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新

《水土保持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新
《水土保持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新

《水土保持林学》复习思考题

(修改稿)

1、什么是水土保持林?

以调节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和改善山区、丘陵区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用地、水利设施。以及沟壑、河川的水土条件为经营目的地森林。

2、水土保持林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②成活率、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

解决的问题

③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太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

④科学研究远跟不上生产要求,对生产上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⑤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较少

⑥造林所用苗木质量低

⑦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治轻管

3、水土保持林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防护作用:调节地表径流作用、水源涵养作用、减灾作用;固持土壤、地表侵蚀防治作用、重力侵蚀防治机理与作用;区

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对气候要素的影响。

2)营林技术:立地条件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造林密度与种植点配置、整地技术及季节、造林方法与季节、幼林

抚育管理。

3)空间配置技术:防护林体系及林种划分、坡面配置、沟道配置、水边周围配置、径流林业、快速绿化。

4、简述水土保持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①优质高产林木生长木材形成的机理及调控

②森林植被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研究

③森林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基础理论研究

④土地荒漠化形成的生态学机制

⑤森林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

⑥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和预防机理的研究

⑦人工生态林植被演替及近自然人为干扰机制研究

⑧林木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⑨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⑩荒漠化预防及综合治理技术

11 优质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

12 经济林、竹藤、花卉良种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

13 森林灾害防治技术

14 美国的“新林业”

15 德国的“近自然林业”

16 印度的“生态林业”

17 以色列的“径流农林业”

5、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是什么?

降雨、水分贮存、径流、水分消耗

6、降雨的三次再分配是什么?

1)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下木、灌木和活地被物)

2)枯枝落叶截留(死地被物)

3)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下渗吸收或产生径流

附:(1)林冠截留作用*

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纳,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

(2)林冠截留量

在降雨过程的某一时段内,从林冠表面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中的降水量和降水终止时林冠层还保留的降水量。

(3)截留率

该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之比。

(4)干流量

大气降水过程中,有一部分雨量从林冠枝叶体转到树干流入地表形成树干径流,称为干流量。

7、什么是林内降雨量?

除林冠截留量和干流量后的雨量。由林冠间隙直接降落到地面的林冠通过雨量和从林冠枝叶体表面降落至地面的林冠滴下雨两部分雨量组成。

8、土内径流的形式有哪些?影响土壤渗流的因素?

1)基质流:结构孔隙中所流水流,层流

2)管流:大孔隙中的水流,紊流

3)亚表层降雨径流:近地表层快速径流

4)土壤含水量:

5)土壤物理性质:孔隙度、结构、质地、间层、结皮附:枯枝落叶的水土保持作用:

?截留、吸收部分降雨;

?彻底消灭降雨动能;

?形成地表保护层,维持土壤结构稳定;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滞缓、吸收过虑地表径流;

?拦截过滤固体径流,沉积沙粒;

?防止土壤蒸发,稳定土壤湿度和温度,利于树木生长

?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增加土壤入渗量,减少地表径流

?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9、影响根系固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①树种:根型、根系发育状况、根系的穿透力根系的表面积

②根系的物理特性:根系的直径、根系的抗拉强度、根系的通

直性。

③穿过剪切面的根量:根面积率越高抗剪强度越大、地上生物

量与地下根系量紧密相关。

④树木的年龄:树木的年龄与根系的固土能力有紧密关系。幼

林小,中状林大,老林下降。

⑤采伐对根系固土能力的影响:采伐后,根系逐渐腐烂,根系

的固土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采伐后4~5年易发生滑

坡20年生刺槐,伐后2年、4年固土能力分别下降了49.1

%、60.15%。

2)环境因素

①土壤种类:沙质→壤质→粘质:摩擦力增加。

②土壤紧实度:紧实度越高摩擦力也越高,但紧实度越高根系

生长越不良。

③土壤水分:水分增加,摩擦力减小。

3)地质条件

①A类:土层薄,无过渡层,岩石无裂隙,根系不能深入基岩。

②B类:土层薄无过度层,岩石有裂隙,根系可以深入基岩。

森林的根系可以极大地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采伐森林使坡体

不稳定。

③C类:土层薄,有过渡层存在,过渡层的抗剪强度大于表

土,过渡层导水率低,易对表土造成孔隙水压力。森林根系

在表土分布密,在过渡层分布稀。根系对土体的稳定性起了

很大作用,使表土层与过渡层之间的抗剪强度极大增强。采

伐森林使坡体不稳定。

④D类:土层深厚,土壤对林木根系生长没有限制作用,根系

分布比较深。

10、什么是适地适树?

使林木生长的造林地环境条件同林木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

学特性相一致,以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好的生长量的营林、育林技术。

11、什么是立地?什么是立地分类、立地条件类型、立地指数?

1)立地条件:又称立地,是指林业用地上体现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对林木生存、生长有重大意义的生态环境因子的综合。

2)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3)立地条件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4)立地指数:一定基准年龄时的林分上层水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五十年为基准年龄,立地指数为20。指:树龄50年时树木的高度为20米。

12、造林地的主要立地因子有哪些?

①地形: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坡形、小地形。

②土壤:种类、厚度、性质、母质、发育程度、侵蚀程度、腐

殖质含量。

③水文:地下水位高低、矿化度、季节变化,积水状况,土层

含水量及变化。

④生物:植被状况,病虫害,微生物。

⑤人为活动:土地利用历史、现状。

13、简述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依据和方法

1)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依据:

林木-环境的关系环境相对稳定,起决定性的作用;植物的指示意义不大,以非生物的环境因子作为划分的依据;地形与土壤占有突出地位。划分的类型要反映主导因子的异同性;在植被较好的地区可以把植被作为划分立地的补充依据;林木生长状况应作为检验划分结果的主要依据。多因子综合;主要依据地形和土壤;植被作为参考,林木生长作为验证。

