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电影《记忆碎片》

合集下载

《记忆碎片(2000)》影评

《记忆碎片(2000)》影评

《记忆碎片》(2000)影评《记忆碎片》在主人公患上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病——失去短期的新记忆,只能记住受伤前的事——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整体巧妙地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将完整的故事切碎开来,并非单纯的正叙或倒叙,而是用了一种双线叙事的手法,将各个镜头,即主人公的“记忆碎片”错综排列,使其宛如一幅同时从两头缓缓展开的画卷。

这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也在一开始很好地起到了为观众设置悬念,激发其兴趣的作用。

分开来看,《记忆碎片》多用全景、中景、特写三种镜头,全景讲述主体故事,中景与特写则在一次次暗示本片最重要的两个线索:主人公身上的刺青与他拍的照片及注解。

这两个线索是构成和推进主人公“杀妻证据链”的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它们即是主人公在受伤后所认定的“记忆的替代”。

这也让整部影片显得有理有据,合乎逻辑。

双线叙事也是本片十分吸引人的点之一。

《记忆碎片》一线从头正叙,一线从尾倒叙,正叙情节首尾相接,不难看出。

而倒叙的话,第一个记忆碎片则完全采用了倒放的模式,这也是一种提醒与暗示,结合此,稍加用心,也不难看出。

这种做法打破了常规,为观众设下了极大的悬念。

例如关于“萨米”此人,主人公多次提到他,讲到他与他妻子的故事,让人不禁疑惑:他到底是谁?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到影片最后泰迪的一番话才终于道出了真相:萨米就是主人公自己,他与他妻子发生过的故事才是主人公与妻子之间真正发生过的事,而并非主人公自己记忆中的那样,这样也增加了谜底揭开之时守得云开见日出的感觉。

而对于色彩方面,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正叙线采用了容易被误会为回忆的灰白,倒叙线反而采用正常的彩色画面,同时起到了引导观众区分与误导观众两种作用,不可谓不巧妙。

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则是伴随着记忆碎片的讲述而展开的,犹如系统更新一般,通过每一个记忆碎片发生的故事来更新观众对这个人物的看法,从而在观众心中完善这些人物形象。

这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会一次次地让观众打破观众的认知,使其了解到新的信息,给观众更好的心理体验。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记忆碎片影评记忆碎片影评(一)说到剪辑,我想起的第一部片子就是诺兰的《记忆碎片》。

我一直想用个方法准确的形容一下这个片子的剪辑,像切香肠,切碎成一段一段又一段,再倒叙正序交叉把它串起来。

从前看这部片子觉得好神奇,硬是剪得复杂多样答案不一;后来去年又出现了部《云图》,硬是把6个故事切碎重组,貌似想让观众腾云驾雾。

虽然两部片子的剪辑形式差不多,不过,作为一名诺兰的粉丝,我还是忍不住为他这部初期的作品摇旗呐喊。

其实应该像切碎了一把标尺,按照刻度10-1-9-2-8-3-7-6-4-5的方式排序,倒叙是彩色的,正叙是黑白的。

这种交叉剪辑的方式让观众不敢懈怠,生怕看漏某个环节导致不知所云。

蒙太奇(法文: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按照这样的解释,要我说,《记忆碎片》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和观众的心理顺序正相反,先按镜头拍摄组合成一个故事,再把这个完整的小故事切碎成n段,惨不忍睹,又用非线性的叙事组合讲述出来。

这大抵是悬疑惊悚故事最出彩的技巧。

没有人抵得过结尾的翻盘大逆转,哪怕你已看得昏昏欲睡稀里糊涂…而其实我敢保证,只要你有探索的欲望,它绝对有让你精神抖擞看下去的劲头。

影片开头主人公杀了一个人,然后倒叙一步一步告诉你他怎么杀的、为什么杀;正序一步一步告诉你他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然后你充满同情,和患有失忆症的主人公一样表现出迷茫、困惑、不安,却有坚定、执着的精神状态…最后,影片结尾主人公又杀了一个人。

