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

现就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和个人体会,对数学课堂提问技能作点探讨,与同行共勉。

一、提问技能的功能分析

提问技能应具有“反馈、评价、激励、强化、调控”等多项功能。

1.反馈调控功能。教师恰当的提问,可迅速获得反馈信息,并据此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

2.诊断评价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如何?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有赖于形成性提问作出评价。

3.激励参与功能。教师有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巩固强化功能。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建构数学模式,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二、提问技能的运用原则

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只有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2.科学性原则。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3.层次性原则。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模式识别、知识回忆、形成联系类的问题属于低层次的机械记忆问题,其主要的特征在于问题答案的信息形式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范围;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总结评价类的问题属于高层次的认知问题,其根本特征是问题的解答必须通过比较、分析、对照、总结、扩张、应用、重组或评价等方法,改变已知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经高级认知思维方式可得出。

4.整体性原则。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