2)划分的方法

a.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方法:选择主导环境因子若干,对每个因子进行分级,按因子、因子水平组合成一张立地条件类型表。命名:因子+级别(程度)。

b.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方法:选择与林木生长有直接关系的生活因子若干,对每个分级后组成立地类型表,同时以植物群落作为确定因子种类、级别的参考。命名:使用因子代码组合。

c.综合法:主导环境因子与生活因子的结合。命名:用数码代号。

d.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条件类型:用某一个树种的立地指数级来说明立地条件。优点:可以反映出定量的关系,可以与多个环境因子建立关系。缺点:只说明效果,不说明原因。同一地位级代表的立地条件并不相同,采取的营林措施也不相同。立地指数必须与一定的树种相联系,不能成为许多树种的共同尺度,使用上不方便。

14、简述适地适树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必须充分调查了解自然条件及其地域分布规律,研究掌握当地所处的立地系统及其特征,掌握因地制宜的原则,即在结合立地质量评价基础上正确划分立地类型,研究确定适于各种立地类型生长的乔、灌树种。

2)认真研究总结各造林乔、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根据当地立地类型特点,为不同树种选择适宜的立地类型,以贯彻因树适地原则。

3)考虑各个树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可能发挥的多种生态经济效能,力争树种的合理选择与搭配,以求达到最佳最大的效益目的。

4)不同立地类型上,不论林种有何差异,均应以选择乡土树种为主,并注意与引进有价值的树种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树种的多样化原则,在一些立地质量低下的地区或一些特殊立地和生产需要的地区,要注意乔、灌、草多种植物的引用。

方法:

单因子对比分析;多因子相关分析;立地条件对比分析;乡土树种与引种。

附:适地适树的定义:使林木生长的造林地环境条件同林木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以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好的生长量的营林、育林技术。

15、怎样评价适地适树的成败?

(1)、一般标准(客观标准)

用材林:成活、成林、成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间歇性灾害因子有一定的抗衡力);

防护林:防护效益能充分发挥出来。

(2)、数量化标准:

①立地指数;②平均材积生长量;③立地期望值:相当于一定的使用期内立地的价值。用以评价经济效益水平。

16、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生物学持续稳定、具有较高的效益、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选择耐贫瘠的肥料树种、注意选择优良灌木树种。

17、简述树木引种及其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

树木引种指通过人工栽培,使野生的树木或外地域的树木变为本地人工栽培树木的技术活动。

影响因素有:树木的生态学特征、气候因素(温度、降雨)、土壤因素(土壤PH、土壤透气性、土壤肥力)。

18、什么是造林密度?

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也叫初植密度。

19、简述造林密度及其意义。

充分了解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以及该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使林分整体在发育过程中在人为措施控制之下始终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这种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各个个体有充分的发育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空间,又使群体影响环境、协调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林分高生产力、高稳定性、高生态效益的目的。

20、简述造林密度的确定原则、确定方法和种植点的配置。

确定原则:

以密度的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为主要考虑因子,使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根据林种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经营条件确定造林密度;根据不同树种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确定方法:

①经验的方法:对过去人工造林的密度进行调查,判断其合理

性和进一步调整的方向。

②试验的方法:用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③调查的方法:调查不同密度下林分的生长发育状况,取得大

量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参数确定造林密度。

④查图表的方法:依据当地主要造林树种的密度管理图或密度

管理表确定造林密度。

种植点的配置:

①行状配置

正方形:株行距相等,树冠发育均匀

长方形:行距大于株距,行内早郁闭

正三角形:行距小于株距,相邻的种植点相互错开,树冠发育均匀

品字形:相邻行的各株相对错开位置,树冠发育均匀

②群状配置

植生组配置,簇式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状配置,群内植株密集、群间的距离较大。群的大小与立地环境条件有关,从3、5株到几十株,群的数量一般为成林的密度,群的排列呈规则或不规则的,随地形而定。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低产林改造、阔改针。

21、造林密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哪些?

1)对造林成活的影响:在立地条件差而成活率较低时可适当增加造

林密度,但是不能滥用。

2)对郁闭的影响:造林密度大,郁闭早,反之则晚。郁闭早,可以

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但是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

3)对干、枝、叶量的影响:密度增加,叶量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数

量后叶量几乎保持不变。

4)对树冠生长发育的影响:密度越大,平均冠幅越小。密度较高的

林分冠幅生长较早衰。各种不同密度林分的平均冠幅到一定年龄后,各自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再有太大的变化。

5)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密度过大,会影响到林木的根系发育,根系

的水平分布范围小,垂直分布也浅,甚至全林地的总根量也少。

6)对高生长的影响:在一定的、较稀的密度范围内,由稀到密,促

进高生长,在过密的情况下,增加密度,抑制高生长

7)对胸径生长的影响: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

长越小。

8)对材积生长的影响:密度对单株材积的作用规律与直径相同,随

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9)对生物量的影响:一般在幼林阶段,干、枝、叶等的干物质产量随

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在一定密度以后就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任何密度范围内的林分,其生物产量最终是一定的。

10)对干形、材质的影响:干形:密度大形数高,尖削度小;节疤:密度大,节疤小;材质:树干饱满,干形通直,早晚材不同。

22、试比较纯林和混交林的特点及其防护效益。

1)混交林可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而纯林对外界空间利用显得不够充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纯林就不能很好地利用外界条件; 2)混交林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混交林所形成的复杂林分结构,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使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二是混交林可增加营养物质的储备及提高养分循环速度,使林地土壤地力得到维持和改善。而纯林在改善林地立地条件方面不如混交林;

3)混交林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

4)混交林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可增强林木的抗逆性。

6)混交林的培育和采伐利用,技术比较复杂,施工业较麻烦,同时目的树种的产量较纯林底。

23、简述混交林类型、混交林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1)混交林类型:

乔灌木混交类型、针阔叶树种混交类型、喜光树种与喜光树种混交类型、综合混交类型。

2)种间关系表现为:

有利(互助、促进)、有害(竞争、抑制)

单方利害:它树种利害,自身不害不益

双方利害:多个树种均有利害

24、简述密度对造林成活与林分郁闭的影响。

对造林成活的影响:在立地条件差而成活率较低时可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但是不能滥用。

对郁闭的影响:造林密度大,郁闭早,反之则晚。郁闭早,可以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但是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

25、简述水土保持林造林密度与森林防护作用的关系

水土保持林密度与森林防护作用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密度对水土保持林枝、叶量的影响:一般密度大的林分,树木枝、叶量相对多,而林冠层枝叶量可以拦截降雨,调节径流及林内降雨。所以适当的密度可以很好发挥林分的防护作用。

(2)密度对根的生长影响:根系具有固持土壤、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适当的密度可以促进根系的发展,从而增强林分林分的固持土壤作用。

26、什么是造林整地?

