度: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因为它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而得名。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官职。 3.博士祭酒: 博士――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国有疑事”仍应“掌承问对”,即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此外,还有“奉使”及巡视地方政教等工作。众博士通常推举一名德高望重、明达渊博者为首,西汉称为“博士仆射”,东汉称“博士祭酒” 4.“六学二馆”: ?中央官学有直系和旁系两大系统: 直系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六学?旁系有: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等两馆 这二馆与国子监所辖的学校又称为“六学二馆” 5.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__学术和学校都掌握在官府中,典章制度、图书、文物等都收藏在宫庭里,担任教师官职的是一些世代相传的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文化官吏。“古代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其原因,一则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一则惟有其器,而民无器也。”“学术既专为官有,故教育亦非官莫属。”(黄绍箕《中国教育史》) 6.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7.“焚书坑儒”: 是秦代统制文化学术、镇压知识分子的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向秦始皇进谏,要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儒生攻击朝政,主张“师古”,正是从“六艺”中寻找论据,针对这类争议,李斯等人认为,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2)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1、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收到的纵向外力所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车速。 2、汽车的超车加速时间:指由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指满载(或一定质量)的汽车在良好路面上Ⅰ挡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4、汽车的驱动力:由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一个对地面上的圆周力,地面对驱动力的反作用力是驱动汽车的外力,称为驱动力。 5、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时发动机的转速特性曲线。 6、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 擦等功率损失。 7、汽车的驱动力图:一般用根据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汽车驱动力图。 8、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在汽车驱动力图上把汽车行驶中经常遇到的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也画上做出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9、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后的余力全部用来克服坡度阻力时能爬上的坡度。 10、空气升力:由于流经汽车顶部与底部的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的作

用于汽车的空气升力。 11、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12、汽车的功率平衡:在汽车行驶的每一瞬间,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机械传动损失功率与全部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3、滑水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载荷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面而与路面毫不接触的现象。 14、制动器的水衰退现象:当汽车涉水时,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的现象。 15、制动效率:车轮不锁死的最大制动强度与车轮和地面间附着系数的比值。 16、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在驾驶员在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车轮给定方向行驶,且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17、回正力矩:圆周行驶时,使转向车轮恢复到直线行驶位置的主要恢复力矩。 18、汽车的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内。 19、汽车的通过性:它能以足够的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20、间隙失效: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American Dream: American dream means the belief that everyone can succeed as long as he/she works hard enough. It usually implies a successful and satisfying life. It usually framed in terms of American capitalism(资本主义), its associated purported meritocracy,(知识界精华)and the freedoms guaranteed by the U.S. Bill of Rights. American Puritanism清教主义: Puritanism is the practices and beliefs of the puritans. The Puritans were originally members of a division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 who wanted to purify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ey accepted the doctrines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rom Go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17th century mostly consisted of Puritan literature. Puritanism had an enduri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It had become, to some extent, so much a state of mind, so much a part of national cultural atmosphere, rather than a set of tenets. Transcendentalism 超验主义: Transcendentalism was a group of new ideas in literature, religi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that emerged in New England in the early to middle 19th century. Transcendentalists spoke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ociety. It placed emphasis on spirit, or the Over soul,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I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and offered a fresh perception nature ad symbolic of the spirit of God. Prominent transcendentalists included Ralph Waldo Emerson and Henry David Thorough. American Naturalism自然主义: American naturalism was a new and harsher realism. The naturalists attempt to achieve extreme objectivity and frankness, presenting characters of low social and economic classes who were determined by environment and heredity. It emphasized that the world was amoral, the men and women had no free will, that lives were controlled by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that the destiny of humanity was misery in life and oblivion in death. The pessimism and deterministic ideas naturalism pervaded the works of such American writers as Stephen Crane and Theodore Dreiser. American Naturalism(美国自然主义文学):The American naturalists accepted the mor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of Darwin’s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used it to account for t he behavior of thos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who were regarded as more or less complex combinations of inherited attributes, their habits conditioned by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2) naturalism is evolved from realism when the author’s tone in writing becomes less serious and less sympathetic but more ironic and more pessimistic. It is no more than a gloomy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o reality, or to human existence.3>Dreiser is a leading figure of his school. The Gilded Age镀金时代:the Gilded Age refers to the era of rapid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post-Civil War and post-Reconstruction eras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term "Gilded Age" was coined by Mark Twain and Charles Dudley Warner in their 1873 book, The Gilded Age: A Tale of Today.The Gilded Age is most famous for the creation of a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The end of the Gilded Age coincided with the Panic of 1893, a deep depression. The depression lasted until 1897 and marked a major political realignment in the election of 1896. After that came the Progressive Era. The Lost Generation: The Lost Generation is a group of expatriate American writers residing primarily in Paris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group was given its name by the American writer Gertrude Stein, who used “a lost generation” to refer to expatriate Americans bitter about their World War I experiences and disillusioned with Americ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