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成分分析及园林绿化

合集下载

地理成分分析及园林绿化

地理成分分析及园林绿化

校园园林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及园林绿化意义——以信阳师范学院园林植物绿化为例摘要:信阳师范学院校园主要园林植物共有200种(含亚种和变种),隶属于70科126属。

文章从区系地理学角度研究校园园林植物的地理成分及分布,结果表明:校园园林植物是热带植物与温带植物并存,热带性的科占总科数的68.57%,热带性的属占总属数的35.71%;温带性的科占总科数的31.43%,温带性的属占总属数的64.29%,这与信阳处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区相一致。

从校园园林植物的分布情况来看,自然分布的植物有50种,占总种数的25%,非自然分布的植物有150种,占总种数的75%,非自然分布的植物种数远大于自然分布的植物种数;它们的应用在校园绿化造景中占有重要位置,但非自然分布的植物适应性稍差而带来了一些问题,建议以后校园园林建设时多选取非自然分布的植物种类,增加非自然分布的植物的适应性。

关键词:校园植物;地理成分;分布来源;园林绿化Abstract:There are 200 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 and varieties) of plants in the campus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belonging to 70 families and 126 genera. Our study of the floristic geographical elements on campus shows that the tropical plants and the temperate zone plant are coexisting, with 68.5% of the plants on campus belonging to tropical genera. And 31.43% of the plants on campus belonging to the temperature zone genera. Those are cooperated to Xinyang locating from the subtropical zone to the northern temperate zone. The floristic plants, distribution show that 25% of the plants belonging to local plants, and 75% of the plants belonging to alien species. And the alien species are far more than the local plants. Their application mak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ampus afforestation. But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alien species is slightly bad, which brings some questions. I suggest that we should chose more alien species in the campus afforestation ,adding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alien species.Key words :Plants on campus;Geographical element;Distribution;Afforestation 植物地理成分是植物种或其他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同时参考其种系发生、发展过程而划分的植物区系成分[1]。

地理环境与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

地理环境与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

地理环境与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系等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特点,合理配置城市绿化和景观资源,营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理位置、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城市气候条件存在差异。

一方面,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适应性。

例如,某些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而某些植物则更适应干燥和寒冷的气候。

因此,在城市绿化的选择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选择那些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以提高城市绿化的生存率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气候条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

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对于绿地、花草树木的需求和喜好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喜欢阴凉的绿地和水边的景观,在寒冷的冬季则更倾向于室内温暖舒适的景观。

因此,对于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来说,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配置绿地和景观,以满足人们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地形是另一个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在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地形的起伏和地势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城市的水流和水藏,也影响着城市的水系和自然景观的展现。

在山地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地形起伏,打造出多样化的景观特色,如山地公园、山谷景区等,使得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山地文化和旅游资源。

而在平原地区,需要通过人工创造高低起伏的场地,以丰富城市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

水系是同样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城市的绿化与景观设计应注意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水体可以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湖泊、河流、人工水景等,它们不仅能够提供城市的生态功能,还能够丰富城市的景观特色。

同时,水体还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提供凉爽和湿润的感觉,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干旱半干旱区土质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分析

干旱半干旱区土质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分析

干旱半干旱区土质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分析———以定西市荒山绿化工程项目为例杨德(甘肃沁园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定西744300)摘要:以定西市荒山绿化工程项目为例,对干旱半干旱区土质边坡特有土壤环境条件下存在的地质条件差、环境复杂、植被单一、成活率低、难以有效修复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坡度提出综合修复模式,利用耐早及抗逆能力强的本土植物,采用乔灌草复层结构为主的防护修复模式及养护技术,对斑块和廊道提供科学的植物种植及配置建议,使其符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及地理情况,恢复当地植被,构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实现地貌景观和植被景观同步提升,对西北干旱半干旱荒山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边坡生态修复;边坡绿化技术;荒山绿化;干旱半干旱地区2.4植被养护管理缺失,成活率低项目所在区不利于植被生根成活,需要加强林木养护管理工作。

对于不同植物需要按照其对水分养分的需求,适时补充,提高成活率。

3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措施3.1景观种植技术与生态的结合项目所在地种植地块面积大,距离城市较远,在苗木种植时可以按照天际线,在荒山种植适当的乔木,拉近荒山与人的距离;腰际线,根据荒山面积的的特点,相对单一带状种植开花、观叶灌木,增加荒山的灵动性;景观线,在荒山大民机成片种植开花、观叶植物,增加荒山的景观性。