指造林前通过人工措施对造林地的环境条件进行改善,以使其适合林木生长。

27、简述造林整地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

1)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小气候;改善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改

善土壤通气性。

2)保持水土:整地是坡面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断了径流线,

改变了坡面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入渗能力和土壤持水能力;径流得到了就地拦蓄。

3)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种子发芽、苗木根系愈合生长

的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温度、水分、通气性。整地后植物的物候期改变;整地后苗木的根系发达,吸收根增加;立地条件越差整地的效果越明显。

方式:

1)全面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的整地方法。

全面整地可用于平原地区,主要是草原、草地、盐碱地及无风蚀

危险的固定沙地。全面整地也可在限定的条件下用于石质山地和黄土高原地区。还应注意,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的山地,全面整地都不宜连成大片,坡面过长时,山顶、山腰、山脚应适当保留原有植被。

2)局部整地:带状整地:呈条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改善

立地的作用强。

块状整地: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灵活

性大,省工,成本较低。

28、试述山区造林整地技术的应用。

山区造林整地技术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坡梯田整地:应用于坡度在10—35o的坡面上。

2、水平阶:一般用于山地、黄土地区的缓坡和中等坡。

3、水平沟整地:多用于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地区或

山地。

4、撩壕整地:多用于南方山地造林和丘陵地带。

5、鱼鳞坑整地:应用于较陡的沟坡地段。

6、双坡式整地:适用于营造耐旱性灌木林。

7、波浪式整地:用于降雨量的平坦山区。

29、根据造林材料不同而划分的造林方式有几种?

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

30、播种造林的优缺点?植苗造林的优缺点?

1)播种造林

优点:有利于形成自然、匀称、完整的根系分布,幼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多棵种苗形成群体,可淘劣留优,技术简单,节约劳力,成本低。

缺点:种子发芽要求较好的立地条件,干旱、高温、寒冷、霜冻、风沙、灌木杂草茂盛的地方不易成功,用种量大限制应用范围,易遭受鸟兽危害,抚育费用高。

2)植苗造林

优点:栽植完整的植株,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比播种造林方法营造的人工林郁闭早、初期生长快、用种量小,在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的地方造林成功率高。

缺点:育苗工序庞杂,起苗时苗木的根系受损伤,要经过缓苗期,且影响成活,造林费工。

31、阔叶树种植苗造林时对苗木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截干、去梢、剪除枝叶、喷洒化学药剂、喷洒蒸腾抑制剂;修根、浸水、蘸泥浆、蘸保水剂、化学药剂、激素蘸根、接种菌根菌截干的留干高度为地表5-10公分

去梢剪去苗干高度的1/4-1/3不超过1/2

剪除枝叶一般去掉侧枝全长或叶量的1/3-1/2

化学药剂包括:苹果酸、柠檬酸、脯氨酸、丙氨酸、反烯丁二酸抗蒸腾剂包括:抑蒸剂、叶面抑蒸保温剂、pvo、旱地龙、

外源激素包括:萘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

32、地下茎造林方法有哪些?

移栽母竹:挖去1~2年生竹移栽。

移鞭:从成年竹林中挖去2~5年生鞭芽饱满的竹鞭进行造林。

竹鞭截成1m长,平埋,覆土10 cm。

埋蔸和埋节:母竹地上20~30cm处截断,利用余下部分造林即

为埋蔸。利用地上部分的竹节造林即为埋节。

33、简述分殖造林的造林方法。

分殖造林指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造林的方法。分为插条造林、分根造林、地下茎造林。

插条造林: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作为插穗,直接插于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分根造林:将幼树树干或粗壮树枝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插于造林的方法。

地下茎造林:树木落叶至发芽前,刨去粗根截成插穗插植于造林

地的方法。

34、什么是径流林业?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林木生长的最佳水量平衡为基础,通过合理的人工调控措施,把有限的降雨进行再分配,创造适宜的环境,供林木正常生长。

35、径流林业的措施有哪些?

集水、节水、提高水分利用率。

36、林地和林分管理措施有哪些?

林地管理措施有:松土除草、中耕、施肥、灌溉

林分管理措施有:间苗、平茬、除蘖、割藤、除伐、修枝、幼林

间伐。

37、什么是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

是指在山区、丘陵区,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等林种为主体,因害设防,因地适宜的片、带、网相结合所形成的综合森林防护体系。

38、山区、丘陵区常见的水土保持林配置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水土保持林配置种类有:山区、丘陵区坡面水土保持林;山区水文网、侵蚀沟道的水土保持林;山地池塘、水库防护林。

39、什么是水土保持林的水平配置?

水土保持林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

40、什么是水土保持林的立体配置?

水土保持林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置和形成。

41、简述山区、丘陵区常见的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类型及其特点。

山区、丘陵区常见的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类型及其特点如下:

1)坡面水土保持(或水源涵养)用材林,其特点是:主要乔木树种行与灌木带的水平带状混交、乔、灌木隔行混交、结合

农林间作,乔木或灌木营造纯林。

2)护坡薪炭林,其特点是:薪炭林营造投资少,见效快,生产周期短;薪炭林作为燃料不污染环境;良好的薪炭林,其水

土保持及其它综合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

3)复合林牧护坡林,其特点是: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营养价值高;生长迅速。

42、水土保持林培育途径有哪些?

水土保持林培育途径有三种: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

播种造林: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进行造林的方

法。包括人工播种造林和飞机播种造林。

植苗造林: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造林的方法。

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造林的方

法。

43、人工造林关键技术有那些?