看过片的朋友,无法忘记的应该是主人公的拍立得相机和满身的纹身。

作为一个只有10分钟短期记忆的人,这两样东西仿佛必不可少;切碎的剪辑,这两样也作为了主要线索,照片拍下了人物、场景,纹身写下了原因、事实…让探索一步一步进行。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

Leonard的世界——《记忆碎片》影评一直很喜欢这类高智商电影。

我会很用心地看,每次看完都能沉淀琐碎繁杂的情绪。

这部《记忆碎片》比之前的《蝴蝶效应》和《恐怖油轮》更让自己喜欢,故事结局在我期待最后一个剧情高潮的时候。

恍然后回味起来,才发现我以为已经懂了的故事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样简单。

主人公Leonard没有短暂记忆,无论发生什么总是十分钟过后就忘。

因此他不得不借助于照片,笔记,便条,甚至纹身。

每天醒来后都要重新看一遍,才能想起来所有的事情。

他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中记得自己深爱的妻子死于两个凶犯的奸杀,他认识到自己要为妻子报仇雪恨,要找到杀害妻子并且使自己患上“短暂性记忆症”的人。

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知道那个人叫做John.G。

其实这一切只是警察Teddy编造给他的事实。

当然,Teddy需要利用他的短暂记忆为他自己交涉毒品,甚至杀人。

整部影片用彩色黑白两线贯穿,彩色倒叙,黑白顺叙。

于我的理解,黑白线所经历的故事是Lenny从过去到现在甚至以后都会发生的,而故事的彩线只是心理病人Lenny生活的某一段环节。

影片从结局开始倒退,黑白与彩色片段交替播放,环环相扣,精彩缜密。

Lenny想象自己是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侦探,负责保险理赔的调查业务。

在工作中,他接到一个理赔案件,发现车祸受害者Sammy假装短期失忆症骗保,他揭穿了真相,告诉Sammy的妻子其实Sammy有记忆。

其实Sammy的经历是Lenny自己的,只是他不愿意相信。

事实是意外发生后Lenny的妻子并没有死,但是被打伤的Lenny却已经不能保存新的记忆,妻子不愿接受事实,不断地要丈夫为自己打针,最终胰岛素注射过多而死。

而在Lenny的印象里这些都是关于Sammy的。

片中Natalie的出现只是为了证明Lenny的记忆有多荒唐。

倒叙的故事也逐渐把看起来很善良的Natalie返回成凶狠狡猾的角色形象。

Natalie发现Lenny特殊的病症后,想利用Lenny替自己杀人而已。

[记忆碎片剧情解析]记忆碎片影评多篇

[记忆碎片剧情解析]记忆碎片影评多篇

[记忆碎片剧情解析]记忆碎片影评多篇记忆碎片影评(一):只看片头时,强烈感觉这绝对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很多影片,只窥一斑,就能感受到导演纵横捭阖的潜力。

比如片名、比如开头。

而在观影过程中,无数次有回看某些细节的冲动,也能说明影片具有让你欲罢不能的吸引力。

看《谍影重重》时那种冲动最为明显,而且最终演变成无法克制的一遍又一遍重复地看。

导演设的套,需要观众在无处次观影中总结、释疑,这是一种很智慧的表现。

《记忆碎片》也是这种让人心甘情愿被疑惑折磨的电影。

看到影片结尾,被忽悠的感觉油然而生。

情节原先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结构的颠覆。

导演一遍一遍带我们回看过往,企图促使我们透过“他者”的经历正视“自我”对记忆和人生的看法。

影片透过黑白的回忆和彩色的经历进行时穿插推进故事情节。

回忆往前,经历往后,这已经够复杂的了。

然后还让这种交织呈片段式前进。

每一个片段,都借着前一个片段的尾巴往前走。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超多重复的镜头,细碎的情节,然后在影片快速向故事真相奔去的过程中自己也进行着无数猜想的排列组合。