3.2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土壤贫瘠破碎,养分缺失严重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荒山绿化专用有机肥土壤修复技术,以腐熟羊粪为基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凹凸棒、萘乙酸溶液、尿素等成分,用以调节绿化用地土壤养分,改良土壤,为植被生长提供有利的初期生长环境。

3.3不同坡度下复合生态修复技术坡度在15°~25°之间的地区,使用条回或反坡台,坡度在25°~35°之间的地区,使用鱼鳞坑或条田或插(点)播的方式进行水土保持,斜坡耕地种植牧草,灌木栽植在梯田侧面,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生产力,甘蒙桂柳等阳性树种宜种植于阳坡,乔木优势种为油松、云杉、甘蒙柽柳、臭椿、侧柏和紫穗槐,灌木优势种为紫丁香、虎榛子()、柠条和沙棘,地被优势种为紫花苜蓿。

园林设计地理分析报告

园林设计地理分析报告

园林设计地理分析报告# 园林设计地理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园林设计中的地理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园林设计师在实践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地理因素在园林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资源等多个方面。

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地理因素,将有助于园林设计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2. 地形分析地形是园林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

地形起伏、平缓与否将影响园林的布局和形态。

对地形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园林设计师在规划时充分利用地势优势和避开地势劣势。

例如,在山地地形中,可以利用山坡地布置大型观景台,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而在低洼地带,可以设置雨水花园,起到排水与美化的双重功能。

3. 气候分析气候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将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在寒冷的气候中,要选择能够适应低温的耐寒植物,并注意做好保温措施;而在炎热的气候中,应选择耐旱抗热的植物,并注意做好浇水和遮阳等工作。

此外,气候也影响着园林的人文环境。

在夏季炎热的地区,可以设置遮阳伞和凉亭以提供避暑场所;而在寒冷的地区,可以设置取暖设施,让游客在园内也能享受温暖的环境。

4. 植被分析植被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对整个景观的美化和氛围的营造起到关键作用。

在植被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理因素如土壤类型、水源、阳光照射程度等。

土壤类型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的植物也会有所不同。

水源的选择和配置有助于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化。

阳光照射程度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植被的选择还需根据园林设计的主题和风格来确定。

在设计日本庭院时,常常选择富有东方特色的植物,如樱花、竹子等;而在设计欧式花园时,则会选择蔷薇、牵牛花等具有浪漫气息的植物。

5. 水资源分析水资源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水池、喷泉、人工湖等水景元素常常被运用于园林设计中,赋予空间以美感和灵动感。

长沙市城区天然植物群落调查报告

长沙市城区天然植物群落调查报告

长沙市城区天然植物群落调查报告侯碧清刘克旺前言植物群落是植物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演替而成,是植物群体发展的自然属性,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群落类型,也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长沙市地处典型中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物群落是常绿阔叶林,是以各类常绿阔叶树种如槠栲类、樟楠等为优势种的植被类型。

这类植被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性最强,生物量最大,生态效益最好,群落结构最稳定,并能组成最佳的生态系统。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频率加快,对植物资源的破坏也随之日趋严重,致使原生植被不复存在或改观,被人工植物群落或次生群落取代。

加强对次生群落的保护,随着次生群落自身演替规律,组成群落植物种类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使其结构、外貌发生变化逐步向良性的方向演变,最终发展形成稳定性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这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终极目的。

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就是探讨天然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方面的规律,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其按照顺向演替方向发展。

园林绿化是建造人工群落的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园林绿化本土化、原生化和多样化,最关键问题是植物选择和植物配植。

建造一个优秀的人工植物群落(植物景观),必需按照天然群落的规律和所处的自然环境选用植物和植物间的合理配置,才能突出景观的稳定性、观赏性、地方性、多样性和提高生态效益。

因此,园林绿化工作事实上是一个仿造自然群落的过程,能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功亏一匮。

一、自然环境概况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经112°53′~113°06′,北纬28°02′~28°16′,东临江西省铜鼓、宜春、萍乡三县,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与益阳、娄底毗邻,北与岳阳接壤,东西长约233km,南北宽约90km。

长沙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滔滔湘江贯穿南北。

地理园林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园林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园林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园林是一门涉及地质、土壤、气候、植物生态等多领域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园林景观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园林景观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品,更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地理园林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园林景观。

地理园林的基本概念地理园林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艺术,它包括了植物、地形、水体、建筑等元素,旨在营造出一种美丽、和谐、宜人的环境。