人工造林的关键技术有以下六个方面:

(1)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

(2)树种选择及人工林组成。树种选择根据定向原则、适地适树原则、稳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人工林组成指构成该林分

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3)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确定密度的方法有经验的方法、试验的方法、调查方法、查图表法。种植点的配置指一定密

度的植株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如行状配置、群状配置等。

(4)造林整地。造林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常用局部整地方法有以下几

种:反坡梯田整地、水平阶、水平沟整地、撩壕整地、鱼鳞

坑整地、块状(方形)或穴状(圆形)整地、双坡式征地、

波浪式整地等。

(5)造林方法。包括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

(6)抚育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林地管理:包括松土、除草;中耕;林地养分调节;林地水分调节。

2)林分管理:包括间苗;平茬与除蘖;割藤;除伐;修枝;

幼林的间伐。

3)林下地被的管理:包括幼林地被管理和采伐林分的地被保护。

44、什么是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即是对具有天然下种能力或萌蘖能力的疏林、灌丛、采伐迹地以及荒山、荒地、沙荒等,通过封禁和人工辅助手段,使其成为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

45、简述封山育林的适宜条件极其技术要点。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封山育林。

(1)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

(2)每公顷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母树60株以上或阔叶母树90株以上的无林地。

(3)每公顷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苗、幼树900株以上或阔叶树幼苗、幼树600株以上的无林地。

(4)每公顷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900个以上或灌木丛750个以上的无林地。

(5)分布有珍贵、稀有树种,并且有培育前途的地块。

(6)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及沙漠、沙地,经封育可望成林或增加林草盖度的地块。

(7)每公顷有分布较均匀的毛竹100株以上或杂竹覆盖度在20 %以上的无林地。

封山育林的技术要点是:对于边远山区、江河上游、水库集水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风沙危害特别严重地区以及恢复植被较困难的宜封地,应实行全封;有一定目的树种、生长良好、林木覆盖度较大的宜封地,可采取半封;对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燃料有实际困难的地方,可采取轮封。

46、封山育林的主要技术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封育目的和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封山育林可采取三种方式:

(1)、全封:是指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伐、放牧、割草和

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

(2)、半封:半封是指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其他季节,在不影响森林植被恢复,严格保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前提下,要组织群众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砍柴、割草等经营活动。

(3)、轮封:轮封是指将整个封育区划片分段,实行轮流封育。

在不影响育林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划出一定范围,供群众樵材、放牧、割草等,其余地区实行全封或半封。

47、简述坡面水土保持林的配置特点。

护坡林建议采用以下型式:

a. 主要乔木树种行与灌木带的水平带状混交。沿坡面等高线,

结合水土保持整地措施,先造成灌木带,带间距4~6m,灌木成活后,经第一次平茬,再在带间栽植乔木树种1~2行,株距2~3m。

b. 乔、灌木隔行混交。乔、灌木同时栽植造林,采用乔、灌木

行间混交。

c. 结合农林间作,乔木或灌木营造纯林。

48、简述山区水土保持林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地位。

在山区和丘陵区,不论从水土保持林占地面积和空间,从发挥其控制水土流失,调节河川径流,还是为开发山区,发展多种经营,形成林业产业进而提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等方面,水土保持林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9、护岸护滩林的功能有哪些?

护岸护滩林指包括生长在有水流动的河滩漫地与无水流动的广

阔沿岸地带的植物群体。其功能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

(1)植物根系:护岸林的树木根系对堤岸的稳定具有极大的作用。

(2)树木的空间器官:树木的空间器官--树干、枝条、树叶等,皆有减小水流动能的理想作用,在河道内外伸的树枝有缓冲波浪作用。

50、河川护滩林的功能有哪些?

河川护滩林具有缓流挂淤;抬高滩地,保护河滩,创造农业生产条件;从而达到巩固河岸的目的。

医学免疫学第版课后思考题答案重点

一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 ②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 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 →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 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成分。三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四影响抗原应答的主要因素 A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a化学性质:P、糖蛋白、脂蛋白、多糖类、LPS及肿瘤细胞的DNA、组蛋白 b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大的免疫原性强 c结构复杂性:含芳香族AA的Ag免疫原性强。 d分子构像:抗原表位 e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受体接近容易程度,易接近免疫原性强 f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 B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 C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的应用和类型。

工程流体力学习题全解

第1章 绪论 选择题 【1.1】 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是指:(a )流体的分子;(b )流体内的固体颗粒; (c )几何的点;(d )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解:流体质点是指体积小到可以看作一个几何点,但它又含有大量的分子,且具有 诸如速度、密度及压强等物理量的流体微团。 (d ) 【1.2】 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相关的因素是:(a )切应力和压强;(b )切应力和剪切变 形速度;(c )切应力和剪切变形;(d )切应力和流速。 解:牛顿内摩擦定律是 d d v y τμ =,而且速度梯度d d v y 是流体微团的剪切变形速度 d d t γ,故d d t γ τμ=。 (b ) 【1.3】 流体运动黏度υ的国际单位是:(a )m 2/s ;(b )N/m 2;(c )kg/m ;(d )N·s/m 2。 解:流体的运动黏度υ的国际单位是/s m 2 。 (a ) 【1.4】 理想流体的特征是:(a )黏度是常数;(b )不可压缩;(c )无黏性;(d )符合RT p =ρ 。 解:不考虑黏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c ) 【1.5】 当水的压强增加一个 大气压时,水的密度增大约为:(a )1/20 000;(b )1/1 000;(c )1/4 000;(d )1/2 000。 解:当水的压强增加一个大气压时,其密度增大约 95d 1 d 0.51011020 000k p ρ ρ -==???= 。 (a ) 【1.6】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一般流体和固体的区别在于流体:(a )能承受拉力,平衡时 不能承受切应力;(b )不能承受拉力,平衡时能承受切应力;(c )不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d )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也能承受切应力。 解:流体的特性是既不能承受拉力,同时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即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 (c ) 【1.7】 下列流体哪个属牛顿 流体:(a )汽油;(b )纸浆;(c )血液;(d )沥青。 解: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a ) 【1.8】 15C o 时空气和水的运动黏度6215.210m /s υ-=?空气,62 1.14610m /s υ-=?水 ,这 说明:在运动中(a )空气比水的黏性力大;(b )空气比水的黏性力小;(c )空气 与水的黏性力接近;(d )不能直接比较。 解:空气的运动黏度比水大近10倍,但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的近800倍,因此水的黏度反而比空气大近50倍,而黏性力除了同流体的黏度有关,还和速度梯度有 关,因此它们不能直接比较。 (d ) 【1.9】 液体的黏性主要来自于液体:(a )分子热运动;(b )分子间内聚力;(c )易变形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按Wats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 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 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答:(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证明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 (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热、酸碱、紫外线等,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后思考题答案重点