这是很让人兴奋的结构颠覆,让人很振奋地发现,原先剧情以外,电影本身的结构也能够这样玩。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自我折磨的人,一个喜欢跟电影捉迷藏的人,一个喜欢对电影吹毛求疵的人,完全能够来看看这部电影,它绝对会让你自以为是的发达神经和审美观受到刺激。

结构之外,情节之中,也有让人沉默半响的东西。

一个患“短期记忆丧失症”的男士,妻子被强奸,自己以为妻子报仇为目的而生活。

但是因为这种病,他做过的事情,十几或几十分钟后就会忘记,因为他靠拍照和写提示字句来让自己一向追寻自己调查的成果前进。

作为一个从出事后记忆完全丧失而人生目标如此明确的人,自然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他。

虽然这些人事后都因为良心发现而表现得友好。

这个现象能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有人对你个性好,必须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用我们古人的智慧总结就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记忆碎片》之心理角度分析

《记忆碎片》之心理角度分析

《记忆碎片》之心理角度分析《记忆碎片》是一部完美倒置的电影,我感觉和《盗梦空间》有些许类似,开始看的时候有些难以理解,不知电影说的是什么,可是看完下一个片段又能对上一个片段恍然大悟。

其实我看了两遍才真正看懂滴~观看《记忆碎片》能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观众就如同主人公莱纳一般永远不知道几分钟之前发生了什么。

那种迷失比看不见未来更令人绝望,因为人都有一种追本溯源的寻根精神。

只有将这些错位的记忆碎片整理拼凑起来,我们才能恍然大悟,故事,原来这般开始...一觉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终日煲电话粥,却不知对方为何人,对于生活的记忆,只能靠宝利莱快照记录,这就是莱纳的生存状态。

莱纳的妻子被两名歹徒奸杀,一名被莱纳当场击毙,另一名,称为约翰·G的,从背后袭击了莱纳,导致莱纳大脑受损罹患失忆,他本人却逍遥法外。

警方对此不予理会,莱纳只有自己追踪凶手。

卧底警察泰迪找到莱纳,向他提供凶手线索,莱纳依其指点,杀掉一名为杰米·格兰斯的毒贩。

然后全片并行的两条线索就是如此在片尾合二为一,完美地融合起来,自此,黑白的正叙过渡到了彩色的倒叙上...杰米临死前说出萨米的名字,令莱纳意识到错杀了人,在莱纳的逼问下,泰迪讲出真相:原来莱纳的妻子事发后仍然幸存,但是莱纳的失忆令她痛不欲生,于是用生命为代价唤起丈夫的记忆,莱纳不能接受杀死妻子的事实,遂把事情安到萨米身上。

