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和风纪

合集下载

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风纪

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风纪

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第一条为了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风纪,树立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当着装整洁、仪容端庄、风纪严整、举止文明。

第三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保持头发干净、整齐。

男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剃光头,不得留大鬓角、长发,不得蓄胡须。

女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长发时应当系发辫(盘发),不得头发披肩。

第四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戴围巾、耳套;(二)戴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胸针、胸花等饰品;(三)化浓妆、纹身、染指甲、染彩发。

(四)除因工作需要或眼疾外,佩戴有色眼镜。

第五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做到:(一)站立时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置于大腿外侧或双手交迭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身体不得靠墙或桌椅,不得摇摆晃动。

(二)落座时坐姿良好,上身自然挺直,不得用手托腮,不得翘二郎腿,不得抖动腿。

如座椅可旋转,不得随意转动身体。

(三)行走时步幅适当,节奏适宜,不得袖手、背手和将手插入衣袋,不得一边走路一边吃食物、看书报、摇风扇;两名以上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徒步执行公务时,应当有序,不得搭肩、拉手、挽臂、揽腰。

第六条指挥车辆接受检查时,指挥手势参照公安部发布的交通警察手势信号执行。

第七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相对人面前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势动作,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行政相对人面前双手抱胸;(二)用手敲桌台提醒行政相对人;(三)在行政相对人面前打哈欠、伸懒腰等;(四)除正当防卫外,与行政相对人有身体上的接触。

第八条驾驶车(船)执法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保持适当速度和距离,按规定使用扬声器和停靠。

第九条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求对方出示证件、接受检查及要求配合执行其他公务时,应当行举手礼并出示全国统一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第十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保持办公场所、宿舍内的整洁。

第十一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对前来咨询或申请办理有关事项的行政相对人应当热情接待、耐心解答。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篇一:交通部五个规范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交通运输部文件交体法发[2008]5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部内各单位:近年来,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行政执法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切实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队伍整体素质逐渐增强,执法形象逐步改善。

但同时还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风纪不严整、执法语言不文明、执法文书不统一、执法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树立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良好趵社会形象,部研究制定了《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和《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以下统称为《交通行政执法规范》并决定在全行业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深刻认识贯彻执行《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的重要意义制定实施《交通行政执法规范》,就是要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严明执法纪律,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行为规范、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这是交通运输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治交,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行政执法机构要深刻认识贯彻执行《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的落实,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行政执法机构要广泛深入开展对《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

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一、甘当公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听党指挥服务群众二、热爱交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艰苦奋斗三、忠于职守严肃执法不畏权势违法必究不枉不纵四、依法行政恪守职责法为准绳严守程序裁量公正五、团结协作互助友受通力协作顾全大局联系群众六、风纪严整遵章守纪作风严谨平等待人举止文明七、接受监督办事公开欢迎批评服从检查有错必纠八、廉洁奉公清正廉明反腐拒贿不谋私利一心为公《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释义一、甘当公仆忠于祖国指忠于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热爱人民指必须关心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听党指挥指要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保持一致。

服务群众指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的核心。

二、热爱交通爱岗敬业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立足本职,服务交通,热爱行政执法岗位,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乐于奉献指以本业为荣,以本职为乐,为交通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在交通行政执法岗位上发扬忘我工作的精神。

钻研业务指对事业尽职尽责,勤恳忠诚,注重务实,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艰苦奋斗指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的传统和创业精神,反对追求豪华、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发扬开拓进取、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三、忠于职守严肃执法指认真维护交通厅行政管理秩序,严格执行交通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失职、不失当、保持必要的执法力度,保证交通行业的有效管理。

不畏权势指坚持依法管理,反对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不趋炎附势,敢于顶住各种压力,依法行政,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违法必究指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对违反交通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敢于依法追究,严肃处理。

不枉不纵指严格依法办事,力求执法正确、准确,不冤枉一个守法者,也不放过任何违法者。

四、依法行政恪守职责指坚持职权法定原则,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不超越职权,不滥用职权,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尊严。

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标准规范

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标准规范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交体法发[2008]562号2008-12-30)1.交通行政执法风纪(共十七条) (1)2.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共十三条) (3)3.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共二十三条) (4)4.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共七章八十一条) (7)5.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共四章六十四条)…………………………………………151.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第一条为了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风纪,树立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或虽没有执行公务但着交通行政执法制式服装时。

第三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着装整洁、仪容端庄、风纪严整、举止文明。

第四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保持头发干净、整齐。

男性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剃光头,不得留大鬓角、长发,不得蓄胡须。

女性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长发时应当束发,不得头发披肩。

第五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戴围巾、耳套;(二)戴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胸针、胸花等饰品;(三)化浓妆、纹身、染指甲、染彩发;(四)除因工作需要或眼疾外,佩戴有色眼镜。