一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与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与胸腺 骨髓的功能: 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与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 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 ②B细胞与NK分化发育的产所 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 →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与淋巴结也就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就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与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就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与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与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 淋巴结:T细胞与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 T细胞与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她免疫成分。三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四影响抗原应答的主要因素 A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a化学性质:P、糖蛋白、脂蛋白、多糖类、LPS及肿瘤细胞的DNA、组蛋白 b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大的免疫原性强 c结构复杂性:含芳香族AA的Ag免疫原性强。 d分子构像:抗原表位 e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受体接近容易程度,易接近免疫原性强 f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 B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 C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的应用与类型。

工程流体力学思考题章模板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流体? 流体与固体的区别? 流体是指能够流动的物质, 包括气体和液体。 与固体相比, 流体分子间引力较小, 分子运动剧烈, 分子排列松散, 这就决定了流体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具有较大流动性。 2、流体中气体和液体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气体有很大的压缩性, 而液体的压缩性非常小; (2)容器内的气体将充满整个容器, 而液体则有可能存在自由液面。 3、什么是连续介质假设? 引入的意义是什么? 流体充满着一个空间时是不留任何空隙的, 即把流体看作是自由介质。 意义: 不必研究大量分子的瞬间运动状态, 而只要描述流体宏观状态物理量, 如密度、质量等。 4、何谓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如何度量? 压缩性: 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流体体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性质。用体积压缩系数βp表示, 单位Pa-1。 膨胀性: 压力不变的条件下, 流体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用体积膨胀系数βt表示, 单位K-1。 5、何谓流体的粘性, 如何度量粘性大小, 与温度关系? 流体所具有的阻碍流体流动, 即阻碍流体质点间相对运动的性质称为粘滞性, 简称粘性。用粘度μ来表示, 单位N·S/m2或Pa·S。

液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怎样分类, 如何表示? (1) 质量力: 采用单位流体质量所受到的质量力f 表示; (2) 表面力: 常见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Pn 表示, 单位Pa 。 7、什么情况下粘性应力为零? ( 1) 静止流体 ( 2) 理想流体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1、 流体静压力有哪些特性? 怎样证明? ( 1) 静压力沿作用面内法线方向, 即垂直指向作用面。 证明: ○1流体静止时只有法向力没有切向力, 静压力只能沿法线方向; ○2流体不能承受拉力, 只能承受压力; 因此, 静压力唯一可能的方向就是内法线方向。 (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静压力大小相等, 与作用方向无关。 证明: 2、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意义和使用范围?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Z+ g P ρ=C 或 Z 1+g P ρ1=Z 2+g P ρ2 (1) 几何意义: 静止流体中测压管水头为常数 物理意义: 静止流体中总比能为常数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何为生化分离技术?其主要研究那些容?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生化分离的一般步骤包括哪些环节及技术?一般说来,生化分离过程主要包括4 个方面:①原料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常用加热、调PH、凝聚和絮凝等方法;②初步纯化(提取),常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③高度纯化(精制),常选用色谱分离技术;④成品加工,有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技术。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及其重要性? 特点:1、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分、无机盐等;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 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力等非常敏感;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重要性:生物技术产品一般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中。唯有经过分离和纯化等下游加工过程,才能制得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必需手段。在生物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分离过程的费用占全部研究费用的50 %以上;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分占总成本的40~ 80 %;精细、药用产品的比例更高达70 ~90 %。显然开发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或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4、生物技术下游工程与上游工程之间是否有联系? 它们之间有联系。①生物工程作为一个整体,上游工程和下游工程要相互配合, 为了利于目的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上游的工艺设计应尽量为下游的分离纯化创造条件,例如,对于发酵工程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采用液体培养基,不用酵母膏、玉米浆等有色物质为原料,会使下游加工工程更方便、经济;②通常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与下游工程相耦合。发酵- 分离耦合过程的优点是可以解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效应,同时简化产物提取过程,缩短生产周期,收到一举数得的效果。 5、为何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第二章预处理、过滤和细胞破碎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 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率;出去大部分可溶性杂质,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以便于固液分离及后提取工序的顺利进行。 方法:①加热法。升高温度可有效降低液体粘度,从而提高过滤速率,常用于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控制适当温度和受热时间,能使蛋白质凝聚形成较大颗粒,进一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使用加热法时必须注意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不影响目的产物活性的围,对于发酵液,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细胞溶解,胞物质外溢,而增加发酵液的复杂性,影响其后的产物分离与纯化;②调节悬浮液的pH 值,pH 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度和电荷性质,适当调节pH 可以改善其过滤特性;③凝聚和絮凝;④使用惰性助滤剂。

(完整版)免疫所有选择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一、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E.印度 3.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素素 C.肉毒类毒素 D.白喉类素素 E.白喉抗毒素 9. 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0.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Jenner B.Koch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11.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 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12.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 .Koch和Pasteur B. Miller和Good C. Milstein和K?hler D. Tislius和Kabat E. Porter和Edelman 1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Porter D. Jenner E.Pasteur 14.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粘附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D 2.B. 3.E 4.A 5.B 6.D 7.A 8.E 9.B 10.E 11.D 12.C 13. A 14.E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一、选择题 1.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扁桃体 B.淋巴结 C.胸腺 D.脾脏 E.肠淋巴组织