一年前泰迪已帮他找到约翰·G,莱纳报了仇,事后却不记得,泰迪便趁机利用莱纳除掉杰米,以私吞20万毒款。

出于内心的失落及对泰迪的愤怒,莱纳决定自己制造回忆,要找到活着的意义,唯有自欺才能快乐。

莱纳将泰迪的车牌纹到身上,泰迪追到纹身店,意图劝其离开,莱纳认为都是一派胡言,趁其不备跳窗逃走。

莱纳从杰米的衣兜里发现了杰米的女朋友娜塔莉娅的留言,于是开车到酒吧找她。

娜塔莉娅看到莱纳开着杰米的车,穿着杰米的衣服,感到事情不妙。

在相信他患有失忆症后,娜塔莉娅将莱纳领回了家。

符号哲学视阈下电影《记忆碎片》的悲剧性解析

符号哲学视阈下电影《记忆碎片》的悲剧性解析

符号哲学视阈下电影《记忆碎片》的悲剧性解析
卓雅
【期刊名称】《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32)2
【摘要】美国影片《记忆碎片》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后现代感,又透露着深刻哲学意味的实验电影.片中主人公失忆的经历带给我们的是充满本体论和世界观的深层反思.以符号学视域来看,主人公使用了一系列符号文本保存他当下的记忆、确证自我的存在,完成当下的生存目标.但在其与他人的符号通讯以及自我符号传讯过程中,符号主体间性,解码语境的不同,潜意识自欺心理及能指优势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层层谎言,使主人公个体的存在成了一出谬误性的悲剧.
【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卓雅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文化符号学视阈下竞技太极拳套路符号的构成解析 [J], 谢仕莲
2.当代思潮视阈下对电影剧本《赵氏孤儿》的悲剧性研究 [J], 丁皓舒;
3.试析电影符号在叙事中的作用r——以影片《记忆碎片》为例 [J], 高宏飞;戈海涛
4.电影符号学视阈下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符号r——以《战狼2》为研究对象 [J],
席妍
5.论符号学在电影中的作用——以《记忆碎片》、《盗梦空间》为例 [J], 赵汉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记忆碎片豆瓣影评

记忆碎片豆瓣影评

真实的故事:Leonard(以下简称Lenny)是美国三藩市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侦探,负责保险理赔的调查业务。

在工作中,他接到一个理赔案件,发现车祸受害者Sammy假装短期失忆症骗保,他揭穿了真相,获得了升职。

(黑白片叙述;1:40:00 Teddy 对白)除了拥有不错的工作,Lenny还有一个热爱他的妻子,他们生活幸福。

(黑白片叙述)一天,他们的平静生活被一起突发事件打断了。

在Lenny熟睡的时候,他的妻子在自家的卫生间里被两个入侵者强奸了。

Lenny发现后,持枪将一名强奸犯当场击毙,但是自己被另一名强奸犯击昏。

从此之后,他患上了短期失忆症,只能记起袭击事件之前发生的事情,随后发生的事情他只能回忆起短短的几分钟。

(黑白片叙述)Lenny的妻子在事件后幸存下来,但是看到Lenny的失忆状态很痛苦,多次求救医生。

在得知医生说Lenny有可能恢复记忆后,Lenny的妻子决定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测试Lenny是否真的患有失忆。

测试中,Lenny给妻子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导致妻子死亡,但是他茫然不知。

在他的记忆中,他的妻子早死于那次强奸事件。

(黑白片叙述中关于Sammy 的部分;片尾黑白片闪回)Lenny的妻子遭遇强奸后,Lenny一直在寻找击昏他的第二名强奸犯,但是警方不相信一个失忆者的描述,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人。

警察Teddy(真名叫John Gammel)同情Lenny,帮他找到了这个叫John G的人。

Lenny杀了John G,但是记不起杀死过他,仍日夜寻找着这个已经死掉的John G。

(1:40:00 Teddy 对白)警察Teddy借着职务之便,伙同毒贩Jimmy等人一起贩毒。

(1:26:00 Teddy 对白)在一次交易中,Teddy打算独吞20万美元的货款,于是利用Lenny失忆并寻凶的特点,谎称毒贩Jimmy就是John G,并向Lenny提供档案资料及见面的地址。

(黑白片叙述)Lenny在郊外的一处荒凉小屋杀死了前来提货的Jimmy。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是一部由克里斯多夫·诺兰执导的科幻悬疑片,影片以非线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列昂纳多的男子,他患有一种奇特的失忆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过去的记忆。

为了对抗失
忆症,列昂纳多使用各种帮助记忆的工具,例如拍照、记录笔记等。

他的目标是找到并杀死害死自己妻子的凶手。

影片的叙事非常引人入胜,由于主人公忘记的能力,观众与列昂纳
多一起体验到了一种悬念和紧张感。

影片中设定的“象征物”这一
概念也让整个故事更加扑朔迷离。

观众不仅需要跟随主人公寻找真相,还需要时刻思考和推测。

克里斯多夫·诺兰的导演手法非常出众。

他运用镜头语言和剪辑技巧,将观众带入一个错综复杂的记忆迷宫。

影片的画面也非常精美,每
一个场景都被精心构思,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记忆碎片》不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探讨了人类记忆和身份的
复杂性。