第六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做到:(一)站立时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置于大腿外侧或双手交迭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身体不得靠墙或桌椅,不得摇摆晃动;(二)落座时坐姿良好,上身自然挺直,不得用手托腮,不得翘二郎腿,不得抖动腿。

如座椅可旋转,不得随意转动身体;(三)行走时步幅适当,节奏适宜,不得袖手、背手和将手插入衣袋,不得一边走路一边吃食物、看书报、摇风扇;两名以上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徒步执行公务时,应当有序,不得搭肩、拉手、挽臂、揽腰。

第七条指挥车辆接受检查时,指挥手势参照交通警察手势信号执行。

第八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相对人面前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势动作,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双手抱胸;(二)用手敲桌台提醒行政相对人;(三)打哈欠、伸懒腰等;(四)与行政相对人有身体上的接触(正当防卫除外);(五)其他不文明或可能引起行政相对人过激行为的举止。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全文)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全文)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全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全文)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制定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下面是详细内容。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文明执法水平,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湖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交通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和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执法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是指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和日常工作中行为举止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第三条执法人员应当做到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公平公正。

第四条执法人员是指持有有效的《交通行政执法证》的人员。

凡未取得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证的人员不得从事运政执法活动。

严禁聘用无执法主体资格的临时人员从事或协助执法。

第二章着装规范第五条执法人员上岗执法、参加集体活动等,应当按规定穿着配发的制式服装。

第六条着装规范(一)着统一发放的服装。

(二)执法人员着制式服装,应当保持整洁,不得外罩便服;不得着破损服装;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不得戴袖套;长袖衬衣下摆应扎于裤内,袖口应系好,不得开袖;内衣领不得高于制式衣领;除工作需要或眼疾外,着执法服装时不得戴有色眼镜。

(三)执法人员着制式服装时,只准穿黑色(棕色)皮(凉)鞋,不得穿拖鞋或赤脚穿鞋。

(四)着制式服装时,男同志不准留长发、长鬓角、大胡须;女同志不得头发披肩,不得留长指甲、染指甲,不得化浓妆,不得佩戴各类饰物。

(五)执法装帽不得斜戴、歪戴、反戴。

(六)上路执法时,可配带头盔,夜间必须加穿反光背心。

(七)执法人员非工作时间不得着制式服装,禁止非公务需要着制式服装出入餐饮娱乐场所。

(八)女执法人员怀孕后,体形发生明显变化时,不应着制式服装。

第七条执法人员配发的肩章、臂章等专用标志不得变卖、外借。

因工作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开运政执法工作岗位时,执法标志一律上交。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维护公共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重要责任。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始终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底线,以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一、诚实守信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我们应当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在交接公务、处理文件和数据时,我们要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不得有意隐瞒、掩盖或歪曲事实。

对于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我们更应当严格保密,做到言行一致,坚守职业操守。

二、廉洁自律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是我们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腐败和贪污行为。

不以权谋私,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他人贿赂,不参与利益输送。

同时,我们要珍惜公共资源,杜绝浪费行为,以身作则,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三、公正高效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我们应当忠实履行职责,做出公正高效的决策。

不得因私废公,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

对于交通运输事务的处理,我们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保持公正和透明。

在工作中,我们要高效地办理各项事务,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勤勉敬业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我们应当兢兢业业,勤勉敬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

我们应当把工作放在首位,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解决,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五、服务群众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无论是对待个体群体还是处理突发事件,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做到平等对待,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对于群众的咨询和反映,我们要及时回复、耐心解答,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交通出行环境。

六、团结协作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我们应当加强团结协作,积极沟通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

团结协作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更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最新文档】交通行政执法风纪-word范文模板 (17页)

【最新文档】交通行政执法风纪-word范文模板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篇一: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行政执法禁令一、严禁无行政执法证件执法、越权执法。

二、严禁违法设置站卡、收费、罚款。

三、严禁违法扣留车船和证件。

四、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

五、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和酒后执法。

六、严禁非公务需要穿执法制服出入酒店、娱乐场所。

七、严禁违规使用执法车船、示警装置。

违反执法禁令者,一律调离交通行政执法岗位、取消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第一条为了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风纪,树立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当着装整洁、仪容端庄、风纪严整、举止文明。

第三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保持头发干净、整齐。

男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剃光头,不得留大鬓角、长发,不得蓄胡须。

女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长发时应当系发辫(盘发),不得头发披肩。

第四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戴围巾、耳套;(二)戴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胸针、胸花等饰品;(三)化浓妆、纹身、染指甲、染彩发。

(四)除因工作需要或眼疾外,佩戴有色眼镜。

第五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做到:(一)站立时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置于大腿外侧或双手交迭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身体不得靠墙或桌椅,不得摇摆晃动。