工程流体力学_思考题__1~4章

向期末进发!!!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流体?流体与固体的区别? 流体是指可以流动的物质,包括气体和液体。 与固体相比,流体分子间引力较小,分子运动剧烈,分子排列松散,这就决定了流体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具有较大流动性。 2、流体中气体和液体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气体有很大的压缩性,而液体的压缩性非常小; (2)容器内的气体将充满整个容器,而液体则有可能存在自由液面。 3、什么是连续介质假设?引入的意义是什么? 流体充满着一个空间时是不留任何空隙的,即把流体看作是自由介质。 意义:不必研究大量分子的瞬间运动状态,而只要描述流体宏观状态物理量,如密度、质量等。 4、何谓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如何度量? 压缩性: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流体体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性质。用体积压缩系数βp表示,单位Pa-1。 膨胀性: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流体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用体积膨胀系数βt表示,单位K-1。 5、何谓流体的粘性,如何度量粘性大小,与温度关系? 流体所具有的阻碍流体流动,即阻碍流体质点间相对运动的性质称为粘滞性,简称粘性。用粘度μ来表示,单位N·S/m2或Pa·S。 液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怎样分类,如何表示? (1)质量力:采用单位流体质量所受到的质量力f表示; (2)表面力:常用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Pn表示,单位Pa。 7、什么情况下粘性应力为零? (1)静止流体(2)理想流体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1、流体静压力有哪些特性?怎样证明? (1)静压力沿作用面内法线方向,即垂直指向作用面。 证明:○1流体静止时只有法向力没有切向力,静压力只能沿法线方向; ○2流体不能承受拉力,只能承受压力; 所以,静压力唯一可能的方向就是内法线方向。 (2)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静压力大小相等,与作用方向无关。 证明:

生化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 选择题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45%,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E A.8.3% B.9.8% C.6.7% D.5.4% E.7.2%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D A.组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天冬氨酸E.色氨酸 3.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亚氨基酸:A A.脯氨酸B.焦谷氨酸C.亮氨酸D.丝氨酸E.酪氨酸 4.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C A.离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 5.关于肽键特点的错误叙述是:E A.肽键中的C-N键较C-N单键短 B.肽键中的C-N键有部分双键性质 C.肽键的羰基氧和亚氨氢为反式构型 D.与C-N相连的六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E.肽键的旋转性,使蛋白质形成各种立体构象 6.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7.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B.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二硫键将各多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8.含有Ala,Asp,Lys,Cys的混合液,其pI依次分别为6.0,2.77,9.74,5.07,在pH9环境中电泳分离这四种氨基酸,自正极开始,电泳区带的顺序是:B A.Ala,Cys,Lys,Asp B.Asp,Cys,Ala,Lys C.Lys,Ala,Cys,Asp D.Cys,Lys,Ala,Asp E.Asp,Ala,Lys,Cys 9.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 B.溶解度增加

免疫学思考题必考

免疫学思考题整理 1、简述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种类及主要生物学功能 2、试述T 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 3、试述B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 4、简述T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5、简述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 6、什么是免疫应答?试比较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7、简述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 8、简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及各个功能区的意义 9、简述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10、简述五大类抗体分子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 11、单克隆抗体 12、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3、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4、归纳志贺菌致病的主要特点 15、急性菌痢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解释其形成机制 16、霍乱是如何传播的?期临床表现和预后如何? 17、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8、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及感染特点? 19、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与用途? 20、试述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1、试述HBV致病的可能机制 22、试述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癌机制 23、名词解释:补体、MAC、C5转化酶、补体的灭活 24、简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过程 25、列表比较补体三大激活途径的主要区别(激活物质、C3转化酶、C5转化酶) 26、补体系统广泛参与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效应机制 27、迄今发现了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 28、补体激活的三个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形成攻膜复合物,溶解细胞 29、补体活化过程产生多种生物活化片段,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 30、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 效应分子 31、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经链接的二硫键连接而成,分为可变区、恒定区和铰链 区 32、抗体的可变区(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恒定区(C区)通过激活补体、结 合Fc受体(调理作用、ADCC和参与1型超敏反应)和穿过胎盘发挥作用 33、人工制备抗体的主要方法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34、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举例说明正 常菌群对维持这种平衡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35、什么是微生态失调?主要原因有哪些? 36、青霉素如何发挥杀菌作用的? 37、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研究细胞特殊结构有什么意义?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绝对精品)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共同抗原: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2、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 学基因。 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CK: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剌激而合 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物质 的总称。 CK 能调节白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 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是除免疫球蛋 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4、TAA:指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但可在肿瘤细胞异位 表达或出现量的改变,包括某些糖蛋白、胚胎性抗 原等。 5、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 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 四、简答题(共30分) 1、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答:V区:结合抗原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C区:激活补体;结合Fc受提:调理作用; ADCC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黏膜 2、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答:1)溶解细菌、细胞 2)调理作用 3)引起炎症反应 4)清除免疫复合物 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答:一、补体介导的溶菌、溶细胞作用:1。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2。某些病理情况下,可介导自身细胞溶解,导致组织损伤与疾病。 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一)免疫粘附与调理作用、(二)促炎症作用、(三)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四)免疫调节作用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工程流体力学思考题章样本模板

向期末进发! ! !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流体? 流体与固体的区别? 流体是指能够流动的物质, 包括气体和液体。 与固体相比, 流体分子间引力较小, 分子运动剧烈, 分子排列松散, 这就决定了流体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具有较大流动性。 2、流体中气体和液体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气体有很大的压缩性, 而液体的压缩性非常小; (2)容器内的气体将充满整个容器, 而液体则有可能存在自由液面。 3、什么是连续介质假设? 引入的意义是什么? 流体充满着一个空间时是不留任何空隙的, 即把流体看作是自由介质。 意义: 不必研究大量分子的瞬间运动状态, 而只要描述流体宏观状态物理量, 如密度、质量等。 4、何谓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如何度量? 压缩性: 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流体体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性质。用体积压缩系数βp表示, 单位Pa-1。 膨胀性: 压力不变的条件下, 流体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用体积膨胀系数βt表示, 单位K-1。 5、何谓流体的粘性, 如何度量粘性大小, 与温度关系? 流体所具有的阻碍流体流动, 即阻碍流体质点间相对运动的性