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性质等,以及人文因素,如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审美需求等。

地理园林的设计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结合地理学、生态学、园林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地理园林的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园林的地理位置是设计与规划的第一步,地理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成败。

一般来说,地理园林的地理位置应当远离工业区、道路交通等污染源,同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如山水、湖泊、森林等,为园林景观提供良好的自然背景。

另外,地理位置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周边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等因素,以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

地理园林的气候特点气候是地理园林设计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候特点将直接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景观的变化以及游客的体验。

一般来说,气候条件良好的地区适宜发展园林旅游业,尤其是夏季气候炎热的地方,园林景观能够给人们提供一处清凉的休闲场所,成为城市居民消暑的好去处。

而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耐寒能力、冰雪覆盖和结冰的影响等因素。

地理园林的土壤状况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而土壤的类型和质地将决定着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的效果。

一般来说,土壤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地方适宜发展园林景观,可以种植多样化的植物,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和色彩。

在土壤贫瘠、排水性差的地方,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选择耐旱、抗盐碱能力强的植物,同时也要考虑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改善排水条件,为园林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地理区系成分分析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地理区系成分分析

2020年12月Dec.2020第40卷第12期Vol.40,No.12热带农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地理区系成分分析①罗文②钟育飞陈江陈焕强莫世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尖峰岭分局海南乐东572542)摘要根据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调查数据结合文献研究方法,从植物地理区系角度分析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区系组成及地理区系成分,结果表明:古树区系组成从种一级水平上看,科的区系组成以含4种以上科具有较明显优势,为优势科;属的区系组成以单种属占有绝对优势;古树的地理区系成分分析显示,科、属、种3个层次以热带性质分布占有绝对优势,表现强烈的热带性质,少数的温带成分只有科、属分布;古树种的特有现象较明显,中国特有的有25种,其中以海南分布最多,为11种,以华南、西南分布最少,仅2种。

此结果反映了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既具有海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系特点,又反映出海南植物区系属于大陆古华夏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古树;地理区系;分析;尖峰岭中图分类号Q948.5文献标识码A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0.12.011Analysis of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Trees inJianfeng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HainanLUO WenZHONG YufeiCHEN JiangCHEN HuanqiangMO Shiqin(Jianfengling Branch of Hainan Tropical Rain Forest National Park Administration,Ledong,Hainan 572542,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ancient tree survey data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ancient trees in Jianfeng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Haina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mily of more than 4species was dominant in the ancient trees,called dominant family,while the genus with single species was dominant in the ancient trees.The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ancient trees shows that the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tropical distribution were highly dominant at the levels of family,genus and species,showing strong tropical features,while the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temperate distribution were low in number,only at the family and genus levels.The species of ancient trees are of obvious endemism,and there are 25species endemic to China,of which 11species are endemic to Hainan,and 2species are endemic to the southern and southwest parts of China.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cient trees in Jianfeng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are characteristic of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nd flora in Hainan,and that the flora in Hain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alaeocathaysian flora in China.Keywords ancient trees ;flora ;analysis ;Jianfengling植物地理成分是植物种或其他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同时参考其种系发生、发展过程而划分的植物区系成分[1]。

地理园林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园林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园林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园林是指园林景观在地理环境中的构建和设计,包括山水园林、公园、花园等各种景观空间。

地理园林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它以自然的景观为基础,通过人工的构建和设计,使自然景观得到加工和提升,成为人们游览、休憩和学习的场所。

地理园林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土壤性质等因素,因此需要了解地理学、气候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

以下是地理园林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地理园林的基础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各种自然要素。

地形地貌是指地势起伏的特点,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类型的地形。

水文地貌是指地表和地下水系的分布和特点,包括河流、湖泊、泉水、地下水等。

土壤条件是指土壤质地、肥力、排水性等特点,对植物生长和园林景观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气候条件是指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时间等气候要素,对植被生长和景观风貌具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和建造地理园林时,需要考虑地理环境的特点,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二、植被类型植被是地理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各种植物类型。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类型的植被,如温带气候适宜落叶乔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热带气候适宜常绿乔木和草本植物。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类型,使园林景观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平衡。

三、气候条件气候是地理园林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日照时间等气候要素。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被生长和景观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如高温多湿的气候适宜热带雨林植被,寒冷干燥的气候适宜针叶林植被。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考虑气候条件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植被类型和景观配置,使园林景观具有舒适的气候环境和观赏价值。