(二)落座时坐姿良好,上身自然挺直,不得用手托腮,不得翘二郎腿,不得抖动腿。

如座椅可旋转,不得随意转动身体。

(三)行走时步幅适当,节奏适宜,不得袖手、背手和将手插入衣袋,不得一边走路一边吃食物、看书报、摇风扇;两名以上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徒步执行公务时,应当有序,不得搭肩、拉手、挽臂、揽腰。

第六条指挥车辆接受检查时,指挥手势参照公安部发布的交通警察手势信号执行。

第七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相对人面前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势动作,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行政相对人面前双手抱胸;(二)用手敲桌台提醒行政相对人;(三)在行政相对人面前打哈欠、伸懒腰等;(四)除正当防卫外,与行政相对人有身体上的接触。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是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涉及人们的出行、物资的运输等重要领域。

因此,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对公众服务的职业道德要求1. 诚实守信: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应当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原则。

他们要准确提供相关信息,不得隐瞒真相或故意误导公众。

2. 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确保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岗位,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保障公众利益: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应当坚决维护公众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以公众的利益为重,注重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对同事合作的职业道德要求1. 共同目标: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应当以共同的目标为出发点,积极协作,互相支持与帮助,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互相尊重:同事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理解与包容,不得恶意诋毁或攻击同事,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

3. 公平公正:在处理工作事务时,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应当客观公正,不得偏袒个人或特定群体,保证公正的工作环境。

三、对上级领导的职业道德要求1. 忠诚奉献: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应当对上级领导忠诚,积极履行职责,恪守工作纪律。

2. 遵循指示:工作人员应通过合理渠道获取上级领导的指示,并主动配合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到言行一致。

3. 反馈信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者发现工作中的不合理之处时,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要勇于反馈信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促进工作的改进与提升。

四、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职业道德要求1. 不断学习进取: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应当关注行业最新动态,积极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并为个人职业发展制定目标与计划。

2. 自律自省:作为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与约束,自律自省,持续改进自身工作作风与业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和风纪根据交通运输部、市交通运输厅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局的2011年学习安排,针对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需要,给大家上一堂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和风纪的课,使大家在职业道德和风纪上一个新台阶。

一、职业道德概论(一)道德概论的产生1、道德概论在东西方古文化的含义在西方,“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指个人品性。

我国古代典籍里,“道”和“德”最初是分开的。

“道”出自道家哲学,后为其他学问家所用。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是说如果“道”是一种可以言说的东西,那么它就不是“常有之道”了,也就是说“道”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奥、玄妙的东西。

这是神秘主义。

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道”只不过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

但是这个根本规律到底是什么样的内涵,不是轻易可以把握到的。

“德”是什么呢?“德者,得也”。

“在天为道,在人为德。

”“道德”即“得道”,也就是说人得了“道”就是有德之人了。

有学者认为:“德”字从词源学上讲应是“人人从道从心”,即人人把心放端正的意思。

“道德”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至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所以学东西学到了《周礼》就算达到最高境界了,就真正称得上“得道”了。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怎么做呢?古人认为,要“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就是说,你不能光自己内心里悟透了就算完事,还必须把它体现在行动上,要多做善事。

古人非常重视道德的实践性。

2、“道德”概念与“伦理”概念的关系伦理研究对象是“道德”。

在西方伦理一词是性格、品质、德行、风俗等方面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伦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礼篇”。

其中说“乐者,通伦理者也。

”意即音乐同伦理是相通的,是指人与人的道德关系。

“伦理”与“道德”的含义是基本一致,但“伦理”偏重于“理”,而“道德”偏重于“德”,偏重于人的具体实践。

“伦理”指称伦理学这门学问的广泛意义上的道德现象,而用“道德”指称道德现象和道德意识。

(二)道德的概念和特点1、道德概念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调教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2、道德与其他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的关系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很多,法律、规章、制度、道德等都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规范,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道德与法律、规章制度有所不同,法律、规章制度具有约束力而不敢去违反。

道德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内在约束,而这种约束完全是建立在自愿和自觉的,没有外在压力的基础上的。

如果说道德也有外在压力的话,就是社会舆论,而它对人起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对人的良心谴责方式来最终对人起作用的。

3、道德的特点(1)从产生方式看,道德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制定的,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即约定俗成的。

(2)从作用方式看,道德对人起作用却是建立在自我内在道德信念、良心和外在社会舆论基础上的,并最终通过人的内心信念和良心对人起作用。

(3)从起作用的范围来看,从现实的情况看道德是其他行为规范其作用的基础。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会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遵守法律。

(4)从存在方式看,道德是诉诸于人们口头语言的行为模仿而历代流传,以传统、风俗、习惯的方式存在着。

(5)从心理倾向来看,道德偏重于主观情感。

(三)道德的分类1、按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分△原始社会道德。

△奴隶社会道德。

△封建社会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

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形成的资产阶级道德,其特点是: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金钱万能、金钱至上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典型特征;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外在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道德。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居领导和支配地位的道德。