质称为粘滞性, 简称粘性。用粘度μ来表示, 单位N ·S/m 2或Pa ·S 。 液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怎样分类, 如何表示? (1) 质量力: 采用单位流体质量所受到的质量力 f 表示; (2) 表面力: 常见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 Pn 表示, 单位Pa 。 7、什么情况下粘性应力为零? ( 1) 静止流体 ( 2) 理想流体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1、 流体静压力有哪些特性? 怎样证明? ( 1) 静压力沿作用面内法线方向, 即垂直指向作用面。 证明: ○1流体静止时只有法向力没有切向力, 静压力只能沿法线方向; ○2流体不能承受拉力, 只能承受压力; 因此, 静压力唯一可能的方向就是内法线方向。 (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静压力大小相等, 与作用方向无关。 证明: 2、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意义和使用范围?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Z+g P ρ=C 或 Z 1+g P ρ1=Z 2+g P ρ2 (1) 几何意义: 静止流体中测压管水头为常数

免疫思考题及答案

1、免疫定义:①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抗力,不患疫病,即抗感染。 ②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功能。 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2、免疫的三大功能和三大特点是什么? 答:⑴三大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②免疫自身稳定;③免疫监视。 ⑵三大特点:①识别自己与非己;②特异性;③免疫记忆。 3、免疫系统的构成 骨髓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法氏囊 免疫器官淋巴结 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骨髓 哈德氏腺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免疫系统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性细胞和杀伤细胞 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 红细胞 抗体 免疫相关分子补体 细胞因子等 4、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树突状细胞、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第三章 抗原:是指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物质。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是由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 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也称抗原表位。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族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植物、微生物之间性质相同的抗原。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免疫原性: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应答产物。 反应原性:抗原+免疫应答产物(如抗体)→特异结合。构成抗原的条件:1,异源性---是抗原的首要条件: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自身抗原) 2、构成抗原的条件有哪些? 答:异源性;大分子物质;分子结构复杂;物理状态;适当的进入途径。第四章 抗体(Ab):是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对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或尚不知是否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讲总论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就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与有害物质的抵抗力。 从广义上讲,免疫就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反应的一种生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C) A、免疫耐受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就是(D) A、Jenner B、Border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4.最早用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就是(D) A、Burnet B、Border C、Porter D、Jenner E、Pasteur 5.免疫指(ABCDE)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与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E、机体识别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 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与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与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与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 (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 疫功能 (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与抗原递呈细胞接触 (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 (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 入淋巴组织,并迅速发生活化、增殖与分化,产生再次免疫应答。 2.骨髓的主要功能包括(ABDE) A.各类血细胞与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杜广生工程流体力学思考题答案

牛顿流体 作用在流体上的切向应力与它所引起的角变形速度之间的关系符合牛顿内摩擦定 律的流体, 1-2: 什么是连续介质模型?为什么要建立? 1) 将流体作为由无穷多稠密、没有间隙的流体质点构成的连续介质,于是可将流体视为 在时间和空间连续分布的函数。 2) ①可以不考虑流体复杂的微观粒子运动,只考虑在外力作用下的微观运动; ②可以用连续函数的解析方法等数学工具去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1-3:流体密度、相对密度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密度:单位体内流体所具有的质量,表征流体的质量在空间的密集程度。 相对密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流体的密度与4℃时纯水的密度的比值。 关系: 1-4:什么是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1) 压缩性: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压强增量引起的体积变化率定义为流体的压缩性系 数,其值越大,流体越容易压缩,反之,不容易压缩。 2) 膨胀性:当压强一定时,流体温度变化体积改变的性质称为流体的膨胀性 1-5:举例说明怎样确定流体是可压缩还是不可压缩的? 气体和液体都是可压缩的,通常将气体时为可压缩流体,液体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水下爆炸:水也要时为可压缩流体;当气体流速比较低时也可以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1-6:什么是流体的黏性?静止流体是否有黏性? 1) 流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程为流体的黏性 2) 黏性是流体的本身属性,永远存在。 3) 形成黏性的原因:1流体分子间的引力,2流体分子间的热运动 1-7: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些? 质量力、表面力。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毛细现象:由于内聚力和附着力的差别使得微小间隙的液面上升和下降的现象。 上升和下降的高度与流体的种类,管子的材料、液体接触的气体种类和温度有关 2-1: 流体静压强有哪些特性 ? 1) 特性一:流体静压强的作用方向沿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特性二:静压强与作用面在空间的方位无关,只是坐标点的连续可微函数 2-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在静止流体内的任一点上,作用在单位质量流体上的质量力与静压强的合力相平衡 2-3:什么是等压面?等压面的方程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性质? 1) 在流体中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2) 0=++dz f dy f dx f z y x 3) 性质: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任意点的质量力垂直于经过该点的等压面。 水头: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可以用液柱高来表示 帕斯卡原理:施于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表面上的压强,将以同样大小传到液体内部任 意点上 2-4:写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几种表达式。说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适用范围以及物 理意义、几何意义。 w f d ρρ=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 ( )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 ) A、1B、2 C、3 D、4. E、5 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 ) A、1 B、2 C、3 D、4 E、5 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 ) A、脂肪酸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磷脂合成 D、甘油分解 E、脂肪酸β-氧化 9、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 ( ) A、HMG-CoA还原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合成酶 D、磷解酶 E、β-羟丁酸脱氢酶 10、有关G-蛋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能结合GDP和GTP B、由α、β、γ三亚基组成 C、亚基聚合时具有活性 D、可被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 E、有潜在的GTP活性 11、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来自 ( ) A、氨基甲酰磷酸 B、NH3 C、天冬氨酸 D、天冬酰胺 E、谷氨酰胺 12、下列哪步反应障碍可致苯丙酮酸尿症 ( ) A、多巴→黑色素 B、苯丙氨酸→酪氨酸 C、苯丙氨酸→苯丙酮酸 D、色氨酸→5羟色胺 E、酪氨酸→尿黑酸 13、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是: ( ) A、HMG-CoA合成酶 B、HMG-CoA还原酶 C、HMG-CoA裂解酶