四、土壤性质土壤是植被生长和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条件,包括土壤质地、肥力、排水性、酸碱度等土壤性质。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类型的植被,如粘土质的土壤适宜灌木和草本植物,砂质土壤适宜乔木和草本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园林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及园林绿化意义——以信阳师范学院园林植物绿化为例摘要:信阳师范学院校园主要园林植物共有200种(含亚种和变种),隶属于70科126属。

文章从区系地理学角度研究校园园林植物的地理成分及分布,结果表明:校园园林植物是热带植物与温带植物并存,热带性的科占总科数的68.57%,热带性的属占总属数的35.71%;温带性的科占总科数的31.43%,温带性的属占总属数的64.29%,这与信阳处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区相一致。

从校园园林植物的分布情况来看,自然分布的植物有50种,占总种数的25%,非自然分布的植物有150种,占总种数的75%,非自然分布的植物种数远大于自然分布的植物种数;它们的应用在校园绿化造景中占有重要位置,但非自然分布的植物适应性稍差而带来了一些问题,建议以后校园园林建设时多选取非自然分布的植物种类,增加非自然分布的植物的适应性。

关键词:校园植物;地理成分;分布来源;园林绿化Abstract:There are 200 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 and varieties) of plants in the campus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belonging to 70 families and 126 genera. Our study of the floristic geographical elements on campus shows that the tropical plants and the temperate zone plant are coexisting, with 68.5% of the plants on campus belonging to tropical genera. And 31.43% of the plants on campus belonging to the temperature zone genera. Those are cooperated to Xinyang locating from the subtropical zone to the northern temperate zone. The floristic plants, distribution show that 25% of the plants belonging to local plants, and 75% of the plants belonging to alien species. And the alien species are far more than the local plants. Their application mak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ampus afforestation. But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alien species is slightly bad, which brings some questions. I suggest that we should chose more alien species in the campus afforestation ,adding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alien species.Key words :Plants on campus;Geographical element;Distribution;Afforestation 植物地理成分是植物种或其他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同时参考其种系发生、发展过程而划分的植物区系成分[1]。

植物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高度融合,成为地区特色的一部分。

园林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可以判断出非自然分布的植物能否适应该地区气候环境。

从植物地理成分的角度去探讨园林植物的运用,是目前用来分析园林植物是否反映该地区特色的重要方法,如王贤荣等分析了马鞍山市的绿化植物地理成分[2],洪利兴等研究了杭州市住宅区木本绿化植物区系[3],唐宇力等从植物区系特征角度探讨了杭州市木本植物及其与引种驯化的关系[4]。

此外多位学者对海南省,湖南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成都、昆明等地园林植物进行了区系研究,有的也提出了相应城市园林建设的建议[5-9]。

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植物的运用又是园林建设的重点。

王金平等调查了信阳师范学院校园木本植物资源[10]。

目前从区系角度初步分析校园植物的研究有河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及江西农业大学[11-13]等。

本文应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的方法来讨论信阳师范学院校园园林绿化植物的运用情况,可以使校园的园林绿化更加完善,对校园园林景观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1.自然地理条件信阳师范学院座落在河南省信阳市贤山北麓、狮河之滨,校园占地面积100 hm2。

地理坐标为东径114。

05,,北纬32。

10,,由于信阳处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区,该区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5.1℃以上,年平均无霜期277 d。

年降雨量约1 117 mm3,适应于很多植物生长。

故校园内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校园绿化率达70%。

2.研究方法对信阳师范学院校园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查、鉴定,并结合吴征镒等《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14]和《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15]进行植物地理成分统计分析。

在研究的内容中,自然分布的植物是指能在自然环境下生长,适应性较强;非自然分布的植物是指需要人们的管理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适应性稍差。

3.结果与分析通过校园园林植物实地调查并参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共有200种(含亚种和变种),隶属于70科126属。

3.1科的组成与地理成分分析信阳师范学院校园园林植物科的属种组成(如表1),根据各科中种的数量,可将园林植物科划分为:大型科(≥20种),中型科(10~20种),小型科(2~9种),单种科(1种)。