影片中存在不同版本的真相,使观众思考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

总的来说,《记忆碎片》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科幻悬疑片。

它让观众在思考和推理的过程中享受了一次智力的盛宴,同时也探讨了记忆和身份的深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电影《记忆碎片》
直到看到泰迪的最后一段自白,我才对这个故事有了大概的认识……
《记忆碎片》是一部构思巧妙,想法独特的电影,黑白为正叙,彩色为倒叙,每个片段的结尾都紧接前一个彩色片段的开头,开头后又接着一个结尾。

这从脚到头的倒叙,巧妙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就像一棵洋葱,一层一层慢慢地拨开,一点点有了认识,直到最后……故事简介
主人公莱尼是美国某保险公司的一名调查员,负责保险理赔的调查业务。

莱尼深爱着他美丽的妻子。

然而两个入侵者打破了平静的一切,撕毁了他们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夜晚,当莱尼熟睡时,他的妻子被两个入侵他们家的人在卫生间强奸。

莱尼当场击毙一名入侵者,但却被另一名入侵者重击在地。

可怕的是,莱尼醒来后患上了“短期记忆丧失症”,他清楚地记得袭击事件之前发生的事,对于之后发生的事,都只能有几分钟的记忆,并马上忘记。

在他的记忆里面,妻子在那次袭击中已经死亡。

他决心找到第二个暴徒——“John G”,但是警方不相信一个失忆者的话,所以莱尼只能靠自己。

在复仇过程中,莱尼用纸条或者纹身来提醒自己记住一些要点如:“杀死奸杀我妻子的John”或“记住萨米”……泰迪,一名警察,他同情莱尼决定帮他寻找John G,然而,因为个人利益,参与贩毒的泰迪谎称杰米就是
John G,诱使莱尼杀了杰米。

当杰米在死前说出了萨米时,莱尼意识到自己杀错了人,并记录“不要被泰迪骗”。

莱尼穿上杰米的衣服,开着他的车离开。

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了一张“顺便去酒吧”的纸条。

于是莱尼开车至酒吧,认识了杰米的女友娜塔莉娅。

娜塔莉娅利用莱尼摆脱了多德,并帮助莱尼找到了“John G”的车牌资料,最后莱尼确定泰迪就是“John G”,在荒凉小屋中杀死了泰迪。

泰迪死前的一段独白,解释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萨米没有妻子,也没有什么短期失忆症,他是一个骗保客户。

而莱尼一直重复的萨米的故事均为莱尼自己的经历:短期失忆、错杀妻子。

莱尼为摆脱痛苦,扭曲了记忆并将自己的经历强加于萨米。

其实,莱尼的妻子再被强奸后还活着,可是她认为莱尼的病是心理病,她决定用生命来试验!结果,莱尼妻子因被注射过多胰岛素而死亡。

而真正的强奸犯John G 也早在一年前被莱尼亲手杀死,可莱尼却不记得……
人物评析
莱尼:
1.他是一个特别特别爱妻的丈夫。

“我不想早上起来,以为她还在,我独自躺在床上……”莱尼曾向娜塔莉娅坦露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与深爱,“妻子的仇不可不报,记不记得无所谓。

即使不记得,依然值得做;即使闭上眼睛,世界并没有消失……”的确,任何人都难以接受这种伤:妻子被杀!记忆被夺走!生存能力被毁灭!
2.他是一个精神备受煎熬的人。

“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生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切都要我们的记忆来告诉。

”莱尼一
直强调“我不是萨米”,将误杀妻子的悲伤往事安于萨米,以惯性自欺。

他选择性的记忆选择性的遗忘,忘记杀过人、忘记真相,疯狂编造不存在的记忆。

为什么?只怕自己失去生存的意义!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复仇!孤独的可怜人,没有自我的生活。