最新杜广生工程流体力学思考题答案

牛顿流体作用在流体上的切向应力与它所引起的角变形速度之间的关系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 1-2: 什么是连续介质模型?为什么要建立? 1)将流体作为由无穷多稠密、没有间隙的流体质点构成的连续介质,于是可将流体视为在 时间和空间连续分布的函数。 2)① 可以不考虑流体复杂的微观粒子运动,只考虑在外力作用下的微观运动; ②可以用连续函数的解析方法等数学工具去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1-3:流体密度、相对密度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 1)密度:单位体内流体所具有的质量,表征流体的质量在空间的密集程度。相对密度:在 标准大气压下流体的密度与4℃时纯水的密度的比值。 关系:d= f w 1-4:什么是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1)压缩性: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压强增量引起的体积变化率定义为流体的压缩性系 数,其值越大,流体越容易压缩,反之,不容易压缩。 2)膨胀性:当压强一定时,流体温度变化体积改变的性质称为流体的膨胀性 1-5:举例说明怎样确定流体是可压缩还是不可压缩的?气体和液体都是可压缩的,通常将气体时为可压缩流体,液体视为不可压缩流体。水下爆炸:水也要时为可压缩流体;当气体流速比较低时也可以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1-6:什么是流体的黏性?静止流体是否有黏性? 1)流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程为流体的黏性 2)黏性是流体的本身属性,永远存在。 3)形成黏性的原因:1 流体分子间的引力,2 流体分子间的热运动 1-7: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些? 质量力、表面力。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毛细现象:由于内聚力和附着力的差别使得微小间隙的液面上升和下降的现象。 上升和下降的高度与流体的种类,管子的材料、液体接触的气体种类和温度有关 2-1: 流体静压强有哪些特性? 1)特性一:流体静压强的作用方向沿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特性二:静压强与作用面在空 间的方位无关,只是坐标点的连续可微函数 2-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在静止流体内的任一点上,作用在单位质量流体上的质量力与静压强的合力相平衡 2-3:什么是等压面?等压面的方程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性质? 1)在流体中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2) f x dx f y dy f z dz 0 3)性质: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任意点的质量力垂直于经过该点的等压面。 水头: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可以用液柱高来表示帕斯卡原理:施于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表面上的压强,将以同样大小传到液体内部任意点上 2-4:写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几种表达式。说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适用范围以及物理意义、几何意义。 z p c1;z1 p1z2 p2适用于不可压缩重力流体的平衡状态; 物理意义:当连续不可压缩的重力流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在流体中的任意点上,单位重

生化各思考题讲解

第七章、代谢调控 1、什么是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是细胞中各种生物分子的合成、利用和降解反应的总和。一般来说,新陈代谢包括了所有产生和储藏能量的反应,以及所有利用这些能量合成低分子量化合物的反应。但不包括从小分子化合物合成蛋白质与核酸的过程。 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可以分为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 2、什么是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有哪些形式。 新陈代谢是逐步进行的,每种代谢都是由一连串反应组成的一个系列。这些一连串有序反应组成的系列就叫做代谢途径。在每一个代谢途径中,前一个反应的产物就是后一个反应的底物。所有这些反应的底物、中间产物和产物统称为代谢中间产物,简称代谢物。 代谢途径具有线形、环形和螺旋形等形式。有些代谢途径存在分支。 3、简述代谢途径的特点。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常温常压、有水的近中性环境。 由酶催化,酶的活性受到调控,精密的调控机制保证机体最经济地利用物质和能量。 代谢反应逐步进行,步骤繁多,彼此协调,有严格顺序性。 各代谢途径相互交接,形成物质与能量的网络化交流系统。 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能量逐步释放或吸收。 5、三个关键的中间代谢物是什么? 在代谢过程中关键的代谢中间产物有三种: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乙酰CoA。特别是乙酰CoA是各代谢之间的枢纽物质。通过三种中间产物使细胞中四类主要有机物质: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实现相互转变。 6、细胞对代谢的调节途径有哪些? 调节酶的活性。这种调节对现有的酶进行修饰,使酶的活性发生变化。这种调节一般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即可完成,效果快速而短暂,因此是一种快速调节。 调节酶的数量。这是通过增加酶蛋白的合成或影响酶蛋白的讲解速度来调节,这种调节一般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作用缓慢而持久,因此调节的速度比较慢。 调节底物的水平。这种调节主要是底物从细胞中的一个区域运送到另一个区域,一般是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进行调节的。

免疫学思考题汇总

思考题 1.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有哪些? (1)基本特性: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 (2)基本功能: 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1)抗原分子的特性:异源性、一定的理化特性、对抗加工 和呈递的易感性 (2)宿主生物系统:受体动物的基因型、受体动物的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3)免疫方法的影响 3.细菌抗原和病毒抗原的种类有哪些? (1)细菌抗原: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2)病毒抗原:病毒表面抗原、病毒衣壳抗原、核蛋白抗原4.抗原的交叉性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不同物种间存在共同的抗原组成 (2)不同的抗原分子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 (3)不同的表位之间有部分结构相同 5.Ig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1)免疫球蛋白是单体分子结构:所有种类免疫球蛋白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4 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 (2)Ig的水解片段和生物学活性:

a.两个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相同片段,称为抗原结合片段(Fab) b.一个可形成蛋白结晶的称为Fc片段,无结合抗原活性,具有各类Ig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分子的其他生物学活性密 切相关。 c.两个大小不同的片段,一个具有双价抗体活性的F(ab’)2片段,小片段类似于Fc片段,称为PFc’片段,无生物学 活性。 (3)免疫球蛋白有特殊分子结构: a 连接链(J链):在免疫球蛋白中,IgM是由5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五聚体,分泌型的IgA是由两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二聚体,这些单体之间就是依靠J链连接起来的。 b 分泌成分:是分泌型IgA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结构。 (4)糖类:以共价键结合在你H链的氨基酸上,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有N-糖苷键与多肽链中的天冬酰胺连接在一起,少数可结合到丝氨酸上。 6.Ig的种类及其特性有哪些? (1)类:根据重链C区的理化特性及抗原性的差异进行区分同种系所有个体内的Ig。 (2)亚类:根据重链恒定区的微细结构、二硫键的位置与数目及抗原特性的不同进行区分同一种类免疫球蛋白。 (3)型:根据轻链恒定区的不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分为k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