它的核心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人们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关系。

2、按道德内容涉及范围分△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某个社会中,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全体居民所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行为规范。

一是社会公德涉及到社会生活中每个人。

二是社会公德涉及的内容都是人们日常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都是些不起眼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日常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平白无故地伤害人家,打扰人家,给人家带来不便,都是不道德行为。

△爱情婚姻家庭道德。

爱情道德只限于未婚青年男女之间。

婚姻道德限于已婚夫妇之间。

家庭道德指包括夫妻关系在内的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

职业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从事的专门业务。

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

△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

也就是说,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的一种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职业道德随着职业的产生而产生。

职业道德的发展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段。

在奴隶社会中,社会职业分工很简单,职业道德也没有独立。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职业分工缓慢发展,这一时期的职业道德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职业分工空前加快和精细,一是职业道德种类多样化、具体化。

二是各种职业道德被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职业伦理系。

三是各种职业道德的内容复杂化,与资产阶级道德的矛盾日益尖锐。

职业道德的特点:△职业性,△稳定性,△多样性,△成人性。

职业道德的范畴:△职业义务。

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是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职业良心。

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有没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就是有职业良心,否则更是没有职业良心。

我们经常说:“办事凭良心”,就是用这种自我确立的内在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和衡量自己的言行,从业人员经常用内在的职业责任感约束和评价自己的职业行为。

一个有职业良心的人在从事任何职业活动时,都会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否尽到了职业责任,是否履行了职业义务。

职业荣誉。

职业荣誉同职业良心,特别是职业义务同属于密切联系的道德范畴。

职业荣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就是正向社会舆论,是社会对从业人员履行职业义务的社会价值的肯定。

这种客观的社会价值肯定经人的意识转化为一种主观意向,即一种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

而人一旦有了这种知耻、自尊、自爱的心理意向,便会自觉地按照社会对自己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去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宁愿自我作出牺牲,也要保持尊严、荣誉和人格完美,而不去违背职业良心,做出不耻、毁损职业荣誉和人格的事情来。

职业尊严。

职业尊严是指社会或他人对从业人员所从事职业的尊重和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珍重和爱护。

职业尊严是在从业人员认真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产生的,维护职业尊严就要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和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以下几条: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廉洁奉公;风纪严整,文明执勤;团结协作,服从大局;(一)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的含义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是对职业态度的要求。

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这一行为规范要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感性上真正热爱本职工作,进而刻苦钻研业务,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履行本职义务。

敬业来自于对本职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直接与交通运输经营者打交道,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其工作好坏都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形象。

爱岗是在认识、理解本职工作意义基础上,对本职工作感性上的接受。

对工作态度最终要落脚在实际工作表现上,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只有业务精通,才能干好本职工作。

(二)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的具体要求(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在平凡无奇的岗位上工作中的人们指明了方向,从而使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职业理想来自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提高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职业理想,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2)增强主人翁意识。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性质决定着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那种不安心本职工作,见异思迁,那种工作拈轻怕重的做法,借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做法等等,都应该彻底批判和坚决抛弃。

(3)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作,对道路运输、车辆维修、货运站场、驾驶员培训、路政、水路等经营者对于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来说,不但是执法对象、管理对象,更是服务对象。

因此,那种对运输经营者态度恶劣,把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变成“官衙门”的做法,“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甚至于故意刁难运输经营业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不能把管理和执法蜕变成“卡”、“压”、收取保护费、充当保护伞、权钱交易,要摆正关系,才能主动服务。

(4)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交通行政执法常常是在城市道路、省道、国道、乡村道路上,有时还是夜间或刮风下雨,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顶酷暑,冒冒雨,相当辛苦。

苦乐观是一个人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都要加强职业责任感,正确对待工作困难,勇敢克服工作困难。

(5)业务精通,提高工作效率。

有人认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只要按照法律、法规条文去处理交通运输等出现的问题就行了,没有什么本领过硬不过硬的本领,这是错误的。

在执法过程中,处理问题快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如抓一个蓝牌车,速度就是胜利,速度就是成功,速度就是金钱,如果慢了,车就会跑,甚至招来很多不明身份的人围观,很闹。

因此交通运政执法人员必须精通业务,必须不断进取,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重要的在实践中学,学习突发事件的现场和事后的处理,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

(三)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含义。

秉公执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执法标准和依据。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省及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交通行政执法的法规、规章。

二是执法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具体要求(1)要提高职业认识,做到掌权为公,用权为民。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权力;象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们应有为国家掌权、为人民掌权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2)增强法制观念。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

”孔子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意思是作为一个交通行政执法者,首先自己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严格遵守法律、规章的模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