3.莱尼是个想停止错误的人。

当娜塔莉娅问莱尼为什么要帮她时,莱尼说:“只是因为你帮我,所以我帮你。

”当莱尼意识到自己没有必要打伤多德,他放走了他。

有人说,莱尼是个自私狂!他只会不停地自欺,不停地杀人!我想,复仇应该停止了。

莱尼巧妙地选择了终结循环杀人的荒谬行为。

当泰德和他说出真相后,他将泰迪作为最后一个John G,不再利用自己杀人。

他把泰迪的车牌号作为事实六,以后当莱尼找到车主查到车主已死的情况,大仇已报,自己就不会再杀人。

同时,他烧了杰米和一年前杀死真John G开心的照片,这是为了切断所有的线索,将泰迪作为唯一的John G。

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不能再犯错,要弥补。

泰迪:
有同情心却有大私心,胆小而笨拙。

他是警察却参与贩毒。

他同情莱尼的悲惨遭遇,帮助莱尼找到凶手,但是他知道莱尼的短期失忆症且莱尼不是职业杀手,但为了复仇,莱尼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杀死杰米,独吞20万。

泰迪利用了莱尼……“你不是杀手,所以才这么在行”这是证明泰迪黑暗心理最有力的证据!
娜塔莉娅:
谨慎。

也许和贩毒的男友整天在暗地里犯事,她很谨慎不像泰迪这么头脑简单。

她是在反复试验莱尼后,才决定利用莱尼的善良摆脱多德。

同时,这也证明了娜塔莉娅的自私伪善。

那她是个有真正的同情心的人么?她帮助莱尼找车牌线索是否出于真的是想帮莱尼复仇解脱痛苦?
总结思考:
一.记忆完全是真实的么?莱尼的记忆只有部分是真实的,为了减轻痛苦,莱尼编造真相,扭曲真相,用惯性自欺,为复仇痛苦生存。

我们也一样,人的记忆是脆弱的且很容易被误导,我们所坚持的多年的记忆都掺杂了很多莫须有的成分。

记忆并不可靠。

首先,我们的大脑每天都有新的记忆产生。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过一个试验“兔子罗杰”证明了人会产生虚假记忆,且人每一天都在产生虚假记忆。

其次,我们的记忆在不断地变化。

莱尼说,我们的存在需要记忆证明。

可是变化的记忆是没有能力决定我们的身份。

人总是认为自己就是自己相信的样子,而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器官,它会过滤、修改甚至虚构回忆。

莱尼每次杀完人,记忆马上就被过滤。

莱尼修改了自己杀妻的记忆,虚构出自己的生存理由。

我们的记忆就像一幢房子,不停有装修工在修饰它,更换新的装饰品。

记忆不停在变化,作为一个经历高考的人,感觉高三的日子其实一点也不辛苦,反而越来越怀念,越来越越充实而甜蜜。

同时,我们常常从错误的记忆得到安慰。

记忆有时候就像个势力的小妇人,“她”总会不自觉地挑出有利的东西,把不愉快的事物剔除。

人常常借用错误记忆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编造给予自己存在的价值。

莱尼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生活在错误的记忆中,给自己一个并不存在的目标……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执意生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当记忆篡改了过去,它不可靠亦无法证明我们的价值或者是存在。

二.无论自己身处困境还是朋友身处困境,都请摘下你的面具。

面具随着角色的不同而变换。

我认为,摘下面具,即真心对待你的朋友。

电影中,当莱尼处于最失落的低谷时,泰迪和娜塔莉娅都选择了利用他,利用莱尼只拥有几分钟的记忆的身体精神状况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手段是很卑鄙的,表面一套,心里又是另外的坏想法。

泰迪最后玩火上身,不知娜塔莉娅内心会不会为自己的肮脏而感到可耻。

莱尼,真的,特别可悲的一个人。

当杀害妻子后,他选择了逃避,逃避这段痛苦的回忆。

他给自己戴上了面具——自己是个完完全全的受害者。

的确,莱尼的遭遇让人唏嘘,可是杰米就活该死么?娜塔莉娅就活该痛失男友?面具,是自我的演示和伪装,让人产生距离感与不任性。

这东西,对你最信任的人,还是弃了吧。

三.这次的心理电影故事太刺激人心,但是也的确真真实实反映了部分人痛苦的心理及生活。

它让我对记忆产生了思考,也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了一定自己的看法。

慢慢的,一点点的了解更多的事物,积极而有准备的生活而非简单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