表1信阳师范学院校园园林植物科的属种组成科(属:种)科(属:种)科(属:种)松科(Pinaceae)(2:7)杉科(Taxodiaceae)(4:5)柏科(Cupressaceae)(5:13)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1:2) 银杏科(Ginkgoaceae)(1:1)苏铁科(Cycadaceae )(1:1)悬铃木科(Platanaceae)(1:1)金缕梅科(Iamamelidaceae)(1:1) 杜仲科(Eucommiaceae)(1:1)榆科(Ulmaceae)(2:3)桑科(Moraceae)(4:6)木兰科(Magnoliaceae)(4:10)腊梅科(Calycanthaceae)(1:1)樟科(Lauraceae)(2:2)芍药科(Paeoniaceae)(1:2)小檗科(Berberidaceae)(3:3)胡桃科(Juglandaceae)(3:3)山毛榉科(Fagaceae)(2:8)山茶科(Theaceae)(1:2)杜英科(Elaeocarpaceae)(1:1)梧桐科(Stercullaceae)(1:1)锦葵科(Malvaceae)(1:1)杨柳科(Salicaceae)(2:7)杜鹃花科(Ericaceae)(1:2) 海桐科(Pittosporaceae)(1:1)藤黄科(Clusiaeeae)(1:1)虎耳草科(Saxigragaceae)(1:3)蔷薇科(Rosaceae)(14:27)含羞草科(Mimosaceae)(1:2)苏木科(Caesalpiniaceae)(1:1)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3:4)千屈菜科(Lythraeeae)(1:1)瑞香科(Thymelaeaceae)(1:1)石榴科(Punieaceae)(1:1)珙桐科(Nyssaeeae)(1:1)卫矛科(Celasteaceae)(1:4)冬青科(Aquifoliaceae)(1:1)黄杨科(Buxaceae)(1:2)大戟科(Euphorbiaceae)(2:2)鼠李科(Rhamnaeeae)(1:1)葡萄科(V itaceae)(2:3)无患子科(Sapindaeeae)(1:2)七叶树科(Hippocastanaeeae)(1:1)槭树科(Aceraceae)(1:4)漆树科(Ananeardiaceae)(3:3)苦木科(Simaroubaceae)(1:1)楝科(Meliaceae)(2:2)芸香科(Rutaceae)(3:3)五加科(Araliaceae)(1:1)夹竹桃科(Apoeynaeeae)(1:1)马鞭草科(V erbenaceae)(3:3)木犀科(Oleaceae)(4:10)玄参科(Semphulariaeeae)(1:1)紫葳科(Binoniaceae)(1:1)茜草科(Rubiaceae)(2:2)忍冬科(Caprifoliaceae)(2:3)苋科(Amaranthaceae)(1:1)睡莲科(Nymphaeaceae)(2:3)罂粟科(Papaveraceae)(1:1)酢浆草科(Oxalidaceae)(1:1)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1:1)瑞香科(Thymelaeaceae)(1:1)柿树科(Ebenaceae)(1:1)唇形科(Labiatae)(1:1)菊科(Compositae)(4:5)禾本科(Graminae)(3:5)棕榈科(Lmaceae)(2:2)百合科(Liaceae)(1:1)石蒜科(Amaryllidaceae)(1:1)美人蕉科(Cannaceae)(1:1)大型科仅有蔷薇科,占总科数的1.43%,有27种,占总种数的13.5%;中型科有柏科、木兰科、木犀科3科,占总科数的4.28%,所含种数33种,占总种数的16.5%;小型科最多,主要有松科、杉科、罗汉松科、榆科、桑科、樟科、芍药科、小檗科、胡桃科等32科,占总科数的45.71%,所含种数占54.5%;单种科主要有银杏科、苏铁科、悬铃木科、金缕梅科、杜仲科等33科,占总科数的47.14%,所含种仅占16.5%。

可见,蔷薇科、柏科、木兰科、木犀科等是校园园林植物的优势科,它们是构成校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成分,主要以行道树和园景树的形式存在。

根据应俊生等《中国植物地理》进行统计分析[16],校园园林植物科的地理成分有11个分布类型(见表2),组成上属世界分布的有榆科、桑科、蔷薇科等15科,占总科数的21.43%;属泛热带分布的有樟科、山茶科、梧桐科等16科,占总科数的22.86%;属热带、亚热带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有罗汉松科、木兰科、杜英科等12科,占总科数的17.14%;属旧世界热带分布的有海桐科,占总科数的1.43%;属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科有金缕梅科、杜鹃花科等4科,占总科数的5.71%;属北温带分布的有松科、杉科、柏科等14科,占总科数的20%;属旧世界温带分布有滕黄科,占总科数的1.43%;属地中海地区、西亚至中亚分布的有石榴科等2科,占总科数的2.86%;属东亚分布的有腊梅科等2科,占总科数的2.86%;中国特有的有银杏科、杜仲等3科,占总科数的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